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年级语文上阅读理解 概括主要内容 人教新课标 全国通用
小学语文五年级:阅读理解指导-概括文章的主要内容

课文的大意。
3、段意合并法:以《将相和》为例分析
《将相和》一文以秦赵两国的矛盾为背景,以蔺相 如的活动为线索,课文主要讲述了“完璧归赵”“渑池 之会”“负荆请罪”三个小故事,写出了将相由不和到 和好的经过。三个小故事各自独立,又互相联系,综合 起来,就是全文的主要内容。
这一部分的每一个知 识点讲解完后,可以让 学生自己举例来说一 说,看看学生掌握的情 况。
在这一部分要先提问, 看学生对概括文章主 要内容的理解程度。
到这样的题大家做起来就会得心应手了。
一、典型范例讲解
在讲知识点前我们先来看一篇文章《燕子专列》 1、朗读课文 2、复述课文 3、概括课文的主要内容,在思考这一题的时候可以参
因为这篇课文学校时 学过的,所以不做详细 讲解,只用作练习知识 点。
先自己读知识点,在进
这一部分时,有一个过渡句就可以很好地概括这部分的 行提问,看学生能理解 内容:“圆明园不但建筑宏伟,还收藏着最珍贵的历史 多少,然后老师再进行
文物。”再联系文中开头的一个重要语句:“圆明园的毁 补充和最后总结。
灭是祖国文化史上不可估量的损失,也是世界文化史上
不可估量的损失!”串联这两个中心语句,就可概括出
例如本文,围绕着“燕子专列”的故事,我们可以提如 来进行,一般写事的文
下的问题:什么时间?在哪里?有哪些人?他们要去干 什么?为什么要去做?结果如何?根据这些问题的答 案,我们就可以概括出这篇短文的主要內容。
章都比较适用,而目前 小学阶段学习的文章 多是属于这一类的。
概括文章主要内容的一般格式: 写人记事类文章:什么人+什么时候+做了什么事+ 结果如何 写景状物类文章:什么景(物)+景物的特点
4、标题概括与问题统领法:以《草船借箭》为例分析
最新部编人教版五年级上册语文阅读技巧及解答

阅读技巧及解答解题步骤1.通读文章,了解主要内容,揣摩中心思想。
2.认真通读所有题目,理解题意,明确题目的要求。
3.逐条解答,要带着问题,仔细地阅读有关内容,认真地思考、组织答案。
4.检查,看回答是否切题,内容是否完整,语句是否通顺,标点是否正确。
主要题型解题方法一、题型:段意、主要内容的归纳1.记叙文:回答清楚(什么时间、什么地点)什么人做什么事格式:(时间+地点)+人+事。
2.说明文:回答清楚说明对象是什么,它的特点是什么,格式:说明(介绍)+说明对象+说明内容(特点)3.议论文:回答清楚议论的问题是什么,作者的观点怎样,格式:用什么论证方法证明了(论证了)+论点二、选择或概括文章的中心(有很多的问答题都是根据中心解答的)例如:谈谈你的收获;告诉我们什么道理;你有什么启发有些文章可以直接在文中找到中心句。
写人的,主要是赞美主人公的某些优秀品质;写景主要赞美景的美丽可爱。
写物比较复杂一点,单纯写物,就是表达对物的喜欢;借物喻人和借物喻理的文章,在此类文章的结尾部分,仔细地揣摩,看它那些带有议论性的话,如果有写人的成分,那就是借物喻人;如果有说理的意思,那么一定就是借物喻理。
三、理解句子的含义所谓的含义就是蕴含在文章里面的意思,不是一下子就能看出来的,要通过我们仔细的揣摩,采取一找二写的方法来完成。
句子的意思有明暗两种。
明的就是在文章结束那些议论性的话,你把它拿过来,稍加整理,也能回答。
暗的难度大一点,必须在通晓全文的基础之上,把文章中一些重要的事件所反映的思想感情等的关键词摘录出来,用自己的语言表达出来。
四、某句话在文中的作用:1、文首:开篇点题;总起下文;2、文中:承上启下;总结上文;引起下文3、文末:点明中心;深化主题;篇末点题;照应开头五、修辞手法的运用和作用:1、比喻、拟人:生动形象;答题格式:生动形象地写出了+对象+特性。
