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BL与LBL在医学生物化学教学中的对比应用

合集下载

PBL与LBL相结合的教学法在护理专业病理学教学中的应用

PBL与LBL相结合的教学法在护理专业病理学教学中的应用
[ 摘 要 ] 病理 学是 医学教 育 中的一 门重要 基础课程 , 是 沟通基 础 医学与 临床 医学之 间的桥 梁课 程。研究
病理 学的教 学方法对 于提 高其教 学质 量具有 重要 的意 义。本文根据教 学 目标 的要求 , 结合 病理 学的特点 , 讨论 了在传统教 学方法 中存在 的问题 , 探 讨将 P B L与 L B L相结合的教 学模 式在病理 学教 学 中的应 用。 [ 关 键词 ] 病理 学 L B L教 学法 P B L教 学法
提供 良好 的教学环境 , 使他们不走弯路 , 以快速掌
握 基 本操 作 技能 ,从 而 进 一 步 提高 其 临床 工 作 能
力。
[ 1 ] 吕树 森. 外科 学. 全 国中等卫 生学校 教材 [ M] . 3版.
北京 : 人 民卫 生 出版 社 . 2 0 0 6 .
[ 2 ] 李学农 , 丁彦青 , 温玲 . 多 媒体教 学优化 设计 [ M] . 广 州: 广东高 等教育 出版社 .1 9 9 6 . [ 3 ] 张伟, 杨斌 . 论 教师 的课堂 创新 素养 [ J ] . 教育研 究 ,
2 0 1 l。 ( 1 1 ) : 3 9 — 4 3 .
4 结 论
教 师 最 好 在 外科 学 教 学 中运 用 多媒 体 进 行 教
P B L 与L B L相 结 合 的教 学法在 护 理专 业病 理 学 教 学 中的应 用
陈 小 芳
( 广 东省 茂名 卫 生 学校 ,广 东 茂名 5 2 5 0 0 0 )
“ 病理学为医学之本” , 可见 , 病理学在基础医学教 育 中的重要地位 。护理专业的病理学包括病理解 剖 学 和病 理 生理 学 , 内容 多而 学 时少 。学 生 在 学 习 时, 常常觉得病理学 内容繁杂 、 名词术语多 、 抽象 、

医学基础教育中PBL和CBL两种教学模式的实践与体会

医学基础教育中PBL和CBL两种教学模式的实践与体会

医学基础教育中PBL和CBL两种教学模式的实践与体会一、本文概述随着医学教育的不断发展和进步,教学方法的革新显得尤为重要。

在医学基础教育中,问题式学习(Problem-Based Learning,简称PBL)和案例式学习(Case-Based Learning,简称CBL)是两种广受欢迎的教学模式。

这两种方法强调学生的主动性,注重批判性思维的培养,对于提升医学生的综合素质和临床能力具有显著作用。

本文旨在探讨PBL和CBL两种教学模式在医学基础教育中的实践应用,以及笔者在教学过程中所获得的体会。

通过对这两种教学方法的深入研究和对比分析,本文期望能够为医学教育工作者提供一些有益的参考和启示,推动医学教育质量的进一步提升。

本文首先将对PBL和CBL两种教学模式的基本理论进行概述,包括其定义、特点和发展历程。

通过具体的教学实践案例,展示这两种教学模式在医学基础教育中的具体应用过程,并探讨其优势和局限性。

笔者将结合个人教学经验,分享在实践过程中所获得的深刻体会,以及对未来医学教育发展的展望。

二、教学模式的实践与体会在医学基础教育中,问题式学习(PBL)和案例式学习(CBL)是两种被广泛采用的教学模式。

这两种模式在实践中的应用,让我们有了许多深刻的体会。

PBL教学模式的实践让我们看到,以问题为导向的学习方式能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

