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市场传播趋势分享
中国媒介现状简介

杂志媒体
阅读习惯改变
随着数字化媒体的普及, 人们的阅读习惯逐渐改变 ,杂志媒体的读者数量减 少。
专业性与深度报道
杂志媒体以其专业性和深 度报道在特定领域的信息 传播中占据重要地位。
数字化转型
杂志媒体正在积极推动数 字化转型,以适应新的阅 读习惯和市场需求。
03
中国新媒体现状
网络媒体
新闻网站
中国拥有众多新闻网站,包括新华社、人民日报、中国新闻网等,这些网站发布最新的新闻和时事报道,具有很 高的权威性和影响力。
04
中国媒介市场趋势
媒介融合
媒介融合已经成为中国媒介市场的重要趋势。传统媒体和新媒体正在加速融合,形 成多元化的媒介生态。
媒介融合不仅是不同类型媒体之间的融合,还包括媒体与科技、文化等领域的融合 ,进一步拓展了媒介的边界。
媒介融合带来了更多的创新机遇和商业模式,为中国媒介市场注入了新的活力。
数字化转型
深度报道受到重视
尽管面临挑战,报纸媒体仍然以其深度报道和专业化内容在新闻传 播中占据重要地位。
地方特色与品牌建设
一些地方报纸通过突出地方特色和加强品牌建设,成功吸引了读者 。
电视媒体
收视率下降
01
随着互联网和移动设备的普及,电视媒体的收视率逐渐下降。
新闻与娱乐节目并重
02
尽管面临挑战,电视媒体仍然以其新闻和娱乐节目的制作能力
创新发展包括技术创新、业务 模式创新、组织架构创新等多 个方面,旨在打造更具竞争力 的媒体机构。
创新发展为中国媒介市场注入 了新的活力,推动了整个行业 的快速发展。
国际合作与竞争
国际合作与竞争是中国媒介市场 的重要趋势。中国媒体正在积极 参与国际合作与竞争,以提升自
探析我国网络直播的传播现状及发展趋势

探析我国网络直播的传播现状及发展趋势随着互联网技术的不断发展和普及,网络直播在中国的流行度越来越高。
网络直播是指通过互联网实时传输音视频内容,让观众在线观看直播节目。
目前,网络直播已经成为一种独特的传播方式,许多媒体机构、个人主播等均纷纷加入了网络直播行业。
同时,传统广播、电视等传统媒体也开始将直播与互联网相结合,积极进行跨界探索。
可以说,随着网络直播的兴起和发展,传统媒体也在逐步转型升级,走向数字化和互联网方向。
网络直播的兴起主要得益于科技的发展和众多直播平台的涌现。
目前,在中国网络直播行业发展较快的平台主要包括斗鱼、虎牙、直播鱼、YY等。
这些平台涵盖了游戏直播、综艺直播、音乐直播、体育直播等多种类型,吸引了大量用户和粉丝。
网络直播的传播特点主要包括以下几点:1. 实时性强:网络直播是通过互联网实时传输音视频内容,观众可以随时在网络上观看直播节目,获得最新的信息。
2. 互动性高:网络直播可以让观众参与互动,例如通过弹幕等方式与主播互动,增加了观众的参与度和粘性。
3. 市场空间巨大:网络直播业态的发展,为直播市场的广告投放与社交媒体平台的产品销售提供了巨大的商业机会,成为了广告主们趋之若鹜的重要营销渠道。
发展趋势1. 行业竞争白热化:随着网络直播行业的不断发展,竞争也越来越白热化。
目前,网络直播平台的数量已经非常庞大,竞争对手也越来越多,这将推动行业进一步加速变革和创新。
2. 视频直播已经成为数字时代的主流媒体类型:快速流媒体视频技术的发展,让大家可以更加便捷地访问高质量音视频内容,增强了视频直播行业的竞争力。
3. 推动内容壁垒升级:目前,网络直播行业的内容涵盖的领域已经非常广泛,从游戏直播到综艺、音乐、体育等,升级和扩展内容壁垒,成为网络直播企业的必要方向,将有助于更好地整合和升级内容资源。
4. 企业合并将是发展的决定性标志:如何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脱颖而出,往往需要大规模的投资和战略性的合并。
中国MCN行业市场环境分析

中国MCN行业市场环境分析引言MCN(多频道网络)是一种在网络媒体时代兴起的全球化内容生产和传播模式,成为数字媒体领域的重要力量。
本文将对MCN市场环境进行分析,包括行业的发展趋势、竞争格局以及市场机会和挑战。
行业发展趋势随着互联网的快速发展和社交媒体的兴起,MCN行业也迎来了快速增长的机遇。
以下是MCN市场发展的几个趋势:1.视频内容消费持续增长:随着宽带网络的普及和移动设备的普及,视频内容的消费呈现出爆炸性增长的趋势。
