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一历史(上期)期中试题及答案
初一历史上册期中考试试卷及答案

专业课原理概述部分一、选择题(每题1分,共5分)A. 夏朝B. 商朝C. 周朝D. 秦朝A. 指南针B. 火药C. 印刷术D. 电力3. 儒家学派的创始人是谁?A. 老子B. 孔子C. 孟子D. 庄子A. 分封制B. 郡县制C. 三公九卿制D. 世袭制5. 丝绸之路起点是哪里?A. 西安B. 洛阳C. 长安D. 开封二、判断题(每题1分,共5分)1. 北京人是旧石器时代的代表。
()2. 中国古代的科举制度始于唐朝。
()3. “春秋五霸”之一的齐桓公是春秋时期最著名的君主。
()4. 秦始皇统一度量衡,促进了商业的发展。
()5. 唐朝是中国历史上疆域最广的朝代。
()三、填空题(每题1分,共5分)1. 我国最早的文字是______。
2. 中国古代的“丝绸之路”起点是______。
3. 儒家学派的经典著作是______。
4. 中国古代的四大发明包括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
5. 中国古代的科举制度始于______朝。
四、简答题(每题2分,共10分)1. 简述秦始皇统一六国的意义。
2. 介绍中国古代的“丝绸之路”。
3. 解释“春秋五霸”和“战国七雄”。
4. 简述孔子的教育思想。
5. 介绍中国古代的科举制度。
五、应用题(每题2分,共10分)1. 如果你是秦始皇,你会采取哪些措施巩固统一?2. 假设你是唐朝的商人,你会如何利用“丝绸之路”进行贸易?3. 如果你是一名教师,你会如何运用孔子的教育思想进行教学?4. 假设你是明朝的官员,你会如何改进科举制度?5. 如果你是一名历史学家,你会如何研究中国古代的四大发明?六、分析题(每题5分,共10分)1. 分析秦始皇统一六国的政治、经济、文化影响。
2. 分析“丝绸之路”对中西方文化交流的影响。
七、实践操作题(每题5分,共10分)1. 设计一个以秦始皇为主题的历史展览。
2. 设计一个以“丝绸之路”为主题的商业活动。
八、专业设计题(每题2分,共10分)1. 设计一个以秦始皇统一六国为主题的历史展览,包括展览的主题、内容、布局等。
七年级上册历史期中考试试卷及答案

七年级上册历史期中考试试卷及答案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下列哪个朝代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中央集权国家?A. 西周B. 秦朝C. 汉朝D. 唐朝2. 下列哪位人物是春秋时期著名的军事家和政治家?A. 孔子B. 老子C. 孙武D. 商鞅3. 下列哪个事件标志着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大规模农民起义?A. 陈胜吴广起义B. 赤壁之战C. 黄巾起义D. 淝水之战4. 下列哪个朝代实行了科举制度?A. 春秋战国B. 秦朝C. 汉朝D. 隋朝5. 下列哪个皇帝被誉为“唐宗宋祖”?A. 唐太宗B. 宋太祖C. 元世祖D. 明太祖二、填空题(每题2分,共20分)1. 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中央集权国家是_______。
2. 春秋时期著名的军事家和政治家是_______。
3. 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大规模农民起义是_______。
4. 实行了科举制度的朝代是_______。
5. 被誉为“唐宗宋祖”的皇帝是_______。
三、简答题(每题10分,共30分)1. 请简要介绍秦始皇统一六国后的主要政治、经济和文化措施。
2. 请简要介绍汉武帝时期的“文景之治”。
3. 请简要介绍唐朝时期的“贞观之治”。
四、论述题(每题25分,共50分)1. 请论述科举制度对中国历史的影响。
2. 请论述秦始皇和汉武帝在巩固国家统一方面的主要措施。
答案一、选择题答案1. B2. C3. A4. D5. A二、填空题答案1. 秦朝2. 孙武3. 陈胜吴广起义4. 隋朝5. 唐太宗三、简答题答案1. 秦始皇统一六国后,实行中央集权制度,统一度量衡、货币和文字。
在经济上,开凿灵渠,发展农业生产。
文化上,推行法家思想,严格法律制度。
2. 汉武帝时期,实行“推恩令”,削弱诸侯势力,加强中央集权。
经济上,实行均田制,减轻农民负担。
文化上,推崇儒家思想,设立太学,选拔人才。
3. 唐朝时期的“贞观之治”,政治清明,社会稳定。
经济上,发展农业生产,繁荣商业。
初一历史上册期中测试卷(含答案)

初一历史上册期中测试卷(含答案)
第一部分:选择题
请根据题目选择正确的答案,并将答案写在横线上。
1. 古代人首次在中国种植的粮食是:
- A. 玉米
- B. 小麦
- C. 水稻
- D. 大豆
答案:C
2. 春秋战国时期被称为“百家争鸣”的学术活动主要发生在:- A. 齐国
- B. 楚国
- C. 韩国
- D. 鲁国
答案:A
3. 以下哪位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位皇帝?
