暖通空调技术期末复习
暖通空调期末试题及答案

暖通空调期末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1. 暖通空调系统是指()。
A. 供气、供电、供水系统的集合体B. 供热、供气、供电系统的集合体C. 供热、供冷、供通风系统的集合体D. 供电、供水、供气系统的集合体2. 暖通空调系统中,用于供给人体热舒适需要的是()。
A. 供热系统B. 供冷系统C. 通风系统D. 尘埃净化系统3. 暖通空调系统的“三通”设计原则是指()。
A. 供暖、供冷、供通风系统的综合设计B. 供气、供水、供电系统的综合设计C. 供热、供气、供水系统的综合设计D. 供风、排风、回风系统的综合设计4. 暖通空调系统中,供热装置的常用热源有()。
A. 热泵、太阳能、地源热蓄能B. 锅炉、热交换器、辐射器C. 空调机组、空气源热泵、太阳能D. 燃气、电热、地源热泵5. 居住环境的热舒适度与下列哪个因素无关()。
A. 温度B. 湿度C. 风速D. 人体体型二、简答题1. 请简述暖通空调系统中的供冷系统组成。
答:供冷系统主要由制冷机组、冷却塔和冷冻水系统组成。
制冷机组通过压缩制冷剂实现热量的吸收和排放,将室内的热量转移到冷冻水中。
冷却塔则用于降低冷冻水的温度,以保证制冷效果。
冷冻水通过冷却塔冷却后再循环回到制冷机组,形成闭路循环供冷系统。
2. 请简述通风系统在暖通空调系统中的作用。
答:通风系统在暖通空调系统中起到新风引入、室内空气循环和排风排湿的作用。
通过引入新鲜空气,通风系统能够改善室内空气品质,排除有害物质和异味,提供健康舒适的室内环境。
同时,通风系统还能提供室内空气的循环,保持空气的均匀分布,减少温度和湿度的不均衡。
此外,通风系统还能实现排风和排湿的功能,将室内湿气和污浊空气排出室外,保持室内空气的清新。
三、计算题1. 根据房间的面积和所在地的气候条件,计算该房间所需的供暖能量。
答:供暖能量的计算公式为Q=V×ΔT×c。
其中,Q为所需供暖能量,V为房间的体积,ΔT为所需温度差,c为单位体积空气的比热容。
《暖通空调》期末考资料

一、填空题【、集中采暖系统主要由热遮、输送管网和散热设备三部分组成。
2、依据供暖系统散热方式不同,主要可分为对流供温煦辐射供暖。
3、以对流换热为主要方式的供暖,称为对流供暖。
4、辐射供暖是以辐射传热为主的•种供暖方式。
5、利用热空气作为热媒,向室内供应热量的供暧系统,称为热风供暖系统。
6、机械循环热水采暧系统与自然循环热水采暖系统的主要区分是在系统中设置了鲍水M-主要靠水泵的机械能使水在系统中强制循环。
7、蒸汽采暖系统按干管布置方式的不同,可分为上供式、中供式和下供式蒸汽采暧系统。
8、蒸汽采暖系统按立管布置特点的不同,可分为单管式和双管式蒸汽采暧系统。
9、蒸汽采暖系统按回水动力的不同,可分为重力回水和机械回水蒸汽采暖系统两种形式。
10、集中供热系统都是由热源、供热管网和热用户三大部分组成。
IK热负荷概算法•般有两种:单位面积热指标法和单位体积热指标法。
12、我国目前常用的铸铁柱型散热器类型主要有四挂、五技三种类型13、最常用的疏水器主要有机械型疏水器、热动力型疏水器和热静力型疏水器三种。
[5、通风房间气流组织的常用形式有:上送下排、下送上排、中间送上下排等。
【6、局部排风系统由排风罩、风管、净化设备和风机等组成。
17、有害气体的净化方法有燃烧法、冷凝法、汲取法和吸附法。
18、自然通风可分为有组织的自然通风,管道式自然通风和渗透通风等形式。
19、风机的基本性能参数有风量、风压、轴功率、有效功率、效率、转数。
20、常见的避风天窗有矩蜃天宣、下沉式天窗、曲线形天窗等形式。
21、通风系统常用设计计算方法是假定流速法。
28、按所运用空气的来源分类,空调系统可分为封闭式系统、直流式系统、混合式系统。
29、依据空调机组的结构形式分为整体式、分体式和组合式三种形式的空调机组。
30、空调系统常见的气流组织形式有上送下回方式、上送上回方式、中送风方式、下送风方式。
31、空调系统常见的空调送风方式有侧向送风、散流器送风、孔板送风、喷口送风、条缝送风、旋流送风等。
暖通空调复习知识点