2、排比:有气势、加强语气、一气呵成等;答题格式:强调了+对象+特性3、设问:引起读者注意和思考;答题格式:引起读者对+对象+特性的注意和思考4、反问:强调,加强语气等;六、联系上下问解释词语的意思:方法1、顾名思义,采用扩充关键字的意思,然后连接成一句话方法2、找近义词的方法,注意要能替代到文中,仍保持通顺方法3、结合这个词所描述的对象具体描述七、选择正确的读音一般出现的是多音字,根据自己的积累和文章中的词语作出恰当的选择。
(完整版)五年级阅读训练概括文章主要内容(完美)

概括文章主要内容教学内容:1、记叙文的文学常识2、概括题的三种主要题型重点和难点:1、注意区分记叙文的写作顺序和记叙顺序2、学会运用简洁的语言概括文章大意阅读指导记叙文基础知识1、记叙文分类: (what + why)记人为主的记叙文:叙事为主的记叙文:写景为主的记叙文:借物抒情(状物)记叙文:2、记叙文的六要素:时间、地点、人物、起因、经过、结果3、记叙文的写作顺序(主要):事情发展顺序、时间顺序、空间顺序写景文章顺序:4、记叙文的记叙顺序:(1)顺叙(按事情发展先后顺序)作用:叙事有头有尾,条理清晰,读起来脉络清楚、印象深刻。
(2)倒叙(先写结果,再交待前面发生的事。
)作用:造成悬念、吸引读者,避免叙述的平板单调,增强文章的生动性。
(3)插叙(叙事时中断线索,插入相关的另一件事。
)作用:对情节起补充、衬托作用,丰富形象,突出中心。
5、记叙文的结构:总分、分总、总分总6、记叙文的写作人称:第一人称,真实可信第二人称,亲切自然第三人称,可以多角度描写,不受时间和空间的限制7、记叙文中的表达方式:描写、抒情、议论、记叙、说明描写:运用描写手法,能栩栩如生地再现人物、事件和景物。
描写主要有人物描写和环境描写。
A.人物描写方法:语言、动作、神态、心理、外貌等描写B.环境描写:自然环境描写和社会环境描写议论:A.类型:记叙文中的议论,有先叙后议、先议后叙之分。
B.作用:议论的目的在于揭示记叙事物所蕴涵的思想意义,起“画龙点睛”的作用。
抒情:A.类型:一种是作者直接抒发自己对事物的思想感情,叫直接抒情(直抒胸臆);一种是寓情于景或借物抒情,叫间接抒情。
B.作用:抒发作者的某种思想感情。
概括全文主要内容主要题型:1、概括文章主要内容2、概括小标题3、文中写了关于……的几件事,请分别概括出来题型一概括全文主要内容 :考题形式:请概括本文主要内容。
(或一句话概括本文故事)答题方法:要素归纳法:记叙文的段意可以六要素(时间、地点、人物、事情的起因、经过、结果)为据进行概括。
(完整版)五年级阅读训练概括文章主要内容(完美).docx

概括文章主要内容教学内容: 1 、记叙文的文学常识2、概括题的三种主要题型重点和难点: 1 、注意区分记叙文的写作顺序和记叙顺序2、学会运用简洁的语言概括文章大意阅读指导记叙文基础知识1、记叙文分类:(what+why)记人为主的记叙文:叙事为主的记叙文:写景为主的记叙文:借物抒情(状物)记叙文:2、记叙文的六要素:时间、地点、人物、起因、经过、结果3、记叙文的写作顺序 ( 主要):事情发展顺序、时间顺序、空间顺序写景文章顺序:4、记叙文的记叙顺序:(1)顺叙(按事情发展先后顺序)作用:叙事有有尾,条理清晰,起来脉清楚、印象深刻。
(2)倒叙(先写果,再交待前面生的事。
)作用:造成念、吸引者,避免叙述的平板,增文章的生性。
(3)插叙(叙事中断索,插入相关的另一件事。
)作用:情起充、托作用,丰富形象,突出中心。
5、叙文的构:分、分、分6、叙文的写作人称:第一人称 , 真可信第二人称 , 切自然第三人称 , 可以多角度描写 , 不受和空的限制7、叙文中的表达方式:描写、抒情、、叙、明描写:运用描写手法,能栩栩如生地再人物、事件和景物。