这为MCN提供了丰富的市场机会。
2.社交媒体平台的崛起:社交媒体平台如YouTube、抖音、微博等成为用户获取娱乐和信息的主要渠道,MCN通过在这些平台上产出优质内容吸引粉丝的同时,也为品牌商家提供了广告投放的渠道。
3.IP内容的崛起:原创IP内容在MCN行业中扮演了重要角色。
独立的原创IP可以吸引到更多用户,同时具备长尾效应。
MCN通过与IP持有方合作制作原创内容,从而提高内容质量和吸引力。
竞争格局MCN行业竞争激烈,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网络平台的竞争:各大网络平台如YouTube、抖音等都在积极争夺MCN机构的合作。
网络平台提供的分成比例、流量支持、数据分析等都成为MCN机构选择平台合作的重要因素。
2.MCN机构之间的竞争:MCN行业中存在着众多的MCN机构,他们竞争着市场份额和粉丝资源。
品牌合作、资源整合、粉丝运营等都是MCN机构间竞争的重要手段。
3.MCN机构的竞合关系:在竞争的同时也存在着一定程度的合作。
MCN 机构通过合作形成联盟,共享资源和服务,增强行业影响力。
市场机会和挑战在MCN市场中,存在着一些机会和挑战:1.市场机会:随着移动互联网的普及和消费者对优质内容的需求增加,MCN市场仍有较大的增长空间。
通过深耕细作、建立品牌影响力和持续创新,MCN机构可以获得更多的市场机会。
2.挑战:MCN行业也面临一些挑战,如内容创作能力的提升、粉丝运营的难度增加、品牌合作的门槛提高等。
市场营销在我国的发展及未来趋势

市场营销在我国的发展及未来趋势【摘要】市场营销在我国经历了多年的发展,从最初的传统营销方式逐渐转变为数字化、智能化的市场营销模式。
通过对历史发展、现状分析和发展特点的深入探讨,可以看出我国市场营销行业正呈现出蓬勃的发展势头。
未来,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和消费者需求的变化,市场营销将朝着更加个性化、智能化的方向发展。
在此过程中,企业需要不断调整策略,以适应市场的变化。
发展机遇与挑战并存,但通过合理的市场营销策略和创新思维,企业有望在激烈的竞争中脱颖而出。
我国市场营销行业面临着巨大的发展机遇和挑战,需要在未来的发展中不断调整策略,寻求突破,提高市场竞争力。
【关键词】市场营销, 发展, 未来趋势, 历史, 现状分析, 发展特点, 预测, 发展策略, 发展机遇, 发展挑战, 发展建议1. 引言1.1 市场营销在我国的发展及未来趋势概述市场营销在我国的发展已经取得了长足的进步,随着全球化和数字化的发展,市场营销行业也面临着新的挑战和机遇。
我国市场营销的历史发展可以追溯到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近年来随着互联网的普及和新媒体的兴起,市场营销方式和策略发生了巨大的变化。
目前,我国市场营销行业呈现出快速发展的趋势,各行业竞争激烈,市场需求不断变化,市场营销人才也面临着新的挑战。
未来,我国市场营销行业将继续向着数字化、智能化、个性化的方向发展,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新技术将成为市场营销的重要驱动力。
随着消费者需求的多样化和个性化,市场营销策略也将更加注重体验营销、情感营销等方式,以吸引更多消费者的关注和认可。
未来,我国市场营销行业将面临着新的机遇和挑战,需要不断创新和调整策略,以适应市场的变化和发展。
2. 正文2.1 市场营销在我国的历史发展市场营销在我国的历史发展可以追溯到上世纪70年代。
当时,我国的市场经济开始逐渐兴起,市场营销也随之进入发展阶段。
最初,市场营销主要集中在企业对产品的推广和销售上,主要采用传统的广告宣传和促销手段。
市场营销学在中国的传播

市场营销学在中国的传播(原创版)目录一、市场营销学的概念与重要性1.市场营销学的定义2.市场营销学在企业经营中的重要性二、市场营销学在中国的传播与发展1.市场营销学在中国的传播历程2.中国市场营销学的发展现状三、中国市场营销学的特点与趋势1.中国市场营销学的特点2.中国市场营销学的发展趋势四、市场营销学在中国企业的应用1.中国企业在市场营销方面的优势与不足2.市场营销学在中国企业的实际应用案例正文一、市场营销学的概念与重要性市场营销学是一门研究如何在满足消费者需求的同时,实现企业盈利目标的学科。
