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届高考物理一轮总复习:配套练习(含答案)
(完整版)2019年高考物理一轮基础系列题1含解析新人教版

5、[多选]如图所示,一块长木板 B 放在光滑的水平面上,在 B 上放一物体 A,现以恒 定的外力 F 拉 B,由于 A、B 间摩擦力的作用,A 将在 B 上滑动,以地面为参考系,A、B 都 向前移动一段距离。在此过程中( )
A.外力 F 做的功等于 A 和 B 动能的增量 B.B 对 A 的摩擦力所做的功等于 A 的动能增量 C.A 对 B 的摩擦力所做的功等于 B 对 A 的摩擦力所做的功 D.外力 F 对 B 做的功等于 B 的动能的增量与 B 克服摩擦力所做的功之和 解析:选 BD A 物体所受的合外力等于 B 对 A 的摩擦力,对物体 A 应用动能定理,则 有 B 对 A 的摩擦力所做的功等于 A 的动能的增量,B 对;A 对 B 的摩擦力与 B 对 A 的摩擦力 是一对作用力与反作用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但是由于 A 在 B 上滑动,A、B 相对地的 位移不等,故二者做功不等,C 错;对长木板 B 应用动能定理,WF-Wf=ΔEkB,即 WF=ΔEkB+Wf 就是外力 F 对 B 做的功,等于 B 的动能增量与 B 克服摩擦力所做的功之和, D 对;由前述讨论知 B 克服摩擦力所做的功与 A 的动能增量(等于 B 对 A 的摩擦力所做的功)不 等,故 A 错。 6、(多选)一物体静止在水平地面上,在竖直向上的拉力 F 的作用下开始向上运动,如 图甲所示.在物体运动过程中,空气阻力不计,其机械能 E 与位移 x 的关系图象如图乙所
河曲智叟亡以应。(《愚公移山》) 选择,音乐会,昂贵,火柴,
河曲智叟亡以应。(《愚公移山》)
亡:通“无”。 亡:通“无”。
钱,丝绸,花,周末
日之其所亡。(《乐羊子妻》) 大明的母亲(一)___ ncle 喜欢在(6)___上看电视上的足球,但从不去看足球(7)___
2019高考物理一轮基础系列题(含解析)新人教版

丰富丰富纷繁2019 高考物理一轮基础系列题(3)李仕才一、选择题1、如下图,装载石块的自卸卡车静止在水平川面上,车厢倾斜至必定角度时,石块会沿车厢滑至车尾. 若车厢倾斜至最大角度时还有部分石块未下滑,卡车会向前加快,进而把剩余石块卸掉. 若视最大静摩擦力等于滑动摩擦力,则()图A.增添车厢倾斜程度,石块遇到的支持力增添B.增添车厢倾斜程度,石块遇到的摩擦力必定减小C.卡车向前加快时,石块所受最大静摩擦力会减小D.石块向下滑动过程中,对车的压力大于车对石块的支持力答案 C分析依据受力剖析可知,石块遇到的支持力F N= mg cosθ;故跟着车厢倾斜度增添,石块遇到的支持力减小;故 A 错误;石块未下滑时,摩擦力等于重力的分力,故F f= mg sinθ,θ增大,故摩擦力增大,故 B 错误;卡车向前加快运动时,协力沿运动方向,此时压力减小,故最大静摩擦力减小,故 C 正确;石块向下滑动过程中,对车的压力与车对石块的支持力为作使劲和反作使劲,故大小相等,故D错误 .2、如图 3 所示,一足够长的水平传递带以恒定的速度向右传动。
将一物块轻轻放在皮带左端,以v、 a、 x、 F 表示物块速度大小、加快度大小、位移大小和所受摩擦力的大小。
以下选项正确的选项是()图 3丰富丰富纷繁答案AB3、如图 3,左边为加快电场,右边为偏转电场,加快电场的加快电压是偏转电场电压的 k 倍。
有一初速度为零的电荷经加快电场加快后,从偏转电场两板正中间垂直电场方向射l入,且正好能从极板下面缘穿出电场,不计电荷的重力, 则偏转电场长宽之比d 的值为 ()图 3A.k B. 2 k C. 3D. 5kk分析 设加快电压为 U 1,偏转电压为 12U 2,因为 qU 1= mv 0,电荷走开加快电场时的速度20=2qU 1d 1qU 22=m= 0 =2qU 1mv;在偏转电场中=t,解得 t d,水平距离l· dmqUtmqU2 2 md22=d2U 1 =d2 ,因此 l= 2 k 。
2019高考物理:一轮复习练习题4含解析新人教版19419(含答案).doc

人教物理2019高考一轮练习题(4)李仕才一、选择题1、如图甲所示,足够长的木板B静置于光滑水平面上,其上放置小滑块A。
木板B受到随时间t变化的水平拉力F作用时,用传感器测出木板B的加速度a,得到如图乙所示的a-F图象,g取10 m/s2,则( )A.滑块A的质量为4 kgB.木板B的质量为1 kgC.当F=10 N时木板B的加速度为4 m/s2D.滑块A与木板B间的动摩擦因数为0.1【答案】BC2、频闪照相是每隔相等时间曝光一次的照相方法,在同一张相片上记录运动物体在不同时刻的位置。
