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4八年级地理导学案祖国心脏——北京市

合集下载

3.祖国的心脏

3.祖国的心脏

故宫过去叫紫禁 城,它分为内廷 和外廷两大部分 。
故宫是世界上 规模最大、保 存最完整的帝 王宫殿建筑群 ,有宫室9999 间。
颐和园位于北京西北郊,是世
界上保存最完整的皇家园林, 主要由万寿山和昆明湖组成。 1998年12月2日,颐和园荣列 《世界遗产名录》,成为世界 级的文化瑰宝。
天 坛
天安门广场是世界上最 大的城市中心广场。
北京是全国的文化中心。
国家主要文化、新闻、出 版、影视等机构所在地, 国家大型文化和体育活动 举办地,高等院校及科研 院所聚集地.
中国美术馆
首都图书馆
首都图书馆
外语教学与研究 出版社
北京具有50多万年人 类生活史,3000 建城 史, 有800多年建都史, 是 一座历史文化名城, 有众多名胜古迹和人文 景观。
人民大会堂
人民大会堂
许多关系到党和国家政 治生活的重要决策在这 里制定,许多重大决定 和号令都是从这里发布。
天安门
我爱北京天安门 我爱北京天安门, 天安门上太阳升, 伟大领袖毛主席, 指引我们向前进。 我爱北京天安门, 天安门上太阳升, 伟大领袖毛主席, 指引我们向前进。 我爱北京天安门, 天安门上太阳升, 伟大领袖毛主席, 指引我们向前进。
颐和园
周口店
明十三陵
万里长城是中华巨龙的象征,中国人的骄 傲、中华民族古老文化和悠久历史的见证
北京六个列入世界遗产名录的景点 : 颐和园、长城、、周口店猿人遗址 故宫、明十三陵、天坛
中国银行总行
北京国际金融大厦
北京之最 天安门广场:世界上最大的城市中心广场。 故宫:世界上规模最大、保存最完整的帝王 宫殿建筑群,有宫室9999间。 颐和园:世界上保存最完整的皇家园林。 北海:世界上 建园最早的皇家御园。 天坛:世界上最大的祭天建筑群。 十三陵:世界上保存最完整埋藏皇帝最多的 墓葬群。 云居寺:世界上石刻经卷最多的寺庙。

八年级地理下册 “祖国心脏”—北京市

八年级地理下册 “祖国心脏”—北京市

3、气候类型:
300 暖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
200 4、气候特点:
100 冬夏长,春秋短, 冬季寒冷干燥,夏 季高温多雨,年平 均降水609毫米
三、北京的河流 1、主要河流: 潮白河、温榆河、 永定河 2、大致流向:
西北→东南 3、注入海洋:渤海 4、作用:肥沃土壤
丰富水源
四、北京的地形
1、地形以_平_原为主;
三、交通 四、城市职能:全国政治中心
全国文化中心 国际交往中心
反馈练习:
1、北京位于_华_北_平原的北部边缘,背靠 群山,面向__海。渤
2、北京属暖_温_ 带_大_陆_性__季_风_气候。 3、北京的气候特点是:冬季寒__冷_干_燥_, 夏季 __高_温多。雨
4、北京是全国的_政_治_、_文_化_中心和国
和平年代,东南平坦,适宜经济发展,城市建设;
4经济区位优越,西有黄土高原,北有内蒙古牧区,
南有华北平原,能源、原材料、食物等供应丰盈
六、北京的城市职能:
1、政治中心: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
党中央、国务院
北京大学 清华大学 中科院
2、文化中心:故宫博物馆 工人体育馆 中央电视台
3、国际交往中心: பைடு நூலகம்国大使馆
2、现代的交通:
全国最大的铁路 枢纽。中国最大 的航空港之一, 公路密度是全国 最大的,东距大 海只有150千米。
想一想: 北京市位置的优越性体现在哪些方面?
1北京纬度位置优越,属于暖温带,半湿润地 区,干湿适中
2海陆位置优越,虽居内陆,但距海较近,交通发达; 3战略位置优越,战争年代,三面环山,易守难攻;
外国新闻驻京记者站
总结
国际会议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
国务院办公所在 地— 中南海

