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速氧化测试辣椒茎叶提取物对大豆油氧化稳定性的影响

合集下载

辣木叶黄酮类物质对大豆油的抗氧化作用

辣木叶黄酮类物质对大豆油的抗氧化作用

辣木叶黄酮类物质对大豆油的抗氧化作用摘要:以大豆油为对象, 研究了辣木叶黄酮类提取物在不同添加量时对油脂的抗氧化作用。

结果表明, 辣木叶黄酮对大豆油有很强的抗氧化作用, 其在大豆油中的最佳添加量为0.03%。

关键词:辣木叶; 黄酮类化合物; 大豆油; 抗氧化油脂中的不饱和脂肪酸易与空气中的氧发生氧化而酸败变质。

在氧化过程中会产生自由基、氢过氧化物及醛、酮等化合物,使油脂本身的营养成分遭到破坏从而丧失营养价值。

其中一些酸败产物是公认的致癌物,危及人体健康。

防止油脂氧化酸败的方法很多,目前工业上广泛使用的是合成抗氧化剂,如BHT、TBHQ等,虽然效果较好,但其安全性一直受到质疑[1]。

于是高效、安全、无毒的天然抗氧化剂的开发利用日益受到人们的重视。

辣木提取物作为一种天然抗氧化剂,具有安全、高效等显著优势。

辣木(Moringa oleifera)为辣木科(Moringaceae)辣木属(Moringa Adans)植物,起源于印度北部喜马拉雅山南麓地区[2],又称鼓槌树(Drumsticktree),一直以来被西方科学家誉为上帝赐予人类的珍贵礼物,人们把这种礼物称作“奇迹之树(Miracle tree)”。

辣木中起抗氧化性作用的主要功能性成分为黄酮及多酚类物质。

早期国内外关于辣木的研究多集中在食用和药用、育种和栽培技术、作为植物饲料[3]及饮水净化[4]等方面。

试验将对辣木叶提取物黄酮类物质在油脂中的抗氧化作用进行研究,以期为辣木资源的进一步综合利用提供理论依据。

1 材料与方法1.1 材料与仪器辣木干叶,德宏芒市天佑辣木岛云南天佑科技开发有限公司;大豆油,金龙鱼;芦丁;硅胶(200-300目),青岛海洋化工厂;其他试剂均为分析纯。

KQ-5200B超声波清洗机:巩义市予华仪器有限责任公司;GL-20L高速离心机:上海安亭科学仪器厂;RE-2000B旋转蒸发器:上海亚荣生化仪器厂;LGL-18C真空冷冻干燥机:北京四环科学仪器厂有限公司;DHG-9076A恒温箱:上海精宏实验设备有限公司;722N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上海精科实业有限公司;HD-A色谱工作站:上海青浦泸西仪器厂。

