胫骨骨折复位的临床方法探究

合集下载

胫骨平台骨折切开复位内固定的临床疗效分析

胫骨平台骨折切开复位内固定的临床疗效分析

World Latest Medicne Information (Electronic Version) 2016 Vo1.16 No.92218·经验交流·胫骨平台骨折切开复位内固定的临床疗效分析徐沛峰(徐州市肿瘤医院,江苏 徐州 221000)摘要:目的研究胫骨平台骨折切开复位内固定的意义。

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1月至2016年6月进行手术的胫骨平台骨折患者60例,根据Schatzker 分型将患者分为5类,并进行疗效分析。

结果所有患者中,56例进行了5个月至2年的随访,优18例,良26例,可7例,差5例。

结论治疗胫骨平台骨折使用切开复位内固定可有效促进骨折愈合,提高膝关节功能,但应择恰当的手术时间,尽早处理合并伤,进行功能训练。

关键词:胫骨;平台骨折;切开复位;内固定中图分类号:R274.1 文献标识码:B DOI:10.3969/j.issn.1671-3141.2016.92.1860 引言随着工伤及交通事故的增多,胫骨平台骨折已成为骨科常见的疾病,由于膝关节为重要负重关节,且其复杂的解剖结构导致不尽早处理会引起创伤性关节炎、关节僵硬不稳等后遗症,对患者的生活及工作产生极大影响。

对此,回顾性分析我院于2010年1月至2016年6月进行手术的胫骨平台骨折患者60例的资料,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1.1 临床资料。

选取2010年1月至2016年6月收入我院的进行手术的胫骨平台骨折患者60例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经膝关节CT、X线检查确诊为胫骨平台骨折,排除合并其他严重器官及系统疾病患者、其他部位骨折患者及、严重肝肾疾病、无法耐受联合阻滞麻醉的患者。

其中,男26例,女24例,年龄24~80岁,平均年龄63.2岁。

致伤原因:18例重物砸伤,35例交通事故,7例坠落。

35例闭合性骨折,10例开放性骨折。

42例新鲜骨折,3例陈旧骨折。

根据Schatzker分型[1]:19例Ⅱ型,8例Ⅲ型,16例IV型,12例V型,5例VI 型。

膝关节镜联合复位内固定治疗胫骨平台骨折的临床疗效分析

膝关节镜联合复位内固定治疗胫骨平台骨折的临床疗效分析

膝关节镜联合复位内固定治疗胫骨平台骨折的临床疗效分析胫骨平台骨折是一种常见的骨折类型,通常是由于高能伤力造成的,如交通事故、高处坠落等。

胫骨平台骨折严重影响了患者的生活质量和工作能力,因此对其进行及时、有效的治疗非常重要。

膝关节镜联合复位内固定治疗胫骨平台骨折是一种较为新颖的治疗方法,其临床疗效备受关注。

本文将对该治疗方法的临床疗效进行分析,以期为临床医生提供参考。

一、治疗原理膝关节镜联合复位内固定治疗胫骨平台骨折的原理是通过膝关节镜技术进行骨折复位,然后采用内固定器进行骨折固定。

该方法可以最大限度地保护软组织,减少手术创伤,有利于术后早期康复和关节功能的恢复。

二、临床疗效分析1. 疗效观察对象本研究选取了2016年1月至2019年12月期间在我院接受膝关节镜联合复位内固定治疗的胫骨平台骨折患者60例作为观察对象,其中男性36例,女性24例,年龄范围为18~65岁,平均年龄为(43.8±6.5)岁。

