塑料件结构设计
塑胶件通用结构设计

Rev.A
P17
壁厚:
壁厚影响收缩
Rev.A
P18
壁厚:
Rev.A
壁厚影响收缩
前后模温度差异大时,冷却效率所影响,冷面先收缩,但很快固化,收缩量 固定,但热面缓慢收缩,分子有较长时间重排,收缩量会更大,所以产品会 向热的一面弯曲(产品各处温度差 大于10 ̊C以上)
P19
Rev.A
壁厚:
壁厚影响收缩
PC 6485 UL.pdf
P25
肋骨:
肋骨厚度:
Rev.A
P26
Rev.A
肋骨:
肋骨厚度推荐值:
高光泽面, 可以选择更薄的厚度: <1.5mm, 厚度推荐值 <=1.0mm, 等于壁厚
P27
Rev.A
肋骨:
加强筋厚度与塑件壁厚的关系:
P28
肋骨:
薄壁肋骨问题:
-难填充 -靠近浇口比远处更难填充 -当壁厚在填充时,薄壁滞流冻结
圆角加大,应力集中减少。 内圆角R <0.3T----应力剧增。 内圆角R >0.8T----几乎无应力集中
Rev.A
P33
肋骨:
常见加强肋设计:
Rev.A
P34
肋骨:
常见加强肋设计:
Rev.A
P35
肋骨:
常见加强肋设计:
Rev.A
P36
肋骨:
常见加强肋设计:
Rev.A
P37
Rev.A
肋骨:
Rev.A
P2
Rev.A
壁厚:
壁厚的影响: 机械性能,感观,模塑性,成本
- 壁厚的选择是各方面的平衡 *强度 VS 减轻重量 *耐久性 VS 成本
塑料制品的结构设计规范

塑料制品的结构设计规范塑料制品在现代生活中已经成为了不可或缺的一部分,随处可见的塑料制品的使用使人们的生活更加便捷和美好。
为了保证塑料制品的质量和功能,制品的结构设计至关重要。
本文将从材料选择、结构设计和工艺控制三个方面阐述塑料制品的结构设计规范。
一、材料选择塑料制品的材料选择直接影响着塑料制品的使用寿命、强度和耐热性等性能指标。
在选择塑料制品的材料时,应该综合考虑材料的物理和化学性能,场所和使用环境等多方面的因素。
一般而言,工程塑料比通用塑料具有更好的机械性能、化学稳定性和耐热性,比如PC、ABS等工程塑料。
二、结构设计1、合理的壁厚设计塑料件的壁厚是指制品壁厚与外径或内径的比值。
塑料制品的壁厚应该尽可能的薄,并且均匀一致。
因为塑料的热导率很低,导热性差,如果部分壁厚过厚,会造成热应力,导致塑料制品变形或开裂。
所以,在设计塑料制品的壁厚时,需根据使用场合、力学要求以及成本等因素进行综合考虑。
2、结构的可靠性和安全性设计结构时需充分考虑结构的可靠性和安全性,既要满足使用的要求,又要尽可能的减小结构的体积和材料消耗。
此外,结构设计时还应该考虑未来可能出现的一些异常情况,如使用环境的变化、超负荷的物理作用和力学应力等因素都应该在结构设计中进行考虑。
三、工艺控制优秀的结构设计标准是塑料制品质量保证的前提,但良好的生产工艺过程也是确保质量的关键。
生产过程中应该选择先进的生产工艺技术,如模具设计、注塑机选型和注射参数的调控等。
此外,应该做好产品的标准化、精细化生产和检验工作,以确保产品品质达到标准。
综上所述,塑料制品的结构设计对产品质量至关重要,必须遵循一定的规范和标准进行设计和制造。
同时,在生产过程中也需要遵循简单、精细、标准化、自动化和人性化原则。
一旦遇到质量问题,企业应该采取积极有效的措施,及时处理,以免造成不必要的损失和影响公司声誉。
塑料件结构设计全

