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讲-汽车振动与噪声控制-声传播及结构声辐射

合集下载

汽车振动与噪声控制

汽车振动与噪声控制
– 苍蝇振翅频率 500-600Hz
• 人耳不可闻
– 次声 f<20Hz subsonic 蝴蝶振翅频率 5-6Hz – 超声f>20000Hz supersonic
• 常见频率划分
– 低,低频声 f<500Hz,中频声 500<f<2000Hz – 高频声 f>2000Hz
声音的基本计量
• 波长l:声波传播过程中两个相邻的同相位 点的空间距离 • 声速c:声波在介质中传播的速度 c fl
prms
1 T 2 p (t )dt T 0
prms
pmax 2
2.1.1理想介质中的声场波动方程
• • • 声压p随空间位置、时间而变化 声波波动方程:建立声压和空间位置以及时间 之间的联系,用数学工具表示出来 几个假设:
1. 声传播过程没有能量损耗 2. 媒质静态压强和密度均为常数 3. 声传播过程是绝热过程
2.1.1理想介质中的声场波动方程
• • • 牛顿第二定律 质量守恒定律 物态方程
p0+p F s dx x x+dx
2
ma F
p0+p+dp F+dF
p 1 p 2 2 2 x c t
2
du sdx sdp dt p dp dx x du p sdx s dx dt x du p dt x
2.1 波动方程和声的基本性质
• 理想介质中的声波波动方程 • 声波与声源:平面波,球面波和柱面波, 球面声源,声偶极子,线声源,面声源
2.1.1理想介质中的声场波动方程
• 声场field:声传播经过的媒质空间 • 声传播:声波对于整个媒质来说出现了稠 密和稀疏状态的交替变化的现象 • 声波sound wave:声场空间内媒质的状态随 时间的扰动量变化和传递,如果该变化为 时间的谐波函数形式,则称为简谐声波

汽车振动及噪声控制

汽车振动及噪声控制
10
1,声与噪声
在可听声频域内,(振动的两面性)振动可以产生 刺耳的,对人有不良影响的噪音。振动也可以美妙 动听的声音,如各种乐器的发声均是利用乐器结构 的振动产生并放大。 通常人们将悦耳的声音称之为乐音,将不需要、 会产生不利影响的声音叫做噪声。这是从主观感觉 上进行区分。
从客观上乐音与噪音的区别在于具有不同频谱。
21
2,振动
按自由度多少分类:
单自由度系统振动:若仅考虑汽车的垂直振动且忽略 汽车 前后悬挂质量的差别,忽略非悬挂质量的振动, 可 以将汽车简化为单自由度模型进行分析。
多自由度系统振动:若考虑汽车的垂直振动,考虑非 悬挂 质量的振动,同时考虑其俯仰运动,则至少需要 将 其简化为四自由度模型。
30
2,振动
振动的危害是多方面的,它损害或影响在振动环境 内工作人员的身体健康和工作效率,对仪器、设备 和建筑物造成损坏,特别是结构发生共振时,很容 易导致结构的疲劳破坏。
振动除了有害的一面,也有有利的一面。例如:振 动压路,振动捣实,振动筛选,振动打桩等等,通 过学习振动规律可以利用有益的振动,控制有害的 振动。
不可预测,只能分析其统计特性
16
2,振动
按振动产生的原因分类:
自由振动(free oscillation):弹性系统具有初始位移或初始 速度,此后不再受外界激励的情况下所发生的振 动。可 用于分析系统的固有特性参数。
受迫振动(forced oscillation):弹性系统在外界激励下发 生的振动,外界激励是周期性的或交变的。 如:不平衡转子引起的振动,汽车行驶在不平路面 激励下的振动等 包括确定性振动、随机振动
9
1,声与噪声
结构的振动是噪声产生的根源之一,因此,研究噪声 时,常常将其与振动一起进行分析,对汽车来说,就是 NVH(noise,vibration,Harshness)问题。 行驶时振动大的车辆往往噪声也大。因此,从汽车 NVH问题的角度看,解决噪声不能头痛治头,脚痛治脚, 而应该对车辆进行整体的考虑,例如要考虑到发动机、 轮胎、弹性支承等诸方面。 结构的振动向周围的空间辐射声波。 振动还引起基础及相连的固体结构振动产生声波,如 重型汽车的某些振动可能对频繁通过区附近的建筑物造 成危害。 是不是所有的振动都能够产生噪声呢

