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机物的分离、提纯
新版高中化学讲义(选择性必修第三册):有机物的分离、提纯

一、研究有机化合物的基本步骤常用的分离、提纯方法包括蒸馏、萃取、重结晶。
二、蒸馏1.蒸馏原理:利用有机物与杂质的沸点差异,将有机化合物以蒸汽的形式蒸出,然后冷凝得到产品。
2.适用对象:互相溶解、沸点不同的液态有机混合物3.适用条件:①有机物的热稳定性较强;②有机物与杂质的沸点相差较大(一般约大于30 ℃)4.实验仪器:铁架台、酒精灯、石棉网、蒸馏烧瓶、温度计、直形冷凝管、牛角管(尾接管)、锥形瓶。
5.实验装置与注意事项①蒸馏烧瓶里盛液体的用量不超2/3,不少于1/3; ②加入沸石或碎瓷片,防止暴沸;③温度计水银球应与蒸馏烧瓶的支管口平齐; ④冷凝水应下口进入,上口流出;⑤实验开始时,先通冷凝水水,后加热;实验结束时,先停止加热,后停止通冷凝水;第03讲 有机物的分离、提纯知识导航知识精讲三、萃取1.原理:(1)液—液萃取:利用待分离组分在两种不互溶的溶剂中的溶解性不同,使待分离组分从溶解度较小的溶剂中转移到溶解度较大的溶剂中。
(2)固—液萃取:用溶剂从固体物质中溶解出待分离组分。
2.萃取剂(1)选择原则①与原溶剂互不相溶;②与溶质、原溶剂均不反应;③溶质在萃取剂中的溶解度远大于原溶剂。
(2)常用萃取剂乙醚(C2H5OC2H5)、乙酸乙酯、二氯甲烷等3.分液:将萃取后的两层液体(互不相溶、密度也不同的两种液体)分离开的操作方法。
4.主要仪器:分液漏斗5.实验装置与注意事项①分液漏斗使用之前必须检漏(在分液漏斗中注入少量的水,塞上玻璃塞,倒置,看是否漏水,若不漏水,正立分液漏斗后将玻璃塞旋转180°,再倒置看是否漏水)。
②使用时需将漏斗上口的玻璃塞打开,或使玻璃塞上的凹槽对准分液漏斗上的小孔。
③漏斗下端管口紧靠烧怀内壁,分液时下层液体从下口流出,上层液体从上口倒出。
四、重结晶1.重结晶原理:利用被提纯物质与杂质在同一溶剂中的溶解度不同而将杂质除去。
2.适用对象:固体有机化合物3.溶剂选择:要求杂质在此溶剂中溶解度很小或溶解度很大,易于除去;被提纯的有机化合物在此溶剂中的溶解度受温度的影响较大,能够进行冷却结晶。
科学实验报告:分离与提纯有机化合物的实验方法

科学实验报告:分离与提纯有机化合物的实验方法摘要本实验旨在介绍分离与提纯有机化合物的一些常用方法。
通过对比不同技术的优缺点,以及它们在实际应用中的适用性,为读者提供一个全面了解该领域方法并选择最适合自己研究目标和条件的依据。
引言分离与提纯有机化合物是许多科学研究和工业生产过程中必不可少的一环。
有机化合物可能存在杂质或混杂物中,因此需要有效地将其从混合物中分离出来并进行提纯。
本文将介绍几种常见的分离与提纯方法,包括结晶、蒸馏、萃取和色谱等。
1. 结晶法结晶是一种常用于固体有机化合物分离与提纯的方法。
通过控制溶剂的温度变化,使溶液中目标化合物结晶出来,并通过过滤和洗涤等步骤去除杂质。
1.1 单次结晶法单次结晶法是最简单且常见的结晶方法。
它包括制备溶液、加热溶解、降温结晶和收集晶体等步骤。
1.2 反复结晶法反复结晶法是通过多次结晶来提高纯度。
在每次结晶后,收集的晶体将被重新溶解并进行下一轮结晶,以消除更多的杂质。
2. 蒸馏法蒸馏是一种用于分离液体有机化合物的常见技术。
它基于不同化合物的沸点差异,通过加热混合物使其中的目标化合物转变为气态,并通过冷凝使其重新变为液体。
2.1 简单蒸馏法简单蒸馏法适用于两种沸点相差较大的液体有机化合物。
它包括加热、冷凝和收集馏出物等步骤。
2.2 分馏蒸馏法分馏蒸馏法适用于沸点接近但仍有区别的液体有机化合物。
它基于对混合液进行多次汽液平衡和冷凝操作,以逐渐提高目标化合物的纯度。
3. 萃取法萃取法是一种常用于液体有机化合物的分离技术。
它利用不同化合物在不同溶剂中的亲和性差异,通过溶剂的选择和反复抽提步骤,将目标化合物从混合物中分离出来。
3.1 液-液萃取法液-液萃取法适用于两个有机相或一个有机相和一个水相之间的萃取。
它包括混合、摇床振荡、分离和回流等步骤。
3.2 固-液萃取法固-液萃取法适用于将目标化合物从固体基质中提取出来。
它包括样品制备、萃取、浓缩和回收等步骤。
4. 色谱法色谱法是一种在实验室中广泛使用的分离技术。
有机混合物的分离提纯实验报告

