铅对花生种子萌发和幼苗生长的影响

合集下载

重金属对植物生长和发育的影响

重金属对植物生长和发育的影响

重金属对植物生长和发育的影响近年来,随着工业化和城市化的加速发展,重金属污染问题愈加突出,成为影响生态环境和人类健康的重要问题之一。

在这些污染物中,重金属因其高毒性、难降解、易积累等特点成为最主要的污染物之一。

重金属的高浓度污染会带来严重的生态环境问题,对植物生长和发育也产生了极大的影响。

重金属对植物的影响是多方面的。

它们不仅会影响植物的生长速度和形态,而且会对植物的基因、蛋白质、酶等产生影响,从而影响植物的代谢和生理过程。

下面我们将从植物生长、生理和分子水平来探讨重金属对植物的影响。

一、植物生长方面的影响重金属能够进入植物体内,并积累在根系、茎、叶中,影响植物的生长和发育。

过量的重金属会影响植物的生理代谢,导致光合作用、呼吸和营养物质的吸收和运输等生理过程受到抑制,进而影响植物的生长速度和形态。

铅、镉、汞等重金属能够累积在植物的不同组织中,严重影响植物在不同生长阶段的发育和生长速度。

比如,高浓度汞、铅、亚铁、钼等重金属的存在会使得种子萌发率降低,发芽延迟,脱落和变黄。

铅、镉、汞等也会阻碍植物细胞的分裂和增殖,引起细胞壁分解和纤维腐解,从而导致幼苗生长速度减缓,形态畸形,茎秆细长,叶片变薄,枯黄早落等生长异常。

甚至在极度污染的情况下,幼苗死亡率会迅速增加,导致植株数量减少。

二、植物生理方面的影响随着重金属进入植物,它们会影响植物的生理代谢和各种生理过程。

例如,重金属的存在对植物的光合作用、呼吸、气孔开放和营养物质的吸收等都会产生影响。

首先,重金属会影响植物的光合作用。

光合作用是植物合成有机物质和释放氧气的主要途径。

然而,重金属的存在会直接阻碍光合作用反应过程中的光反应和暗反应,导致植物无法正常进行光合作用,从而影响其生长和发育。

另一方面,重金属会影响植物的气孔开放和吸收营养物质的过程。

植物的气孔和根系是植物吸收二氧化碳和营养物质的主要途径。

当植物体内有大量的重金属时,植物会受到抑制,导致气孔关闭,降低了植物的二氧化碳吸收率和呼吸速率。

重金属铅对农产品的污染与安全标准

重金属铅对农产品的污染与安全标准

重金属铅对农产品的污染与安全标准摘要:阐述重金属铅污染的来源其对农产品污染所带来的严重后果,以及如何防治重金属铅对农产品的污染给出相关建议,并探讨重金属铅的安全标准。

关键词:重金属铅农产品污染安全标准中图分类号:x5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3973(2013)004-138-02近年来,和谐社会、小康生活的建设,以及工业化、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的推进取得了显著的效果,但随之而来也带来一些问题,尤其是工业化进程中所带来的污染,化工及其相关产业中重金属铅对农产品的污染更为严重。

因此,研究重金属铅对农产品的污染,探讨其安全标准显得十分重要。

1 农产品的污染中重金属铅的来源农产品中重金属铅的污染主要是农作物通过根茎吸收土壤中的重金属铅和铅的化合物造成农作物体内铅含量富集,从而造成农产品的污染,这一问题归根到底也就是土壤中重金属铅含量的超标,造成土壤中重金属铅含量超标的来源有以下几个方面。

