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儿积食治疗大全

合集下载

小儿积滞之食积化热证的治法

小儿积滞之食积化热证的治法

小儿积滞之食积化热证的治法
小儿积滞之食积化热证是指小儿脾胃功能不健全,食物积滞于胃肠道中,进一步发生积滞化热,出现发热、口渴、躁动等症状。

治疗这种证候的方法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清热泻火:使用中药清热泻火的方法可以通过促进积滞的排出,减少积滞物的热化,达到清热解毒的目的。

常用的清热泻火的中药有黄连、黄芩、黄柏等。

2. 疏肝理气:小儿积滞化热证常常伴有脾胃气滞、肝气郁结等情况。

通过使用疏肝理气的中药,可以调节胃肠道的运动功能,促进食物的消化和排出。

常用的疏肝理气的中药有柴胡、枳实、香附等。

3. 调理脾胃:小儿积滞化热证的根本原因是脾胃功能不健全,需要通过调理脾胃来改善。

可以选用益气健脾的中药,如党参、白术、茯苓等。

4. 饮食调理:在治疗期间,要注意小儿的饮食调理,避免给予油腻、辛辣、刺激性食物,多吃易消化、清淡的食物,如米粥、面条、蔬菜等。

避免过食生冷食物,并保证足够的水分摄入。

需要注意的是,对于小儿积滞化热证的治疗应该根据具体病情进行,最好在医生的指导下使用中药治疗。

同时,平时要注意饮食卫生,培养良好的饮食习惯,避免发生积滞化热的情况。

中医治疗消化不良特效方和偏方(全)

中医治疗消化不良特效方和偏方(全)

中医治疗消化不良特效方和偏方(全)消化不良是指食物在胃肠道中没有能够被充分消化吸收的情况,引起腹胀、胃痛、嗳气、恶心等不适感。

中医药中有许多特效方和偏方可以用于治疗消化不良,以下是一些常用的方剂和方法:方剂1. 保和丸:由黄柏、山梔子、莪术等药材组成,具有清热解毒、调和胃气的作用,适用于胃热引起的消化不良。

保和丸:由黄柏、山梔子、莪术等药材组成,具有清热解毒、调和胃气的作用,适用于胃热引起的消化不良。

2. 六君子丸:由人参、白术、茯苓、半夏、甘草、陈皮组成,具有健脾胃、消食化滞的作用,适用于脾胃虚弱引起的消化不良。

六君子丸:由人参、白术、茯苓、半夏、甘草、陈皮组成,具有健脾胃、消食化滞的作用,适用于脾胃虚弱引起的消化不良。

3. 制半夏泻心汤:由半夏、黄连、黄芩、茯苓、甘草等药材组成,具有清热泻心、寒凉降逆的作用,适用于胃火偏盛引起的消化不良。

制半夏泻心汤:由半夏、黄连、黄芩、茯苓、甘草等药材组成,具有清热泻心、寒凉降逆的作用,适用于胃火偏盛引起的消化不良。

偏方1. 姜汁红糖:将姜切成片,榨取姜汁后加入适量的红糖,搅拌均匀。

每天早晨空腹服用一勺姜汁红糖,可促进胃肠蠕动,改善消化功能。

姜汁红糖:将姜切成片,榨取姜汁后加入适量的红糖,搅拌均匀。

每天早晨空腹服用一勺姜汁红糖,可促进胃肠蠕动,改善消化功能。

2. 苹果醋:将苹果切成薄片,放入中,加入适量的水和醋,浸泡数天后饮用。

苹果醋可以增加胃酸分泌,帮助消化吸收。

苹果醋:将苹果切成薄片,放入容器中,加入适量的水和醋,浸泡数天后饮用。

苹果醋可以增加胃酸分泌,帮助消化吸收。

3. 山楂粥:将山楂研磨成粉末,加入适量的水煮沸后加入糯米,煮成粥状。

山楂具有消食化滞的作用,可缓解消化不良症状。

山楂粥:将山楂研磨成粉末,加入适量的水煮沸后加入糯米,煮成粥状。

山楂具有消食化滞的作用,可缓解消化不良症状。

以上方剂和偏方可以根据个体情况使用,但在使用之前最好咨询中医师或医生的建议。

按摩穴位治疗小儿积食(图解)