在这种模式下,学生通过解决问题来获取知识,不仅提高了他们的自主学习能力,也培养了他们的批判性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PBL教学模式的实施也面临一些挑战,如问题的设计需要具有足够的复杂性和深度,同时需要教师的精心引导和学生的积极配合。

CBL教学模式的实践让我们体会到,以案例为基础的学习方式有助于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

通过分析和讨论真实的案例,学生能够将理论知识应用到实际情境中,从而更好地理解和记忆知识。

CBL 教学模式还能提高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和沟通技巧。

实施CBL教学模式也需要教师具备丰富的临床经验和教学技巧,同时需要选取合适的案例并进行适当的教学设计。

PBL与LBL两种教学方法在护理程序教学中的运用比较

PBL与LBL两种教学方法在护理程序教学中的运用比较

医学教学PBL与LBL两种教学方法在护理程序教学中的运用比较王瑞敏(重庆医药高等专科学校 400051) 摘 要:目的 比较PBL与LBL教学法在护理程序教学中的应用,以提高护理程序教学的质量。

方法 对学校2006级专科护理1班和2班分别进行PBL和LBL教学法,进行教学效果比较。

结果 两班“护理程序基础知识成绩”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护理诊断表”成绩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结论 PBL教学方法在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高自学能力、培养评判性思维能力以及对知识的应用能力等方面明显优于LBL教学方法。

关键词:PBL教学法;LBL教学法;护理程序;教学中图分类号:G642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67128194(2008)182042202 以问题为基础的学习(problem2ba sed lear ning,PBL),是由美国神经病学教授Ba rrows在加拿大多伦多的麦克马斯特大学首创。

PBL的核心是以学生为中心进行启发式教学,以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为重点。

该教学方法以问题为引导,学生自学讨论为主体,教师为主导,改变了传统的以授课为基础(lect ure2based lea rning,LBL)的单向教学方法,有利于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主动性,有利于培养他们的自学能力和创新精神[1]。

基于问题的学习(PBL)作为一种新的教学策略或教学方法,因其特殊的优势,近年被引入护理教育领域[2]。

2007年本校在2006级的护理程序教学中采用了这一教学方法,并与传统的教学方法进行比较,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介绍如下。

1 对象及方法1.1 对象 本校2006级专科护理1班55人,专科护理2班54人,均为高中毕业生,两个班有关护理程序的教学大纲、教材、教学时数、教学目标以及所使用的参考资料均相同。

将1班定为试验班采用PBL教学法,2班定为对照班采取LBL教学法。

1.2 方法1.2.1 LBL教学实施 教学时数为8学时。

LBL—PBL教学法在临床医学专业口腔科学教学中的应用

LBL—PBL教学法在临床医学专业口腔科学教学中的应用

LBL—PBL教学法在临床医学专业口腔科学教学中的应用目的分析比较LBL-PBL(基于授课的学习-基于问题的学习)与LBL(基于授课的学习)两种教学方法在临床医学专业口腔科学教学中对学生学习效果的影响。

方法以我校临床医学专业本科学生180名为研究对象,分为LBL组和LBL-PBL组,每组90人,分别采用LBL传统教学法和LBL-PBL教学法进行教学,通过考试成绩和问卷调查方式对两组的效果进行评价。

结果两组学生在理论考试成绩上无显著性差异,但在问卷调查评分上,LBL-PBL组高于LBL组,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结论LBL-PBL教学法可提高临床医学专业学生学习口腔科学课程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从而有利于学生掌握相关理论知识,提高解决临床问题的能力,改善教学效果。

标签:口腔科学;LBL教学法;LBL-PBL教学法基于授课的学习(lecture-based learning,LBL)是以教师讲述为主的灌输式授课,教师应用板书、多媒体课件教学,最大限度地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存在理论与实践脱节,学生学习积极性不高等缺点[1]。

基于问题的学习(problem-based learning,PBL)是一种在教师指导下,以学生为主体,以问题为核心进行研究性学习的教学模式,是目前国际医学教育的主流教学方法之一[2]。