如图所示是小球在竖直方向运动过程中拍摄的频闪照片,相机的频闪周期为T,利用刻度尺测量相片上2、3、4、5 与1 位置之间的距离分别为x1、x2、x、x4。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3A.小球一定处于下落状态B.小球在2位置的速度大小为C.小球的加速度大小为D.频闪照相法可用于验证机械能守恒定律【答案】D3、(2018四川省雅安市雅安中学月考)如图所示,质量为3m的竖直光滑圆环A的半径为R,固定在质量为2m的木板B 上,木板B的左右两侧各有一竖直挡板固定在地面上,B不能左右运动.在环的最低点静止放有一质量为m的小球C.现给小球一水平向右的瞬时速度,小球会在圆环内侧做圆周运动,为保证小球能通过环的最高点,且不会使环在竖直方向上跳起,初速度必须满足()A. 最小值为B. 最大值为C. 最小值为D. 最大值为【答案】CD4、(2018山东枣庄八中重点班月考)如图甲所示,一轻弹簧的两端与质量分别为m和2m的两物块A、B相连接,并静止在光1滑的水平面上. 现使A瞬时获得水平向右的速度3m/s,以此刻为计时起点,两物块的速度随时间变化的规律如图乙所示,从图像信息可得()A. 在1t 、3t 时刻两物块达到共同速度1m/s ,且弹簧都是处于压缩状态B. 从3t 到4t 时刻弹簧由压缩状态恢复到原长C. 两物体的质量之比为12:1:2m m =D. 在2t 时刻A 与B 的动能之比为12:1:8k k E E =【答案】CD弹簧的长度将逐渐增大,两木块均减速,当t 3时刻,二木块速度相等,系统动能最小,弹簧最长,因此从t 3到t 4过程中弹簧由伸长状态恢复原长,故B 错误;系统动量守恒,选择开始到t 1时刻列方程可知m 1v 1=(m 1+m 2)v 2,将v 1=3m/s ,v 2=1m/s 代入得:m 1:m 2=1:2,故C 正确;在t 2时刻A 的速度v A =1m/s ,B 的速度v B =2m/s ,根据m 1:m 2=1:2,求出E k1:E k2=1:8,故D 正确.5、在如图甲所示的电路中,电源电动势为3.0 V ,内阻不计,L 1、L 2为相同规格的小灯泡,这种小灯泡的伏安特性曲线如图乙所示,R 为定值电阻,阻值为7.5 Ω.当开关S 闭合后( )A .L 1的电阻为112 ΩB .L 1消耗的电功率为7.5 WC .L 2的电阻为7.5 ΩD .L 2消耗的电功率为0.3 W【答案】CD6、磁悬浮高速列车在我国上海已正式投入运营.如图所示就是磁悬浮的原理,图中A是圆柱形磁铁,B是用高温超导材料制成的超导圆环.将超导圆环B水平放在磁铁A上,它就能在磁力的作用下悬浮在磁铁A的上方空中,则( )A.在B放入磁场的过程中,B中将产生感应电流;当稳定后,感应电流消失B.在B放入磁场的过程中,B中将产生感应电流;当稳定后,感应电流仍存在C.若A的N极朝上,B中感应电流的方向为顺时针方向D.若A的N极朝上,B中感应电流的方向为逆时针方向【答案】BC【解析】当B环靠近A时,由于越靠近磁铁A,其磁场就越强,磁感线就越密,所以在靠近过程中穿过B环的磁通量会发生变化,即在B环中会产生感应电流;由于发生了超导,即没有电阻,所以此时B环中的电流不会变小,且永远存在,故A错误,B正确;此时圆环B水平悬浮在磁铁A的上方空中,即相互排斥,若A的N极朝上,这就说明B环的下面是N极,由安培定则可判断此时感应电流为顺时针方向(俯视),故C正确,D错误.7、现用某一光电管进行光电效应实验,当用某一频率的光入射时,有光电流产生。
2019人教版高考物理一轮选习练题(5)及答案

2019人教版高考物理一轮选习练题(5)及答案一、选择题1、关于矢量和标量的正负,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矢量的正负表示大小,正值一定比负值大B. 矢量的正负表示方向,正值与负值方向相反C. 标量的正负表示大小,正值一定比负值大D. 标量只有正值,没有负值【来源】浙江省余姚中学2019届高三选考科目模拟卷(一)物理试题【答案】 B【解析】AB、矢量的正负表示方向不表示大小,正值与负值方向相反,故B正确,A错误;CD、标量的正负有时表示大小,正值一定比负值大;标量的正负有时不表示大小,比如正功和负功,故C、D错误;故选B。
链接---(2019·吉林实验中学二模)如图所示,重80 N的物体A放在倾角为30°的粗糙斜面上,有一根原长为10 cm、劲度系数为1 000 N/m的弹簧,其一端固定在斜面底端,另一端放置物体A后,弹簧长度缩短为8 cm,现用一测力计沿斜面向上拉物体,若物体与斜面间最大静摩擦力为25 N,当弹簧的长度仍为8 cm时,测力计读数可能为( ABC )A.10 NB.20 NC.40 ND.60 N解析: 施加拉力前,物体受到四个力的作用而平衡,重力G、垂直斜面向上的支持力F、沿斜面向上的摩擦力f和弹簧对物体施加沿斜面向上的弹力T,受力如图, N其中T=kx=1 000×0.02 N=20 N,根据平衡条件可求出f=Gsin 30°-T=20 N,方向沿斜面向上.施加拉力F后,弹簧长度不变,说明物体仍然静止,并且弹簧对物体施加的弹力大小和方向不变,若摩擦力沿斜面向上,则F+f+T=Gsin 30°,即F+f=20 N,摩擦力f随着F增大而变小,当F=20 N时,f=0,若F>20 N,摩擦力沿斜,代入数据可得F<45 N,所以面向下,因为物体没有滑动,所以F+T<Gsin 30°+fm测力计读数在0~45 N之间.