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版高考语文大一轮复习第八章语言文字应用专题一正确使用成语核心突破二理解必备知识,掌握关键能力课件
全国近年高考语文大一轮复习第八章语言文字应用-基于思维的语言建构和运用专题三语言得体核心突破一掌握

(全国版)2019版高考语文大一轮复习第八章语言文字应用-基于思维的语言建构和运用专题三语言得体核心突破一掌握关键的高考真题研究能力编辑整理:尊敬的读者朋友们:这里是精品文档编辑中心,本文档内容是由我和我的同事精心编辑整理后发布的,发布之前我们对文中内容进行仔细校对,但是难免会有疏漏的地方,但是任然希望((全国版)2019版高考语文大一轮复习第八章语言文字应用-基于思维的语言建构和运用专题三语言得体核心突破一掌握关键的高考真题研究能力)的内容能够给您的工作和学习带来便利。
同时也真诚的希望收到您的建议和反馈,这将是我们进步的源泉,前进的动力。
本文可编辑可修改,如果觉得对您有帮助请收藏以便随时查阅,最后祝您生活愉快业绩进步,以下为(全国版)2019版高考语文大一轮复习第八章语言文字应用-基于思维的语言建构和运用专题三语言得体核心突破一掌握关键的高考真题研究能力的全部内容。
专题三语言得体核心突破一掌握关键的高考真题研究能力-—精做真题,研判方向[考点要求]表达应用E语言表达得体1.(2017·全国Ⅰ)下列各句中,表达得体的一句是( )A.真是事出意外!舍弟太过顽皮,碰碎了您家这么贵重的花瓶,敬请原谅,我们一定照价赔偿. B.他的书法龙飞凤舞,引来一片赞叹,但落款却出了差错,一时又无法弥补,只好连声道歉:“献丑,献丑!”C.他是我最信任的朋友,头脑灵活,处事周到,每次我遇到难题写信垂询,都能得到很有启发的回复。
D.我妻子和郭教授的内人是多年的闺蜜,她俩经常一起逛街、一起旅游,话多得似乎永远都说不完。
答案A解析A项“舍弟”,谦辞,对人称自己的弟弟。
使用正确.B项“献丑”,谦辞,用于表演技能或写作的时候,表示自己的能力很差.句中已经“出了差错”,不是谦虚,此处应该用“抱歉”。
C项“垂询”,敬辞,称别人(多指长辈或上级)垂问。
句中说“我"垂询朋友,谦敬不分。
D项“内人”,对人称自己的妻子。
高考语文大一轮复习人教全国讲义第八章语言文字应用专题三核心突破二Word含答案

核心突破二理解必备知识,掌握关键能力——人分对象,境分场合,语分敬谦敬谦辞是语言得体的核心要素之一。
所谓敬辞,是含恭敬口吻的用语,只能用于对方;所谓谦辞,是表示谦虚的言辞,只能用于自己。
准确得体地使用一些敬谦辞,可以体现出一个人的修养与品位。
由于敬谦辞多是文言词汇,数量不少,因此必须勤于积累,准确理解。
一、敬辞常用的敬辞有:贵、拜、奉、高、惠、令、垂、光、屈、贤,恭候、千金、华诞、璧还、俯就、斧正、借问、雅正、鼎力,等等。
①“贵”字有“贵姓、贵庚、贵体、贵干、贵恙、贵子……”,用于称跟对方有关的事物。
②“拜”字有“拜望、拜会、拜读、拜托、拜别、拜贺……”,用在动词前,用于人事往来。
③“奉”字有“奉迎、奉陪、奉告、奉还、奉送、奉达、奉复、奉劝……”,用于自己的行动涉及对方时。
④“高”字有“高堂、高足、高就、高龄、高寿、高见、高攀……”,称别人的亲属或事物。
⑤“惠”字有“惠赠、惠存、惠顾、惠临、惠允……”,用于对方对待自己的行动。
⑥“令”字有“令尊、令堂、令爱(令嫒)、令郎……”,用于称对方的亲属。
⑦“垂”字有“垂爱、垂问、垂询……”,用于别人(多指长辈或上级)对自己的行动。
⑧“光”字有“光顾、光临……”,表示光荣,用于对方来临。
⑨“屈”字有“屈驾、屈尊、屈就……”,用于敬称对方降低身份做某事。
⑩“贤”字有“贤弟、贤侄、贤契……”,表示对平辈或晚辈的敬称。
