义乌市5510名6岁以下儿童血铅水平及危险因素调查分析王爱萍

合集下载

血铅检测数据分析报告

血铅检测数据分析报告

血铅检测数据分析报告血铅检测数据分析报告血铅检测是评估人体暴露于铅污染的重要指标之一,本报告对于一组100名受测者的血铅检测数据进行分析。

根据我们的数据分析,受测者的血铅浓度范围从10微克/分升到35微克/分升,平均值为19.5微克/分升,标准差为6.2微克/分升。

根据《健康领域的铅中毒危害等级》标准,血铅浓度小于10微克/分升被视为正常水平,10-20微克/分升为轻度铅中毒,20-30微克/分升为中度铅中毒,大于30微克/分升为重度铅中毒。

根据我们的数据分析结果,19%的受测者血铅浓度小于10微克/分升,被认为是在正常范围内。

54%的受测者血铅浓度在10-20微克/分升之间,被认为是轻度铅中毒。

17%的受测者血铅浓度在20-30微克/分升之间,被认为是中度铅中毒。

最后,10%的受测者血铅浓度大于30微克/分升,被认为是重度铅中毒。

通过进一步分析,我们发现在本次受测者中,男性的血铅浓度平均值为21微克/分升,高于女性的平均值16微克/分升。

这可能是由于男性更容易接触到铅污染源,如工厂、施工现场等。

此外,年龄在40岁以上的受测者的平均血铅浓度为22微克/分升,高于年轻人的平均值18微克/分升。

这可能是由于长期暴露于铅污染环境导致老年人受到更高的铅暴露。

另外,我们还发现一些地理因素与血铅浓度之间的关联。

居住在城市的受测者的平均血铅浓度为22微克/分升,高于居住在农村地区的受测者的平均值17微克/分升。

这可能是由于城市环境中铅污染源更多,如汽车尾气、工厂排放等。

此外,居住在工业区的受测者的平均血铅浓度为24微克/分升,高于居住在非工业区的受测者的平均值18微克/分升。

综上所述,本次血铅检测结果显示了一定比例的受测者存在铅中毒的问题。

特别是男性、年龄较大、居住在城市或工业区的受测者,其血铅浓度普遍偏高,应引起我们的重视。

针对这些高风险人群,我们建议加强环境监测,减少铅污染源的排放,提高公众的环境保护意识,从而降低铅暴露风险,保障人民健康。

儿童血铅诱因分析报告

儿童血铅诱因分析报告

儿童血铅诱因分析报告儿童血铅诱因分析报告儿童血铅中毒是指儿童体内铅含量超过正常范围,对其生长发育和健康造成危害的一种疾病。

铅中毒的主要来源包括食物、水源、污染空气和土壤等,下面就这些来源进行详细分析。

首先,食物是儿童血铅中毒的重要诱因之一。

食物中常含有一定量的铅,特别是粗粮、豆类和禽蛋等食材,由于它们的外壳或表面容易沾染铅污染物。

另外,过热或过凉的食物也容易溶出更多的铅,增加了摄入铅的风险。

此外,不符合卫生标准的食品,如食品添加剂、饲料和假药等都可能含有铅,对儿童健康造成威胁。

其次,水源也是儿童血铅中毒的重要来源。

在一些偏远地区或老旧房屋中,水管和水质可能存在问题,致使饮用水中的铅含量超标。

特别是使用老旧铅管或镀锡铜管家庭,长期饮用其中的水会增加铅中毒的风险。

此外,地下水源和河水也会被周围的环境污染物所影响,导致铅含量超标。

污染空气是儿童血铅中毒的另一个重要诱因。

工业生产、汽车尾气和废弃物焚烧等活动产生的大量废气中含有铅颗粒,这些颗粒随着空气流动而进入人体。

儿童长时间呼吸这些污染空气,容易导致血铅浓度升高,发生铅中毒。

最后,土壤也是儿童血铅中毒的重要来源之一。

土壤中可能含有铅,尤其是工业环境、旧建筑物周围和土壤污染较为严重的地区。

儿童在游戏和活动中接触到这些土壤,或者通过食入污染的蔬果和水源,都有可能导致血铅浓度升高。

综上所述,食物、水源、污染空气和土壤都是儿童血铅中毒的主要诱因。

为减少儿童血铅中毒的发生,应注意改善饮食卫生,防止食物污染;加强水质监测,确保饮用水质量安全;加强环境保护,减少工业废气和汽车尾气的排放;加强土壤监测,控制土壤污染源。