汽车振动与噪声ppt课件

汽车振动与噪声ppt课件

Road NVH Dominance
Wind NVH Dominance
Wind NVH Road NVH Powertrain NVH
Speed 10
30
50
70
90
110 130 150
Speed
8
NVH与频率的关系
路面及动力系统 的振动
Road & P/T Vibration
路面及动力系统的噪声Road & P/T Sound
汽车NVH介绍
1
1.NVH现象与基本问题
2. 噪声与振动源 3. NVH传递通道 4. NVH的响应与评估 5. NVH试验 6. NVH的CAE分析 7. NVH开发 8. 汽车声品质
2
汽车的性能
动态性能
噪声与振动(NVH) 碰撞安全性能 行驶操纵性能 燃油经济性能 环境温度性能 乘坐的舒适性能 排放性能 刹车性能 防盗安全性能 电子系统性能 可靠性能
14
变速器啸叫
• T.E. vs. Gear Noise
Gear Mesh
Xa Xb
齿轮制造精度不够 齿轮匹配对中不好 齿轮材料不好
啸叫的原因:齿轮啮合不好
15
变速器敲击
60000
Force Magnitude (N)
50000 40000 30000 20000
MB1 Mag Excite MB1 Mag JOA MB2 Mag Excite MB2 Mag JOA MB3 Mag Excite MB3 Mag JOA MB4 Mag Excite MB4 Mag JOA
激光测量, 等
1
0.1
T-Magnitude(Y) T-Magnitude(Z)

汽车振动噪声与控制-绪论

汽车振动噪声与控制-绪论
振动的筛选振动沉桩等tacoma大桥风振坍塌事故19401940年美国华盛顿州建成了一座当时位居世年美国华盛顿州建成了一座当时位居世界第三的界第三的tacoma界第三的界第三的tacomatacoma大桥大桥中央跨距为大桥大桥中央跨距为853tacoma大桥大桥中央跨距为大桥大桥中央跨距为853853米853米米米为悬索桥结构设计可以抗为悬索桥结构设计可以抗60ms60ms的大风的大风但不幸的是大桥刚建成但不幸的是大桥刚建成44个月就在个月就在19ms19ms的风速的风速下整体塌毁
司机是长期工作在振动环境的人,据日本对 370名拖拉机司机的的调查,发现骨关节、胸部 和腰椎发生病变的比例分别为71%、52%和8%。 腰椎和胸部同时发生病变比例达到40%,工作10 年以上人病变比例达到80%。
16
4. 次声(频率为0.000 1 Hz~20 Hz的声波)
1890年,一艘名叫“马尔波罗号”帆船在从 新西兰驶往英国的途中,突然神秘地失踪了。 20年后,人们在火地岛海岸边发现了它。奇怪 的是,船上的东西都原封未动,完好如初。船 长航海日记的字迹仍然依稀可辨;就连那些死 已多年的船员,也都“各在其位”,保持着当 年在岗时的“姿势”。
32
7 实验及参考书目
教材:《汽车振动与噪声控制》(人民交通出版社,陈南主编)
参考书:《噪声与振动控制技术基础》(科学出版社,盛美萍等主编) 《振动力学》(西安交通大学出版社,倪振华主编)等
其他参考资料:期刊《振动工程学报》、《振动与冲击》等及网络资源
中国振动联盟 等 实验:振动噪声实验
,为悬索桥结构,设计可以抗60m/s的大风, 但不幸的是大桥刚建成4个月就在19m/s的风速 下整体塌毁。
5
Tacoma大桥坍塌事故

《车辆振动与噪声控制》课程教学大纲

《车辆振动与噪声控制》课程教学大纲

《车辆振动与噪声控制》课程教学大纲课程代码:020242025课程英文名称:Control of Vehicle Vibration and Noise课程总学时:32 讲课:26 实验:6 上机:0适用专业:车辆工程装甲车辆工程能源与动力工程交通运输大纲编写(修订)时间:2017.5一、大纲使用说明(一)课程的地位及教学目标车辆振动与噪声控制是车辆工程专业、装甲车辆工程、能源与动力工程和交通运输专业的专业选修课。