然而单一的PBL教学亦存在一些问题,学生缺乏对理论知识的理解,造成教学过程思路僵化,不利于发挥学习主动性。

LBL-PBL教学法是将LBL与PBL 两种教学模式结合,充分发挥2种教学模式的优越性。

既往研究表明PBL结合LBL教学模式科提高学生学习积极性,增强学生自主学习能力,提高教学效果[3]。

为探索临床医学专业口腔科学教学改革的新思路,我们在教学中应用LBL-PBL教学法,取得较好的教学效果,总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1.1 课时设置口腔科学教学设置共14学时,其中12学时为理论教学,2学时为见习教学。

实验组选取见习教学1学时为PBL教学,其余学时为LBL 教学。

LBL PBL TBL教学法在医学教学中的综合应用

LBL PBL TBL教学法在医学教学中的综合应用

○教学方法LBL、PBL、TBL教学法在医学教学中的综合应用于述伟,王玉孝(厦门医学高等专科学校,福建厦门361008) [摘要] 随着医学教育事业的飞速发展,教学方法的改革已经成为新一轮教改的重点内容之一。

各大中院校正在积极探索并试用新的教学方法,其中,PBL教学法、TBL教学法是教育工作者讨论的热点之一。

但每种教学方法都有其利弊及适用范围,单一的教学方法很难满足实际教学工作的需要。

下面笔者就LBL 教学法、PBL教学法及TBL教学法的利弊及其适用范围展开探讨,以期为进一步深化教学改革,提高教学质量提供参考。

[关键词] LBL;PBL;TBL;综合应用 [中图分类号] G426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2-1701(2011)05-0100-03 近年来,广大的医学教育工作者在深化教育改革,提高教育质量等方面进行了积极地探索和实践,取得了显著成效。

在教学方法上,随着教学改革的深入,在传统的讲授式教学法的基础上,又出现了情境式、案例式等多种教学法,近来从西方引进的PBL、TBL教学法又掀起了教学方法改革的新潮。