同时,家长和学校也要加强对儿童血铅中毒的宣传教育,提高儿童的防范意识,加强监测和筛查工作,及时发现和干预患儿,减少血铅中毒的发生。

儿童血铅水平分析

儿童血铅水平分析

儿童血铅水平分析作者:周立强来源:《中国民族民间医药·下半月》2013年第05期【摘要】目的:了解灵石县0~6岁儿童血铅水平,为防治儿童铅中毒提供依据。

方法:采用BH2100钨舟原子吸收光谱仪对全县4806名0—6岁儿童进行血铅检测,对铅暴露危险因素进行问卷调查。

结果:本次调查0~6岁儿童4806人,灵石县O~6岁儿童血铅平均水平为64.88ug/l。

铅中毒检出率为5.10%,0~3岁儿童组铅中毒发生率为3.01%,4~6岁儿童组铅中毒发生率为7.99%,有统计学意义。

结论:灵石县0~6岁儿童血铅水平受多种因素影响,通过对儿童血铅水平的筛查,能及早发现儿童高血铅和铅中毒,采取积极干预措施,降低铅中毒危害,保护儿童健康。

【关键词】儿童;血铅;调查【中图分类号】R339.3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8517(2013)10-0137-02随着我国工业化进程的加快,环境问题日益突出,铅对环境的污染日趋严重,铅作为一种重金属元素,它对人体的毒性作用越来越受到关注,儿童中枢神经系统正处于发育阶段,更易受到损害,对于儿童来说,铅含量过高,可造成儿童智力下降,发育迟缓,性格改变,铅对婴幼儿及儿童的主要影响是神经系统造血系统及肾脏的损害,对儿童危害极大。

本文根据灵石县基本公共卫生儿童保健项目的安排,对全县4806名0~6岁儿童进行了血铅检测和问卷调查,以了解灵石县0~6岁儿童铅中毒情况及影响因素。

1、资料和方法1.1 对象根据灵石县基本公共卫生儿童保健项目的安排,对全县部分0~6儿童血铅水平进行调查,由各乡镇卫生院,预防保健所组织辖区儿童,由县妇幼保健院统一组织采血,同时,通过问卷调查,了解儿童生活习惯,分析血铅的可能来源。

1.2 问卷调查由统一培训过的医护人员在标本采集前,根据“儿童铅中毒及危险因素防治项目调查表”对家长进行调查,具体项目包括一般情况,家庭情况,与铅中毒可能相关的几项因素如家长吸烟情况、儿童是否挑食、是否经常洗手,是否常食高铅食品(包括常食松花蛋、罐头、爆米花、异食癖)、常咬铅笔、家中是否有机动车(包括汽车、摩托车、拖拉机等燃油车类)、有高铅污染职业者(包括交警、马路清洁工、重金属加工制造、印刷、蓄电池、油漆、加油、汽车司机、公路受费等)、家庭或学校周围是否为高铅污染区(包括位于冶炼厂、主干道、采矿、加工厂附近等)、家中有无燃煤灶具、近期是否装修房屋等。

儿童血铅水平及微量元素缺乏的临床调查分析

儿童血铅水平及微量元素缺乏的临床调查分析

[ Ab s t r a c t ] Ob j e c t i v e T o s t u d y t h e b l o o d l e a d l e v e l s a n d t h e c l i n i c a l ma n i f e s t a t i o n s o f d e i f c i e n c y o f t r a c e e l e me n t s i n c h i l —
【 中图分 类号 】R1 7 9
【 文献 标识 码】A
【 文章编 号】1 6 7 4 — 0 7 4 2 ( 2 0 1 5 ) 1 2 ( a ) 一 0 0 2 4 — 0 2
An a l y s i s o f t h e Cl i n i c a l I n v e s t i g a t i o n o f Bl o o d Le a d Le v e l s a n d De ic f i e n c y o f
程 度 的微 量元 素 缺乏 , 其 中缺钙 最 多达 到 5 7 . 1 4 %( 2 7 0 / 4 2 0 ) , 所有 儿 童均 未 出现铅 中毒 。 结论 不 同年龄 段 儿 童均 会
存 在 一定 程度 的微量 元 素缺 乏现象 。 应 注 意加强 儿 童饮食 指导 。
【 关 键词 】 儿童 ; 血铅 水平 ; 微量 元素 缺乏 ; 检 测
d r e n .M e t h o d s 1 2 6 0 c h i l d r e n u n d e r we n t h e a l t h e x a mi n a t i o n i n o u r h o s p i t a l f r o m De c e mb e r 2 01 2 t o De c e mb e r 2 01 4 we r e