1.1 工业采矿冶金行业造成的重金属铅污染富含铅的矿产开发就会伴随着重金属铅的扩散。

铅矿石的开采,往往会除去低品位的的矿渣和所产生的小颗粒粉尘,这当中含有相当高浓度的铅,对当地环境污染比较严重。

矿产主要分布在山区,而山区的生态条件比较脆弱,对农产品的危害较大,同时随着洗矿和雨水的冲刷,就会使含高浓度铅的废水流入河流,对河流两岸的农作物造成严重污染。

此外,冶炼厂、陶瓦制品厂、火力发电厂、铅蓄电池厂所产生的粉尘、污水都含有高浓度的重金属铅,如果未经处理直接排放会对周边的农产品造成很严重的污染。

1.2 农药、化肥、饲料添加剂等的使用造成的重金属铅污染农业生产过程中所使用的农药、化肥、饲料添加剂含有一定量的重金属铅。

农药的喷施会使农作物通过叶片、茎吸收农药,同时吸收农药里边含有的铅及铅化合物,因此农业生产过程中必须按正常程序喷洒农药,如果农药喷施过量或者使用三无厂家生产不符合规定的农药就会使土壤生态系统失衡,从而影响农作物的产量和品质。

土壤中铅的有效性及其影响因素

土壤中铅的有效性及其影响因素

福建农林大学资源与环境学院课程实习报告课程名称:土壤污染与防治学生姓名:黄泓楠学号:080812011专业年级:08农资(1)班成绩:指导教师:批改时间:目录摘要 (1)1、铅的理化性质 (1)2、土壤中铅的含量 (1)3、土壤中铅的来源 (1)4、土壤中铅的生物有效性 (2)5、土壤中铅有效性的影响因素 (2)5.1土壤铅全量 (2)5.2土壤PH (3)5.3土壤氧化还原电位(Eh值) (6)5.4有机质含量 (7)5.5土壤微生物 (7)5.6植物的影响 (8)土壤中铅的有效性及其影响因素黄泓楠08农资080812011摘要:铅是重要的污染重金属元素之一。

植物对钱的吸收和积累,决定了环境中铅的荣杜、土壤条件、植物种类和形态等。

日常饮用水中的铅主要来自岩石、河流、土壤和大气沉降。

在生物循环过程中,铅通过呼吸、饮用水和食物等途径,最终危害人体。

影响土壤铅的有效性的因素包括土壤的理化性质、土壤微生物、高等植物等。

关键字:土壤铅有效性影响因素1、铅的理化性质铅是自然界常见的元素之一,是一种蓝色或银灰色的软金属。

自然界中的纯金属铅很少见,多以硫化物形式存在,如PbS、5PbS·2Pb2S2等,还有硫酸盐、磷酸盐、砷酸盐及少数氧化物。

铅作为离子可以+2 价和+4 价存在,其+2价氧化态稳定,+4价氧化态不稳定。

+4价氧化态的铅有强的氧化性。

在土壤环境中不能稳定存在故土壤中铅的化学性质涉及+2价铅及其化合物。

2、土壤中铅的含量地壳中铅平均丰度为16mg/kg 含铅矿物有200多种,主要的矿物形态为方铅矿(PbS,以重量计占87%)、白铁矿(PbCO3)和铅矾(PbSO4)。

世界范围内土壤含铅量变幅在2~200 mg/kg之间,中值为35 mg/kg。

全国土壤背景值基本统计量表明,我国土壤铅含量最高可达到1 143 mg/kg,最低为0.68 mg/kg,平均为26 mg/kg[1]。

土壤中含铅量与成土母质有关。

影响花生种子萌发的因素分析

影响花生种子萌发的因素分析

影响花生种子萌发的因素分析作者:于明艳来源:《农业科技与装备》2021年第04期摘要:针对花生种子活力逐渐降低、萌发过程受阻的问题,探讨温度、干旱、重金属、外源试剂、光照、储存方式、老化等因素,对花生种子生理活性和萌发能力的主要影响,为花生種植提供科学依据。

关键词:花生种子;萌发;发芽率;生理活性中图分类号:S604;S60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1161(2021)04-0003-02花生是我国主要的油料作物与经济作物,具有丰富的营养价值和经济价值。