按摩穴位治疗小儿积食(图解)

按摩穴位治疗小儿积食(图解)
按摩穴位治疗小儿积食西工区梁女士:我儿子今年3岁,体质一直较瘦弱。

于是,我总是在三餐后再给儿子添加各种蛋糕、饼干之类的零食,没想到儿子出现了严重的积食,不爱吃饭,也不爱吃蔬菜。

我给儿子吃过健胃消食片和山楂丸,也带他看过西医和中医,症状虽有缓解,但积食仍很严重,除了服用药物,还有那些方法能治疗小儿积食?小儿推拿按摩师:孩子出现积食,大多是饮食不当所致。

出现积食的孩子除服用药物外,家长还可经常给孩子做一些按摩,以增强孩子胃肠蠕动,逐渐缓解积食症状。

顺、逆时针揉肚子。

让孩子平躺在床上,妈妈把手轻轻地放在孩子的肚子上,先呈逆时针在孩子的肚子上揉一分钟,随后再呈顺时针揉一分钟。

反复做几次可促使肠胃蠕动。

按摩大鱼际。

大鱼际位于大拇指的根部(手掌上突起的部分),此处也是胃经穴。

经常按摩胃经穴位有助消化的作用,用拇指按摩3分钟。

捏脊。

从孩子的尾骨处开始往颈椎的方向捏去,两只手交替捏6遍即可。

没有便秘的孩子可以用捏脊的方法促消化,经常发生便秘的孩子禁用此法。

另外,家长要注意合理喂养孩子,避免喝过多的牛奶,吃过多的肉食、油炸食物。

如果孩子不饿,就不要强行给孩子喂食。

小儿推拿积食调理案例

小儿推拿积食调理案例

小儿推拿积食调理案例小儿推拿积食调理案例:1. 案例一:小明,男,3岁,积食表现为食欲不振、腹胀、大便干燥。

经推拿调理后,采用推腹、揉腹、拍背等手法,促进小明的消化功能,改善腹胀症状,恢复正常的排便。

2. 案例二:小红,女,4岁,积食表现为食欲不振、腹痛、大便困难。

经推拿调理后,采用揉腹、按摩腹部穴位等手法,刺激小红的消化系统,缓解腹痛症状,顺利排便。

3. 案例三:小亮,男,2岁,积食表现为食欲不振、腹泻、大便稀烂。

经推拿调理后,采用推腹、拍背、捏脊等手法,调整小亮的消化功能,改善腹泻症状,恢复正常的大便。

4. 案例四:小芳,女,5岁,积食表现为食欲不振、腹胀、大便干燥。

经推拿调理后,采用推腹、揉腹、拍背等手法,刺激小芳的消化系统,改善腹胀症状,恢复正常的排便。

5. 案例五:小强,男,3岁,积食表现为食欲不振、腹痛、大便困难。

经推拿调理后,采用揉腹、按摩腹部穴位等手法,促进小强的消化功能,缓解腹痛症状,顺利排便。

6. 案例六:小丽,女,2岁,积食表现为食欲不振、腹泻、大便稀烂。

经推拿调理后,采用推腹、拍背、捏脊等手法,调整小丽的消化系统,改善腹泻症状,恢复正常的大便。

7. 案例七:小健,男,4岁,积食表现为食欲不振、腹胀、大便干燥。

经推拿调理后,采用推腹、揉腹、拍背等手法,促进小健的消化功能,改善腹胀症状,恢复正常的排便。

