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的区别图
合集下载
[医学]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的区别图
![[医学]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的区别图](https://img.taocdn.com/s3/m/e5aecb5ccc175527072208af.png)
Back
胞 呼 吸
类 型总反应式源自别 和 联 系概念 ①葡萄糖的初步分解
无氧 呼吸
应用
过程 ②丙酮酸不 彻底分解
总反应式
酒精发酵 乳酸发酵
1.发酵技术
生产啤酒、果酒和白酒等 生产乳酸类、柠檬酸类饮料 生产味精、酱油和醋 生产单细胞蛋白 应用于垃圾、废水的处理 利用发酵产生沼气
2.农业生产
细胞呼吸为植物吸收营养物质、细胞的分、 植株的生长和发育等提供能量和各种原料,因此, 在农业生产上,要设法适当增强细胞呼吸,以 促进作物的生长发育。
(丙酮酸)
(少量)
☆与有氧呼吸第一阶段相同!!
② 丙酮酸不彻底分解 场所:细胞质基质
A.乳酸发酵
酶
C6H12O6
2CH3COCOOH(丙酮酸) +4 [H] + 能量
酶
2C3H6O3(乳酸) + 能量
例:高等动物、乳酸菌、高等植物的某些器官(马 铃薯块茎、甜菜块根等)
B.酒精发酵
C6H12O6 酶 酶
细胞质基质 不需氧
CO2、C2H5OH 或C3H6O3
较少
5 细胞呼吸原理的应用
细胞呼吸的中间产物是各种有机物 之间转化的枢纽,细胞呼吸原理在生产 实践中有广泛的应用。
1.发酵技术 2.农业生产 3.粮食储藏和果蔬保鲜
课堂小结
概念
概念 ①葡萄糖的初步分解
有氧 过程 ②丙酮酸彻底分解
区
呼吸
细
③[H]的氧化
酶 24[H] + 6O2
场所:线粒体 12H2O + 能量(大量)
Back
2 无氧呼吸
无氧呼吸是指细胞在无氧条件下, 通过酶的催化作用,把葡萄糖等有机物 分解为不彻底的氧化产物,同时释放出 少量能量的过程。
胞 呼 吸
类 型总反应式源自别 和 联 系概念 ①葡萄糖的初步分解
无氧 呼吸
应用
过程 ②丙酮酸不 彻底分解
总反应式
酒精发酵 乳酸发酵
1.发酵技术
生产啤酒、果酒和白酒等 生产乳酸类、柠檬酸类饮料 生产味精、酱油和醋 生产单细胞蛋白 应用于垃圾、废水的处理 利用发酵产生沼气
2.农业生产
细胞呼吸为植物吸收营养物质、细胞的分、 植株的生长和发育等提供能量和各种原料,因此, 在农业生产上,要设法适当增强细胞呼吸,以 促进作物的生长发育。
(丙酮酸)
(少量)
☆与有氧呼吸第一阶段相同!!
② 丙酮酸不彻底分解 场所:细胞质基质
A.乳酸发酵
酶
C6H12O6
2CH3COCOOH(丙酮酸) +4 [H] + 能量
酶
2C3H6O3(乳酸) + 能量
例:高等动物、乳酸菌、高等植物的某些器官(马 铃薯块茎、甜菜块根等)
B.酒精发酵
C6H12O6 酶 酶
细胞质基质 不需氧
CO2、C2H5OH 或C3H6O3
较少
5 细胞呼吸原理的应用
细胞呼吸的中间产物是各种有机物 之间转化的枢纽,细胞呼吸原理在生产 实践中有广泛的应用。
1.发酵技术 2.农业生产 3.粮食储藏和果蔬保鲜
课堂小结
概念
概念 ①葡萄糖的初步分解
有氧 过程 ②丙酮酸彻底分解
区
呼吸
细
③[H]的氧化
酶 24[H] + 6O2
场所:线粒体 12H2O + 能量(大量)
Back
2 无氧呼吸
无氧呼吸是指细胞在无氧条件下, 通过酶的催化作用,把葡萄糖等有机物 分解为不彻底的氧化产物,同时释放出 少量能量的过程。
细胞呼吸原理的应用(23张PPT)

1、A点表示植物组织释放的 CO2较多,这是什么呼吸的 产物?
2、AB段的CO2释放量急剧 C 减少,原因是什么?
3、BC段的CO2释放量又不 断增加,主要原因是什么?
