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氧呼吸(改)

合集下载

原创6:5.3.2 无氧呼吸、细胞呼吸的影响因素及其应用

原创6:5.3.2 无氧呼吸、细胞呼吸的影响因素及其应用
醋酸杆菌是一种好氧细菌。在氧气充足 和具有酒精底物的条件下,醋酸杆菌大 量繁殖并将酒精氧化分解成醋酸。
谷氨酸棒状杆菌是一种好氧细菌。在有氧条件下,谷氨酸棒状杆菌能 将葡萄糖和含氮物质(如尿素、硫酸铵、氨水)合成为谷氨酸。谷氨 酸经过人们的进一步加工,就成为谷氨酸钠──味精。
对于板结的土壤及时进行松土透气,可以 使根细胞进行充分的有氧呼吸,从而有利于根系 的生长和对无机盐的吸收。此外,松土透气还有 利于土壤中好氧微生物的生长繁殖,这能够促使 这些微生物对土壤中有机物的分解,从而有利于 植物对无机盐的吸收。
释放的CO2中的氧元素,其来源为( D )
A.全部来自H2O
B.部分来自O2
C.全部来自葡萄糖 D.部分来自葡萄糖


较深的伤口里缺少氧气,破伤风芽孢杆 菌适合在这种环境中生存并大量繁殖。所以, 伤口较深或被锈钉扎伤后,患者应及时请医生 处理。
有氧运动是指人体细胞充分获得氧 的情况下所进行的体育锻炼。人体细胞通 过有氧呼吸可以获得较多的能量。相反, 百米冲刺等无氧运动,是人体细胞在缺氧 条件下进行的高速运动。
无氧运动中,肌细胞因氧不足,要 靠乳酸发酵来获取能量。因为乳酸能够刺 激肌细胞周围的神经末梢,所以人会有肌 肉酸胀乏力的感觉。
有机物分别是 ( B )
A.叶绿体;淀粉 B.线粒体;葡萄糖 C.线粒体;淀粉 D.细胞质基质;葡萄糖
3.与有氧呼吸相比,无氧呼吸最主要特点是(D)
A.分解有机物 B.释放能量 C.需要酶催化 D.有机物分解不彻底
4.在剧烈运动时,肌肉处于暂时相对缺氧状态, 葡萄糖的消耗量剧增,但产生的ATP增加不
一、无氧呼吸
1、葡萄糖的初步分解 C6H12O6 酶 2C3H4O3 (丙酮酸)+ 4[H] + 能量(少量)

生物化学考研题库(改)

生物化学考研题库(改)

