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些篇现代人写的七言绝句,放到唐宋也不俗!(附赏析)
七言绝句200首

七言绝句200首杜审言赠苏书记知君书记本翩翩。
为许従戎赴朔边。
红粉楼中应计日。
燕支山下莫经年。
张说送梁六巴陵一望洞庭秋。
日见孤峰水上浮。
闻道神仙不可接。
心随湖水共悠悠。
王翰春日思归杨柳青青杏发花。
年光误客转思家。
不知湖上菱歌女。
几个春舟在若耶。
凉州词蒲桃美酒夜光杯。
欲饮琵琶马上催。
醉卧沙场君莫笑。
古来征战几人回。
李白结袜子燕南壮士吴门豪。
筑中置铅鱼隠刀。
感君恩重许君命。
太山一掷轻鸿毛。
长门怨桂殿长愁不记春。
黄金四壁起秋尘。
夜悬明镜秋天上。
独照长门宫里人。
越中怀古越王勾践破吴归。
战士还家尽锦衣。
宫女如花满春殿。
只今惟有鹧鸪飞。
送孟浩然之广陵故人西辞黄鹤楼。
烟花三月下扬州。
孤帆远影碧空尽。
惟见长江天际流。
春夜洛城闻笛谁家玉笛暗飞声。
散入东风满洛城。
此夜曲中闻折柳。
何人不起故园情。
峨眉山月歌峨眉山月半轮秋。
影入平羌江水流。
夜发青溪向三峡。
思君不见下渝州。
横江词二首(其一)海潮南去过浔阳。
牛渚由来险马当。
横江欲渡风波恶。
一水牵愁万里长。
(其二)横江馆前津吏迎。
向余东指海云生。
郎今欲渡縁何事。
如此风波不可行。
上皇西巡南京歌莫道君王行路难。
六龙西幸万人欢。
地转锦江成渭水。
天回玉垒作长安。
黄鹤楼闻笛一为迁客去长沙。
西望长安不见家。
黄鹤楼中吹玉笛。
江城五月落梅花。
下江陵朝辞白帝彩云间。
千里江陵一日还。
两岸猿声啼不住。
轻舟巳过万重山。
望五老峰庐山东南五老峰。
青天削出金芙蓉。
九江秀色可揽结。
吾将此地巢云松。
宣城见杜鹃花蜀国曾闻子规鸟。
宣城还见杜鹃花。
一呌一回肠一断。
三春三月忆三巴。
舟下荆门霜落荆门烟树空。
布帆无恙挂秋风。
此行不为鲈鱼脍。
自爱名山入剡中。
与贾舍人至泛洞庭二首(其一)洞庭西望楚江分。
水尽南天不见云。
日落长沙秋色逺。
不知何处吊湘君。
(其二)洞庭湖西秋月辉。
潇湘江北早鸿飞。
醉客满船歌白纻。
不知霜露入秋衣。
巴陵赠贾舍人贾生西望忆京华。
湘浦南迁莫怨嗟。
圣主恩深汉文帝。
怜君不遣到长沙。
望天门山天门中断楚江开。
碧水东流向北回。
七言绝句古诗大全及赏析

七言绝句古诗大全及赏析【篇一】七言绝句古诗大全及赏析:咏柳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
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
赏析首句写树,柳树就像一位经过梳妆打扮的亭亭玉立的美人。
柳,单单用碧玉来比有两层意思:一是碧玉这名字和柳的颜色有关,“碧”和下句的“绿”是互相生发、互为补充的。
二是碧玉这个字在人们头脑中永远留下年轻的印象。
“碧玉”二字用典而不露痕迹,南朝乐府有《碧玉歌》,其中“碧玉破瓜时”已成名句。
还有南朝萧绎《采莲赋》有“碧玉小家女”,也很有名,后来形成“小家碧玉”这个成语。
“碧玉妆成一树高”就自然地把眼前这棵柳树和那位古代质朴美丽的贫家少女联系起来,而且联想到她穿一身嫩绿,楚楚动人,充满青春活力。
故第二句就此联想到那垂垂下坠的柳叶就是她身上婀娜多姿下坠的绿色的丝织裙带。
中国是产丝大国,丝绸为天然纤维的皇后,向以端庄、华贵、飘逸著称,那么,这棵柳树的风韵就可想而知了。
第三句由“绿丝绦”继续联想,这些如丝绦的柳条似的细细的柳叶儿是谁剪裁出来的呢?先用一问话句来赞美巧夺天工可以传情的如眉的柳叶,最后一答,是二月的春风姑娘用她那灵巧的纤纤玉手剪裁出这些嫩绿的叶儿,给大地披上新装,给人们以春的信息。
这两句把比喻和设问结合起来,用拟人手法刻画春天的美好和大自然的工巧,新颖别致,把春风孕育万物形象地表现出来了,烘托无限的美感。
总的来说,这首诗的结构独具匠心,先写对柳树的总体印象,再写到柳条,最后写柳叶,由总到分,条序井然。
在语言的运用上,既晓畅,又华美。
