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启迪青少年成长的故事)启迪青少年增强处世能力的故事_解除“杀鹿”禁令
(青少年心灵成长直通车)启迪孩子智慧的动物故事_狮子坠山谷

羚羊在丛林里被狮子追赶,眼看就要追上了。
狮子目光贪婪,盯住他的午餐,羚羊恐怕是在劫难逃了。
忽然前面出现了一道山谷,羚羊身轻,恰似弦上之箭,鼓劲纵身一跳,很轻松地就跳到了谷的那边,狮子到了谷边,只好停下脚步。
这时一只狐狸跑出来。
“狮子,你如此敏捷而有力,难道比弱小的羚羊还不如?只要你有愿望,便会出现奇迹,山谷虽宽,你定能跳得过去。
请相信我的诚实与友谊,如果不是对你的灵巧与力气有充分的把握,我怎敢把你的生命当成儿戏呢?”
狐狸的话使狮子热血沸腾,他忘乎所以,四爪腾空而起,向前扑去。
可惜他还是未能跳过山谷,一下子掉到谷底,摔死了。
狮子的那位好朋友狐狸呢?他悄悄溜下谷底,找到死狮,不紧不慢地追悼了亡友,一个月内他尽情享受着狮肉。
(青少年心灵成长直通车)启迪孩子智慧的动物故事_以弱胜强的水鹿

水鹿是鹿科动物中的巨人,它们形体高大,四肢发达,个个都是奔跑的健将,2米宽的障碍、6米深的沟谷,它们都可以轻易地一跃而过。
水鹿的头上长着骨质的叉角,非常尖锐。
叉角是水鹿决斗和自卫的武器,极具杀伤力。
因此,就连凶猛的老虎也不敢轻易去惹成年的水鹿,只是去袭击幼年的水鹿。
在非洲大草原上,水鹿总是成群结队地结伴外出觅食,雄壮的雄鹿走在队伍的前面,以保护雌鹿和幼鹿的安全。
如果老虎突然向它们袭来,带头的雄鹿会毫无惧色,首先去阻止老虎的袭击。
它低下头,将叉角对准老虎,猛冲过去。
老虎一看见叉角,就躲到一边。
接着,其他的雄鹿也纷纷前来助战。
它们轮流冲锋,弄得老虎气喘吁吁,应接不暇,最后只得灰溜溜地逃跑。
在凶猛的食肉动物老虎面前,水鹿显然是一个弱者,但它们能击退老虎的进攻。
其原因就是:水鹿的攻击手全是身体强壮的雄鹿,而且一个接一个地轮流上阵,不给老虎喘息的机会,最后把老虎斗得筋疲力尽,失去了战斗力,只好退败而去。
(青少年心灵成长直通车)激发孩子潜能的智慧故事_对牛弹琴

从前,有个叫公孙仪的人,非常善于弹琴。
从他的琴声中能听得出泉水涓涓,也能听得出大海的怒涛,能听得出秋虫唧唧的低鸣,也能听得出小鸟婉转的歌唱。
曲调欢乐的时候,会让人禁不住眉开眼笑;曲调悲哀的时候,能使人心酸不已,跟着琴声呜咽。
凡是听过他弹琴的人,没有不被他的琴声打动的。
一次,公孙仪弹琴的时候,看到有几头牛在不远处吃草,不由得突发奇想:“我的琴声听了的人都说好,牛会不会也觉得好呢?且让我来试一试。
”
这样想着,公孙仪就坐到牛旁边,使出浑身的解数,弹了一首名叫《清角》的拿手曲子。
这琴声果然美妙极了,任何人听了都会发出赞叹。
可是那些牛还是静静地低着头吃它们的草,丝毫没有反应,就好像它们从来不曾听到过什么一样。
公孙仪想了想,又重新弹起琴来。
这一次曲调变了,音不成音、调不成调,听上去实在糟糕,很像蚊虫发出的“嗡嗡”声,中间似乎还间杂有一头小牛“哞哞”的叫声。
这回牛总算有了反应了,纷纷竖起耳朵,甩着尾巴,迈着细密的小步子走来走去地倾听着琴声。
牛欣赏不了高雅的音乐,对别人说话也要看对象。
面对不同的境况、不同的对象,对待不同的问题,都要区别对待。
没有一种方法是适用于所有问题的。
(让学生受益一生的故事)让学生勤劳俭朴的故事_瞎了一只眼的鹿

