借鉴美国电改经验,深化电力市场化改革
美国加州电力市场的教训及对中国电力市场改革的启示

CHANG Do g l g TU i g n n —i , n J n a d CHE NG a —e Xi o l i
( 。 。 l E o o n n g me tNote n iaP w r ies y Jln J l 2 2 S h o fElc rc l n n o mai n En n e i S h 。 m c n mya dMa a e n, r r n o e v ri ii , i n 1 01 ; c o l e ti a a d I f r to gi e r h Ch Un t i 3 o
收稿 日期 : 2 0 — 5 1 。 0 6 0 7
作者简介 : 常冬玲 (9 9 一 1 7 ),女, 坝
t婴 究力 I M t 川 分忻 。 研 ‘ ' l 场  ̄ ] ,
维普资讯
电 力市 场
电 力 技 术 经 济
1 1 美国加州电力 市场简介 .
美罔电 改节 的核心址放忪管制 ,引入 竞争 ,提高 效率 ,降低 电价 .加州模式 r 以称为美 电 市场 化的 、 1 1 ‘ J 典捌 。19 年 3 3 日, 州电 市场 ix 运行 ,日的 98 月 1 加 lt ' ̄
电公嗣 、零 售 商和 J . 【户 _ } I(和 1 s) ) X是最重 要的 2 个电 市场部 门 IO负责 S
a ay e n d ti fo dfe e t n l s S g e t nsa em a e f rt ep we a k tr f r t k n n o c n i e ai n o n l z d i e al r m if r n g e a u g si r d o h o rm r e e o m a i g it o sd r to f o
美国PJM电力市场及其对我国电力市场化改革的启示

@A !"##4MN’oR BA #4MN I q C <DEHI$*)7:CD +S +,;m A 0c %ij /&’’’(&)./*{<+,-G }e $a <{<bcd +d O ef (E ())+(EFG U 4c c {3e ~!ef (EFG+fg %9%}m +\I a<’(.‘a r w #{<+,-(EFG+.O#l /FG hi wx 0FG gH R }%]Y #9%}+a e j L %m k =a<R<g #*2#UV(E ()+J $U 10(EFG+1W U 4%a<+(EFG gH o ’+^@gH2L %Q l FG j U .O =A gH m _%"#}71W+FG ,f no FG3p E %@9o 3e X j+h(qT R }.)01*+,-0FG U 1R }0(EFG 23456*1-2(03&4(5689:l *4’’47&’7&’0;a :l *4’’47&474’.8!"##4MN<9f FG+,-#:/0L +,-:)F L "&%G .f :)/UY &642}%i L <=,>n$/I ?h $%@H A $&(k#:*D :G &jk .$#:[E :).=i v &$;&k #:&’:)$9:;<=9::>)%o 5[0G %t >&Z E .&664}n*1K {l ,5>?Z j n K Z #:/0&H "L M %&66?}n *&B 1K $%h$3@A B)C v C C C R %C C 6R D >?#:*D ..*(!:&_#%$:9<DE F F <G G ).B &B {|#$&>?%&662}+,-:)#:G +,-&%)l 5O*D $+,-H 5H 5B 5%i e +,-)%./E [.._#%&/08#$%UV4n*;&k .$2&/w Y _+&#:/0.&66C }+,-G<.$D V 9M =[Wj %F /n (’#:)*&c %{|_qf (Y f K I &E *)*/0/_#M )*/0/@&I)*/0/’=#1)*/0D -<9M A ;f (]K &z hcd /0S .+,-cd Y <=,>n /I ?h /@H A /1F q /GH>n S J k $%IJ s n 1.&4F Y %..e 6%.i L +,-M j 0I &!j g K ..4’’4}+,-&cd PQ \r x&|h GH>n$%K L K $&F Y %.%%G +,-<E G K %+,-;<G K l k g K .%M C k $$1.)%;#N H <4J &’N N %"#k 2WE *??5’2L M %4’’&}H u op J 656(L M %"#*46C 1M N O.6e n*&B 1K$%h .Z H "LM /..#%cd &,D >?%+,-cd .c@&A $d1JY C v 4$#:#$q C %K -/0/n ’y us JK /zv LM&#$.A $&D >#$+E "q %D >j +@DB/k \]*P /n ..JI (K &(#YZM 0Q ..%{3(M %{|_#%%f #%0R >?*(#:*D z"/_/f #:d Y .%23T {1$Y .0S #+6e "/_/f /k A M^Yu 0T UV OP G x x J W K %j ,T (K &%{3(F +1J x JF 0U @b Q [+B JI (K $Y YZ ;#7)’y R i #+=/n 1y #+&Q x ‘y .V !"#<3N h H T IJV 58!"#<3N h H+,-L +,-J [S !h /+,-G %$%h %+,-&%v *T :G .+,-J[S !h %+,-G %$%h B +,-&=E ’[’Pg K %J[.