4、贮藏蔬菜水果,氧气浓 度应调节到哪点?为什么?
5 10 15 20 25 30
O2%
中耕松土有何作用?水稻生产中适时露田和晒田的目的是什么?
二、无氧呼吸
无氧呼吸的过程
葡萄糖(C6H12O6)
细胞质基质
①酶
少量能量
4[H] 2丙酮酸( C3H4O3)
2C2H5OH+2CO2+能量 2C3H6O3+能量
20[H]
②
酶
6H2O
大量能量
6O2 ③酶
12H2O
少量能量
线粒体
6CO2
基础梳理
1.概念
(1)条件: 无氧或缺氧 。
(2)场所: 细胞质基质 。
酶
C6H12O6
2C3H6O3(乳酸) + 能量(少量)
如动物和人、乳酸菌、马铃薯块茎、甜菜块根、玉米胚
③不彻底的氧化产物中还含有能量
.如图是有氧呼吸过程图解。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依次写出图中1、2、3所代表的物质名称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依次写出图中4、5、6所代表的能量的多少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有氧呼吸的主要场所是________,进入该场所的呼吸底物是________。 (4)人体内血红蛋白携带的O2进入组织细胞的线粒体至少要通过________层生 物膜。 (5)如果O2供应不足,则人体内C6H12O6的分解产物是________,释放的能量 ________,反应场所是________,试写出反应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AB段的CO2释放量急剧 C 减少,原因是什么?
3、BC段的CO2释放量又不 断增加,主要原因是什么?
4、贮藏蔬菜水果,氧气浓 度应调节到哪点?为什么?
5 10 15 20 25 30
O2%
中耕松土有何作用?水稻生产中适时露田和晒田的目的是什么?
二、无氧呼吸
无氧呼吸的过程
葡萄糖(C6H12O6)
细胞质基质
①酶
少量能量
4[H] 2丙酮酸( C3H4O3)
2C2H5OH+2CO2+能量 2C3H6O3+能量
20[H]
②
酶
6H2O
大量能量
6O2 ③酶
12H2O
少量能量
线粒体
6CO2
基础梳理
1.概念
(1)条件: 无氧或缺氧 。
(2)场所: 细胞质基质 。
酶
C6H12O6
2C3H6O3(乳酸) + 能量(少量)
如动物和人、乳酸菌、马铃薯块茎、甜菜块根、玉米胚
③不彻底的氧化产物中还含有能量
.如图是有氧呼吸过程图解。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依次写出图中1、2、3所代表的物质名称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依次写出图中4、5、6所代表的能量的多少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有氧呼吸的主要场所是________,进入该场所的呼吸底物是________。 (4)人体内血红蛋白携带的O2进入组织细胞的线粒体至少要通过________层生 物膜。 (5)如果O2供应不足,则人体内C6H12O6的分解产物是________,释放的能量 ________,反应场所是________,试写出反应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高中生物第二课时 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 PPT课件 图文

较深的伤口里缺少氧气,破伤风芽孢杆 菌适合在这种环境中生存并大量繁殖。所以, 伤口较深或被锈钉扎伤后,患者应及时请医 生处理。
有氧运动是指人体细胞充分获得氧 的情况下所进行的体育锻炼。人体细胞 通过有氧呼吸可以获得较多的能量。相 反,百米冲刺等无氧运动,是人体细胞 在缺氧条件下进行的高速运动。无氧运 动中,肌细胞因氧不足,要靠乳酸发酵 来获取能量。因为乳酸能够刺激肌细胞 周围的神经末梢,所以人会有肌肉酸胀 乏力的感觉。
比较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异同
比较项目
有氧呼吸
无氧呼吸
呼吸场所 是否需氧
主要在线粒体内
必需有氧的参与
细胞质基质 氧能抑制无氧呼吸
物质代谢 将有机物彻底分解 成CO2和H2O
有机物分解不彻底,形 成中间产物
(酒精或乳酸)
能量代谢
1mol 2870
1161 ATP (38mol)
1mol 196.65
61.08ATP
葡萄糖
多数细菌和真菌 植物细胞:马铃薯、苹果果实 动物细胞:骨骼肌肌细胞
无氧呼吸
第一阶段 反应场所 细胞质基质
反应物 生成物
葡萄糖 丙酮酸
第二阶段 细胞质基质
丙酮酸 酒精、二氧化碳
或乳酸
无氧呼吸的过程
葡萄糖 酶
少量能量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H] 丙 酮 酸
乳酸
乳酸 脱氢酶
乙醇 脱氢酶
酒精 + CO2
无氧呼吸
1、酒精发酵: C6H12O6 酶 2CH3CH2OH(酒精)+2CO2+能量
二、无氧呼吸
阅读课本94页-95页,思考下列问题.