生物化学考研题库(改)生物化学考研题库(改)一、简介生物化学是研究生物体内化学成分、化学过程以及与生命活动相关的化学变化的学科。

考研生物化学题库是考生备战考研的重要工具之一,通过解题可以提高对生物化学知识的理解和掌握。

二、基础知识题1. DNA是由哪些碱基组成的?2. 请解释核苷酸和核苷的区别。

3. 简述蛋白质的结构层次。

4. 什么是酶?酶的功能是什么?5. 简述ATP的结构和功能。

三、代谢与能量题1. 请解释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的区别。

2. 简述脂肪酸的β氧化过程。

3. 什么是糖原?糖原在哪些组织中储存?4. 简述ATP的产生途径。

5. 请解释光合作用的过程。

四、酶学题1. 请解释酶的底物特异性。

2. 什么是酶的活性中心?3. 简述酶的抑制方式。

4. 请解释酶的催化机制。

5. 什么是酶的酶学常数?五、遗传学题1. 请解释DNA复制的半保留复制方式。

2. 简述DNA转录的过程。

3. 什么是基因突变?请列举几种常见的基因突变类型。

4. 请解释RNA剪接的过程。

5. 简述遗传密码的特点。

六、生物大分子题1. 请解释蛋白质的折叠过程。

2. 简述核酸的结构和功能。

3. 什么是多肽?请列举几个常见的多肽激素。

4. 请解释糖蛋白的结构和功能。

5. 简述脂质的分类和功能。

七、细胞生物化学题1. 请解释细胞膜的结构和功能。

2. 简述细胞呼吸的过程。

3. 什么是细胞信号转导?请列举几个常见的信号转导通路。

4. 请解释细胞凋亡的机制。

5. 简述细胞分裂的过程。

八、生物化学技术题1. 请解释PCR技术的原理和应用。

2. 简述蛋白质电泳的原理和方法。

3. 什么是基因克隆?请解释基因克隆的步骤。

4. 请解释DNA测序的原理和方法。

5. 简述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的原理和应用。

九、应用题1. 请设计一个实验,验证DNA复制的半保留复制方式。

2. 简述蛋白质的结构与功能之间的关系。

3. 请解释肿瘤细胞与正常细胞的代谢差异。

高中生物反应方程式改编

高中生物反应方程式改编

高中生物反应方程式改编发布时间:2021-06-18T11:57:25.063Z 来源:《中国教师》2021年第18卷2月6期作者:马炜李永稳李明珠[导读] 高中生物课本中,需要识记的内容较多,有很多内容,对于学生来说马炜李永稳李明珠云南省保山市曙光学校云南省保山市第六中学保山中医药高等专科学校摘要:高中生物课本中,需要识记的内容较多,有很多内容,对于学生来说,是些相当陌生的东西,加上基础知识断层严重,学生们经常会说生物太难学了,比如生物课本中涉及到了有机化学和数学概率统计等相关知识。

初中阶段还没有学到,遇到这些知识点,就像听天书一样,学生接受起来比较困难,更有些新的名词,读起来比较拗口,在识记方面就更难以把握了。

又比如氨基酸分子通式、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的化学方程式,似乎怎么花时间去背诵,还是会记忆模糊,搞不清分子式的组成、反应物和生成物是些什么,最终因写不完整反应方程式得不到分数,本文将一部分难以识记的内容加以趣味改编,或许能够提高学生的记忆效果,帮助学生尽量少在相关考点方面丢分。

关键词:高中生物反应方程式分子式 “一箭酶”一、高一新生常见的固定思维模式1.1高一新生的思维模式分析高一新生刚刚踏入高中,对于高中的各学科知识还很陌生,一下子需要接触9门文化课,确实难以找到快速的适应方式,尤其三大主科所占的比重较大,学生会将较多的时间和精力放在主科上,这也很正常。

个人认为,学习各学科内容的前提条件就是要把语文学好,有很大一部分学生,阅读能力还不强。

他们还仅仅停留在干巴巴读课本的模式,在读的过程中,不会加以思考,就更别说,能够通过阅读,整合资料,得出一定的结论。

高一新生往往认为一些课辅资料,学霸笔记等等,对自己的学习有促进作用,熟不知,高中课本就是最好的阅读材料,以生物课本为例,每节课的内容中,包含了很多新的名词,个人觉得,首先应该把这些名词阅读几遍,有个印象,然后把它们的概念和含义联系起来,最后再把各名词联系起来,如果有相关的功能,重点进行理解,这样进行学习,或许能够更好的掌握课本中的知识点和考点。

“探究酵母菌细胞的呼吸方式”的实验改进

“探究酵母菌细胞的呼吸方式”的实验改进

“探究酵母菌细胞的呼吸方式”的实验改进作者:郑荣铃林晓来源:《中学生物学》2017年第02期摘要按照教材原有实验方案实施,实验耗时长,需要8~10 h,难以组织学生在课内完成实验。

利用注射器与输液线改进实验方案,缩短实验所需要的时间,使该实验的现象明显并能在课内完成。

本文主要从实验存在的不足、实验方案改进与实验教学组织三个角度分析讨论以提高实验成功率。

关键词呼吸方式注射器实验方案改进中图分类号 G633.91 文献标志码 B“探究酵母菌细胞的呼吸方式”是教材的开放性实验。

通过酵母菌细胞是否产生酒精和产生二氧化碳的量来判断细胞的呼吸方式。

调查结果显示本实验在实际教学中开设率不高,究其原因除了实验耗时长外,实验装置还存在一定的局限性,影响了实验效果。

笔者通过对实验的改进,使其效果明显,并缩短实验所需时间,一节课即可完成。

1 教材实验存在的不足1.1 实验装置的气密性较差有氧呼吸、无氧呼吸实验装置中,锥形瓶口用木塞堵上,容易发生漏气;锥形瓶之间用U 型玻璃导管连接,U型玻璃导管间用橡皮管连接,橡皮管老化,也容易发生漏气。