- A. 秦始皇
- B. 汉高祖
- C. 刘邦
- D. 刘备
答案:A
4. 中国历史上的“三皇五帝”是指:
- A. 五帝时代
- B. 夏商周时期
- C. 秦汉时代
- D. 春秋战国时期
答案:A
5. 以下哪部作品是古代中国四大文学名著之一?- A. 《红楼梦》
- B. 《水浒传》
- C. 《西游记》
- D. 《三国演义》
答案:B
第二部分:简答题
请用简洁的语言回答下列问题。
1. 请简述中国历史上的战国时期。
- {在此回答}
2. 请简要介绍一位你认为重要的中国历史人物。
- {在此回答}
答案参考:
第一部分
1. C
2. A
3. A
4. A
5. B
第二部分
1. {在此写上战国时期的简述答案}
2. {在此写上你认为重要的中国历史人物的简要介绍答案}。
2024年人教版初一历史上册期中考试卷(附答案)

2024年人教版初一历史上册期中考试卷(附答案)(考试时间:90分钟,满分:100分)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30分)A. 孔子B. 孟子C. 庄子D. 墨子A. 汉朝B. 唐朝C. 宋朝D. 明朝A. 官渡之战B. 赤壁之战C. 定军山之战D. 夷陵之战A. 岳飞B. 韩世忠C. 文天祥D. 陆游A. 路制B. 府制C. 省制D. 道制A. 东厂B. 西厂C. 锦衣卫D. 都察院A. 乡试B. 会试C. 殿试D. 院试二、判断题(每题1分,共20分)1. 春秋时期,孔子提出了“仁”的学说。
()2. 汉朝时期,实行了“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政策。
()3. 唐朝时期,实行了“科举制度”。
()4. 宋朝时期,实行了“重文轻武”的政策。
()5. 明朝时期,实行了“一条鞭法”的税制改革。
()6. 清朝时期,实行了“摊丁入亩”的税制改革。
()7. 鸦片战争是中国近代史的开端。
()三、填空题(每空1分,共10分)1. 春秋时期,提出了“兼爱”、“非攻”等主张的思想家是______。
2. 汉朝时期,创立了“太学”的皇帝是______。
3. 唐朝时期,实行了“均田制”的皇帝是______。
4. 宋朝时期,实行了“交子”的皇帝是______。
5. 明朝时期,实行了“八股取士”的皇帝是______。
四、简答题(每题10分,共10分)1. 简述秦始皇统一六国后实行的中央集权制度。
五、综合题(1和2两题7分,3和4两题8分,共30分)1. 请列举出中国古代历史上的三次大统一,并简要说明每次大统一的背景和影响。
2. 请简要介绍中国古代的科举制度,包括其起源、发展过程和影响。
3. 请简要介绍中国古代的四大发明,包括其起源、发展和对世界的影响。
4. 请简要介绍中国古代的丝绸之路,包括其起源、发展和对中西方文化交流的贡献。
三、填空题(每空1分,共10分)8. 春秋时期,提出了“无为而治”的思想家是______。
9. 汉朝时期,开辟了丝绸之路的皇帝是______。
初一上学期历史期中考试卷子及解答

初一上学期历史期中考试卷子及解答一、选择题1. 以下哪个朝代是中国古代历史上最早的朝代?A. 夏朝B. 商朝C. 汉朝D. 唐朝答案:A2. 儒家学派的创始人是谁?A. 孔子B. 孟子C. 墨子D. 庄子答案:A3. 《论语》是哪位思想家的代表作?A. 孔子B. 孟子C. 墨子D. 庄子答案:A4. 以下哪个朝代是中国历史上的“文艺复兴”时期?A. 唐朝B. 宋朝C. 明朝D. 清朝答案:B5. 达芬奇是哪个国家的艺术家?A. 意大利B. 法国C. 英国D. 荷兰答案:A二、简答题1. 请简述中国古代四大发明之一的造纸术的发明历程。
答案:造纸术最早起源于西汉时期,最初是由蔡伦发明的。
蔡伦利用植物纤维制成纸张,并使用适当的工艺手段使其具有一定的韧性和可书写性。
随着时间的推移,造纸术逐渐得到改进和普及,成为中国古代的一项重要发明。