选项A,B,C正确,D错误.2、(2019·重庆市永川中学高三第一次模拟诊断)如图所示,下列有关运动的说法正确的是()A.图甲中撤掉挡板A的瞬间,小球的加速度竖直向下B.图乙中固定在竖直面内的圆环内径r=1.6 m,小球沿环的内表面通过最高点的速度可以为2 m/sC.图丙中皮带轮上b点的向心加速度大小等于a点的向心加速度大小(a点的半径为r,b点的半径4r,c点的半径为2r)D.图丁中用铁锤水平打击弹簧片后,B球比A球先着地解析:选C.开始小球受重力、弹簧的弹力和支持力处于平衡,重力和弹簧的合力方向与支持力方向相反,撤掉挡板的A的瞬间,支持力为零,弹簧弹力不变,则弹力和重力的合力方向与之前支持力的方向相反,则加速度的方向为垂直挡板,解得v=gr=向下.故A错误.小球在圆环的最高点的临界情况是:mg=m v2r4 m/s,知最高点的最小速度为4 m/s.故B错误.a、c两点的线速度大小相等,,则a、c两点的向心加速度之比为2∶1,b、c两点的角速度相等,根据a=v2r根据a=rω2,则b、c两点的加速度之比为2∶1,可知a、b两点的加速度相等.故C正确.图丁中用铁锤水平打击弹簧片后,A做平抛运动,B做自由落体运动,两球同时落地.故D错误.故选C.3、(2019届北京市海淀区高三上学期期中)图所示,某同学站在体重计上观察超重与失重现象。
2019高考物理:一轮复习编练习题5含解析新人教版194(含答案).doc

2019高考物理(人教)一轮编练习题(5)李仕才一、选择题1、如图所示,置于地面的矩形框架中用两细绳拴住质量为m的小球,绳B水平.设绳A、B对球的拉力大小分别为F、F2,1它们的合力大小为F.现将框架在竖直平面内绕左下端缓慢旋转90°,在此过程中( )图A.F1先增大后减小B.F2先增大后减小C.F先增大后减小D.F先减小后增大答案 B解析对小球受力分析如图所示:小球处于静止状态,受力平衡,两绳的拉力的合力与重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则F不变,根据平行四边形定则可知,将框架在竖直平面内绕左下端缓慢旋转90°的过程中,F1逐渐减小,F先增大后减小,当绳A处于水平方向时,F2最大,故B正确. 22、在两个足够长的固定的相同斜面体上(其斜面光滑),分别有如图所示的两套装置,斜面体B的上表面水平且光滑,长方体D的上表面与斜面平行且光滑,p是固定在B、D上的小柱,完全相同的两只弹簧一端固定在p上,另一端分别连在A和C上,在A与B、C与D分别保持相对静止状态沿斜面自由下滑的过程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两弹簧都处于拉伸状态B.两弹簧都处于压缩状态C.弹簧L1处于压缩状态,弹簧L2处于原长D.弹簧L1处于拉伸状态,弹簧L2处于压缩状态解析:选C 由于斜面光滑,它们整体沿斜面下滑的加速度相同,为g sin α。
对于题图甲,以A为研究对象,重力与支持力的合力沿竖直方向,而A沿水平方向的加速度:a x=a cos α=g·sin αcos α该加速度由水平方向弹簧的弹力提供,所以弹簧L处于压1缩状态;对于题图乙,以C为研究对象,重力与斜面支持力的合力大小:F合=mg sin α,即C不能受到弹簧的弹力,弹簧L2处于原长状态。
故选项C正确,A、B、D错误。
3、如图所示,轻杆长3L,在杆两端分别固定质量均为m的球A和B,光滑水平转轴穿过杆上距球A为L处的O点,外界给系统一定能量后,杆和球在竖直平面内转动,球B运动到最高点时,杆对球B恰好无作用力。
2019高考物理:一轮训练学题2含解析新人教版11061149(含答案).doc

人教物理2019高考一轮训练学题(2)李仕才1、如图所示,滑轮本身的质量可忽略不计,滑轮轴O安在一根轻木杆B上,一根轻绳AC绕过滑轮,A端固定在墙上,且绳保持水平,C端挂一重物,BO与竖直方向的夹角θ=45°,系统保持平衡.若保持滑轮的位置不变,改变夹角θ的大小,则滑轮受到木杆作用力大小变化情况的是( )图A.只有角θ变小,作用力才变大B.只有角θ变大,作用力才变大C.不论角θ变大或变小,作用力都是变大D .不论角θ变大或变小,作用力都不变【答案】D【解析】杆的力比较特殊,本题中卫两端绳子的合力.2、一质点做速度逐渐增大的匀加速直线运动,在时间间隔t 内位移为s ,动能变为原来的9倍.该质点的加速度为( ) A.2st B.232s t C.24s t D.28s t【解题关键】 解此题抓住两点:(1)加速度的定义式及动能的表达式.(2)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平均速度公式.【答案】A3、某人用绳子将一桶水从井内向上提的过程中,不计绳子的重力,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只有在桶匀速上升过程中,绳子对桶的拉力才等于桶对绳子的拉力B.