实验装置的气密性较差将影响细胞呼吸产生二氧化碳的检测。

1.2 有氧和无氧实验条件较难控制有氧呼吸装置中,通过气泵或洗耳球不断地将空气通入装置中,时间大约需要50 min,但是整个实验过程酵母菌细胞发酵时间是8~10 h;在不通入空气情况下,酵母菌细胞可能进行无氧呼吸,且实验操作较为繁琐;无氧呼吸装置中,培养液上方仍具有一定量空气可能参与有氧呼吸。

以上这些都可能影响实验检测的准确性。

1.3 酒精检测不够准确实验过程发现,酸性重铬酸钾除了加入酒精中会变色,加入葡萄糖溶液中也会变色。

根据重铬酸根的化学性质,重铬酸根中的铬是正六价,具有强氧化性,易将具有还原性的葡萄糖氧化。

酵母菌培养液中未被消耗的葡萄糖可使酸性重铬酸钾溶液发生变色。

其发生的离子反应式如下:4Cr2O72-+C6H12O6+32H+→8Cr3++6CO2+22H2O。

高中生物 阶段检测(三)(含解析)北师大版必修1-北师大版高一必修1生物试题

高中生物 阶段检测(三)(含解析)北师大版必修1-北师大版高一必修1生物试题

阶段检测(三)一、选择题(每小题5分,共60分)1.下列有关物质跨膜运输方式的叙述错误的是( )A.大分子有机物要通过胞吞方式才能进入细胞内,并消耗能量B.主动运输、胞吞和胞吐均需要消耗能量C.人体成熟红细胞主动运输吸收葡萄糖的过程消耗能量D.在分泌蛋白的合成与分泌过程中,生物膜发生了结构与功能上的联系解析:大分子物质以胞吞方式进入细胞内;主动运输、胞吞和胞吐均需要消耗能量;人体成熟红细胞吸收葡萄糖的方式属于协助扩散,需要载体,但不需要消耗能量;在分泌蛋白的合成与分泌过程中,生物膜发生了结构与功能上的联系。

答案:C2.下列有关能量“通货”—ATP的说法,正确的是 ( )A.ATP失去两个磷酸基团后,可参与DNA分子的合成B.生物体内的生化反应均需ATP作能源驱动C.动物体内同化作用消耗的ATP少于异化作用生成的ATPD.冬眠的动物在冬季来临之前需储存一定量的ATP,用以抵抗低温对身体的伤害解析:ATP失去两个磷酸基团后成为腺嘌呤核糖核苷酸,可参与RNA的合成。

生物体内有些放能的生化反应不需要ATP。

动物同化作用所消耗的能量是靠细胞呼吸提供的,即同化作用所消耗的ATP仅仅是细胞呼吸所合成的ATP中的一部分。

ATP不能在体内大量储存,而是通过加速与ADP的转化来满足能量需要的。

答案:C3.用含18O的葡萄糖跟踪有氧呼吸过程中的氧原子,18O转移的方向是( )A.葡萄糖→丙酮酸→水B.葡萄糖→丙酮酸→氧C.葡萄糖→氧→水D.葡萄糖→丙酮酸→二氧化碳解析:有氧呼吸过程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是葡萄糖分解成丙酮酸,第二阶段是丙酮酸和水彻底分解成二氧化碳,第三阶段是第一阶段和第二阶段产生的[H]还原氧气生成水。

从葡萄糖被氧化分解产生水和二氧化碳的全过程可以看出,葡萄糖中18O的转移途径是葡萄糖→丙酮酸→二氧化碳。

答案:D4.下列有关有氧呼吸与无氧呼吸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A.都从葡萄糖开始,产生丙酮酸B.都产生CO2和H2OC.都是有机物的氧化分解D.都有能量释放,并产生ATP解析:呼吸作用是指有机物的氧化分解,无论是动物还是植物,其有氧呼吸都是把有机物彻底氧化成二氧化碳、水并释放能量;而无氧呼吸在绝大多数高等植物体内的产物是酒精、二氧化碳和能量,在高等动物体内产物是乳酸和能量。