2. 请简述孔子的思想对中国历史的影响。
答案:孔子是中国古代儒家学派的创始人,他的思想对中国历史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孔子提倡“仁爱”、“礼仪”等价值观念,强调个体道德修养和社会秩序的建立。
孔子的思想对中国的政治、教育、社会伦理等方面都产生了重要影响,并成为中国传统文化的核心之一。
三、论述题请写一篇不少于200字的论述,探讨中国古代四大发明对人类文明的贡献。
答案:中国古代四大发明包括造纸术、指南针、火药和印刷术。
这些发明不仅对中国古代社会产生了深远影响,也对人类文明的进步做出了重要贡献。
首先,造纸术的发明使得书写和传播知识变得更加便捷。
纸张取代了石刻、竹简等材料,使书写更加方便、快捷。
这推动了文化知识的传播,促进了教育的发展。
其次,指南针的发明改变了人类的航海和探险方式。
指南针的使用使得船只能够准确判断方向,提高了航海的安全性和效率,促进了海上贸易和文化交流。
再次,火药的发明对军事技术和爆破工程有着重要作用。
火药的使用使得战争方式发生巨大改变,出现了火器和炸药等新型武器,对军事技术的发展起到了推动作用。
初一上学期历史期中试题(附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1分,共20分。
每小题只有一个最佳答案。
)题号 1 23456 78 9 10 11121314151617 181920答案1.右下图为好莱坞英雄史诗片——《史前一万年》的宣传海报。
该片将视线放到了人类的远古时期。
假如你也想穿越时空,回到原始社会去体验我国最早的原始人类的生活,那么你应该到A.170万年前的云南元谋县B.70万年前的北京周口店C.3万年前的北京周口店D.7000年前的浙江河姆渡2.“生活在距今约二十至七十万年前,还保留了猿的某些特征,但手脚分工明显,能够制造和使用工具,已经会使用天然火”。
根据这些特点,请你判断他属于A.北京人B.山顶洞人C.半坡人D.大汶口原始居民3.形成后来华夏族主体的部落是A.黄帝、蚩尤部落B。
炎帝、蚩尤部落C.黄帝、炎帝部落D。
黄帝、炎帝和蚩尤部落4.韩非子在描述远古社会自然环境时,写道:“上古之世,人民少而禽兽众,人民不胜禽兽虫蛇。
”因此,古人最需要的是A.学会制造工具 B.住在山洞里C.懂得用火驱赶野兽 D.过着群居生活5.制作年代尺,可以更有效地学习历史。
下面是小明复习夏、商、周更迭知识时制作的年代。
其中空格部分应填A.盘庚迁殷B.武王伐纣C.平王迁都D.西周灭亡6.在我国古代,人们常以“牛”、“耕”作为名、字,如孔子的弟子司马耕,字子牛;晋国有位大力士姓牛字子耕,这反映了牛耕技术在当时备受人们推崇。
牛耕的使用开始于A.春秋战国时期B.秦汉时期C.隋唐时期D.宋元时期7.它是目前世界上发现的最大的青铜器。
21世纪来临之际,它的仿品作为中国人民的珍贵礼物献给了联合国,现已被联合国永久珍藏,它是A.四羊方尊B.青铜立人像C.人面鱼纹盆D.司母戊鼎8.孙中山先生曾在一篇祭文中这样说道:“中华开国五千年,神州轩辕自古传,创造指南车,平定蚩尤乱,世界文明,唯有我先。
”孙先生这里赞扬的是A.尧B.黄帝C.炎帝D.大禹9.我国神话传说中,黄帝之后,黄河流域先后出了三个有名的人物叫尧、舜、禹,他们都是通过推举的方式成为部落联盟首领的。
初一年级上学期历史期中考试(试卷+答案)

七年级历史第一学期期中考试考试时间:40分钟 分值:50分 考试形式:闭卷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最符合题意,请将正确答案填涂在答题卡对应题号的方框内。
本题共20小题,每小题1分,计20分。
) 1. 下列关于“北京人的特征”的描述,正确的是①北京人能够直立行走 ②北京人使用的是经过人工磨制的工具 ③由于生产力水平的极端低下和环境的险恶,所以北京人过着群居生活 ④北京人已经学会使用火,还会长时间保存火种。
