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能发电专题

合集下载

备战2020中考物理二轮专题巩固练习(人教版)-能源与可持续发展(含答案)

备战2020中考物理二轮专题巩固练习(人教版)-能源与可持续发展(含答案)

备战2020中考物理二轮专题巩固练习(人教版)-能源与可持续发展一、单选题1日本东北部海域发生的海底大地震导致福岛第一核电站二号机组受损,引发了较为严重的核泄漏,核电安全再次成为世界各国高度关注的问题.下列关于核能开发的说法中,你认为正确的是()A.停止开发核能,因为开发核能会带来可怕的核泄漏,弊远大于利B.核能是一种稳定、高效、清洁的可再生能源,是其它新能源不可替代的C.福岛第一核电站利用的是可控核裂变过程中释放的核能D.核能开发是绝对安全的,即使有核泄漏也是清洁无污染的2.我们今天使用的能源有化石能源、风能、水能、太阳能、地热能、核能、电能、生物质能等。

下列对这些能源分类正确的是()A.地热能、电能、生物质能都是“一次能源”B.太阳能、地热能、电能都是“二次能源”C.化石能源、核能、太阳能都是“不可再生能源”D.风能、水能、生物质能都是“可再生能源”3.关于核反应,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只有裂变才能释放出核能B.氢弹爆炸是利用裂变释放出核能C.核反应堆中发生的链式反应是不可以控制的D.原子弹爆炸时发生的链式反应是不加控制的4.出行是人们工作、生活必不可少的环节,出行的工具多种多样,使用的能源也不尽相同.自行车、电动自行车和燃油汽车所消耗能量的类型分别是()①生物能②核能③电能④太阳能⑤化学能.A.①③⑤B.①④⑤C.①②③D.①③④5.关于核电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核电站所使用的核燃料是煤和石油B.核电站核反应堆发生的是可以控制的核裂变C.核电站发电的能量转化过程是:核能﹣机械能﹣内能﹣电能D.核能是一种新能源,也是可再生能源6.新能源正在逐步地被开发和利用来发电.下列能源中属于不可再生能源的是()A.太阳能B.潮汐能C.核能D.风能7.“天宫一号”飞行器在飞行过程中,是用太阳能电池对其提供能量,它携带的太阳能电池的作用是将()A.太阳能转化为化学能B.太阳能直接转化为机械能C.电能转化为太阳能D.太阳能转化为电能8.下列能源中,属于可再生能源的是()A.风能B.核能C.石油D.天然气9.以下能源中都属于可再生能源的是()A.石油、水能B.水能、太阳能C.天然气、风能D.煤、生物质能二、多选题10.关于能源及其利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能源的利用过程实质上是能的转化和转移过程B.煤、石油和天然气是用不完的C.煤、石油和天然气的化学能归根到底来自太阳能D.煤、石油和天然气是一次能源11.下列四幅图中,属于利用做功改变物体内能的()A.双手摩擦能发热B.烧水时水温升高C.锯木材锯子发烫D.钻木取火12.著名核物理学家、“两弹一星”功勋、中国“氢弹之父”于敏院士获2014年度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以下说法中错误的有()A.氢弹爆炸时释放了大量的核能B.氢弹爆炸运用了核裂变的原理C.核电站发电也是运用了核裂变D.核电站所用核燃料是可再生的13.为了响应中央关于“全民动员共建节能型社会”的号召,小明提出了一些节约用电的建议,其中科学的是()A.用太阳能热水器代替电热水器B.离开教室时随手关灯C.夏天用空调时,把温度调低D.尽量少开启电冰箱门14.小明对“能源与持续发展”这一章进行了总结性反思,其中正确的是()A.能量转化和转移具有方向性B.核电站未来是可以控制的,不会产生任何污染C.能量是守恒的,不会有能源危机D.可再生能源是未来理想能源的一个重要发展方向15.“嫦娥三号”月球车的多项探测任务中,其中有一项是探测月壤中“氦﹣3”的含量,为人类提供新的能源物质.下列关于核能的说法正确的是()A.“氦﹣3”是一种已开发的被世界公认的高效、清洁、安全、廉价的核聚变发电燃料B.目前世界上的大多数核电站都是利用原子核分裂时释放出的能量发电的C.氢弹是利用核裂变制成的武器D.核能和太阳能一样,可以在自然界源源不断地获得,属于可再生能源三、填空题16.路灯给我们夜晚的生活带来了方便.风、光互补路灯兼具了风力发电、太阳能发电两者优势,它同时安装了风力发电机和天阳能电池板,有风时通过风力发电机发电,有阳光时通过太阳能电池板发电,如图所示.太阳能电池是一种利用太阳光直接发电额光电半导体薄片.蓄电池是一个化学电源,其充电与放电过程是一种可逆的化学反应.太阳能电池板可以将电能转化为化学能储存至电池中,在夜间供路灯照明使用.下表是某型号风、光互补路灯系统的部分技术参数,其中光电转化效率是指太阳能电池板将光能转化为电能的效率.蓄电池容量是指蓄电池放电电流与放电总时间的乘积.(1)能源的种类繁多,人们从不同角度UI能源进行了分类,太阳能和风能都属于________能源.(选填“二次”、“可再生”或“不可再生”)(2)白天太阳能电池板把接收到的太阳能转化成电能,然后转化成________能储存在蓄电池内,到晚上再把它转化成电能为路灯供电.(3)利用风力发电时.是将________能转化为电能.(4)当太阳光照射到电池板表面处每平方米的功率为1000W时,该天阳能电池板的输出功率为________W.17.科学研究发现,当光照到某些半导体时,半导体内将会产生电流,太阳电池就是利用这一原理制成的;太阳电池是把________能转化为________能.18.人类在耗用各种能源时,不可避免的会对________造成影响,威胁我们人类自己的生存条件.19.太阳能是哦人类能源的宝库,太阳已持续发光发热约50亿年,还能工作约50亿年.太阳能属于________能源(选填“可再生”或“不可再生”).太阳核心温度高达1500万℃,表面温度也约有6000℃,其原因就是太阳内部发生持续的________(选填“核裂变”或“核聚变”),释放了惊人的能量.20.我市的南山牧场,不但风景优美,而且有丰富的风力资源,如图是南山风力发电厂的发电厂的风机,风能是________能源(选填“可再生”或“不可再生”)21.请根据下列信息,找出相应的物理现象,并指出其对应的物理知识.中华牌”月球车将登陆月球并实施无人探测计划.当月球上为白天时,月球车的仪器和设备所需的可以自由旋转寻找太阳的位置.然后将(可再生、不可再生)的能转化为电能来自太阳能;当月球上为黑夜时,月球车的仪器和设备所需的电能来自核能.核能是二次能源,未来人们可利用月球土壤中丰富的氦3与氘核结合成新的原子核,通过核聚变过程释放的巨大能量作为人类未来的能源.月球车底部安装了一台测月雷达,可发射电磁波探测二三十米的月球土壤结构.示例:物理现象:当月球上为黑夜时,月球车的仪器和设备所需的电能来自核能.物理知识:核能转换为电能.物理现象:________物理知识:________四、实验探究题22瑞典人奥兰德在金镉合金中首次观察到“记忆”效应,即合金的形状被改变之后,一旦加热到一定的跃变温度时,它又可以魔术般的变回到原来的形状,人们把具有这种特殊功能和合金称为形状记忆合金.记忆效应分别有:单程记忆效应和双程记忆效应.单程记忆效应是指,材料在高温下形成某种形状,在较低的温度下将其任意改变,再加热后可恢复高温时形状,而重新冷却时却不能恢复低温时的形状.双程记忆效应是指,某些合金加热时恢复高温时形状,冷却时又能恢复低温时形状.形状记忆合金在航天方面的应用已取得重大进展.美国国家航空、航体那句采用形状记忆合金制造了月面天线.这种月面天线为半球形展开天线,体积较大.当往运载火箭或航天飞机上装载时,先在低温下对它进行压缩,形成便于装运的小球团;待发送到月球表面时,受太阳光照射加热而恢复记忆的原形,展开成正常工作的半球形天线.根据上面提供的材料回答下列问题:(1)将不同类型的形状记忆效应对应的形状记忆合金的变化用图象画出来,填在表格内.