2. 治疗方法所有患者均接受膝关节镜联合复位内固定手术治疗,手术采用标准膝关节镜操作程序,根据骨折类型选择适当的内固定器进行骨折固定。

3. 观察指标术后立即观察疼痛状况、关节活动度,随访6个月及12个月时评估患者的膝关节功能恢复情况,并采用Rasmussen评分系统对疗效进行评估。

根据骨折愈合情况分为优、良、差三个等级。

4. 结果分析术后患者的疼痛状况得到明显缓解,关节活动度得到恢复,无感染、神经血管损伤等并发症发生。

术后6个月时,60例患者中有54例(90%)膝关节功能恢复优良,仅6例(10%)疗效一般;术后12个月时,60例患者中有58例(96.7%)膝关节功能恢复优良,仅2例(3.3%)疗效一般。

Rasmussen评分系统显示,术后6个月时平均得分为88.6分,术后12个月时平均得分为95.2分。

骨折愈合情况良好。

5. 临床总结膝关节镜联合复位内固定治疗胫骨平台骨折可以有效改善患者的疼痛状况,促进关节功能的恢复。

胫腓骨骨折中医护理方案的临床疗效分析

胫腓骨骨折中医护理方案的临床疗效分析

胫腓骨骨折中医护理方案的临床疗效分析胫腓骨骨折是指胫骨和腓骨的骨折,是常见的骨折类型之一。

胫腓骨骨折通常是由于外力作用导致的,例如跌倒、运动损伤或交通事故等。

对于胫腓骨骨折患者而言,及时的中医护理方案对于康复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

本文将对胫腓骨骨折中医护理方案的临床疗效进行分析。

一、中医护理方案1. 保持骨折部位的稳定性:在骨折初期,需要通过适当的固定和安静来保持骨折部位的稳定,防止骨折进一步移位。

对于胫骨远端骨折,常采用石膏固定,而对于胫骨近端和腓骨骨折,常采用外固定器固定。

在固定的可以辅助运用中医推拿、针灸、艾灸等手段,促进患部的血液循环,加快骨折愈合。

2. 消肿止痛:运用中药外敷或熏洗等方法,可以有效减轻患者骨折部位的肿胀和疼痛。

常用的中药外敷药物有黄连、川芎、红花等,这些药物具有活血化瘀、消肿止痛的作用,能够有效缓解患者的疼痛感。

3. 营养调理:饮食中推荐多摄入一些富含钙、维生素D等营养成分的食物,如牛奶、豆类、新鲜蔬菜水果等,对于促进骨折愈合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中医强调营养的调理,可以适当选用一些具有补气、活血、健脾等功效的中药进行调理,以促进机体的恢复和康复。

4. 康复锻炼:在骨折愈合过程中,适当的康复锻炼对于恢复患者的关节功能和肌肉力量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

中医护理中一般推荐逐渐增加康复性质的运动,如散步、简单的伸展、柔韧性训练等,帮助患者逐渐恢复运动功能,避免肌肉和关节的萎缩。

二、临床疗效分析经过对大量胫腓骨骨折患者的中医护理实践观察发现,中医护理方案对于胫腓骨骨折的临床疗效十分显著。

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 促进骨折愈合:中医护理中采用的活血化瘀、外敷等方法,能够促进患部的血液循环,加速骨折愈合的速度。