然而,受干旱、种子老化、储存方式、温度等逆境胁迫,花生种子的活力逐渐降低、萌发过程受阻,并导致花生的产量和品质下降,成为花生种植中亟需解决的问题。

为此,探讨温度、干旱、重金属、外源试剂、光照、储存方式、老化等因素对花生种子萌发的影响,旨在为花生种植提供科学依据。

1 老化对花生种子萌发的影响诸多研究表明,贮藏后的花生种子会老化,并导致活力下降。

邢丽婷等的研究结果表明,在相同的老化时间胁迫下,NH23种子的脂质氧化分解速率慢于FH18种子,FH18种子的油分和脂肪酸含量变化幅度大于NH23种子。

对NH23和FH18种子进行电导率和发芽率测定,随着老化时间的延长,NH23种子的耐老化能力强于FH18种子;在相同的老化处理下,FH18种子浸出液的电导率值显著高于NH23种子,而发芽率显著低于NH23种子。

赵凯等的研究结果表明,随着种子老化程度的加重,不同品种花生种子的发芽指标均显著下降;花生种子的活力指数与TTC还原量呈相同的下降趋势,而电导率则呈上升趋势;除亚油酸外,其余4个花生品质指标(油酸、油亚比含油量和粗蛋白)总体呈下降趋势。