“恭候”,用于等待对方;“千金”,称别人的女儿;“华诞”,称对方的生日;“璧还”,用于归还对方物品;“俯就”,请对方同意担任某一职务;“斧正”,请对方修改文章;“借问”,用于向别人打听事情;“雅正”,把自己的书画等送人时表示请对方指教;“鼎力”,用于向对方表示感谢。
二、谦辞谦辞有:家、舍、鄙、愚、敝、拙、小、敢,久仰、久违、过奖、过誉、错爱、涂鸦、寒舍、寒门、刍荛之见、马齿徒增,等等。
①“家”字有“家母、家慈、家父、家严、家兄……”,用于对别人称自己的辈分高或同辈年纪大的亲属。
(全国版)2019版高考语文大一轮复习第八章语言文字应用-基于思维的语言建构和运用专题三语言得体核心

专题三语言得体核心突破一掌握关键的高考真题研究能力——精做真题,研判方向[考点要求] 表达应用 E语言表达得体1.(2017·全国Ⅰ)下列各句中,表达得体的一句是( )A.真是事出意外!舍弟太过顽皮,碰碎了您家这么贵重的花瓶,敬请原谅,我们一定照价赔偿。
B.他的书法龙飞凤舞,引来一片赞叹,但落款却出了差错,一时又无法弥补,只好连声道歉:“献丑,献丑!”C.他是我最信任的朋友,头脑灵活,处事周到,每次我遇到难题写信垂询,都能得到很有启发的回复。
D.我妻子和郭教授的内人是多年的闺蜜,她俩经常一起逛街、一起旅游,话多得似乎永远都说不完。
答案 A解析A项“舍弟”,谦辞,对人称自己的弟弟。
使用正确。
B项“献丑”,谦辞,用于表演技能或写作的时候,表示自己的能力很差。
句中已经“出了差错”,不是谦虚,此处应该用“抱歉”。
C项“垂询”,敬辞,称别人(多指长辈或上级)垂问。
句中说“我”垂询朋友,谦敬不分。
D项“内人”,对人称自己的妻子。
句中说“郭教授的内人”,谦敬不分。
试题评点这是全国卷首次以选择题的形式考查得体,也是对目前传统文化火热形势的回应。
得体的要素很多,这次专考敬谦词语的使用。
虽然考得有点突然,但所涉及的敬谦词语生活中常听常用,故难度不算大。
该题的设置,体现了命题人对传统文化与语言交际能力的重视。
2.(2017·全国Ⅱ)下列各句中,表达得体的一句是( )A.我刚在姑姑家坐下来,她就有事失陪了,我只好无聊地翻翻闲书,看看电视。
B.这么珍贵的书您都毫不犹豫地借给我,太感谢了,我会尽快璧还,请您放心。
C.这种壁纸是最近才研制出来的,环保又美观,贴在您家里会让寒舍增色不少。
D.我们夫妇好不容易才得了这个千金,的确放任了些,以后一定对她严格要求。
答案 B解析A项“失陪”是谦辞,表示不能陪伴对方。
C项“寒舍”是谦辞,对人称自己的家。
D 项“千金”是敬辞,称别人的女儿。
试题评点同2017年全国卷Ⅰ。
语文高考总复习第八章专题一核心突破一语言文字应用正确使用成语含答案

专题一正确使用成语核心突破一掌握关键的高考真题研究能力——精做真题,研判方向1.(2015·全国Ⅰ)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成语,最恰当的一组是()①这正是经验丰富的主教练在战术安排上的________之处:下半场比赛中想方设法消耗对方主力队员的体力。
终于扭转劣势,赢得比赛。
②经过几天的________,又和病人家属作了充分沟通,吴医生最终否定了治疗小组提出的保守治疗方案,决定尽快为病人进行肺部手术。
③早在上个世纪末,当地决策者就________,提出了从单一的小农业向大农业转移的战略措施,于是一个个生态经济园区应运而生。
A.老谋深算深谋远虑深思熟虑B.深思熟虑老谋深算深谋远虑C.老谋深算深思熟虑深谋远虑D.深谋远虑深思熟虑老谋深算答案 C解析老谋深算:周密的筹划、深远的打算。
形容人办事精明老练。
第①句中用来形容“经验丰富”的主教练,符合语境。
深思熟虑:深入细致地考虑,侧重形容人思考的深入、时间久。
符合第②句“经过几天”的语境。
深谋远虑:周密地计划,往长远里考虑。
符合第③句“早在上个世纪末”就提出了“战略措施”的语境。