暖通空调复习知识点关键信息项:1、暖通空调系统的基本组成及工作原理名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描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暖通空调系统的分类名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特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空调负荷计算方法公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参数含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空气处理过程流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设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5、制冷与制热原理制冷方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制热方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6、暖通空调系统的风道设计尺寸计算: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材料选择: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7、水系统设计要点水流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水压控制: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8、暖通空调系统的节能措施方法: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效果评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9、系统运行维护注意事项日常检查项目: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故障排除流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1 暖通空调系统的基本组成及工作原理111 暖通空调系统通常由制冷(热)设备、空气处理设备、输送设备和控制设备等组成。
112 制冷(热)设备包括压缩机、冷凝器、蒸发器和节流装置,其工作原理是利用制冷剂的相变来实现热量的转移。
暖通空调新技术复习资料

简述一我国各地区的夏季室外设计参数差异很大,在不同的夏季室外空气设计于、湿球温度下,所采用的蒸发冷却机组的功能段是不同的。
图13将不同的夏季室外空气状态点在h-d图划分了五个区域,其中点N、O分别代表室内空气状态点、理想的送风状态点。
①、夏季室外空气设计状态点W在象限I区,即室外空气焓值小于送风焓值,室外空气含湿量小于送风状态点的含湿量(hw<hd,dW<dO),经等焓加湿即可达到要求的送风状态点,应使用直接蒸发冷却空调,并且是100%的全新风,落在该区的地区不多,见表2。
②、状态点W在象限Ⅱ区,即室外空气焓值大于送风焓值,室外空气含湿量小于送风含湿量(hw>hd,dW≤dO),需先经一次或两次等湿冷却,再经一次等焓加湿即可达到要求的送风状态点,应使用二级或三级蒸发冷却,此时室外空气焓值小于室内空气焓值,所以也是100%的全新风,落在该区的地区比较多,③、状态点W在象限Ⅲ区,即室外空气焓值大于送风焓值,室外空气含湿量大于送风含湿量(hw>hd,dW≥dO),在西北地区很少有该区的,所以这里不做讨论。
④、状态点w在象限Ⅳ区,即室外空气焓值大于室内空气的焓值,室外空气含湿量小于室内空气含湿量(hw>hN,dW≤dN),为了回收室内的冷量,一般不能使用100%新风,而应采用回风,而且应使用回风作二次排风。
但如果新回风的混合状态点使得送风温度较高,达不到要求时,还需采用100%的全新风,在例题中已有所体现。
应使用一级或二级间接蒸发冷却(间接蒸发冷却器或表冷器+间接蒸发冷却器)。
当室内外空气温差较大时,还可以考虑将室内排风和室外新风通入一台气——气换热器中将室外新风预冷;如果经过二级蒸发冷却空调机组处理后的送风温差达不到要求,可附加选用新风冷却换热机组。
需要指出,当室外空气状态点距离dN太近时,还会出现处理的送风温度太高,不能单独使用蒸发冷却空调,落在该区的地区最多。
⑤、夏季设计室外空气状态点W在象限Ⅴ区,即室外空气焓值大于室内空气的焓值,室外空气含湿量大于室内空气含湿量(hw>hN,dW>dN),此时相对湿度较大,不能单独使用蒸发冷却空调,不做讨论。
2023年注册共用设备工程师(暖通空调)专业考试题目

2023年注册共用设备工程师(暖通空调)专
业考试题目
一、暖通空调系统基础知识 1. 简述暖通空调系统的组成和作用 2. 什么是空气调节,其基本原理是什么? 3. 什么是热湿传递,其对室内环境的影响有哪些?