• 1.进行无氧呼吸的细胞种类有哪些? • 2.无氧呼吸最常利用的有机物? • 3.无氧呼吸过程。
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的过程图解PPT课件

甲 25 mL 乙 25 mL 丙 25 mL 丁 25 mL
75 mL 75 mL 75 mL 75 mL
无氧 通氧 无氧 通氧
第30页/共58页
D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
A.甲组不产生CO2而乙组产生 C.丁组能量转换率与丙组相同
B.甲组的酒精产量与丙组相同 D.丁组的氧气消耗量大于乙组
实验 材料 取样
④产生CO2不是判断细胞呼吸类型的充要条件,因为 酒精发酵也会产生CO2。 ⑤呼吸作用产生的能量大部分以热能形式散失,对动 物可用于维持体温。
第11页/共58页
1.如图是有氧呼吸过程图解,请依图回答问题:
(1)写出1、2、3所代表的物质 名称。 1. 丙酮酸 ,2. 水 , 3. 二氧化碳。
第12页/共58页
第40页/共58页
(2009·福建高考)右图表示的是测定保 温桶内温度变化的实验装置。某研究小组 以该装置探究酵母菌在不同条件下呼吸作 用的情况。
材料用具:保温桶(500 mL)、温度计、 活性干酵母、质量浓度0.1 g/mL的葡萄糖溶 液、棉花、石蜡油。
实验假设:酵母菌在有氧条件下呼吸作用比无氧条件下呼 吸作用放出的热量更多。
处理
分组
供氧 培养液 情况
适宜 浓度 酵母 菌液
破碎细 50 mL 胞(细胞
器完整)
50 mL 未处理
甲 25 mL 乙 25 mL 丙 25 mL 丁 25 mL
75 mL 75 mL 75 mL 75 mL
无氧 通氧 无氧 通氧
第31页/共58页
[解析] 据题可知,对酵母菌的处理是破碎细胞保持细 胞器完整。它与未处理细胞的差别是细胞质浓度不同,细胞 质中酶的浓度不同。破碎细胞的细胞质中酶的浓度较低,所 以反应速率较慢,生成的丙酮酸较未破碎细胞少,所以丁组 的氧气消耗量大于乙组。
3.2细胞呼吸

细胞呼吸的方式
有氧呼吸 无氧呼吸
一、有氧呼吸 有 氧呼 吸的 过 程 图 解
1、第一阶段:葡萄糖的初步分解 场所:细胞质基质
C6H12 O6
酶 2C3H4 + 4[H] + 能量(少量) O3
葡萄糖
细胞质基质 4[H]
①酶
2丙酮 酸
能量
热能
2AT P
线粒体
第二阶段:丙酮酸彻底分解
场所:线粒体基质
性:最适温度时,
细胞呼吸最强;
超过最适温度呼
温度
吸酶活性降低, 甚至变性失活,
呼吸受抑制;低
于最适温度酶活性下降,呼吸受抑制曲线模型实践应用
①低温下贮 存蔬菜、水 果;②在大 棚蔬菜的栽 培过程中夜 间适当降温, 以降低细胞 呼吸,减少 有机物的消 耗,提高产 量
有氧呼吸:三个阶段都产生 ATP 无氧呼吸:只在第一阶段产
生
用于各项生命活动
6. 根据CO2释放量和O2消耗量判断细胞呼吸状况(底物为葡萄糖)
O2吸收量、CO2释 放量
细胞呼吸的方式
不消耗O2,释放CO2 O2吸收量=CO2释 放量
只进行无氧呼吸 只进行有氧呼吸
O2吸收量<CO2释放量
两种呼吸方式同时进行,多余CO2来自 无氧呼吸
易 错 警 示 有关细胞呼吸的9个易错点
8.微生物的无氧呼吸也称为发酵,但动植物的无氧呼吸不能称 为发酵。 9.产物CO2中的两个氧原子,一个来自于丙酮酸,一个来自于 底物中的H2O。用18O2参与呼吸作用,生成H2O后再用于参与 呼吸作用的第二阶段,18O可从水中转移到CO2中。
4. 不同生物无氧呼吸的产物不同
酒精量=CO2量
只进行无氧呼吸
细胞呼吸的类型及过程

A.阶段 A 发生在内环境中 B.阶段 B 等同于有氧呼吸第二阶段,在线粒体基质中进行 C.阶段 C 中的能量均贮存于 ATP 中,最终用于各项生命活 动 D.物质①为 CO2,其在线粒体基质中的浓度高于在细胞质 基质中的