八年级下级地理教案祖国的心脏

八年级下级地理教案祖国的心脏

八年级下册地理教案《祖国的心脏》第一章:北京市地理位置及特点教学目标:1. 了解北京的地理位置和面积。

2. 掌握北京的气候特点。

教学内容:1. 北京市的地理位置。

2. 北京市的气候特点。

教学活动:1. 引导学生观察北京市地理位置图,了解其位于我国的北方地区。

2. 通过地图和数据,介绍北京市的面积和地理位置特点。

3. 分析北京市的气候类型,讲解其四季分明的气候特点。

第二章:北京市行政区划及人口教学目标:1. 掌握北京市的行政区划和人口数量。

2. 了解北京市的人口分布特点。

教学内容:1. 北京市的行政区划。

2. 北京市的人口数量和分布特点。

教学活动:1. 通过地图和资料,让学生了解北京市的行政区划,包括区、县。

2. 讲解北京市的人口数量,以及其在全国的排名。

3. 分析北京市的人口分布特点,如城区与郊区的人口差异等。

第三章:北京市经济概况教学目标:1. 了解北京市的经济发展水平。

2. 掌握北京市的主导产业。

教学内容:1. 北京市的经济发展水平。

2. 北京市的主导产业。

教学活动:1. 通过数据和案例,介绍北京市的经济发展水平,如GDP、人均收入等。

2. 分析北京市的主导产业,如服务业、高科技产业等。

3. 讨论北京市经济发展对区域的影响。

第四章:北京市历史文化教学目标:1. 了解北京市的历史背景。

2. 掌握北京市的文化遗产。

教学内容:1. 北京市的历史背景。

2. 北京市的文化遗产。

教学活动:1. 讲解北京市的历史发展,如元、明、清三个朝代的都城。

2. 介绍北京市的文化遗产,如故宫、颐和园、天坛等。

3. 分析北京市历史文化对现代社会的影响。

第五章:北京市旅游资源教学目标:1. 了解北京市的旅游资源。

2. 掌握北京市的旅游景点。

教学内容:1. 北京市的旅游资源。

2. 北京市的旅游景点。

教学活动:1. 介绍北京市的旅游资源,如自然风光、人文景观等。

2. 讲解北京市的旅游景点,如故宫、颐和园、长城等。

3. 分析北京市旅游资源对经济发展的贡献。

第二章 第一节 祖国心脏 北京市 导学案

第二章 第一节 祖国心脏  北京市  导学案

第二章第一节“祖国心脏”——北京导学案【学习目标】1、了解北京市的自然特征,历史文化和城市职能, 熟悉北京的旅游景点2、了解北京市目前存在的环境问题及采取的保护措施【学习重难点】北京的自然地理和人文地理【自主互助合作学习】一、自然环境1、地理位置:以东,以南,结合部2、地形、河流及其相互关系①地形:由向倾斜②河流:、③关系:受影响,河流自向注入3、气候①类型:②特征:③与地形:位于山地,形成多个、中心④灾害性天气:、二、城市职能(人文环境)1、政治中心①我国,、、所在地②是北京市的中心广场,世界上最大的城市中心广场,是和的重要场所,也是迎接举行礼仪的地方2、文化、教育、科研中心①教育、科学、文化发达,、、、、、、所在地②北京地区是中华民族的发祥地之一,列入世界人类遗产清单的有、、、、、3、交通中心:全国最大的铁路枢纽(、、、、),重要航空港,多条公路、高速公路、地铁穿过4、经济中心: 以为龙头的迅猛发展(原因:依托、、形成)5、对外交往中心: 有许多和100多个【巩固练习】1.以下说法正确的是:A. 北京濒临渤海B. 北京濒临黄海C. 北京濒临东海D.北京不临海2.北京市位于()山脉的南部A. 太行山B. 阴山C.燕山D.天山3.北京市突出的气候特色是:A. 冬暖夏凉B. 温和多雨C. 炎热干燥D. 雨热同期4.从干湿地区的划分看,北京位于:A.干旱地区B.湿润地区C.半干旱地区D.半湿润地区5.北京市沙尘暴的沙尘主要来源是:A.河北B.内蒙古C.辽宁D. 江苏6.北京市所处的温度带为:A.寒温带B.中温带C. 暖温带D. 亚热带7.读图,回答下列问题①矿产:油田G___________, 煤田M__________, 铁矿N___________,I盐场___________②城市:A___________, H___________, 旅游景点:F__________, B___________,③水库:E__________, D___________, 省级单位:C____________,④铁路线:①__________ ②__________ ③___________ ④___________⑤环渤海地区的城市分布特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八年级地理祖国的心脏教案