在临床实践中观察到,经过中医综合护理后的胫腓骨骨折患者骨折愈合时间明显缩短,愈合效果更加理想。

2. 缓解疼痛感:中医护理中采用的消肿止痛方法,能够有效缓解患者的疼痛感。

这对于患者的康复非常重要,可以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促进患者的积极性。

胫骨骨折3种固定方法的临床观察

胫骨骨折3种固定方法的临床观察

围软 组 织 少 ,骨折 后 对 血 供 影 响 大及 创 伤 中 常合 并 严 重 软 组 织 挫 伤 、 肤脱 套 伤 甚 至 发 生 软 组 织 的缺 损 , 床 治 疗 困难 , 皮 临 感染及不愈合率高 , 之我院地处高海拔地 区 , 分压低 , 加 氧 交 通状 况 差 , 理 相 对 滞后 , 息 闭塞 , 处 信 技术 力量 相 对 薄 弱 , 增 更 加 了 处 理 的 难 度 ,延 迟 了骨 折 愈 合 时 间 。 自 19 9 8年 2月 至 20 0 6年 5月 我 院共 收治 胫 骨 骨 折 2 9例 , 足 现 有 条 件 在 治 1 立 疗 上依 据 不 同 骨 折类 型 、粉 碎 程 度及 是 否 开 放 分别 给予 加 压
3 结 果
常 规予 高 压 氧 治 疗 , 得 了满 意疗 效 。 取
1 临 床 资 料
本 组 2 9例 , 18例 , 5 1 男 6 女 1例 ; 龄 1 ~ 5岁 , 均 年 96 平 3 .岁 。按 G s l等… 76 uto i 分类 标准 : 型 6 例 , I 8 Ⅱ型 15 , 1 例 ⅢA型
2 3例 , ⅢB型 1 3例 。致 伤 原 因 : 通 事 故 伤 1 5例 , 落 伤 交 1 坠
31 手术 时间 及 出血量 .
单 臂外 固定 架 平均 手术 时 间 4 i, 0mn
出血 3 0 l加 压钢 板螺 钉 平均 手 术 时 间 5 i, 0 m; 0mn 出血 4 0m ; 0 l 交 锁髓 内钉 平 均 手术 时间 6 i, 血 5 om 。 0m n 出 0 l前两 者 术 中未 发 生并 发 症 ,后 者在 扩 髓 及 打 人髓 内钉 时 发 生 骨块 劈 裂 移 位

胫腓骨骨折不同治疗方法的临床分析

胫腓骨骨折不同治疗方法的临床分析





Ch n a t r tii n i a He lh Ca eNu rto
胫 腓骨骨 折不 同治 疗方法 的临 床分析
黎 虞 明 汤 湛 波 胡 志远 陈智 盛 罗 木 生
【 摘要 】 目的 总结胫 腓 骨骨 折 的特 点及不 同治疗 方法 的优 缺 点。 方 法 回顾 我 院 自 2 2年 9月 ~2 9年 8月收 治的 4 0 0 0 0 8例 胫腓 骨骨 折 的治疗 , 中夹板 组 1 其 2例 , 钢板 螺 丝钉组 1 6例 , 固定 架组 1 外 , 0例 带锁髓 内钉 组 1 。结果 4 0例 8例患 者全 部获 随 访 , 访 时 间 6~2 随 月, 4个 平均 1 2个 月。 带锁 髓 内钉组 患者 可 早期 下地 活 动 , 无感 染 , 无延 迟愈 合 , 骨不 连 。结 论 开放 性胫 无 骨骨 折 临床多见 , 感染 及不 愈合 率 高 , 带锁 髓 内钉是 G t I l型 以下骨折 的较好 治疗方 法 。 s io l u 【 关键词 】 胫腓 骨骨折 夹 板 钢板 外 固定架 带锁髓 内钉 t, O 图分类号 】R 3 4 8 . 6 2 【 献标识 码 】A 文 【 章编号】 1 0 - 4 42 1)8 0 0 -0 文 4 7 8 (0 o - 0 4 1 0 o
术 。
3 2 3 外固定架 ..
1资料 与方 法
1 1一般 资料 . 本组 4 例 , 2 例 , 1 例 ; 8 男 9 女 9 年龄 1 ~7 9 0岁 , 均 3 . 平 9 8岁。车 祸致伤 4 例 , 0 坠落 伤 5 , 例 砸伤 3 。上 1 3骨折 6 , 1 3 例 / 例 中 / 骨折
胫腓 骨骨 折的患 者分 别采 用夹板 或加 牵 引、 钢板 螺丝钉 、外 固定 支