【篇二】七言绝句古诗大全及赏析:望天门山天门中断楚江开,碧水东流至此回。
两岸青山相对出,孤帆一片日边来。
整体赏析天门山夹江对峙,所以写天门山离不开长江。
诗的前两句即从“江”与“山”的关系着笔。
第一句“天门中断楚江开”,紧扣题目,总写天门山,着重写出浩荡东流的楚江冲破天门山奔腾而去的壮阔气势。
它给人以丰富的联想:天门两山本来是一个整体,阻挡着汹涌的江流。
《饮湖上初晴后雨》原文及翻译赏析4篇

《饮湖上初晴后雨》原文及翻译赏析《饮湖上初晴后雨》原文及翻译赏析4篇《饮湖上初晴后雨》原文及翻译赏析1宋代:苏轼朝曦迎客艳重冈,晚雨留人入醉乡。
此意自佳君不会,一杯当属水仙王。
译文及注释译文天色朦胧就去迎候远道而来的客人,晨曦渐渐地染红了群山。
傍晚泛舟西湖,天上飘来了一阵阵雨,客人不胜酒力已渐入醉乡。
西湖晴雨皆宜,如此迷人,但客人并没有完全领略到。
如要感受人间天堂的神奇美丽,还是应酌酒和西湖的守护神“水仙王”一同鉴赏。
注释⑴饮湖上:在西湖的船上饮酒。
⑵朝曦:早晨的阳光。
⑶水仙王:宋代西湖旁有水仙王庙,祭祀钱塘龙君,故称钱塘龙君为水仙王。
译文天色朦胧就去迎候远道而来的客人,晨曦渐渐地染红了群山。
傍晚泛舟西湖,天上飘来了一阵阵雨,客人不胜酒力已渐入醉乡。
西湖晴雨皆宜,如此迷人,但客人并没有完全领略到。
如要感受人间天堂的神奇美丽,还是应酌酒和西湖的守护神“水仙王”一同鉴赏。
注释⑴饮湖上:在西湖的船上饮酒。
⑵朝曦:早晨的阳光。
⑶水仙王:宋代西湖旁有水仙王庙,祭祀钱塘龙君,故称钱塘龙君为水仙王。
参考资料:1、陈迩冬.苏轼诗选.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4(第二版):78简析这组诗共二首,但许多选本只看中第二首,因而第一首已鲜为人知。
其实第二首虽好,却是第一首的注脚。
第一首所说的“此意自佳君不会”的“此意”,正是指第二首所写的西湖晴雨咸宜,如美人之淡妆浓抹各尽其态。
不选第一首,题中的“饮”字也无着落。
苏轼的意思是说,多数人游湖都喜欢晴天,殊不知雨中湖山也自有其佳处。
湖上有水仙王庙,庙中的神灵是整天守在湖边,看遍了西湖的风风雨雨、晴波丽日的,一定会同意自己的审美观点。
共二首,但许多选本只看中第二首,因而第一首已鲜为人知。
其实第二首虽好,却是第一首的注脚。
第一首所说的“此意自佳君不会”的“此意”,正是指第二首所写的西湖晴雨咸宜,如美人之淡妆浓抹各尽其态。
不选第一首,题中的“饮”字也无着落。
苏轼的意思是说,多数人游湖都喜欢晴天,殊不知雨中湖山也自有其佳处。
经典七言绝句100首

经典七言绝句100首经典七言绝句100首第一部分:乐府诗篇1.《长恨歌》——白居易相知无红线,偏系两心同;相忆非吹嘘,自有岁月宏。
隐忧成许阵,抱恨逐风空;可怜九月露,向夜微微凉。
2.《大庭广寒》——李白琼枝玉树二十年,大庭广寒送客船。
并祝千秋无尽兴,异时相见更浓缠。
3.《从军行》——王昌龄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无改鬓毛衰。
儿童相见不相识,笑问客从何处来。
4.《赋得古原草送别》——白居易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
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
远芳侵古道,晴翠接荒城。
又送王孙去,萋萋满别情。
5.《登幽州台歌》——陈子昂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
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
第二部分:唐诗佳作1.《静夜思》——李白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2.《将进酒》——李白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