八年级地理祖国的心脏教案

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北京市的地理位置、自然环境和城市职能。

2. 使学生掌握北京市作为我国首都的特点和重要性。

3. 培养学生的地理观察能力和思维能力。

二、教学内容:1. 北京市的地理位置:位于华北平原的西北边缘,太行山、燕山和华北平原的结合部。

2. 北京市的自然环境:气候、地形、水文等方面的特点。

3. 北京市的城市职能:政治、文化、国际交往中心等。

4. 北京市作为我国首都的重要性:历史、地理、政治等方面的原因。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北京市的地理位置、自然环境、城市职能和首都地位。

难点:北京市作为首都的重要性及其原因。

四、教学方法:1. 采用多媒体教学,展示北京市的自然风光和城市风貌。

2. 利用地图和图片,帮助学生理解北京市的地理位置和自然环境。

3. 采用案例分析法,让学生了解北京市的城市职能和首都地位。

4. 开展小组讨论,引导学生思考北京市作为首都的重要性。

五、教学过程:1. 导入:简要介绍北京市的地理位置和自然环境,激发学生的兴趣。

2. 新课导入:讲解北京市的城市职能和首都地位,让学生了解其重要性。

3. 案例分析:通过多媒体展示北京市的政治、文化、国际交往等方面的场景,让学生感受北京市的特色。

4. 小组讨论:引导学生思考北京市作为首都的重要性,并分享自己的观点。

5. 总结:回顾本节课的主要内容,强调北京市的地理位置、自然环境、城市职能和首都地位。

6. 作业布置:让学生结合所学内容,绘制一幅北京市的自然环境示意图,并简要描述其特点。

六、教学评估:通过课堂讲解、案例分析和小组讨论,观察学生对北京市地理位置、自然环境、城市职能和首都地位的理解程度。

收集学生的作业,评估他们对北京市地图的绘制能力和对所学内容的掌握情况。

七、教学反馈:八、拓展活动:组织一次实地考察活动,带领学生参观北京市的一些著名景点,如故宫、天安门广场等,让学生亲身体验北京市作为首都的独特魅力。

鼓励学生在课后自主调查北京市的发展现状,了解其在经济、文化、科技等方面的发展成果。

八年级下级地理教案祖国的心脏

八年级下级地理教案祖国的心脏

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北京的地理位置、面积、人口等基本情况。

2. 使学生掌握北京的城市职能,了解其在政治、文化、国际交流等方面的地位。

3. 培养学生对北京历史文化的认识,增强其民族自豪感。

二、教学内容:1. 北京的地理位置和面积人口2. 北京的城市职能3. 北京的历史文化三、教学重点:1. 北京的地理位置、面积、人口2. 北京的城市职能3. 北京的历史文化四、教学难点:1. 北京的城市职能2. 北京的历史文化五、教学方法:1. 采用多媒体教学,展示北京的地理、城市职能、历史文化等方面的图片和视频。

2. 采用案例分析法,让学生通过分析北京的具体实例,了解其城市职能和文化特点。

3. 采用小组讨论法,让学生分组讨论北京的历史文化,增强其团队协作能力。

六、教学准备:1. 准备相关的图片和视频资料,包括北京的地理、城市职能、历史文化等方面的内容。

2. 准备案例分析的素材,选取一些北京的具体实例,如天安门、故宫等,让学生通过分析这些实例来了解北京的城市职能和文化特点。

3. 准备小组讨论的话题,可以选择一些与北京历史文化相关的话题,如北京的胡同、四合院等,让学生分组讨论,增强其团队协作能力。

七、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北京的图片,引起学生的兴趣,简要介绍北京的地理位置、面积、人口等基本情况。