1593例体检儿童血铅检测结果分析

1593例体检儿童血铅检测结果分析
溶液 、 标准物 质 由北 京博 晖创新 公 司提供 。 14 诊 断标 准 . 根 据 19 9 1年美 国疾 病 控 制 中心 ( D ) 准 , 铅 浓 度 ≥ 10 C C标 血 0 L者无 论 有 无 相 应 临床 表现或生 化改 变均诊断 为铅 中毒 。 15 统计 学处理 . 采用 Y 检验 。
低 于诸 暨市 5 .7 引 15 %[ 。这 可能 与 ( 下转 第 36页) 2
36 2
Pr ci a e i eOco e ,0 8 V埴 .3.b . a t lM ddn tb r 2 0 , c 1 N 5
— —
3 讨

消退 , 机体对 疼痛 等刺 激 的感 知较 明显 , 因此 , 术后
073 , 而进一 步说 明 良好 的 P M 效 果可通 过抑 .4)从 C 制应 激反应 而减轻 免疫 功能抑 制 。综 上所 述 , 理 较 想的 P 不 仅 可 以缓 解 患 者 术后 疼 痛 , C 而且 能 有 效地 降低血 清 I 6水平 , L一 减少术 后应激 反应 , 而 从
表 3 不 同年 龄组 铅 中毒 检 出率 比较 ( ) %
本检测 , 检 测 结 果 ≥ 10,/ 对 0 u L的标 本 进 行 复 检 。 g 每 次 血 样 检 测 中 同 时 测 定 国 家 标 准 物 质
与 3 组 比 较 P<O0 岁 .1
(B 003 —003 )若标准物质的分 析结果 落 G W 903 906 , 在给定 的范 围 内才 可进 行样 品分 析 。稀 释液 、 准 标
调控 的枢纽 位置 , 与损伤后 SR IS的发生 和发展 有密 切关 系 。本研 究 发现 , 组 患者 术后 血 清 I 两 L一6 水

学龄前儿童血铅检测水平750例分析

学龄前儿童血铅检测水平750例分析

学龄前儿童血铅检测水平750例分析【摘要】目的了解许昌市学龄前儿童血铅情况,探讨高血铅对儿童健康的影响。

方法选取在我院儿保门诊体检并在检验科进行血铅检测的1~5岁儿童750例,对其检测结果进行分析。

结果学龄前儿童高血铅检出率为 3.07%,其中男孩检出率为1.73%,女孩检出率为1.33%。

结论铅污染已影响到学龄前儿童的身体健康,家长及社会各界应当密切关注铅对儿童健康的危害,积极做好铅污染的早期预防工作。

【关键词】学龄前儿童;高血铅;儿童健康;早期预防1 对象和方法1.1 对象取选2007年1月至2010年10月份来我院儿保门诊体检并在检验科进行血铅检测的本市1~5岁儿童750例,其中男童388例,女童362例。

1.2 方法采用原子吸收光谱法,由我院检验科检验技师检测。

准确取左手无名指40ul加稀释液10倍稀释,保存于2-6℃冰箱中,隔日检测一次。

1.3 标准血铅含量在100~199 μg/L之间为高血铅,血铅含量为200~249 μg/L 之间为轻度铅中毒,250~449 μg/L之间为中度铅中毒,450 μg/L以上为重度铅中毒。

1.5 统计学方法率(构成比)的比较采用χ2检验。

2 结果学龄前儿童高血铅23例,检出率为3.07%,其中男孩13例,检出率为1.73%,女孩10例,检出率为1.33%,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24,P>0.5)。

相邻各年龄组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1),1~3岁组(检出率为1.7%),于4~5岁组之间(检出率5.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9.07,P<0.005)。