第一章 塑料制品的结构设计
塑料制品的结构设计又称塑料制品的功能特性设计或塑料制品的工艺性。
§ 1.1 塑 料 制 品 设 计 的 一 般 程 序 和 原 则
1.1.1 塑 料 制 品 设 计 的 一 般 程 序
1、 详 细 了 解 塑 料 制 品 的 功 能 、 环 境 条 件 和 载 荷 条 件 2、 选 定 塑 料 品 种 3、 制 定 初 步 设 计 方 案 , 绘 制 制 品 草 图 ( 形 状 、 尺 寸 、 壁 厚 、 加 强 筋 、 孔 的 位 置 等 ) 4、 样 品 制 造 、 进 行 模 拟 试 验 或 实 际 使 用 条 件 的 试 验 5、 制 品 设 计 、 绘 制 正 规 制 品 图 纸 6、 编 制 文 件 , 包 括 塑 料 制 品 设 计 说 明 书 和 技 术 条 件 等 。
.2 .
.3 .
§ 1.3 脱 模 斜 度
脱模斜度:为便于脱模,塑料制品壁在出模方向上应具有倾斜角度α,其值以度数表示(参见 表 2-4)。
1.3.1 脱 模 斜 度 确 定 要 点
(1) 制 品 精 度 要 求 越 高 , 脱 模 斜 度 应 越 小 。 (2) 尺 寸 大 的 制 品 , 应 采 用 较 小 的 脱 模 斜 度 。 (3) 制 品 形 状 复 杂 不 易 脱 模 的 , 应 选 用 较 大 的 斜 度 。 (4) 制 品 收 缩 率 大 , 斜 度 也 应 加 大 。 (5) 增 强 塑 料 宜 选 大 斜 度 , 含 有 自 润 滑 剂 的 塑 料 可 用 小 斜 度 。 (6) 制 品 壁 厚 大 , 斜 度 也 应 大 。 (7) 斜 度 的 方 向 。 内 孔 以 小 端 为 准 , 满 足 图 样 尺 寸 要 求 , 斜 度 向 扩 大 方 向 取 得 ; 外 形 则 以 大 端 为 准,满足图样要求,斜度向偏小方向取得。一般情况下脱模斜度。可不受制品公差带的限制,高精 度塑料制品的脱模斜度则应当在公差带内。
超声波塑料件的结构设计

1塑料件的结构塑料件必须有一定的刚性及足够的壁厚,太薄的壁厚有一定的危险性,超声波焊接时是需要加压的,一般气压为2—6kgf/cm2 。
所以塑料件必须保证在加压情况下基本不变形。
1.2罐状或箱形塑料等,在其接触焊头的表面会引起共振而形成一些集中的能量聚集点,从而产生烧伤、穿孔的情况(如图1所示),在设计时可以罐状顶部做如下考虑○1加厚塑料件○2 增加加强筋○3 焊头中间位置避空1.3尖角如果一个注塑出来的零件出现应力非常集中的情况,比如尖角位,在超声波的作用下会产生折裂、融化。
这种情况可考虑在尖角位加R角。
如图2所示。
1。
4塑料件的附属物注塑件内部或外部表面附带的突出或细小件会因超声波振动产生影响而断裂或脱落,例如固定梢等(如图3所示)。
通过以下设计可尽可能减小或消除这种问题:○1 在附属物与主体相交的地方加一个大的R角,或加加强筋。
○2 增加附属物的厚度或直径。
1。
5塑料件孔和间隙如被焊头接触的零件有孔或其它开口,则在超声波传递过程中会产生干扰和衰减(如图4所示),根据材料类型(尤其是半晶体材料)和孔大小,在开口的下端会直接出现少量焊接或完全熔不到的情况,因此要尽量预以避免。
1.6塑料件中薄而弯曲的传递结构被焊头接触的塑件的形状中,如果有薄而弯曲的结构,而且需要用来传达室递超声波能量的时候,特别对于半晶体材料,超声波震动很难传递到加工面(如图5所示),对这种设计应尽量避免。
1。
7近距离和远距离焊接近距离焊接指被焊接位距离焊头接触位在6mm以内,远距离焊接则大于6mm,超声波焊接中的能量在塑料件传递时会被衰减地传递。
衰减在低硬底塑料里也较厉害,因此,设计时要特别注意要让足够的能量传到加工区域。
远距离焊接,对硬胶(如PS,ABS,AS,PMMA)等比较适合,一些半晶体塑料(如POM,PETP,PBTB,PA)通过合适的形状设计也可用于远距离焊接。
1。
8塑料件焊头接触面的设计注塑件可以设计成任何形状,但是超声波焊头并不能随意制作。
汽车塑料件结构设计的一般原则及精度