+,-J [S !h L +,-G %D ,&K &:G %B +,-&%*D &=E Z[}U %g K %QR#%o ‘G ==[%#:/0)S =[0+,-G %$%h L h 6J k F ~#::d &G %K &:G %o 5}J+,-&%*D c ):d /6#A=S .+,-&%v*T i +,-=’&E [Wj .V 5V !"#<IJ+,-Pi9M =[Wj Ui/0=’Wj %.D >31i *9M j +g K >0I 0#:/0=’0J[_#%+8%_#cd 0K -.$#%x&A 0F [0A G %t >&#K A 0S .e 631L /0G %VW &W k [X A -%J[.e 6[X {|*X 5&%=[[X $+,-:9<=E K Y D ZE Z =<<[<D K )\&]*A -4+,-&%*D &e V /:)ij -31%+,-G %]8/M y %Q d S .[X +k {,4/0+A &)*&=’A=D -.$_#x&A 0[X S .4(;42|;C [4’’(}W ~4J.!"_#c )C [X #$%&’()*+,-++-.*./*0(+)1(00,0*’23456A -4$%&g K .&_#]v c )C ##%*D 2&M y %5O 7<4.Z $%&g K ._#e y o ‘G ==[D -_#A 0&[0"&8[X +>?_#*D z _#e f =[0I M 9_#+8J [M %.$#%x &A 0K -M [)V $%&7:"$%&G =2[X #$%&(0;-)<-;-’=)++>()*?0)1(00,0*’23@56=i@$%&g K .+;#Y :t >V W &[X 7e H c 5&;#Y :#;.)A+0(B 00*’-’=8DB~28{|($%&g K .&J I (K A;#1&;#*D 9(K j Z .%/0)*77c )&;#Y :st #=mb K [Wj 2’v f [X 86e [X +E Z [M y %Q d 7[X +A -4;#Y :@A 0[%=[[st 6e A -&G =2O I 9)y -E *&"#W :g K M 8~=A -4;#*D t >."_[-[0"&&<=7C"_#c d ..+8[X #$%&.D 0*)??0++’()*+,-++-.*’)(-E E 23F 56B $%&g K .A ;&_#cd &c 9qr 9-+\,9/*%i 4D -F (@A #%*D t >&Y f S!g Z[A -7G H I J #4MN<K ]2*$%&#:/0ijk ..&#:/08/0($%&g K .+,&G %..8.G %{|"#79;#Y :D -.@&#:)*77@$%&g K .+8;#Y :o 5((K ;#8@(K I )YZM &%.8<*(#:*D )Q d (Y P I YZ &(K ;#7;#Y :&;#Q d .(@E *Q d %#1Q d lk \]6E *Q d i 0>K $%&G =2[X L &A -8;#Y :st 9)j -E *&"#W :g K M h 8y ."B &;#5O 8fE *SY ;#Y :;#op ’A -&f (E *M #1Q d i ((K A ;#17;#Y :mb =[689)&"#69VW ’N Z ~%T $%&/0x 2h 8y ;#Q d >?7$%&/0&)*&c)6A@N A )*9’=#1)*9E *Q ()*9z hcd)*%_#M )*S 7G "O g 5P C <#J MNA @N A /0#A )=Q )R 0)A 0*0(1=,)(S 0’2ijk (V)*/08L /0;4’\@P }N 46T T t@(/0)*+,_+8/0)*+,0>_+D -9M o ‘’^S D --.4F R =O &(V)**%+87f /0)DB/k1;6U"/0x (z d ’\_+W K 8_++E {|/0{>C &%["F 9qr {M D -F ~E *cB B &;V =4?+87!"$%&A -j 6W :B >Z Y G(hk 8N g )s ;#Y :6[o u "#8i st (#1/0_+7e 6W :s e<$%&g K ."#E *]K 8i ;#Y :<48y .E *Q d q 9)g K M &2W E *7:"/0A -H u l +8j @d \_+F +@b NT T T n %V #&W X R27C "/0x ("F N O +8#Y &$ZZ ;.?)’-.*,)(1-*);D (-?02D -/0+87/0)*+,0>/0G %&_+D -9M o ‘%_#E *S ’^q r 8y (H z =[G x !z /4B ~K -9M -.P k =O&0I /08F /4O A =O9M +A Q t &Y &$7Y &$T "4@89_#E *l K&q rB 8B Y M j t -Q t 8(’!"E *&op ;B c z g&9M k F (&(’7Y &$<"#NOG x 9_#‘a F (9NO %4F (t%7["F ~Q t &Y &$+h v -4Q t t >&_#‘a +88c )’N Z ~)*4>)‘"B &_#‘a3(F 7’’N Z ~)*G D mb &_.\P_‘&H u _#‘a +8h !M >_8S )_#‘a +8@b f &_+8=8’N )*s .]7\"%4+8@Y &$+&T "8mb /0i 4L ;#Y :D -;B ;%{c d (K Y ?