最新-新版高中生物教材改动一览表 精品

最新-新版高中生物教材改动一览表 精品

新版高中生物教材改动一览表新版高中生物教材改动一览表新版页码(旧版页码) 修改内容绪论第2页(2) 图3增加“茶渍衣”。

第3页(3)应激性的概念中“发生”改为“产生”。

第3页(3)小资料中将“在生物学方面的辉煌成就”改为“在农学和医药学方面的研究成果”。

第5页(5)将“石油草”改为“以甘蔗、玉米秸秆等为原料生产用作汽车燃料的酒精”。

第7页(7)学习方法原分4点现在合并2、3两点,内容不变。

第一章第10页(10)增加了一个旁栏思考题。

第10、12页(10、12)去掉了“原生质”和它的概念第11页(11)“化合物是生物体生命活动的物质基础”改为“化合物在生命活动中具有重要作用”。

第13页(13)细胞中的阳离子举例中删掉了Fe2+、Fe3+。

第13页(13)原为“无机盐必须保持一定的比例,这对维持细胞的渗透压和酸碱平衡非常重要”改为“无机盐必须保持一定的量,这对维持细胞的酸碱平衡非常重要”。

第14页(14)将“脂类”改为“脂质”。

第16页(16)多肽的定义变了。

由原来的“由3个或3个以上氨基酸分子”改为“由多个氨基酸分子”。

第17页(17)下面的小字注释中关于还原性基团除了醛基外,还增加了酮基。

第17页(17)原为“可溶性糖中还原糖”改为“糖中的还原糖”。

第二章第20页(20)第一行:“除了病毒以外”改为“除了病毒等少数种类以外”。

第20页(20)第一段中“都是通过细胞进行的”改为“都是在细胞内进行的”。

第24页(24)最上面的一句话,“……大都不是静止的”改为“……大多数不是静止的”。

第24页(24)自由扩散的定义中“被选择吸收的物质”改为“物质”。

而且图2-5中还加了小字注释“此图以物质进入细胞为例”。

第25页(25)增加了关于白细胞吞噬细菌等的小问题第27页(27) 叶绿体中基粒的结构,把"垛叠"改成"堆叠".第29页(29)溶酶体部分内容中增加“(图2-2、图2-3中未标注出名称的细胞器)”。

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方程式

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方程式

有氧呼吸的方程式:第一阶段:C6H12O6酶2C3H4O3+4[]H+能场所:细胞质基质第二阶段:2C3H4O3+6H2O酶6CO2+20[]H+能场所:线粒体基质第三阶段:24[]H+6O2酶12H2O+能(大量)场所:线粒体内膜无氧呼吸的方程式:第一阶段:同有氧呼吸第二阶段:(细胞质基质)[][]⎪⎩⎪⎨⎧+++36324343222522H42C3H4O3OHCHOHCCOOHHC酶乳酸式:酶酒精式:仅供个人用于学习、研究;不得用于商业用途。

For personal use only in study and research; not for commercial use.Nur für den persönlichen für Studien, Forschung, zu kommerziellen Zwecken verwendet werden.Pour l 'étude et la recherche uniquement à des fins personnelles; pas à des fins commerciales.толькодля людей, которые используются для обучения, исследований и не должны использоваться в коммерческих целях.以下无正文仅供个人用于学习、研究;不得用于商业用途。

For personal use only in study and research; not for commercial use.Nur für den persönlichen für Studien, Forschung, zu kommerziellen Zwecken verwendet werden.Pour l 'étude et la recherche uniquement à des fins personnelles; pas à des fins commerciales.толькодля людей, которые используются для обучения, исследований и не должны использоваться в коммерческих целях.以下无正文。

高中生物细胞呼吸教案

高中生物细胞呼吸教案

高中生物细胞呼吸教案高中生物细胞呼吸教案1一、目标专题:必修课本1第五章细胞的能量供给和利用一,本专题新旧内容更改概况:本章旧人教版内容包括新陈代谢与酶、新陈代谢与ATP、光合作用、细胞呼吸、植物的水分和矿质养分、三大养分物质代谢、新陈代谢的类型等八个内容。