87例胫骨平台骨折解剖复位的临床研究

87例胫骨平台骨折解剖复位的临床研究

随 访的8 例术 后达到 解剖 复位 或接近 解剖 复位的胫 骨平 台骨折 病 例进行 影像 学分析 。 果 随 访1 年 , 均1 个 月, 2 .% 7 结 ~2 平 6 有 4 1 发生 平 台高度 丢失 。 定标准 : 台塌陷>5 m 判 平 a r 或轴 向对 线不良>5结论 。 【 关键 词 l 胫骨 平 台骨折 解剖 复位 高度 丢失 【 图分 类 号 】 R6 . 中 7 3 8 【 献 标识 码 】 A 文 胫骨平 台骨折 术后 高度 丢失的 原因是 多方 面的综合 因素, 胫骨平 台 骨折术 中恢复平 台高度 , 术后适 当功能锻炼是保持 平 台高度 不丢失 的保证 。 【 章编 号 】 1 7 - 7 2 2 1 )2a- 0 6 0 文 6 4 0 4 (0 1 () 0 5 - 2 1
粉 碎 或 塌 陷 骨 折 , 累及 胫 骨 棘 1 N , 常 9 V型 双 髁 骨 折 , 内外 髁 同 时
劈 裂但 其 下 部的 干 骺 端 与 骨干 仍 保 持 连 续 性2 例 , 型胫 骨 髁 骨 0 VI 折 同时 伴 干骺 端 与 骨 干分 离 1 N 。c az e分 类 的 I V、 I 为 6 S h tk r V、 V 型 复 杂性 骨 折 , 复 位 、 固 定的 要 求 高 , 对 内 本组 患 者 中 伴 副韧 带 损伤
胫 骨 平台 骨折 ( a tr ft i l eu是 膝 关节 刨 伤 中最 f cue o i a pa a ) r b1 t 常 见 的骨 折 之 一 , 中 占总 体 骨折 的 1 。 骨 平 台骨 折 由各 个 方 其 % 胫 向 的 外 力 皆 可 引起 , 大 多 是 外 力 通 过 股 骨 髁 撞 击 引起 , 但 常致 胫 骨 平 台 面 下 陷 和 内 外 髁 分 离 移 位 , 伴 半 月板 、 可 又韧 带 及 副 韧 带 损 伤 , 损伤 为 关 节 内骨 折 , 及 负 莺关 节面 , 该 波 造成 关 节 面 的塌 陷 和移位 , 多需 要 手 术 治 疗 恢 复 和 保 持 平 台 高 度 , 免 愈 合后 出 现 避 膝 内 9 翻畸 形 、 1 、 创伤 性 骨 关 节 炎 、 肢 疼 痛 、 硬 、 稳 定 、 动 障 患 僵 不 运 碍 。 访 我院 20 年 1月 至2 1 f6 随 05 2 0o -月收 治 的不 同类 型 的胫 骨平 台 骨 折 病 例8 例 , 效满 意 , 析 平 台高 度 丢 失 的原 因并 提 出 对 策 , 7 疗 分 以 提 高 胫骨 平 台骨 折 术后 解剖 复位 愈 合 率 , 少 胫 骨 平 台骨 折 术 减

传统切开复位内固定与数字化技术辅助治疗胫骨平台骨折患者的临床效果分析

传统切开复位内固定与数字化技术辅助治疗胫骨平台骨折患者的临床效果分析

临床医学China &Foreign Medical Treatment 中外医疗传统切开复位内固定与数字化技术辅助治疗胫骨平台骨折患者的临床效果分析田桦,陆英超新沂市人民医院骨科,江苏新沂 221400[摘要] 目的 分析予以胫骨平台骨折患者传统切开复位内固定与数字化技术辅助治疗的临床效果。

方法 随机选择2021年6月—2023年5月新沂市人民医院收治的70例胫骨平台骨折患者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表法分为两组,传统切开复位内固定治疗的40例纳入对照组,数字化技术辅助治疗的30例纳入观察组,比较两组围术期指标、膝关节活动度、膝关节功能恢复优良率及并发症发生率。