桶加速上升的过程中,绳子对桶的拉力大于桶对绳子的拉力C.桶加速上升的过程中,绳子对桶的拉力等于桶对绳子的拉力D.桶减速向上运动的过程中,绳子对桶的拉力小于桶对绳子的拉力【答案】C4、(2018·四川成都调研)如图1所示,一小球在光滑的V形槽中由A点释放,经B点(与B点碰撞所用时间不计)到达与A 点等高的C点,设A点的高度为1 m,则全过程中小球通过的路程和位移大小分别为( )图1 A.23 3 m ,23 3 m B.23 3 m ,433 m C.43 3 m ,23 3 m D.433 m ,1 m 【答案】C5、假设某无人机靶机以300 m/s 的速度匀速向某个目标飞来,在无人机离目标尚有一段距离时从地面发射导弹,导弹以80 m/s 2的加速度做匀加速直线运动,以1 200 m/s 的速度在目标位置击中该无人机,则导弹发射后击中无人机所需的时间为( )A.3.75 sB.15 sC.30 sD.45 s【答案】B【解析】导弹由静止做匀加速直线运动,即v 0=0,a =80m/s 2,据公式v =v 0+at ,有t =v a =1 20080 s =15 s ,即导弹发射后经15 s 击中无人机,选项B 正确.6、(多选)如图7所示,将两相同的木块a 、b 置于粗糙的水平地面上,中间用一轻弹簧连接,两侧用细绳固定于墙壁.开始时a 、b 均静止.弹簧处于伸长状态,两细绳均有拉力,a 所受的摩擦力F f a ≠0,b 所受的摩擦力F f b =0,现将右侧细绳剪断,则剪断瞬间( )图7A.F f a 大小不变B.F f a 方向改变C.F f b 仍然为零D.F f b 方向向右【答案】AD【解析】剪断右侧细绳瞬间,b 木块仍受弹簧向左的拉力,故此时F f b 不等于零,其方向水平向右,与弹簧拉力方向相反.a木块在剪断细绳瞬间与剪断前受力情况没有发生变化,故F f a的大小、方向均没有变化.选项A、D正确.7、如图10甲所示,在倾角为30°的足够长的光滑斜面上,有一质量为m的物体,受到沿斜面方向的力F作用,力F按图乙所示规律变化(图中纵坐标是F与mg的比值,力沿斜面向上为正).则物体运动的速度v随时间t变化的规律是(物体初速度为零,重力加速度取10 m/s2)( )图10【答案】C8、四辆小车从同一地点向同一方向运动的情况分别如图7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图7A.甲车做直线运动,乙车做曲线运动B.这四辆车均从静止开始运动C.在0~t2时间内,丙、丁两车在t2时刻相距最远D.在0~t2时间内,丙、丁两车间的距离先增大后减小【答案】C【解析】x-t图象中,位移方向用正负表示,图中甲、乙两个物体的位移一直为正,且不断增加,故甲与乙都是单向的直线运动,故A错误;x-t图象的斜率表示速度,v-t图象的斜率表示加速度,故乙车做减速直线运动,甲车做匀速直线运动,则甲、乙不是从静止开始运动,故B错误;由v-t图象中图线与时间轴围成的面积表示位移可知:丙、丁两车在t2时刻面积差最大,所以相距最远,故C正确;在0~t2时间内,丁的速度大于丙的速度,两车间的距离一直增大,故D错误.9、兰渝铁路的开通,为广大市民的生活、工作带来极大的方便.现简化动车运行物理模型,假设在南充站停靠的动车在停靠南充站前以速度v0=234 km/h做匀速直线运动,经停该站的动车先做匀减速直线运动,在该站短暂停留后,做匀加速直线运动出站,当速度达到v0=234 km/h时又开始做匀速直线运动,全过程的v-t图象如图9所示.求:图9(1)动车离开南充站时的加速度大小;(2)动车停靠南充站比不停靠该站运行多经历的时间.【答案】(1)5 m/s 2 (2)136.5 s【解析】(1)由图知加速时间t 2=13 s由公式v 0=at 2则a =t2v0=5 m/s 2(2)由图知减速时间t 1=20 s减速位移x 1=2v0+0t 1=650 m加速位移x 2=2v0+0t 2=422.5 m在车站停止时间t 3=120 s动车以234 km/h 速度经过车站用时t 4=v0x1+x2=16.5 s 则所求时间Δt =(t 1+t 2+t 3)-t 4=136.5 s.10、(2018·青海西宁调研)图5甲为一转动的传送带AB ,传送带以恒定的速率v 逆时针转动.在传送带的左侧边缘的B 点有一滑块,若让滑块以初速度v1=3 m/s冲上传送带,滑块运动的v-t图象如图乙中a所示,若让滑块以初速度v=6 m/s冲上传2送带,滑块运动的v-t图象如图乙中b所示.g取10 m/s2,试求:(1)传送带的长度l和传送带与物块之间的动摩擦因数μ;(2)滑块以初速度v1=3 m/s冲上传送带时,滑块返回B点的时间.【答案】(1)32 m 0.05 (2)12.5 s(2)滑块在0~6 s和6~t s内的位移大小相等,方向相反21×6×3 m=21×(t-6+t-10)×2 m滑块返回B点的时间t=12.5 s.11、皮划艇选手与艇的总质量为100 kg,皮划艇冲刺时的加速度可达10 m/s2,求此时桨对水的推力是多大?(设水的阻力可忽略)【答案】103 N【解析】以皮划艇和选手整体为研究对象,设水对桨的推力为F,由F=ma有F=ma=100×10 N=103 N,由牛顿第三定律知,桨对水的推力与F等大反向,所以桨对水的推力大小为103 N.、12如图9所示,一个“Y”形弹弓顶部跨度为L,两根相同的橡皮条自由长度均为L,在两橡皮条的末端用一块软羊皮(长度不计)做成裹片.若橡皮条的弹力与形变量的关系满足胡克定律,每根橡皮条的劲度系数均为k,发射弹丸时每根橡皮条的最大长度为2L(弹性限度内),则发射中橡皮条对裹片的最大作用力为( )图9A.kLB.2kLC.23kLD.215kL【答案】D。