它涉及产品设计、价格策略、渠道选择和促销活动等多个方面,旨在帮助企业在竞争激烈的市场中脱颖而出,实现可持续发展。
在现代企业经营中,市场营销学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是企业成功与否的关键所在。
二、市场营销学在中国的传播与发展自 20 世纪 80 年代以来,市场营销学逐渐在中国传播并发展。
随着中国经济的改革开放,越来越多的企业开始关注市场营销,并将其视为提高企业竞争力的关键因素。
经过数十年的发展,中国市场营销学已取得显著成果,不仅在理论研究上取得了一定的突破,而且在实践应用中积累了丰富的经验。
然而,与西方发达国家相比,中国市场营销学在很多方面仍存在一定差距,需要不断学习和完善。
此外,中国市场营销学在发展过程中也面临着一些挑战,如理论研究与实践应用之间的脱节、市场营销人才的短缺等。
因此,中国市场营销学的发展仍需努力。
三、中国市场营销学的特点与趋势1.中国市场营销学的特点中国市场营销学具有以下特点:(1)重视人际关系。
在中国,人际关系对于企业的市场营销具有重要意义。
企业需要与政府、行业协会、客户等各方保持良好的关系,以便在市场竞争中取得优势。
(2)适应市场需求。
中国市场庞大且复杂,企业需要根据不同地区的消费需求和文化特点,制定有针对性的市场营销策略。
(3)强调价格竞争。
由于中国市场竞争激烈,价格往往是消费者选择产品的重要因素。
中国流行的趋势

中国流行的趋势中国流行的趋势可以从多个方面进行分析和探讨。
以下是一些当前中国流行的趋势的分析和解释。
首先,移动互联网的普及和发展是中国流行的主要趋势之一。
随着智能手机的普及和移动网络的覆盖率不断提高,越来越多的人们开始使用手机上网,进行社交媒体、购物、支付等活动。
这使得移动互联网在中国得到了迅猛发展,并且在很大程度上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
例如,越来越多的人通过手机点餐,进行网上购物,通过社交媒体了解新闻和娱乐活动等。
其次,社交媒体的兴起和发展也是中国流行的重要趋势之一。
近年来,社交媒体平台如微信、微博等在中国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和普及,成为人们进行社交和信息传播的主要渠道。
人们通过社交媒体平台分享自己的生活,跟踪明星、关注时事、讨论话题等。
同时,社交媒体也为企业和个人提供了展示自己产品和服务的平台,成为一种新型的营销手段。
此外,健康生活的重视是中国流行的另一个趋势。
随着人们物质生活水平的提高和生活方式的改变,健康和健身逐渐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
在饮食方面,越来越多的人开始注重营养和健康的饮食习惯,选择有机食品和健康餐食。
在锻炼方面,人们开始关注身体健康和保持身材,普及了运动和健身活动,如瑜伽、健身操、跑步等。
同时,健康产品和服务等相关产业也得到了迅猛发展。
另外一个流行趋势是消费升级。
随着人民收入水平的提高,人们对于消费品质的要求也在不断提升。
他们越来越愿意为高质量、个性化和具有创意的产品和服务买单。
例如,越来越多的人开始购买高品质的进口商品,选择有特色的餐馆和咖啡厅就餐,甚至选择定制化的商品和服务。
消费升级的趋势推动了中国消费市场的发展,也促进了产业结构的转型和升级。
最后,可持续发展和环境保护也成为中国流行的趋势。
近年来,中国政府大力推动绿色发展和生态文明建设,倡导节约资源、保护环境的生活方式。
越来越多的人们开始对环境问题和可持续发展有更深入的认识,并采取相应的行动。
例如,越来越多的人选择低碳出行方式,使用环保材料和产品,推广垃圾分类,参与植树造林等环保活动。
我国网红经济的发展现状和趋势分析

我国网红经济的发展现状和趋势分析1. 引言1.1 网红经济的定义网红经济,是指以互联网为平台,通过制作和传播优质内容,吸引大量粉丝和粉丝经济的产业链。
网红经济的主要特点是依托互联网平台进行传播,通过个人或团队的努力创造吸引力,积累粉丝群体,进而实现商业变现。
网红经济能够为传统产业带来新的商机和发展机遇,成为一个新兴的经济增长点。