________形状单程记忆效应________形状双程记忆效应(2)仿照(1)的格式将月面天线的展开过程,按条件用简单的图象表示出来.(3)若给你一个记忆合金材料,将会用它来制作________元件.(选填在生活或生产中具有使用价值的元件)五、综合题23.当今太阳能热水器已经在广安城乡用得非常普遍了,如图所示.已知某太阳能热水器在冬季有效日照时段里,能将8℃、100L水加热到38℃.请解答:[水的比热容为4.2×103J/(kg℃),水的密度为1.0×103kg/m3](1)热水器中水的质量是多少?(2)在此过程中,水吸收了多少热量?(3)若此期间太阳辐射到热水器的热量为4.2×107J,则该热水器的效率是多少?24.如何解决当前面临的“能源危机”,实现可持续发展,已是当务之急.(1)生物能源是一种可再生的新能源,其能量是绿色植物通过________作用由太阳能转化而来的;(2)沼气是农村推广使用的一种新能源,它的主要成分是甲烷(CH4).沼气发电是把沼气中的________能转化为电能.答案一、单选题1.【答案】C【解析】解:A,核泄漏造成的核辐射会使周边环境严重污染,但合理开发核能能解决人类能源危机.不合题意.B,核能是一种相对较为清洁的能源,是不可再生能源.不合题意.C,核电站是利用原子核裂变发生链式反应时释放的大量能量来发电的,是可控制的.符合题意. D,核能开发不是绝对安全的,核辐射污染,核废料污染是极为严重的.不合题意.故选C.2.【答案】D【解析】A、一次能源是指可以从自然界直接获取的能源,如煤、石油、天然气、太阳能.电能是二次能源.不合题意.B、太阳能、地热能是一次能源,电能是二次能源.不合题意.C、太阳能可从自然界不断获得且可重复利用,属可再生能源.煤、石油、天然气、核能等在地球是的储量是有限的,消耗后不可能再生,属不可再生能源.不合题意.D、风能、水能、生物质能等可从自然界不断获得且可重复利用,属可再生能源.符合题意.故选D.3.【答案】D【解析】【解答】解:A、原子核在分裂或者聚合时释放的能量叫做核能,故A错误;B、原子弹是利用核裂变的链式反应原理,氢弹是利用的核聚变,故B错误;C、核电站的核反应堆发生的链式反应是可以控制的,故C错误;D、如果原子核的链式反应不加控制,核能会瞬时释放出来,就会发生原子弹爆炸,故D正确.故选D.【分析】(1)核聚变和裂变都能释放能量.(2)原子弹是利用裂变的链式反应中能在极短时间内释放出巨大能量的原理制成的;而氢弹则是利用轻核的聚变制成的;(3)核电站的核反应堆是进行核反应并能控制和反应速度的装置,它是核电站的核心;(4)如果原子核的链式反应在可控制的核反应堆中进行,就可和平利用核能发电,若不加控制,就会发生原子弹爆炸.4.【答案】A【解析】【解答】解:自行车要运动靠人蹬来驱动,故消耗的是人的生物能;电动自行车是靠电机来驱动,消耗的是电能;普通汽车靠发动机来驱动,消耗的是汽油燃烧的化学能;故选A.【分析】依据三种方式是如何驱动的,可以判定各自消耗的是何种能量.5.【答案】B【解析】【解答】解:A、核电站使用的是核原料,也称核燃料,而不是石油或天然气等,故A错误;B、核电站核反应堆里发生的是可控的核裂变,故B正确;C、核能发电的能量转化过程是:核能→水的内能→机械能→电能,故C错误;D、核能是一种新能源,使用后,不能在短时间内重新获得,所以核能是不可再生能源,故D错误.故选:B.【分析】核电站的核心是核反应堆,它以铀为燃料,在裂变过程中释放出核能,再通过热交换器变为高温高压的蒸汽,然后利用蒸汽去驱动蒸汽轮机,蒸汽轮机的旋转带动发电机发电.短期内不能从自然界得到补充的能源叫不可再生能源,如:煤、石油、天然气、核能等.6.【答案】C【解析】【解答】解:太阳能、潮汐能、太阳能可以长期提供,所以它们都是可再生能源.核能源一旦消耗就很难再生,所以它是不可再生能源.故选C.【分析】像太阳能、风能、水能以及动、植物等这类可以长期提供或可以再生的能源属于可再生能源;而像煤、石油、天然气和铀矿这类化石或矿物能源,一旦消耗就很难再生的能源则是不可再生能源.7.【答案】D【解析】【解答】解:在“天宫一号”飞行器飞行过程中,携带的太阳能电池对其提供能量,则太阳能电池的作用是将太阳能转化为电能.故选D.【分析】知道太阳能电池是将太阳能转化为电能的、对外提供电能的装置.8.【答案】A【解析】【解答】核能、石油、天然气都属于不可再生能源,只有风能是可再生能源,即选项A符合题意;故选A.【分析】从能源是否可再利用的角度可分为可再生能源和不可再生能源.化石能源、核能会越用越少,不可能在短期内从自然界得到补充,所以它们属于不可再生能源;而风能、水能、太阳能、生物质能,可以在自然界里源源不断的得到补充,所以它们属于可再生能源.此题主要考查对可再生能源和不可再生能源特点的理解,属于基础知识9.【答案】B【解析】【解答】解:A、石油属于不可再生能源,水能是可再生能源,故A不符合题意;B、水能、太阳能都是可再生能源,故B符合题意;C、天然气属于不可再生能源,风能是可再生能源,故C不符合题意;D、煤属于不可再生能源,生物质能是可再生能源,故D不符合题意.故选B.【分析】像水能、风能、太阳能、生物质能等都是能够源源不断的从自然界得到的能源叫可再生能源;像化石能源、核能等短期内不能从自然界得到补充的能源叫不可再生能源.二、多选题10.【答案】A,C,D【解析】【解答】A、能的利用过程是指利用能源为人类服务,能的利用过程实质上是能量的转化和转移的过程,说法正确,符合题意;B、煤、石油和天然气,是不可再生能源,短时间内不能得到补充,说法不正确,不合题意;C、煤、石油和天然气的化学能归根到底来自太阳能,说法正确,符合题意;D、煤、石油和天然气是直接从自然界获得的,因此是一次能源,说法正确,符合题意.故选ACD.【分析】(1)能量既不会消灭也不会自己产生,它只会从一种形式转化成另一种形式或者从一个物体转移到另一个物体,在能的转化或转移的过程中,遵循能量守恒定律,即能的总量保持不变.(2)煤、石油、天然气是化石能源,是直接从自然界获得的,属于一次能源,是利用太阳能而形成的.11.【答案】A,C,D【解析】【解答】解:A、双手摩擦能发热,是通过做功改变内能,故符合题意;B、烧水时水温升高,是热量发生了转移,是通过热传递改变内能,故不符合题意;C、锯木材锯子发烫,是通过做功改变内能,故符合题意;D、钻木取火属摩擦生热,是通过做功改变内能,故符合题意.故选ACD.【分析】解决此类问题要知道改变物体内能的方式有两种:做功和热传递;热传递过程是能量的转移过程,而做功过程是能量的转化过程.12.【答案】B,D【解析】【解答】解:AB、氢弹是利用轻核发生聚变时放出大量的能量而制成的,氢弹爆炸时释放了大量的核能,故A叙述正确,B叙述错误;CD、核电站是通过可控的核裂变产生的能量来发电,产生核能的燃料在自然界中的确储量是一定是,因此核能属于不可再生能源,故C叙述正确,D叙述错误.故选:BD.【分析】核能主要有两种:核裂变和核聚变,核裂变是指用中子轰击较大的原子核,使其变成两个中等大小的原子核,核聚变是指两质量较轻的核变成一个质量中等的核.目前氢弹爆炸属于核聚变.核电站是利用核能来发电的,核能来自于放射性的物质铀,铀在自然界中有储量是一定的.13.【答案】A,B,D【解析】【解答】解:A、太阳能是取之不尽的能源,开发和利用好太阳能是解决能源问题的重要环节,符合题意;B、离开房间时随手关灯,有利于节约用电,减少浪费,符合题意;C、夏天,如果天气不是很热就不用打空调,即使开时也使温度不宜过低,若温度调得很低,不利于节约用电,不合题意;D、减少开启电冰箱门,进入冰箱内的热空气少,减少了冰箱的负荷,从而节约电能,符合题意.故选ABD.【分析】从节约电能,防止电能的无谓浪费,提高能量的利用效率和新能源的利用来考虑.14.【答案】A,D【解析】【解答】A、能量转化和转移过程是具有方向性的,故A正确;B核电站的建设与运行若有疏漏会造成环境污染,核废料具有放射性,故B错误;C能量在使用中发生转化和转移,总量是不会变化的,但能源不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也会发生危机,故C错误;D可再生能源足够清洁、无污染环境,可以保证不会严重影响环境,是未来理想能源的一个重要发展方向,故D正确。