不同原料中菜籽油豆油氧化稳定性的测定

不同原料中菜籽油豆油氧化稳定性的测定
萧 培 珍 ,苏 州 大 学 生 命 科 学 学 院 ,215123,江 苏 苏 州 。 叶 元 土 、唐 精 、伍 代 勇 、郭 建 林 ,单 位 及 通 讯 地 址 同 第 一 作 者。 彭鹄,新疆天康畜牧生物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王成,四川巨星饲料科技有限公司。 张宝彤,北京桑普生物化学技术有限公司。 收 稿 日 期 :2005- 09- 13
菜籽和大豆不仅是一种良好的植物性蛋白饲料 源,还分别含有 38% 和 18% 的油脂,பைடு நூலகம்重要的饲料油 脂原料,在饲料工业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菜籽和大 豆含有一系列的毒素和抗营养因子, 而且含脂量高, 在 储 存 过 程 中 ,尤 其 高 温 、高 湿 环 境 条 件 下 极 易 氧 化 , 致使营养价值降低,且产生多种初级和次级氧化产物 等有毒物质,给养殖动物带来极大的危害。膨化加工 一方面对脂肪本身基本上没什么影响,但能钝化脂肪 中原 有 的脂 肪 氧化 酶、脂 肪 水解 酶 等 的 活 性 ,从 而 使 富含脂肪的膨化饲料的存放期延长;另一方面,加工 过程的高温高压将降低油脂的稳定性,使之产生部分
酸价(m g/g)=(V ×N ×56.1)/W 式中:V — ——滴定消耗的 K O H 溶液的体积(m l);
N — ——K O H 的当量浓度; 56.1— ——K O H 的毫克当量; W — ——样品的重量。 1.3.3 过氧化值(PO V )的测定与计算 称取油样 0.5g 左右于带塞的三角瓶中,加入冰乙 酸-三氯甲烷混合液(体积比为 2: 1)10m l混合,再加 入 饱 和 K I(现 配 )20μl,摇 匀 ,在 暗 处 放 置 3m in,取 出 后加入蒸馏水 20m l,然后加入 1% 淀粉指示剂 1m l,用 0.01m ol/l N a2S2O 3 标 准 溶 液 滴 定 至 蓝 色 消 失 1m in 为 止,同样方法作空白试验。 过氧化值 I% (g/100g)= [(V -V 空白 )×N ×0.126 9]/ W ×100% 式中:V — ——样品消耗的 N a2S2O 3 溶液的体积; V 空白— ——空白样品消耗的 N a2S2O 3 溶液的体积; N — ——N a2S2O 3 的当量浓度; 0.126 9— ——1m g 当量 N a2S2O 3 相当碘的克数; W — ——样品重量。 1.4 数据处理 采用 E xcel 对数据进行处理分析。 2 结果分析 2.1 菜籽、大豆油脂的碘值变化 分析得到菜籽、大豆油脂碘值的结果见图 1 和图 2。

菜籽油与大豆油的氧化稳定性及其比较

菜籽油与大豆油的氧化稳定性及其比较

菜籽油与大豆油的氧化稳定性及其比较在现代生活中,食用油已经成为人们日常饮食中必不可少的食品之一。

而对于油品的选择,很多人在追求口感和价格的同时,也往往会比较关注油品的健康性质。

在这方面,菜籽油和大豆油被认为是比较健康的油品之一。

然而,对于这两种油品的氧化稳定性以及它们之间的比较,却经常会引起人们的争议。

一、菜籽油的氧化稳定性菜籽油是一种植物油,是从菜籽中萃取而来。

它含有丰富的不饱和脂肪酸,如亚油酸、油酸和亚麻酸等,这些成分都对人体有很好的保健作用。

但同时,菜籽油也是一种容易氧化的油品。

菜籽油中的不饱和脂肪酸与氧气相遇时会发生氧化反应,产生过氧化物等有害物质。

这些物质不仅会破坏油的营养成分,还会产生臭味和苦味,影响菜籽油的口感和品质。

因此,菜籽油的氧化稳定性较差,容易受到氧化影响,不适合高温烹调。

二、大豆油的氧化稳定性与菜籽油相比,大豆油的氧化稳定性略好。

大豆油含有丰富的多不饱和脂肪酸和少量的饱和脂肪酸,如亚麻酸、油酸和亚油酸等。

这些脂肪酸对人体健康有很好的保健作用,而且大豆油中还含有丰富的天然抗氧化物质,如卵磷脂和维生素E等,能有效地抵御氧化反应。

但是,大豆油的氧化稳定性也不是完美的。

虽然大豆油中含有抗氧化物质,但是随着炒菜时间的延长和油温的上升,这些抗氧化剂的作用也会减弱。

此外,大豆油也会因为加工和储存的原因,受到空气中的氧化影响,降低它的氧化稳定性。

三、菜籽油和大豆油的比较菜籽油和大豆油都是大众化的食用油品,每一种油都有着各自的特点和优势。

从氧化稳定性来看,两者之间没有绝对的先后之分,要根据具体的情况来决定。

如果是短时间的炒菜,则大豆油更适合,而如果是油炸或高温加热,则菜籽油比较适合。

此外,从营养成分和健康性质来看,大豆油中的抗氧化物质含量更高,可以更好地保护人体免受自由基的侵害。

虽然在菜籽油和大豆油之间选择并不容易,但是我们可以遵循一些基本的原则。

例如,尽量选择合格的品牌和生产厂家,避免购买来路不明的劣质油品;没必要储存太多油,购买适量即可避免因存储时间过长而产生氧化变质现象;此外,应该注意合理搭配食用油品,根据不同的烹饪方式选择不同的油品。