(人教)物理2019高考一轮选练练题(1)及答案

(人教)物理2019高考一轮选练练题(1)及答案解析:选C.小球在从A到O运动的过程中,受弹力和摩擦力,由牛顿第二定律可知:kΔx-μmg=ma,物体做加速度减小的加速运动,当加速度为零的时(弹力等于摩擦力时)速度最大,接下来摩擦力大于弹力,小球开始做减速运动,当弹簧原长时离开弹簧,故A错误;因为小球恰能沿轨道运动到最高点B,由重力提供向心力:mg=m v2BR,解得:v B=gR,从O到B根据动能定理得:-mg2R=12mv 2B-12mv20,联立以上解得:v0=5gR,由上分析可知:小球从开始运动到离开弹簧速度先增大后减小,所以最大速度要比5gR大,故B错误;从A到O根据能量守恒得:E p=12mv 20+μmgx0,联立以上得:E p=2.5mgR+μmgx0,故C正确;小球在最低点时做圆周运动,由牛顿第二定律得:N-mg=m v20R,联立以上解得:N=6mg,故D错误.3、(2019甘肃武威市第六中学高三阶段考)将某材料制成的长方体锯成A、B两块放在水平面上,A、B紧靠在一起,物体A的角度如图所示.现用水平方向的力F推物体B,使物体A、B保持原来形状,整体沿力F的方向匀速运动,则() A. 物体A在水平方向受两个力的作用,合力为零B. 物体A只受一个摩擦力C. 物体B对A的弹力小于桌面对物体A的摩擦力D. 物体B在水平方向受三个力的作用【答案】C【解析】对A受力分析,在水平方向上受B对A的弹力,桌面的滑动摩擦力,B对A的静摩擦力,在三个力的作用下处于平衡,选项AB错误;受力如图。
从图上可知,木板B对A的压力小于桌面对木板A的摩擦力,选项C正确;对B分析,在水平方向上受推力F,桌面的摩擦力,A对B的压力,A对B的静摩擦力,在四个力作用下平衡,选项D错误。
4、如图所示,厚度均匀的木板放在水平地面上,木板上放置两个相同的条形磁铁,两磁铁的N极正对.在两磁铁竖直对称轴上的C点固定一垂直于纸面的长直导线,并通一垂直纸面向里的恒定电流,木板和磁铁始终处于静止状态,则()A.导线受到的安培力竖直向上,木板受到地面的摩擦力水平向右B.导线受到的安培力竖直向下,木板受到地面的摩擦力水平向左C.导线受到的安培力水平向右,木板受到地面的摩擦力水平向右D.导线受到的安培力水平向右,木板受到地面的摩擦力为零解析:选C.条形磁铁的磁场在C处的磁感应强度方向竖直向上,由左手定则可知,长直导线所受的安培力水平向右.把木板和条形磁铁看成整体,由牛顿第三定律可知,木板和条形磁铁所受安培力向左.对木板和条形磁铁,由平衡条件可知,木板受到地面的摩擦力水平向右,选项C正确.5、如图所示,两竖直平行板间同时存在匀强电场和匀强磁场,电场的电场强度为E、方向水平向左,磁场的磁感应强度为B、方向与电场垂直且水平向里.一带电液滴以竖直向下的初速度v=进入电、磁场区域,最终能飞出该区域.则液滴在电、磁场中( D )A.做匀速直线运动B.做匀变速曲线运动C.运动速度逐渐减小D.机械能逐渐减小解析:带电液滴进入场中时,由题意可知,电场力等于洛伦兹力,所以重力使其加速运动,从而洛伦兹力的大小增大,方向随速度方向的变化而变化,所以带电液滴将向右做变速曲线运动,故A,B均错误;由题意可知,带电液滴向右偏离并射出复合场,则运动速度逐渐增大,故C错误;由上分析可知,电场力做负功,电势能增加,则机械能减小,故D正确.6、质量为0.8 kg的球固定在支杆AB的上端,支杆AB的下端固定在升降机上,今用一段绳子水平拉球,使杆发生弯曲,如图所示,已知绳的拉力为6 N,g取10 m/s2,则以下说法正确的是()A.若升降机是静止状态,则AB杆对球的作用力大小为6 NB.若升降机是静止状态,则AB杆对球的作用力大小为8 NC.若升降机是加速上升,加速度大小5 m/s2,则AB杆对球的作用力大小为6 5 N D.若升降机是减速上升,加速度大小5 m/s2,则AB杆对球的作用力大小为6 5 N 解析:选C.A、B若升降机是静止的,球静止,处于平衡状态,由平衡条件可知,杆的作用力大小:F2绳子+mg2=62+0.8×102N=10 N,故AB错误;C、若升降机加速上升,对球,在竖直方向,由牛顿第二定律得:F y-mg=ma,解得:F y=12 N,在水平方向,由平衡条件得:F x=F绳子=6 N,杆对球的作用力大小:F=F2x+F2y=6 5 N,故C正确;D、若升降机减速上升,对球,在竖直方向,由牛顿第二定律得:mg-F y=ma,解得:F y=4 N,在水平方向,由平衡条件得:F x=F绳子=6 N,杆对球的作用力大小:F=F2x+F2y=213 N,故D错误;故选C.7、下表给出了一些金属材料的逸出功.