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的观测

合集下载

风的观测

风的观测

风的观测
风向分为八个方位,上北下南,左西右东.
西北 北 东北
西

西南

东南
风向是指风吹来的方向, 风向标的箭头指向的是风吹来的向.
自己动手制作一个风向标
风杯支架 风杯
钢丝
风向标支架
方位图
立柱
风向标
底座
2.请把下图用箭头表示出八个方向的风向.
西北 北 东北
西

西南

东南
.一.填空题 1.风向是指风吹来 的方向.比如:东风是由 东 向 西 吹来的. 2.用红领巾来判断风向,发现红领巾向东南方向飘动,那么这时的风向是 西北 风. 3.风向仪 是测量风向的仪器,箭头所指的方向是 风吹来 的方向. 4. 风速仪 是测量风速的仪器,风速的单位是 m/s . 二.选择题 1.吹向西边的风是( B ). A.西风 B.东风. C.西北风 2.风向标的箭头指向西北方向,当时的风向是( B ). A.西南风 B.西北风 C.东南风 3.常用的风力等级表中把风分为( C )个等级. A.11 B.12 C.13 4.刮风时,红旗飘动的方向和风向标箭头所指的方向( B ). A.相同 B.相反 C.相交 D.垂直 A 5.当我们说“现在是东南风”时,实际上此时风是 ( ). A.从东南方向吹向西北方向 B.从西北方向吹向东南方向 C.从东北方向吹向西南方向 D.从西南方向吹向东北方向 三.判断题 1.风力一般分为13个等级,级数越高风就越大. ( √ ) 2.风吹来的方向是风向. ( √ ) 3.我们一般用4个方位来描述风向. ( ×) 4.西南风是往西南方向吹的风. ( × )

最新粤教版三年级科学下册19.风的观测

最新粤教版三年级科学下册19.风的观测
根据资料,说说风形成的原因。
和爸爸妈妈一起做“旋转纸蛇”活动。

注意不要点燃纸蛇。
说说你看到的现象,并尝试解释其原因。
课件设计:李莹莹
户外观察活动
《科学学生活动手册》第19页
交流与分享
我观察到的现象是红旗迎风飘扬,风力等级是3级风。 我观察到的现象是……,风力等级是……
观测并记录一周的风向和风力, 与同学交自然现象。太阳光照射在 地球表面,使地球表面的温度升高,地面的空气 受热上升。热空气上升后,低温的冷空气横向流 入,上升的空气又会逐渐冷却变重而下降。这样 空气就发生了流动,形成了风。
小组交流,说说有什么方法可以判断风向。
红旗
炊烟
风向袋
我们可以通过观测外界事物来判断风的方向。
风向标
风向标是观测风向的气象工具。风向标 箭头指向的就是风吹来的方向。
户外观察活动
在户外利用小旗和风向标观测风向,尝试 根据小旗和风向标的指向判断风向。
小结
风向标的箭头指示的是风吹来的方向, 也就是风向;
粤教科技版 小学科学 三年级下册
第四单元 天气、气候和我们
第19课 风的观测
有哪些方法可以判断风向?
要根据风 的方向来调 整小船!
怎样才能知 道风的方向呢?
活动1 风从哪边吹来
在生活中,我们常会感到风从不同的方向吹来。
风从东方吹过来叫东风; 风从南方吹过来叫南风。 风吹来的方向就是风向, 一般有8个方位。
而小旗飘向的方向指示的是风吹去的 方向,与风向相反。
活动2 风力有多大
风既有方向,又有大小。一般来说,风速越大,风力也越大。
树叶轻轻晃动时一般是3级风
小树摇动时一般是5级风
除了观察树木外,还可以根据哪些现象判断风力的大小?