2. 讲解:详细讲解北京的城市职能,包括政治、文化、国际交流等方面的地位和作用。

3. 案例分析:让学生通过分析北京的具体实例,如天安门、故宫等,了解北京的城市职能和文化特点。

4. 小组讨论:让学生分组讨论北京的历史文化,可以选择一些与北京历史文化相关的话题,如北京的胡同、四合院等。

八、教学评价:1. 评价学生的学习态度和参与程度,包括是否积极参与课堂讨论、是否认真完成案例分析和小组讨论等。

2. 评价学生对北京地理位置、城市职能、历史文化的掌握程度,可以通过课堂提问、案例分析和小组讨论等方式进行。

九、教学拓展:1. 引导学生关注北京的发展变化,了解其在新时期的战略定位和发展规划。

晋教版八年级地理下册《北京——祖国的心脏》学案(第2课时)

晋教版八年级地理下册《北京——祖国的心脏》学案(第2课时)

《北京——祖国的心脏》学案(第2课时)学习目标:1.了解北京的历史文化传统,分析北京这个建设中的国际化大都市在发展和建设时应注意的问题。

2.学会利用资料说出首都北京历史文化传统,并举例说明城市建设的成就。

(一)自主学习:1.北京是我国历史文化名城和古都之一,早在多年前,这里已形成聚落中心,称为,是世界上最早的城市之一。

金、、、、各代先后在这里建都。

2.北京的、、、、和等先后被列人世界遗产名录,还有四合院、胡同、牌楼等。

3.在城市建设和发展中,北京市在保持旧城的同时,还兴建了一批风格各异的,使这座古老的城市既保持了,又呈现出鲜明的。

4.为把北京建设成具有鲜明特色的现代化国际城市,近年来,北京积极推进、的发展,打造世界一流的和。

5.北京市在发展过程中,面临着、、等问题。

(二)合作探究:1.读图7.7总结北京道路的分布特点:和相结合。

2.北京中关村是著名的。

3.“鸟巢”是北京2008年奥运会,被称为“水立方”。

(三)课堂检测:1.北京是个文化古城,历史遗留建筑很多,严重阻碍了北京的发展,应坚决拆掉。

()2.今天的北京城已一改过去的旧面貌,历史对北京的今天毫无影响。

()3.为加快北京的发展速度,应加大工业发展的力度。

()4.关于北京市的叙述,正确的是()A、位于华北平原的中部B、今后应大力发展重工业C、与河北省、天津市相邻D、城市职能是全国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5.在北京的城市建设和发展中,对古建筑、园林和特色街区,我们应()A、全部拆除,改建成现代化建筑B、全部封闭起来,供后代开发C、全部翻新,开发为旅游资源D、给予合理的保护和改造6.北京2008年奥运会的会徽是( )(四)、课堂反思:本节课你学会了哪些知识?与你的同桌交流一下。

《北京——祖国的心脏导学案-2023-2024学年初中地理晋教版》

《北京——祖国的心脏导学案-2023-2024学年初中地理晋教版》

《北京——祖国的心脏》导学案
导学目标:
1. 了解北京作为中国的首都的地位和重要性;
2. 掌握北京的历史文化背景;
3. 了解北京的闻名景点和特色文化。

导学内容:
一、北京的地位和重要性
1. 北京是中国的首都,也是政治、文化和经济中心;
2. 作为中国的心脏,北京承载着悠久的历史和文化传统;
3. 北京是中国重要的国际城市,代表着中国的形象和实力。

二、北京的历史文化背景
1. 北京有着悠久的历史,是中国古代六朝之一;
2. 北京曾是明清两代的都城,有着丰富的宫殿和寺庙;
3. 北京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代表,有着丰富多彩的文化遗产。

三、北京的闻名景点和特色文化
1. 故宫:中国古代宫殿建筑的典范,是世界文化遗产;
2. 长城:中国古代的防御工程,被誉为世界七大奇迹之一;
3. 天坛:中国古代皇帝祭天之地,是中国古代建筑的杰作;
4. 京剧:中国传统戏曲艺术的代表,有着悠久的历史和奇特的表演形式;
5. 胡同文化:北京特有的传统街巷文化,代表着老北京的生活方式和传统风情。

导学活动:
1. 观看纪录片《北京——祖国的心脏》,了解北京的地位和重要性;
2. 阅读相关资料,了解北京的历史文化背景;
3. 制作北京闻名景点的手工模型,了解北京的特色文化;
4. 进行小组讨论,分享对北京的认识和感受;
5. 到北京旅游,亲身感受北京的历史文化和摩登发展。