A. ①②③④B. ②③④C. ①②③D. ①③④ 2. 在下列图片中,反映出我国长江流域河姆渡原始居民文化特征的是①陶器上的稻穗纹 ②鱼纹彩陶盆 ③半地穴式房子 ④干栏式房屋A. ①②B. ①④C. ②③D. ②④ 3. 下列现象属于原始农业出现的重要标志有①农作物的出现 ②家畜饲养 ③聚落 ④磨制工具 ⑤城市出现A. ①②③④B. ②③④⑤C. ①②③⑤D. ①③④⑤ 4. “中华开国五千年,神州轩辕自古传。
创造指南车,平定蚩尤乱。
”文中“轩辕”指的是A .汤B .禹C .启D .黄帝5. 二里头遗址清理出大量青铜器、玉器、骨器、陶器制品。
其中青铜爵、青铜斝形制古朴庄重,这是中国发现最早的青铜容器,也是世界上最早的青铜器。
这属于哪一王朝的文明成就? A. 夏朝 B. 商朝 C. 周朝 D. 秦朝6. 公元前1046年,通过牧野之战,商朝灭亡,取代商朝的是 A. 商 B. 西周 C. 春秋 D. 战国7. 周王朝对礼器使用规格制定了制度,如天子为九鼎八簋,诸侯为七鼎六簋,卿大夫为五鼎四簋。
周朝的列鼎列簋制度反映了A .周朝青铜器制作的高超工艺B .周朝青铜器的种类繁多C .周朝青铜器的用途广泛D .周朝社会有严格的等级界限 8. 下列关于西周分封制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 .目的是为了稳定政治形势,巩固疆土。
B .受封者可以在自己的封地内进行再分封。
C .贵族统治阶层等级分为:天子,诸侯,卿大夫和平民。
历史科目上册期中考试:初中七年级试题与答案

历史科目上册期中考试:初中七年级试题与答案一、选择题1. 下列哪个是中国古代四大发明之一?A. 指南针B. 印刷术C. 火药D. 造纸术答案:B2. 以下哪个朝代是中国历史上最长的朝代?A. 唐朝B. 明朝C. 清朝D. 宋朝答案:C3. 中国历史上的第一个封建王朝是:A. 夏朝B. 商朝C. 周朝D. 秦朝答案:B4. 以下哪个是丝绸之路的起点?A. 西安B. 成都C. 长沙D. 南京答案:A5. 下列哪个朝代统一了中国?A. 战国时期B. 春秋时期C. 汉朝D. 隋朝答案:C二、简答题1. 请简要介绍中国古代的科举制度。
答案:科举制度是中国古代的一种选拔官员的制度。
通过科举考试,选拔人才,进入官僚体系。
科举分为三个阶段:乡试、会试和殿试。
乡试是在县级进行的考试,通过后可以参加会试。
会试是在省级进行的考试,通过后可以参加殿试。
殿试是在皇帝面前进行的考试,通过后可以成为官员。
2. 请简要介绍中国古代的长城。
答案:长城是中国古代修建的防御工程,用于抵御外族入侵。
长城修建始于战国时期,不同朝代陆续修建了不同部分的长城。
最著名的是明代修建的万里长城,它是中国古代长城的代表。
长城由砖、石等材料建成,全长约21,196公里。
三、论述题请简要论述中国古代的丝绸之路对文化交流和经济发展的影响。
答案:中国古代的丝绸之路是一条重要的贸易路线,连接了中国与西方国家。
通过丝绸之路,中国的丝绸、瓷器等商品传到了西方,同时西方的黄金、玛瑙等商品也传到了中国。
这种贸易交流促进了中国古代的经济发展。
丝绸之路也带来了文化的交流,中国的佛教、道教等思想传到了西方,西方的宗教、艺术等也传到了中国。
丝绸之路的开通对于中国古代文化的发展和交流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初一年级历史期中测试
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分1分,共20分。
)
1.目前我国境内己知最早的人类()
A.元谋人 B.北京人 C.山顶洞人 D.半坡人
2.在从猿到人的进化过程中,起到决定作用的是()
A.食物 B.四肢的进化 C.大脑的进化 D.劳动
3.北京人生活在距今()
A.距今约170万年 B.距今70万-20万年
C.距今1.8万年 D.距今6000年