新教材内容变更为:第1节降低化学反响活化能的酶;第2节细胞的能量“通货”——ATP;第3节ATP的主要来源——细胞呼吸;第4节能量之源——光和光合作用。

二、《ATP的主要来源——细胞呼吸》(一)教学目标学问目标:1、了解呼吸作用的概念、类型、场所、生理意义、以及在生产、生活实践上的运用。

2、理解有氧呼吸与无氧呼吸的概念、总反响式、过程和图解,区分和联系。

3、把握有氧呼吸物质和能量变化的特点。

力量目标:1﹑通过引导学生分析有氧呼吸的过程,培育学生分析问题的力量。

2﹑通过学生读书及与教师的争论活动,培育学生自学和主动理解新学问的技能技巧。

3﹑通过学生争论比照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的异同,培育学生自我构建学问体系的力量和对相关学问进展分析比拟的思索力量。

4﹑适当扩展认知面,培育学生联系生活、生产实践的力量。

情感态度价值观:1﹑在教学中,通过分析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的关系,渗透生命活动不断进展变化以及适应的特性,使学生逐步学会自觉地用进展变化的观点,熟悉生命。

2﹑通过联系生产、生活等实际,激发学生学习生物学的兴趣,培育学生关怀科学技术的进展,关怀社会生活的意识和进展生命科学价值观的教育(二)教学重点、难点:1、教学重点:有氧呼吸的过程2、教学难点:有氧呼吸中物质变化和能量变化(三)教学课时:1课时(四)教具预备课件(五)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回忆旧知“糖类是生物体主要的能源物质,直接的能源物质是ATP”,设疑“储存在糖类中稳定的化学能如何转变为机体生命活动所需的能量?”,开篇引题,激发学生学习新知的热忱,引出细胞呼吸。

2,呼吸作用的概念和类型呼吸作用(也叫细胞呼吸):指有机物在细胞内经过一系列的氧化分解,最终生成二氧化碳或其它产物,释放出能量并生成ATP的过程。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又进行酒精发酵;多余的CO2来自酒精发酵 2.根据酒精和CO2生产量判断 ①酒精产生量等于CO2量→只进行产生酒精的无
氧呼吸 ②酒精产生量小于CO2量→既进行有氧呼吸,又进 行酒精发酵;多余的CO2来自有氧呼吸 ③产生CO2,不产生酒精→只进行有氧呼吸 想一想:环境因素能影响细胞的呼吸作用吗?
瓶颈突破二:影响细胞呼吸的因素 (市本P68)
2C2H5OH+2CO2+能量 2C3H6O3+能量
细胞在无___氧_的参与下,通过_多__种__酶__的催化作用,
把葡___萄__糖__等有机物_不__彻___底__氧__化__分___解,产生_C_O__2_和
_酒___精_ 或 乳酸 释放_能__量___,生成_少__量__A__T_P_的过程。
三、无氧呼吸(课本P94--95)
1.过程
C6H12O6
细胞质基质
细胞
①酶
4[H] 2丙酮酸 C3H4O3
少量能量



酒精
2C2H5OH+2CO2 2C3H6O3
乳酸
2.总结:无氧呼吸分步反应式
第一阶段:C6H12O6 酶 2C3H4O3+4[H]+少量能量 第二阶段: 不同生物,产物不同
①产生酒精和CO2 2C3H4O3+4[H]
2. 水 水是有氧呼吸的原料,细胞内水的含量也会影响 呼吸作用的强度。 储存的粮食若含水量较高,会出现粮食发热,最 终导致霉变现象。 (1)发热的原因是什么? 细胞呼吸释放能量,大多数能量以热能形式散失
(2)影响细胞呼吸的是自由水还是结合水? 自由水
(31).O根2据浓曲度线分析氧气浓度分别对有氧呼吸速率
BC:随 氧着呼氧 吸气 继浓 续度 降的低进,一CO步2 增释加放,总有量氧增呼加吸逐渐增加,无 CCD::无随氧着呼氧吸 气的 浓强 度度的为增0加有氧呼吸强度继续增强,只进行
A: 只无氧呼吸 B: 呼吸总强度最低 C: 无氧呼吸最低,为0
AC:既有氧呼吸又无氧呼吸 CD: 只有氧呼吸
二、O2的吸收量/CO2释放量判断细胞呼吸的方 式及呼吸强度的大小 T3/30
课前回顾 1.什么是细胞呼吸?
2.酵母菌的的代谢类型?
3.葡萄糖溶液煮沸、冷却的目的?
4.CO2、酒精的检测试剂及颜色反应? 5.有氧呼吸装置中10%NaOH的作用?
6.无氧呼吸装置中,B瓶先封口放置一段时间的 原因?
7.线粒体的具体结构?有哪些结构与其功能相适 应?
8.有氧呼吸三个阶段的场所,物质、能量变化, 并写出相应的反应式?
瓶颈突破一:无氧呼吸与有氧呼吸的比较(市本P68)
项目
有氧呼吸
无氧呼吸
不 场所 细胞质基质、线粒体 细胞质基质
同 条件 需氧、酶 点 产物 CO2和H2O
能量 大量
不需氧、酶
CO2和酒精或者乳酸 少量
相 过程 第一阶段相同 同 实质 分解有机物,释放能量,合成ATP 点 意义 1.为生物体的生命活动提供能量