随着互联网的普及和移动互联网的快速发展,网红经济逐渐兴起并蓬勃发展。
网红主要通过社交平台、直播平台、短视频平台等渠道进行内容创作和传播,吸引大量粉丝,实现个人IP的打造和商业价值的实现。
网红经济已经涵盖了各行各业,涉及美妆、服装、健身、美食、文化艺术等领域,成为当下最具活力和潜力的商业模式之一。
随着消费升级和观众口味多元化的趋势,网红经济的发展前景广阔,为各类人才和企业提供了更多的商业机会和发展空间。
1.2 网红经济的兴起背景近年来,随着互联网技术的迅猛发展,网红经济逐渐成为一个备受关注的热门话题。
网红经济的兴起背景可以追溯到社交媒体的普及和流行,特别是微博、微信、抖音等社交平台的崛起。
这些社交平台吸引了大量用户,形成了庞大的用户群体,为网红经济提供了广阔的市场空间。
随着消费升级和娱乐需求的增加,网红内容在年轻人中的影响力逐渐增强。
年轻人更加关注个性化、潮流的生活方式,而网红们正是代表这种生活方式的典型。
他们通过分享生活、美食、旅行等各种内容,吸引了大批粉丝,成为了广告主和品牌的合作对象。
互联网直播的兴起也是促进网红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
直播平台如斗鱼、虎牙等提供了一个实时互动的平台,让网红与粉丝之间的互动更加紧密,促进了网红经济的迅速发展。
网红经济的兴起背景主要源于社交媒体的流行、消费升级和互联网直播的发展,这些因素共同推动了网红经济的蓬勃发展。
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和用户需求的不断变化,网红经济将会呈现出更加多元化和多样化的发展趋势。
2. 正文2.1 网红经济的发展现状我国的网红经济正在迅速发展,成为新经济领域的热门话题。
外国文学在中国传播的情况分析

外国文学在中国传播的情况分析1. 前言外国文学在中国传播已经有着悠久的历史,在中国文化史上占有着重要的地位。
从明清之际的《西厢记》、《红楼梦》等名著,到现代鲁迅的译著,西方文学在中国分布的广泛,被认为是世界文学中的一支重要力量。
随着经济发展和文化交流不断加强,如今越来越多的外国文学正式和非正式地进入中国市场,得到了更多的读者群体的认可和喜爱。
本文旨在分析外国文学在中国传播的情况,并对其未来的发展趋势进行展望。
2. 外国文学的普及情况2.1 中文翻译和出版中文翻译是外国文学在中国传播最主要的形式之一。
许多优秀的外国文学作品被翻译成中文,并通过出版社的出版物正式或非正式地传播到中国读者中。
比如,法国文学家圣·埃克苏佩里的《小王子》,美国文学家欧内斯特·海明威的《老人与海》,英国文学家沃尔特·瓦塞蒂的《飘》等作品都已经成为了中国读者喜爱的世界名著。
2.2 海外留学和阅读随着经济的发展,越来越多的中国学生选择到海外留学来开阔自己的眼界和提高自己的英语能力。
这些留学生通常都会阅读外国的文学作品在学习过程中来加深自己的语言认知和文化感受体验。
同时,这些留学生也将逐渐带回来新的文学趋势和思想影响,在中国的文坛上产生重要的影响。
2.3 在线阅读和文学社交随着科技的发展,越来越多的人都选择通过互联网渠道阅读外国文学作品,特别是一些年轻的读者。
这些渠道如知乎、豆瓣、微信公众号等平台,他们成为文学爱好者交流分享、学习互动的重要场所。
在线阅读的优势在于方便、灵活,可以及时追踪新的文学作品、作者和评论家的动向,同时在社交媒体上,更多的文学交流与创作,从来没有如此密集。
3. 外国文学的传播趋势和未来发展3.1多元化和世界化中国作为一个国际化的大国,已经开始对外国文学的多元化和世界化进行重视。
现代中国的文学家、学者、读者更加倾向于选择有代表性的外国文学作品,并对其中的文化、思想进行深入探究。
在这个过程中,外国文学也进一步向更加全面,更加多元化的趋势发展。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59.4
35.3 20.8 12.1 4.1 6.7 4.0 8.1
35.2
17.6
17.8
TV: yesterday Internet:past OOH:past week LCD:past week Mobile week online:past half year
Cinema:past year
也经历过改革开放后价值观念的动荡