面对激烈竞争的汽车市场,除了提高汽车的各项性能指标和经济指标外,降低汽车振动与噪声,提高汽车运行舒适度已成为现代汽车设计及新技术开发研究的一个重要方面。

本课程的主要任务是使学生了解并掌握汽车振动的基本要素;单自由度、二自由度及多自由度振动的基本特性;随机振动的统计特性及汽车的平顺性分析。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能培养学生对工程实际问题观察、分析及解决的能力,为从事专业设计与研究打下坚实的基础。

(二)知识、能力及技能方面的基本要求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要对本课的基本内容有系统的理解,掌握其基本概念、理论和方法,运用这些理论分析,解决工程实际问题,并达到如下要求:1.具有建立典型汽车结构力学模型的能力,并能够确定其边界条件和初始条件。

2.掌握模型系统的模态分析与响应分析方法。

(三)实施说明教师在授课过程中可以根据实际情况酌情安排各部分的学时,课时分配表仅供参考。

教师要注重对基本概念、基本方法和解题思路的讲解,以便学生在实际应用中能举一反三,灵活运用。

根据专业特点,教师应结合实际问题,在教学过程中注意理论与实际结合,突出实际应用。

(四)对先修课的要求本课程的先修课程有《高等数学》等相关课程。

(五)对习题课、实验环节的要求结合有关章节中的重点和难点问题以及典型的问题,安排一定的习题练习,并以讲、练、讨论相结合的方式进行。

引导学生对所学内容的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和基本方法有更加深入的了解。

结合每次课的内容、重点和难点,有针对性的布置与有关实际问题相联系的思考题。

汽车振动与噪声控制概述答案

汽车振动与噪声控制概述答案
研究声的科学即为声学。 大约在19世纪中期,声学的基本理论已经达到了很 完善的地步。 声学是当前非常活跃的学科之一,它的分支目前已 经超过了20个,而且还有新的分支在不断的产生,因此 声学被称为“古老而又年轻的学科”。 下图为声学的主要分支以及与一些基础领域的联系。
本课程关于声学方面,首先介绍一些声学领域的基础知识, 而后介绍噪声学中的部分内容。
周新祥,噪声控制技术及其新进展,冶金工业出版社, 2007
23.03.2020
3
主要内容
汽车与振动噪声概述 噪声控制的振动基础 噪声控制的声学基础:
声波基本方程、各参数间的关系 振动控制的基本措施
消振、隔振、吸振、减振
噪声控制的基本措施
消声、吸声、隔声
23.03.2020
4
第一章 汽车与振动噪声概述
陈克安等,声学测量,科学出版社 2005 周广林,扫描声强测量技术,哈尔滨工程大学出版社,
2007 蒋孝煜,连小珉,声强技术及其在汽车工程中的应用,
清华大学出版社,2001 张绍栋,熊文波,噪声与振动测量技术,杭州爱华仪
器有限公司,2005 (日)计量管理协会,噪声与振动测量,中国计量出
版社,1990 王其政,统计能量分析原理及其应用
但是噪声源一旦停止则噪声污染也停止,所以噪声污染 有其特殊性。
23.03.2020
12
1,声与噪声
噪声污染所导致的危害:
噪声对人的危害可表现在两方面:
心理方面:当人们在高噪声的环境下时,会感到 心情烦躁注意力分散、反映迟钝、容易疲劳。从 而造成工作和学习效率降低,引发工作中的差错, 严重的会造成事故。
低于20Hz及高于20KHz声人们完全听不到吗?。
低于20Hz的声波为次声波(infrasound) ; 高于20KHz的声波为超声波(ultrasound) 。