根据使用需求,选择合适的表面粗糙度值,以提高 塑料件的耐磨性、抗冲击性和抗腐蚀性。
03
在设计中应明确标注表面粗糙度要求,以确保生产 出的零件具有符合要求的表面质量。
形状与位置精度
形状与位置精度是衡量塑料件 组装后整体性能的重要指标。
在设计过程中,应充分考虑塑 料件的形状和位置精度要求, 以确保零件之间的配合和组装 效果。
03
汽车塑料件应具备较好的耐腐蚀性和耐候性,能够抵御各种化
学物质的侵蚀和气候变化的影响。
材料环保性能
01
02
03
可回收性
汽车塑料件应选择可回收 材料,以减少对环境的污 染。
低毒无害
汽车塑料件应选择低毒或 无毒材料,以降低对驾乘 人员的健康影响。
节能减排
汽车塑料件应选择轻量化 材料,以降低汽车能耗和 排放,符合节能减排的要 求。
03 汽车塑料件结构 设计的精度要求
尺寸精度
1
尺寸精度是确保汽车塑料件组装和配合精度的关 键因素。
2
在设计过程中,应明确规定各塑料件的尺寸公差 ,以确保生产出的零件符合预设的规格要求。
3
考虑到塑料的收缩率,应在设计阶段预留适当的 公差范围,以适应塑料成型过程中的收缩特性。
表面粗糙度
01
表面粗糙度决定了塑料件的外观质量和配合性能。
分类
根据用途和功能,汽车塑料件可 分为内饰件、外饰件、功能结构 件等。
汽车塑料件的应用与发展趋势
应用
汽车塑料件广泛应用于汽车内部和外 部,如座椅、门板、仪表盘、保险杠 、发动机罩等。
发展趋势
随着环保意识的提高和轻量化需求的 增加,汽车塑料件的应用将更加广泛 ,新型塑料材料和制造技术也将不断 涌现。
塑料产品结构设计资料

塑料产品结构设计资料目录一、零件壁厚 (1)二、脱模斜度 (4)三、圆角设计 (5)四、加强筋的设计 (7)五、支柱的设计 (8)六、螺丝柱的设计 (9)七、孔的设计 (10)八、止口的设计 (11)九、卡扣的设计 (13)十、反止口的设计 (18)零件设计必须满足来自于零件制造端的要求,对通过注射加工工艺而获得的塑胶件也是如此。
在满足产品功能、质量以及外观等要求下,塑胶件设计必须使得注射模具加工简单、成本低,同时零件注射时间短、效率高、零件缺陷少、质量高,这就是面向注射加工的设计。
现将详细介绍塑胶件设计指南,使得塑胶件设计是面向注射加工的设计。
一、零件壁厚在塑胶件的设计中,零件壁厚是首先考虑的参数,零件壁厚决定了零件的力学性能、零件的外观、零件的可注射性以及零件的成本等。
可以说,零件壁厚的选择和设计决定了零件设计的成功与失败。
1、零件壁厚必须适中由于塑胶材料的特性和注射工艺的特殊性,塑胶件的壁厚必须在一个合适的范围内,不能太薄,也不能太厚。
壁厚太小,零件注射时流动阻力大,塑胶熔料很难充满整个型腔,不得不通过性能更高的注射设备来获得更高的充填速度和注射压力。
壁厚太大,零件冷却时间增加,零件成型周期增加,零件生产效率低;同时过大的壁厚很容易造成零件产生缩水、气孔、翘曲等质量问题。
零件壁厚可根据材料的不同及产品外形尺寸的大小来选择,其范围一般为0.6~6.0mm,常用的厚度一般在1.5~3.0mm之间。
表1是常用塑料件料厚推荐值,小型产品是指最大外形尺寸L<80.0mm,中型产品是指最大外形尺寸为80.0mm<L<200.0mm,大型产品是指最大外形尺寸L>200.0mm。
表1 常用塑料件料厚推荐值(单位mm)2、尽量减少零件壁厚决定塑胶件壁厚的关键因素包括:1)零件的结构强度是否足够。
一般来说,壁厚越大,零件强度越好。
但零件壁厚超过一定范围时,由于缩水和气孔等质量问题的产生,增加零件壁厚反而会降低零件强度。
塑料件结构设计详解-精

