溶解度与质量分数基础
物质的量浓度、溶解度、质量分数的相互换算

物质的量浓度、溶解度、质量分数的相互换算 S m(溶质) m(溶质)×100 (1)溶解度 :100 = →S=
m(溶剂)
m(溶剂 )
(2)溶质的质量分数ω 与物质的量浓度: m ×ω /M 质 1 000ρ 液ω n m (质)÷M(质) c:c= = = 液 = m ( 液 ) ÷ ρ ÷ 1000 V m 液/ 1 000ρ 液 M质 ω:c mol/L=Fra bibliotekc mol
1L
→ ω=
1000ρ
c× M
×100% 1 000ρ液 S 100+S M 质
(3)饱和溶液溶质的质量分数与溶解度、物质的量浓度: S ω= ×100% , 100+S S÷M 质 c= (100+S)÷ρ 液÷1000 =
(4)标准状况下气体溶解于水后所得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 V÷22.4 c= (V÷22.4×M+V(H O)×1000)÷ρ÷1000 = =
2
1 000ρ V MV + 22 400V H 2O
第一章 第 2讲
高三总复习 · RJ · 化学
进入导航
系列丛书
[例 1]下图是某学校实验室从化学试剂商店买回的硫酸 试剂标签上的部分内容。据此,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硫酸 化学纯 CP 500 mL 品名:硫酸 化学式:H 2SO 4 相对分子质量:98 密度:1.84 g/cm 3 质量分数:98%
1 000 ρω [解析]根据物质的量浓度的计算公式可得 c= M 1 000 mL×1.84 g/cm3×98% = =18.4 mol/L,A 不正确;由 1 L×98 g/mol 于该酸是浓硫酸,所以与锌反应不能产生氢气,而应生成二 氧 化 硫 气 体 , B 不 正 确 ; 根 据 稀 释 公 式 c( 浓 )· V( 浓 ) = c(稀)· V(稀),18.4 mol/L×V(浓)=4.6 mol/L×0.2 L,V(浓) =0.05 L,即 50 mL,C 正确;该硫酸与等质量的水混合所 得溶液的质量分数为 49%, 而密度减小, 则所得硫酸的物质 的量浓度必小于 9.2 mol/L,D 不正确。
溶质质量分数与溶解度的关系

溶解度是指在一定温度下,某物 质在一定量溶剂中达到饱和状态
时所溶解的质量。
测量方法
通过实验测定一定温度下,某物质 在一定量溶剂中的溶解量,然后根 据溶解度的定义计算溶解度。
注意事项
在测量时,要确保实验条件恒定, 如温度、压力等;同时,要注意溶 剂的种类和纯度对测量结果的影响。
溶质质量分数与溶解度在化学反应中的应用
化学、物理学、生物学等学科的交叉融合将有助于更全面地理解溶质质量分数和溶解度 的本质,为相关领域的发展提供新的思路和方法。
实际应用
随着研究的深入,溶质质量分数和溶解度的关系将更好地应用于实际生产和科学研究中, 为工业生产、环境保护、药物研发等领域的发展提供有力支持。
THANKS
感谢观看
溶质质量分数与溶解度的 关系
• 溶质质量分数与溶解度的定义 • 溶质质量分数与溶解度的关系 • 溶质质量分数与溶解度在化学实验中
的应用 • 溶质质量分数与溶解度在生活中的应
用 • 溶质质量分数与溶解度的研究进展
01
溶质质量分数与溶解度的定义
溶质质量分数的定义
溶质质量分数是指溶质在溶液中的质 量与溶液总质量的比值,通常用百分 数表示。
压力对溶解度的影响主要是通过改变分子间 的距离和相互作用力来实现的。在高压下, 分子间的距离变小,相互作用力增强,从而 影响溶解度。
在实际应用中,了解溶解度与压力 的关系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控制和 调节溶液的性质和行为,例如在石 油工业中优化油气的分离和回收过 程。
03
溶质质量分数与溶解度在化学实验中
05
溶质质量分数与溶解度的研究进展
溶质质量分数与溶解度的基础研究
01
溶质质量分数与溶解度的定义
化学九年级下册溶解度和溶质的质量分数(基础) 知识讲解