汽车振动与噪声控制

汽车振动与噪声控制
汽车振动与噪声控制课程论文
摘要:基于 1/4 车辆的被动悬架为控制对象,建立了动力学模型。使 用 MATLAB 软件平台对被动悬架系统在正弦激励下的离散型响应与连 续型响应进行仿真, 并分别对被动悬架系统离散与连续型响应的仿真 结果,作了详细的分析与说明。 关键词:被动悬架;仿真;MATLAB 悬架是汽车的重要组成部分, 它把路面作用于车轮上的垂直反力、 纵向反力和侧向反力以及这些反力所造成的力矩传递到车架上, 以保 证汽车的正常行驶。现在汽车的悬架尽管有各种不同的结构形式,但 是一般由弹性元件、减振器和导向机构三部分组成,是车身与车轴之 间连接的所有组合体零件的总称, 也是车架 (或承载式车身) 与桥 (或 车轮)之间一切力矩传递装置的总称,其主要功能是使车轮与地面有 很好的附着性, 使车轮动载荷变化较小, 以保证车辆有良好的安全性, 缓和路面不平的冲击,使汽车行驶平顺,乘坐舒适,在车轮跳动时, 使车轮定位参数变化较小,保证车辆具有良好的操纵稳定性。 汽车的悬架种类很多,从控制力学的角度来分,大致可以分为被 动悬架、半主动悬架、主动悬架三种。目前,大部分汽车均使用被动 悬架,这种悬架在路面不平或汽车转弯时,都会受到冲击,从而引起 变形,这时弹簧起到了减缓冲击的作用,同时弹簧释放能量时,产生 振动。为了衰减这种振动,在悬架上采用了减振器,这种悬架作用是 外力引起的,所以称为被动悬架。半主动悬架由可控的阻尼及弹性元 件组成,悬架的参数在一定范围内可以任意调节。主动悬架是在控制
图1-1被动悬架系统车轮动载荷响应(正弦激励)
图1-2被动悬架系统簧上质量加速度响应(正弦激励)
图1-3被动悬架系统动行程响应(正弦激励) 仿真的分析: 在图1-1被动悬架系统车轮动载荷响应中,被动悬架系统离散型 响应和连续型响应的结果几乎一致,车轮动载荷越大,车辆的舒适性 越差;反之,车轮的动载荷越小,车辆的舒适性就越好。图1-2被动 悬架系统簧上质量加速度响应中, 被动悬架系统的离散型响应与连续 型响应结果几乎相同,被动悬架簧上质量加速度越大,车辆的舒适性 越差;反之,被动悬架簧上质量加速度越小,车辆的舒适性就越好。 图1-3被动悬架系统动行程响应中,离散型响应和连续型响应相比, 二者波动变化几乎相同,动行程的波动较小,车辆的舒适性较好,反 之亦然。