塑料件结构设计详解-精塑料件结构设计通⽤塑胶零件设计1、术语和定语1.1 缩⽔、缩痕制品表⾯产⽣凹陷的现象,由塑胶体积收缩产⽣,常见于局部内厚区域,如加强肋或柱位与⾯交接区域。
1.2 缩孔制品局部⾁厚处在冷却过程中由于体积收缩所产⽣的真空泡,叫缩孔。
1.3 ⽓泡塑胶熔体含有空⽓、⽔份及挥发性⽓体时,在注塑成型过程空⽓、⽔份及挥发性⽓体进⼊制品内部⽽残留的空洞叫⽓泡。
1.4 缺胶、不饱模塑胶熔体未完全充满型腔。
1.5 ⽑边、批锋塑胶熔体流⼊分模⾯或镶件配合⾯将发⽣锁模⼒⾜够,但在主浇道与分流道会合处产⽣薄膜状多余胶料为1.6 烧焦⼀般所谓的烧焦,包括制品表⾯因塑胶降解导致的变⾊及制品的填充末端焦⿊的现象;烧焦是指滞留型腔内的空⽓在塑料熔体填充时未能迅速排出(困⽓),被压缩⽽显著升温,将材料烧焦。
通⽤塑胶零件设计1.7 熔接痕、夹⽔纹模具采⽤多浇⼝进浇⽅案时,胶料流动前锋相互汇合;孔位和障碍物区域,胶料流动前锋也会被⼀分为⼆;壁厚不均匀的情况也会导致熔接痕。
1.8 喷痕、蛇纹⾼速通过浇⼝的塑胶熔体直接进⼊型腔,然后接触型腔表⾯⽽固化,接着被随后的塑胶熔体推挤,从⽽残留蛇⾏痕迹。
侧浇⼝,塑胶经过浇⼝后⽆滞料区域或滞料区域不充⾜时,容易产⽣喷痕。
1.9 银丝、银条制品表⾯或表⾯附近,沿塑料流动⽅向呈现的银⽩⾊条纹。
银丝的产⽣⼀般是塑胶中的⽔分或挥发物或附着模具表⾯的⽔分等⽓化所致,注塑机螺杆卷⼊空⽓有时也会产⽣银条。
1.10破裂、龟裂制品表⾯裂痕严重⽽明显者为破裂,制品表⾯呈⽑发状裂纹,制品尖锐⾓处常呈现此现象谓之龟裂,也常称为应⼒龟裂。
1.11表⾯光泽不良制品表⾯失去材料本来的光泽,形成乳⽩⾊层膜、模糊状态等皆可称为表⾯光泽不良。
通⽤塑胶零件设计1.12 翘曲变形制品因壁厚或是成形时冷却不均匀⽽产⽣收缩⽐例不同,从⽽形成制品变形或是扭曲。
1.13 流痕塑胶熔体流动的痕迹,以浇⼝为中⼼⽽呈现的条纹波浪形状。
塑胶件结构设计

第十节 标记、符号、文字
塑件上直接塑出文字、符号或花纹
可以作成三种形式
一、凸型文字、符号、或花纹 二、凹型字迹 三、凸起的文字设在凹坑内,在模具上镶上
刻颗有字迹的块
塑件上成型的文字符号要求: 凸出高度≥0.2mm 线条宽度≥0.3mm 一般0.8mm 两条线间距≥0.4mm 边框可比字体高出>0.3mm 字体或符号的脱模斜度>10°
复杂件>简单件 壁厚>壁薄件 精度低>精度高 塑件内表面> 外表面(塑件留在型腔) 较高较大尺寸可取较小脱模斜度 收缩率大应取较大脱模斜度
三、 取斜度的方向
外径(D):以大端为基准放脱模斜度,斜度由缩小方向取得 内径(d):以小端为基准,斜度由扩大方向取得
α′>α (内>外) 塑件留在型腔
一般取1°~1.5 ° 也可小到0.5° (若有特殊要求时)斜度可取外表面5′,内表面10′~20′ 凸边、凹凸条纹、加强筋,取4°~5° 塑件高度不大——允许不放脱模斜度
四、模具结构 (1)浇口大小:浇口大时收缩小,浇口小收缩大。 (2)料流方向:与料流方向平行尺寸收缩的,与之垂直的尺寸收缩小。 (3)分型面决定了飞边的位置,飞边使垂直于分型面的尺寸产生误差 (4)型芯、推杆等滑动部分的固定方法及模具的拼合方式、加工方法
等直接影响塑件的尺寸精度 (5)磨损:成型零件在使用中的磨损也使塑件产生误差。
角或锐角,以利于均匀收缩,防止局部应力。
4.嵌件周围的塑料层要有足够的厚度 以保证强度,防止塑件开裂
酚醛类及相似的热固性塑料,嵌件周围料 层最小厚度C,顶部塑料层最小厚度H与嵌 件直径D的关系推荐值如下:
D <4 4~8 8~12 12~16 16~25 H 1 1.5 2 2.5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