3 讨论3.1 儿童铅污染的问题受到了医学界的广泛关注和研究[1]。

750例学龄前血铅检测水平分析显示,本市高血铅检出率比大城市低[2],可能是因为本市为非工业城市,儿童铅污染的主要因素可能为汽车尾气及膨化食品。

本市为107国道必经之地,车辆来往很多;市内私家车亦日趋增多,汽车尾气带来的铅污染位列榜首。

218名儿童血铅含量调查及相关因素分析

218名儿童血铅含量调查及相关因素分析

218名儿童血铅含量调查及相关因素分析
黄玲;钟超斌
【期刊名称】《广西医学》
【年(卷),期】2006(28)7
【摘要】目的探讨柳州市城中区3~6岁儿童血铅含量及其影响因素.方法随机抽
取柳州市城中区某幼儿园3~6岁218名儿童血样,用原子吸收石墨炉法测定血铅,
同时对个人及家庭情况进行调查.结果218名儿童血铅平均值为
(0.46±0.20)μmol/L,血铅浓度≥0.483 μmol/L的儿童73名,占总数的33.49%;与
血铅水平相关的因素有:儿童的不良习惯、儿童的饮食嗜好、父母从事铅暴露作业、直接进食清晨的自来水、家住大街、公路边等.结论城中区儿童血铅含量处于国内
中等水平,应继续引起高度重视.
【总页数】3页(P1103-1105)
【作者】黄玲;钟超斌
【作者单位】柳州医学高等专科学校,柳州,545006;广西柳州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柳州,545001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R135.1
【相关文献】
1.安庆市1025例儿童血铅含量及相关因素分析 [J], 胡方启
2.东兴市儿童血铅水平调查及相关因素分析 [J], 李定锋;张海霞;黄朝贵;覃枢明;钟
文权
3.深圳市南山区0~6岁儿童血铅水平调查及相关危险因素分析 [J], 梁晚霞;尹晓蕾;余秀红
4.某区学龄前儿童血铅水平的调查及相关因素分析 [J], 孟小征
5.德州市婚龄妇女血铅含量调查及相关因素分析 [J], 刘洪玲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3015名男女儿童血铅含量测定及铅中毒对儿童智力因素影响的分析

3015名男女儿童血铅含量测定及铅中毒对儿童智力因素影响的分析

3015名男女儿童血铅含量测定及铅中毒对儿童智力因素影响的分析摘要目的:通过测查学龄儿童的血铅含量,进一步探讨铅中毒对儿童智力发育、中枢和周围神经系统的影响。

方法:对永昌城关镇3015名男女儿童进行血铅含量测查。

结果:儿童血铅均值男女分别为78.63±21.42、75.98±21.97,铅中毒检出率分别为13.58%、11.58%,轻、中度铅中毒率为25%、0.29%。

结论:铅中毒乃是危害儿童健康的社会环境问题,应当引起全社会的关注,不能忽视。

关键词儿童铅中毒智力因素资料与方法2004年3月~2005年8月共测查男女儿童3015人,其中男1644例,测查率54.53%;女1371例,测查率45.47%,为摸清各年龄组以及男女儿童铅中毒的情况,对测查儿童血铅浓度、含量分别进行了计算。

结果铅中毒的人数及概率3~5岁的男女儿童发病率较高;对其男女性别之间、年龄之间分别进行计算,并进行卡方检验,结果X2=4.9,P>0.05,年龄组之间X2=1.08,P<0.05,说明男女性别之间无明显差异,而年龄之间有统计学意义。

见表1。

方法:取空腹末梢血200μl,通过取血化验,采集的血样均采用值量监控。

仪器:采用MP-Z型微量元素溶出分析仪、ZJ12儿童智力测试仪。

结果根据1991年美国国家疾病控制中心(CDC)诊断标准:铅中毒的行为分级Ⅰ级血铅值≤100μg/L,身体相对安全状态;Ⅱ级血铅值100~199μg/L,属于轻度铅中毒;Ⅲ级血铅值200~499μg/L为中度铅中毒;Ⅳ级血铅值450~699μg/L,属于重度铅中毒;Ⅴ级血铅值≥700μg/L为极重度铅中毒。

2002年19个城市的调查资料,血铅结果为中国城市儿童血铅水平平均值为88.3μg/L,其中29.91%的儿童血铅水平>100μg/L高于西方发达国家。

结果显示,永昌县铅中毒25.40%,其中男13.83%,女11.58%,略高于全国抽查的平均水平。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国乡村医药杂志
义乌市5510名6岁以下儿童血铅水平及危险因素调查分析
王爱萍
血铅是指血液中铅元素的含量,理想的血铅浓度为零,如果超过正常标准就会引起铅中毒。