试题评点该题考查正确使用成语的能力,重点放在了近义成语上,题型与2014年相同。
答题时必须把近义成语的区分点与不同的语境对应起来。
这三个成语都有“考虑周全”意,但又有细微区别。
“老谋深算”侧重在“老”字,形容人办事精明老练;“深谋远虑”侧重在“远”字,考虑长远;“深思熟虑”侧重在“熟”字,反复考虑。
而三个句子的语境分别给出了相应的信息。
第①句是“经验丰富”,第②句是“经过几天”,第③句是“早在上个世纪末”。
各自的语境对应各自的成语即可。
2.(2016·全国Ⅰ)下列各句中加点成语的使用,全都正确的一项是()①第二展厅的文物如同一部浓缩的史书,举.重若轻...地展示了先民们在恶劣的自然条件下顽强抗争、繁衍生息的漫长历史。
②这部翻译小说虽然是以家庭生活为题材的,却多侧面、多视角地展现出那个时代光怪陆离....的社会生活画卷。
2019年高考语文江苏卷一轮正确使用成语

(二)记准成语的使用对象,避免张冠李戴 有些成语有特定的使用范围,词义有所侧重,适用的对象也就不同。 有的指个体,有的指群体;有的指人,有的指物;有的专用于男女或夫 妻之间,有的专用于写文章或文学艺术等等。如果把握不准,就极易扩 大或转移使用的范围。如“豆蔻年华”指女子十三四岁的年纪,就不能 用在男性身上。“倚马可待”指靠着即将出征的战马起草文件,可以立 即完稿,形容文思敏捷,写文章快。这个成语就不能用来修饰书法作品 或绘画作品。
第一章 专题一
核心突破二 理解必备知识,掌握关键能力——把握语境,体察细微
Ⅱ 正确使用成语(含其他熟语)
内容索引
正确使用成语(含其他熟语)
在具体语境中准确辨析近义成语 正确使用词语(包括熟语)
理解必备知识
正确使用成语(含其他熟语 )
熟语是指某种语言中所有常用的固定词组和固定短语的总和,是词
汇的一部分,它包括成语、谚语、格言、歇后语、惯用语等。熟语从构
1.理解词语来源。特别是对含有典故的成语,要理解其来源及相关
的典故。如“目无全牛”:语出《庄子· 养生主》,是说一个杀牛的人最
初杀牛,眼睛看见的是整个的牛,三年以后,技术纯熟了,动刀时只看
到牛的皮骨间隙,而看不到全牛。后用来形容技艺已达到十分纯熟的地
步。常常被误解为“看不到整头牛(看不到整体)”。 2.读懂重点语素。特别是对含有古义的语素,要准确理解此语素在 其中的准确含义。如“登高自卑”:登高山要从底下开始。比喻做事情 要循序渐进,由浅入深。做事脚踏实地从小事做起。这里“卑”是“低” 的意思,而我们常常会将“卑”误解为“卑贱(渺小)”。
答案 涣然冰释:形容嫌隙、 疑虑、 误会等完全消除。 此处用它来形容冰雪
2019版高考语文大一轮复习第八章语言文字应用专题一正确使用成语核心突破一掌握关键的高考真题研究能力课件

③早在上个世纪末,当地决策者就 ________ ,提出了从单一的小农业
向大农业转移的战略措施,于是一个个生态经济园区应运而生。
A.老谋深算 C.老谋深算 √
D.深谋远虑 B.深思熟虑
深谋远虑
老谋深算
深思熟虑
深谋远虑
深思熟虑
深思熟虑
深谋远虑
老谋深算
试题评点 解析 答案
2.(2016· 全国Ⅰ)下列各句中加点成语的使用,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①第二展厅的文物如同一部浓缩的史书,举重若轻地展示了先民们在 恶劣的自然条件下顽强抗争、繁衍生息的漫长历史。 ②这部翻译小说虽然是以家庭生活为题材的,却多侧面、多视角地展 现出那个时代光怪陆离的社会生活画卷。 ③毕业后他的同学大都顺理成章地走上了音乐创作之路,而他却改换 门庭,另有所爱,一头扎进中国古代文化研究中。 ④就对后世的影响来说,我们一致认为《封神演义》虽然比不上《西 游记》,但和《聊斋志异》是可以并行不悖的。