《汽车噪声控制》课件

《汽车噪声控制》课件
《汽车噪声控制》ppt课件
• 引言 • 汽车噪声的来源 • 汽车噪声控制技术 • 汽车噪声标准与法规 • 未来汽车噪声控制技术展望
01 引言
汽车噪声的危害
01
02
03
听力损伤
长时间暴露在高噪声环境 下会对人的听力造成不可 逆的损伤。
情绪压力
噪声过大容易引发人的烦 躁、焦虑等不良情绪,影 响心理健康。
合理布置车身附件,如储物箱、行李架等 ,避免产生共振和噪音叠加。
04 汽车噪声标准与法规
国际汽车噪声标准与法规
国际标准化组织(ISO)标准
ISO 362测量和评估道路车辆发出的空气动力噪声的试验室方法。
欧盟法规
欧盟指令2000/53/EC关于新乘用车和轻型商用车噪声排放的规定。
中国汽车噪声标准与法规
05 未来汽车噪声控制技术展望
新材料的应用
轻量化材料
采用高强度钢、铝合金等轻量化材料 ,降低汽车质量,从而减少振动和噪 音。
隔音材料
开发新型隔音材料,如高效隔音泡沫 、隔音涂层等,提高车身隔音性能。
新技术的应用
主动噪声控制
利用传感器和算法实时监测和抑制噪声,提高车内静谧性。
智能声学包装
通过优化车内声学环境,如采用声学包装和声学设计,降低 外部噪音对乘客的影响。
国家标准
《GB 1495-2002 汽车加速行驶车外 噪声限值及测量方法》。
环保法规
中国环境保护法对汽车噪声排放进行 了限制。
汽车噪声检测方法
半消声室检测法
在半消声室中模拟汽车行在户外场地设置测量点,测量汽车行驶时的噪声。
车载设备自测法
使用车载噪声测量设备进行实时测量,便于了解实际使用中的噪声 水平。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考虑赫姆霍兹共振吸声器的阻尼,则共振时 能量的消耗也最大。
2.4.3 噪声控制技术-------吸声降噪
常用共振吸声结构:
• 空气层吸声结构;
• 薄膜共振吸声结构、板共振吸声结构; • 穿孔板吸声结构; • 微穿孔板吸声结构;
2.4.3 噪声控制技术-------吸声降噪
空气层吸声结构
在多孔材料后留一定厚度的空气层, 形成空腔,可有效改善低频的吸声 性能。通常推荐的空气层厚度: 50~300mm。
2.4.3 噪声控制技术
噪声控制主要方法:
• 吸声降噪;
• 隔声技术;
• 消声器;
2.4.3 噪声控制技术-------吸声降噪
1.吸声评价; 2.多孔吸声材料;
3.共振吸声结构;
2.4.3 噪声控制技术-------吸声降噪 1.吸声评价:吸声系数和吸声量
吸收能量
吸声系数
入射能量
2.4.3 噪声控制技术-------吸声降噪 吸声评价:吸声系数和吸声量
2.3.2 声压级、声强级和声功率级
pe 1)声压级: L p 20 log10 pref
分贝(dB)
人耳听的声压级范围:0~120dB
2.3.2 声压级、声强级和声功率级
2)声强级: LI 10log10
I I ref
分贝(dB)
I :被量度的声强 12 2 :基准声强,空气中 I ref I ref 10 (W / m )
• 由穿孔板构成,分单孔和多孔两种 形式。 • 可以通过在小孔颈口部位加薄膜透 声材料或多孔性吸声材料以改善穿 孔板吸声结构的吸声特性,也可通 过加长小孔的有效颈长来改变吸声 特性。
2.4.3 噪声控制技术-------吸声降噪
穿孔板共振吸声结构
2.4.3 噪声被动控制技术 穿孔板吸声结构:吸声机理(课本P93)
2.4.3 噪声控制技术-------吸声降噪
2.4.3 噪声控制技术-------吸声降噪
2.4.3 噪声控制技术-------吸声降噪
薄膜、薄板共振吸声结构
在薄膜或薄板后面预留一定的空间, 形成共振声学空腔;有时为改善系 统的吸声性能,还在空腔中填充纤 维状多孔吸声材料。这一类结构统 称为薄膜(薄板)共振吸声结构。
c f0 2
B hLe
穿孔率
空有效长 度
板后空气层厚度
2.4.3 噪声控制技术-------吸声降噪
2.4.3 噪声控制技术-------吸声降噪
2.4.3 噪声控制技术-------吸声降噪
入口管面积 传播速度 入口长度
容器体积
2.4.3 噪声控制技术-------吸声降噪 赫姆霍兹共振器吸声机理:

赫姆霍兹共振吸声器达到共振时,声抗最小 (为零),振动速度最大,相当于吸收入射 声波的能力最强;
汽车振动与噪声控制
第7讲(2009-11-19) 09-10第1学期第12周 山东交通学院 邱绪云
第2章 声学理论基础
2.1 2.2 2.3 2.4 波动方程与声的基本性质 声传播及结构声辐射 声阻抗、声强及声功率 噪声及其控制技术
2.2.1 声波的反射、折射和透射
1)垂直入射声波的反射和透射
1c1
• 因薄膜刚度小,系统固有频率低,主要用于 低频噪音吸收。
2.4.3 噪声被动控制技术 • 薄膜共振吸声结构固有频率:
c f0 2
s D
薄膜密度
腔深度
2.4.3 噪声控制技术-------吸声降噪
薄膜、薄板共振吸声结构
2.4.3 噪声控制技术-------吸声降噪
穿孔板共振吸声结构
一般工厂车间墙壁坚硬,对声音反射能 力很强,如混凝土、抹灰的砖墙、背面 贴实的硬木板等。 由于混响作用,噪声源在车间内产生的 噪声级比在露天广场所产生的要提高近 10分贝。
2.4.3 噪声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制技术-------吸声降噪
•措施
• 1 安装吸声材料饰面
• 2 悬挂空间吸声体
•效果
• 1 只能减弱来自吸声面或吸声体的反射声,即混 响声; • 2 对于直达声没有降噪效果;
•特性:主要吸收中高频噪声; 增加厚度能改善吸收低频噪音;
2.4.3 噪声控制技术-------吸声降噪
常用吸声材料的吸声特性:
2.4.3 噪声控制技术-------吸声降噪
常用建筑材料的吸声特性:
2.4.3 噪声控制技术-------吸声降噪
常用建筑材料的吸声特性:
2.4.3 噪声控制技术-------吸声降噪 2.共振吸声结构 • 赫姆霍兹共振吸声器
2c2