4.下列有关人类使用火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原始人用火来驱赶野兽 B.原始人用火烧烤食物、照明和御寒
C.北京人已经会使用人工取火
D.火的使用,促进了原始人体质的发展和脑的进化
5.黄河流域氏族聚落的典型代表是()
A.半坡聚落 B.大汶口原始居民 C.河姆渡聚落 D.山顶洞人
6.我国历史上第一个奴隶制王朝是()
A.夏朝 B.商朝 C.西周 D.东周
7.相传把全国划分为“九州”的人是()
A.启 B.禹 C.尧 D.舜
8.约公元前1300年,把都城迁到殷的商王是()
A.商汤 B.盘庚 C.商纣 D.夏桀
9.西周的建立者是()
A.周文王 B.周武王 C.周幽王 D.周平王
10.关于西周的分封制,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周王分封给诸侯的土地归诸侯所有
B.西周实行宗法分封制,将血缘关系融入国家统治
C.诸侯因为政绩突出而得到周天子的分封
D.诸侯与周天子相互对峙
11.以下关于夏商西周国家,为了对外征战和对内镇压反抗所采取的措施包括()
①军队②刑法③兴办教育④礼仪教化
A.②③④ B.①③④ C.①②④ D.①②③
12.春秋五霸中,最先称霸的是()
A.秦穆公 B.晋文公 C.齐桓公 D.楚庄王
13.问鼎中原的诸侯国是()
A.齐国 B.楚国 C.晋国 D.秦国
14.战国时期,个体小农逐渐成为社会的基本生产单位,出现这一局面的主要原因是()
A.春秋战国时期各诸侯国战争不断 B.分封制度的瓦解
C.铁器、牛耕的使用和推广 D.新兴地主阶级登上历史舞台
15.按地图位置,战国七雄中在东南西北四个方向的诸侯国依次是()A.秦、楚、齐、燕 B.楚、燕、齐、秦
C.齐、秦、燕、楚 D.齐、楚、秦、燕
16.春秋战国时期,生产力显著提高的标志是()
A.铁器在农业生产和手工业生产中广泛应用 B.牛耕的广泛推行
C.水利设施的兴修 D.青铜器的制造
17.目前世界上已发现的最大的青铜器指的是()
A.三星堆出土的青铜立人像 B.四羊方尊
C.司母戊鼎 D.铸有武王伐纣铭文的青铜利篡
18.《论语》记录的是()的言行
A.孔子 B.庄子 C.墨子 D.韩非子
19.主张“无为而治”的学派是()
A.墨家 B.道家 C.儒家 D.法家
20.对战国时期出现“百家争鸣”局面的原因叙述不正确的是()
A.春秋战国时期,生产力的飞速发展促进了商业的繁荣和城镇兴盛
B.传统的社会秩序受到受到冲击
C.在各国竟相改革的风潮中,有文化知识的士人受到了具有远见的国君的重用D.官学很兴盛,培养了大批人才
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30分)
1.人类最原始的社会组织形式是____________。
2.半坡居民已开始种植____________,河姆渡居民主要种植____________。
3._________和_______被尊奉为中华民族的__ ______始祖。
4.远古时代,通过推举产生部落联盟首领的办法,后人称之为“____________”。
5.商朝末年,____________荒淫无道,激化了社会矛盾。
公元前1046年,渭水流域的周族首领____________,联合800多个部落在____________击败商朝军队。
商朝灭亡。
6.西周末年,王室势力日益衰微。
公元前771年,____________攻破西周都城镐京,杀死____________,第二年,周平王迁都洛邑,历史上称之为____________。
7.夏商周社会以____________亲疏关系区分尊卑等级。
西周时,____________、卿大夫、____________是享受各种特权的贵族。
大小贵族往往兼任各级官员,构成____________阶级。
8.公元前770年-前476年,是我国历史上的____________时期。
