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652光纤技术参数
什么是G.652光缆

什么是G.652光缆
什幺是G.652光缆
概述
在我国,目前无论是骨干网还是城域网,主要应用的还是G.652光纤。
过去由于技术的限制光纤只有少数的几种,同时我国已埋设的光纤几乎都是常规单模光纤,选型问题就不那幺重要。
现在新型光纤越来越多。
在设计传输系统和进行传输网建设时,光纤的选型就十分重要。
英国爱达讯工程师为您介绍以下4种G.652特性。
G.652光纤特性
G.652光纤是现在网络上应用比较多的一种光纤,ITU-T对于G.652分为四类光纤。
G.652四种光纤的分类主要基于PMD的要求和在1383nm处的衰耗要求。
G.652.A光纤用于支持G.957和G.691最高速率为STM-16或10Gbit/s最大传输距离为40 km (Ethernet)和STM-256用于G.693的应用。
G.652.B光纤用于支持速率高达STM-64的更高比特率的应用,如G.691和。
G.652光纤技术参数[转帖]
![G.652光纤技术参数[转帖]](https://img.taocdn.com/s3/m/3c52eba00029bd64783e2c87.png)
G.652光纤技术参数[转帖]1、光纤类型二氧化硅B1.1单模光纤。
2、工作波长满足13l0nm和1550nm传输窗口的型能指标3、截止波长2m涂覆光纤上测试的λc值为1100cm~1280nm,22m成缆光纤上测试的λcc值≤1270nm。
4、几何性质模场直径:标称值(9.3 μm)±10%。
包层直径:标称值125μm±2μm。
涂层直径:标称值245±10μm。
场模不圆度:≤6%。
包层不圆度:<2%。
模场/包层同心度偏差:≤1.0μm。
包层/涂层同心度误差: ≤12.5μm。
5、涂覆层光纤涂敷层与光纤表面紧密接触不退色、不迁染。
涂覆层须易剥离,以便光纤接续。
6、筛选水平和疲劳系数光纤须通过全长度张力测试,其筛选水平须相当于在应力至少0.42GPa(相当于应变约0.6%)下持续一秒时间。
光纤的疲劳系数≥20。
7、色散特性(1)零色散波长范围为1300~1324nm(2)最大零色散点斜率不大于0.093ps/(n㎡.km)。
(3)1288~1339nm范围内色散系数不大于3.5ps/n㎡.km(4)1271—1360mm范围内色散系数不大于5.3ps/n㎡.km(5)1550nm波长的色散系数不大于18ps/n㎡.km(6)1480—1580nm范围内色散系数不大于20ps/n㎡.km8、衰减特性(1)在13l0nm波长上的最大衰减系数为:0.36dB/km。
在1285~1330nm波长范围内,任一波长上光纤的衰减系数与13l0nm波长上的衰减系数相比,其差值不超过0.03dB/km。
在1550nm波长上的最大衰减系数为:0.21dB/km。
在1480~1580nm波长围为,任一波长上光纤的衰减系数与1550nm波长上的衰数相比,其差值不超过0.05dB/km。
(2)光纤衰减曲线应有良好的线性并且无明显台阶。
用OTDR检测任意一根光纤时,在13l0nm和1550 nm处500m光纤的衰减值不大于(amean±0.10dB)/2, amean是光纤的平均衰减系数。
光纤G.652