%4F (8wx<=i 6^z g%4^‘F 8G ,Y r 5O &L c )(K R ?7]"/0i 4l ab 8{|B A@N A /0D -)*9_#‘a F (9;B ;)*%4F (D -=[f (F (S &i 47G "^=G #JK ]MN’=#1)*/0#(0);’-,00*0(1=,)(S 0’2i A@N A )*/0&x X 8=</0G %A ;4jk 0^0I /0&W h 8d<0I )*+,A ;4’=CD 0I &e O 7K i@A@N A &/0+g )s0I &W :G D @P }N _6T T ‘N a 6T T (/0P I _+7@9M ’==[[>80I Wj 0>6#Y &_+-9M o ‘’^XY Z[CD 0I 7’=)*/0+8x (!YD -&\(8L)*+,6e 9M ’O =[XY 8P b ,-*/4j -A Q t &Y &$8F ze 6Y &$3’M R f /4O P z=’=/0&i 4+8Y &$7/0)*+,6e /0G %’O )*#*>@N A D -&)*#*&h 3E <’=)*i 4w J 7’=#1)*/0&i 4+E~!{|#1)*9_#‘a F (9;B ;)*%4D -=[f (i 47G "G ["p>MNE *Q (/0#?)D )?-’=?(0A -’,)(S 0’2<;#@@X #4MNB Z X_‘n*$%&!!!!!!!!!!!!!!!!!!!!!!!!!!!!!!!!!!!!!!!!!!!!!!!!!!!!!!!!!!!!!!!!!!!#:/0-.B ‘*#:/08#$&;xY:Z[G=2[X A-&E*Q d A;4z d E *&W h!E*Q(/0Y<A@"k~%A@"# l&!/0x(z d’\_+$6;4a f&<=D -)*!%&’9:cd MN()*j@K U V4D/0_+<w J&0i cd)*/0!()*/0@+,,+}y;7[[f (cd)*/0!6e G=2[X>?$;#Y:@=[[>B f6.op s C]^9M&0i E*$;#Y:G D mb0I6)#6->.@G%VW’N)*= CT0i/02z!0i/0&d\i1-6e A -A;0i c d&"#W:$j,<o24./0 &W:!0i/0&_+P}"12,,S+$_++E {|0i1:%0i+8$/0H u l+< ",,n%34*5678!/0)*+,6e W:_+’W:W h G x Z[uv$8y4?&NO+8< /0r4+8!%&9m#LK]MN_#M)*/0<_#%cd&(K A;4j kA!_#‘a G x>_&W h!_#M i3(_ #m u&M y$’O$ij&9d M y$S9)9+ _#m u‘a F&1v z&M y!()*@A@"# /0-’=/0+B#1)*1J_#‘a F($ F ze6‘a F(Y f V_#M9)C!_#M) */0+{|’N)*%_#M j+b d l&\ (!’R BA#4MN I q C<DET()*#:/0&"&b p D-/0=E W K h f$()*&G{,b@Y2:/0&#$%" &L v@Z$)y Y’(R<b Q;</0A;4T (&)*W K%/!8&)*&c$</0G%A ;4XY&YZM%(P>_&e O;=9M=[ -A0j+8J[%[0$)S%QR4;#&o ‘2%G=2;>mb K-M j&/0)*A=-9 M G=2I=-_#cd-+A=h.Z%.>) *$’($>..!‘*#:.K#$k.\5!C O W$?V c@ [>#$&j O t ji s n UV LM-..&.$ #:/0!()*E<i n j@s K(w&.$#: /0$G J.c@&g h%C D M<-9M"&h Y-x(&#$\(S>‘*&’O XY Y@U l 4&hT$’i()*/0+&j6/0W K%=E C’E3+#$!A&LM/0+&)*E B D Z~)*<D!/0)*B D Z~)*<D$ej i]F K i ()*/0&C’$d i u/*)#:/0=E C’&k i!L Y#:7F F1Y r$#:(V)*/0 &+8a74->_4$G]i"#Y:$k i(K 14>y(Z~r.i Z[Z~hA!/0>_! (V/0H P>&E(i1-A;6D/0 +8QR$f+8QRB Z~)*D-B Y h&# :\])U z‘E(!B&UV6D&#:;B5O W K$)y Y QR Z[o‘;#!#:9:/08#$Y][&jk P>noi ‘n QR)y-&E*h8y/04?!)6i m ‘mb/0uv$‘d*/0;)6=mb{|K-&E*+8h e z\]$‘f0g/0!D()*< K&&n*4F Y/0x J4A-;#Y:8y2 WE*Q d&;#5O W K!B Y(K B+8T B F<+&#:/0h5$e&W K B QR;#o‘&E(V Y<+!@‘*UV/0s[$G D89L #%*D]^;#5O$K-#:"&A0$mb V W2#Z~-I(E*h O S\($QR)y-&" #2WE*8y op4?$~=UV f(E*/0 <#%*D Z[;#5O A;)*e O!C&UV)*&c/!8&#:/0$)y Y* R LM!#:7F I)/&12$G J<(K A;#1 i#:7F&H J&(%($’i@9M=[b p +k Y@#:L_cd-z hcd S/&7F!()* x(4/n0>/04?z/0v F/!8&"& B($mb/0+8T"A&cd&G x-.B9 M=[&E($|}/0G%<9MA;cd$.Z 4*R LM$Au49M&o‘2!‘*@UV#: /0&b p+B89/n’()*&c/!8$r .i z hcd&/08@UV/0s[iBE<j k P>noh89!D&mb/0A=&A-X3/0p M:$QR 9M o‘=[!