导学评判:
1. 参与导学活动,积极表达对北京的认识和感受;
2. 完成相关作业,包括观看纪录片、阅读资料和制作手工模型等;
3. 参与小组讨论,展示对北京的了解和思考;
4. 在实地旅游中,记录和分享对北京的体验和感悟。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八年级地理导学案
第四节祖国的首都——北京市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了解北京优越的地理位置。

运用地图说出北京市的位置、范围。

2.了解北京地形和发达的交通条件。

3.搜集资料、运用地图分析北京成为功能齐全的国际化大都市的原因。

4.了解北京的城市职能。

特别是北京的政治、文化、交通地位。

能力目标:
1.在地图上找出北京市的主要公路和铁路干线名称。

2.运用各种专题地图,培养学生正确的运用地图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

2.对学生进行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观教育,树立初步的环境观和朴素的可持续发展观念。

●教学重难点及突破:
重点:北京的地理位置、地形特点以及城市职能。

难点:
1.北京市的城市职能与地理位置、地形特点及交通状况的因果关系。

2.北京市的环境问题。

教学突破:
恰当运用读图分析的方法了解北京自然地理特征和人文地理特征。

联系当前的时政内容探索理解北京在我国城市职能中的作用。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师生互动:查阅地图册P17,复习沿海15个省区的名称,引入新课
“ 祖国的心脏”—北京市(板书)
二、新课学习:
(一)北京的自然环境:
1、北京的位置、地形:
教师指导: 读图P30图2-1《北京地形》
学生活动: 完成P30“活动”No1、2读出北京位于哪一个地形区,并分析得出地形特征。

教师小结归纳;北京市位于燕山以南,太行山以东华北平原西北部。

2、气候特征:
教师指导:分析北京属于哪一种气候类型并分析气候特征。

学生活动:读图,分析得出北京的气候类型和气候特征。

教师小结归纳:温带季风性气候,雨热同期,集中于夏季。

(提问):我们到北京旅游选择哪个季节?
(二)北京的城市职能:
1、全国的政治中心:
2、全国的文化、教育、科学的中心:
3、全国的交通枢纽,重要的经济中心和对外交流中心,成为国际化的大都市。

学生活动:(1)、查阅《地图册》P20,了解北京四通八达的铁路、公路等交通干线——交通枢
1
纽。

(2)、阅读教材P32“北京的世界文化遗产“及《地读册》P19《北京市区主要旅游景点》(三)北京市的环境保护:
学生活动:1、阅读P32“北京市的环境问题“内容。

2、分析归纳北京在发展中存在的自然环境问题和人文环境问题有哪些方面?
(从技术措施、行政手段、法律法规等方面)
●知识反馈,练习巩固:
1、小结课堂内容,突出重难点。

2、课堂练习(1)教材练习P33No2。

(2)随堂练习(详见附题)
●板书设计:
“祖国的心脏”----- 北京
(一)北京的自然环境
1、北京的地理位置
2、北京的地形特征
3、北京的气候特征
(二)北京的城市职能(人文环境)
1、全国的政治中心
2、全国的交通中心
3、全国的文化、教育、科学的中心
4、全国的经济中心
5、国际化大都市(1)历史文化名(2)现代化大都市
(三)、北京市的环境保护
1、环境问题
(1)自然环境问题(2)人文环境
2、环境保护的措施
●附:练习题
随堂练习设计
一、填空题
1、北京市是我国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对外交往等中心。

2、北京市位于----平原的西北部边缘,_______山以南,_______山以东地区。

3、通过北京市的主要铁路干线有京哈线、_______线、_______线、_______线和京包线等。

二、选择题
1、北京市地区属于()气候类型。

A、温带海洋气候
B、温带季风气候
C、亚热带季风气候
D、温带大陆性气候
2、北京市列入世界人类遗产清单的其中有()。

A、明代长城、故宫
B、天坛、燕山
C、明十三陵、永定河
D、密云水库、颐和园
3、北京市目前发展中面临的主要环境问题有()。

A、水土流失、绿化减少
B、交通堵塞、水资源匮乏
C、气候恶化、面积减少
D、住房紧张、绿化增加
三、个性练习设计
1、从自己的家乡到北京,可以选择哪些交通工具,具体路线如何?
2搜集北京各旅游景点的图片和相关资料,课余交流。

2。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