二、空调系统设计 1. 简述空调系统设计的基本原则和方法 2. 什么是空气处理过程,其影响因素有哪些? 3. 什么是冷热源的选
择和配置,其影响有哪些?
三、空调系统运行管理 1. 什么是空调系统的运行管理,其重要性是什么? 2. 如何根据室内环境参数调整空调系统运行? 3.
如何进行空调系统的维护和保养?
四、绿色建筑与节能 1. 什么是绿色建筑,其对暖通空调系统有哪些要求? 2. 什么是建筑节能,其实现方式有哪些? 3. 如何
通过暖通空调系统实现建筑节能?
五、其他相关问题 1. 暖通空调系统在医疗、教育、办公等领域的应用有哪些特殊要求? 2. 当前暖通空调领域有哪些新技术、
新方法,其应用前景如何? 3. 针对未来暖通空调系统的发展趋势,应如何应对?。
(完整版)《暖通空调》复习题

(完整版)《暖通空调》复习题《暖通空调》复习题一、单项选择题1、矩形风管采用钉贴法保温风管顶部保温钉数量是( B )A、3个/m2B、6个/m2C、10个/m2D、16个/m22、测量空气湿度的仪器是( D )A、皮托管B、温度计C、风速仪D、干湿球温度计3、风管垂直安装时,支架间距不应大于( C )A、2mB、3mC、4mD、5m4、法兰制作时内边尺寸允许偏差为( D )A、零偏差B、±2mmC、-2mmD、+2mm5、厚度为1.5mm普通薄钢板制作风管采用连接方式是( B )A、咬接B、焊接C、铆接D、粘接6、采用普通薄钢板制作风管时内表面应涂防锈漆。
(B )B、2遍C、3遍D、不用涂7、制作柔性短管长度宜为(C )A、50~100mmB、100~150mmC、150~250mmD、300mm8、塑料风管法兰垫料是( C )A、橡胶板B、石棉板C、软塑料板D、石棉绳9、通风空调系统中不需要保温的风管是(A )A、通风排气风管B、冷冻水管C、冷凝水管D、空调风管10、圆形风管直径D=1000mm,弯管曲率半径是( B )A、0.5DB、1DC、1.5DD、2D11、空调水管系统主要包括(C )A、冷冻水管、消防管B、冷却水管、排水管C、冷冻水管、冷却水管、冷凝水管D、冷冻水管、给水管、排水管12、风机盘管承担室内负担介质是( D )B、空气C、制冷剂D、空气+水13、矩形风管尺寸为320×250mm,法兰内孔尺寸是( C )A、320×250B、318×248C、322×252D、.325×25514、玻璃钢风管制作用的玻璃布厚度为( D )A、0.8~1.0mmB、0.6~0.8mmC、0.3~0.6mmD、0.1~0.3mm15、通风管道板材拼接常采用( B )咬口。
A、立咬口B、单咬口C、联合角咬口D、转角咬口16、采用水冷式制冷机组必须安装(D )A、风机B、空气过滤器C、消声器D、冷却塔17、风管穿越防火墙时,必须安装( C )A、蝶阀B、多叶调节阀C、防火阀D、止回阀18、采用漏光法检查风管检查严密性,灯泡功率不小于(B )A、60WB、100WC、40WD、150W19、采用漏光法检查风管严密性,每10m接缝允许有( B )漏光点。
(完整版)暖通空调复习重点

一、客观题1.暖通空调含义:采暖通风与空气调节是控制建筑热湿环境和空气品质的技术。
2.三个平衡,即:热平衡、湿平衡、空气平衡。
平衡是必然的,自动的,只是室内状态(温度、湿度、污染物浓度、压力)变化。
3.冷负荷:为保持建筑物的热湿环境,单位时间内需向房间供应的冷量。
4.热负荷:为了补偿房间失热,单位时间内需向房间供应的热量。
5.湿负荷:为了维持房间相对湿度,单位时间内需从房间除去的湿量。
6.建筑围护结构冷负荷:由于室内外温差和太阳辐射作用,通过建筑物围护结构传入室内的热量形成的冷负荷。