一只鹿在树林边的一块草地上吃草的时候,一支箭冷不防从树林间穿来,正好射在鹿的一只眼睛上。
幸亏鹿跑得快,才保住了性命。
不过,鹿的一只眼睛再也看不见东西了。
一天,这只瞎了一只眼的鹿来到海边,回想起那次令人不寒而栗的危险经历,仍然心有余悸。
“陆地真是一个光怪陆离的地方,到处都充斥着险恶,我一定要吸取上次的教训,对陆地加强警惕!”这样想着,鹿回转身子,用那只好的眼睛注视着陆地,防备猎人的攻击,而用瞎了的那只眼对着大海。
“海那边应该不会发生什么危险吧!猎人大多活跃在陆地上!”鹿为自己的小聪明很是得意。
可是,它没有想到的是,一艘渔船从海上经过这里,捕鱼的人正好看见了这只鹿,而且欣喜地发现这只鹿竟然是瞎子,于是用一枝长矛把它射倒。
鹿被这突如其来的灾难惊呆了。
最后在它将要咽气的时候,鹿自言自语地说:“我真是不幸,我防范着陆地那面,而我所信赖的海这面却给我带来了灾难。
”。
缇萦救父,读后感

缇萦救父,读后感篇一:缇萦救父缇萦救父淳于意从前当过官,后来弃官行医,救死扶伤,深受民间尊敬。
人们从四面八方,长途跋涉,找他求医。
淳于意精于医术,替人医病,治愈了很多病人。
故事出处《史记扁鹊仓公列传》原文文帝四年中⑴,人上书言淳于意受赂,以刑罪当传⑵,西之⑶长安⑷。
意有五女,随而泣。
意怒,骂曰:“生子不生男,缓急⑸无可使者!”于是少女缇萦⑹伤父之言,乃随父西。
上书曰:“妾父为吏,齐⑺中称其廉平⑻,今坐法⑼当刑⑽,妾切痛死者不可复生,而刑者⑾不可复续⑿,虽欲改过自新,其路莫由,终不可得。
妾愿入身⒀为官婢⑧,以赎父刑罪。
”上闻而悯其意⒁,此岁即除肉刑法⒂。
译文汉文帝的四年中,有人上书告发淳于意。
按照刑法应当专车押送他向西到长安。
淳于意有5个女儿,跟着(囚车)在哭。
淳于意生气,骂道:“生孩子不生男孩,危急时没有人能帮忙。
”这时小女儿缇萦因父亲的话而悲伤,就跟父亲向西行,上书说:“我的父亲做官吏,齐地的人都说他清廉公平,如今犯法应当受刑。
我为(受刑而)死的人不能复生感到悲痛,而受过刑的人不能再长出新的肢体,即使想改过自新,也没办法了。
我愿意舍身做官府中的女仆来赎父亲的罪过,让(他)能改过自新。
”皇上听到后为她的意愿感到悲伤,这年就去除了肉刑法。
注解⑴文帝四年:公元前176年。
⑵传:驿站的车马,此指用专车押送。
⑶之:往,到。
⑷长安:汉朝国都,今陕西西安市。
⑸缓急:紧急。
⑹少女缇萦:最小的女儿缇萦。
⑺齐:古地名,今山东省⑻廉平:廉洁公平。
⑼坐法:因为触犯法律。
⑽当刑:判处肉刑。
当,判决,判处。
⑾刑者:此指遭受砍手足刑罚的人。
⑿续:连接,接续。
⒀入身:古时刑律可把罪人收入官府为奴,此指这种惩罚。
入,没收。
官婢:官府中的女仆。
古有规定,若子女愿做奴婢,可赎父罪。
⒁悲:悲悯。
⒂此岁中亦除肉刑法:这段时间有误,据《史记·孝文本纪》,文帝废除肉刑当在文帝十三年,所以前文所说文帝四年与此矛盾,当作文帝十三年。
(青少年心灵成长直通车)激发孩子潜能的智慧故事_捕捉公牛