描写主要有人物描写和境描写。
A. 人物描写方法:言、作、神、心理、外貌等描写B. 境描写 : 自然境描写和社会境描写:A. 型:叙文中的,有先叙后、先后叙之分。
B. 作用:的目的在于揭示叙事物所涵的思想意,起“画点睛”的作用。
抒情:A. 型:一种是作者直接抒自己事物的思想感情,叫直接抒情(直抒胸臆);一种是寓情于景或借物抒情,叫接抒情。
B. 作用 : 抒作者的某种思想感情。
概括全文主要内容主要型:1、概括文章主要内容2、概括小3、文中写了关于⋯⋯的几件事,分概括出来题型一概括全文主要内容:考形式:概括本文主要内容。
(或一句概括本文故事)答方法:要素法:叙文的段意可以六要素(、地点、人物、事情的起因、、果)据行概括。
答格式:、地点,做了⋯⋯,果⋯⋯、地点,了 / 因 / 想⋯⋯,做了⋯⋯,果⋯⋯例精拔苗助国期,宋国有个夫,种了稻苗后,便希望能早早收成。
人教五年级上全册课文理解:主要内容中心思想+练习填空

人教五年级上全册课文理解:主要内容及中心思想解读+练习填空1、《小麻雀》本文讲的是一只还不会飞的小麻雀,对外面的世界充满好奇。
不听妈妈的劝告,因而掉下窝,妈妈为了救它,尾巴上的毛被大花猫咬掉了,这篇童话一方面告诉人们,小孩自作聪明不听劝是要吃亏的,另一方面又告诉人们,只有让孩子们在实践中去经受锻炼,生活的本领才能更好的增长起来。
2、《金奖章》本文讲的是鸟国的鸟儿们在得知地球环境保护组织要派使者到鸟国来颁发金奖章后,鸟王和群鸟纷纷争说应该属于自己,只有乌鸦在一旁不声不响的收拾大家吃剩的残渣碎屑,最后乌鸦获得了金奖章。
本文告诉我们只有默默地为人类做贡献的人,才是最值得奖励和最受人尊敬的。
3、《没头脑和不高兴》本文记叙了一对外号叫“没头脑”和“不高兴”的好朋友,一个办事经常丢三落四,一个做事总是跟别人反着干,经常吃苦头,经常不高兴。
在先人的帮助下,他们长大了,“没头脑”成了建筑师,“不高兴”成了演员,但他们都因为自己的毛病,给大家带来了害处,造成自己的苦恼。
从此,他们明白了,从小要养成良好的习惯,不然会造成不可挽回的损失,给大家带来伤害。
4、《大拇指汤姆》,课文讲了一个神奇的故事,化妆成乞丐的魔法师施展法力,使热情款待他的农民夫妇,有了一个大拇指一样大的儿子――汤姆,汤姆在一番神级的经历后,得到了国王的宠爱,他使农民夫妇很开心也很自豪,这个故事告诉我们为人要善良,善良会给人带来幸福。
5、《坚定的锡兵》本文记述了在小男孩的玩具中有一个锡兵,只有一条腿,但他总是坚定的站着,并只想保护一条腿站着跳舞的小姑娘,他认为这是一个锡兵的责任,课文向我们描绘了一个善良、勇敢、尽职尽责的锡兵形象。
6、《望天门山》这首诗以丰富的想象,只寥寥几笔,就形象地描绘了天门山的壮丽景象。
《山行》这首诗描绘了深秋时节,一副幅由高山、石径、白云、峰林构成的晚秋美景图,表达了诗人对深秋枫林美景的喜爱之情。
《暮江吟》这是一首吟咏傍晚到夜幕降临后,江上景色的诗,表达了作者热爱大自然中的美丽景色的喜悦心情。
小学五年级上学期语文知识点总结

小学五年级上学期语文知识点总结
一、阅读理解
1. 文章主旨
阅读一篇文章时,首先要理解文章的主旨,即整篇文章想要表达的核心内容。
2. 段落大意
在阅读一篇文章时,应当进行段落式的阅读,理解每一段的大意,以便全面地理解文章。
3. 词语理解
有些词语可能会让我们感到困惑,此时不应放弃,而应通过上下文来推测词语的含义。
二、作文
1. 作文的要求
作文应当符合所给题目的要求,主题明确,内容完整。
同时,要注意格式规范,语句通顺。
2. 作文的结构
作文通常应当包括开头、中间和结尾三个部分,每个部分的内容有所差异,但整个作文应当形成一个完整的逻辑结构。
3. 作文的语言表达
作文要求内容新颖、生动,因此需要学生具备一定的语言表达能力。