溶解度和溶质的质量分数(基础)【学习目标】1.掌握饱和溶液、不饱和溶液、溶解度等概念及相互关系;掌握溶解度曲线的意义及应用。
2.认识一种溶液组成的表示方法——溶质的质量分数;掌握溶质质量分数的有关计算。
3.初步学会配制一定溶质质量分数的溶液。
【要点梳理】要点一、饱和溶液、不饱和溶液1.饱和溶液:在一定温度下,向一定量溶剂里加入某种溶质,当溶质不能继续溶解时,所得到的溶液叫做饱和溶液。
2.不饱和溶液:在一定温度下,向一定量溶剂里加入某种溶质,当溶质还能继续溶解时的溶液,叫做不饱和溶液。
3.饱和溶液、不饱和溶液的转化方法:大多数情况下饱和溶液和不饱和溶液存在以下转化关系(溶质为固体):4.判断溶液是否饱和的方法:一般说来,可以向原溶液中再加入少量原溶质,如果溶解的量不再增大则说明原溶液是饱和溶液,如果溶解的量还能增大则说明原溶液是不饱和溶液。
【要点诠释】1.饱和溶液、不饱和溶液概念的理解(1)首先要明确“一定条件”、“一定量的溶剂”。
在某一温度和一定量的溶剂里,对某种固态溶质来说饱和了,但若改变温度或改变溶剂的量,就可能使溶液不饱和了。
如室温下,100 g水中溶解31.6 g KNO3达到饱和,若升高温度或增大溶剂(水)量,原来饱和溶液就变为不饱和溶液。
所以溶液饱和与否,首先必须明确“一定条件”和“一定量的溶剂”。
(2)必须明确是某种溶质的饱和溶液或不饱和溶液。
如:在一定条件下不能再溶解食盐的溶液,可能还能继续溶解蔗糖,此时的溶液对于食盐来说是饱和溶液,但是对于蔗搪来说就是不饱和溶液。
2.由于Ca(OH)2的溶解度在一定范围内随温度的升高而减小,因此将Ca(OH)2的不饱和溶液转化为饱和溶液,在改变温度时应该是升高温度;将熟石灰的饱和溶液转化为不饱和溶液,在改变温度时应该是降低温度。
要点二、溶解度、溶解度曲线1.固体的溶解度:在一定温度下,某固态物质在100g溶剂里达到饱和状态时所溶解的质量,叫做这种物质在这种溶剂里的溶解度。
溶解度和质量分数的关系

溶解度和质量分数的关系英文回答:Solubility, expressed in grams of solute per 100 grams of solvent, is a measure of the maximum amount of solute that can be dissolved in a given solvent at a specific temperature. Mass fraction, on the other hand, is the ratio of the mass of solute to the total mass of the solution.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solubility and mass fraction can be derived as follows:Let's assume we have a solution with a mass of 100 grams, containing x grams of solute.Solubility (S) = x / 100。
Mass fraction (w) = x / (100 + x)。
To find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S and w, we can setthe two equations equal to each other:S = w / (1 w)。
Solving for w, we get:w = S / (1 + S)。
This equation shows that the mass fraction is directly proportional to the solubility. As the solubility increases, the mass fraction also increases.中文回答:溶解度,以每 100 克溶剂中溶质的克数表示,是特定温度下可在给定溶剂中溶解的最大溶质量的度量。
人教版初三上册化学溶液的基本概念、溶解度、溶质的质量分数