观测风分组实验报告(3篇)

观测风分组实验报告(3篇)

第1篇一、实验目的本次实验旨在通过分组观测,了解风的观测方法,掌握风速、风向的测定技巧,并学会使用风速仪和风向标等观测工具。

通过实验,提高学生对气象观测的兴趣和实际操作能力。

二、实验时间与地点实验时间:2022年X月X日实验地点:XX大学气象观测场三、实验器材1. 风速仪2. 风向标3. 记录表4. 秒表5. 测量尺6. 气象帐篷四、实验步骤1. 实验分组:将学生分成若干小组,每组4-5人,每组选一名组长负责实验。

2. 实验准备:检查风速仪、风向标等器材是否完好,确保观测过程中仪器正常工作。

3. 观测风速:将风速仪固定在气象帐篷内,确保仪器稳定。

同时,记录观测时间。

4. 观测风向:将风向标放置在风速仪旁,观察风向标指向,记录风向。

5. 记录数据:在观测过程中,每组学生负责记录风速、风向及观测时间。

6. 数据整理:将各组观测数据汇总,计算平均风速、风向。

7. 分析与讨论:各组对实验结果进行分析与讨论,总结实验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及解决方法。

五、实验结果与分析1. 风速观测结果:本次实验中,风速范围为1.5-5.5米/秒,平均风速为3.2米/秒。

2. 风向观测结果:本次实验中,风向为东北风,频率最高。

3. 实验分析:(1)风速观测过程中,风速仪显示稳定,数据准确可靠。

(2)风向观测过程中,风向标指向准确,风向判断无误。

(3)实验过程中,各组学生认真负责,数据记录完整。

(4)在实验过程中,部分学生遇到风速仪读数不稳定、风向标指向不明确等问题,经讨论后,采取调整风速仪、校准风向标等方法解决。

六、实验总结1. 通过本次实验,学生掌握了风速、风向的观测方法,提高了实际操作能力。

2. 学生了解了气象观测的重要性,增强了气象观测的兴趣。

3. 实验过程中,学生学会了团队合作,培养了沟通与协作能力。

4. 在实验过程中,部分学生遇到了问题,通过讨论和解决,提高了问题分析及解决能力。

5. 本次实验对提高学生的气象观测技能、培养实际操作能力具有重要意义。

科学《观测风》教学反思(三篇)

科学《观测风》教学反思(三篇)

科学《观测风》教学反思(一) 这周执教的是观测风,我分成了两个课时,第一节课进行风向与风速科学知识的讲解,第二节课带着学生制作了风向标,本来计划带着学生出去观测风,但是由于天气的原因,取消了外出活动,有风时就在走廊带学生观测的。 聚焦环节,出示一张树叶飘动的动图,这是什么造成的?你能描述一下今天的风吗?风是什么样子的?学生回答:风看不见、摸不着、但是能够感觉得到;有时候风是轻柔的,有时候风是剧烈的;夏天的风比较凉爽,冬天的风是寒冷的;东风、西风等等。在学生汇报的过程中,将学生说到的语言转化为风向、风速两个科学词汇板书在黑板上。你是怎么知道有风的?可以根据什么来判断?学生回答:国旗、树叶、红领巾、头发、窗帘等等。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其实知道我们可以通过借助身边的事物来判断是否有风。然后揭示课题:观测风。那什么是风向?什么又是风速呢?在这里,我想先了解学生对于风向的前概念认识,有多少孩子是认为风向是指风吹去的方向,而不是吹来的方向。所以我并没有直接出示风向的概念,而是拿出小红旗,将红旗展开,在黑板上画出八个方位,让全班学生判断风的方向,肯定会有两种看法,我让学生举手表决。然后出示风向和风速的概念。我们怎么样用红旗判断风速大小呢?然后出示了“我们的风速等级”。原来的人们是怎么判断风向的呢?我介绍了风向袋、鸡形风标、风向标等等。着重区分了风向标与风向袋判断风向是不同的。然后出示微视频,怎样制作风向标?学生用硬卡纸、剪刀、尺子、吸管、大头针等材料进行了风向标的制作。这里我对剪吸管的方法、箭翼的画法、吸管在大头针上的灵活转头等进行了强调。做好的风向标让学生下课在学校有风的地方测试风的方向。最后关于风速仪的认识,以及蒲福风力等级表,看图片比较抽象,直接找的视频让学生观看了解的。时间比较充裕的班级,还看视频进行了蒲福的科普介绍。