现用波长为400 nm的单色光照射上述材料,能产生光电效应的材料最多有几种(普朗克常量h=6.6×10-34 J·s,光速c=3.00×108 m/s)()材料铯钙镁铍钛逸出功(10-19 J) 3.0 4.3 5.9 6.2 6.6A.2种B.3种C.4种D.5种解析:选A.光电效应发生的条件是入射光的频率大于金属的极限频率,入射光的能量大于金属的逸出功,光子的能量为ε=hν=h cλ,代入计算得ε=6.6×10-34×3×108400×10-9J=4.95×10-19 J,可以看出光子能量大于逸出功的金属有两种,所以A项正确.8、(多选)甲、乙两建筑工人用简单机械装置将工件从地面提升并运送到楼顶。
2019高考物理:一轮选练练题8含解析新人教版1009475(含答案).doc

(人教)物理2019高考一轮选练练题(8)及答案李仕才一、选择题1、如图所示,粗糙水平面上有一固定的、粗糙程度处处相同的圆弧形框架ABC,框架下面放置一块厚度不计的金属板,金属板的中心O点是框架的圆心,框架上套有一个轻圆环,用轻弹簧把圆环与金属板的O点固定连接,开始时轻弹簧处于水平拉伸状态.用一个始终沿框架切线方向的拉力F拉动圆环,从左侧水平位置缓慢绕框架运动,直到轻弹簧达到竖直位置,金属板始终保持静止状态,则在整个过程中( )A.沿框架切线方向拉力F逐渐减小B.水平面对金属板的摩擦力逐渐增大C.水平面对金属板的支持力逐渐减小D.框架对圆环的支持力逐渐减小解析:选C.弹簧伸长量不变,弹簧的弹力大小F′不变,弹簧与水平方向夹角为θ.金属板受重力mg、支持力N、弹簧的拉力F′和向右的静摩擦力f作用,水平方向f=F′cos θ,竖直方向N+F′sin θ=mg,得N=mg-F′sin θ,随着θ的增大,支持力不断减小,静摩擦力逐渐减小,故B错,C对;圆环受弹簧的拉力、框架的支持力(大小不变为F′)、拉力F和滑动摩擦力f′,有F=f′=μF′,故拉力大小不变,A、D错.2、(2017·浙江嘉兴测试)如图所示是一种腹部先着水的跳水比赛,击水时水花最大者获胜,水花的大小主要取决于运动员入水时具有的动能.假设甲、乙两运动员都站在3 m高的平台上(甲、乙站立时的重心位置离平台均为1 m),其中质量为120 kg的甲简单地步出平台倒向水面.若质量为100 kg的乙要不输于甲,则需要通过起跳使自身重心至少升高约( B )A.0.6 mB.0.8 mC.1.6 mD.1.8 m解析:由机械能守恒定律,甲入水时动能为E k1=m 1gH=120×10×(3+1)J=4 800 J;乙要不输于甲,乙入水时动能至少为E k2=m 2g(H+h)=100×10×(3+1+h)J=4 800 J,解得h=0.8 m,选项B 正确.3、在地面上以初速度v 0竖直向上抛出一小球,经过2t 0时间小球落回抛出点,其速率为v 1,已知小球在空中运动时所受空气阻力与小球运动的速度成正比,则小球在空中运动时速率v 随时间t 的变化规律可能是( )【答案】A【解析】小球上升过程中,由牛顿第二定律有mg +kv =ma ,故随速度的减小,加速度逐渐减小,v —t 图象的切线斜率逐渐减小;小球下降过程中,由牛顿第二定律有mg -kv =ma ,则随速度逐渐增大,加速度逐渐减小,v —t 图象的切线斜率逐渐减小;由于有阻力作用,故回到地面的速度将小于初速度v 0,选项A 正确。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板块三限时规范特训时间:45分钟100分一、选择题(本题共10小题,每小题7分,共70分。
其中1~6为单选,7~10为多选)1.下列关于质点的叙述中正确的是()A.质点是真实存在的B.原子很小,所以原子就是质点C.质点是一种忽略次要因素的理想化模型D.地球的质量和体积都很大,所以不能看作质点答案 C解析质点是忽略了物体的形状和大小而假想的有质量的点,是一种忽略次要因素的理想化模型,因此A错误,C正确;原子虽然很小,但是在研究其内部结构时,不能将原子看成质点,B错误;地球的质量和体积虽然很大,但在研究地球的公转时地球本身的形状和大小可以忽略,地球可以看成质点,D错误。
2.《西游记》中,常常有孙悟空“腾云驾雾”的镜头,即使在科技日新月异的今天通常也采用“背景拍摄法”:让“孙悟空”站在平台上,做着飞行的动作,在他的背后展现出蓝天和急速飘动的白云,同时加上烟雾效果;摄影师把人物动作和飘动的白云及下面的烟雾等一起摄入镜头。
放映时,观众就感受到“孙悟空”在“腾云驾雾”。
这时,观众所选的参考系是()A.孙悟空B.平台C.飘动的白云D.镜头答案 C解析“背景拍摄法”实际是利用了相对运动的原理,拍摄时“孙悟空”整体不动,而“白云”移动,放映时,观众以“白云”为参考系,认为其“静止”,就会感觉到“孙悟空”在“腾云驾雾”。