>n*’$#:/0&#$"s$()*&#$ ^P I9M o‘=[$F@/0A=+B/0G% &[<Z[A P$C‘2:>?c)(h8y;#Y :E*Q d&"#W:E*@G(hk B st(/ 0_+$~=e6W:&/0R6st+|()*H I;</0G%_+’[H u l+$~=6e"#G x=ij E*(3B j6L Y9M qr’^Y@6 p/0p M:A-+8$l$!M.p M/ 0;=UV j9j6D&_!hk Z[p v${|@ 9M O(_!hk B>?"#W:%;#Y:st x J&‘y-n F;>tu4?I/O(_+$D X Y"_(K B/0&E($X3/0p M:!FG!!!!!!!!!!!!!!!!!!!!!!!!!/0p M :no d i ‘*UV "#/0][&jk P >no !/0p M :F K h‘k /0+8k s !k h B 9M o ‘\G F y #;"v G /0p M :&,b i /\]&!F K >l K"#*D &/0T ]h !M /0p M :!k 4>@K -/0A==B 9M &A &hk XY ’D t 2!Y o /0p M :G 1v G &.@<,F K -"B B l !~=st UV _!hk Z [p v !QR9M o ‘=["#hi#:/0F ~Y2m 7F /0!#:/0zv LM&j &i Au ST !@A iQR9M G =;#!,C #:/0+&u /n o F 1m ‘=/0h u v "$%&UV /0&j O t ji UV G )S =E &LM/0qFi mn &LM/0!e B ‘*&#:/0U eB f ijk H n &;x ""#j k’()*+,-./010+**2*/-34$%&5/-*+63//*6-.3/!7789$%&5/-*+63//*6-.3/7789:.+;-<*=.;*><,-*?6@*>A B *:C <8D 3E F 9@--)G H H I I I 9)J 29632!E K K K E L +,/;2.;;.3/(I /*+;10+**2*/-9$%&5/-*+63//*6-.3/!7789@--)G H H I I I 9)J 29632!’M M N O <*B .,P .B .-Q1;;A +,/6*10+**2*/-123/073,>?*+=./0C /-.-.*;./-@*$%&83/-+3B 1+*,9$%&5/-*+63//*6-.3/!7789:.+;-<*=.;*><,-*?6@*>A B *:C <8D 3E R 9@--)G H H I I I 9)J 29632!E K K KF $%&()*/166*;;L +,/;2.;;.3/L ,+.449$%&5/-*+63//*6-.3/!7789:3A +-@<*=.;*><,-*?6@*>A B *:C <8D 3’9@--)G H H I I I 9)J 29632!EK K ’rs S ’M R E TU !‘!VlK !S 5W t mn .*3MN V 4"C V 2,.B G I *.P ./W 6@./,;)*6963296/X Y Z X [\X ]^X _\]Z ‘a ab [c X d\]d e Xf ]\d X g _d b d X _h b i j j g[X k X [X ]^Xk j [d e XZ j lX [ab [c X d[X k j [a \]^e \]bmn o p o q r ?-+,-*0Q,/>$B ,//./0s *),+-2*/-34?-,-*$3I *+C 63/32.6<*;*,+6@8*/-*+t u *.J ./0’K K K O ’t 8@./,v b w x y z {|y h $%&2,+}*-t ,+*0.3/,B )3I *+2,+}*-;.-A ,-*>./-@*/3+-@*,;-),+-34-@*~/.-*>?-,-*;t .;,;A 66*;;4A B 23>*B 34-@*+*0.3/,B 2,+}*-./D 3+-@12*+.6,t ./I @.6@-@*+*,+*2,/Q*!)*+.*/6*;=,B A *43+A ;-3B *,+/4+329L @*>*=*B 3)2*/-)+36*>A +*t ;-+A 6-A +*,/>2,+}*--+,>./02*6@,/.;234$%&,+*;A 22,+."*>,/>;*=*+,B 4,6-3+;34.-;;A 66*;;,+*,/,B Q "*>95-)A -;43+I ,+>;32*;A 00*;-.3/;43+-@*)3I *+2,+}*-+*43+2./8@./,t ./6B A >./0-@,-tr ’v -@*43+I ,+>63/-+,6-;@3A B >P *-@*2,./43+234)3I *+*!6@,/0*tr E v >*=*B 3)2A B -.V )+3>A 6-;./)3I *+2,+}*--32**--+,>./0+*#A .+*2*/-tr O v >*;.0/*44*6-.=*2,+}*-+A B *;-3+*>A 6*2,+}*-)3I *+tr F v *;-,P B .;@6B ,+.4.*>3P B .0,-.3/2*6@,/.;243+)3I *+;A ))B Q 9c $%&’z (x h $%&2,+}*-)2,+}*-3)*+,-.3/2*6@,/.;2)*B *6-+.6.-Q2,+}*-CO D #4MNB Z D_‘n*$%&"""""""""""""""""""""""""""""""""""""""""""""""""""""""""""""""""""#:/0-.B ‘*#:/08#$&;x。
电力市场化改革:深化电力体制改革、推动建立健全的市场化机制