科学《观测风》教学反思(二) 三年级学生在学习了用气温计测量气温和用雨量器测量降水量之后,本节课的教学目标是学会制作小风旗并利用小风旗测量风向和风速。 在第一次教学的过程中,发现学生对于风的观测已有知识掌握的比较多,所以课堂兴趣不像之前测量降水量时那么高。同时发现学生对风向的判断掌握的不是很好。在后来的教学过程当中,我适当增加了一些游戏环节:课前准备数把小风旗,在教授了利用小风旗测量风向和风速之后,让学生在笔记本上画出方位风向图,将小风旗发放给表现好的同学,同学将小风旗放在所画的风向方位图的中心位置,老师给出指令,如:2级东北风,让学生模拟吹出2级东北风。其他同学认真观察拿到小风旗的同学是否正确吹出2级东北风,如果有同学发现她吹错了风并举手示意老师,提出该同学错误的地方,那发现错误的同学就可以成为下一个用小风旗模拟吹风的同学。 增加课堂小游戏,学生课堂兴趣和参与度大大提高。在学生画风向方位图的同时,老师也在黑板上画出风向方位图,在几轮模拟吹风之后,老师可以随机在黑板的风向方位图上指风吹来的方向或者风旗飘向的方向,抽学生回答此时的风向是什么。利用这两个课堂互动,可以很好的增强学生对风向的判断! 科学《观测风》教学反思(三)

2020年三年级科学下册 风的观测教案 大象版

2020年三年级科学下册 风的观测教案 大象版

1 / 2 2020年三年级科学下册 风的观测教案 大象版 一、设计思路 本堂课由寻找风的踪迹开始,逐渐进入判断风的方向。通过学生用自己的风向标测定风向,初步知道测定风向的方法。并能利用周围事物的现象对风向作出判断,进一步巩固风向的概念。第二步,通过吹纸风车体验到风是有力量的,风的大小是可以测量的。第三步,通过学习书本上的风力表,明白生活中人们对风力的大小作了等级规定。然后,根据书上图中的现象作出风力大小的判断,最后,到操场上对今天的风力大小作出判断,从而初步形成风力大小的概念。 二、教学目标: 1、用简单的方法测定风向。 2、感受风的力量,设计制作简单的装置测定风力的大小。 3、能初步判断风力的大小及等级。 4、经历测定风向和风力的过程。 三、教学重点:初步判断风向和风力的大小。 四、教学难点:根据观察到的现象判断风向和风力的等级。 五、器材准备:风向标 风车材料。 六、教学环节 1、导入 风是什么样子的?我们怎么知道起风了? 学生根据生活经验回答。 2、测定风的方向 (1)、和老师一起去操场寻找风好吗? 一起到操场上寻找风的踪迹,并作好记录。 (2)、你有办法知道吹的是什么风向吗? 用自制的风向标测定风向。 在测定风向的过程中有什么问题吗?怎样解决呢? 学生提问题、讨论问题、解决问题的方法。(2分钟内出现次数最多的风向是当时风向) (3)、讨论:旗帜、烟飘去的5和风向有联系吗?请说一下吧。 2、风有力量 (1)、同学们,我们能测风向了,那么同风向的风一样吗?你有办法知道风的大小吗? 学生思考后回答。举例说明风是有力量的,力量是有大有小的。 老师简介一下气象站也有用风杯的转动来测定风力大小的方法。 (2)、现在,我们照书上的方法制作一个纸风车。 2 / 2

学生按书本方法制作风车。 对风车吹气,仔细观察,钮扣有什么变化?这种变化和你吹的气有关系吗? 学生吹风车后思考、讨论并把自己的看法说给全班听。 3、风力的大小 (1)、现在,我们知道风是有力量的,有风向的。谁能说一下电视、广播里是怎样报风的情况的? 学生回忆后发言。 (2)、那么,你知道今天的风是几级吗?依据是什么?一起来看看书上是怎么规定的? 学生思考回答。 仔细看书中的风力等级表。 大家来判断一下书中的四幅图里的风是几级? 学生观察后回答。 (3)、我们去操场上观察一下,今天是几级风? 学生到操场观察并记录,回教室后对观察记录的结果进行比较。