溶液的基本概念溶解度【知识梳理】1.溶液(1)概念:一种或几种物质到另一种物质里,形成的的混合物。
(2)组成:溶质:的物质,可以是体,也可以是体或体。
溶剂:的物质,水是常见的溶剂,酒精,汽油也可以做溶剂。
一般来说,如果溶液组成中有水存在,则把水当作溶剂,如果是固体和液体形成溶液,则固体为溶质,液体为溶剂,如果两种液体形成溶液,则量多的为溶剂,量少的为溶质.(3)特征:均一性、稳定性、混合物均一性:溶液中各部分的都相同。
如:稳定性:外界条件(,,气体压强)不变时,溶液不会2、乳浊液由小液滴分散到液体里形成的混合物是乳浊液.由于小液滴是许多分子的集合体,无论在质量还是体积上都比单个分子大的多.所以无法均一地分散到水分子中,因而不稳定,静置一段时间后会分层.乳浊液的应用也十分广泛,日常生活中常遇到的牛奶、油漆、橡胶的乳胶等都是乳浊液.但是这些乳浊液往往都有一个共同的缺点——难以清洗,一旦沾到衣物上,很难被水清洗掉,怎么办泥?其实这个问题也好解决,加点儿乳化剂就可以,常用的乳化剂有肥皂、洗涤剂等,乳化剂能使小液滴分散成无数细小的液滴,而不聚集成油珠.这些细小的液滴比单个分子略大,能随水流走,衣服、餐具上的油污可以用加入洗涤剂的水洗掉,就是这个道理。
3、溶解时的吸热或放热现象:物质NaCl、NH4NO3、NaOH三种物质:溶解后放出热量,使温度升高的是;吸收热量,使温度降低的是;温度没有明显变化的是。
4、饱和溶液和不饱和溶液1)饱和溶液在一定下,向一定量的里加入某种溶质,当溶质时,所得到的溶液叫做这种溶质的饱和溶液。
如:2)不饱和溶液在一定下,向的溶剂里加入某种溶质,当溶质时,所得到的溶液叫做这种溶质的不饱和溶液。
如:3)判断溶液是否饱和:①、溶液中没有固体时,加入,若说明溶液是饱和的;②、溶液中有固体时,看固体质量是否减少,若说明溶液是饱和的;4)③、当溶液中有晶体析出时,析出晶体后的溶液是溶液。
5)饱和溶液与不饱和溶液的转化:饱和溶液不饱和溶液6)浓溶液与稀溶液a)浓溶液是在一定的溶液中含溶质的溶液。
初中科学化学难点之溶解度与质量分数关系

温度对溶解度影响
大多数固体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增大,如硝酸钾 、氯化铵等。
少数固体物质的溶解度受温度影响较小,如氯化钠。
极少数固体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减小,如氢氧化 钙。
压力对溶解度影响
气体溶解度受压强影响较大, 压强越大,气体溶解度越大。
02
01
液体和固体溶解度受压强影响较 小,可忽略不计。
溶质性质对溶解度影响
溶质的性质决定了其在溶剂中 的溶解能力,如极性溶质易溶 于极性溶剂,非极性溶质易溶 于非极性溶剂。
溶质分子间作用力越强,溶解 度越小;溶质与溶剂分子间作 用力越强,溶解度越大。
溶质的颗粒大小对溶解度也有 一定影响,颗粒越小,溶解度 越大。
03
实验操作与技巧指导
溶解度测定方法介绍
稳定性溶液中的溶质不易析出,而不稳定性溶液中的溶质容易析出。两者之间的区别主要 在于溶质的溶解度和溶液的条件。
溶解度曲线在化学中应用
溶解度曲线的绘制
通过测定不同温度下物质的溶解度, 可以绘制出溶解度曲线。该曲线可以 直观地反映出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的 变化趋势。
溶解度曲线的应用
利用溶解度曲线,可以判断物质在不 同温度下的溶解情况,预测物质的结 晶和沉淀等行为,以及指导化学实验 和生产实践。
不同类型溶液性质比较
饱和溶液与不饱和溶液
饱和溶液在一定温度下,不能再溶解更多的溶质;而不饱和溶液则可以继续溶解溶质。两 者之间的转化可以通过改变温度或添加溶质/溶剂实现。
浓溶液与稀溶液
浓溶液中的溶质含量较高,而稀溶液中的溶质含量较低。两者之间的转化可以通过蒸发溶 剂或添加溶剂实现。
稳定性与不稳定性
产品,以提高作物产量和品质。
溶液的质量分数与溶解度