电力市场化改革:深化电力体制改革、推动建立健全的市场化机制引言电力市场化改革是指在电力体制改革的基础上,通过建立健全的市场化机制,推动电力行业向市场经济方向发展的一项重要举措。
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和能源需求的不断增长,传统计划经济体制已经无法满足能源供需平衡和优化配置的要求。
因此,深化电力体制改革、推动建立健全的市场化机制成为当前我国能源领域亟需解决的重大问题。
本文将从以下几个方面对电力市场化改革进行探讨。
一、深入推进电力体制改革1.1 传统计划经济体制存在问题在传统计划经济体制下,我国电力行业存在一系列问题。
首先是供需矛盾突出,供应过剩和供应不足并存。
其次是资源配置效率低下,能源资源利用率较低且不合理。
此外,垄断行业存在行政干预和领导干预等问题。
1.2 优势互补、多元化发展深化电力体制改革的关键是要实现电力行业的优势互补和多元化发展。
通过引入市场机制,促进电力企业之间的竞争,提高资源配置效率。
同时,要加强监管和监察机制,防止市场垄断和不正当竞争行为。
二、建立健全的市场化机制2.1 市场准入机制建立健全的市场准入机制是电力市场化改革的关键一环。
通过放宽准入门槛、优化审批程序等措施,吸引更多社会资本进入电力行业,提高市场竞争程度。
2.2 价格形成机制价格形成机制是电力市场化改革的核心问题之一。
要建立起合理、公正、透明的价格形成机制,实现供需双方在平等条件下进行交易。
同时,要加强对价格垄断和不正当竞争行为的监管。
2.3 交易平台建设为了促进电力交易活动的顺利进行,需要建设起高效、安全、稳定的交易平台。
通过引入先进技术和信息系统,提高交易效率和透明度。
三、推动电力行业转型升级3.1 促进清洁能源发展随着环境污染和能源安全问题的日益突出,清洁能源的发展已成为全球共识。
在电力市场化改革中,要加大对清洁能源的支持力度,推动清洁能源在电力行业中的占比提高。
3.2 加强技术创新和研发技术创新和研发是电力行业转型升级的重要支撑。
主要发达国家电力需求侧管理的实践及启示

DOI: 10.14092/11-3956/c.2020.06.006主要发达国家电力需求侧管理的实践及启示黄 韧,张素芳(华北电力大学 经济与管理学院,北京 102206)摘 要:电力需求侧管理(Demand-side Management, DSM )是指电力部门采取行政、经济及技术等综合措施,影响消费者用电行为,实现低成本电力服务所进行的用电管理活动。
电力需求响应(Demand Response, DR )与能源效率管理是电力需求侧管理的主要内容。
中国DSM 发展较晚,还处在初级发展阶段,借鉴主要发达国家的发展经验,对我国DSM 工作的推进具有重大意义。
本文分析了DSM 在美、英、德三个发达国家的实践,从发展DSM 的动因、政策法律体系、需求响应模式及能效管理措施几方面作了详细阐述。
在参考国外发达国家发展经验的基础上,建议中国首先应加快电力市场化改革步伐,抓紧完善DSM 相关法律政策体系与设备标准,同时加大对能源效率管理的支持力度并积极创新DSM 商业运作模式。
关键词:电力需求侧管理;需求响应;能效管理中图分类号:F407.61;F206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2603(2020)06-0047-09电力需求侧管理(Demand-side Management, DSM)最初由美国电力研究所的Clark Gellings 所提出,它是指电力部门采取行政、经济及技术等综合措施,影响消费者用电行为,实现低成本电力服务所进行的用电管理活动[1]。
DSM 经历了几十年的发展过程其意义与内涵也在不断深化:1970—1990年DSM 在全球主要体现为:紧急需求响应与简单的能效管理;1991—2008年随着各国法律制度与市场模式的不断完善,市场机制逐渐被引入到需求侧管理中来;2009年至今随着分布式电源、智能电表及相关技术规范的成熟,DSM 正向电力供需耦合发展过渡[2]。
自1990年代初引入DSM 后,由于电力市场与相关制度的不完善,中国DSM 发展缓慢,一直处于紧急响应的初级阶段。
国外电力市场化改革经验及对中国的启示

国外电力市场化改革经验及对中国的启示摘要:本文对英国、北欧和美国等一些国家典型的电力产业市场化改革进行比较分析,指出世界电力产业市场化改革的一般步骤及改革经验,为我国电力产业市场化改革提供了有益启示。
关键词:电力市场;改革;步骤;启示中图分类号:F429.66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7―7685(2006)12创新版-0063―0420世纪80年代以来,世界有近百个国家进行了电力市场化改革,电力市场化的理论不断丰富,模式几经变化不断创新,实践各不相同,其中成功的经验很多,失败的教训也有。
为提高我国电力产业市场化改革的效率,本文对英国、北欧和美国等一些国家典型的电力产业市场化改革进行比较分析,指出世界电力产业市场化改革的一般步骤及改革经验,以期为我国电力产业市场化改革提供有益启示。
一、国外主要电力市场化改革状况1.英国电力市场化改革。
英国是较早进行电力市场改革的国家。
以1988年发布的《电力市场民营化》白皮书为代表,英国电力工业的第一次改革开始。
在第一次改革中,实现了电力公司的结构重组及股份制和私有化的改造,采用的是强制型电力联合运营中心(也称为电力库)模式(Pow―er Pool或P001)。
2001年3月,英国实行新的市场模式NETA,标志着第二次改革的开始。
在第二次改革中,采用的是以合约交易为主,辅以不平衡电量交易的NETA模式。