故C正确。
3.[2018·枣庄模拟]在中国海军护航编队“巢湖”舰、“千岛湖”舰护送下,“河北锦绣”“银河”等13艘货轮从南海顺利抵达亚丁湾西部预定海域。
此次护航总航程4500海里。
若所有船只运动速率相同,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4500海里”指的是护航舰艇的位移B.研究舰队平均速度时可将“千岛湖”舰看作质点C.以“千岛湖”舰为参考系,“巢湖”舰一定是运动的D.根据题中数据可求出此次航行过程中的平均速度答案 B解析“4500海里”指的是护航舰艇的路程,研究舰队平均速度时可将“千岛湖”舰看作质点,但题中未给出位移与时间,无法计算平均速度。
因所有船只运动速率相同,若以“千岛湖”舰为参考系,“巢湖”舰不一定是运动的,故B正确。
4.如图所示,在气垫导轨上安装有两个光电计时装置A、B,A、B间距离为L=30 cm,为了测量滑块的加速度,在滑块上安装了一个宽度为d=1 cm的遮光条,现让滑块以某一加速度通过A、B,记录遮光条通过A、B的时间分别为0.010 s、0.005 s,滑块从A到B 所用时间为0.200 s,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滑块通过A的速度为1 cm/sB .滑块通过B 的速度为2 cm/sC .滑块的加速度为5 m/s 2D .滑块在A 、B 间的平均速度为3 m/s答案 C解析 滑块通过A 点的速度v A =d Δt 1=0.010.010m/s =1 m/s ,故A 错误;滑块通过B 点的速度v B =d Δt 2=0.010.005m/s =2 m/s ,故B 错误;滑块加速度a =v B -v A t =2-10.200m/s 2=5 m/s 2,故C 正确;滑块在A 、B 间的平均速度v =L t =0.30.200m/s =1.5 m/s ,故D 错误。
5.如图所示,一小球在竖直放置的光滑V 形槽中由A 点释放,经B 点(与B 点碰撞所用时间不计)到达与A 点等高的C 点,设A 点距B 点的高度为1 m ,则全过程中小球通过的路程和位移大小分别为( )A.23 3 m ,233 m B.23 3 m ,43 3 m C.43 3 m ,233 m D.433 m,1 m 答案 C解析 小球通过的路程为小球实际运动轨迹的长度,则小球的路程为s =2l AB =2×1sin60° m =433 m ;位移是由初位置指向末位置的有向线段,则小球的位移大小为x =l AC =1sin60° m =23 3 m 。
故C正确。
6.[2018·伊春模拟]一个质点做变速直线运动,以v1=10 m/s 的平均速度完成前13路程,以v2=30 m/s的平均速度完成剩下23的路程,则全过程的平均速度为()A.20 m/s B.18 m/s C.23.3 m/s D.40 m/s 答案 B解析设全程长为x,则前13路程所需的时间t1=13x10,后23路程所需的时间t2=23x30。
所以全程的平均速度v=xt1+t2=x13x10+23x30m/s=18m/s,故B正确。
7.[2018·长春模拟]关于匀变速直线运动中的加速度的方向和正、负值问题,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匀加速直线运动中的加速度方向一定和初速度方向相同B.匀减速直线运动中加速度一定是负值C.匀加速直线运动中加速度也有可能取负值D.只有在规定了初速度方向为正方向的前提下,匀加速直线运动的加速度才取正值答案ACD解析只有加速度方向与初速度方向相同,物体才会做加速运动,所以A正确;若规定初速度方向为负方向,则减速运动时,加速度为正值,加速运动时,加速度为负值,所以B错误,C、D正确。
8.物体做直线运动时可以用坐标轴上的坐标表示物体的位置,用坐标的变化量Δx表示物体的位移。
如图所示,一个物体从A运动到C,它的位移Δx1=-4 m-5 m=-9 m;从C运动到B,它的位移为Δx2=1 m-(-4 m)=5 m。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C到B的位移大于A到C的位移,因为正数大于负数B.A到C的位移大于C到B的位移,因为符号表示位移的方向,不表示大小C.因为位移是矢量,所以这两个矢量的大小无法比较D.物体由A到B的合位移Δx=Δx1+Δx2答案BD解析位移的正负代表方向,不代表大小,所以A到C的位移Δx1大于C到B的位移Δx2,故A、C错误,B正确;A到B的合位移Δx=1 m-5 m=-4 m=Δx1+Δx2,故D正确。
9.一物体做直线运动,在图中所示的位移坐标轴上O、x1、x2、…、x n-1、x n分别为物体在开始和第1 s末、第2 s末、…、第(n-1) s末、第n s末的位置,则下述说法中正确的是()A.Ox2为第2 s内的位移,方向由O指向x2B.Ox n-1为(n-1) s内的位移,方向由O指向x n-1C.x2x n为前2n s内的位移,方向由x2指向x nD.x n-1x n为第n s内的位移,方向由x n-1指向x n答案BD解析题中O、x1、x2、…、x n-1、x n分别为不同位置,分别与各个时刻对应,而题中选项所列位移均与时间对应,其中Ox2为前2 s内的位移,Ox n-1为(n-1) s内的位移,x2x n为从第2 s末到第n s 末的位移,x n-1x n为第n s内的位移,故B、D正确。