8. 案例八:小欣,女,5岁,积食表现为食欲不振、腹痛、大便困难。

经推拿调理后,采用揉腹、按摩腹部穴位等手法,刺激小欣的消化系统,缓解腹痛症状,顺利排便。

9. 案例九:小晶,女,3岁,积食表现为食欲不振、腹泻、大便稀烂。

经推拿调理后,采用推腹、拍背、捏脊等手法,调整小晶的消化系统,改善腹泻症状,恢复正常的大便。

10. 案例十:小良,男,2岁,积食表现为食欲不振、腹胀、大便干燥。

经推拿调理后,采用推腹、揉腹、拍背等手法,促进小良的消化功能,改善腹胀症状,恢复正常的排便。

怎么处理3岁宝宝的积食问题

怎么处理3岁宝宝的积食问题

怎么处理3岁宝宝的积食问题3岁宝宝积食怎么办一、饮食疗法1、常喝谷芽麦芽水谷芽麦芽水作为日常饮料是个不错的办法。

以谷芽、麦芽各15克,加水煮沸后小火再煮15分钟即可。

谷芽、麦芽是“焦三仙”的二味主药,有生发胃气,消食导滞的功效,且谷、麦是日常主食,以其胚芽煎水,气味清淡宜人。

2、吃点山楂当零食与牛肉干、薯片和各式食品相比,山楂酸甜可口,能开胃助消化,更适合作为孩子们偶尔消遣的零食。

因此,适当吃些山楂及山楂制品,能促进胃液分泌,有消油腻,化内积,敛阴开胃的功效,可增加食欲,帮助消化。

但山楂片含有较多的糖分,不能长期和过量食用。

3、调味作料巧用陈皮陈皮对治疗脾胃气滞所引起的消化不良、脘腹胀满有较好的疗效,家长在烹饪时巧用陈皮不但除腥提味,而且能理气调中,健脾导滞,可起到很好的食疗作用。

譬如,陈皮焖鸭、陈皮蒸鱼、陈皮香鸡、红烧陈皮骨等都加入了陈皮作为制作原料。

4、揉脐摩腹助消化宝宝平躺在床上,家长以中指指腹或掌根揉按肚脐部位;也可以四指指腹放在孩子的腹部,动作轻柔地做圆周运动,以促进肠蠕动,帮助孩子消化。

5、山药、莲子多入粥山药能健脾补肺,莲子味甘甜,有补益脾胃,养心安神的作用。

取山药、莲肉各10克,先行浸泡,100克粳米洗净后用油、盐腌好,上述三味用慢火熬成粥后调味食用。

二、按捏疗法1、捏脊让患儿面孔朝下平卧。

家长以两手在拇指、食指和中指捏其脊柱两侧,随捏随按,由下而上,再从上而下,捏3-5遍,每晚一次。

2、揉中脘胸中与肚脐连线的二分之一处,即是中脘穴位。

家长用手掌根旋转按揉,每日两次。

3、摩涌泉足底心即是涌泉穴。

父母以拇指压按涌泉穴,旋转按摩登30-50下,每日两次。

三、运动疗法1、户外活动坚持让孩子做户外活动。

天气冷的话,可选择太阳好,风轻的时候,每天让孩子出去活动半小时到一小时。

2、带宝宝饭后散步吃完饭后,带着宝宝温和地散步半小时到一小时。

宝宝积食的征兆1、睡眠不安积食的宝贝由于吃得太多,夜间肠胃还在拼命加班工作,宝贝感觉不适,喜欢撅着屁股趴着睡,整夜翻来覆去,同时伴有磨牙,哼唧等情况,还有的宝贝还会烦躁大哭。