在完成了E&W地区(英格兰及威尔士)第二次电力工业改革后,英国政府及独立监管机构把改建苏格兰电力市场提到议事日程的优先地位,并且在总结经验和参考研究结果后,于2005年4月1日,新的市场规则BETTA按计划开始实施。
目前,英国电力市场改革在不断总结经验、教训的基础上继续推进。
2.北欧电力市场化改革。
北欧的统一电力市场是逐步建立起来的,最先是挪威在1991年建立了国家电力市场,瑞典1996年1月率先加入,两国各持有50%的股份成立了总部设在挪威首都奥斯陆(Oslo)的挪威一瑞典联合电力交易所(即北欧电交所有限公司前身)。
中美澳输配电价政策的对比与启示

中美澳输配电价政策的对比与启示随着全球经济的快速发展和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快,电力需求正在不断增加。
而输配电价格政策作为电力市场的重要组成部分,直接影响着电力行业的发展和电力消费者的利益。
中美澳作为世界上最具代表性的国家之一,在电力市场改革和输配电价政策方面有着各自的特点和经验。
本文将对中美澳三国的输配电价政策进行对比分析,探讨其差异和相似之处,并从中得出对我国输配电价政策的启示。
一、政策概述1. 中美澳输配电价政策概述在中国,输配电价政策是由国家能源管理机构进行统一规划和管理的。
国家能源管理机构通过对输配电价格实行定价或者政府干预的方式,来维护电力市场的公平和稳定。
输配电价的定价包括单一边际成本定价、分类电价及特许经营定价等。
在美国,输配电价政策则由联邦能源管理委员会(FERC)制定和管理。
FERC鼓励市场竞争,通过竞争性招标和竞价方式确定输电价格,以提高市场效率和降低成本。
而在澳大利亚,输配电价政策由澳大利亚竞争法庭(ACCC)监管,实行竞争性定价,确保输配电价的合理性和透明度。
二、政策对比1. 定价机制的差异在定价机制上,中美澳存在一定的差异。
中国实行的是单一边际成本定价,即根据输配电成本来确定价格,政府进行干预和管理。
美国实行的是竞争性定价,通过市场竞争来决定输配电价,而政府不进行干预。
澳大利亚也实行竞争性定价,但由ACCC监管,确保价格的公平和透明。
由此可见,中美澳在定价机制上存在着较大的差异。
2. 政府干预的程度3. 市场竞争和市场效率在市场竞争和市场效率方面,美国的输配电市场更加注重市场竞争和效率,政府不进行太多干预。
而中国和澳大利亚则更注重政府的管理和调控,以确保市场的稳定和公平。
从市场角度来看,美国的市场竞争和效率要更高一些。
三、政策启示1. 借鉴国外经验从中美澳的输配电价政策对比可以看出,不同国家在电力市场改革和输配电价政策方面有着各自的特点和经验。
我国可以借鉴美国的市场化机制,加大市场竞争的力度,提高市场效率。
国外电力市场化改革的经验及其对我国电力市场体系建设的启示教学文案

国外电力市场化改革的经验及其对我国电力市场体系建设的启示国外电力市场化改革的经验及其对我国电力市场体系建设的启示一、国外电力市场化改革的经验90年代首先在西欧开始了电力市场化改革,很快被推广到了美国、大洋洲一些电力公司。
但是电力市场的运营模式及其改革历程各异,各国的电力公司在开发自己的电力市场时都根据自己的特点而有所不同。
在我国积极探索电力市场建设方案时,研究一些典型国家电力市场化改革的经验,分析哪些经验适合于我国国情和电网特点,哪些经验需要改造,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另一方面,电力市场的运作对于电力系统的运行、调度、规划、管理和自动化系统的设计有深刻的影响,了解实现电力市场正常运营所需要的技术准备也是非常必要的。
(一)英国电力市场化改革的经验1、分阶段逐步改革完善,形成一个高效的电力市场交易平台在1990年以前,英国的电力工业全部属于国营的中央发电局(CEGB)。
自1990年开始,英国电力进行的电力市场化改革(私有化)可分为三个时期:第一个时期以电力库(POOL)运行模式为特征。
称为电力库时期,国家电网公司主要经营输电系统,是电网的系统调度机构,并负责电网的调度和运行,起独立系统调度员(ISO)的作用。
所有电厂都需要投标,竞价上网;第二时期是以实施新电力交易协议(NETA)为标志,称作NETA 时期,主要的目的是克服电力库(POOL)运营模式存在的缺点。
经过三年的开发,在2001年3月正式投运;第三时期以实施英国电力贸易和传输协议(BETTA)为标志,称作BETTA时期,在苏格兰、英格兰和威尔士三大地区(统称Great Britain,以下简称GB)建立以英格兰-威尔士模式为基础的统一电力贸易、平衡和结算系统,建立以英格兰-威尔士模式为基础的统一传输定价法和电网使用合同体系,建立一个独立于发电和供电的输电系统运营机构(GB System Operator 简称GBSO)。
2、以逐步完善的立法推进电力市场建设的不断完善英国电力市场三阶段建设是以政府三个重要立法稳步推进的:1989年的“电力法”、2000年的“基础实施法”和2004年的“能源法”构成了英国电力工业的法律框架,在电力市场建设的每一阶段,这些法律主要构建在该阶段适用的、包含相应修改的电力法的基础上,并随着其每次修改而发展。
电力交易市场化体系

电力交易市场化体系一、引言电力交易市场化体系是指通过市场机制来进行电力交易的一种体系。
在传统的电力行业中,电力的生产、传输和分配主要由电力公司垄断控制,价格也由政府制定。
然而,随着电力市场化改革的推进,越来越多的国家开始引入市场机制,以提高电力行业的效率、降低成本,并实现资源的优化配置。
二、电力交易市场化的背景2.1 电力市场化改革的目的电力市场化改革的目的是通过引入市场机制,实现电力资源的优化配置,提高电力行业的效率和竞争力。
传统的垄断体制存在着资源配置不合理、效率低下、价格高昂等问题,因此需要进行改革。