7.围护结构附加耗热量的考虑因素:朝向修正率、风力附加率、门外附加率、高度附加率8.室内热源散热主要指工艺设备散热、照明散热、人体散热。
9.室内热源散热包括显热和潜热两部分。
10.全部用水作为“热媒”或“冷媒”并将其从热源或冷源传递到室内采暖或供冷设备,供给室内热负荷或冷负荷的系统成为全水系统。
11.按用途将全水系统分为全水采暖系统和全水空调系统12.末端装置是指采暖空调系统中,置于室内的释放热量或冷量的终端设备和器具。
常用的末端装置有散热器。
暖风机。
风机盘管和辐射板。
13.风机盘管是由小型风机、电动机和盘管等组成的空调末端装置之一。
14.全空气系统是完全由空气来担负房间的冷热负荷的系统。
15.全空气空调系统的分类:(1)按送风参数的数量来分类:单送风参数系统、多送分参数系统(2)安送风量是否恒定来分类:定风量系统、变风量系统(3)按所使用空气的来源分类:全新风系统、在循序环系统、回风式系统16.空气水系统是由空气和水共同来承担空调房间冷、热负荷的系统。
17.露点送风指空气经冷处理到接近饱和状态点,不经在加热送入室内。
18.冷剂式空调系统是空调房间的冷负荷由制冷剂直接负担的系统。
19.换气效率是评价换气效果优劣的一个指标,它是气流分布的特性参数,与污染物无关。
二、简答题1.得热量与冷负荷的区别与联系得热量:某一时刻由室内和室外热源进入房间的热量总和冷负荷:维持室温恒定,在某一时刻应从室内除去的热量瞬时得热量中以对流方式传递的显热得热和潜热得热部分,直接散发到房间空气中,立刻构成房间瞬时冷负荷;而已辐射传递的得热量,首先为维护结构和室内物体所吸收并贮存其中。
《暖通空调》复习详细习题集和答案

《暖通空调》复习详细习题集和答案第⼀章绪论习题1-1 暖通空调在建筑环境控制中担负着怎样的技术使命?【答】作为⼀门应⽤性的技术科学,暖通空调肩负着这样的使命:遵循“以⼈为本”的宗旨,采⽤科学的环境控制技术,为⼈类创建⼀种健康、舒适⽽⼜富有效率的建筑环境,从⽽满⾜现代社会⾥⼈们在⽣活、⼯作及其他活动中对室内环境品质⽇益增长的需求。
1-2 暖通空调主要的系统类型有哪些?各⾃的基本组成和⼯作原理是什么?【答】暖通空调主要有供暖、通风、空⽓调节三种系统类型。
供暖系统通过采⽤⼀定技术⼿段向室内补充热量,主要针对室内热环境进⾏温度参数的合理调控,以满⾜⼈类活动的需求,⼀般由热源、散热设备、和输送管道等组成。
通风系统是以空⽓作为⼯作介质,采⽤换⽓⽅式,主要针对室内热(湿)环境(由温度、湿度及⽓流速度所表征)和(或)室内外空⽓污染物浓度进⾏适当调控,以满⾜⼈类各种活动需求,⼀般由风机、进排风或送风装置、风道以及空⽓净化和(或)热湿处理设备等组成。
空⽓调节系统,是通过采⽤各种技术⼿段,主要针对室内热(湿)环境及空⽓品质,对温度、湿度、⽓流速度和空⽓洁净度、成分等参数进⾏不同程度的严格控制,以满⾜⼈类活动⾼品质环境需求,基本组成包括空调冷热源、空⽓处理设备、冷热介质输配系统(包括风机、⽔泵、风道、风⼝与⽔管等)、空调末端装置及⾃动控制和调节装置等。
1-3 空⽓调节可以分为哪两⼤类,划分这两类的主要标准是什么?【答】空调系统可以分为舒适性空调和⼯艺性空调两⼤类型,主要标准是按照空⽓调节的作⽤或服务对象⽽划分的。
舒适性空调作⽤是维持良好的室内空⽓状态,为⼈们提供适宜的⼯作或⽣活环境,以利于保证⼯作质量和提⾼⼯作效率,以及维持良好的健康⽔平。
⽽⼯艺性空调作⽤是维持⽣产⼯艺过程或科学实验要求的室内空⽓状态,以保证⽣产的正常进⾏和产品的质量。