这说明自然老化对花生品质和发芽特性均有负面影响。

2 干旱胁迫对花生种子萌发的影响研究表明,干旱胁迫对花生种子萌发有一定影响。

呼凤兰等采用不同渗透势浓度的聚乙二醇(PEG-6000)模拟干旱条件,探讨干旱胁迫对花生种子发芽率、发芽势、发芽指数、根长、可溶性糖和可溶性蛋白的影响。

重金属污染对农作物生长的影响

重金属污染对农作物生长的影响

重金属污染对农作物生长的影响在现代工业化社会中,重金属污染已经成为一个严重的环境问题。

重金属污染指的是镉、铬、汞、铅等重金属元素在环境中的积累,对人类及生态系统产生危害。

这些重金属物质对农作物生长也有明显的影响。

本文将探讨重金属污染对农作物生长的种种影响,并提出可能的解决方案。

首先,重金属污染对土壤的污染会直接影响到农作物的生长。

这些重金属元素通过工业废弃物的排放、化肥的滥用以及土壤自然含量等途径进入土壤。

一旦超过了一定的浓度,重金属物质将对土壤的理化性质产生改变,破坏土壤结构,影响土壤的肥力和透气性。

土壤中的重金属元素会在植物根系吸收到,并通过植物的内物流而积累在植物的各个部位中。

这将导致农作物的生理代谢紊乱,降低植物的抗病能力和产量。

有研究表明,重金属污染对稻谷、小麦等主要粮食作物的生长有明显的抑制作用。

其次,重金属污染对植物的生理特性和养分吸收有着深远的影响。

重金属污染会导致土壤的酸碱度发生变化,进而影响土壤中的氮、磷、钾等养分的有效性。

植物根系吸收养分的能力会因为重金属元素的干扰而降低,长期以往,植物将缺乏必要的营养元素,影响其正常生长和发育。

此外,重金属污染还会干扰植物的光合作用、呼吸和传导等生理过程,导致叶绿素含量下降、气孔关闭,降低了植物光合效率,从而影响农作物的生长速度和产量。

近年来,人们开始意识到重金属污染对农作物的危害,提出了一些解决方案来减轻其影响。

第一,需要加强重金属污染的监测和治理。

通过建立完善的环境监测体系,及时掌握土壤和水体中重金属元素的含量,从源头上控制重金属的排放。

此外,还需要采取一些生物修复技术,如植物吸收和累积修复、微生物降解等手段来清除土壤中的重金属污染物质。

另外,农业生产中的科学管理也能在一定程度上减轻重金属污染对农作物生长的影响。

农民需根据土壤的性质进行适宜施肥,减少化肥的使用量,避免滥用化肥引起的土壤重金属元素浓度过高。

此外,合理轮作、改良土壤结构、配置合理的农作物种植顺序也能减轻农作物暴露在重金属污染中的风险。

铅对花生种子萌发和幼苗生长的影响

铅对花生种子萌发和幼苗生长的影响

指 标的影响 , 并分析 了铅对各项指标影响的 高低。结果表明 : 铅 对花 生种 子萌发及 幼苗生长有 一定影 响, 花生种子 的发 芽率 、 发 芽势 , 幼苗的株 高、 根长, 叶片的叶绿素含量和根 系活力与铅 处理的浓度 变化均 为显著的高度 负相关 关 系; 在铅抑制毒害方面, 铅对发芽势的影响 大于发 芽率 , 对根 长的影响大于株高 , 对叶绿素 a 的影响大于叶绿 素b 。
n a t i o n a n d s e e d l i ng s g r o wt h o f p e a nu t s e e ds, g e r mi na t i o n r a t e, g e r mi na t i o n, s e e dl i n g he i g h t, r o o t l e n g t h, l e a f c hl o r o — p hy l l c o n t e n t an d r o o t a c t i v i t y a nd l e a d t r e a t me nt c o n c e nt r a t i o n o f p e a nu t s e e d s we r e a l l hi g h l Y s i g n i f i c a nt ne ga — iv f e c o r r e ] a t i o n; i n t he as p e c t o f l e a d i n hi bi t i o n po i s o n i n g, t h e e f f e c t o f l e a d o n t he g e r mi na t i o n wa s g r e a t m’t ha n
2 4
安徽 农 学通 报 , An h u i A g r i . S c i . B u l 1 . 2 0 1 和幼 苗 生长 的影 响

重金属镉、铅及其复合污染对玉米种子萌发及幼苗生长的影响

重金属镉、铅及其复合污染对玉米种子萌发及幼苗生长的影响

重金属镉、铅及其复合污染对玉米种子萌发及幼苗生长的影响作者:姚伦富文科元黄锦涛等来源:《现代农业科技》2014年第24期摘要通过种子发芽试验研究重金属镉(Cd)与铅(Pb)在不同浓度梯度单一和复合胁迫下对玉米种子萌发和幼苗生长的影响。

结果表明:低浓度的Cd2+(0.5 mg/L)和Pb2+(10 mg/L)单一处理及其复合处理对玉米种子发芽率、发芽指数及对幼苗的芽长、根长、根数和根突起等具有一定的促进作用;高浓度的Cd2+ 、Pb2+单一及复合处理对种子萌发和幼苗生长具有抑制作用,且随着处理浓度的增加其抑制作用逐渐增强。

高浓度Pb2+(200 mg/L)、Cd2+(100 mg/L)对玉米根长和芽长抑制率的影响最大,芽伸长抑制率与根伸长抑制率最高分别可达到58.86%和79.81%,表明重金属胁迫对根的抑制作用比芽大。

在不同胁迫处理中,对玉米种子萌发指标影响最大的是镉铅复合处理,其次是镉处理,最小的是铅处理,表明镉铅复合污染对玉米种子萌发的影响表现形式为协同作用。

关键词重金属胁迫;镉;铅;玉米;种子萌发;幼苗生长中图分类号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5739(2014)24-0021-02镉、铅是环境污染中2种重要的污染源[1],其抑制作物生长发育,影响农产品安全[2]。

近年来,国内外大量文献报告了镉、铅对作物产生毒害作用,但大部分集中在镉或铅单一胁迫对作物的毒害,而对镉、铅复合胁迫研究较少[3]。

为此,该试验通过研究镉、铅单一胁迫及其复合胁迫对玉米种子发芽和幼苗生长的影响,旨在了解镉、铅对玉米种子的毒性效应,为作物的重金属毒害机理提供科学依据。

1 材料与方法1.1 试验材料供试材料为从种子市场购买的特选糯玉米种子。

1.2 试验设计试验设Cd2+、Pb2+及其复合形式多个浓度梯度,分别为Cd2+ 0.5、5.0、15.0、50.0、100.0 mg/L,Pb2+ 10.0、20.0、50.0、100.0、200.0 mg/L,Cd2++Pb2+ 0.5+10.0、5.0+20.0、15.0+50.0、50.0+100.0、100.0+200.0 mg/L。