小儿积食养生食谱大全

小儿积食养生食谱大全

小儿积食养生食谱大全1. 玉米粥:将适量的玉米碾碎,加入适量的清水煮熟,然后加入适量的糯米粉搅拌均匀,继续煮熟至粥状。

小儿积食时,可适量饮用玉米粥,具有清热解毒、健脾胃的作用。

2. 苹果泥:选择新鲜的苹果,去皮去核,然后切成小块,放入榨汁机中榨成泥状。

小儿积食时,可适量食用苹果泥,有助于消化、促进食欲。

3. 南瓜粥:将适量的南瓜切成小块,加入适量的清水一起煮熟,然后加入适量的大米煮熟至粥状。

小儿积食时,可适量食用南瓜粥,具有健脾益胃、消积滞的功效。

4. 胡萝卜汤:将适量的胡萝卜洗净切片,放入清水中煮沸,煮至胡萝卜变软后捞出,取汤汁待用。

小儿积食时,可适量饮用胡萝卜汤,有助于消化、促进胃肠蠕动。

5. 鱼蓉粥:将新鲜鱼肉剁成蓉状,加入适量的清水一起煮沸,然后加入适量的大米煮熟至粥状。

小儿积食时,可适量食用鱼蓉粥,富含蛋白质和微量元素,有助于增进食欲、促进营养吸收。

6. 黄豆苹果糊:将适量的黄豆和苹果分别洗净切小块,放入榨汁机中榨成糊状,可根据需要加入适量的清水稀释。

小儿积食时,可适量食用黄豆苹果糊,营养丰富,有利于消化、增强免疫力。

7. 蔬菜面片汤:将适量的新鲜蔬菜洗净切成小片,放入清水中煮沸,煮至蔬菜变软后加入适量的面片,煮熟后即可。

小儿积食时,可适量食用蔬菜面片汤,提供多种维生素和纤维素,有助于促进肠道蠕动。

8. 龙眼红枣糖水:将适量的龙眼肉和红枣洗净放入清水中,加适量冰糖,煮沸后煮10分钟即可。

小儿积食时,可适量饮用龙眼红枣糖水,有助于健脾开胃、调理脾胃。

9. 枸杞粥:将适量的大米加入适量的清水煮熟,待凉后加入适量的枸杞,拌匀即可。

小儿积食时,可适量食用枸杞粥,能够调理脾胃、养血安神。

10. 菠菜蛋羹:将适量的菠菜洗净切碎,加入适量的鸡蛋液,加盐搅拌均匀,放入蒸锅中蒸熟即可。

小儿积食时,可适量食用菠菜蛋羹,富含蛋白质和多种维生素,有助于促进儿童正常生长发育。

孩子积食内热去火最快方法

孩子积食内热去火最快方法

孩子积食内热去火最快方法
孩子积食是一种常见的儿童消化系统问题,通常是由于进食过多、消化不良或消化系统发育不完善导致的。

积食内热是指消化系统中的食物堆积引起的热毒累积,常表现为口臭、腹胀、便秘、消化不良等症状。

要缓解孩子积食内热,可以采取以下方法:
1. 适当饮食调整:增加孩子的膳食纤维摄入,例如多吃蔬菜、水果和全谷类食物。

同时减少高糖、高脂肪和油腻食物的摄入。

2. 增加运动量:适度的运动可以促进肠道蠕动,促进消化系统正常运作,加速食物的消化和排出。

3. 喝足够的水:保持足够的水分摄入,有助于促进肠道蠕动,帮助消化食物。

4. 食疗调理:可以给孩子喝一些有助于降火的汤水,如决明子茶、绿豆汤等。

也可以适当加入一些具有清热解毒作用的食材,如黄瓜、苦瓜、绿豆等。

5. 空腹喝蜂蜜水:蜂蜜具有清热解毒的作用,可促进肠道蠕动,缓解积食内热。

但要注意蜂蜜不能加热,最好用温水冲服。

6. 适当按摩:可以用手轻轻按摩孩子的腹部,以促进肠道蠕动,缓解积食内热。

需要注意的是,如果孩子的积食内热症状严重或长时间未缓解,建议及时就医。

医生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给予专业的诊断和治疗建议。

医治小常识-治小儿营养不良(又名疳积)(2)

医治小常识-治小儿营养不良(又名疳积)(2)