要求遣词造句准确恰当,富有表现力和感染力。
三、其他
1. 诗歌鉴赏
学生应通过阅读诗歌来提升自己的文学素养。
了解诗歌的创作背景、主题、意境等方面,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欣赏和理解诗歌。
2. 成语故事
成语故事是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瑰宝之一,在研究中了解成语的来历和含义,以及其在社会生活中的应用,对学生的启发与提升有重要的作用。
以上是小学五年级上学期语文的知识点总结,希望同学们能够有效掌握,取得更好的学习成绩。
人教版小学五年级语文阅读专题:概括文章主要内容(含答案)

概括文章的主要内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学会组织语言概括文章的主要内容2、掌握解题小技巧一.主要内容的概括(一)要点归纳主要内容,是指对全篇文章内容的总概括。
不同文体的文章,所写的主要内容各不相同。
叙事文章:主要写事件发生的时间和地点,涉及的人物,事情的起因、经过和结果。
写人文章:主要写主人公是个什么样的人,有什么品质,有什么表现。
写景文章:从那几个方面描写事物的特点简单来说,叙述文:时间+地点+人物+事件(起因、经过、发展);人物篇:谁+做什么事(表现)+有什么品质。
写景篇:本文通过描写某景物的某几个方面特点,抒发作者怎么样的思想感情。
(二)方法归纳:归纳文章主要内容的方法不能太简单,也不能太具体,抓主要情节、主要事件、叙述要点简要概括。
具体的可用以下方法来进行:1.句子摘录法:找出文章的中心句、过渡句、总结句、总起句。
2.段意合并法:用简明通顺的语言把各段意连接并概括起来,作为主要内容。
3.分析标题法:标题表明“做什么”“谁做什么”,把标题补充具体作主要内容。
4.要素概括法(综合归纳法):根据记叙文中的基本要素所表示的内容,概括出主要内容。
叙事类的概括出时间、地点、人物,起因、经过、结果,并用词语串联起来。
;状物类的概括出形状、颜色、大小、特点、作用。
5.取主舍次法:文章的重点部分突出,主要内容隐在其中。
读课文,找出重点段落,了解作者意图,结合他段落做补充。
(一)我爱水,爱浩瀚深沉的大海,爱奔腾不息的长江,爱汹涌澎湃的黄河,爱活泼欢快的小溪,但我更爱美丽温柔的湖。
湖是静的,宛如明镜一般,清晰地映出蓝的天,白的云,红的花,绿的树。
人教版小学五年级语文阅读专题:概括文章主要内容(教师版)

概括文章的主要内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学会组织语言概括文章的主要内容2、掌握解题小技巧一.主要内容的概括(一)要点归纳主要内容,是指对全篇文章内容的总概括。
不同文体的文章,所写的主要内容各不相同。
叙事文章:主要写事件发生的时间和地点,涉及的人物,事情的起因、经过和结果。
写人文章:主要写主人公是个什么样的人,有什么品质,有什么表现。
写景文章:从那几个方面描写事物的特点简单来说,叙述文:时间+地点+人物+事件(起因、经过、发展);人物篇:谁+做什么事(表现)+有什么品质。
写景篇:本文通过描写某景物的某几个方面特点,抒发作者怎么样的思想感情。
(二)方法归纳:归纳文章主要内容的方法不能太简单,也不能太具体,抓主要情节、主要事件、叙述要点简要概括。
具体的可用以下方法来进行:1.句子摘录法:找出文章的中心句、过渡句、总结句、总起句。
2.段意合并法:用简明通顺的语言把各段意连接并概括起来,作为主要内容。
3.分析标题法:标题表明“做什么”“谁做什么”,把标题补充具体作主要内容。
4.要素概括法(综合归纳法):根据记叙文中的基本要素所表示的内容,概括出主要内容。