有机混合物的分离提纯实验报告有机混合物的分离提纯实验报告引言:有机混合物的分离提纯是化学实验中常见的操作,通过对混合物中的不同成分进行分离和纯化,可以得到纯净的化合物,为后续的实验提供可靠的基础。
本实验旨在通过几种常见的分离技术,如溶剂萃取、结晶、蒸馏等,对给定的有机混合物进行分离提纯,并评估各种技术的效果。
实验步骤:1. 实验前的准备工作在实验开始前,需要准备好实验所需的仪器和试剂,包括溶剂、玻璃仪器、过滤器等。
同时,要对实验操作进行详细的计划和安排,确保实验过程的顺利进行。
2. 溶剂萃取将有机混合物与适当的溶剂进行混合,并充分摇匀。
待混合物分层后,用分液漏斗将两相分离,并收集有机相。
通过重复溶剂萃取的操作,可以逐步提高有机物的纯度。
3. 结晶将收集到的有机物溶解于适当的溶剂中,加热至溶解,并慢慢冷却。
随着溶液的冷却,有机物会逐渐结晶出来。
通过过滤和洗涤,可以得到纯净的结晶产物。
4. 蒸馏将混合物放入蒸馏烧瓶中,加热至沸腾。
根据不同组分的沸点差异,可以将混合物中的组分逐个分离出来。
通过收集不同温度下的蒸馏液,可以得到纯净的化合物。
实验结果与讨论:通过以上的实验步骤,我们成功地对给定的有机混合物进行了分离提纯。
在溶剂萃取过程中,我们发现选择合适的溶剂对提高分离效果非常重要。
同时,通过多次溶剂萃取,我们可以逐步提高有机物的纯度。
在结晶过程中,我们注意到溶剂的选择和结晶条件的控制对结晶的产率和纯度有着重要影响。
通过适当调节溶剂的浓度和冷却速度,我们可以得到较高纯度的结晶产物。
在蒸馏过程中,我们发现根据组分的沸点差异进行分离是一种有效的方法。
通过控制加热的温度和收集不同温度下的蒸馏液,我们可以得到纯净的化合物。
结论:通过本次实验,我们掌握了有机混合物的分离提纯技术,并了解了不同分离技术的原理和适用范围。
在实际应用中,根据混合物的成分和要求,选择合适的分离技术非常重要。
同时,在实验操作中,我们要注意安全和环保,遵守实验室的规章制度。
有机化合物的分离、提纯课件-高二化学人教版(2019)选择性必修3

振荡→
静置→
分液
①打开玻璃塞或使塞上的凹槽或小孔对准漏斗口上的小孔。 ②下层液体从下口放出,上层液体从上口倒出。
一、有机物的分离、提纯
2.萃取 P12-13
操作过程:
注意事项:
①使用前先检查分液漏斗是否漏液
②分液漏斗内液体的总体积不超过容积的2/3。 ③振荡时双手托住分液漏斗,右手按住玻璃塞,平放,用力振荡(振荡后注意放气)
思考与讨论2:
➢ 下列物质中的杂质[括号中是杂质]分别可以用什么方法除去。
1)酒精[水] 蒸馏
2)KNO3[NaCl] 重结晶
3)甲烷[乙烯]溴水,洗气
4)苯[水] 分液
5)NaCl[泥沙]过滤
7)乙酸乙酯[乙酸] 饱和Na2CO3(aq),分液
6) 碘水[水] CCl4萃取,分液,再蒸馏 8) CO2[HCl] 饱和NaHCO3(aq),洗气
→若被提纯的有机物在所选溶剂中的溶解度受温度的影响 较大 , 则能够进行 冷却结晶 。
课本P13
→苯甲酸在水中的溶解度受温度影响较大
过滤、洗涤、干燥、称量
苯甲酸的重结晶
重结晶法提纯苯甲酸
白色固体混有黑色或灰色固体
加热溶解
趁热过滤
冷却结晶 过滤、洗涤晶体
边加热边搅拌, 一贴,二低,三靠; (缓慢冷却结晶, 白色片状晶体
④分液时,下层液体从下口放出,上层液体从上口倒出。
⑤分液漏斗下端尖嘴部分紧靠烧杯内壁。
记住常见溶液颜色
Br2水(橙黄色)苯、CCl4萃取Br2 /有机溶剂 橙红色
I2水(棕黄色) 苯、CCl4萃取 I2 /有机溶剂 紫红 色
【思考交流】 萃取与分液有什么区别?
空气中的有机物的十种分离提纯方法