结果 观察组术中失血量少于对照组,手术时间、术中透视时间、住院时间、骨折愈合时间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均<0.05)。

观察组屈、伸膝最大角度为均较对照组更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均<0.05)。

观察组膝关节功能恢复优良率较对照组更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

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6.67%,低于较对照组的25.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057,P <0.05)。

结论 予以胫骨平台骨折患者传统切开复位内固定与数字化技术辅助治疗均可发挥一定骨折复位作用,但数字化技术辅助治疗术中失血量更少,手术耗时更短,术后膝关节功能恢复更佳,并发症更少,住院、骨折愈合时间短,康复快。

[关键词] 胫骨平台骨折;传统切开复位内固定;数字化技术辅助;并发症[中图分类号] R274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0742(2024)01(a)-0065-04Clinical Effect Analysis of Traditional Incision and Reduction InternalFixation and Digital Technology-assisted Treatment of Patients with Tibial Plateau FracturesTIAN Hua, LU YingchaoDepartment of Orthopedics, Xinyi People's Hospital, Xinyi, Jiangsu Province, 221400 China[Abstract] Objective To analyze the clinical effect of traditional incision and reduction internal fixation and digital technology-assisted treatment for patients with tibial plateau fractures. Methods 70 cases of tibial plateau fracture pa⁃tients admitted to Xinyi People's Hospital from June 2021 to May 2023 were randomly selected for the study, and theywere divided into two groups according to the random number table method, 40 cases of traditional incision and reduc⁃tion internal fixation treatment were included in the control group, and 30 cases of digital technology-assisted treat⁃ment were included in the observation group, and perioperative indexes, knee mobility, the excellent rate of recovery of knee function, and the incidence of complications were compared between the two groups. Results The intraopera⁃tive blood loss in the observation group was less than that in the control group, and the operation time, intraoperative fluoroscopy time, hospitalization time, and fracture healing time were shorter than those in the control group, and the difference was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all P <0.05). The maximum angle of knee flexion and extension of the observa⁃tion group was higher than that of the control group, and the difference was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both P <0.05). The excellent rate of knee joint function recovery in the observation group was higher than that in the control group, and the difference was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P <0.05). The complication rate of 6.67% in the observation group was lowerthan 25.00% in the control group, and the difference was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χ2=4.057, P <0.05). Conclusion Both DOI :10.16662/ki.1674-0742.2024.01.065[基金项目] 徐州市卫生健康委科技项目(XWKYHT20200053)[作者简介] 田桦(1985-),男,硕士,副主任医师,研究方向为创伤及运动医学。

中医手法治疗胫腓骨骨折的临床疗效观察

中医手法治疗胫腓骨骨折的临床疗效观察

中医手法治疗胫腓骨骨折的临床疗效观察【摘要】目的:观察分析对胫腓骨骨折患者临床治疗中应用中医手法复位的临床效果。

方法:选取我院 2019年1月~2020年6月期间收治胫腓骨骨折患者86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3例,对照组采取手术治疗,观察组采用中医手法治疗,对2组治疗效果进行对比。

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5.35%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9.07%,观察组患者骨痂形成时间、骨折愈合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p<0.05)。

结论:应用中医手法治疗,有利于腓骨骨折的愈合,提高临床治疗效果。

【关键词】胫腓骨骨折;中医手法治疗;效果胫腓骨是长管状骨中最常见的骨折部位,其中胫腓骨双骨折最多,其次为胫骨骨折,单纯腓骨骨折最少。

最常见的病因是直接暴力伤害[1]。

在治疗过程中,应尽量做到解剖对位,恢复下肢的长度、力线和行走功能。

采用中医手法复位,内固定治疗效果显著,现具体分析如下。

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选取我院 2019年1月~2020年6月期间收治胫腓骨骨折患者86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3例,对照组中,男28例,女15例,年龄22~60 岁,平均年龄(52.5±1.7)岁,病程为1~7天,平均病程(3.7±1.0)天,致伤原因:车祸伤16 例,摔倒23例,挤压致骨折4例;观察组中,男27例,女16例,年龄 21~61 岁,平均年龄(53.6±2.2)岁,病程为1~6天,平均病程(3.5±1.2)天,致伤原因:车祸伤18例,摔倒22例,挤压致骨折3例;2组患者基本情况无明显差异,p>0.05,有可比性。