G.652G.652光纤是目前已广泛使用的单模光纤,称为1310nm性能最佳的单模光纤,又称为色散未移位的光纤。
按纤芯折射率剖面,又可分为匹配包层光纤和下陷包层光纤两类,两者的性能十分相近,前者制造简单,但在1550nm波长区的宏弯损耗和微弯损耗稍大;而后者连接损耗稍大。
主要指标:[1]1、衰减:ITU-T G.652建议规定光纤在1310nm窗口和1550nm窗口的衰减常数应分别小于0.5dB/km和0.4dB/km。
1310窗口目前一般在0.3~0.4dB/km,典型值0.35dB/km;1550窗口目前一般在0.17~0.25dB/km,典型值0.20dB/km。
2、色散:零色散波长的允许范围是1300~1324nm。
在1550nm窗口的色散系数是正的。
在波长1550nm处,色散系数D的典型值是17ps/(nm²km),最大值一般不超过20ps/(nm²km)。
3、PMD:ITU-T 建议规定,G.652光纤的PMD系数小于0.5ps/(km)^1/2,即400km 光纤的PMD是10ps。
但是,早期铺设的光纤由于受当时的工艺条件限制,PMD 系数有可能较大。
4、模场直径:1310nm处的模场直径是8.6~9.5μm,最大偏差不能超过±10%。
在1550nm处,ITU-T 建议没有规定模场直径,但一般大于0.3μm。
主要特性:G.652单模光纤特性光学特性典型衰减,@1310nm≤0.34 dB/km典型衰减,@1550nm≤0.20 dB/km零色散波长1300-1324nm零色散斜率≤0.092ps/(nm²km)模场直径(MFD) @1310nm9.2±0.4μm偏振模色散(PMD)单根光纤最大值≤0.2ps/√km链路最大值≤0.12ps/√km截止波长λcc≤1260nm有效群折射率(Neff) @1310nm1.4675有效群折射率(Neff) @1550nm1.4680宏弯损耗(60mm直径,100圈)@1550nm≤0.1dB背向散射特性(在1310nm和1550nm处)衰减局部不连续点≤0.05dB衰减均匀性≤0.05dB背向散射衰减系数差异(双向测量)≤0.05dB/km几何特性包层直径125±1μm包层不圆度≤1%芯层/包层同心度误差≤0.5μm涂覆层直径(未着色)245±5μm包层/涂覆层同心度误差≤12.0μm光纤翘曲半径≥4m交货长度(公里/盘)24.7km;25.2km机械性能筛选应力最小值0.69Gpa(100kpsi)涂层剥离力(典型值)1.4N动态疲劳参数Nd≥20环境特性(在1310nm和1550nm)温度特性(-60°C ~+85°C)≤0.05dB/km热老化特性(85°C±2°C,30天)≤0.05dB/km浸水性能(23°C±2°C,30天)≤0.05dB/km湿热性能(85°C±2°C, RH85%,30天)≤0.05dB/kmG.653色散位移光纤针对衰减和零色散不在同一工作波长上的特点,20世纪80年代中期,人们开发成功了一种把零色散波长从 1.3μm移到 1.55μm的色散位移光纤(DSF,Dispersion-ShiftedFiber)。
G652光纤光缆与G.655光纤光缆的比较说明

G652光纤光缆与G.655光纤光缆的比较说明目前世界各国光缆干线上采用的光纤基本上分为G.652 和G.655 两种,其中以G.652光纤光缆为主。
G.652 光纤于1983 年开始商用,现在已在世界各国通信网中得到了广泛应用。
这种光纤同时具有1550nm 和1310nm 两个窗口,其零色散点位于1310nm 波长附近处,最小衰减位于1550nm 波长附近,再配合使用光纤放大器,可以在G.652 光纤上开通8×2.5Gbit/s 或16 甚至32×2.5Gbit/s 系统。
G.655 光纤于1993 年开始商用。
它在1530-1565nm 区域色散绝对值为1.0-6.0ps/nm ,克服了G.652 光纤在1550nm 波长范围内色散值过大的缺点。
同时基本解决了开放DWDM 系统时所存在的光纤非线性问题。
目前在国际和国内基于10Gbit/s 以上(尤其是40Gbit/s )的DWDM 系统的通信干线中均采用了这种光纤。
目前商用的G.655 和G.652 光纤的主要技术参数列于下表:从表中参数可以看出,两种光纤的衰减系数并没有太大差异,G.652 光纤的色散系数在1550nm 波长为18ps/nm.km,当传输10Gb/s 的TDM 和WDM 系统时,为了增加中继距离,需要介入具有负色散系数的光纤进行色散补偿。
G.655 光纤1530-1560nm 波长区色散通常为1.0-6ps/nm.km,传输相同的10Gb/s 系统时,因色散很低,勿需采取色散补偿措施;但G.655 光纤因在1550nm 处色散较小,其非线性效应比G.652 光纤大;G.652 与G.655 光纤的PMD 建议指标相同,实际测试时,G.655 光纤 PMD 指标小于G.652 光纤。
目前G.655 光纤的价格较高,其市场价格约为G.652 光纤的1 倍。
两种光纤的工程应用列于下表。
表中比较表明,对于传输2.5Gb/s 的TDM 和WDM 系统,两种光纤均能满足。
G.652D光纤技术指标