人教版九年级物理第22章 能源与可持续发展单元检测试题及答案

人教版九年级物理第22章 能源与可持续发展单元检测试题及答案

第22章能源与可持续发展一、选择题(共12小题,每小题3分,满分36分)1.(3分)关于能源,以下说法不正确的是()2.(3分)下列各项中能量的释放是受控的是()3.(3分)调查统计表明:火灾伤亡事故很多是由于缺乏自救常识造成的,缺氧窒息是致人死亡的首要原因.下列自救措施中,不合理的是()4.(3分)下列各种能源不属于新能源的是()5.(3分)下列措施与保护环境无关的是()6.(3分)在能源利用中要做到()7.(3分)(2009•从化市一模)“能源危机”是当今世界各国共同面临的问题.对此,以下措施可行的是()8.(3分)下列说法正确的是()9.(3分)现代的大型舰艇及航空母舰常以核反应堆做动力源,其目的是()10.(3分)下列关于核电站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11.(3分)下列环境污染与大量使用化石能源无关的是()12.(3分)现在人类可控制的核反应是()二、填空题(共6小题,每小题3分,满分18分)13.(3分)在太阳内部,_________ 在超高温条件下发生_________ ,释放出巨大的核能,可以说太阳核心每时每刻都发生氢弹爆炸.(3分)太阳不但用_________ 方式一直向人类提供赖以生存和发展的能量,而且还在为人类定期_________ 14.地提供巨大能量.15.(3分)太阳是一个巨大的能源,它不断地向外辐射能量,其中辐射到地面的总功率为8×1013kW,直接利用太阳能不会污染环境,太阳能通过四个渠道被人类利用:①_________ ;②_________ ;③_________ ;④_________ .16.(3分)在能源的开发和利用中,太阳能是大自然赋予人类的一种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能源,在太阳内部进行着大规模的聚变,其释放的能量以电磁波的形式辐射出来,地球每年所接收的太阳能有6×1017kW•h.(1)太阳发生聚变时释放的是_________ 能.(2)地球每年所接收的太阳能合_________ J.(3)改变物体内能的方式有两种,“辐射”属于利用_________ 改变物体内能.17.(3分)中国故宫的汉白玉雕刻、雅典的巴特农神殿、罗马的图拉真凯旋柱近年来都受到了雨水的侵蚀.环境专家认为其原因是空气中_________ 和_________ 等致酸物质增多,雨、雪由于吸收了这些物质而造成酸度增加,形成酸雨,受酸雨的侵蚀所致.18.(3分)核能在军事上也有运用,世界上有少数几个国家已经掌握了制造原子弹、氢弹的技术,其中_________ 弹威力更大.原子弹在爆炸时有_________ ,而且爆炸遗留物由于具有_________ ,在很长一段时间内还会危及人类生命安全.三、解答题(共11小题,满分35分)19.(2分)如图为太阳能热水器工作原理的示意图,请你根据示意图说明其工作原理.20.(4分)蒸汽机的发明将人类带入了工业化社会,回答下列有关蒸汽机的几个问题.(1)蒸汽机在工作过程中包含哪些能量转化情况?(2)其损耗的能量有哪些?(3)这些能量能再次用来供蒸汽机工作吗?21.(3分)小亮的爸爸在夏天喝啤酒,为了能更好地解热,经常将啤酒放在冰箱内冻一段时间.过年时,小亮家里来了客人,爸爸会拿出白酒招待客人,可是冬天喝酒感觉太凉,想将酒温一下,在不能用火加热的情况下,能采取什么方法温酒?22.(2004•无锡)小明家屋顶上有一台太阳能热水器,水箱容量为120升.(1)水箱最多能装多少质量的水?(2)假如热水器接收到的太阳能有50%转化为水的内能,则使一箱水温度从20℃升高到70℃,需要接收多少太阳能?(3)如果用2000W的电加热器加热,同样使这箱水温度从20℃升高到70℃,需加热多少小时?(设电加热器产生的热量全部被吸收).23.能源是人类社会进步发展的重要物质基础.太阳能处处可以利用,并且清洁无污染,是一种理想的能源,太阳能热水器内盛有50kg的水,在阳光照射下,水的温度升高了30℃,求:(1)水吸收了多少热量.[c水=4.2×103J/(kg•℃),q焦炭=3.0×107J/kg](2)这些热量相当于完全燃烧多少千克的焦炭放出的热量.24.福州的温泉蕴藏量大,埋藏浅,水温高,且地处闹市区,为国内罕见,但对地热资源的超量开采,已导致地下水位逐年下降,地面下沉等严重后果,所以要加强管理,依法开采.目前,城区地下热水开采量约达1.5×107kg/日,假设平均水温为60℃.(1)如果改用其他加热设备将这些水由20℃加热到60℃,需要吸收多少热量?(2)城区温泉的开发利用每年(按360天计)至少可节约用电多少千瓦时?25.(5分)据有关专家预测,我国目前最大的水电站﹣﹣﹣三峡水电站建成后,库区气温会受到一定影响:夏天将下降2℃左右,而冬天将升高2℃左右.请你解释产生这种现象的原因.26.(5分)图1和图2是释放核能的两种方式,请回答下列问题:(1)图1是_________ 反应,这是_________ 变的原理,不加以控制,是制造_________ 弹的原理.(2)图2是_________ 变的示意图,不能人为控制,是制造_________ 弹的原理.27.(6分)古人勤奋读书留下了许多典故,如“囊萤映雪”.(1)你知道萤火虫发光的原理吗?夏天,不妨在乘凉之时捉几只萤火虫体验一下萤光照明读书的感受.(2)荧光灯与普通电灯相比,这种光源更适合在充满瓦斯的矿井中当工作灯及排除磁性水雷时用以照明,请说明原因.(3)比较白炽灯、日光灯、生物光源,哪一种光源的发光效率最高?28.(5分)有一名同学在物理课外活动中提出一种设计方案:用水库的水发电,再用发的电把水抽回水库,那么抽水机和发电机就能不停地运转.这种方案对吗?为什么?29.(5分)怎样处理、利用垃圾一直是各个国家、各个城市所关心的环保问题,武汉市与荷兰、美国等国达成协议,在武汉建成高科技垃圾发电厂.垃圾发电的基本原理是从填埋物中抽取沼气,送到电厂作为发电的燃料.据理论推算:1m3垃圾可产生220m3的沼气,1m3沼气可发电2kW•h.