析出5 g 晶体
0.5 g 晶体
100∶s=20∶5
s=25 g
【解一】140 g溶液+0.5 g晶体==140.5 g饱和溶液 设145 g饱和溶液中含x g 溶质,则有: 125∶25==140.5∶x x==28.1 g 原溶液中含m(溶质)==28.1 g—0.5 g==27.6 g 含m(水)==140 g—27.6 g==112.4 g 而27.6 g溶质溶于水刚好饱和需要水的质量为: 100∶25==Y(水)∶27.6 Y(水)==110.4 g 需要蒸发水的质量=112.4 g— 110.4 g==2 g
溶液的质量分数与溶解度
同程教育 胡征善
一、溶液的组成
溶质
气 液 固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与溶剂不发生化学反应
若反应,以反应后的物质作溶质
+ +
溶剂
==
溶液
一般是水
二、溶解性与溶解度——通常对固体而言 (1)溶解性——物质在溶剂中最多溶解的量
难溶 <0.01 g
难溶
微溶 可溶 0.01 g~1 g 1 g ~10 g
可 溶 易
o o
●
0
饱和溶液 10 不饱和溶液 ω=3.6/(3.6+a) ω=36/136
s/g
【例2】维持t℃不变,一定质量的硝酸钾溶液分成 两等份,一份蒸发10 g水,析出1 g硝酸钾晶体, 另一份蒸发15 g水,析出2 g 硝酸钾晶体。求t℃ 时硝酸钾的溶解度。 —10 gH O 【解析】t℃不变,硝酸钾溶液 饱和溶液 析出1 g晶体 多
混合
(ωm)1+ (ωm)2= ω后(m1+m2)
人教版必修一高中化学溶解度、质量分数、物质的量浓度的计算和换算.doc

高中化学学习材料鼎尚图文收集整理溶解度、质量分数、物质的量浓度的计算和换算一、知识概要(一)有关溶解度的计算在一定温度下的饱和溶液中,溶质、溶剂、溶液间有一定量的关系。
由此可进行以下计算:(1)根据饱和溶液溶质、溶剂的量推算溶解度;(2)根据溶解度求算饱和溶液所含的溶剂和溶质量;(3)根据溶解度求算饱和溶液在蒸发掉一定量溶剂后析出的结晶量;(4)由于物质在不同温度下溶解度不同,可以根据不同温度下的溶解度求算出一定量饱和溶液由于温度改变(或同时有溶剂量改变),析出结晶的量。
(5)饱和溶液中溶解度与溶质的质量分数的换算。
一定温度下,某饱和溶液溶质的溶解度:解题时要熟练运用下列比列关系:饱和溶液中(二)有关质量分数、物质的量浓度的计算有关质量分数的计算比较简单,但注意两点:一是含结晶水化合物的浓度均按无水物含量计算;二是有些溶质溶解后与水发生了反应,其不能直接按原物质的量表示,如SO3、Na2O2溶于水,溶液浓度按H2SO4、NaOH含量计算。
与物质的量浓度有关的计算有:(1)配制一定物质的量浓度所需溶质、溶剂量或浓溶液稀释用量的计算;(2)根据所溶溶质的量求算物质的量浓度、离子物质的量浓度;(3)物质的量浓度与质量分数的换算。
二、例题分析例1已知某饱和氯化钠溶液体积为VmL溶液密度为dg/cm3,质量分数为w%,物质的量浓度为Cmol/L,溶液中含NaCl的质量为mg。
(1)用w表示在该温度下NaCl的溶解度是__ __。
(2)用m、V表示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是__ __。
(3)用w、d表示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是__ __。
(4)用c、d表示溶液的质量分数是_ ___。
解析:本题没有给出具体数值,只给出抽象符号。
解题关键是:一要准确把握饱和溶液溶解度、质量分数的本质区别和相互联系,二要理解密度是质量分数与物质的量浓度相互换算的桥梁。
(1)要求把饱和溶液的质量分数换算为溶解度:(2)要求用VmL溶液中的溶质质量m来表示物质的量浓度:(3)要求把质量分数(W%)换算为物质的量浓度:(4)要求把物质的量浓度换算为质量分数,实质是(3)小题的逆运算:例2 用Na2SO3和硫粉在水溶液中加热反应,可制得Na2S2O3。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已知10℃时,硝酸钾的溶解度是20.9克。
问
10℃250克水中最多能溶解多少克硝酸钾?
2、30℃时,250克水中最多能溶解ll4.5克硝酸钾,求30℃时硝酸钾的溶解度。
3、10℃时,将50克氯化铵溶于水,正好制成200克饱和溶液,求此温度下氯化铵的溶解度。
5、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就是和的比。
根据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的计算公式可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
6、20℃时硝酸钾的饱和溶液的质量分数为24%,它表示。
7、某温度时,蒸干35g氯化钾饱和溶液,得到10g 氯化钾,求该温度时氯化钾的溶解度及饱和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
8、在100g10%的食盐溶液中加入5g食盐,全部溶解后,溶液的质量多少?溶质的质量为多少?溶剂的质量多少?溶液的溶质的质量分数为多少?
溶解度与质量分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