但教学过程因其对象、内容不同,并受到诸多因素的影响,在实际教学中,单一的教学法很难满足实际教学工作。

因此,应认识到各教学法的利弊,灵活选择教学法,充分发挥各种教学法的优势,以真正达到“授业、解惑”的目的。

下面笔者对传统LBL教学法以及目前各高校改革主流的教学法即PBL、TBL教学法的利弊及适用性做一阐述。

一、LBL教学法LBL教学法即Lecture-Based Learning,是传统的讲授式教学法,是以教师为主体,以讲课为中心,采取大班全程灌输式教学。

此方法目前仍为应用最广泛的一种教学法。

(一)LBL教学法的优点。

1.节省教学资源。

LBL教学法采取大班教学,通常是一名教师,几十名至上百名学生,这有效的节省了教学人力资源,符合我国目前仍存在的师资力量短缺的实际国情。

2.传授知识具有准确性、系统性和连贯性。

PBL与LBL教学模式在药学分子生物学教学中的比较研究

PBL与LBL教学模式在药学分子生物学教学中的比较研究

l ri ,P L e n g B )作为一种新的教学方法 , 自16 年美国的神经病学教 a n 99
授H. B r w 在 加拿 大的麦克玛斯特大学 首先创 立以来 ,已广泛应用 S ao s . r
理论学 时4 ,实验学时1 ,每学 时4ri。实验包括S S A E O 8 0 n a D - G 分 P 离血清蛋 白质和质粒的提取与P R C 鉴定 。 l - 3教学效果评价 经过 一学期 的学习后 ,分 别对P B L 教学 组和L L B 教学组全部 学生 同时进行相 同试卷 测试 ,进行成绩 比较分析 。采用双盲法对两 组学 生
张毅 强 师 帅 帅 苏 娇
【 要 】 目的 评 价 P L与 L L 两种教 学模 式在 药 学 分子 生 物 学教 学 中对教 学 效果 的影 响 。 方 法 随 机抽 取 药 学 系本科 生 6 人 ,将 其 摘 B B 0
分 为 实验 组 ( O )和 对 照 组 ( 0人 ) 3 人 3 ,实验 组 采 用 P L教 学模 式进 行教 学 ,对 照 组 则 采 用 L L教 学模 式教 学 ,并 比 较 两 组教 学 效 B B
1 研究方法 . 2
问题为是 、否两个选择 。
1 统计学方法 . 4
用S S . PS 3 统计分析软件, 10 计量资料采用t 检验,计数资料采用) ( 2
检验 , <0 5 P . 为差异 有显著性 意义。 0 2结 果
实 验组 (B 组 )和 对 照组 ( B 组 )均 由同一 个老 师带 教 , PL LL 在实验 组 ,理论课 授课 按照 以下 流程 :即在 每一新 的章 节开始 前首
于国内、外的教学研究 。 。为了逐步培养学生 的 自 能力和分析 问题 学 解决问题 的能力 , 合长治 医学 院实际情况 ,生物化学 教研 组在药学 结 分子生物学教学 中对P L B 教学 模式进行 了实践性探索 ,对 比研 B 和L L 究两种教学法的教学效果 ,总结如下 1研究 对 象与方 法

PBL-LBL教学法在分析化学教学中的应用

PBL-LBL教学法在分析化学教学中的应用
( 二) 教 材 和 授 课 内容 。
( 一) 教 学 效 果 自我评 价 。 ( 二) 考 试成 绩评 价 。
采用普通高 等教 育 “ 十一 五”国家级规 划教 材 《 分 析化
学》 第六 版 , 人 民卫生 出版社 出版 , 李发美 主编 。由同一个授
课者对教材 中的紫 外一 可 见分光 光度法 、 红 外分光 光度 法 、 核磁共振波谱法 和质谱 法四个章节 的 内容进 行对照教 学 , 教 学大纲 、 授课计划和学时均相 同。
[ 摘 要] 分别采 用 L B L教学法和 P B L — L B L教 学法 , 对2 0 0 8级 ( 对照组 ) 和2 0 0 9级( 实验 组 ) 中药学专 业 学生的分析化 学进行教 学研 究。通过 问卷调 查和卷 面考试 的方式 , 考察教 学效果 , 实验组 的教 学效 果要 优 于对照组 。P B L — L B L教 学法的 实施 , 可以营造 良好的师 生互动氛 围 , 激 发 学习兴趣 , 增强 团体 意识 , 促 进
中国高等医学教育
2 0 1 3年
第1 1期

9 9・
◆教学方法 毫
P B L — L B L教 学 法 在 分 析 化 学 教 学 中 的 应 用
高赛 男 , 李 森, 韩 成花 , 陈 国有 , 于春 月, 蒋 蕾, 张林 娜
( 哈 尔滨 医科 大 学 大 庆 校 区 , 黑 龙 江 大庆 1 6 3 3 1 9 )
统计学 分析。
二、 结 果
以2 0 0 8级和 2 0 0 9级 中药学本 科专业 学生 为教学对 象 , 其中2 0 0 8级学生 共 4 3人为对 照组 , 采用 L B L教学 法 , 2 0 0 9