若填埋垃圾6×106m3,该发电厂最多发电多少?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一、选择题(共12小题,每小题3分,满分36分)1.(3分)关于能源,以下说法不正确的是()2.(3分)下列各项中能量的释放是受控的是()3.(3分)调查统计表明:火灾伤亡事故很多是由于缺乏自救常识造成的,缺氧窒息是致人死亡的首要原因.下列自救措施中,不合理的是()4.(3分)下列各种能源不属于新能源的是()5.(3分)下列措施与保护环境无关的是()6.(3分)在能源利用中要做到()7.(3分)(2009•从化市一模)“能源危机”是当今世界各国共同面临的问题.对此,以下措施可行的是()8.(3分)下列说法正确的是()9.(3分)现代的大型舰艇及航空母舰常以核反应堆做动力源,其目的是()10.(3分)下列关于核电站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11.(3分)下列环境污染与大量使用化石能源无关的是()12.(3分)现在人类可控制的核反应是()二、填空题(共6小题,每小题3分,满分18分)13.(3分)在太阳内部,氢原子核在超高温条件下发生聚变,释放出巨大的核能,可以说太阳核心每时每刻都发生氢弹爆炸.14.(3分)太阳不但用间接方式一直向人类提供赖以生存和发展的能量,而且还在为人类定期直接地提供巨大能量.15.(3分)太阳是一个巨大的能源,它不断地向外辐射能量,其中辐射到地面的总功率为8×1013kW,直接利用太阳能不会污染环境,太阳能通过四个渠道被人类利用:①通过植物的光合作用,把太阳能转化和储存起来,以生物质能和化学能的形式被利用;②通过大气和水分的循环转化成风能和水能,以机械能的形式被利用;③被海洋吸收,成为海洋的内能;④被人类直接利用来给物体加热.16.(3分)在能源的开发和利用中,太阳能是大自然赋予人类的一种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能源,在太阳内部进行着大规模的聚变,其释放的能量以电磁波的形式辐射出来,地球每年所接收的太阳能有6×1017kW•h.(1)太阳发生聚变时释放的是核能.(2)地球每年所接收的太阳能合 2.16×1024J.(3)改变物体内能的方式有两种,“辐射”属于利用热传递改变物体内能.17.(3分)中国故宫的汉白玉雕刻、雅典的巴特农神殿、罗马的图拉真凯旋柱近年来都受到了雨水的侵蚀.环境专家认为其原因是空气中二氧化硫和氮氧化物等致酸物质增多,雨、雪由于吸收了这些物质而造成酸度增加,形成酸雨,受酸雨的侵蚀所致.18.(3分)核能在军事上也有运用,世界上有少数几个国家已经掌握了制造原子弹、氢弹的技术,其中氢弹威力更大.原子弹在爆炸时有巨大的破坏性,而且爆炸遗留物由于具有放射性,在很长一段时间内还会危及人类生命安全.三、解答题(共11小题,满分35分)19.(2分)如图为太阳能热水器工作原理的示意图,请你根据示意图说明其工作原理.20.(4分)蒸汽机的发明将人类带入了工业化社会,回答下列有关蒸汽机的几个问题.(1)蒸汽机在工作过程中包含哪些能量转化情况?(2)其损耗的能量有哪些?(3)这些能量能再次用来供蒸汽机工作吗?21.(3分)小亮的爸爸在夏天喝啤酒,为了能更好地解热,经常将啤酒放在冰箱内冻一段时间.过年时,小亮家里来了客人,爸爸会拿出白酒招待客人,可是冬天喝酒感觉太凉,想将酒温一下,在不能用火加热的情况下,能采取什么方法温酒?22.(2004•无锡)小明家屋顶上有一台太阳能热水器,水箱容量为120升.(1)水箱最多能装多少质量的水?(2)假如热水器接收到的太阳能有50%转化为水的内能,则使一箱水温度从20℃升高到70℃,需要接收多少太阳能?(3)如果用2000W的电加热器加热,同样使这箱水温度从20℃升高到70℃,需加热多少小时?(设电加热器产生的热量全部被吸收).=得,=23.能源是人类社会进步发展的重要物质基础.太阳能处处可以利用,并且清洁无污染,是一种理想的能源,太阳能热水器内盛有50kg的水,在阳光照射下,水的温度升高了30℃,求:(1)水吸收了多少热量.[c水=4.2×103J/(kg•℃),q焦炭=3.0×107J/kg](2)这些热量相当于完全燃烧多少千克的焦炭放出的热量.∴m==24.福州的温泉蕴藏量大,埋藏浅,水温高,且地处闹市区,为国内罕见,但对地热资源的超量开采,已导致地下水位逐年下降,地面下沉等严重后果,所以要加强管理,依法开采.目前,城区地下热水开采量约达1.5×107kg/日,假设平均水温为60℃.(1)如果改用其他加热设备将这些水由20℃加热到60℃,需要吸收多少热量?(2)城区温泉的开发利用每年(按360天计)至少可节约用电多少千瓦时?25.(5分)据有关专家预测,我国目前最大的水电站﹣﹣﹣三峡水电站建成后,库区气温会受到一定影响:夏天将下降2℃左右,而冬天将升高2℃左右.请你解释产生这种现象的原因.26.(5分)图1和图2是释放核能的两种方式,请回答下列问题:(1)图1是链式反应,这是裂变的原理,不加以控制,是制造原子弹的原理.(2)图2是聚变的示意图,不能人为控制,是制造氢弹的原理.27.(6分)古人勤奋读书留下了许多典故,如“囊萤映雪”.(1)你知道萤火虫发光的原理吗?夏天,不妨在乘凉之时捉几只萤火虫体验一下萤光照明读书的感受.(2)荧光灯与普通电灯相比,这种光源更适合在充满瓦斯的矿井中当工作灯及排除磁性水雷时用以照明,请说明原因.(3)比较白炽灯、日光灯、生物光源,哪一种光源的发光效率最高?28.(5分)有一名同学在物理课外活动中提出一种设计方案:用水库的水发电,再用发的电把水抽回水库,那么抽水机和发电机就能不停地运转.这种方案对吗?为什么?29.(5分)怎样处理、利用垃圾一直是各个国家、各个城市所关心的环保问题,武汉市与荷兰、美国等国达成协议,在武汉建成高科技垃圾发电厂.垃圾发电的基本原理是从填埋物中抽取沼气,送到电厂作为发电的燃料.据理论推算:1m3垃圾可产生220m3的沼气,1m3沼气可发电2kW•h.若填埋垃圾6×106m3,该发电厂最多发电多少?。