叙事类的概括出时间、地点、人物,起因、经过、结果,并用词语串联起来。
;状物类的概括出形状、颜色、大小、特点、作用。
5.取主舍次法:文章的重点部分突出,主要内容隐在其中。
读课文,找出重点段落,了解作者意图,结合他段落做补充。
(一)我爱水,爱浩瀚深沉的大海,爱奔腾不息的长江,爱汹涌澎湃的黄河,爱活泼欢快的小溪,但我更爱美丽温柔的湖。
湖是静的,宛如明镜一般,清晰地映出蓝的天,白的云,红的花,绿的树。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概括文章主要内容阅读训练
阅读(一)
拔苗助长
战国时期,宋国有个农夫,种了稻苗后,便希望能早早收成。
他天天扛着锄头去田里累死累活,但是不解人意的稻苗,似乎一点也没有长高,真让人着急。
这一天,宋国人耕了很久的地,坐在田埂上休息。
他望着大得好像没有边的庄稼地,不禁一阵焦急又涌上心头。
他自言自语地说:“稻苗呀,你们知道我每天种地有多辛苦吗?为什么你们一点都不体谅我,快快长高呢?快长高、快长高……”他一边念叨,一边顺手去拔身上衣服的一根线头,线头没拔断,却出来了一大截。
宋国人望着线头出神,突然,他的脑子里蹦出一个主意:“对呀,我原来怎么没想到,就这么办!”宋国人顿时来劲了,一跃而起开始忙碌……太阳落山了,宋国人的妻子早已做好了饭菜,坐在桌边等他回来。
“以往这时候早该回来了,会不会出了什么事?”她担心地想。
忽然门“吱呀”一声开了,宋国人满头大汗地回来了。
他一进门就兴奋地说:“今天可把我累坏了!我把每一根稻苗都拔出来了一些,它们一下子就长高了这么多……”他边说边比划着。
“什么?你……”宋国人的儿子大吃一惊,他连话也顾不上说完,就赶紧提了盏灯笼深一脚浅一脚地跑到田里去。
可是已经晚了,稻苗已经全都枯死了。
1.仔细阅读,完成填空。
故事发生地点:_____________ 时间:_____________
人物:_____________
起因: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经过: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结果: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用简洁的语言概括文章的主要内容。
阅读(二)
___________ _
内蒙古锡林郭勒草原是广阔美丽的。
蓝天底下,满眼绿色,一直铺向远方。
山岭上,深谷里,平原上,覆满了青青的野草,最深的地方可没过十来岁的孩子,能让他们在里面捉迷藏。
高低不平的草滩上,嵌着一洼洼清亮的湖水,水面映出太阳的七彩光芒,就像神州故事里的宝镜一样。
草丛中开满了各种各样的野花。
鲜红的山丹丹花,粉红色的牵牛花,宝石蓝的铃铛花,散发着阵阵清香。
草原不仅美丽,而且是个欢腾的世界。
矫健的雄鹰自由自在地飞翔,百灵鸟在欢快地歌唱。
成群的牛羊安闲地嚼着青草。
小马驹蹦蹦跳跳地撒欢,跟着马群从这边跑到那边。
偶尔还会看到成群的黄羊,它们跑起来快极了,像一阵风。
一碧千里的草原上还散落着一个个圆顶的蒙古包。
小牧民骑在高高的马背上,神气在挥舞着鞭子,放声歌唱蓝蓝的天上白云飘白云下面马儿跑
1、用简短的几句话概括这篇短文讲了什么。
(3分)。
2、请给文中最后一个自然段没有标点的句子加上标点。
(2分)
3、在文中找出下列词语的近义词。
(2分)
辽阔——()欢跃——()
4、第二自然段突出了草原的特点,第四自然段突出了草原
的特点。
(2分)
5、请在短文中找出一个拟人句,抄写在下面的直线上,并仿照此句写一句话。
(2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