PBL与LBL在医学检验专业有机化学教学中应用的比较

PBL与LBL在医学检验专业有机化学教学中应用的比较

P L与 L L在 医学检验 专业 有机化 学教 学 中应 用 的 比较 B B
潘 乔丹 室 , 西 百色 5 3 0 ) 右 广 3 0 0
关 键 词 :基 于 问题 的 学 习; 医学 检验 ; 机 化 学 ; 育 , 有 教 医学 , 科 本 中 图分 类 号 :G 4 62 文 献 标 识 码 :A 文 章 编 号 :10 —5 1 ( 09 0 —0 0 一O 0 1 87 2 0 ) 5 9 8 2
对 不适 合 P L教 学 法 的 章 节 , 验组 和对 照组 采 用 传 统 的教 学 B 实 方 法 统 一 授课 。 经过 试 验 后 , 验 组 与 对 照 组 相 比 , 验 组 学 生 的 学 习 态 实 实
12 2 P L教 学 法 的 主 要 程 序 及 实 施 步 骤 ① 问 题 的 设 计 和 . . B
1 对 象 与 方 法
是在 教 学 任务 结 束 时 , 过 问 卷 调 查 了 解 P L试 验 组 对 P L 通 B B 教学 法 的评 价 。 终结 性 测 评 为 学 期 < 机 化 学 》 有 期末 考 试 。 13 统计 分 析 .
析。 2 实 验 结 果
用 S S 15对 测 评 数 据 进 行 处 理 和 统 计 分 P S1 .
11 研究对象 选择我校 20 . 0 8级 医 学 检 验本 科 学 生 共 8 8人 。 其 中 检 验本 科 班 共 5 人 为实 验 组 , 用 P L教学 法 ; 技 本 科 3 采 B 检
班共 3 5人 为 对 照组 , 用 L L教学 法 。 采 B
1 2 方 法 .
12 1 教 学 方 法 选 择 实 验 教 学 : 验 组 采 用 P L 教 学 法 , .. 实 B 对 照 组 采 用 传统 L L法 。理 论 课 程 教 学 : 合 P L 教 学 法 的 B 适 B 章 节 ( 链 烃 、 类 、 类 等 章 节 )试 验 组 采 用 P L教 学 法 , 如 胺 糖 , B 而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以临床上 具有代 表性 的典 型病 例 为 基 础 , 按每 2节
课精 心设计 4~ 5个教学 小病例 , 在授课 前 1周 由教 师提 供 给每一个 学生 。 教学小 病例 : 患儿 , 女性 , 5岁 , 突然 昏迷 到 因
的教学 效果 , 从而 帮 助 教师 采 用 更好 的方 法 提 高课 堂教学 的效 果 、 临床实 践能力 , 使生 物化 学教 学与 临 床实 践更好 地过 渡融合 。
1 4—1 5人 , 别 采用不 同的教 学方 法 , 班共 抽取 分 4个
学生 5 7名 采用 P L教学 方 ,8名学 生 采 用 L L B 5 B 教学 方法 。
如果 仅 用 传 统 教 学 方 法 (etr b sd lann , 1c e ae erig u L L 进行 教 学 , 堂教 学气 氛 枯 燥乏 味 , L L具 B ) 课 但 B
2 1 授课教 师和授 课 场地 .
2 2 授 课 方 式 .
分别 由教 师在 不 同教
学场 地实施 不 同的教学 方法 。
2 2 1 P L教 学法 . . B 为 以下 四个 阶段 : ①学 习小 组
有传授 信息 量大 , 展 速度 易 于 掌握 , 进 系统 性 强 。
以 问 题 为 基 础 的 教 学 法 ( rbe ae erig polm bsd lann ,
建立 阶段 。选一 位 学 习成 绩 较好 、 任 心 较强 的学 责
J un lo n nMe ia olg o tf n ok r o ra fHe a dc lC l efrSafa dW res e
河 南 职 工 医 学 院 学 报
・2 9 ・ 2
P L 与 L L在 医 学 生 物 化 学 教 学 中 的 对 比应 用 B B
赵玉萍