从改革开放的过程中汲取了时代创新的智慧呾理念 既向传统有过挑战,又向西方的文化争鸣过
处于一个文化过渡的阶段
社会人,觉得自己对这个国家这个社会负有某种使命 他们渴望成功,努力达到高点来弥补上代人所没能得到的价值体现
80后 争议中日渐成熟进入社会有所担当
中国第一代独生子女 伴随着互联网长大 过去 打工潮 “垮掉的一代” “最没责任心的一代城市化进程加速大潮 ” 城乡80后文化传承的断裂 “愚昧的一代” “最自私的一代” 青春期不1999年开始在中国大陆 “最叛逆的一代” 普及的互联网同步 2008年5.12汶川大地震 奥运圣火护卫战 见证中国成就辉煌的完整记忆 现在 国际化的一代 单身主义逐渐被遗忘,婚 姻、家庭观念正在复苏 月光族 享乐主义 时尚至上
2009年,中国国民平均年龄为32岁
2030年前后出现人口峰值,中国 人口红利的持续期还有20年左右
80后‘婴儿潮’一代在2005年 ~2015年进入结婚高峰期
“黄金十年” 消费观念转变、财富跨代转移,
都将推劢中国消费结构的转变 70后,逐渐成为社会各领 域的中流砥柱,财富的持 有者,对社会发展产生强 有力的影响
附图 曾接触过的户外广告 附图 户外广告接触频次(周)
办公楼 商场 超市 公车 广场/公路上 住宅楼 地铁 出租车 办事机构 影院 飞机 火车 34.3% 30.6% 26.3% 23.5% 22.0% 36.3%
63.1% 59.6% 56.0% 54.5% 49.6% 47.5%
住宅楼 办公楼 公车 广场/马路 地铁 超市 商场 出租车 办事机构 电影院 0 1 1.7 2 3 4 5 2.5 3.6 3.5 3.2 4.4
19.6 65.6 60.1 54.2 47.6 40.5 37.2 29.0 21.7 18.8 16.914.8
Age 50 above
96.2 91.7 79.1 70.5
Age 40-50
Age 30-40
Age 20-30
93.1 95.396.6 93.9 82.9 69.5 63.6 59.2 53.8
“全球化”浪潮
70后的理想主义不80后的享乐主义呾消费主义
70后:我是工作狂,我要为自己的价值实现奋斗! 80后:我们拒绝加班,我们要为生活更好而奋斗!
70后:他们尊重领导 80后:我们崇尚上下级平等。 70后 低调有主见即使能做得很好,也认为自己做的一般; 80后 高调有想法做到一般,就认为自己做得很好; 70后主要话题除了工作就是股票。 80后话题更多,有英超、魔兽、明星八卦、粉丝团…… 70后:我们有存款,是储蓄达人。 80后:我们负债,月光族,透支族。
2.1亿
中国社交网站用户 使用率达50.1%
1.42亿
中国网络购物用户 使用率达33.8%
1.2亿
中国BBS/论坛用户 使用率达30%
数字化趋势2:70/80后是被数字户外屏幕包围的一代
公寓楼数字海报
写字楼电视
交通工具/地铁电视
卖场电视 周末购物场所 周末休闲场所
数字户外占据70后呾80后受众生活轨迹中的注意力
附图 中国50-80后人群网络活动比较
50后 E-mail 阅读新闻 5.8 13.5
60后 16 28.5
70后 32.4 49.4
80后 47.6 67.1
查询信息
聊天 网上游戏 歌曲和电影 看电视 看视频 浏览博客
12.2
8 10.9 4.7 4.5 4.7 2.5
26.7
22.4 22.3 13.5 10.7 12.9 7.5
5.9 5.8 5.3 5.0
0.0 10.0 20.0 30.0 40.0 50.0 60.0 70.0 % % % % % % % %
6
7
数据来源: 新生代市场监测机构2009年“中国新中间阶层消费研究”,22个城市6000样本。
数字化趋势3:70后80后是被移动终端捆绑的一代
手机彩信崛起----中国移动12580生活播报
Action
A
Attention
引起注意
I
发生兴趣
D
调查研究
M
进行购买
A
共享意见
Interest
Search
Action
Share
A
I
S
A
S
未来品牌传播的思考
抓住品牌化发展机遇
抓住70-80后主流消费阶层
结合他们媒介接触习惯的变化调整传播策略 加大数字化媒体的比重形成立体化组合, 围绕消费者生活轨迹展开无缝化传播
附图 中国70后与80后职业特征比较(一般职位) 20.7 10.8 1.7 0.8 3.8 13.8 80后 70后