10.如图所示的时间轴,下列关于时刻和时间间隔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t2表示时刻,称为第2 s末或第3 s初,也可以称为2 s 内B.t2~t3表示时间,称为第3 s内C.t0~t2表示时间,称为最初2 s内或前2 s内D.t n-1~t n表示时间,称为第(n-1) s内答案BC解析时刻和时间分别对应于时间轴上的一个点和一个线段。
t n 是时刻,可表述为第n s末或第(n+1) s初,A错误;n s内是指从0~n s末共n s的时间,C正确;第n s内是指从(n-1) s末至n s末共1 s的时间,D错误,B正确。
二、非选择题(本题共2小题,共30分)11.(10分)为了测定气垫导轨上滑块的加速度,滑块上安装了宽度为3.0 cm的遮光板,如图所示,滑块在牵引力作用下先后匀加速通过两个光电门,配套的数字毫秒计记录了遮光板通过第一个光电门的时间为Δt1=0.30 s,通过第二个光电门的时间为Δt2=0.10 s,遮光板从开始遮住第一个光电门到开始遮住第二个光电门的时间为Δt=3.0 s。
试估算:(1)滑块的加速度多大?(保留两位有效数字)(2)两个光电门之间的距离是多少?答案 (1)0.067 m/s 2 (2)0.6 m解析 (1)遮光板通过第一个光电门的速度v 1=L Δt 1=3.0×10-20.30m/s =0.10 m/s 遮光板通过第二个光电门的速度v 2=L Δt 2=3.0×10-20.10m/s =0.30 m/s 故滑块的加速度a =v 2-v 1Δt≈0.067 m/s 2。
(2)两个光电门之间的距离x =v 1+v 22Δt =0.6 m 。
12.(20分)一个人晨练,走中国古代的八卦图,如图所示,中央的S 部分是两个直径为R 的半圆,BD 、CA 分别为西东、南北指向。
他从A 点出发沿曲线ABCOADC 行进,则当他走到D 点时,求他的路程和位移的大小分别为多少?位移的方向如何?答案 路程和位移的大小分别为52πR 和2R 位移的 方向为东南方向解析 路程是标量,等于半径为R 与半径为R 2的两圆周长之和减去半径为R 的圆周长的14,即s =2πR +2π·R 2-14·2πR =52πR 。
位移是矢量,大小为AD 线段的长度,由直角三角形知识得AD =2R ,方向由A 指向D ,即东南方向。
板块三限时规范特训时间:45分钟100分一、选择题(本题共10小题,每小题7分,共70分。
其中1~7为单选,8~10为多选)1.[2018·信阳模拟]中国首架空客A380大型客机在最大重量的状态下起飞需要滑跑距离约为3000 m,着陆距离大约为2000 m。
设起飞滑跑和着陆时都是匀变速运动,起飞时速度是着陆时速度的1.5倍,则起飞滑跑时间和着陆滑跑时间之比是()A.3∶2 B.1∶1C.1∶2 D.2∶1答案 B解析由题意可知,x起飞=3000 m,x着陆=2000 m,v起飞=1.5v0,v着陆=v0,由x=v2t可得:t起飞=2x起飞v起飞=60001.5v0=4000v0;t着陆=4000v0,故B正确。
2.[2018·新疆适应性检测]用如图所示的方法可以测出一个人的反应时间。
甲同学用手握住直尺顶端刻度为零的地方,乙同学在直尺下端刻度为a的地方做捏住直尺的准备,但手没有碰到直尺,当乙同学看到甲同学放开直尺时,立即捏住直尺,乙同学发现捏住直尺的位置刻度为b。
已知重力加速度为g,a、b的单位为国际单位制基本单位,则乙同学的反应时间t约等于()A. 2a gB. 2b gC. 2(b -a )g D. 2(a -b )g答案 D解析 由题意知在反应时间内直尺自由落下的位移为a -b ,设乙同学的反应时间为t ,忽略空气阻力,根据自由落体运动位移公式h =12gt 2=a -b ,得:t =2(a -b )g ,则D 正确,其他选项错误。
3.某动车组列车以平均速度v 从甲地开到乙地所需的时间为t ,该列车以速度v 0从甲地出发匀速前进,途中接到紧急停车命令紧急刹车,列车停车后又立即匀加速到v 0继续匀速前进,从开始刹车至加速到v 0的时间是t 0(列车刹车过程与加速过程中的加速度大小相等),若列车仍要在t 时间内到达乙地,则动车组列车匀速运动的速度v 0应为( )A.v t t -t 0B.v t t +t 0C.v t t -12t 0 D.v t t +12t 0 答案 C解析 依题意可得v t =v 0(t -t 0)+2×v 02×t 02,解得v 0=v t t -12t 0,故C 正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