模拟油罐储藏大豆油氧化稳定性研究

模拟油罐储藏大豆油氧化稳定性研究

以过氧 化值 、 酸值 、 P一茴香胺 值和 氧化 稳 定性 指数 ( O S I ) 为 评价 指 标 , 模 拟 油罐 储 藏 , 通 过 正 交
试验探 讨 了温度 、 含 水量 、 氮 气量 、 储 油罐 的表 面积/ 体积 关键影 响 因素 , 在 储 藏 5个 月 内对 成 品 大豆 油储 藏期 氧化 稳 定性 的影响 。结果表 明 , 在 大 豆油储藏 过程 中, 温度对 油脂 的氧化 稳 定性 的影 响 比较 显著 , 其 次是 氮气
模拟 油 罐储 藏 大 豆油 氧 化 稳定 性研 究
袁 建 何 海艳 何 荣 王立峰 鞠兴荣
( 南京财经大学食品科学与工程学院 江苏省粮油品质控制及深加工技术重点实验室 , 南京 2 1 0 0 4 6 )
( 江南 大学食 品学 院 , 无锡 摘 要 2 1 4 1 2 2 )
脂储藏技术研究的重点内容 。 本研究选择一级精炼大豆油( 不添加抗氧化剂 ) 为原料 , 以温度 、 氮气量 、 含水量和油罐 的表面 体
积 为 因素 , 设计 正交 试 验 , 研究 不 同因素 对 大豆 油 油
罐储藏期 品质变化的影响, 对变化结果利用 D e s i g n 一
E x p e  ̄软件建立预测模型 , 提 出关键 的控制点 , 为一 级大豆油油罐储藏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
例不断提高, 食用植物油消费量正在以年均 5 %~ 6 % 的速度增长_ 1 J , 因此 , 保 障国内食用油 的有效供给 ,
控 制油 脂储 藏 期 氧化稳 定 性对 保证 优 质油 脂 的供应
i e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Mi d l a n d公 司 。
通常采用添加抗 氧化 剂、 低温储 藏或者氮气储 藏等方式来延缓大豆油 的氧化变质。氮气储藏技术 由于其高效 、 安全、 经济 、 绿色 , 成为是油脂储藏技术 的发展趋 势 I 4 J 。 目前 罐 装储 油 一 般储 存 的是 原 油

四种天然抗氧化剂对大豆油贮藏稳定性影响研究

四种天然抗氧化剂对大豆油贮藏稳定性影响研究
c o mp o s i t i o n a n d c o n t e n t o f VE a n d s h o we d a d o s e - r e s p o n s e e f f e c t , i n wh i c h t h e e f f e c t o f b l u e b e r r y a n t h o c y a n i n s wa s s t r o n g e s t , t h e n b l u e b e r r y a n t h o c y a n i n s , b l u e b e r r y p o l y p h e n o l s , P l e u r o t u s e r y n g i i t r i t e r p e n o i d s a n d s o wt h i s t l e e s s e n t i a l o i l s . Bu t b l u e b e r r y a n t h o c y a n i n s a n d b l u e b e r r y p o l y p h e n o l s g r e a t l y c h a n g e d t h e c o l o r o f s o y b e a n o i l ,r e s u l t i n g i n u n we l c o me p u r p l e ,t r i t e pe r n o i d s a n d s o wt h i s t l e e s s e n t i a l o i l s ma i n t a i n t h e o r i g i n a l c o l o r o f s o y b e a n o i l b e R e r .