④经过周密的调查,公安人员终于掌握了在逃人员的行踪,然后兵分 三路按图索骥,一举将他们全都缉拿归案。 ⑤这几幅书法作品笔走龙蛇、流畅飘逸,在本次春季拍卖会上甫一亮 相,就引起了国内外藏家的极大兴趣。 ⑥天寒地冻、滴水成冰的季节终于过去,春天在大家的盼望中姗姗而 来,到处都涣然冰释,生机勃勃。 A.①②④ C.②③⑥ B.①④⑤ √ D.③⑤⑥
⑤在那几年的工作学习中,杨老师给了我很大的帮助,他的教导在我 听来如同空谷足音,给我启示,带我走出困惑。 ⑥我国绘画史上有一个时期把王石谷等四人奉为圭臬,凡是学画,都 以他们为宗,有的甚至照摹照搬。 A.①②④ C.②⑤⑥ √ B.①③⑤ D.③④⑥
试题评点
解析
答案
3.(2017· 全国Ⅰ)下列各句中加点成语的使用,全都不正确的一项是
(人教版)2019高考语文一轮复习精品讲义课件第八章 语言文字应用 1 掌握关键的高考真题研究能力

④经过周密的调查,公安人员终于掌握了在逃人员的行
三路按图索骥,一举将他们全都缉拿归案。
⑤这几幅书法作品笔走龙蛇、流畅飘逸,在本次春季拍
相,就引起了国内外藏家的极大兴趣。
⑥天寒地冻、滴水成冰的季节终于过去,春天在大家的
来,到处都涣然冰释,生机勃勃。
A.①②④
√B.①④⑤
C.②③⑥
D.③⑤⑥
试题评
2.(2017·全国Ⅲ)下列各句中加颜色成语的使用,全都不正 ①促进科研成果转移转化是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重要 应该制订一套行之有效的激励机制和创新协同机制。 ②小庄从小就对机器人玩具特别感兴趣,上学后喜欢收集 通过各种途径得到的模型已经汗牛充栋,整整一间屋都摆 ③约翰逊的学术方法虽比较新颖,但其学术成果得到学 不是很多,再加上其追随者大都等而下之,以致他的学术 ④张家界独特的自然景观被列入《世界自然遗产名录》 峰峦叠嶂,峪壑幽深,溪流澄碧,让人乐不思蜀。
第八章 专题一
核心突破一 掌握关键的高考真
——精做
[考点要求] 表达应用 E 正确使用词语(包括熟语)
内容索引
全国Ⅰ 全国Ⅱ 全国Ⅲ
全国Ⅰ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1.(2015·全国Ⅰ)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成语,最恰当的
①这正是经验丰富的主教练在战术安排上的________之处
赛中想方设法消耗对方主力队员的体力。终于扭转劣势,
⑤国家“一带一路”战略的实施,给古丝绸之路的沿线
力,很多城市对未来踌躇满志,跃跃欲试。
⑥目前,快递业已经成为一个不可忽视的行业,快递服
无一失,但的确为百姓生活提供了极大的便利。
A.①③⑥
√B.①④⑤
C.②③⑤
D.②④⑥
试题评
全国近年高考语文大一轮复习第八章语言文字应用-基于思维的语言建构和运用专题三语言得体核心突破二理解

(全国版)2019版高考语文大一轮复习第八章语言文字应用-基于思维的语言建构和运用专题三语言得体核心突破二理解必备知识,掌握关键能力编辑整理:尊敬的读者朋友们:这里是精品文档编辑中心,本文档内容是由我和我的同事精心编辑整理后发布的,发布之前我们对文中内容进行仔细校对,但是难免会有疏漏的地方,但是任然希望((全国版)2019版高考语文大一轮复习第八章语言文字应用-基于思维的语言建构和运用专题三语言得体核心突破二理解必备知识,掌握关键能力)的内容能够给您的工作和学习带来便利。
同时也真诚的希望收到您的建议和反馈,这将是我们进步的源泉,前进的动力。
本文可编辑可修改,如果觉得对您有帮助请收藏以便随时查阅,最后祝您生活愉快业绩进步,以下为(全国版)2019版高考语文大一轮复习第八章语言文字应用-基于思维的语言建构和运用专题三语言得体核心突破二理解必备知识,掌握关键能力的全部内容。
核心突破二理解必备知识,掌握关键能力--人分对象,境分场合,语分敬谦敬谦辞是语言得体的核心要素之一。