1.2 方法对照组采用手术治疗,即切开复位内固定治疗。

胫腓骨骨折一般有较长时间的骨愈合。

石膏外固定时间过长,必然影响膝、踝关节的功能。

斜形或螺旋形骨折可用螺钉固定。

切开复位后用1~2枚螺钉固定骨折,保持骨折对一位2]。

观察组采用中医手法治疗,与对侧肢体比较,可接受的临床标准为成人内外夹角小于7度。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 . 2 治疗 方 法
次对患者 骨折处 以及全身状况进行检查 , 若 未发现 明显 肿胀 . 指 导其对屈膝功能进行锻炼 。在手术后 的第 1 天 以及第 1 5天要对 患者行 x线 片检查 , 且之后第个 月要进行一次复查 . 直 至患者患 处全部愈合 。对于患者患肢负重时间 , 要 根据 患者的骨折愈合情 况来决定 。 一般 在手术 2个星期之后进行拆线 。 并要对患者进行 x线片的复查 , 在此过程 中 , 可考虑让患者下地活动 。
其采用夹板进行保护性 固定 。 手术后 第 4 7天之间 , 治疗医师再
该院 收治胫 骨骨折患者 3 0例 , 其 中男 2 0例 , 女1 0例 , 年龄
在 2 0 ~ 5 0岁之间 , 平 均年龄 ( 3 6 . 1 2  ̄ 2 . 0 9 ) 岁。对于患者 的受 伤原
因, 1 5例患者伤于交通事故 , 7例患者伤于重物所砸 , 6例患者伤 于行走摔倒 , 1 例患者伤于高处 坠落 , 1 例患者伤于击打过程 。
另一名助 手握 住患者 的踝关节 多而进行对抗牵 引 , 对 于复位 , 治 疗 医师要 根据患者 的骨折情况进 行 ; 有效 复位后 , 是对患者 进行 扩髓插 钉 , 扩髓插 钉一般是在复位状态下 进行 , 对 扩髓器 进行手
动控 制 , 此 时助手要选 择好进钉 点 , 将开 口器置 于进钉 点 , 大小 控 制在 8 m m, 开1 3器 经进钉 点后朝 向髓腔远 端 ; 最后 要对 患者 手术切 口进行 清洁 , 并要对切 口进行缝合 。
中男 2 0 例, 女l 0 例, 对所有患 者行闭合 复位 髓 内钉治疗 。 结果 3 0 例 患者 , 2 5 例患者行 闭合 复位髓 内钉治疗 获得成 功 ,
另有伤势较 重 5例患者 , 考虑其 骨折粉碎 比较 严重 , 对其行小切 口复位髓 内钉 固定 , 手 术成功 , 所 有患者 均获得 良好 的救 治, 且较快 恢复 。 结论 对于胫骨骨折 患者 , 可考虑采用 闭合 复位髓 内钉治疗 , 若患者骨折 粉碎较严重 , 对其行 小切 口复位
术之前要对患者进行麻醉 , 麻醉后要注 意消毒 以及铺 巾的使 用 .
该组所有数据均采用 S P S S 1 6 . 0统计 软件包进行数 据分析 和
统计 。
2 结 果
该组实验所用时间为 5 0 ~ 9 5 a r i n 不等 , 平均为( 6 2 . 2 5 - _ * 6 . 8 5 ) mi n , 手术过 程 中 出血量 为 5 O 一 1 1 0 mL不等 , 平 均 出血 量 为( 7 9 . 0 7 ± 1 4 . 0 3 ) m L 。该组实验 3 0 例 患者 , 对其行 闭合复位髓 内钉 治疗 , 2 5 例 患者手术获得成功 。另 5 例 患者 因骨折粉 碎情况严 重而告失 败, 考虑行小切 口切开复位开放穿钉 , 成功 。手术 之后对 患者患 肢进行检查 , 没有缩短以及旋转等状况 。 手术之后对患者进行 6 ~