大豆油食用期氧化稳定性的研究

大豆油食用期氧化稳定性的研究
别在 第 7 、0d达到质量安 全值 50m o k , 0 5 . m l g 酸值 均小 于质量 安全值 0 2mgK H gp 茴香胺值 变化 不大。与 / . O / ,- 添加 抗氧化 剂相 比, 氮气储 藏 同样提 高 了大豆油的稳定性 , 氮气储 藏可 以成 为大豆油的一种绿 色储 藏方 法。
袁 建 何海艳 何 荣 王立峰 周 洲 鞠 兴荣
( 南京 财经 大学食 品科 学与工 程学 院 江苏 省粮 油 品质 控制及 深加 工技 术重 点实验 室 南 京 , ( 南大 学食 品学 院 无锡 江 ,

20 0 ) 103
242 ) 112
要 以过 氧 化值 、 酸值 和 p 茴香胺 值 为评 价指 标 , 拟 大豆 油 家庭食 用条件 , 究充 氮 气 、 一 模 研 添加 抗 氧
安全 、 济 、 色 的储 藏 技 术 , 油脂 储 藏 技 术 的发 经 绿 是 展趋 势 。另外 , 了满 足市 场 需求 , 要 进 一 步提 高 为 需 成 品油 的储 备 量 , 品油 储 藏 技 术 也 就 成 为 油 脂 储 成 藏技 术研 究 的重点 内容 。
紫外 分 光 光 度计 u V一2 0 P 日本 岛 津公 司 ; 4 1 C:
能衰 退甚 至组织 坏死 , 发癌症 、 诱 心血管 疾病 等 。 为 了延 缓 大 豆 油 的氧 化 变 质 , 往 在 其 中 添 加 往
1 2 仪 器与设 备 .
抗氧化剂 , 或者采用低 温储 藏和氮气储 藏等方式来 提高 其氧化 稳 定性 _4, 3 而氮 气 储 藏 作 为一 种 高 效 、 J I
21 0 2年 8月
中国粮油学报
J un l f h hn s ee l a d Oi scain o ra eC ie eC ras n l Aso it ot s o

不同储藏温度和抗氧化剂对花生油和大豆油氧化稳定性的影响

不同储藏温度和抗氧化剂对花生油和大豆油氧化稳定性的影响

专彖论坛不同储藏温度和抗氧化剂对花生油和大豆油氧化稳定性的影响刘玉兰1,邓金良1,马宇翔1,连四超1,张学娣2,秦绍昆2(1.河南工业大学粮油食晶学院,河南郑州450001;2.中央储备粮镇江直属库有限公司,江苏镇江212006)摘要:将未添加及添加不同抗氧化剂的花生油和大豆油分别置于3个不同恒温(25)45)65O)条件下储存,定期取样检测油样的酸价和过氧化值。

以油样酸价和过氧化值的变化评价不同温度和抗氧化剂对储油晶质稳定性的影响。

结果显示:合成抗氧化剂TBHQ及天然抗氧化剂茶多酚、迷迭香提取物、维生素E在花生油和大豆油中的抗氧化活性均随储油温度升高而减弱,TBHQ的抗氧化活性明显优于其他3种抗氧化剂。

即使在花生油和大豆油中添加抗氧化剂,低温储藏才能更好发挥抗氧化剂的功效,提高储油晶质的稳定性。

关键词:储油温度;抗氧化剂;花生油;大豆油;氧化稳定性Effects of different storage temperatures and antioxidantson tic oxidative stability of peanui of and soybean ofLIU Yu-lan1,DENG Jid-liang1,MA Yu-xiang1,LIAN Si-chao1,ZHANG Xur-df,QIN SCao-kun2(1・Schooi of Food Scienct and Technology,Henan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ZCecgzhou450001,Henan,Chiea;2・Sinograid Zhecjiang Reserves Depot,Zhecjiang212006,Jiangsu,China) Abstract:The peanut oil and soybean oil without and with different antioxidants were stored under3dif­ferent constant temperature conditions(25&45、650),and the acid value and proxide value of the oil samples were peaodicolly sampled.The acif value and peroxife value of the oil samples were employed t。

辣椒对大豆油的抗氧化性研究(续完)

辣椒对大豆油的抗氧化性研究(续完)