君不见高堂明镜悲白发,朝如青丝暮成雪。
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
3.《芙蓉楼送辛渐》——王昌龄寂寞空庭春欲晚,梨花满地不开门。
桃花扇底开齐颜,陌上人如满画屏。
风雨几时相煎灼,花落人亡两不成。
意难忘,转盼望,披卷起舞舒双袖。
4.《江南春》——杜牧千里莺啼绿映红,水村山郭酒旗风。
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
红楼隔雨相望冷,珠箔飘灯照夜船。
5.《送元二使安西》——王之涣渭城朝雨浥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
动春风时引郎坐,深交一日看相亲。
来往井桐叶尽枯,长安城外又逢君。
问君此去几时还?来时莫往白云仙。
第三部分:宋词精选1.《声声慢·寻寻觅觅》——李清照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
乍暖还寒时候,最难将息。
三杯两盏淡酒,怎敌他、晚来风急!雁过也,正伤心,却是旧时相识。
2.《南乡子·登楼》——辛弃疾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
欲窮千里目,更上一層樓。
3.《浪淘沙令·帘外雨潺潺》——晏几道帘外雨潺潺,春意阑珊。
罗衾不耐五更寒,梦里不知身是客。
一晌贪欢。
误了青春,误了青春。
4.《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苏轼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
《千家诗》七言绝句93首

《千家诗》七言绝句93首《千家诗》的编纂其实还在《唐诗三百首》的前面。
《千家诗》在宋朝的时候开始形成。
现在《千家诗》是由宋代谢枋得《重订千家诗》(皆七言律诗)和明代王相所选《五言千家诗》合并而成。
因为它所选的诗歌大多是唐宋时期的名家名篇,易学好懂,又是带有启蒙性质的诗歌选本,题材也多样。
较为广泛地反映了唐宋时代的社会现实,所以流传非常广泛,影响也非常深远。
1春日偶成程颢云淡风轻近午天,傍花随柳过前川。
时人不识余心乐,将谓偷闲学少年。
2春日朱熹胜日寻芳泗水滨,无边光景一时新。
等闲识得东风面,万紫千红总是春。
3春宵苏轼春宵一刻值千金,花有清香月有阴。
歌管楼台声细细,秋千院落夜沉沉。
4城东早春杨巨源诗家清景在新春,绿柳才黄半未匀。
若待上林花似锦,出门俱是看花人。
5春夜王安石金炉香尽漏声残,剪剪轻风阵阵寒。
春色恼人眠不得,月移花影上栏杆。
6初春小雨韩愈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
最是一年春好处,绝胜烟柳满皇都。
7元日王安石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
千门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
8上元侍宴苏轼淡月疏星绕建章,仙风吹下御炉香。
侍臣鹄立通明殿,一朵红云捧玉皇。
9立春偶成张栻律回岁晚冰霜少,春到人间草木知。
便觉眼前生意满,东风吹水绿参差。
10打球图晁说之阊阖千门万户开,三郎沈醉打球回。
九龄已老韩休死,无复明朝谏疏来。
11宫词王建金殿当头紫阁重,仙人掌上玉芙蓉。
太平天子朝元日,五色云车驾六龙。
12廷试夏竦殿上衮衣明日月,砚中旗影动龙蛇。
纵横礼乐三千字,独对丹墀日未斜。
13咏华清宫杜常行尽江南数十程,晓风残月入华清。
朝元阁上西风急,都入长杨作雨声。
14清平调词李白云想衣裳花想容,春风拂槛露华浓。
若非群玉山头见,会向瑶台月下逢。
15清明杜牧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
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