儿童由于代谢、发育方面的特点对铅毒性特别敏感,血铅浓度过高会对儿童的智能发育、体格生长、学习能力和听力产生一定的不利影响。

为了解我市0~6岁儿童铅中毒发生率情况,总结归纳可使血铅浓度升高的危险因素,提出有效可行的预防措施,笔者调查分析义乌市0~6岁儿童的血铅水平,报道如下: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2010年6月至2011年6月在义乌市13个镇街卫生院、妇幼保健院儿保科体检和入园前体检的5510名儿童。

男3155名,女2355名,年龄0~6岁,平均年龄(3.2±0.7)岁,其中<1岁124名(2.25%),1岁278名(5.05%),2岁576名(10.45%),3岁1265名(22.96%),4岁1390名(25.23%),5岁1055名(19.15%),6岁822名(14.92%)。

1.2 样本采集 采集严格按照卫生部印发的《血铅临床检验技术规范》操作,抽血操作人员与被抽血儿童反复洗净双手,使用无铅酒精对采血部位进行消毒;抽取静脉血0.5ml后加入专用稀释液中,肝素-锂抗凝管抗凝,混匀立即放入4℃的恒温冰箱保存待测。

1.3 仪器、试剂和方法 仪器及试剂:BH 2100型石墨炉原子吸收光谱仪,北京博晖创新光电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主要试剂:铅标准溶液,中国疾病控制中心供,批号:2012/1/21。

硝酸,优级纯。

试验用水:亚沸蒸馏水。

方法:离心全血样本,取血浆,加酸消化,用原子吸收光谱仪测定[1]。

以测得的系列铅标准溶液的吸光度建立标准曲线,将测出的样本吸光度,由标准曲线的回归方程求出铅含量。

所有血铅水平≥100μg/L的样本均重复检测1次,并对初测血铅水平高于100μg/L的样本重新采集静脉血复测,确保检验结果的准确性。

问卷调查:嘱筛查儿童血铅浓度≥100μg/L的儿童家长认真阅读儿童铅污染相关因素调查表,该问卷内容涉及有关儿童家庭、个人习惯、父母文化程度及被动吸烟等相关问题,由经统一培训的儿保科医师询问家长后填写。

1.4 铅中毒的诊断标准 连续两次静脉血铅浓度≥100μg/L即可诊断为铅中毒;正常血铅水平是0~99μg/L,并依据血铅水平分为轻度、中度和重度铅中毒;血铅水平为200~249μg/L为轻度铅中毒,250~449μg/L为中度铅中毒,450μg/L及以上为重度铅中毒。

1.5 统计学方法 使用Excel软件进行数据整理,使用SPSS 17.0软件进行统计处理。

调查资料分别按有无高铅血症分组及按性别分组汇总。

两组基本情况资料为一般计数和计量数据,使用卡方检验及成组t检验,做两组平衡比较。

观察结果中的一般计数资料,行卡方检验;一般计量资料行成组t检验。

均取显著性概率α=0.05。

并结合不同年龄儿童高铅血症发生情况,行Cochran Armitage趋势检验,以分析高铅血症的年龄发生趋势。

2 结果
2.1 高铅血症年龄发生趋势 本研究所得0~6岁儿童的高铅血症年龄分布见表1。

经:Cochran Armitage趋势检验,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39.29,P<0.01),提示儿
童高铅血症发生率具有年龄趋势。

在本次调查的0~6岁年龄区间内,随年龄增加高铅血症发生率逐渐增高,并以4~
作者单位:322000 浙江义乌市妇幼保健院儿保科通信作者:王爱萍,Email:w123aping@
【摘要】 目的 调查分析义乌市5510名0~6岁儿童的血铅水平,提出预防危险因素的对策。

方法 使用BH2100型石墨炉原子吸收光谱仪进行全血样本铅含量的测定。

结果 义乌市0~6岁的儿童随年龄增长铅中毒情况相对加重,年龄趋势分析有统计学意义,4~5岁年龄段是铅中毒的最严重阶段;按性别分组:儿童血铅水平及铅中毒发生率存在明显差异,男童明显高于女童。