解析:葡萄糖分解成丙酮酸的过程为有氧呼吸第一阶段,在细 胞质基质中进行,不属于内环境,A 错误;由题图可知,有氧呼吸 第二阶段包括图中“丙酮酸→C-C”和“阶段 B”两个过程,因 此,阶段 B 不能等同于有氧呼吸第二阶段,B 错误;阶段 C 释放的 能量一部分用于 ATP 的合成,一部分以热能的形式散失,C 错误; 图中物质①和②分别代表 CO2 和 H2O,而 CO2 跨膜运输的方式为 自由扩散,由此可知,线粒体基质中的 CO2 浓度应高于细胞质基质 中的,D 正确。
A.甲试管中最终产物为 CO2 和 H2O B.乙试管中不发生反应 C.丙试管内有大量的 ATP 产生 D.丙试管中无 CO2 产生
据图分析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的过程:
(1)反应①②③④中,必须在有氧条件下进行的是 ② ,可在人 体细胞中进行的是 ①②④ (填序号)。
(2)粮食储藏过程中有时会发生粮堆湿度增大现象,其原因 是 种子在有氧呼吸过程中产生了水 。
7.(2020·山西大同一中开学检测)有一瓶混有酵母菌的葡萄糖 培养液,当通入不同浓度的氧气时,其产生的 C2H5OH 和 CO2 的量如图所示。据图中信息推断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C )
A.氧浓度为 a 时,酵母菌只进行无氧呼吸 B.当氧浓度为 b 和 d 时,酵母菌细胞呼吸的方式不同 C.当氧浓度为 c 时,2/5 的葡萄糖用于酵母菌酒精发酵 D.a、b、c、d 不同氧浓度下,细胞都产生[H]和 ATP
考点 1 细胞呼吸的类型及过程
1.细胞呼吸的概念及类型 (1)概念:细胞呼吸是指 有机物 在细胞内经过一系列的 氧化分解,生成二氧化碳或其他产物,释放出能量并生成 ATP 的 过程。 (2)类型: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 。
解析:葡萄糖分解成丙酮酸的过程为有氧呼吸第一阶段,在细 胞质基质中进行,不属于内环境,A 错误;由题图可知,有氧呼吸 第二阶段包括图中“丙酮酸→C-C”和“阶段 B”两个过程,因 此,阶段 B 不能等同于有氧呼吸第二阶段,B 错误;阶段 C 释放的 能量一部分用于 ATP 的合成,一部分以热能的形式散失,C 错误; 图中物质①和②分别代表 CO2 和 H2O,而 CO2 跨膜运输的方式为 自由扩散,由此可知,线粒体基质中的 CO2 浓度应高于细胞质基质 中的,D 正确。
A.甲试管中最终产物为 CO2 和 H2O B.乙试管中不发生反应 C.丙试管内有大量的 ATP 产生 D.丙试管中无 CO2 产生
据图分析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的过程:
(1)反应①②③④中,必须在有氧条件下进行的是 ② ,可在人 体细胞中进行的是 ①②④ (填序号)。
(2)粮食储藏过程中有时会发生粮堆湿度增大现象,其原因 是 种子在有氧呼吸过程中产生了水 。
7.(2020·山西大同一中开学检测)有一瓶混有酵母菌的葡萄糖 培养液,当通入不同浓度的氧气时,其产生的 C2H5OH 和 CO2 的量如图所示。据图中信息推断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C )
A.氧浓度为 a 时,酵母菌只进行无氧呼吸 B.当氧浓度为 b 和 d 时,酵母菌细胞呼吸的方式不同 C.当氧浓度为 c 时,2/5 的葡萄糖用于酵母菌酒精发酵 D.a、b、c、d 不同氧浓度下,细胞都产生[H]和 ATP
考点 1 细胞呼吸的类型及过程
1.细胞呼吸的概念及类型 (1)概念:细胞呼吸是指 有机物 在细胞内经过一系列的 氧化分解,生成二氧化碳或其他产物,释放出能量并生成 ATP 的 过程。 (2)类型: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 。
光合、呼吸作用的对比,有氧无氧的对比.