16绝句杜甫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
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
17海棠苏轼东风袅袅泛崇光,香雾空蒙月转廊。
《咏柳》原文翻译及赏析

《咏柳》原文翻译及赏析(实用版)编制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核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批人:__________________编制单位:__________________编制时间:____年____月____日序言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实用范文,如合同协议、演讲稿、策划方案、报告大全、条据文书、公文素材、教育资料、散文诗歌、作文大全、其他资料等等,想了解不同范文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 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Moreover, our store provides various types of practical sample texts for everyone, such as contract agreements, speech drafts, planning plans, report summaries, documentary documents, official document materials, educational materials, prose and poetry, essay summaries, and other materials. If you want to learn about different sample formats and writing methods, please stay tuned!《咏柳》原文翻译及赏析《咏柳》原文翻译及赏析《咏柳》是盛唐诗人贺知章写的一首七言绝句。
七言绝句最好的10首

七言绝句最好的10首
1. 《山行》
唐·杜牧
远上寒山石径斜,白云深处有人家。
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
2. 《元日》
北宋·王安石
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
千门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
3. 《小儿垂钓》
唐·胡令能
蓬头稚子学垂纶,侧坐莓苔草映身。
路人借问遥招手,怕得鱼惊不应人。
4. 《村居》
清·高鼎
草长莺飞二月天,拂堤杨柳醉春烟。
儿童散学归来早,忙趁东风放纸鸢。
5. 《题西林壁》
宋·苏轼
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
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6. 《秋夕》
唐·杜牧
银烛秋光冷画屏,轻罗小扇扑流萤。
天阶夜色凉如水,卧看牵牛织女星。
7. 《望洞庭》
唐·刘禹锡
湖光秋月两相和,潭面无风镜未磨。
遥望洞庭山水翠,白银盘里一青螺。
8. 《早发白帝城》
唐·李白
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
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
9. 《出塞》
唐·王昌龄
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