ps/nm·km
零色散波长
≥1302≤1322
nm
零色散斜率
≤0.091
ps/nm2·km
偏振模色散系数(PMD)
单根光纤最大值
≤0.2
ps/km1/2
光纤链路值
≤0.08
ps/km1/2
光纤截止波长λc
≥1180≤1330
nm
光缆截止波长λcc
≤1260
nm
模场直径(MFD)
1310nm
9.2±0.4
温度-湿度循环附加衰减
-10℃到+85℃,90%相对湿度
≤0.05
dB/km
加速老化附加衰减
85℃,85%相对湿度,30天
≤0.05
dB/km
浸水附加衰减
20℃,30天
≤0.05
dB/km
机械特性
筛选张力
离线
≥9.0
N
≥1.0
%
≥100
KPSI
宏弯附加衰减
1550nm
1圈φ32mm
≤0.50
dB
100圈φ60mm
G.652D光纤技术指标
特性
条件
数据
单位
光学特性
衰减
1310nm
≤0.36
dB/km
1383nm(氢老化后)
≤0.35
dB/km
1550nm
≤0.22
dB/km
1625nm
≤0.24
dB/
波长范围内的色散
1285~1340nm
≥-3.0≤3.0
ps/nm·km
1550nm
≤18
ps/nm·km
1625nm
几何特性
光缆技术参数

4. 主要技术要求
4.1 普通光缆主要技术指标
本设计光缆为GYTA型光缆。
根据接入网技术体制要求,光纤使用G.652单模光纤。
单盘光缆(G.652)的主要技术性能详见下表(表4.1)。
4.2接入光缆用的允许拉伸力和压扁力
本设计普通光缆和允许拉伸力和压扁力应满足下表要求:
注:敷设方式栏目下的[Ⅰ]、
[Ⅱ]、[Ⅲ]用于区分允许力值的不同。
4.3 光缆的弯曲
光缆弯曲超过其允许曲率半径时,会折断光纤或增大光纤的光传输衰耗,根据规范要求,在敷设光缆的过程中,光缆的弯曲半径应符合下表要求。
5.材料的选用及说明
5.1光缆的选用
本次工程光缆选用选用吕带纵包层绞式(GYTA )型光缆。
g.652光纤光缆标准

g.652光纤光缆标准
G.652 是国际电信联盟(ITU)制定的一项光纤光缆标准。
它定
义了单模光纤的参数和特性,是目前最常用的单模光纤标准之一。
G.652 标准主要涵盖了以下几个方面:
1. 光纤的传输特性,G.652 标准规定了光纤的传输特性,包括
衰减、色散、带宽等参数。
这些参数决定了光纤的传输性能和距离
限制。
2. 光纤的几何参数,G.652 标准定义了光纤的几何参数,包括
芯径、包层直径、包层折射率等。
这些参数决定了光纤的光学特性
和光信号的传输效率。
3. 光纤的波长特性,G.652 标准规定了光纤在不同波长下的传
输特性。
这些特性对于光纤通信系统中的波分复用和波长分割多路
复用等技术起到重要作用。
4. 光纤的机械特性,G.652 标准还包括了光纤的机械特性,如
抗拉强度、抗弯曲性能和温度稳定性等。
这些特性对于光纤的安装、
维护和使用具有指导意义。
总的来说,G.652 光纤光缆标准对单模光纤的参数和特性进行
了明确规定,为光纤通信系统的设计、建设和运营提供了技术依据。
它在全球范围内得到广泛应用,并成为了现代光纤通信的基础。
g.652 光纤 纤芯直径