2C2H5OH+2CO2 酒精发酵
生物举例: 酵母菌、大部分植物的根、茎、叶、果实等
②产生乳酸: 2C3H4O3+4[H]

2C3H6O3 乳酸发酵
生物举例: 乳酸菌、马铃薯块茎、甜菜的块根、玉米的胚、
人和动物的肌肉细胞
总反应式:
产酒精: C6H12O6 酶 2C2H5OH+2CO2+少量能量 产乳酸: C6H12O6 酶 2C3H6O3+少量能量
一、氧气C的对O2呼A吸强度的影响曲线——DT31/32/18

CO2 释放总量

有氧呼吸

BC
A:氧是0,只进行无氧呼吸
无氧呼吸
5 10 15 20 25 30
氧气浓度(%
AB:随着氧气浓度的增加,无氧呼吸逐渐受到抑制,有氧
B:C呼呼O吸吸2 最释逐低放渐)总增量强最,小CO,呼2 释吸放作总用量的逐总渐强降度低最低(非无氧
AP
有氧呼吸速率
率实际就是有氧呼吸速率,
无氧呼吸速率
所以两条曲线重合
mn
O2浓度
(3)结合上图分析, 适宜储存水果、蔬菜的O2浓
度是多少?为什么?
A点对应的氧气浓度
因为细胞总呼吸速率应最小,有机物的消耗最
少,能尽可能多的保存营养成分
市本【典例2 】【变式训练】
四、细胞呼吸原理的应用(P95--96)
思考:1.无氧呼吸三阶段都产生能量吗? 只第一阶段
2.葡萄糖中的能量的主要去向是存留在什么物质当 中? 酒精或乳酸当中。所以无氧呼吸是不彻底的氧化分 解 3.1mol葡萄糖分解成乳酸后释放了多少的能量? 多少能量储存在ATP中?生成了多少mol的ATP? (P94相关信息)
196.65 61.08 2 4.无氧呼吸的哪个阶段产生[H],那个阶段消耗[H]? 结合这点谈谈为什么第二阶段不释放能量? 第一 阶段产生[H];第二阶段消耗[H]。第二阶段 加氢,属于还原反应,不放能。
②若CO2/O2›4/3
则无氧呼吸消耗葡萄糖速率大于有氧呼吸。 ③若CO2/O2‹4/3
则有氧呼吸消耗葡萄糖速率大于无氧呼吸.
三、 装置图中判断呼吸方式的方法
耗O2量
释放CO2— 耗O2量
思考:会出现装置一、二都左移的现象吗?产生这 种现象的原因是什么
提示:会。底物中混有脂肪。
四、测定呼吸作用速率
CO2
的A
D