医治小常识-治小儿营养不良(又名疳积)【简易疗法】1.叶下珠煮猪肝用料:鲜叶下珠三十克,猪肝一百克。

制法:叶下珠洗净,猪肝洗净,切片,二味加水煎汤。

用法:饮汤。

功效:消积理脾。

主治:小儿营养不良,症见面黄肌瘦,毛发稀疏,精神不振,手足心热,烦躁等。

2.黄鳝炖鸡内金用料:黄鳝一条,鸡内金六克。

制法:黄鳝去内脏,洗净,切段,合鸡内金加水炖,熟后可加调味品。

用法:连汤服食。

功效:补虚健脾消积。

主治:小儿营养不良,症见面黄肌瘦,厌食,睡时露睛,腹部膨大,或有低热。

附注:也可每天用鸡内金五至十克,炒焦,研碎,拌在稀饭里让患孩服。

3.莲子锅粑粥用料:莲子(去心)五十克,饭锅粑五十克,白糖五十克。

制法:三味加水煮成粥。

用法:食粥,每次三至五匙、一日三次。

功效:健脾消食。

主治:小儿营养不良,症见面黄肌瘦,毛发稀疏,厌食,大便溏薄,烦躁。

4.大麦粥用料:大麦米五十克,红糖适量。

制法:大麦米侵泡,研碎,加水煮成稀粥,粥熟后加入红糖。

用法:食粥。

每日两次。

功效:益气健脾消积。

主治:小儿营养不良,症见面黄肌瘦,腹膨或腹凹如舟,头发干枯,哭声无力。

【拨罐疗法】取穴:隔俞至三焦俞范围。

治法:以密排罐的间距闪罐至局部皮肤潮红,每一至两日施术一次。

验案:黄某,男性,五岁。

不欲吃食五个月余,消瘦,面色不华,夜烦躁,曾服多种增食助消化药物无效。

检查无肠道寄生虫感染,肝、肺正常,缺锌,轻度贫血。

取膈俞至三焦俞范围每侧闪四个罐,每罐位闪罐六至七次至皮肤潮红,当日食欲略见好转,夜间安静。

每日施术一次,治疗三次后,食欲明显好转,遂改隔日施术一次,共治疗十次,食量恢复正常,夜眠稳,面色转红。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常言说:“孩童不知饥饱”。