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
10. 《示儿》
南宋·陆游
死去元知万事空,但悲不见九州同。
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
优秀七言绝句及赏析【五首】

【导语】七⾔绝句是中国传统诗歌的⼀种体裁,简称七绝,属于近体诗范畴。
此体全诗四句,每句七⾔,在押韵、粘对等⽅⾯有严格的格律要求。
下⾯是分享的优秀七⾔绝句及赏析【五⾸】。
欢迎阅读参考!【篇⼀】优秀七⾔绝句及赏析 ⽯灰吟 朝代:明朝|作者:于谦 千锤万凿出深⼭,烈⽕焚烧若等闲。
粉⾻碎⾝浑不怕,要留清⽩在⼈间。
赏析/鉴赏 这是⼀⾸托物⾔志诗。
作者以⽯灰作⽐喻,表达⾃⼰为国尽忠,不怕牺牲的意愿和坚守⾼洁情操的决⼼。
作为咏物诗,若只是事物的机械实录⽽不寄寓作者的深意,那就没有多⼤价值。
这⾸诗的价值就在于处处以⽯灰⾃喻,咏⽯灰即是咏⾃⼰磊落的襟怀和崇⾼的⼈格。
⾸句“千锤万凿出深⼭”是形容开采⽯灰⽯很不容易。
次句“烈⽕焚烧若等闲”。
“烈⽕焚烧”,当然是指烧炼⽯灰⽯。
加“若等闲”三字,⼜使⼈感到不仅是在写烧炼⽯灰⽯,它似乎还象征着志⼠仁⼈⽆论⾯临着怎样严峻的考验,都从容不迫,视若等闲。
第三句“粉⾝碎⾻”。
“粉⾝碎⾻”极形象地写出将⽯灰⽯烧成⽯灰粉,⽽“全不怕”三字⼜使我们联想到其中可能寓有不怕牺牲的精神。
⾄于最后⼀句“要留清⽩在⼈间”更是作者在直抒情怀,⽴志要做纯洁清⽩的⼈。
于谦为官廉洁正直,曾平反冤狱,救灾赈荒,深受百姓爱戴。
明英宗时,⽡剌⼊侵,英宗被俘。
于谦议⽴景帝,亲⾃率兵固守北京,击退⽡剌,使⼈民免遭蒙古贵族再次野蛮统治。
但英宗复辟后却以“谋逆罪”诬杀了这位民族英雄。
这⾸《⽯灰吟》可以说是于谦⽣平和⼈格的真实写照。
【篇⼆】优秀七⾔绝句及赏析 芙蓉楼送⾟渐 朝代:唐朝|作者:王昌龄 寒⾬连江夜⼊吴,平明送客楚⼭孤。
洛阳亲友如相问,⼀⽚冰⼼在⽟壶。
赏析/鉴赏 “寒⾬连江夜⼊吴”,迷蒙的烟⾬笼罩着吴地江天(江宁⼀带,此地是三国孙吴故地。
),织成了⼀张⽆边⽆际的愁。
夜⾬增添了萧瑟的秋意,也渲染出了离别的黯淡⽓氛。
那寒意不仅弥漫在满江烟⾬之中,更沁透在两个离别友⼈的⼼头上。
”连”字和”⼊”字写出⾬势的平稳连绵,江⾬悄然⽽来的动态能为⼈分明地感知,则诗⼈因离情萦怀⽽⼀夜未眠的情景也⾃可想见。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这些篇现代人写的七言绝句,放到唐宋也不俗!(附赏析)夜走剑门关夕晖掩尽万重山,古柏森森蜀道难。
一路鹃声啼夜月,翠云廊到剑门关。
一场前往剑门关的夜行之旅,在常人的眼里,或许只是暗夜群山间的单调行程。
但在诗人的笔下,却展开了一幅有着浓郁唐诗风韵的文化穿越画卷。
作者起笔以莽莽群山间的落日斜晖营造出一片苍茫的意向,在此基调之下,李白笔下的万重山、杜甫笔下的柏森森,这些同样是描述巴蜀景象的画面纷至沓来,古意盎然,化典自然而贴切。
再辅以画面感之外的鹃声(杜鹃传说为蜀国望帝所化,也是经典的四川元素)啼月,填满翠云廊到剑门关的旅途,使人在视觉、听觉的双重代入感下,仿佛身临其境,正与诗人同路。
陆游当年也曾在四川写过《梅花绝句》:“当年走马锦城西,曾为梅花醉似泥。
二十里中香不断,青羊宫到浣花溪。
”本诗的结句与之同一句法,亦是一妙。
过大明宫遗址寂寞轻车碾夕阳,黄埃埋尽旧宫墙。
凄凉总在繁华后,指点枯槐说盛唐。
这是一首极佳的吊古咏叹之作。
起笔的寂寞为全诗的情感做了定调,轻车碾过一地夕阳的昏黄,极富画面感和色彩感,又以渐逝的夕阳隐喻了消散于历史长河的大唐气象。
历史上,作为大唐盛世象征的大明宫曾经多次遭遇兵劫焚毁,原建筑的残桓断壁早已为漫漫黄埃掩埋,荡然无存。
一句平白如话的“凄凉总在繁华后”,高度凝练了历史盛极必衰的历史规律,也为大明宫的遗址,勾勒出了最传神的速写。
结句的枯槐堪称点睛之笔,以枯败的槐树与关于盛唐的追忆结合起来,使得情有所托,自然贴切——那槐树一定也有过枝繁叶茂的当年,就像生机勃勃,万国来朝的大唐帝国。