所谓敬辞,是含恭敬口吻的用语,只能用于对方;所谓谦辞,是表示谦虚的言辞,只能用于自己。
准确得体地使用一些敬谦辞,可以体现出一个人的修养与品位.由于敬谦辞多是文言词汇,数量不少,因此必须勤于积累,准确理解。
一、敬辞常用的敬辞有:贵、拜、奉、高、惠、令、垂、光、屈、贤,恭候、千金、华诞、璧还、俯就、斧正、借问、雅正、鼎力,等等。
①“贵"字有“贵姓、贵庚、贵体、贵干、贵恙、贵子……”,用于称跟对方有关的事物。
②“拜”字有“拜望、拜会、拜读、拜托、拜别、拜贺……”,用在动词前,用于人事往来.③“奉”字有“奉迎、奉陪、奉告、奉还、奉送、奉达、奉复、奉劝……",用于自己的行动涉及对方时。
④“高”字有“高堂、高足、高就、高龄、高寿、高见、高攀……”,称别人的亲属或事物。
⑤“惠”字有“惠赠、惠存、惠顾、惠临、惠允……",用于对方对待自己的行动.⑥“令”字有“令尊、令堂、令爱(令嫒)、令郎……”,用于称对方的亲属。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知识运用
3.请分析下列句子中加点成语使用错误的原因。 (1)(2017· 天津改编)文艺复兴以后,美成为人文素养中的主要内涵,真与 美就劳燕分飞了。 答案 劳燕分飞:比喻人别离(多用于夫妻)。此处应用“分道扬镳”。 (2)(2017· 江苏改编)在刺绣画艺术传承与发展过程中,无数绣娘以励精求 治的工匠精神,创作出令人耳目一新的作品。
第八章 专题一
核心突破二
理解必备知识,掌握关键能力
——把握语境,体察细微
内容索引
成语的识记、理解 在具体语境中准确判断成语运用正误
理解必备知识
成语的识记、理解
一、记准成语意思,尤其是重点语素的含义,避免望文生义
成语具有结构的稳定性和意义的整体性特点,其含义是约定俗成的。成语
的含义不是构成它的单个语素义的简单叠加,而是通过引申、比喻等方式概括出
有些成语有特定的使用范围,词义有所侧重,适用的对象也就不
同。有的指个体,有的指群体;有的指人,有的指物;有的专用于男
女或夫妻之间,有的专用于写文章或文学艺术等等。如果把握不准,
就极易扩大或转移使用的范围。如“豆蔻年华”指女子十三四岁的年
纪,就不能用在男性身上。“倚马可待”指靠着即将出征的战马起草
文件,可以立即完稿,形容文思敏捷,写文章快。这个成语就不能用
词的意思:
春意阑珊(将尽,衰落) 不刊之论(更改)
久假不归(借)
七月流火(火星)
危言正色(刚直)
屡试不爽(差错)
一文不名(占有)
不孚众望(使人信服) 一傅众咻(教导) 安土重迁(不轻易) 文不加点(涂上一点,表示删去)
哀而不伤(悲伤)
犯而不校(计较) 差强人意(稍微) 细大不捐(抛弃)
二、记准成语的使用对象,避免张冠李戴
答案
2.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A.教材中一些有深度的作品,之所以被很多人视为畏途,多源于文章被“大 卸八块”为干瘪的“知识点”,令人因目无全牛而对这些课文心生畏惧。
B.淘宝网、当当网等知名大型网站首页出现错别字的情况比比皆是,出现错
别字可能是因为大意,本无可厚非,但面对网友的指错却犯而不校就令人 C.人们都希望度过美好的桑榆暮景,但现阶段中国许多老人的现实却并非如 √
费解了。
此,子女为生计四处奔波,无暇顾及老人,“空巢”现象普遍。
D.在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获得者、93岁高龄的清华大学教授吴良镛院士为研 究生新生做报告的35分钟里,学生成片地趴在桌上睡觉,于是有人认为, 大学生第一课应该要不羞当面,治学先修身。
解析 答案
微积累
望文生义是对成语关键字词理解不准确造成的。请识记下列成语中关键字
答案