一只逃走的公牛在牧群中造成了很大的混乱。
牧人不再有勇气带领他们的牲口到牧场去放牧了,因为这只巨大而野蛮的疯牛经常会突然出现,低着头乱闯,伤害到牧人和牧群。
不过,牧人们知道,这疯牛憎恨红色,于是有一天他们决定布下陷阱来对付它。
他们用红布围住一颗大树的粗树干,然后躲藏起来。
疯牛很快就出现,鼻子喷着热气。
它一看到那红色的树桩,就低下头来触撞。
一声巨响,它的角插进树桩,没办法动弹了。
告诉孩子
解决问题的关键在于找出造成问题的原因所在。
针对原因再寻找合适的方法往往可以在最短的时间内解决问题。
(青少年心灵成长直通车)启迪孩子智慧的动物故事_以小胜大

非洲有一种黑色的蚂蚁,它不是公园草丛中勤劳可爱的小蚂蚁,而是能吃掉大型动物的蚂蚁。
这种蚂蚁叫劫蚁。
它从不住巢穴,经常成群结队地在野外行猎。
虽然劫蚁身材很小,但它有着极为锋利的牙齿。
据说,劫蚁能在几个小时之内,把拴着的肥羊或昏睡的大蟒蛇吃得干干净净。
劫蚁总是排成一个密集的纵队行列前行。
如果遇到猎物,它们就密密麻麻地扑上去,把猎物团团围住,然后爬到各个部位,拼命地撕咬。
猎物受惊后,只能翻滚扭打。
这时,会有一些劫蚁为此而身亡,但其他的劫蚁毫不畏惧,直到把猎物吃光才罢休。
劫蚁的战术是群体作战。
它们汇集了千军万马之后,突然发起进攻。
正在睡觉或饮水的巨兽会被这突如其来的攻击惹恼,又蹦又跳。
但如何蹦跳也没用,即使弄死了几只劫蚁,也无法抵挡蜂拥而来的蚁群。
所以,就是那些跑得快的动物也常常被劫蚁咬伤或吃掉。
非洲劫蚁是典型的以群体作战来取胜的动物,它们以庞大的军团来集体行动,面对身体大过自己很多倍的大型动物也毫不畏惧。
(青少年健康成长大课堂)激励青少年自信坚韧的励志故事_老鹿和小鹿

老鹿领着鹿群走到高山上的草地上吃嫩草。
在这一带,老鹿熟悉所有东西,知道小鸟在哪筑了巢,知道哪里有猎人设下的陷阱等等。
它自信从这里走没事,可是它不知道,昨天猎人在泉井不远的地方设了陷阱,也不知道猎人的枪口正在树后面对着陷阱,它还从容的向前走,后面跟着羚羊和鹿。
”
当鹿群走向泉井时,有一只小鹿说:“爷爷,别走那里,那昨天设了陷阱。
”
“你怎么知道,小东西,你什么也不懂。
”老鹿说。
小鹿只好闭嘴。
老鹿继续往前走。
扑通,只见老鹿掉进了陷阱,小鹿立刻带着鹿群逃走了。
老鹿非常后悔。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魏明帝曹叡青龙年间(233—237年),禁地养了许多鹿,规定捕者要处死,并将家产充公;知情不报的人与捕鹿者同罪。
由于禁地千余里,鹿群日渐繁衍,越来越多,百姓深受其苦。
此时蜀国的军队多次侵袭边境,明帝问高柔说:“如何找到英勇的将士,派他去守卫西边疆界呢?”
高柔回答说:“臣听说,圣王用兵,百兽都可以驱使,如今禁地有鹿大约一万头,陛下为什么不派它们去作战呢?”
明帝笑着说:“只听说驱赶虎豹当军队作战,没有听说过赶鹿的。
”
高柔说:“以前卫懿公养鹤,还让鹤乘轩车,而老百姓却没有多余的粳稻可以食用。
后来戎人来袭,懿公派国人去抵抗,国人不愿前往,都说:派鹤去打。
现在天下尚未统一,军马在郊野备战,正该积储粮食供养百姓,以便能完成大业;而今竟然禁猎,使得大群的野鹿到处冲撞,吃食生苗。
”
“百姓虽然设障防患,迫于禁令,却不敢过于防范,以致荥阳附近方圆百里的地方,岁收很少。
当今天下生产的人少,而鹿所造成的损害却很大;如果突然有敌人来犯,或水旱天灾,要如何应付呢?”
明帝因此警醒,解除禁令,让百姓可以捕鹿,不要使野鹿伤了农作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