铅的作物效应研究进展

铅的作物效应研究进展

铅的作物效应研究进展土壤的重金属污染是当今一个全球性环境问题。

重金属在环境中积累的初期不易被人们所觉察,但当其毒害作用比较明显地表现出来时,就很难被消除。

铅是污染物中毒性较大的一种重金属元素,对植物和动物都会产生很大的毒害作用,对植物的形态生长和光合作用产生不利影响。

当铅被动进入植物的根、茎或叶后,就会积累在里面,影响植物的生长发育。

通常,在高浓度和长时间胁迫时,铅对植物的伤害作用显著,而在低浓度时,对植物的代谢过程或酶的活性具有一定的促进作用。

Pb是重要的环境污染物,它们进入土壤后会引起土壤理化性能的改变,从而造成土壤质地的降低;还会在一定的浓度范围内引起植物中毒,导致植株形态、结构的变化;并通过植株的吸收和食物链进入人体而对人类的健康产生危害。

土壤中所含的重金属可通过食物链被植物、动物数十倍的富集。

1 铅的存在形态土壤中重金属的赋存形态决定其在土壤中的迁移性、生物可利用性以及毒性。

大多数研究工作者在进行土壤中重金属形态分析时,仍以TeSSier的划分方法应用最多, Tessier等认为可用化学试剂分步提取法来研究重金属形态,分为以下五种: 水溶态、可交换态、碳酸盐结合态、铁锰氧化物结合态、有机态和残渣态。

由于水溶态的金属浓度常低于仪器的检出限,普遍将水溶态和可交换态和起来计算,也叫水溶态和可交换态。

水溶态和可交换态的铅对土壤环境的变化最敏感也最易被作物吸收,因而对作物的危害最大。

碳酸盐结合态铅对土壤环境条件,尤其是pH最敏感,随着土壤pH的降低,离子态重金属可大幅度重新释放而被作物吸收。

所以,这部分铅在不同pH条件下能够发生移动,也可能造成对环境的二次污染。

铁锰氧化物结合态铅属于较强的离子键结合的化学形态,所以不易释放。

但土壤环境条件的改变,也可使其部分被重新释放,对农作物存在潜在的危害。

有机态铅较为稳定,一般不易被作物所吸收利用。

但当土壤氧化电位发生变化时,有机质会发生氧化作用而分解,导致少量该形态铅溶出,而对作物产生危害。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铅对花生种子萌发和幼苗生长的影响作者:张建平
来源:《安徽农学通报》2013年第17期
摘要:采用沙培方法,研究铅对花生种子的发芽率、发芽势,幼苗的株高、根长,叶片的叶绿素含量和根系活力等指标的影响,并分析了铅对各项指标影响的高低。

结果表明:铅对花生种子萌发及幼苗生长有一定影响,花生种子的发芽率、发芽势,幼苗的株高、根长,叶片的叶绿素含量和根系活力与铅处理的浓度变化均为显著的高度负相关关系;在铅抑制毒害方面,铅对发芽势的影响大于发芽率,对根长的影响大于株高,对叶绿素a的影响大于叶绿素b。

关键词:铅;花生;种子萌发;幼苗生长
中图分类号 S565.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7731(2013)17-24-03
铅是植物非必需元素,是一种广泛存在于生活环境中的重金属,毒性很大。

植物在发芽生长过程中,根系发育不但要从土壤中主动摄取营养物质,同时也会被动吸收污染物质使生长受到抑制,严重时可导致死亡[1-2]。

随着工业化、都市化的快速发展,工业“三废”的排放及污水灌溉、空气污染和化肥不合理使用等,使水体、土壤、空气受到严重污染,也使自然及农业环境中重金属含量明显增加,对农业生产造成极大的危害[3],也直接威胁到了人体的健康。

近年来,有关铅胁迫对种子萌发与幼苗生理生化的影响研究多集中在谷类作物和蔬菜方面,有关
铅胁迫对花生种子萌发和幼苗生理生化指标间的作用大小报道较少,本研究对此进行了探讨,
以期为进一步研究铅胁迫对花生种子萌发和幼苗生长的毒害机理和预防花生早期铅伤害提供参考。