贮藏能量的跃的化学能→稳 稳定的化学能释放 转换 定的化学能
有氧呼吸与无氧呼吸的区别与联系: 有氧呼吸与无氧呼吸的区别与联系:
有氧呼吸 场所 不 同 点 条件 产物 分解程度 释放能量 相 同 点 联系 实质
细胞质基质、线粒体 细胞质基质、 需O2 、酶 H2O、CO2 彻底 较多
无氧呼吸
细胞质基质 不需O 不需O2、需酶 OH、 C2H5OH、CO2 或 C3 H6 O3 不彻底 较少
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第一个阶段是相同的 分解有机物, 分解有机物,释放能量
光 、 暗反应比较表
光反应
场所 条件 原料 产物 能量 反应 联系 ① ② ① ②
类囊体的薄膜上 光、色素、酶等 色素、
暗反应
叶绿体基质中 叶绿体基质中
光合作用与呼吸作用的区别: 光合作用与呼吸作用的区别:
场所 条件 原料 产物 光合作用 植物细胞的叶绿体 光照、色素、 光照、色素、酶 CO2、H2O O2、葡萄糖等有机物 呼吸作用 线粒体、 线粒体、细胞质基质
光下、暗处都可发生;酶 光下、暗处都可发生;
O2、葡萄糖等有机物 CO2和H2O或C2H5OH 和CO2或C3H6O3
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的区别

有氧呼吸的产物主要是水和二 氧化碳,而无氧呼吸的产物主 要是乳酸或酒精和二氧化碳。
有氧呼吸过程中,葡萄糖被完 全氧化成二氧化碳和水,释放 的能量较多;而无氧呼吸过程 中,葡萄糖被部分氧化成乳酸 或酒精,释放的能量较少。
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对生物体的影响
适应环境
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是生物体适应不同环境的结果,有氧 呼吸在有氧环境中进行,无氧呼吸在缺氧环境中进行。
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的区别
contents
目录
• 引言 • 有氧呼吸 • 无氧呼吸 • 有氧呼吸与无氧呼吸的区别 • 总结源自01 引言主题简介
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是细胞呼吸的两种基本形式,它们在许多方面存在显著差异。
有氧呼吸是细胞在氧气存在的条件下,通过一系列酶促反应将有机物彻底氧化分解 为水和二氧化碳,并释放能量的过程。
02 有氧呼吸
有氧呼吸的定义
定义
有氧呼吸是指细胞在氧气的参与下,通过多种酶的催化作用 ,把有机物彻底氧化分解(通常以分解葡萄糖为主),产生 二氧化碳和水,释放能量,合成大量ATP的过程。
特点
有氧呼吸释放的能量比较完全,是生物体获取能量最主要的 方式。
有氧呼吸的过程
01
02
03
第一阶段
在细胞质基质中,葡萄糖 分解成丙酮酸,释放少量 能量。
第二阶段
丙酮酸和水在酶的作用下 被彻底氧化分解为二氧化 碳和[H],释放少量能量。
第三阶段
在线粒体基质中,[H]和氧 气结合,生成水,释放大 量能量。
有氧呼吸的产物
产物
二氧化碳、水、能量(以ATP形式)
反应式
C6H12O6 + 6 + 6O2 → 6CO2 + 12 + 能量(38ATP)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场所:线粒体
12H2O + 能量(大量)
Back
2 无氧呼吸
无氧呼吸是指细胞在无氧条件下,
通过酶的催化作用,把葡萄糖等有机物
分解为不彻底的氧化产物,同时释放出 少量能量的过程。
无氧呼吸
1.过程 ① 葡萄糖的初步分解
C6H12O6
酶 场所:细胞质基质
2CH3COCOOH +4 [H] + 能量 (丙酮酸) (少量)
3.粮食储藏和果蔬保鲜
细胞呼吸要消耗有机物,使有机物积累 减少。因此,对粮食储藏和果蔬保鲜来说, 又要设法降低细胞的呼吸强度,尽可能减少 有机物的消耗等。 粮食储藏 果蔬保鲜
粮食储藏
粮食储藏时,要注意降低温度和保 持干燥,抑制细胞呼吸,延长保存期限。 例:稻谷等种子含水量超过14.5%时, 呼吸速率就会骤然增加 ,释放出的热 量和水分,会导致粮食霉变。
Back
1.用黄豆生豆芽,1kg黄豆可以生5kg豆芽。 在这一过程中,有机物含量变化和有机物种 类的变化分别是 ( ) A.变少,变少 B.变少,变多 C.变多,变少 D.变多,变多
Back
2.新鲜蔬菜放在冰箱的冷藏室中,能适当延 长保鲜时间的生理原因是 ( ) A.细胞呼吸减弱 B.细胞呼吸加强 C.光合作用加强 D.促进了物质分解
果蔬保鲜
为了抑制细胞呼吸,果蔬储藏时采用降低 氧浓度、冲氮气或降低温度等方法。 例:苹果、梨、柑、橘等果实在0~1℃时可 储藏几个月不坏;荔枝一般只能短期保鲜,但 采用低温速冻等方法可保鲜6~8个月。 农村广泛采用密闭的土窖保存水果蔬菜,也 是利用水果自身产生的二氧化碳抑制细胞呼吸 的原理。
巩固练习:
☆与有氧呼吸第一阶段相同!!