9.齐桓公稳定内政以后,提出“___________”,积极开展对外活动。
10.战国初期,晋国分裂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三个国家。
11.____________是一种比较成熟的文字。
我国有文字可考的历史从____________朝开始。
12.战国时期,各思想流派之间阐述各自的思想主张,还相互争论和批判。
例如,在治理国家的问题上,儒家主张教化百姓,以“____________”治国:法家强调用“____________”加强统治;而道家则提出“____________”。
13.____________是战国时期____________国蜀郡太守____________父子在岷江流域主持修建的水利工程。
三、材料阅读(共30分,)
1.下列文字是有关夏商西周社会奴隶制的一段描述:天子杀殉,众者数百,寡者数十;将军、大夫杀殉,众者数十,寡者数人。
《墨子》
请回答:
(1)文中的“殉”是什么意思?(2分)
(2)根据这一段文字,描述一下夏商西周时期奴隶制的状况。
(4分)
2.《论语》中有这样一段文字:“子(孔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
择其善(优点)者而从(学习)之,其不善者改之。
’”
请回答:
(1)孔子是什么时期的哪国人?(2分)
(2)你同意他的观点吗?为什么?(4分)
(3)你还知道孔子其它的教育观点吗?请列举两点。
(4分)
3.阅读下列材料:
甘龙和杜挚反对商鞅变法的主张,他们的意见如下:
甘龙:聪明的人是不会通过变法法令来治理国家的,采取旧法治理,官吏熟悉百姓也安定啊!
杜挚:不是非常有利,就不能变法,没有十足的把握,也不能变法。
用古人的法令,是没有错误的。
原文见《史记·商君列传》
请为商鞅想一想,怎样才能驳倒上述观点,说服秦孝公变法。
(10分)
四、列举:我们可以通过哪些材料来了解历史,哪种材料更为可靠(4分)
五、问答题:1.简述西周分封制的内容和受封者的义务。
(10分)
2.简述商鞅变法的目的、内容及影响。
(10分)
初一历史参考答案
一、ADBCA ABBBB CCBCD ACABD
二、 1.群居 2.粟水稻 3. 炎帝黄帝人文 4.禅让
5. 商纣王周武王牧野
6. 犬戎周幽王东周
7. 血缘诸侯士统治 8. 春秋 9. 尊王攘夷 10. 韩赵魏
11. 甲骨文商 12. 礼刑罚无为而治 13. 都江堰秦李冰
三、1.(1)殉:以奴隶作为殉葬品
(2)这一时期,王和大小贵族拥有很多奴隶。
奴隶毫无人身自由,经常被王和贵族赏赐和买卖。
(2分)
贵族除了强迫奴隶做苦役外,有时还杀死奴隶,用作祭祀祖先的供品,或者为死去的贵族殉葬。
(2分)
2.(1)孔子是春秋时期鲁国人。
(2分)
(2)同意。
因为这句话体现了孔子学无常师,择善而从的主张,向别人学习应取其所长,提高自己的道德修养境界,对别人的缺点,应吸取教训,不致重蹈别人覆辙。
(3)“因材施教” 、“学而时习之,不亦乐乎”、“当仁不让于师”3.略。
四、人们可以通过不同历史时期的实物资料、口头传说和文字材料等了解当时的历史。
(2分)其中,实物资料对于我们了解历史更为重要。
(2分)
五、1.分封制的主要内容周王把某地的土地和臣民授予某个诸侯,称为“授民授疆土”,由诸侯管理当地的事务,诸侯国是周设在各地的据点,起着拱卫王室的作用。
分封制规定了受封者的义务,即必须服从周王的命令,治理诸侯国,保卫周王。
因此,他们必须定期到周室朝觐、纳贡和服役。
各诸侯国保持密切联系,共同抵御“蛮”、“夷”、“戎”、“狄”等。
2.商鞅变法的主要目的:变法强国。
商鞅变法的主要内容:编制户口,加强刑罚。
奖励生产。
奖励军功。
承认土地私有。
推行县制。
统一度量衡。
商鞅变法的意义:经过变法,秦国富强起来,国力大增,为以后兼并六过打下坚实的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