实验 结果表 明 , 甲醇 、 己烷 、 以 正 乙醚为 溶剂 的辣椒 提取 物 对 大豆油 均有抗 氧化 作 用 , 抗氧化 性 大 小为 : 其 甲
醇> HT B =正 己烷 >乙醚 . 辣椒 不 同部位 的 甲醇提 取 物对 大 豆油 的抗 氧化 能力 大 小为 : 椒 皮> 椒全 果> 辣 辣 辣
由 图 3可 以看 出 . 随着 放置 时间 的增 加 , 白样 空
图 4 辣椒 皮的不 同溶剂提 取物抗 氧化 能力 的比较
332 无光 照 条 件下 辣 椒 籽 的不 同溶 剂 提取 物 对 .- 大 豆油抗 氧化 能力 的比较
品 到第 8 .O d P V值 开 始 变 化 , 速增 加 ; 入 B T 快 加 H
关键 词 : 辣椒 ; 氧化性 ; 油酸体 系 抗 亚
中图分类 号 : 6 1 ¥4. 3 ( 20 接 0 7年第 5期 )
文献标 识码 : B
文章 编号 :0 7 3 8 (0 7 0 — 0 5 0 1 0 — 5 2 2 0 )6 0 3 — 3
322 无光 照 条 件 下辣 椒 不 同部 位 的正 己烷 提 取 __ 物对 大豆 油抗氧化 能 力的 比较
力无太 大差 异 323 无 光 照 条件 下辣 椒 不 同部位 乙醚 提 取物 对 .. 大豆 油抗 氧化能 力的 比较



1 0
1 2
t 4
1 6
天 数 / d
图 2 无光 照条件 下辣 椒不 同部位正 己烷提取 物 对 大豆油 的抗 氧化能 力
收 稿 日期 :07 8 1 20 — — 3 作 者 简 介 : 雪 芸 (94 ) 女 ; 业 方 向 为 食 品科 学 与 周 1 8一 , 专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功 能衰 退 , 诱 发心 血管 疾病 等 。 通 常采 用添 加抗 氧 化剂 等 方式 来 延 缓 大 豆 油 的
氧化 变质 , 在 人 工 合 成抗 氧 化 剂 日益 遭 受 质 疑 的今
化值 ( P V) 、 p一茴 香胺 值 ( P—A V) 、 共 轭 二烯 烃 ( C D) 和共轭 三烯 烃 ( C T ) 的影 响 , 以评判 各种 抗 氧化
有 限公 司 。
1 . 2 方法
中黄酮类和多酚含量丰富 J 。研究辣椒茎 叶提取
物( P L S E ) 生 物 活性成 分 , 进 行 深加工 , 具 有经 济价值 和现 实意 义 。本研 究 主要 采 用油 脂 行 业 常用 的 抗 氧
化剂 添加 在食 用油 产 品中 , 采 用加 速 氧化 法 ( a e c e l e r 一
中图分类 号 : T S 2 1 4 . 2
文 献标识 码 : A
文章编 号 : 1 0 0 3— 0 1 7 4 ( 2 0 1 5 ) 0 4—0 0 9 2—0 4
a t e d o x i d a t i o n t e s t ) 测定样品在高温条件下 P L S E和 B HA、 B H T及 T B HQ对 大 豆 油 氧化 稳 定 性 指 标 过 氧
基金项 目: 国家 自然科学基金 ( 3 1 4 0 1 5 5 9) , 重 庆市应用 开发计划 ( c s t c 2 0 1 4 y y k f A 8 0 0 0 9 ) , 重庆 市教委科 学技术 项 目 ( K J 1 4 0 1 4 1 8 ) , 重庆第二师范学院创新团队计划 ( K Y C
标逐 渐 增加 , 抗氧化 剂 B H T 、 B H A、 T B HQ和提取 物 P L S E对 大豆油氧 化 具有 不 同程 度 的抑 制作 用 ; 1 0 、 1 0 0 、 2 0 0 m g / k g剂 量组 P L S E对大 豆油 4个氧 化指 标 的抑 制作 用均 小 于 T B H Q( 2 0 0 m g / k g ) , 1 0 、 1 0 0 、 2 0 0 m g / k g剂 量组
P L S E对 大豆 油氧化 指标 P V和 P— A V 的抑制作 用强 于 B H T ( 2 0 0 mg / k g ) 和B H A( 2 0 0 m g / k g ) ; 而仅 2 0 0 m g / k g
剂 量组 P L S E对 大豆油氧 化指 标 C D和 C T的抑 制作 用强 于 B H T和 B H A。 关键 词 辣椒 茎叶提 取 物 大豆 油 氧 化稳 定性 抗 氧化 活性
随着 食 品 安 全 意 识 的普 及 , 食 用 油 在 高 温 过 程
中的 品质变 化 成 为 消 费 者 极 其 关 心 的 问题 , 也 是 国
内外 相关 领域 科研 工作 者研 究 的热 点 ¨ J 。大豆 油 原
料丰富 、 营养价值高 , 是 我国主要 的食用油。由于大 豆 油 中不 饱 和脂肪 酸 含 量较 高 , 在加工 、 运输 和 烹 调 等过 程 中易 受 到 温 度 等 因素 的影 响 , 极 易发 生 氧 化 变质 , 若 长期 摄 人 已变 质 的 大 豆 油 会 导 致 身 体 细 胞
少量 用 于食 用 和作 为饲料 ; 有研 究发 现辣 椒茎 叶
பைடு நூலகம்
( T B HQ): 广东 广益食 品添 加 剂有 限公 司 ; 一 级 大 豆
油: 中储 粮 镇 江 粮 油 有 限公 司 ; 所 用 试 剂 均 为 分 析
纯。
R a n c i ma t 7 4 3油脂氧 化 稳定 性 测 定 仪 : 瑞 士 万 通
法, 通过 测定过 氧化值 ( P V) 、 B一茴香胺 值 ( P—A V) 、 共 轭二 烯 烃 ( C D) 和共 轭 三烯 烃 ( C T) 等 指标 研 究辣 椒 茎
叶提 取物 ( P L S E) 对 大豆 油氧化 稳 定性 的 影响 。结 果 显 示 , 在 加 速 氧化 测 定条 件 下 空 白对 照组 大豆 油 4个 指