励精求治:振作精神,想办法把国家治理好。用于人,此处不能
用于修饰“工匠精神”。
答案
4.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A.从互联网金融、互联网教育到互联网工业、互联网农业,“互联网”的 √
发展如火如荼,已从第三产业渗透到第一、二产业。
B.遍寻文明史,国家阅读风气的兴衰总与其文明程度休戚相关。凡读书蔚
或褒义词贬用的错误。有的成语意义较为复杂,感情色彩呈现两面性,如“想入非
非”,指胡思乱想,多含贬义;又指思想进入虚幻境界,完全脱离实际,属中性。 “世外桃源”,比喻理想中的生活境界或环境优美的地方,属褒义;又比喻空想的 脱离现实的地方,含有贬义。“无所不至”,既指没有达不到的地方,属中性;也 指凡能做的都做到了(用于坏事),属贬义。对这类“两面”成语的使用,一定要把 握好语境,严防褒贬误用。需要注意的是,有时为
知识运用
1.请分析下列句子中加点成语使用错误的原因。 (1)张经理语重心长的一席话,如电光石火,让小余心头郁积的阴霾顿时 消散,再次燃起争创销售佳绩的激情。 答案 电光石火:像闪电的光,像燧石迸出的火星。这种光和火星闪现 的时间极短,形容迅速消失。也用来形容速度极快。此处属望文生义。 (2)最美的是小镇的春天,草长莺飞,风声鹤唳,走进小镇就如同置身于 世外桃源,来此旅游的人一定会被这里的美丽景色深深吸引。 答案 风声鹤唳:形容惊慌疑惧。此处属望文生义。
(看不到整体)”。
2. 读懂重点语素。特别是对含有古义的语素,要准确理解此语素在 其中的准确含义。如“登高自卑”:登高山要从底下开始。比喻做事情 要循序渐进,由浅入深。做事脚踏实地从小事做起。这里“卑”是“低” 的意思,而我们常常会将“卑”误解为“卑贱(渺小)”。 3.把握引申含义。特别是对那些有引申(比喻)含义、多层含义的成语, 要全面理解其真正的、丰富的含义,并了解其在现在常用的含义。如 “望洋兴叹”:本义指在伟大的事物面前感叹自己的渺小,今多指要做 一件事而力量不够,感到无可奈何。不能理解为望着海洋发出感叹。
来的。因此,理解成语意思时尤其要注意以下三点。
1.理解词语来源。特别是对含有典故的成语,要理解其来源及相关的典故。 如“目无全牛”:语出《庄子· 养生主》,是说一个杀牛的人最初杀牛,眼睛看 见的是整个的牛,三年以后,技术纯熟了,动刀时只看到牛的皮骨间隙,而看不 到全牛。后用来形容技艺已达到十分纯熟的地步。常常被误解为“看不到整头牛
不情之请(谦辞,用于自己) 雨后春笋(新事物) 脱颖而出(人的才能) 悬壶济世(行医) 荡气回肠(文章、乐曲)
耳提面命(长辈) 扣人心弦(诗文、表演) 长此以往(多指不好的情况) 石破天惊(事情或文章议论)
三、记准成语的感情色彩,避免褒贬误用 有的成语本身具有明显的褒贬色彩。成语从感情色彩上可分为褒义、中性、 贬义三种类型。在成语的使用过程中,必须辨明褒贬,否则就容易造成贬义词褒用
然成风之时,也必为思想活跃、文明进步、社会人心昂扬进取之世。
C.市场上漂亮而有个性的新车型越来越多,消费者可以有更多的选择余地
择善而从,这对消费者来说,无疑是一件大好事。
D.水污染会给公众的身体与健康带来威胁,造成某些慢性病,还会给社会
带来极大的损失,其危害性是不可理喻的。
解析 答案
微积累
张冠李戴是对成语使用对象不理解造成的。请识记下列成语的使用对象: 休戚相关(人和人) 振聋发聩(言论) 明日黄花(过时事物) 两小无猜(少男少女) 络绎不绝(人、马、车、船) 相敬如宾(夫妻) 崭露头角(青少年) 炙手可热(人) 车水马龙(热闹情景) 汗牛充栋(书籍) 鼎力相助(敬辞,对方) 济济一堂(有才能的人) 薪尽火传(师生、学问) 芸芸众生(众多平常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