空气中的有机物的十种分离提纯方法
1. 活性炭吸附法:通过将活性炭与空气中的有机物接触,使有机物被活性炭吸附,进而实现分离提纯。
2. 沸石吸附法:利用沸石材料的微孔结构,在一定温度下吸附空气中的有机物,并通过调节温度进行分离提纯。
3. 干燥剂吸附法:使用适当的干燥剂,如硅胶、分子筛等,将空气中的有机物吸附,然后通过再生干燥剂实现分离提纯。
4. 膜分离法:利用薄膜材料的选择性渗透性质,将空气中的有机物从气相中分离出来,达到提纯的目的。
5. 液液萃取法:通过将特定溶剂与空气中的有机物接触,使有机物在溶剂中分配,然后通过分离得到有机物的纯净溶液。
6. 常温浓缩法:将空气中的有机物通过常温下的蒸发浓缩,使有机物的含量提高,进而实现分离提纯。
7. 凝聚分离法:将空气中的有机物冷却或加热,使有机物凝结成液体或固体状,再通过过滤、离心等方法分离提纯。
8. 超临界流体提取法:利用超临界流体的溶解性和扩散性,将空气中的有机物从气相中提取出来,达到分离提纯的目的。
9. 离子交换法:利用离子交换树脂的吸附和释放特性,将空气中的有机物吸附在树脂上,再通过洗脱得到纯净的有机物。
10. 气相色谱法:通过气相色谱柱的分离作用,将空气中的有机物按照其挥发度进行分离,从而实现提纯。
有机混合物的分离提纯实验报告

有机混合物的分离提纯实验报告一、实验目的1、掌握常见有机混合物分离提纯的原理和方法。
2、熟练使用各种分离提纯的实验仪器。
3、培养实验操作技能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二、实验原理有机混合物的分离提纯方法多种多样,常见的有蒸馏、萃取、重结晶等。
其原理基于不同物质的物理性质(如沸点、溶解度等)和化学性质的差异。
蒸馏是利用混合物中各组分的沸点不同,通过加热使沸点低的组分先汽化,再冷凝收集,从而实现分离。
萃取是利用溶质在两种互不相溶的溶剂中的溶解度差异,将溶质从溶解度小的溶剂转移到溶解度大的溶剂中。
重结晶则是利用混合物中各组分在溶剂中的溶解度随温度变化的不同,通过冷却热饱和溶液使溶解度受温度影响大的组分结晶析出,实现分离提纯。
三、实验仪器与试剂1、仪器蒸馏烧瓶、冷凝管、锥形瓶、分液漏斗、玻璃棒、酒精灯、石棉网、铁架台、温度计、布氏漏斗、抽滤瓶、热水浴装置。
2、试剂乙醇水混合物、苯甲苯混合物、苯甲酸萘混合物、乙酸乙酯乙醇混合物、石油醚、无水硫酸镁、蒸馏水。
四、实验步骤(一)蒸馏法分离乙醇水混合物1、组装蒸馏装置将蒸馏烧瓶固定在铁架台上,安装好温度计,使温度计的水银球位于蒸馏烧瓶的支管口处。
连接冷凝管,下口进水,上口出水。
冷凝管末端连接锥形瓶接收馏出液。
2、加入混合物向蒸馏烧瓶中加入乙醇水混合物,体积不超过烧瓶容积的 2/3。
3、加热蒸馏点燃酒精灯,先通水,再缓慢加热。
观察温度计示数,当达到乙醇的沸点(约 78℃)时,收集馏出液。
4、停止蒸馏当温度计示数突然下降或烧瓶内液体几乎蒸干时,停止加热。
待装置冷却后,拆卸仪器,将馏出液和残留液分别收集。
(二)萃取法分离苯甲苯混合物1、组装分液漏斗检查分液漏斗是否漏水,然后将苯甲苯混合物倒入分液漏斗中。
2、加入萃取剂向分液漏斗中加入适量的石油醚作为萃取剂,盖好盖子,振荡分液漏斗,使混合物与萃取剂充分接触。
3、静置分层将分液漏斗放在铁架台上静置,待液体分层清晰。
4、分液打开分液漏斗的活塞,将下层液体从下口放出,上层液体从上口倒出,分别收集到不同的容器中。
矿石中的有机物的十种分离提纯方法