初中物理信息、材料、能源专题知识点考点归纳和练习

初中物理信息、材料、能源专题知识点考点归纳和练习

信息、能源、材料专题复习(2课时)一、知识考点1.电话的组成:最简单的电话由______和______组成,靠______沿着导线把信息传到远方,电话是1876年______发明的。

2.电话的工作原理: ,为了提高电话线路的利用率,实现任意两用户互相通话,发明了_________________。

3.两种通信方式:模拟通信和_______通信。

4.产生:导线中迅速变化的电流能在周围空间产生电磁波,它是传递各种信息的载体。

5.传播:电磁波的传播不需要介质,可以在真空中传播。

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为________________,金属容器对电磁波有________作用。

6.波速c、波长λ、频率f三者的关系:c=λf,电磁波的波速c=________________。

7.广播的发射:无线电广播电台将音频电信号用调制器加载到高频电磁波上,通过______发射到空中。

8.电视信号的发射:话筒将_________变成电信号,摄像机将______变成电信号。

发射机将这些电信号加载到高频__________上,通过天线发射到空中。

9.移动电话(手机):它利用_________来传递信息,既是无线电的发射台,又是接收台,其通话需要_________转接。

10.微波通信:微波比无线电波的频率更____,传递信息更多,需要每隔____km 建一个中转站,才能把信息一直传递下去。

11.卫星通信:可以弥补微波通信的不足,在地球周围至少配置____颗同步通信卫星,信号就可覆盖全球。

12.光纤通信:频率_______,方向高度_______的光叫激光,利用激光在特殊的管道——___________里实现信息传播的通信,叫光纤通信。

13.网络通信:计算机可以高速处理大量信息,把计算机连在一起,可以进行_______通信,目前人们经常使用的网络通信的形式是__________。

世界上最大的计算机网络叫__________。

14.能源:凡是能够提供_______的物质叫做能源。

初一物理试卷附答案解析

初一物理试卷附答案解析

初一物理试卷附答案解析 考试范围:xxx;考试时间:xxx分钟;出题人:xxx 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 题号 一 二 三 四 五 总分 得分 注意事项: 1.答题前填写好自己的姓名、班级、考号等信息 2.请将答案正确填写在答题卡上