②
丙酮酸不彻底分解
场所:细胞质基质
A.乳酸发酵
C6H12O6 酶 酶 2CH3COCOOH(丙酮酸) +4 [H] + 能量
2C3H6O3(乳酸) + 能量
例:高等动物、乳酸菌、高等植物的某些器官(马 铃薯块茎、甜菜块根等)
B.酒精发酵
C6H12O6 酶 2CH3COCOOH(丙酮酸)+4 [H] + 能量 酶
有氧呼吸的过程
1.1有氧呼吸过程
① 葡萄糖的初步分解
C6H12O6 酶 场所:细胞质基质
2CH3COCOOH +4 [H] + 能量 (丙酮酸) (少量)
酶 +6H2O 场所:线粒体
② 丙酮酸彻底分解
2CH3COCOOH (丙酮酸)
6CO2 +20 [H] + 能量
(少量)
③ [H]的氧化
24[H] + 6O2 酶
较多
较少
5
细胞呼吸原理的应用
细胞呼吸的中间产物是各种有机物 之间转化的枢纽,细胞呼吸原理在生产 实践中有广泛的应用。 1.发酵技术 2.农业生产 3.粮食储藏和果蔬保鲜
课 堂 小 结
概念 概念 有氧 呼吸 类 型 过程 ①葡萄糖的初步分解 ②丙酮酸彻底分解 区 别 和 联 系
细 胞 呼 吸
③[H]的氧化 总反应式 概念
细胞呼吸
一
细胞呼吸的类型
细胞呼吸
包 括
有氧呼吸
无氧呼吸
有氧呼吸
有氧呼吸是指细胞在氧的参与 下,通过多种酶的催化作用,把葡 萄糖等有机物彻底氧化分解,产生 二氧化碳和水,释放能量,生成许 多ATP的过程。
有氧呼吸总反应方程式
C6H12O6+6H2O+6O2
酶
6CO2+ 12H2O + 能量
1 有氧呼吸
①葡萄糖的初步分解
酒精发酵 乳酸发酵
无氧 呼吸 应用
过程
②丙酮酸不 彻底分解 总反应式
1.发酵技术
生产啤酒、果酒和白酒等 生产乳酸类、柠檬酸类饮料 生产味精、酱油和醋 生产单细胞蛋白 应用于垃圾、废水的处理 利用发酵产生沼气
2.农业生产
细胞呼吸为植物吸收营养物质、细胞的分、 植株的生长和发育等提供能量和各种原料,因此, 在农业生产上,要设法适当增强细胞呼吸,以 促进作物的生长发育。 例:水稻生产中的适时露田和晒田等措施 的实质就是为了改善土壤通气条件以增强根系 的细胞呼吸。
2C2H5OH(酒精) + 2CO2 + 能量
例:大多数植物、酵母菌 Back
3.4 有氧呼吸与无氧呼吸的区别与联系
有氧呼吸与无氧呼吸的区别与联系
有氧呼吸
呼吸场 所 是否需 氧 分解产 物 释放能 量
主要在线粒体内 需氧分子参加 CO2、H2O
无氧呼吸
细胞质基质 不需氧 CO2、C2H5OH 或C3H6O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