《观测风》精品教案

《观测风》精品教案
7.讲解风级歌:零级烟柱直冲天、一级青烟随风偏、二级风来吹脸面、三级叶动红旗展、4级风吹飞纸片、5级带叶小树弯、6级举伞步行艰、7级迎风走不动、8级风吹树枝断、9级屋顶飞瓦片、10级倒树又倒屋、十一二级陆上很少见。
(二)制作小风旗
1.讲解:刚刚我们了解了风力等级以及方位图。现在请同学们和李老师一起制作小风旗,通过风旗我们来判断今天的风向和风力,我们需要的材料有硬纸板,布,铅笔,直尺,剪刀,钉书器等。
4.谈话:在之前的学习中,我们学习了上北下南,左西右东。刚刚提到的风向:西南风。你觉得它是从哪儿吹来的?
5.提问:为了更好的判断方向,我们增加了4个方位。分别是西北,东北,东南和西南。这样就有了8个方位。现在你可以在图上画出西南风了吗?通过视频了解一下风力等级。观看视频,学习蒲福风力等级表。
2.学会自制简易小风旗,能用自制的小风旗测量风向和风力,并记录观察结果。
3.知道利用工具能使对风的观测更准确。
教学重点:自制简易小风旗,用自制的小风旗测量风向和风力,并记录观察结果。
教学难点:利用工具测量风向和风力。
教学过程
时间
教学环节
主要师生活动
一、聚焦
1.播放视频:请同学们看一段关于风的内容,并通过观察思考这些现象是如何引起的?
2.提问:视频中有怎样的现象呢?这些现象是如何引起的?请你说一说?
3.谈话:在前面的学习中,我们知道了风是空气的流动,空气看不见,所以风也是看不见的。但是通过刚才的视频,我们发现了小草在随风摇曳,而五星红旗在随风飘展,特别是这些大树在风的作用下摇摆的十分厉害,这些现象都说明了风的存在,可以通过风中物体的运动变化间接感知风的存在。所以因为有风才有了上面的这些现象。
2.实验提示:在制作的过程中,老师还有几个小提示,旗面应选择轻薄柔的面料,二旗杆可以用小竹棍等材料使用双面胶粘贴,三使用钉书器时要注意安全。让我们开始吧!

大气探测第七章:地面风的观测

大气探测第七章:地面风的观测

7.3 EL型电接风向风速计
风速部分:
当风杯转动时,带动涡轮,并通过拨钩推 凸轮一起转动。风速电接簧片的一端在凸 轮表面滑动,当凸轮不断转动时,上面一 个簧片先从凸轮最高点跌下来,与下面一 个簧片接触,紧接着下面一个簧片也从凸 轮最高点跌下来,于是上面簧片断开,完 成一次电接。风速越大,风杯转的越快, 单位时间内电接的次数越多。由于每吹过 200m风程(风杯转过80圈),接点就接触 一次,记录器风速笔尖就在自记纸风速坐 标上向上或向下移动1/3格(三次移动一 格)。根据笔尖10分钟内自记纸上移动的 格数,就可求出当时的平均风速。
7.2 风的传感器
风向标的受力情况:设气流与风标的起始位置成α 的交角,则风向标的尾翼上受到三个力矩的作用, 一是风压力矩M,二是惯性力矩Mn,三是摩擦力矩 Mf,包括在转轴支点处的摩擦力矩及空气粘滞性 对翼板等产生的摩擦力矩。这样,风标转动的运 动方程为 M=Mn+Mf,即Mn=M-Mf。 只有当M>Mf时,即在一定 的起动风速V下,风向标才能 转动。各种风向标的起动风 速都不相同,它取决于风标 形状和交角α .
7.2 风的传感器
风向标:
是各种测风仪器中用以指示风向的最主要的 部件。分为头部(维持平衡也称平衡锤)、 水平杆与尾翼三部分。整个风向标可绕垂直 轴旋转。它的重心正好在转动轴的轴心上。
7.2 风的传感器
风向标作用原理:
当风的来向与风向标成某一个交角时,风对风向 标产生压力,这个力可分解成平行和垂直于风向 标的两个分力。由于风向标头部受风面积较小, 尾翼受风面积较大,因而感受的风压不相等,垂 直于尾翼的风压产生风压力矩,使风向标绕垂直 轴旋转,直至风向标头部正好对着风的来向时, 由于翼板两边受力平衡,风向标就稳定在某一位 置。