2.2 电力市场化改革的推动因素电力市场化改革的推动因素主要包括:•政策因素:政府希望通过市场机制来降低电力价格、提高供应可靠性,以满足不断增长的电力需求。
•技术因素:电力行业的技术进步使得电力市场化改革成为可能,包括智能电网、分布式能源等技术的发展。
•国际经验:国际上已有一些国家实施了电力市场化改革,并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为我国的改革提供了借鉴和参考。
三、电力交易市场化体系的构成3.1 电力交易市场电力交易市场是电力交易的核心环节,通过市场机制来确定电力的供求关系和价格。
电力交易市场通常由发电企业、供电企业、电力交易商等主体组成,他们在市场上进行电力买卖。
3.2 电力交易规则电力交易规则是电力交易市场的基本规范,包括交易方式、交易时间、交易品种等内容。
电力交易规则的制定需要考虑市场的公平、公正和透明,以保证交易的顺利进行。
3.3 电力市场监管机构电力市场监管机构负责对电力交易市场进行监管,维护市场的健康有序发展。
监管机构需要制定相关的监管政策和规定,对市场主体的行为进行监督和管理,以保证市场的公平竞争和交易的合法性。
四、电力交易市场化的优势4.1 提高电力行业的效率电力交易市场化可以通过引入竞争机制,激发市场主体的活力,提高电力行业的效率。
市场化改革可以推动电力企业进行技术创新和管理创新,提高生产效率和供应可靠性。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借鉴美国电改经验,深化电力市场化改革电力是国民经济的支柱,经济的发展与电力供需关系、与电力体制的矛盾逐渐使电力市场化改革成为无法回避的共同趋势。
中国电力体制改革始于20世纪80-90年代,朝着政企分开、政监分开、厂网分离、主辅分离的方向逐步深化,新电改正努力进一步促进电力市场化改革。
处于大洋彼岸的美国,在电改方面起步得更早,作为紧跟其后第二大经济体的中国,考察美国的经验,对中国有更多的借鉴意义。
标签:借鉴美国电改经验;深化电力市场化改革一、美国电力改革的背景自然垄断理论认为,电力等基础设施以及能源产业具有自然垄断的性质。
传统的电力市场格局都是单一的,每个地区的电力的产供销和系统的运行调度都由一个大的电力公司进行控制。
出于规模经济效益的考虑,大型电力企业实现与输电和配电的结合,被认为会降低运营成本,提升运营效率,在一定时期内是符合时代发展的。
美国在电力改革前,电力市场主要就是由民营企业形成电力行业的垄断,缺乏市场竞争,未能实现优胜劣汰以及生产要素的优化配置,所以电力市场原有垄断地位受到广泛的质疑。
20世纪70年代,由于石油危机等原因,美国能源安全问题凸显,电力行业的运行成本也迅速上升,从客观上需要发展更灵活的机制,允许非垄断企业拥有的低成本发电厂进入发电市场,来降低电力系统的运行成本,允许掌握可再生能源发电技术的公司参与发电市场,这就直接导致了发电市场的开放。
二、美国电力改革措施美国在电改方面,在发电侧使用了大量的新能源发电,售电环节则以开放市场、第三方监管的形式,实现供需侧的价格平衡。
1.新能源发电由于公众对全球气候变暖的关注、石油价格持续上升、电力供应缺口增加、清洁能源产业规模不断扩展等因素,以及对于核能发电危险性的恐惧,促使新能源发电走上了快速发展的道路。
美国加州具有丰富的清洁能源资源,水力发电潜力在美国仅次于华盛顿州排名第二,沿太平洋海岸山脉有丰富的地热和风能资源,东南部沙漠地带太阳能发电潜力巨大。
在加州能源构成中,天然气发电占44%,核電占9%,大型水电占8%,燃煤发电占8%,可再生能源占19%,其他能源占12%,其中清洁能源主要包括:风能、太阳能、生物能、地热、小水电等。
加州太阳能的发展主要得益于政府的积极引导、巨大投入、组织推动,以及能源需求压力增大和公众环保意识提高。
目前加州在1.5万幢住宅和商业建筑屋顶上装有类似设备,产生的总电力为10万千瓦。
加州太阳能计划是目前美国各州中最庞大的太阳能计划,目的是要减少对外国能源的依赖,降低太阳能电价,创造新的就业机会,减少空气污染和温室气体排放,以及刺激相关研发工作和生产制造。
目前,加州太阳能计划的核心是政府补贴,而这笔补贴款项将通过向煤气和电力用户征收特别税来筹集。
根据该计划,凡已安装或在计划期间新安装屋顶太阳能电力设备者,将获得加州政府一定的经费补贴,补贴额度随时间减少。
美国在寻求无污染的替代能源的同时,风力发电机得到大力开发与安装。
政府的鼓励促进了加州这样的地区可再生能源的开发利用,在有风的时候,可把其他能源先储存起来,节省能量以便在无风的日子里使用,在有风的时候,可以关掉燃气调峰发电机。
风电资源预测系统可以预测几小时、几天之后的风资源情况,用来预测风电负荷,以达到电网的要求,做好各类能源之间的匹配。
随着风电技术的提高,风电成本明显下降,而生产力则快速提升。
通过提供能源的多样化稳定电力价格,太阳能及风力发电有助于阻止电价的升高,同时,电源多样化可以降低成本并提高可靠性。
2.售电侧改革美国电力改革的核心内容是把传统的“发-输-配-用”统一管理的生产过程分开,将承担一体化管理的地区垄断性电力公司进行重组,在发电和零售环节放松管制,鼓励竞争,而在输配电垄断环节加强监管。
最终目标通常是希望能带来一系列社会效益,其中包括效率提高和技术进步。
美国联邦能源管制委员会(Federal Energy Regulatory Commission,FERC)出台法令,要求开放电力批发市场,明确要求发电厂与电网必须分离。
输配电网要允许发电商和用户公平进入,引入竞争机制,所有发电企业具有同等待遇。