确实,孩子得到好吃得东西,总要吃个够,因此很容易造成积食。

积食会引起恶心、呕吐、食欲不振、厌食、腹胀、腹痛、口臭、手足发烧、皮色发黄、精神萎靡等症状。

积食会严重影响身体健康。

遇到以上情况,可选用下列任何一种方法调治,使积食病症迅速解除。

1.糖炒山楂:取红糖适量(如体内有热,可改用白糖或冰糖),入锅用小火炒化(为防炒焦,可加少量水),加入去核得山楂适量,再炒5-6分钟,闻到酸甜味即可。

每顿饭后吃一点,或煎水喝。

2.鸡内金饼干:取3-5个鸡内金焙干,研末,与适量得面粉、盐、水掺合,擀成薄饼,烘干。

可做主食,也可当点心吃。

3.捏脊:让患儿面孔朝下平卧。

操作者以两手在拇指、食指与中指捏其脊柱两侧,随捏随按,由下而上,再从上而下,捏3-5遍,每晚一次。

4.揉中脘:胸中与肚脐连线得二分之一处,即就是中脘穴位。

揉时用手掌根旋转按揉,每日两次。

5.摩涌泉:足底心既就是涌泉穴。

操作者以拇指压按涌泉穴,旋转按摩登30-50下,每日两次。

小儿发烧药
紫雪散:主要用于治疗小儿发烧,对一惊一乍、烦躁不安、
昏昏沉沉、大便干燥者,可根据年龄每次服0.3克。

根治小儿积食病
小儿得积食病主要原因就是消化不良,常摘得面黄肌瘦,吃不下东西。

可用桃仁7个、杏仁7粒、白胡椒7粒、栀子一些,一
起研成细末,用蛋清调好。

晚上8点贴在手心、足心,男左女右, 用纱布裹好,早晨揭下来。

一次治不好,再贴一次。

山楂神曲治小儿饮食不节
因喂养不当饮食不节而致消化不良,常突然哭叫或睡中惊啼,粪稀溏内有残渣气味酸臭,偶伴呕吐、暖气腹胀。

后用下方
治好:山碴(去核)50克、神曲20克(轧成细粉)、粳米30
克,常法煮粥,稍加白糖。

此法可健脾胃、消食导滞。

但忌油腻。

胡萝卜治小孩消化不良
小孩消化不良时,可将胡萝卜煮烂并适当加点红糖让其服食,一般服几次后即可收到较好得效果。

桔皮治小儿厌食
鲜桔皮洗净,切成条状、雪花状、蝴蝶状、小动物状各式各样小快,加入适量白糖,拌匀,阴凉处存放一周。

小儿进餐时取
少许当菜吃。

每日1一2次,对小儿厌食有效。

1、饮食疗法
糖炒山楂
功能:清肺、消食。

尤其就是对付吃肉过多引起得积食。

用糖炒总觉得麻烦,我发现给宝宝煎服山楂汤也很有效果。

我从超市买了些新鲜山楂,洗净取适量切成小块,放入炖锅中小火煮3-4小时,煮出汤色后,用干净纱布过滤果块与杂质,根据宝宝得口味,稀释或
者加糖,让宝宝当成水喝。

有时如果没有买到新鲜山楂,就买些未加工过山楂干代替,用高压锅大火滚烧后转小火淬制汁水,让宝宝服用。

另外,我发现山楂有清肺功效。

山药米粥
功能:调补脾胃,滋阴养液。

运用于小儿积食不消,吃饭不香,体重减轻,面黄肌瘦。

做法:取干山药片100克,大米或小黄米(粟米)100克,白糖适量。

将大米淘洗干净,与山药片一起碾碎,入锅,加水适量,熬成粥。

如果去药店买干山药不方便,可以在超市里购入新鲜山药,那种褐色长长,像就是根茎类作物就就是山药。

除了熬粥,山药还可以炒着吃,味道粘滑,但效果也就是不错得。

白萝卜粥
功能:开胸顺气,健胃。

对小儿消化不良,腹胀有疗效。

做法:白萝卜1个,大米50克,糖适量。

把白萝卜、大米分别洗净。

萝卜切片,先煮30分钟,再加米同煮(不吃萝卜者可捞出萝卜后再加米)。

煮至米烂汤稠,加红糖适量,煮沸即可。

白萝卜本就就是清凉败火得食物,我平时就经常单独做汤给宝宝喝,但可能就是因为味道得缘故,孩子并不爱吃,现在放在粥中,又加了红糖,孩子爱吃多了。

小编推荐:
其实醋也就是一宝,鸡蛋伤食得宝宝,可用醋一汤匙兑米汤喝;吃了太多油腻得食物,宝宝觉得恶心时,可喝几口醋,小口、慢咽会觉得舒服些。

2、小儿化食丸
当宝宝贪食受凉后,引起肚腹胀满,恶心呕吐、烦躁口渴、舌苔黄厚、大便干燥时,可服用小儿化食丸。

用法:1岁以下每次服用1丸,每天2次,大于1岁每次服用2丸,每天2次。

小提示:要用开水溶化后服用。

小儿消积止咳口服液
当宝宝因积食引起咳嗽、喉痰鸣、腹胀如鼓,不思饮食、口中有酸臭气味时,可服用小儿消积止咳口服液。

用法:小于1岁每次服用5ml,每天3次; 1-2岁每次服用10ml,每天3次; 2-4岁每次服用15ml,每天3次; 5岁以上每次服用20ml,每天3次。

小提示:温开水送服,二岁以上得宝宝可直接饮服。

.七分饱,有益于健康。

无论就是哪种食物,再有营养也不能吃得太多,否则不但不能强健身体,在效果上只会适得其反,弄不好反而会形成食积、腹泻等状况,伤害小儿得身体。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