《观测风》教学设计

《观测风》教学设计

《观测风》教学设计【教材简析】通过前面4节课的学习,学生已经知道了一些常见的天气现象,并且已经学会了气温和降水量的观测。

本节课主要研究风的观测,自制小风旗来测量风向和风速。

探索板块,简单介绍了利用地面物体来感知风,然后介绍风旗的制作,并利用自制的风旗测定风速和风向。

观察风吹动旗子的状态来估计风速,把风速分为无风、微风和大风三个等级。

通过研讨活动,学生可以比较对地面物体和小风旗的观测结果比较,从而体会简单工具对测量的作用。

拓展板块,拓展是一个小制作活动,利用简单材料制作一个风向标,并用自制风向标测风向和风速。

这也是一个很有意义而且适合小学生的制作活动。

【学情分析】对于小学三年级的学生来说,确定风向是一件困难的事,他们不清楚是把风吹来的方向确定为风向,还是把风吹去的方向确定为风向。

“蒲福风力等级”对学生来说相对复杂。

本课中,学生是通过制作风旗,观察风旗的状况确定风速的三个等级和风向,并用这种方法完成“天气日历”中关于风的观察和记录。

【教学目标】科学概念目标风可以通过自然界中事物的变化来感知,可以用风向和风速来描述。

科学探究目标自制简易小风旗。

用自制的小风旗测量风向和风速,并记录观察结果。

科学态度目标进一步提高观察天气现象的兴趣和好奇心。

科学、技术、社会与环境目标使用工具能使对风的观测更准确。

【教学重难点】重点:用自制小风旗测量风向和风速,并记录观察结果。

难点:利用身边事物对风向进行观测。

【教学准备】教师:多媒体课件、风向图、蒲福风力等级表、有关台风视频。

小组:制作小风旗材料——1块长约35厘米,宽20厘米的轻薄软布、1张长30厘米,宽6厘米的硬纸板、1个订书器;制作风向标的材料——1根硬吸管、1张边长大约15厘米的硬纸板、大头针。

【教学过程】一、聚焦:揭示课题(预设5分钟)[材料准备: 一组风的照片]1.出示生活中刮风的照片,提问:观察照片,这些现象是如何引起的? (预设:是风引起的。

)2.提问:我们怎么知道风的存在? (预设: 观察各种事物。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风有力量”难点在“解释”
• 教师要引导学生观察到两种现象:1、当小 风车转动的时候,纽扣也被提起来。2、风 越大,小风车转的越快,纽扣被提的越高 越快。反之较低较慢。
• 学生如何解释这些现象?
建议大家还要关注
• 如何看风向标? • 百叶箱里放些什么?具体有哪些操作要点? • 如何建设学校的红领巾气象站
3、气温的变化
• • • • • 1、观察介绍百叶箱 2、测量气温 3、作气温变化折线图 4、学会看图,分析气温变化的规律 建议每位学生都要有温度计,课外测量。 (温度计学生的材料中有)
4、我们关心天气
• 这一课是本单元的综合课,内容非常多。 • 1、不同的天气(建议让学生尝试用图或 符号记录天气) • 2、生物预告天气(可作为学生研究性学 习的内容) • 3、预测未来的天气 • 4、了解天气预报中的新内容 • 注意整合和运用课件
青岛版小学科学三年级上册
风的观测
平罗县陶乐第一小学 安经占
2、风的观测
• • • • 本课由3个部分组成: 1、观测风的方向 2、风有力量 3、风力的大小
• “观测风的方向”包括观察和测量两种意 思。 • 观察风的方向:看第32页右上方的图, 可以通过红旗、炊烟、树的枝叶摆动、 水波等观察。 • 测风向,用什么测?(风向标)怎么测? 怎么观察和记录?(这是个难点,风向 标的方向与红旗等飘扬的方向不同,学 生很容易混淆) • 风向的方位图,是什么意思?老师们首 先要明白。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