1 . 2 . 1 辣椒 茎 叶提取 物 的制备 辣椒 茎 叶 洗 净 , 4 0 c c烘 干 , 粉碎 并过 8 0 目筛 。 取辣 椒茎 叶 粉 末 1 0 g , 用滤纸 包好 , 放 人 索 氏 提 取
Ap t . 2 01 5
加 速 氧 化 测试 辣 椒 茎 叶提 取 物 对 大豆 油 氧 化稳 定 性 的影 响
王 强 李 贵 节 王 睿 王 存 任 彦 荣
( 重 庆第二 师范 学 院生物 与化学 工程 系 , 重庆
摘 要
4 0 0 0 6 7 )
食 用油氧 化稳 定性 是 产 品 的 一 个重 要 指 标 , 影 响产 品的 安 全 性 和 货 架 期 。采 用 加速 氧化 测 定
剂 的功效 。
1 材 料 与 方 法
1 . 1 材 料与 仪器 辣 椒茎 叶 : 重 庆石 柱辣 椒 种植 基 地 ; 丁基 羟 基 茴
香醚( B H A) 、 二 丁基 羟 基 甲苯 ( B H T) 、 叔 丁 基 氢 醌
天, 添 加 天 然 产 物 技 术 由于 其 高 效 、 安全 、 经济 、 绿 色, 成 为油脂 储藏 和加 工技 术 的发展趋 势 ¨ 。辣椒 ( C a p s i c u mf r u t e s c e n s L . ) 属于茄科辣椒属 , 是 一 种 重 要 的蔬菜作 物 , 对 辣 椒 的研 究 和 利 用 主要 集 中在 辣 椒 的果实 但 对 大 量辣 椒 茎 叶 利 用 率 却 非 常 低 , 仅
2 0 1 5年 4月
中国 粮 油 学 报
J o u r n a l o f t h e Ch i n e s e Ce r e a l s a n d Oi l s As s o c i a t i o n
Vo 1 . 3 0. No . 4
第3 0卷第 4期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