P L组 与 L L组 在 考试 总 分 和记 忆 型 题 目的考 试 中无 显 B B
著 差 异 性 ( 0 0 ) 在 理 解 和 应 用 型 题 目中 P L组 与 L L组 比较 有 差 异 性 ( 0 0 ) P L组 学 生 考试 得 分 更 P> . 5 , B B P< . 5 , B
氧化碳 结合 力 5mm l L 尿素 氮 1 m l L~; o ・ ~; 2m o ・
血钾 5 8m l L 肌酐 10 m o ・ . mo ・ 一; 6 m l L~; 尿糖 + + + 尿 酮体 + 十 +; + +。A 该患 者 最可 能 的诊 断 是什 么 ? .
求, 笔者 选择 4个 临床 医学 专科 班学 生进行 实施 , 共 15名 , 为全 国高 考 统 招 学 生 。根 据 各 班 上 学 期 1 均 理论课 学 习成 绩 排序 后 , 照 随 机数 字 表 法 进行 分 按 组。 即在一个 班 级 中建 立 P L组 与 L L组 , B B 每组 约
1 研 究对 象 P L教学 方 法 对 学 生 的 学 习 能 力 有 较 高 的要 B
当地 医 院就诊 。既往 健 康 , 育 中等 。近 来偶 感 不 发
适、 乏力 , 饮水较 多 , 昏迷前 一天恶 心 、 吐 。入 院后 欲 开始 呕 吐 , 睡 , 息 样 呼 吸 , 出气 体 呈 苹 果 味 。 嗜 叹 呼 体检 发 现 患 儿 皮 肤 冰 凉 , 水 , 压 9 / 0 m Hg 脱 血 06 m ( 2 0 8 0 k a , 搏 1 5・ n 1 ./ . P ) 脉 1 mi~, 昏迷 。实 验 室 检查 : 血糖 3 mo L P 7 0 ; 体 强 阳性 ; 5m l・ ~; H . 5 酮 二
生 为组 长 , 要求 学生都 参加小 组学 习 , 由各 小组 长详 细记 录每 一位学 生 的发言及 小组讨 论结论 。② 问题
引入 阶段 : 教师 根据 教 学 大 纲要 求 , 合 教材 内容 , 结
PL B )是 以问题 为先 导 , 生通 过 小组 讨 论 的形 式 , 学 在辅导 老师参 与下 通 过 解 决 问题 学 习必要 的知 识 。 在生物 化学 教学 中 , 以临床 问题 为基础 , 是 以学生 为 中心 的小 组 讨 论 式 教 学 。在 生 物 化 学 教 学 中采 用 P L与 L L不 同教学 方 法 , B B 探讨 两 种不 同教 学 方 法
( 夏 师 范 学 院 医 学 院 , 夏 固 原 7 60 ) 宁 宁 5 00
【 要】 目的 摘
探讨 P L与 L L两 种教 学方 法在 医学生物化学教学 中的实施 效果 。方法 B B
将 15名医学专科生 1
分 为 P L与 L L两 组 , 别 采 用 不 同教 学 方 法 。 结 果 B B 分
高 。同 时 在 学 习 过 程 中 P L组 学 生 显 示 出更 大 的学 习热 情 , 高 了学 生 学 习 的 积极 性 和 主动 性 。 结 论 B 提
P L教 学 B
法 在 激 发 学 习 兴 趣 , 养 临 床 思 维 能 力 , 强 知识 的理 解 能 力 等 方 面 明 显 优 于 传 统 的 教 学 法 ,B 培 增 P L教 学 方 法 适 合 于 医学生物化学教学。 [ 键 词 ] P L L L 生 物 化 学 教 学 关 B ;B ; 【 图 分 类 号 ] G6 24 中 4 . 【 献标 识 码 ] B 文 [ 章 编 号 ] 10 97 ( 0 1 0 0 2 O 文 0 8— 2 6 2 1 )2— 29一 3
随着 生 物化学 的飞 速 发展 , 多疑 难 疾 病 的发 许 病机制 相继被 揭示 , 而诸 多 诊 断 检测 技 术 和 方法 的
2 研 究 方 法
不断创 建 , 为许 多疾 病 的预 防 和 治疗 提 供 了全 新 也 的手段 , 癌 症 、 子病 、 天 性 代 谢 缺 陷 病 等 … , 如 分 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