矿石中的有机物的十种分离提纯方法
有机物在矿石中的分离提纯是化学研究和工业生产中的关键步骤之一。
下面介绍了十种常用的矿石中有机物分离提纯方法。
1. 溶剂萃取法:使用合适的溶剂将有机物从矿石中提取出来,并通过溶剂的挥发或萃取剂的回收实现分离纯化。
2. 蒸馏法:利用有机物的沸点与其他物质的差异,通过加热使有机物转变为气态,然后冷凝收集,实现分离提纯。
3. 结晶法:通过调节温度和溶剂浓度,使有机物形成晶体,然后通过过滤等步骤分离纯化。
4. 透析法:利用溶液中溶质浓度的差异,通过半透膜使溶质与溶剂分离,实现有机物的分离提纯。
5. 脱水法:利用水的溶解特性,通过适当方法去除矿石中的水分,从而分离有机物。
6. 洗涤法:利用溶剂的选择性溶解性,通过洗涤矿石使有机物与其他物质分离。
7. 离子交换法:利用离子交换树脂的选择吸附性和解吸性,实现有机物的分离提纯。
8. 萃取法:利用二相不同溶解度的选择性,通过分液漏斗等手段将有机物从矿石中分离出来。
9. 电解法:利用电解池中阳极和阴极之间的电解作用,通过电解分解和析出的方式分离提纯有机物。
10. 倾析法:利用固体颗粒之间的相对密度差异,通过溶液在颗粒上的流动和分布,实现有机物的分离。
以上是十种常用的矿石中有机物的分离提纯方法,每种方法在实际应用中都有其适用的场景和条件,需要根据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方法。
人教版(2019)高中化学选择性必修三第一章第二节 第1课时 有机物的分离、提纯

发皿、漏斗
提纯苯甲酸
洗气
分离提纯气体混合物
洗气瓶
除去甲烷中的乙烯
2.常用分离和提纯方法的注意事项
分离提纯 方法
适用范围
注意事项
蒸馏
互溶的液体
各液体的沸点相差较大,一般在30 ℃以上
重结晶
混合物中各成分溶解度相差较大,且被提纯物质的 固态混合物
溶解度受温度影响较大
萃取剂的选择条件: 萃取(主
从液体中提纯液 ①与原溶剂不互溶 要讨论液
冷凝管冷凝效果比直 形冷凝管好,但是蒸馏
时需要用直形冷凝管,
球形冷凝管容易引起
①温度计水银球位于蒸馏烧瓶支管口处。 注意
馏分的滞留。
②碎瓷片的作用:防止暴沸。
事项
③冷凝管中水流的方向是下口进入,上口流出
(二)萃取
①液-液萃取是利用待分离组分在两种不互溶的溶
萃取的 剂中的 溶解度 不同,将其从一种溶剂转移到另一 [微提醒]
第二节|研究有机化合物的一般方法
第1课时 有机物的分离、提纯
(一)蒸馏
适用范围 分离和提纯 液态 有机化合物的方法 [微点拨]
液态有机化合物中含少量杂质,而且 冷凝管的种类及使用
适用条件 该有机化合物热稳定性较高,其沸点与 冷凝管分为直形冷凝管
_杂__质__的沸点相差较大
和球形冷凝管。球形
续表
装置
C正确;在苯甲酸重结晶实验中,待粗苯甲酸完全溶解后要先加入少量蒸馏
水,然后趁热过滤除去杂质,再冷却结晶,获得苯甲酸,故D错误。
答案:C
2.提纯下列物质(括号中为杂质),选择试剂和分离方法都正确的是
选项 被提纯的物质
除杂试剂
A 甲烷(乙烯) 酸性高锰酸钾溶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