CO2 释放总量

有氧呼吸

BC
A:氧是0,只进行无氧呼吸
无氧呼吸
5 10 15 20 25 30
氧气浓度(%
AB:随着氧气浓度的增加,无氧呼吸逐渐受到抑制,有氧
B:C呼呼O吸吸2 最释逐低放渐)总增量强最,小CO,呼2 释吸放作总用量的逐总渐强降度低最低(非无氧
BC:随 氧着呼氧 吸气 继浓 续度 降的低进,一CO步2 增释加放,总有量氧增呼加吸逐渐增加,无 CCD::无随氧着呼氧吸 气的 浓强 度度的为增0加有氧呼吸强度继续增强,只进行
1.温度 温度通过影响酶的活性影响细胞呼吸的
速度,结合之前学过的知识,画出随着温度的
变化细胞呼吸强度的变化曲线。
呼吸强度
AB: 在一定范围内,随着温度的
B
升高,酶活性逐渐增强,呼
吸强度加强。
A
BC: 在一定范围内,随着温度的 C 温度 升高,酶活性逐渐降低,呼
最适温度
吸强度减弱。
C:高温酶变性失活,细胞呼吸停止
和无氧呼吸速率的影响。 呼吸速率
有氧呼浓 度增加,有氧呼吸速率逐渐 增强,但当O2浓度达到一 定值时,有氧呼吸速率将不 再增加
AP
有氧呼吸速率 无氧呼吸速率
mn
O2浓度
无氧呼吸: 随着 O2浓度增加,无氧呼吸速率逐渐受抑制
n点含义:无氧呼吸停止
m点含义:无氧呼吸速率与有氧呼吸速率相等
2.为生物体内其他化合物的合成提供原料
【1市.规根律本据方OP2法吸6】收8判量【断和细C规O胞2呼释律吸放方类量型判法及断呼】吸强度的大小
①无CO2释放→只进行产生乳酸的无氧呼吸 ②不消耗O2,释放CO2→只进行产酒精的无氧呼吸 ③CO2释放量等于O2的吸收量→只进行有氧呼吸 ④CO2释放量大于O2的吸收量→既进行有氧呼吸,
讨论: 1、据资料分析说一说人们在生产和生活中应用 了细胞呼吸原理的哪些方面?
2、生活和生产中还有哪些应用细胞呼吸原理的 事例?
①场所:细胞质基质
②能量去向: 一部分以热能形式散失 ;另一部分转移到ATP
中;还有一部分在不彻底氧化的有机物中
③总反应式:
产酒精:C6H12O6 酶 产乳酸:C6H12O6 酶 ④有氧呼吸概念:
1.根据气体等物质产生量判断细胞呼吸类型的方 法 ①O2的吸收量/CO2释放量=0→ 只进行产酒精 的无氧呼吸 ②O2的吸收量/CO2释放量=1→ 只进行有氧呼 吸 ③O2的吸收量/CO2释放量<1→ 既进行有氧呼吸 又进行产酒精的无氧呼吸
【规律方法】根据气体的比值判断 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强度大小判断 ①若CO2/O2=4/3 则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消耗葡萄糖速率相等。
无氧呼吸概念:
细胞在无氧条件下,通过多种酶的作用,把糖类 等有机物不彻底氧化分解,产生CO2和酒精或乳 酸,释放能量,生成少量ATP的过程
发生场所:活细胞内 分解底物:生物体内的有机物 呼吸产物:二氧化碳和酒精 或者 乳酸 反应类型:无氧条件下的氧化分解(生物氧化) 能量变化:有机物中的化学能少量释放,生成少量ATP
A: 只无氧呼吸 B: 呼吸总强度最低 C: 无氧呼吸最低,为0
AC:既有氧呼吸又无氧呼吸 CD: 只有氧呼吸
(2)为什么细胞呼吸总速率的曲线点以后与有氧
呼吸速率的曲线重合?
P点时对应的O2浓度为n, 此时无氧呼吸速率为0,当
呼吸速率 细胞呼吸总速率
O2浓度大于n时,细胞只进 行有氧呼吸,细胞呼吸总速
被研究 生物
活塞
有色液滴
橡皮塞 容器 刻度管
20%NaOH5mL
测定呼吸速率装置 图1
耗O2量
测定有氧呼吸速率
活塞
橡皮塞 容器 刻度管
被研究 生物
蒸馏水5mL
测定呼吸速率装置 图2
释放CO2—耗O2量
测定无氧呼吸速率
思考:装置一、二中会出现没有进行细胞呼吸, 但是液滴却移动的情况发生吗?如何设置实验校 正这种情况引起的误差?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