1-4 现代暖通空调在观念上发⽣了哪些变化?在技术上呈现出怎样的发展趋势?【答】⾸先是对其功能的观念转变,不但要为⼈类创造适宜的⼈居环境,还要肩负节能减排,保护地球资源和有效利⽤能源的重任;其次是深度⽅⾯,已远不限于为⼈类活动创建适宜的建筑环境,更着眼于室内环境质量的全⾯提升;再者是服务对象⽅⾯,它的应⽤不在是某些特定对象享⽤的“奢侈品”,⽽应视为⼈类提⾼⽣活质量、创造更⼤价值、谋求更快发展的必需品。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4~2015学年度第一学期期末复习暖通空调技术1、(P1)空气调节的任务采用技术手段保持某一特定空气的空气参数达到所要求的状态。
2、(P4)湿空气的组成大气是由干空气和一定量的水蒸气混合而成的,一般称其为湿空气。
3、(P5)大气压力的换算q g P P B +=,T R m V P g g g =,T R m V P q q q =;()K kg J R g ∙=/287,()K kg J R q ∙=/461;比容:干空气gg m Vv =,水蒸气q q m V v =;密度:干空气g g g v V m 1==ρ,水蒸气q q q v V m 1==ρ。
4、(P6)湿空气的密度ρ TP T BT R P T R P q q q g g q g 00134.0003484.0-=+=+=ρρρ。
标准条件下(压力为101325Pa ,温度为20℃),可近似取3/2.1m kg =ρ。
5、(P6)湿空气的含湿量d q qP B P d -=622.0(单位:kg/kg ) qq P B P d -=622(单位:g/kg )6、(P6)相对湿度ϕ湿空气的水蒸气压力与同温度下饱和湿空气的水蒸气压力之比。
%100%100%100⨯≈⨯--∙=⨯=∙∙bb q q b bq q d d P B P B d d P P ϕ。
b q P ∙——饱和水蒸气压力,单位:Pa (%100=ϕ)。
7、(P7)焓的计算干空气的焓:t c h g p g ∙=∙,单位kJ/kg ,定压比热()℃∙=∙kg kJ c g p /005.1,可近似取1.1。
水蒸气的焓:2500+∙=∙t c h q p q ,单位kJ/kg ,定压比热()℃∙=∙kg kJ c q p /84.1。
湿空气的焓:()()()kg kJ d t d d t c t c h g p g p /250084.101.12500++=∙++∙=∙∙。
8、(P9)热湿比线热湿比:湿空气的焓变化与含湿量变化之比。
()kg kg d d h/单位为∆∆∆=ε,()kg g d d h /1000单位为∆∆∆=ε。
WQ ±±=ε,Q 为热量的变化(单位为kJ/h ),W 为湿量的变化(单位为kg/h )。
(1)推平行线法①确定当前空气状态,进而查得其他状态参数。
②求热湿比WQ±±=ε。
③使用h -d 图中的ε线标尺通过作图作出过某状态点的热湿比线。
(2)辅助点法d h ∆∆=1000ε,1000ε=∆∆d h ,假定d ∆、h ∆; 作辅助点C ,h h h A C ∆+=,d d d A C ∆+=;连接AC 并延长,便得过A 点的热湿比线。
9、(P12~14)三种温度的转换(1)湿球温度s t :在定压绝热条件下,空气与水直线接触达到稳定热湿平衡时的绝热饱和温度。
(2)露点温度L t :在含湿量不变的条件下,湿空气达到饱和时的温度。
湿空气温度低于露点温度时,会出现结露现象。