18.8 80后 70后
企业职工 中级技工 服务业职工 初级技工 医生教师
8.6
2.6
1.8 0.7
0.4 1.7
数据来源:新生代市场监测机构中国新富市场与媒体研究(H3 -2009),12城市1万样本调查。
O2O成为Digital Marketing行业关键词
中国媒体传播十大趋势之九
消费者越来越主动 从See到Search到Share 品牌话语权从广告主转向消费者
中国媒体传播十大趋势之十
信息传播要讲究时间与空间 要抓到消费者有效需求出现的时机到达 同时,解决需求地点就在他身边 销售就会即刻发生
70后不80后的媒体习惯:全面数字化
80后和70后是数字化的一代,他们沉迷于网络,用手机上网,习惯早上看手机报, 爱去电影院,同时,他们也关注户外液晶。他们热爱一切数字化的东西。
附图 中国50-80后人群媒体接触习惯
% 100 90 80 70 60 50 40 30 20 10 0 NP: yesterday Maz: past month Radio: yesterday
中国媒体传播十大趋势
中国媒体传播十大趋势之一
人的资讯模式改变,
从电视报纸向互联网、手机的转变
中国媒体传播十大趋势之二
人的生活型态改变,
从单一化向多元化和碎片化改变
中国媒体传播十大趋势之三
未来要想获得商业的成功就必须抓住
人在各种时空中的广告与口碑同等重要 广告决定哪几个品牌进入购买目录 口碑往往决定进入目录的品牌 谁最终被选择
数据来源:新生代市场监测机构中国市场与媒体研究2010SU(CMMS) ,35城市,75,000样本
70后呾80后:互联网的一代
新一代的70后和80后比50后和60后对网络的利用更加充分,网络是他们寻求一切答案的途径。他们 善于发现幵使用网络的新功能,他们喜欢网络视频,享受着网络电视,参与着网络社交……
43.0%
10.9%
1949
1959
1969
1979
1989
1999
2009
数据来源:《中国统计年鉴》,新生代市场监测机构分析整理。
品牌化加速
国际品牌无孔丌入,从城市到农村
中国品牌,如何 从国内走向国际? 从低端迈向高端?
消费升级加速
中国职工平均货币工资
35000 30000 25000 20000 15000 10000 5000
城镇居民家庭人均可支配收入 32736
元
17175 7479
5425
0 1998年 1999年 2000年 2001年 2002年 2003年 2004年 2005年 2006年 2007年 2008年 2009年
注:数据来源《中国统计年鉴2009》
你的下一个消费者是谁?
消费者结构变化:70后/80后决定你品牌的前途
70’S 出生在一个讲理想的年代
已经拥有阅历的一代人 70后出生在计划经济的最后阶段 承前启后的一代 近30年来最后一批避过计划生育政策的人 自我教育的模范 重视自我选择的生活方式 时间都不够用的工作狂 主流社会的中坚力量 掌握着大量的社会资源
正值中国第一轮改革开放
较早地呼吸到了第一波新鲜空气 经历过匮乏呾压抑的历史
47.8
49.3 41.8 29.1 21.4 25.2 16.3
66.4
77.6 67.2 49.8 35.5 37.9 27.4
BBS
网上购物
2.2
1.7
6
5.3
14.2
12.8
22.9
20.2
数据来源:新生代市场监测机构中国市场与媒体研究2010SU(CMMS) ,35城市,75,000样本
Base: 50后&60后&70后&80后
中国市场传播趋势分享
城市化加速
2009年中国城镇人口已达6.22亿,城镇化率46.6%,中国已进入城镇化加速时期
预计到2020年,将有50%的人口居住在城市 2015年我国人口总量将达到13.9亿左右,城镇人口将突破7亿,首次超过农村人口
46.6%
附图 中国城市化进程1949-2009
36.2% 29.9% 26.4% 23.7% 17.9% 15.4% 7.3% 12.2% 19.4%
2.0时代的互联网:所有人问所有人
互联网时代,网民的参与和互劢发挥到极致。 网络的真正价值不在于展示,而在互劢性。
3.04亿 2.96亿
中国网络游戏用户 使用率达70.5%
中国网络即时通信用户 使用率达7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