二者之间从荣到衰的共同点,就正是见证时光况味的诗意之所在。
夜宿山海关寒星数点夜生芒,寂寞孤城接海疆。
卧听楼头风习习,恍如对客说兴亡。
山海关素有“天下第一关”的美名,依山近海,故得此名。
历史上,吴三桂、八国联军以及日寇都曾经兵犯此关,由此掀开了一个个朝代兴亡替代的序幕。
诗人夜宿名关,观寒星之寂寥、感海疆之辽阔,念孤城之微小,忆民族之多难,在习习夜风之中,思绪翻涌,感慨良多。
其实,来说兴亡的,哪是本自无情的楼头海风?而是诗人的忧乐之思,爱国之情。
这与陆放翁几百年前僵卧孤村,夜阑听风时“铁马冰河入梦来”的情怀是何其相似?谒山海关孟姜女庙暴秦残虐虎狼如,黔首吞声不敢呼。
多少男儿含恨死,哀号只有一村姑。
孟姜女的传说,与《牛郎织女》、《梁祝》、《白蛇传》一起,并称中国古代四大爱情故事。
虽经后世学者考证,孟姜女应该只是民间传说中虚构的人物,甚至孟姜女庙所在的山海关也是明代才修建的,实与秦长城无关。
但由于孟姜女的传说形象承载了坚贞的爱情,不屈的抗争,也仍然深入人心,脍炙人口。
诗人游历至此,也以一个“谒”字向这一传说形象表达了由衷的敬意:面对虎狼般残暴的强秦帝国,黎民百姓大多敢怒不敢言,多少男儿壮丁只能憋屈地含恨而死,而孟姜女却敢于向着强权发出抗争的哀号。
这看似柔弱的哭声,代表的是水能覆舟的民怨,在这样的力量面前,代表着国家强权,看似坚不可摧的长城,也难免会为之崩摧!厦门海上夜游连天灯火映波光,水上风生夜渐凉。
宴罢船头歌舞起,倚栏人在海中央。
诗人起笔便以连天的灯火波光勾勒出一幅繁华热闹的画卷,即便夜来风凉,这欢娱之情却未曾稍退,在晚宴之后,又有歌舞之乐起于船头之上。
行文至此,此诗似乎就是一首轻快的游记,但结句却倏然一转,在热闹的人群之外,却有人离群索居般独自倚靠船栏,敏感地感受着夜风转凉,未忘身处深不可测的大海中央。
这言外暗传的冷眼旁观和居安思危,正是“不合时宜”的诗人本色,也是本诗可作深思细品的意味所在。
夜宿鼓浪屿天水茫茫一望遥,榕荫深处酒旗飘。
沙滩踏浪归来晚,夜不关门听海潮。
鼓浪屿上遥看天水茫茫,诗人起笔便营造出一个远离红尘,遗世独立般的神仙境界。
但比不食人间烟火的仙界更可喜的,是那榕树深荫中还有可供陶然一醉的酒旗飘摇。
抛开俗务羁绊,在海边踏沙戏浪,直到日暮,回到住处,那依恋大海的心情还不肯安歇,不愿关门,只为能连夜倾听那动人诗心的海潮声。
诗人以这样的一幅海滨度假的画卷,生动描绘了鼓浪屿的美好与怡然。
结句不关门的“不作为”正是诗人独有的浪漫情怀大作为,与唐人司空曙的“钓罢归来不系船”有异曲同工之妙。
漓江放舟漓江只合住神仙,碧水青山绝可怜。
两岸翠峰都是画,横拖长卷到天边。
漓江山水之美,从来不乏诗词华章咏颂。
神仙境界、江山如画,这些说法,都可以说是老生常谈之词。
如何能在千人万人、千言万语夸赞过的地方,有新意的表达出自我的情感,诗人在这首七绝里,就成功地做到了这一点。
诗人前三句的起承转都平白如话,清爽明快,但最后一句却合得异峰突起,气势夺人。
“横拖”两个动词的描写,让读者脑海里浮现的画面似乎也做了一个大范围的平移扫视,视界豁然开阔,直到与长天交接。
而“长卷”的定义,也深合漓江山水的连绵开阔的特色。
元代文人乔梦符谈行文章法时,有“凤头”、“猪肚”、“豹尾”之喻,本诗这一生动有力的结句,便堪称精彩的“豹尾”!峨眉山磴道千重欲上难,危峰半在白云端。
清溪一道穿林去,日暮风生露气寒。
诗外有物,言外有意,是最能检验一个诗人思想性的方面。
这首七绝就借登山之事,表达了作者人生的感悟:人生就像登山,会因为众多的艰难险阻,有很多想要达到而难以达到的目标,抒发了自己对于目标追求的一种紧迫感。
起笔的磴道千重,写明所追求目标的艰难和其修远兮。
“危峰半在白云端”既是承接起笔,表明目标之高远,更有一层人在半途的既视感。
穿林而去的,其实不只是清溪,更是子在川上曰的“逝者如斯”的时光。
理解了这几层意思,也就不难理解,日暮风寒,其实更是诗人对于自己追求的目标,油然而生的紧迫感。
购腊梅一束清香可人买得南山一束黄,枝头清冷尚凝霜。