10、(P14~15)湿空气状态变化过程(1)加热过程(+∞=∆=0hε) 设备:电加热器、表面式空气加热器(2)冷却过程(-∞=∆-=0hε) 设备:表面式冷却器(湿空气表面温度≥露点温度) (3)等焓加湿过程(s t 19.4=ε) 设备:喷水室、喷淋式(4)等焓减湿过程 设备:固体吸湿剂 (5)等温加湿过程 设备:喷蒸汽(6)冷却干燥过程设备:表面式冷却器(湿空气表面温度<露点温度)11、(P16)混合原则(1)三个平衡①质量平衡:C B A G G G =+ ②能量平衡:C C B B A A h G h G h G =+ ③湿量平衡:C C B B A A d G d G d G =+(2)两点规律①当两种不同状态的空气混合时,混合点在过两种空气状态点的连线上。
②参与混合的两种空气的质量比与C 点分割两状态连线的长度成反比,取C 点使其接近空气质量大的一端。
(3)混合原则公式AC CB h h h h G G C A B C B A =--=,AB CB h h h h G G B A B C C A =--=,BA CAh h h h G G A B A C C B =--=。
12、(P20)室内空气计算参数空调房间室内温度、湿度通常用两组指标来规定,即温度湿度基数和空调精度。
空调温度t n =空调温度基数+空调精度(室内温度允许波动范围) 相对湿度φn =相对湿度基数+空调精度(相对湿度允许波动范围)根据空调系统所服务对象的不同,空调可分为舒适性空调和工艺性空调。
(1)(P25)舒适性空调:一般不提空调精度要求。
(2)(P26)工艺性空调:满足温湿度基数和空调精度的特殊要求,兼顾人体的卫生要求。
13、(P25)PMV -PPD 指标(1)PMV 指标:代表了同一环境绝大多数人的冷热感觉,预测热环境下人体的热反应。
热感觉 热 暖 微暖 适中 微凉 凉 冷PMV 值 +3 +2 +1 0 -1 -2 -3(2)PPD 指标:预期不满意百分率,表示对热环境不满意的百分数。
(3)我国《采暖通风与空气调节设计规范》规定指标:-1≤PMV ≤1,PPD ≈26%。
14、(P28~29)室外空气计算参数(1)夏季空调室外计算干球温度应采用历年平均不保证50h 的干球温度。
(2)夏季空调室外计算湿球温度应采用历年平均不保证50h的湿球温度。
(3)夏季空调室外计算日平均温度应采用历年平均不保证5天的日平均温度。
(4)冬季空调室外计算温度应采用历年平均不保证1天的日平均温度。
(5)冬季空调室外计算相对湿度采用累年最冷月平均相对湿度。
15、(P34)得热量与冷负荷(1)得热量:在某一时刻由室外和室内热源散入房间的热量的总和。
(2)瞬时冷负荷:为了维持室温恒定,空调设备在单位时间内必须自室内取走的热量,也即在单位时间内必须向室内空气供给的冷量。
(3)二者的关系①冷负荷与得热量有时相等,有时则不等。
②得热量转化为冷负荷过程中,存在着衰减和延迟现象。
16、(P55~58)空调房间送风量的确定夏季送风状态过程冬季送风状态过程(1)夏季送风状态过程1000ddWhhQGNN-=-=(单位:kg/s)(2)冬季送风状态过程冬季室内余热量往往比夏季少得多,有时甚至为负值,而余湿量则冬夏一般相同。
17、(P60~61)空气热湿处理的途径及设备类型18、(P61)空气热湿处理设备的分类(1)接触式热湿处理设备包括喷水室、蒸汽加湿器、高压喷雾加湿器、湿膜加湿器、超声波加湿器以及使用液体吸湿剂的装置等。
特点:与空气进行热湿交换的介质直接与空气接触,通常是使被处理的空气流过热湿交换介质表面,通过含有热湿交换介质的填料层或将热湿交换介质喷洒到空气中去,形成具有各种分散度液滴的空间,使液滴与流过的空气直接接触。
(2)表面式热湿处理设备包括光管式和肋管式空气加热器及空气冷却器等。
特点:与空气进行热湿交换的介质不与空气接触,二者之间的热湿交换是通过分隔壁面进行的。