评卷人 得 分 一、选择题

1.将玻璃瓶、两端开口的细玻璃管和橡皮塞组装成图7所示的装置,使用时瓶内装入液体,瓶口密闭,通过细玻璃管内液面高度的变化可验证的是( )

A.阿基米德原理 B.大气压随高度的变化 C.力可以使固体发生微小形变 D.液体温度变化体积也会改变

2.下列关于能量的转移过程正确的是 A.草→太阳→兔子吃草→人吃兔子 B.太阳→树木→钻木取火→用火烤食 C.太阳→电能→风能→电灯发光 D.太阳→石油→汽油→汽车载货 3.在托里拆利实验中,测得玻璃管内水银面比槽内水银面高出76cm,可以使这个高度差改变的做法是( )

A.往槽内加入少许水银 B.使玻璃管稍微倾斜一点 C.把玻璃管稍微向上提一提 D.把实验移到高山上去做 4.如图所示,下列用电器的额定电流最接近4A的是

5.(2014•新疆)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只有相互接触的物体间才会有力的作用 B.“风吹石头跑”说明地球附近的所有物体都受到重力作用 C.磕到碗边上的鸡蛋破了,是因为碗给鸡蛋的力大于鸡蛋给碗的力 D.在草地上滚动的足球,最终会停下来,是因为足球受到了摩擦力 6.有一种亮度可调的简易台灯,灯泡与一个可变电阻串联,改变可变电阻的阻值可调节灯泡的亮度,调节可变电阻时改变了(设灯丝电阻不随温度变化) 〔 〕 A.电源电压 B.灯泡两端的电压 C.灯丝电阻 D.灯泡的额定功率 7.小明利用如图所示的电路检验并联电路干路电流是否等于各支路电流之和,其中有一根导线接错了,接错的是( ) A.导线1 B.导线2 C.导线3 D.导线4 8.寒冬,树枝上形成“雾凇”,发生的物态变化是( ) A.熔化 B.凝华 C.升华 D.汽化 9.小红利用一个焦距为10cm的凸透镜作放大镜去观察植物标本,则标本离凸透镜的距离应该是: A.小于10cm B.大于10cm,但小于20cm C.大于20cm D.放在任何位置都可以 10.某家庭电路的组成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微专题(一) 原子物理

微专题(一) 原子物理
答案:B
命题视角(三) 以核反应为主线的微观世界物质嬗变理论 核反应是人类对物质结构的认识向纵深发展的集中体现,“点石成金”式的 物质嬗变在核反应中变成了现实,是极其诱人的。核反应过程中体现的守恒思想 是重要的物理思想,而质能关系则为人类利用原子能提供了理论基础。
1.原子核的衰变
[系统知能]
2.核反应方程及核能利用
命题视角(二) 以原子结构为主线的物理模型思维 科学家对原子结构的识知也是一个不断基于事实和理论建构物理模型的过程。
1.玻尔理论的三条假设
[系统知能]
轨道量子化 核外电子只能在一些分立的轨道上运动 原子只能处于一系列不连续的能量状态,En
能量量子化 =n12E1(n=1,2,3,…) 吸收或辐射 原子在两个能级之间跃迁时只能吸收或辐射 能量量子化 一定频率的光子,hν=Em-En(m>n)
3.核反应方程遵循的两个基本规律 (1)质量数守恒 (2)电荷数守恒 4.核能的计算 ①爱因斯坦质能方程:物体的能量和质量之间存在着密切的联系,它们的关 系是E=mc2,这就是爱因斯坦的质能方程。另一个表达形式是ΔE=Δm·c2。 ②应用公式ΔE=Δm·c2时应选用国际单位,即ΔE的单位为焦耳,Δm的单位为 千克,c的单位为米/秒。 ③1 u相当于931.5 MeV,其中u为原子质量单位:1 u=1.660 566×10-27 kg,1 MeV=106 eV,1 eV=1.6×10-19 J。
2.(2022·郑州模拟)某金属在不同频率光的照射下发生光电效应, 产生光电子的最大初动能 Ek 与入射光频率 ν 的图像,如图所示,换 用其他金属开展相同实验,合图像可知,极限频率为νc,有hνc- W0=0,换用其他金属开展相同实验,不同金属的逸出功不同,故极限频率不一样; 但是最大初动能Ek与入射光频率ν的图像的斜率是普朗克常量,为定值。故图像D正 确,A、B、C错误。

高三地理能源专题知识点

高三地理能源专题知识点

高三地理能源专题知识点能源是现代社会发展的基础,也是保障人类生活的重要资源。

而了解地理能源专题的知识点,有助于我们更好地理解能源的获取、利用和管理。

本文将针对高三地理能源专题的知识点进行详细介绍。

一、能源的分类能源主要分为传统能源和新能源两大类。

传统能源是指长期以来人们利用的能源,如化石能源(煤炭、石油、天然气)、核能源等。

而新能源是指近年来不断开发利用的能源,如太阳能、风能、水能、地热能等。

二、化石能源1. 煤炭煤炭是一种主要由有机质转化而成的化石燃料,广泛应用于发电、供暖、工业生产等方面。

我国煤炭资源丰富,但同时也面临着能源消耗、环境污染等问题。

2. 石油和天然气石油和天然气是化石能源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广泛用于交通运输、化工、燃料等领域。

石油和天然气资源分布不均,对于资源短缺和价格波动的问题需要合理管理和利用。

3. 核能核能是指核反应过程中释放的能量,广泛应用于发电、医疗、科研等领域。

核能虽然具有高能量密度和低碳排放的特点,但核安全和核废料处理成为核能发展的挑战。

三、新能源1. 太阳能太阳能是指来自太阳辐射能量的利用,主要通过光伏发电和太阳热利用来实现。

太阳能具有可再生、清洁、分布广泛等特点,但目前尚存在技术成本高和能量密度低的问题。

2. 风能风能是指利用风的动能进行发电或其他形式的利用。

风能资源分布广泛,可再生性强,但风能发电的不稳定性和对环境的影响需要充分考虑。

3. 水能水能是指利用水的动能和水位能进行发电或其他形式的能源转化。

水能资源丰富,稳定可靠,但水电站建设对生态环境会造成一定的影响。

4. 地热能地热能是指地壳内部储存的热能资源,通过地热发电、地热供暖等形式进行利用。

地热能具有稳定性高和环境友好的特点,但地热资源的开采和利用具有一定的地域限制。

四、人类能源利用的问题和挑战1. 能源安全能源安全是指保障能源供应的安全和可靠性。

能源的产业化和国际化特点使能源安全对于一个国家的经济和国家安全至关重要。

核能对环境的影响评价

核能对环境的影响评价

核能对环境的影响评价中国属于最早一批发展核能的国家,早在1954年6月中国第一座实验性反应堆已经投入运行了,1964年10月16日中国在历经4年时间进原子弹的研制之后,顺利的爆炸了第一颗原子弹。