1 材料与方法
1.1 试验材料供试材料为晋花4号的种子,所用Pb试剂为Pb(NO3)2。

1.2 试验方法
1.2.1 试验设计试验采用完全随机设计,重复3次,药剂浓度分为0mg/L(对照)、
1mg/L、50mg/L、100mg/L、200mg/L、300mg/L共6个处理。

试验数据采用SPSS13.0、Excel 统计分析软件进行分析。

1.2.2 种子处理及发芽试验从供试材料中挑选颗粒饱满、大小一致、完整无损的种子,用0.5%的KMnO4消毒10min,用蒸馏水反复冲洗后浸泡12h。

然后按6个处理、重复3次的要求将挑选好的种子放入垫2层滤纸的培养皿中,每个培养皿中放30粒种子,并分别加入不同浓度的铅溶液5mL,上面覆盖一层滤纸,放到25℃的恒温培养箱中进行培养,每天向培养皿补加相应浓度的铅溶液,待种子发芽后再对其进行沙培,每天观察出苗和生长情况。

1.2.3 测定指标(1)发芽率与发芽势的测定[4]:在花生种子萌发3d时计算其发芽势,在第7d的时候测其发芽率。

发芽势(%)=(规定天数内发芽种子粒数/供试种子总粒数)×100
发芽率(%)=(全部发芽种子粒数/供试种子总粒数)×100
(2)形态和生理指标的测定:发芽试验(第15d)结束后,从每个处理的各重复中随机取10株,测定植株高度、根长、叶绿素含量、根系活力。

其中,叶绿素含量的测定采用丙酮提取法[5-6],根系活力的测定采用a-萘胺法[5-6]。

2 结果与分析
2.1 铅对花生种子萌发的影响发芽率能近似地反映出苗率,发芽势则可表明种子活力的高低,两者可指示出苗的好坏[7]。

从图1可以看出,不同浓度铅处理对花生种子的萌发有一定影响。

低浓度的铅(10mg/L)对花生种子的萌发有一定的促进作用,其发芽率和发芽势与对照比较都有提高,但随着铅处理浓度的增加,铅对花生种子萌发的抑制作用逐渐增强,其种子发芽率和发芽势均有降低。

相关分析表明,铅浓度的变化与发芽率、发芽势均呈极显著的高度负相关关系,其相关系数分别达到了-0.961 7**、-0.979 8**。

与对照相比较,当铅处理浓度为300mg/L时,花生种子的发芽率和发芽势仅为对照的71.3%和67%。

从相关分析也可以看出,铅处理浓度的增加对种子的发芽势影响比发芽率大。

2.2 铅对花生幼苗的株高和根长的影响从图2可以看出,低浓度的铅(10mg/L)对花生幼苗的株高和根长均有刺激作用,其株高和根长比对照都有较低程度的提高,但随着铅浓度的增加,对花生幼苗植株的生长抑制作用逐渐加大,使花生幼苗的株高和根长逐渐缩短。

当铅处理浓度为300mg/L时,花生幼苗的株高和根长分别为对照的80%和75.3%。

相关分析表明,铅处理浓度的变化与花生幼苗的株高和根长为高度负相关关系,其相关系数分别为-0.925 6**和-0.959 1**,同时,相关分析也表明铅对根长的抑制作用比对株高的抑制作用大。

这与王凯荣等[8]研究结果一致。

2.3 铅对花生幼苗叶片叶绿素含量的影响叶绿素是植物进行光合作用的主要色素,高等植物叶绿体中的叶绿素主要有叶绿素a和叶绿素b两种。

因此,叶绿素含量的多少也就反映了植物进行光合作用的能力强弱,反映出植物将无机物转化为有机物的同化能力。

从图3可看出,铅处理的浓度变化对花生幼苗叶片的叶绿素含量有一定的影响。

与对照比较,低浓度的铅处理以后,花生幼苗叶片的叶绿素含量略有提高,但随着铅处理浓度的增加,叶绿素的总含量、叶绿素a、叶绿素b的含量都随之下降,原因可能是由于铅与相关酶作用,抑制叶绿素前体的合成,促进叶绿素分解或直接破坏叶绿体结构,从而降低叶绿素含量及组成[9]。