2c2 >> 1c1 :声波从软媒质进入硬媒质,产 2c2 << 1c1 :声波从硬媒质进入软媒质,产
如声音从水到空气。
生全反射。如声音从空气到水。 反射速度相同,反向;反射声压同向,两倍。

生全反射。速度同向,两倍;声压反向。
2.2.1 声波的反射、折射和透射
2)斜入射声波的反射和透射
LI Lw 10log10 S
第2章 声学理论基础
2.1 2.2 2.3 2.4 波动方程与声的基本性质 声传播及结构声辐射 声阻抗、声强及声功率 噪声及其控制技术
2.4 噪声及其控制技术
2.4.1 噪声的概念
2.4.2 噪声源识别
2.4.3 噪声被动控制
2.4.1 噪声概念
1)响度级:采用1000Hz纯音的声压为标准响 度级。 LN :单位为“方”,phon
吸声面积
吸声量
吸声系数
2.4.3 噪声控制技术-------吸声降噪 吸声量计算实例:
2.4.3 噪声控制技术-------吸声降噪
2.4.3 噪声控制技术-------吸声降噪
2.4.3 噪声控制技术-------吸声降噪
壁面材料的吸声系数越小,对声音的反 射能力越大,混响声相应越强,噪声源 产生的噪声级就提高的越多。
2.4.3 噪声控制技术-------吸声降噪
常用吸声材料(一般为多孔材料):
•按成型分:制品类和沙浆类;
•按材料分:玻璃棉、岩棉和矿棉;
•按结构分:纤维状、颗粒状和泡沫塑料;
2.4.3 噪声控制技术-------吸声降噪
多孔吸声材料吸声机理与特性:
•条件:大量孔隙,孔孔相连;
•机理:多次反射损耗能量;
38.9℃空气中声压级
Lp
等于声强级
LI
2.3.2 声压级、声强级和声功率级 P88例2.4
W 3)声功率级: Lw 10 log10 Wref
W :测量的声功率的平均值。
分贝(dB)
Wref :参考声功率,空气中Wref
声强与声功率关系: 则声强级与声功率级关系:
10 (W )
12
I W / S
2.3.1 声阻抗、声强及声功率定义
2.3.2 声压级、声强级、声功率级
2.3.1 声阻抗、声强和声功率
P 1)声阻抗: Z 声源表面声压与声源体积 U
速度之比。
p 2)声阻抗率: Z u
声场某点声压与该点速度 之比。
平面声波的声阻抗率: Z c
2.3.1 声阻抗、声强和声功率 3)瞬时声强:单位时间、单位面积、垂直 于质点速度方向通过的声能。 4)声强:瞬时声强在一定时间T内的平均值。 符号I,单位:W/㎡ 5)声功率:单位时间内通过某一面积的声 能。单位:W
2.4.3 噪声控制技术-------吸声降噪
薄膜、薄板共振吸声结构吸声机理
• 薄膜的弹性和膜后空气层弹性共同构成共 振结构的弹性,而质量由薄膜结构的质量确 定,低频时可将共振结构理解为单自由度振 动系统,当膜受到声波激励且激励频率与薄 膜结构固有频率一致时,系统发生共振,薄 膜产生较大变形,该变形消耗能量,起到吸 收声波能量的作用。
2)等响曲线:各个频率的声音同1000Hz纯音 的作比较,找出同样响度的声压级,绘成的 曲线。
2.4.1 噪声概念
2.4.2 噪声源识别
1)噪声分类:机械噪声、空气动力噪声和电磁 噪声。
2)声源识别方法: • • • • 主观评价法 分别运行法 覆盖法 表面振速测量法 • • • 信号分析法 声强测量法 声全息法
i
1c1
2c2
t
r
Snell定律:
i r sin i c1 sin c t 2
t <=90°
第2章 声学理论基础
2.1 2.2 2.3 2.4 波动方程与声的基本性质 声传播及结构声辐射 声阻抗、声强及声功率 噪声及其控制技术
2.3 声阻抗、声强及声功率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