髓 内钉 , 该组 3 O 例患者均 得到有效救助 , 可见 , 在 临床上 , 闭合复位髓 内钉治疗 是一种 良好 的治疗方法 , 值 得 临床借复位 ; 闭合复位髓 内钉 ; 小切 口 复位髓 内 钉
【 中图分 类号】R 6 8 3 [ 文献标识码】A [ 文章编号】1 6 7 4 — 0 7 4 2 ( 2 0 1 4) 0 1 ( a ) 一 0 0 5 2 — 0 2
炎等等 。为探 讨分析胫 骨骨折复位 的临床方法 . 该 院选取 2 0 1 0 年1 月一2 0 1 2年 1月期 间收治胫骨骨 折患者 3 0例 ,对其 中的 2 5例患者给予闭合复位髓 内钉治疗 ,并对治疗效果进行分 析和 评价 。 现报道如下 。
1 资料 与方法 1 . 1 一般 资料
胫骨 骨折 一般包括两种 ,即胫骨 干骨折与胫骨平 台骨折_ 1 1 。 胫骨干骨折以 1 0 岁 以下患儿居多 , 胫骨平台骨折 比较常见 。相对 于一些骨折而言 , 胫骨骨折 的粉碎程度 比较 高 , 治疗难 度较大伫 1 。
对于胫骨骨折患者 , 如果不进行及 时治疗 , 或在治疗 过程 中发生 失误 , 极易 导致相关 并发症 的发生 , 比如说 感染 、 坏死 以及骨髓
口固
而 2 0 1 4 N 而 O . 0 1
临 床 医 学
胫骨骨 折复位 的临床方法探 究
尤兴 正
鞍山市 第三 医院疼痛科 , 辽宁鞍山 1 1 4 0 3 2
【 摘要】 目的 探讨分析胫骨 骨折 复位 的临床方 法 。 方法 选 取 2 0 1 0年 1月一 2 叭2年 1 月该 院收治胫 骨骨折患 者 3 0例 , 其
1 . 3 统 计 方 法
对 于闭合 性骨折患者 , 要 对患者的骨折移位情 况有所 了解 ,

般要事先进行 x线片检查 , 并根据检查结果选择髓 内钉 , 髓 内
钉 的长度与直径要符合一定 的规格 , 对 于手术 时间的选择 , 一般 为受伤之后 7 2 h之 内。 手术开始后 , 治疗 医师要 嘱咐患者取仰卧 位, 对于主钉 的长度 , 要 根据患者 的健侧肢 体来选择 , 对 患者患 肢采用止血带 , 将其 屈膝 9 O 。 搁置于托架 上 , 于关 节线 下方进行 钉长的选 择 , 一般在 1 . O 0 — 1 . 5 0 c m髌韧带 内侧缘处进行测量 。 手
手术 之后 , 对 于不稳 定胫骨多段骨折 , 要 考虑使用 石膏进行
固定 , 时间控制在 5 个星期左右 。对于抗生素 的使用 , 要根据 患
者血常规情况进行 , 给予 的时间一 般为 2 d 左右 。手术之后第 2 天, 治疗 医师要对患者 的骨折部 位以及全身状况 有所 了解 , 并 指 导其进行科学有效 的功能锻炼 . 如果在锻炼 的过 程中 , 患者感 到 不适 , 治疗 医师可 指导其服 用镇 痛药 , 如果 患者下地 负重 , 帮助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