同时,成立独立的系统运行机构(Independent System Operator,ISO),ISO负责调度、电网运行、提供输电服务和阻塞管理、购买和提供辅助服务、通过一个实时平衡市场平衡电网的实时供需关系。
在销售端,电力改革的重点是允许竞争性的企业参与电力供给,同时赋予电力用户在不同的供电企业之间自由选择的权利。
这项改革旨在消除传统电力公司在销售端的垄断。
这项改革推出后,普通居民选择从竞争性供电企业购买电力的比例并不大,但是商业和工业用户纷纷从先前垄断性的电力企业,转向竞争性的供电企业。
总体说来,美国电力市场改革的策略是:将输电领域作为自然垄断环节独立出来,同时放开发电领域和配供电零售领域,让购售双方享受平等的输电服务,并建立电力批发市场,实现发电侧和销售侧的竞争。
CAISO的系统开发负责人在供电网建设计划的基础上,提出了下面5个需要建设的重点:(1)与相邻区域协调,进行广域监控及调控;(2)建设1天前、1小时前、实时等多种多样的交易市场(市场设计);(3)设置吸收变动与不确定性,或进行预测的操作工具;(4)构筑能够灵活应对发电与需求变化的系统(稳压电源、需求响应、蓄电池的优化组合);(5)制定包括分布型电源在内的并网规则。
三、美国电力改革的影响因素美国的电力改革同样也存在各种变数、争论。
1.政策变化:电力改革受政策影响较明显,各届各州政府对于电力改革的认知立场不同容易导致政策的反复,使得在对于新能源的使用预测以及投资回报率预期上存在较大波动,在政策支持下,大量资金被投入至新能源领域,反之,投入在新能源的资金将可能退出,这将影响新能源技术的发展。
2.环保压力:太阳能、风能等都被认为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生态环境,如太阳能会造成光污染,对小鸟的伤害也是环保人士反对太阳能大量使用的一大原因。
太阳能、风能做为清洁能源发电,当太阳能及风力发电厂由于日照、风力不足而使用天然气发电补充时,太阳能及风力电厂是否仍属于清洁能源,这样的情况目前仍在争论中。
3.系统平衡性:随着大量太阳能、风能发电等新能源的投入使用,供应侧的产能超出需求侧,传统能源如煤炭、核能等逐渐减少,而燃机作为调峰机组仍占有一席之地。
随着太阳能、风能在系统所占份额越来越大(如图),电力系统受气候、日照情况的影响较明显,需要更多能快速启停的燃机作为调峰机组。
这一矛盾随着电能存储技术瓶颈的突破,将可能得到缓解。
4.监管:放开了上网电价,同时又限制住终端销售电价,需要完善市场机制,形成有效的监管,充分发挥电价杠杆作用,让发电、电网有均衡的利润和发展空间,才能进一步优化配置电力资源。
四、美国电改对中国的启示。
美国的电力改革虽然还处于不成熟阶段,但总体上还是带来了电价的下调,说明这种消除垄断,鼓励充分竞争的改革能够带来一定的社会效益。
打破垄断,引入竞争,让市场机制鼓励发电企业和供电企业更有效率地运作。
其次,要吸取他们过分依赖市场和放松管制的教训,强化监管电网企业在电网规划和建设方面的工作,防止电力供给的短缺和保障电网的安全。
中国电力市场的改革,从政企分开、政监分开、厂网分离、主辅分离的方向逐步深化,此项改革与美國的很大不同在于,美国电网企业在严格的监管下,利润空间很小,主要是为竞争性的发电企业和供电企业服务,但是在中国,电网企业作为发电企业唯一的买方,另一方面,作为用户用电的唯一卖方,毫无争议地成为有高利润的龙头企业,发电企业反而在竞争中处于劣势被动地位,用户对于电价也是毫无议价权。
改革的目的就是打破电网公司在电力交易中的垄断地位,实现电力交易市场化,逐步形成发电和售电价格由市场决定、输配电价由政府制定的合理的价格机制,调节生产和消费,建立健全监管机制,对电力价格、准入机制、安全、服务质量等方面入手,在不干涉电力公司经营的情况下,进行有效监管,保证电力系统有效运行。
电改的核心是电价,如果电价管理模式不变,改革不会取得真正的成效。
美国加州利用新能源技术倒逼发电的能源结构改革,利用市场价格规律来平衡供需,在这方面有值得中国电改借鉴的地方,但同时,必须考虑中国的国情体制、能源结构、地理环境等实际情况,结合已形成的基础建设,充分论证后逐步放开电力市场,加强监管。
美国电改有值得借鉴的地方,也不可能照搬,建议:(1)以国有大中型企业生产和调度为主体,适当引入拥有先进技术或优质资产的市场参与者,参与电力的生产和销售。
(2)以集中的大电厂、电站发电为主,在保证电力稳定供应的前提下,鼓励小型实体,或生产型消费者(如居民端小太阳能),参与电力生产,反补电网,并配套加强在小型生产者在电力上网、提高能源转化效率等方面的研究。
(3)以大型电网调度为主,允许竞价生产和销售,允许生产者和用户直接签订供需协议完成电力输送,增加优质发电实体的发电份额,降低用户生产成本。
(4)加大可再生能源生产的补贴力度和政策倾斜,提升清洁能源在电力供应中的比例,并加强在该方面的技术投入。
(5)在煤电为主的大格局无法及时、大幅转变的情况下,严格控制燃料质量,并完善排放的奖惩措施,尽可能降低对环境的不利影响,并引导企业和社会,逐步强化对清洁能源生产和利用的意识。
五、结束语要取得较好的改革效果,需要制度的不断完善和细化,需要政策引导能够渗透到科研、生产、消费的各个层次和方面,包括人才的投入和储备、税收、利润分配、舆论引导、具体的奖励和惩罚措施等;加大在技术和人才方面的投入,才能使技术革新层出不穷,技术进步和改革目标才能相辅相成地互相促进和实现;电力市场化改革,市场化是手段、监管是重点,核心目标是价格,只有在有监管的成熟的市场化改革,才有可能让民众享受到真正的改革红利。
作者简介:张应淳(1981.7.1)性别:男。
籍贯:广东汕头。
民族:汉。
学历:本科。
职称:热动工程师。
职务:运行值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