根据热湿交换介质的温度不同,壁面的空气侧可能产生水膜,也可能不产生水膜。
19、(P67)挡水板由多折的或波浪形的平行板组成。
当夹带水滴的空气通过挡水板的曲折通道时,由于惯性作用,水滴就会与挡水板表面发生碰撞,并聚集在挡水板表面上形成水膜,然后沿挡水板下流到底池。
(1)前挡水板:为了挡住可能飞出来的水滴,使进入喷水室的空气均匀,又称“均风板”。
(2)后挡水板:使夹在空气中的水满分离出来,以减少空气带走的水量(过水量)。
20、(P69~70)喷水室的热交换效率(1)全热交换效率E (同时考虑空气和水的状态变化)11221w s w s t t t t E ---= 绝热加湿过程:11121s s t t tt E ---=(2)通用热交换效率'E (只考虑空气状态变化)11221's s t t t t E ---= 绝热加湿过程:11121's s t t tt E ---=(此时E E =')21、(P75)双级喷水室空气先进入I 级喷水室再进入II 级喷水室,而冷水是先进入II 级喷水室,然后再由II级喷水室底池抽出,供给I 级喷水室。
空气在两级喷水室中能得到较大的焓降,同时水温升也较大。
(I 级喷水室:降温降焓,II 级喷水室:减湿减焓)特点:(1)被处理空气的温降、焓降较大,且空气的终状态一般可达饱和。
(2)I 级喷水室的空气温降大于II 级,而II 级喷水室的空气减湿量大于I 级。
(3)水温提高较多,甚至可能高于空气终状态的湿球温度,即可能出现22s w t t >。
22、(P77~78)表面式换热器的构造与安装(1)光管式表面换热器:换热面积小,风侧阻力较小,传热效率低。
(2)肋管式表面换热器:由管子和肋片构成,增加换热面积,设备小型化。
①皱褶式绕片管:将铜带或管带用绕片机紧紧地缠绕在管子上,既增加了肋片与管子间的接触面积,又增加了空气流过时的扰动性,因而能提高传热系数;增加了空气阻力(Re 较大),而且容易积灰,不便清理。
②光滑式绕片管:不带皱褶,用延展性好的铝带绕在钢管上制成。
导热性好(Re 较小),强度不佳,成本比钢高。
③串片管:将事先冲好管孔的肋片与管束串在一起,经过胀管以后制成。
生产效率高,肋片管的质量得到了保证。
④轧片管:用轧片机在光滑的铜管或铝管外表面上轧出肋片。
轧片管的肋片和管子是一个整体,没有缝隙,传热性能更好,但是轧片管的肋片不能太高,管壁不能太薄。
⑤二次翻边片:管孔处翻两次边,增加空气流过时的扰动性(提高Re ),生产工艺复杂。
(3)表面式换热器的串联与并联 ①并联(通过空气量多) ②串联(需要空气温升温降大)23、(P82~83)表面式冷却器的热交换效率(1)全热交换效率g E (同时考虑空气和水的状态变化)1121w g t t t t E --=(又称为表冷器的干球温度效率)(2)通用热交换效率'E (只考虑空气状态变化)11221's s t t tt E ---=24、(P99~101)常用加湿方法与设备(1)等温加湿(喷水蒸汽)将G kg/h 状态为1的空气,加湿到状态2,加湿量为()()h kg d d G W /12-=。
常用设备:干蒸汽加湿器、电热式加湿器、电极式加湿器。
(2)等焓加湿(喷水)压缩空气喷雾器是用压力为0.03MPa (工作压力)左右的压缩空气将水喷到空气中去。
常用设备:高压喷雾加湿器、湿膜加湿器、超声波加湿器、离心式加湿器。
25、(P102~103)冷冻除湿机(1)使用场合:既需要除湿又需要加热的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