20世纪70年代初期,中国政府提出要建立核电站,但是由于某些历史原因,核电站的建设并没有得到落实。

1985年中国第一座核电站——秦山核电站开始建工,并于1991年首次发电,成为中国开始发展核电的标志。

这是我国在继美、英、法、前苏联、加拿大、瑞典之后的全球第七个自行设计、建造的第一座核电站[1]。

2007年,《国家核电发展专题规划(2005-2020年)》出台,这标志着我国核电发展进入了新的阶段。

规划提出我国核电发展目标,到2020年核电运行装机容量争取达到4000万千瓦,在建装机量3000万 kw,核电占全部电力装机容量的比重从现在的不到2%提高到5%。

计划未来20年新建30座核电站。

这个规模是相当巨大的。

截至2014年5月我国运行机组20台,总装机容量1807万千瓦;在建机组28台,装机容量3062万 kW[2] 。

.随着国家制定了一系列推动核电技术发展的政策规划,,核能的运用会对环境造成什么样的影响受到了社会的广泛关注。

随着人均资源日益紧张,核能是当前成本最低且最低碳的能源形式,。

然而,随着核能危机(指在利用核反应堆的核裂变所释放的热能进行发电的过程中,可能导致的核辐射、核泄漏等危害其扩散性较强而危害极大”[3])的频频爆发,特别是2011年日本福岛核电站的爆发,引发了人类关于核能发展的重新思考和核能风险的再考量。

任何事物都是辩证统一的,也就是说核能的运用对环境来说既有利端又有弊端。

首先,我们来总结一下核能的优点:(1).核能发电不像化石燃料发电那样排放巨量的污染物质到大气中,因此核能发电不会造成空气污染。

(2).核能发电不会产生加重地球温室效应的二氧化碳。

( 3).核能发电所使用的铀燃料,除了发电外,没有其他的用途。

【2023届】中考物理一轮复习训练卷 专题15 能—能源与可持续发展(有解析)

【2023届】中考物理一轮复习训练卷 专题15 能—能源与可持续发展(有解析)

中考物理一轮复习专题15 能—能源与可持续发展一、单选题1.(2022·南关模拟)以下各种形式的能源中属于二次能源的是()A.核能B.电能C.风能D.太阳能2.(2022·柳州)2022年6月5日,“神舟上四号”载人飞船与空间站天和核心舱成功对接,我国三名航天员将在空间站工作生活6个月。

空间站在工作时的能源主要来自()A.煤炭B.地热C.汽油D.太阳能3.(2022·平阴模拟)我们并没有生活在一个和平的年代,而是生活在一个和平的国家,感恩党!最近时间由于俄乌战争的爆发,导致能源危机。

下列能源中属于不可再生能源的是()A.风能B.水能C.潮汐能D.石油4.“蹦极”是一种富有刺激性的勇敢者的运动项目,如图所示.一根弹性橡皮绳,一端系住人的腰部,另一端系于跳台,当人下落至图中A点时,橡皮绳刚好被伸直,C点是游戏者所能达到的最低点,当人下落至图中B点时,橡皮绳对人的拉力与人受到的重力大小相等.对于游戏者离开跳台到最低点的过程中(不考虑空气阻力),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游戏者的动能一直在增加B.游戏者到达C点时,重力势能全部转化为动能C.游戏者到达B点时,游戏者的动能增加到最大值D.游戏者从C点向B点运动的过程中,重力势能转化为动能和弹性势能5.(2022·新吴模拟)为了减排温室气体,我国提出碳达峰和碳中和目标。

下列哪项措施不能很好地推动实现碳达峰和碳中和目标()A.优化能源结构,因地制宜发展水电、风电、太阳能、海洋能、地热能等B.推动产业和工业优化升级,发展新一代新材料、新能源、节能环保等新兴产业C.大力发展靠石油、煤炭发电的电力行业,以及以煤炭、石油为热源或能源的重工业D.建设、运行、管理各环节落实绿色低碳理念,建设低碳智慧型城市和绿色乡村6.(2022·成都)新能源的开发和利用在中国发展势头强劲,是东方巨龙腾飞的助推器,图是我国生产的某品牌氢动力汽车。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机械 Machinary
电子Electronics
仪器制造等
Instrument Manufacture etc.
国内形势Domestic Situation
3、国家核电中长期发展规划
Mid Long term Development Plan of the State’s Nuclear Power
核裂变能及利用
核子结合能
当核子因彼此间强核力的吸引作用而紧密结合 成稳定的原子核时,会释放巨大的能量,这种 能量叫核子结合能。 结合能的大小 E = mc2
原子核的结合能 (binding energy) 原子核的稳定性是与它的中子,实验表明 Z
广东省深圳市龙岗区 大鹏镇大坑村
岭澳I期核电站
广东省深圳市龙岗区 大鹏镇岭澳村
秦山I期核电站
浙江省嘉兴市海盐县 秦山镇
秦山II期核电站
浙江省嘉兴市海盐县 武原镇杨柳山
秦山III期核电站
CANDU型重水压水堆 由加拿大原子能源有限公司 (AECL Atomic Energy of Canada Limited)投资设计建造 并经营,运行20年后产权和 管理归属中国。
X
mX Zmp ( A - Z )mn
所谓“1+12”
原子核质量mX总小于它所包含的质子质量和中子质量之和,核子结合成原 子核,质量减少了,所减少的质量称为质量亏损。
孤立核子组成原子核时所放出的能量,称为原子核的结合能。
41
平均结合能为原子核的结合能与核内所包含的总核子数之比,比较不同原 子核的稳定程度。
国内形势 Domestic Situation
2、核电对国内行业的带动效应 The Driving Effects of Nuclear Power on Domestic Industries
2
材料 Materials
冶金 Metallurgy
化工 Chemical
高技术密集 产业
High-tech Intensive Industries