g.652 光纤纤芯直径
G.652是ITU-T(国际电信联盟电信标准化部门)定义的一种光纤标准,也称为单模光纤。
在G.652标准中,定义了几种光纤的参数,包括纤芯直径。
对于G.652光纤,通常有两种主要的规格,分别是G.652.A和G.652.B。
以下是它们的一些基本参数:
* G.652.A:
* 纤芯直径(Core Diameter):约为8.2至9.5微米。
* G.652.B:
* 纤芯直径(Core Diameter):约为8.6至9.5微米。
这里的纤芯直径是指光纤中心的核心部分的直径。
G.652标准主要用于单模光纤,适用于长距离传输系统,如光纤通信网络。
请注意,具体的纤芯直径可能会因制造商而异,因此在实际选择和使用光纤时,最好查看相关的产品规格表或与制造商联系,以确保准确的参数。
1。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G.652光纤技术参数
核心提示:1、光纤类型二氧化硅B1.1单模光纤。
2、工作波长满足13l0nm 和1550nm传输窗口的型能指标3、截止波长2m涂覆光纤上测试的λc值为
1100cm~1280nm,22m成缆光纤上测试的λcc值≤1270nm。
4、几何性质模场直径:标称值(9.3 μm)±10%。
1、光纤类型
二氧化硅B1.1单模光纤。
2、工作波长
满足13l0nm和1550nm传输窗口的型能指标
3、截止波长
2m涂覆光纤上测试的λc值为1100cm~1280nm,22m成缆光纤上测试的λcc值≤1270nm。
4、几何性质
模场直径:标称值(9.3 μm)±10%。
包层直径:标称值125μm±2μm。
涂层直径:标称值245±10μm。
场模不圆度:≤6%。
包层不圆度:<2%。
模场/包层同心度偏差:≤1.0μm。
包层/涂层同心度误差: ≤12.5μm。
5、涂覆层
光纤涂敷层与光纤表面紧密接触不退色、不迁染。
涂覆层须易剥离,以便光纤接续。
6、筛选水平和疲劳系数
光纤须通过全长度张力测试,其筛选水平须相当于在应力至少0.42GPa(相当于应变约0.6%)下持续一秒时间。
光纤的疲劳系数≥20。
7、色散特性
(1)零色散波长范围为1300~1324nm
(2)最大零色散点斜率不大于0.093ps/(n㎡.km)。
(3)1288~1339nm范围内色散系数不大于3.5ps/n㎡.km
(4)1271—1360mm范围内色散系数不大于5.3ps/n㎡.km
(5)1550nm波长的色散系数不大于18ps/n㎡.km
(6)1480—1580nm范围内色散系数不大于20ps/n㎡.km
8、衰减特性
(1)在13l0nm波长上的最大衰减系数为:0.36dB/km。
在1285~1330nm波长范围内,任一波长上光纤的衰减系数与13l0nm波长上的衰减系数相比,其差值不超过
0.03dB/km。
在1550nm波长上的最大衰减系数为:0.21dB/km。
在1480~1580nm 波长围为,任一波长上光纤的衰减系数与1550nm波长上的衰数相比,其差值不超过0.05dB/km。
(2)光纤衰减曲线应有良好的线性并且无明显台阶。
用OTDR检测任意一根光纤时,在13l0nm和1550nm处500m光纤的衰减值不大于(amean±0.10dB)/2,amean 是光纤的平均衰减系数。
9、宏弯损耗
以半径37.5mm送绕100圈,在1550波长上测得的弯曲附加损耗≤0.5dB
10、衰减不均匀性
光纤衰减不均匀性:≤0.05d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