今宵拟向梅边醉,纵使酕醄梦亦香。
腊梅素以傲雪耐寒,清香怡人的特点,而深得国人喜爱。
传统文士们以其特点,赋予了腊梅无数人格化的高尚品质,并以此为精神楷模。
这首清新明快的小诗,就抒发了诗人对腊梅花的无尽喜爱之情,以买花、赏花、醉花、梦花的笔触层层递进,表达了孟子“仰而思之,夜以继日”的情怀追求。
张南君以所藏朵云轩制前明沈周《两江名胜图册》嘱题,因赋短句湖山气象信难描,为有仙风笔底飘。
五百年来桑海换,惟从画卷认前朝。
这是诗人应邀为一本明代图册所题的七绝,起笔便高度评价了图册高超的艺术性,称赞是有着仙风的画笔,才能描绘出这气象万千的湖山风光,完成这一极具挑战性的画册。
接下来宕开一笔,跳出图册,站到历史旁观者角度,道出这五百年来沧海桑田的巨变,物是人非。
所幸今人还能凭借这本图册感知到当年明朝的风貌。
借鉴杜牧在《赤壁》一诗中因“折戟沉沙铁未销,自将磨洗认前朝”生出的凭吊感叹,本诗的结句也以“惟从画卷认前朝”道出了这一文物古籍的巨大历史价值。
过巴郎山危石摩空势欲倾,雪山万仞客心惊。
云飞风起天无际,车在群峰顶上行。
巴郎山又称“巴朗山”,位于卧龙自然保护区至四姑娘山风景区之间。
最高海拔5040米,峰岚峭壁磷峋,岩石裸露,险象环生,极苍凉雄壮。
诗人起笔以夸张的手法,写出山势之高险令人心惊。
但三四句却笔锋一转,以大风歌般豪迈的语言,展开登山行车直上云天的画卷,结句的“车在群峰顶上行”,在先抑后扬之后,抒发了不畏艰险,征服险途的壮心豪情!秀维兄招饮,座中有暌违三十年之显周老知青,相见如隔世人弹指春心化作尘,白驹过隙竟成真。
双眸黯淡无颜色,三十年前是美人。
王国维曾在一阕《蝶恋花》里写过两句经典名句:“最是人间留不住,朱颜辞镜花辞树”,用以感叹时光之无情,美人之易老。
诗人在这首小诗中,描述了与三十年前的老知青重逢的一个细节。
“弹指春心化作尘,白驹过隙竟成真”都是虚写的铺排,用以渲染时光飞逝。
第三句落到实处,凸显了一双黯淡失色的眼眸。
结句“三十年前是美人”,与之形成强烈的反差,按说,三十年后的美人,也该是人到中年,风韵犹存,但这双无神的眼眸,却令人对其三十年来定然不算美好的人生际遇,生出了无限的感叹。
怅惋之情不着一字,却又意味深长。
绍兴沈园杨柳依依水一湾,沈园春老落花残。
只今但说钗头凤,谁识秋风大散关。
绍兴沈园因宋代大诗人陆游与前妻唐婉的凄婉爱情故事,以及二人吟和的两篇《钗头凤》而名满天下。
诗人到此一游,但见世人所熟知的,似乎都只有陆游的《钗头凤》,却很少有人熟悉同样是陆游所写的名句“楼船夜雪瓜洲渡,铁马秋风大散关”。
这是陆游的七律名篇《书愤》,被后人誉为“风格高健,置之老杜集中,直无愧色”。
在诗人看来,只把陆游看作一个多情怀旧的情种是不完整的,陆游更应该为后人记取的,应该还有他一生矢志不渝的爱国、报国、忧国的情怀。
临江门即景鸽影横空去复回,蒙蒙薄雾掩江隈。
暗香一缕随风过,知有村姑卖腊梅。
在诗歌的世界里,除了波澜壮阔的情感,还有生活中细微的感动。
这首小诗,写的是诗人在一个冬日清晨在江畔的所见所感,充满了清新怡然的生活气息:鸽影盘旋,有自在的感觉,薄雾掩江,是宁静的氛围。
一缕风过,有暗香盈怀,不用看,就知道是有卖腊梅花的村姑来了,就像王安石写梅花的名句:“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
作者简介:仁德先生在作诗词讲学虞廷先生(左)做客新华网讲诗词国学。
陈仁德,笔名虞廷。
当代古典诗人,现代作家。
中华诗词学会理事,重庆诗词学会副会长,四川省诗学会副会长,著名诗词家,楹联学家。
诗词作品多次在国内大赛获大奖。
-----------------------------------------编者注:近来工作较忙,加之因仁德先生新书组稿,我有幸分到一批作品为之撰写评析,故而近期的《声律启蒙》又再次缓更,还请喜欢该专栏的朋友见谅。
今天将仁德先生的部分作品与喜爱传统诗词的诸位共赏共学。
下一期将分享先生的律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