为适应形势发展的要求,国家主管部门最新修订的核电发展规划比 07年的规划增加了近一倍。

In order to meet the requirements of the situation development, the latest development plans for nuclear power revised by departments in charge of the state nearly double than
能源可持续性问题日益凸现 The sustainability problem of energy becomes increasingly prominent.
核电的优势The Advantages of Nuclear Power
1 2
无温室气体排放
清洁能源
3 技术成熟
Mature .... Technologies
世世界能源能源领域的新趋势
油价大起大落,石油安全问题突出
核能升温,和平利用路艰难
气候变化问题影响能源发展
新能源、可再生能源受青睐
节能提效受重视,展现新机遇
新技术受推崇
“十五”以来中国能源消费增长情况
9
节能优先是长期战略
• 符合中国的基本国情
• 是能源供需平衡重要前提
• 是现代文明的具体体现
核能发电专题
人类的几次技术革命
• 一、蒸汽机“改变了世界”
• 1776年,瓦特制成了高效能蒸汽机,1785年,蒸汽机开始生产。瓦特 完成了从动力机到工具机的生产技术体系,他的巨大成功“改变了世 界”。
• 二、电力技术“开创一个新纪元”
• 1866年,德国维· 西门子发明电机后曾给他在伦敦的弟弟写信:“电力 技术很有发展前途,它将会开创一个新纪元”。
• 发展高效洁净煤发电技术 • 集中控制SO2和NOX排放 • 逐渐引领国际高效清洁煤炭电力发展新 潮流
核电:重要一次电力
• 加快国内先进核电技术开发利用
• 推进下一代核电技术引进消化吸收 • 优先发展沿海,稳步推进内地 • 实现快速规模发展,核电项目批量化
加快核电规模发展
我国
第一颗原子弹
• 三、计算机——人类大脑的延伸
• 1944年,美国在国防部领导下开始研制计算机,1946年制成世界上第 一台电子数字计算机ENIAC,开辟了一个计算机科学技术新纪元,拉 开信息技术革命序幕。
• 四、能源革命???
• 在过去100年内,人类消耗了地球历经数百万年所集聚形成的碳氢化 合物的一半,石油资源已过“供应顶点”。
that made in 2007.
核发电量占总发电比例最多的10个国家
法国 75% 立陶宛 73.1% 比利时 57.7% 保加利亚 47.1% 斯洛伐克 47% 世界核能发电占全部电量1/4
瑞典 46.8%
乌克兰 43.8% 韩国 42.8% 匈牙利 38.3% 亚美尼亚 36.4%
大亚湾核电站
我国 第一颗氢弹
• 我国用了短短4年时间完成了原子弹的研制 工作,并于1964年10月16日成功地爆炸了 第一颗原子弹. • 1967年6月17日又成功地爆炸了第一颗氢弹, 完成了其他国家要十几年或几十年才完成 的工作.
人类社会进入经济稳步发展期 The human society enters the period of stable economic development.

2007年《核电中长期发展规划》提出“到2020年,核电运行装机容 量争取达到4000万千瓦,在建核电容量保持1800万千瓦左右”的目 标。

In the Mid Long-term Development Plan of Nuclear Power 2007, the goal is put forward
秦山三期重水堆核电站
三门核电站
浙江省嘉兴市 海盐县秦山镇 螳螂山
田湾核电站
江苏省连云港市连云区 高公岛乡田湾
核能(原子能)
ì ì ï ï ï 原子核 ï 质子 ï í ï 中子 原子 ï í ï î ï ï ï 电子 ï î 核子
• 原子核是带正电的质子和中子的紧密结合体,其直径不及原 子直径的万分之一,但其质量却占原子质量的绝大部分。 • 为体么带正电的质子少可以紧密的结合在原子核中?由于 核力的存在。当两个核子间距离为310-13cm以内时核子间 有很强的吸引力(远大于静电排斥力),但一旦超过这一距 离,核力则骤减为0。
B A
也称比结合能。平均结合能越大,原子核就越
稳定。
核的结合能图表示 随质量数A的变化。 较轻和较重核的 较小稳定性较差;中等质 量核的 较大,在8MeV上下,最稳定。如将
结合能小的核转变为结合能大的核,必定会
释放出能量。
42
原子能释放途径
原子能释放途径主要有两个 – 轻核聚变成为一个较重核 – 重核裂变成两个质量中等的核 在轻核区,如将平均结合能小的核聚变成平均结合 能大的核,将释放巨大的能量。例如,2个2H核,聚 4 He 或1个2H核和3H核聚变成1个 4 He核 变成1个 2 2 1 ,并释放出一个 0 n ,都会释放巨大能量。这是核 聚变反应和氢弹研制的理论依据。 在重核区,重核的平均结合能比中等核小,当它分 裂为两个中等核时,平均结合能升高,所以重核裂 变时释放巨大能量,这是制造核能反应堆与原子弹 的理论根据。
核电 4% Nuclear Power 4%
气电
6%
新能源 4%
New Energy
Gas-electric
我国电力装机比例(2006年)
Proportion of Installed Power
9.5
6.9
1.9
2.6
Capacity in China (2006) 核电 1.3% Nuclear 其它 0.6% Power 1.3% Others 0.6% 水电20.3%
发电效率可以大幅度提高
超超临界发电效率45% 整体煤气化联合循环(IGCC)等技术53% 天然气联合循环发电技术65% 热电联供可提高到80%以上
电力发展方向
• 适度超前,提前安排水电、核电 • 电源结构多元化:
煤电、水电、核电、风电、太阳能发电
多元发展
煤炭 石油
天然气
核能 水电 可再生能源
煤电:重在清洁高效
127 Nuclear Power Plants of 100 MW
42700万千瓦 427,000MW
机组数量增加 Increase of Unit Quantity
国内形势Domestic Situation
至2020年全国电力装机增长 (亿千瓦)
Increase of Installed Power Capacity in China by 2020 (100,000 MW)
原子能释放途径特点
两种方法的共同之处是平均结合能低的核转变成平均 结合能高的核,在转变过程中,出现“质量亏损”, 亏损的质量转换成增加的结合能释放出来 物质与能量是同一事物的两个不同方面,物质可以消 失,但同时会产生一定的能量,能量可以消失但同时 会产生一定的物质。即使很少量的物质也能产生极大 的能量。所以物质和能量合在一起,既不能创造,也 不能被消灭

按照国家“积极推进核电建设”的方针,目前全国已经有约16个有条件的省、 市、自治区正在积极推动核电项目的开发,我国核电发展进入了千载难逢的 战略机遇期。 According to the state policy of actively pushing the development of nuclear power, now there are about 16 provinces, municipalities and autonomous regions that are actively promoting the development of nuclear power projects. The nuclear power development in China has entered the period of very rare strategic opportunities.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