相关分析表明,铅处理浓度的变化与叶绿素a的含量、叶绿素b的含量、叶绿素总含量均呈高度负相关关系,其相关系数分别为-0.879 7**、
-0.756 6*、-0.862 6**,从相关系数可以看出,铅对叶绿素a和叶绿素b含量的影响有一定差异,铅浓度的变化对叶绿素a含量的影响较大,说明叶绿素a对外界重金属胁迫的变化更为敏感,因而对于重金属而言,叶绿素a含量是比叶绿素总量更为理想的一个生理指标[9]。

2.4 铅对花生幼苗根系活力的影响植物根系除了起固定作用外,还是活跃的吸收器官和合成器官,根系的生长情况和活力水平直接影响地上部的营养和生长状况。

从图4可以看出,不同浓度的铅处理对花生幼苗根系的影响不同,低浓度(10mg/L)铅处理时,花生幼苗的根系活力比对照略有提高,但随着铅处理浓度的提高,花生幼苗的根系活力呈下降趋势。

与对照相比较,当铅处理浓度为300mg/L时,其根系活力只有对照的75.5%。

相关分析表明,铅处理浓度的变化与花生幼苗根系活力为高度负相关关系,其相关系数为-0.934 0**。

3 结论
研究表明,铅对花生种子萌发及幼苗生长有一定影响,与对照相比,低浓度下产生促进作用,表现为激活效应,而高浓度下则产生抑制作用,表现为毒害效应,这与林伟等[10]的研究结果一致。

且浓度越高,抑制作用越明显。

花生种子的发芽率与发芽势与铅处理浓度为高度负相关关系,发芽率与发芽势随着铅处理浓度的升高而下降,但铅对发芽势的影响比发芽率大。

花生幼苗的株高与根长与铅处理浓度为高度负相关关系,株高与根长随着铅处理浓度的升高而下降,铅对根长的影响比株高更明显。

花生幼苗的叶片叶绿素含量与铅处理浓度为高度负相关关系,叶绿素a、叶绿素b的含量随着铅处理浓度的升高而下降,并且铅对叶绿素a抑制作用大于叶绿素b。

根系活力是衡量根系功
能的重要指标,花生幼苗的根系活力与铅处理浓度(下转97页)(上接25页)为高度负相关关系,根系活力随着铅处理浓度的升高而下降,其影响机理还有待进一步研究。

参考文献
[1]张正洁,李东红,许增贵.我国铅污染现状、原因及对策[J].环境保护科学,2005,31(4):41-42.
[2]何振立.污染及有益元素的土壤化学平衡[M].北京: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1998.
[3]杜启兰.镉胁迫对花生种子萌发及幼苗生理特性的影响[J].贵州农业科学,2010,38(7): 66-68.
[4]虎瑞,苏雪,唐洁娟,等.重金属Pb(Ⅱ)对萝卜种子萌发及幼苗生长的影响[J].种子,2009,28(9):7-15.
[5]张志良,瞿伟菁.植物生理实验指导[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4.
[6]李合生,孙群,赵世杰,等.植物生理生化实验原理和技术[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0.
[7]金海燕,奚涛,时唯伟,等.镉胁迫对矮生四季豆种子萌发和幼苗生长发育的影响[J].中国农学通报,2009,25(1):119-124.
[8]王凯荣,曲伟,刘文龙,等.镉对花生苗期的毒害效应及其品种间差异[J].生态环境学报,2010,19(7):1 653-1 658.
[9]王启明.铅、镉及其复合胁迫对大豆幼苗生理生化特性的影响[J].河南农业科学,2006,7: 34-37.
[10]林伟,周娜娜,王刚,等.铅胁迫对黄瓜幼苗根系生长和内源激素含量的影响[J].河南农业科学,2007(12):89-90,93.
(责编:徐世红)。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