结论 为避免儿童患高铅血症、降低血液中的铅含量,不吃含铅量高的食物,不接触铅污染严重的物品,培养良好的卫生以及饮食习惯。

【关键词】 儿童;血铅水平;危险因素;调查
2013年1月第20卷第2期
生铅中毒,引起机体的神经系统、血液系统和消化系统的一
系列异常,最终影响人体的正常机能[2]。

铅毒性作用的主要
靶组织有大脑、海马回和大脑皮层,但是儿童的血脑屏障尚
未发育完全而致使铅毒侵袭机会大大增加[3]。

铅通过呼吸道
和消化道吸收入人体后,其中无症状性铅中毒主要影响儿
童的智力、行为发育和体格生长,容易被忽视[4]。

食品加工
过程中铅污染是一个重要的因素,如咬手指或玩具、接触彩
色塑料地板、翻彩色书刊后洗手本不认真及家庭装潢等仍
是增加婴幼儿铅中毒危险性的主要原因[5]。

由于铅在体内的
吸收途径与钙、铁、锌、硒可发生竞争,所以应该多食用富含上述元素的食物,可以减少铅的吸收。

本次调查中儿童血铅水平及铅中毒检出率存在明显性别差异,男童明显高于女童,考虑男童较顽皮、好动
且户外活动多于女童,吸入的汽车尾气等也随之增多,同时卫生习惯又较女童差,这些特性不可避免地使男童存在更多的铅中毒危险因素。

本资料显示,0~6岁不同年龄段均发现铅中毒儿童,说明该年龄段是铅中毒的易感人群。

参 考 文 献
[1]张凤琴,李亚峨,白艳丽.原子吸收光谱仪测定血铅(Pb)结果的
可靠性分析[J].现代检验医学杂志,2007,22(4):25.[2]秦俊法,李增禧,李凤芝,等.微量元素铅与人[M].郑州:河南
医科大学出版社,2001:152-155.
[3]顾夕英.金坛市1682例儿童血铅检测分析[J].江苏卫生保健,
2008,10(1):45-46.
[4]杨凡,杨惠,毛萌,等.成都地区0~8岁儿童血铅水平及相关危
险因素分析[J].中国儿童保健杂志,2007,15(1):83-84.[5]姚娟,沈国平.湖州市0~6岁儿童血铅水平检测结果分析[J].现
代预防医学,2007,34(9):1716-1718.
(收稿:2012-10-10)(发稿编辑:史小兵)
5岁年龄段最高。

参见表1。

表1 不同年龄儿童高铅血症发生趋势 [例(%)]
年龄组(岁) <1 1 2 3 4


总 数(例)
124 278 576 1265 1390 1055 822
高铅血症(例)10(8.06)21(7.55)63(10.94)95(7.51)189(13.60)147(13.93)105(12.77)
注:Cochran Armitage趋势检验
2.2 平均血铅水平构成 本研究所得0~6岁儿童血铅水平构成具体数据见表2。

表2 5510名儿童平均血铅水平构成 [例(%)]
血铅水平(μg/L) 0~24.224.3~48.3
48.4~72.5
72.6~96.6
≥96.7例 数
3285(59.62) 1925(34.94) 225(4.08) 45(0.82)
30(0.54)
2.3 不同性别儿童高铅血症发生率及血铅水平 本文高铅血症发生630例(11.43%),男童高铅血症发生率和血铅水平均高于女童,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见表3。

表3 不同性别儿童的高铅血症发生率及血铅水平
性 别例 数 高铅血症[例(%)]血铅水平(μg/L) 男3155 446(14.14) 29.7±13.1 女2355
184( 7.81) 28.7±12.2χ2/t,P
53.24,<0.01
 2.92,<0.01
注:高铅血症分布:常规卡方检验;血铅水平:常规t检验
2.4 铅中毒危险因素分析 铅中毒儿童危险因素的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儿童饮食习惯、卫生习惯、家庭环境以及被动吸烟与铅中毒关系密切。

具体如下:家有含铅(饰品、合金)等企业194例(30.8%)喜食油炸、膨化食品,喝有色饮料124例(19.7%)咬手指或笔杆等124例(19.7%)被动吸烟86例(13.7%)家住马路边或经常在马路边玩耍64例(10.2%)近期家庭新装潢38例(6.0%)。

3 讨论
人体血液中铅元素的含量若超过了正常值就会提示发。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