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语文名著阅读专题训练j2
七年级 语文下册名著阅读专项训练及答案(Word版)

七年级语文下册名著阅读专项训练及答案(Word版)一、部编七年级语文下册名著阅读1.阅读下面的文字,回答问题。
“教授,我曾经注意到,在红海和地中海中有某些完全相同的鱼类。
我确定了这个事实,我就问,在这两个海中间是不是有交通路线的存在。
如果有,地下水流因为两海的水平面不同,必然要从红海流到地中海。
我在苏伊士附近打了很多鱼。
我把钢圈套在鱼尾上,再把鱼放入大海中。
几个月后,在叙利亚海岸,我找到了一些从前放走的鱼尾上有铜圈的鱼。
两海之间有路可通的想法得到了证明。
我利用‘诺第留斯’号去找寻这条通道,终于把它发现了,也冒险走过去了!教授,不久您也要通过我的海底地道了!”(1)该段话是________说的,选文出自________国作家________的著作________。
(2)请简要概括这部小说中最吸引你的两个情节。
【答案】(1)尼摩船长;法;儒勒·凡尔纳(或凡尔纳);《海底两万里》(2)①尼摩船长和尼德·兰勇斗鲨鱼救采珠人。
②尼摩船长带着送葬队伍,把重伤致死的船员埋在海底光彩夺目、瑰丽无比的珊瑚墓园里。
【解析】【分析】(1)根据文段中“红海和地中海”“诺第留斯”等信息可知出自名著《海底两万里》,是法国作家儒勒·凡尔纳创作的长篇小说,是“凡尔纳三部曲”(另两部为《格兰特船长的儿女》和《神秘岛》)的第二部。
这段话是尼摩船长告诉教授,他发现红海和地中海之间海底地道的经过。
(2)仔细回顾小说的内容,或以情节为参照点,或以人物为参照点,概括出情节,点明即可,不要叙述内容。
如,尼摩船长勇斗鲨鱼救采珠人。
尼摩船长哀痛地带着送葬队伍把重伤致死的船员埋在海底光彩夺目、瑰丽无比的珊瑚树林里。
尼摩船长沉着镇定领导大家摆脱南极冰山之困。
击退土著人围攻。
故答案为:⑴尼摩船长;法;儒勒·凡尔纳(或凡尔纳);《海底两万里》;⑵①尼摩船长和尼德·兰勇斗鲨鱼救采珠人。
②尼摩船长带着送葬队伍,把重伤致死的船员埋在海底光彩夺目、瑰丽无比的珊瑚墓园里。
部编七年级 语文 下册名著阅读专项训练及答案(Word版)

部编七年级语文下册名著阅读专项训练及答案(Word版)一、部编七年级语文下册名著阅读1.阅读下面文段,完成小题。
但当A和他的副手扑到它身上去的时候,这个东西喷出一道黑色的液体,这是从它肚子中的一个口袋分泌出来的黑水。
我们的眼睛都被弄得昏花看不见了。
……这次战斗延长至一刻钟之久。
怪物打败了,受伤了,死了,最后给我们让出地方来,溜入水中不见了。
A全身血红,站在探照灯附近,一动也不动,眼盯着吞噬了他的一个同伴的大海,大滴的泪珠从他的眼里淌了出来。
(1)以上文段选自《海底两万里》,A处的人物是________(填写人名)。
(2)“这次战斗”指小说中哪个精彩片段?请简要叙述该片段的故事情节,并分析该情节表现了A怎样的性格特征。
【答案】(1)尼摩(船长)(2)“这次战斗”指的是“章鱼袭击”片段。
在大西洋,“鹦鹉螺号”遭到章鱼的袭击,被迫浮出海面,船上的人在尼摩船长的带领下,拿斧头刀叉与章鱼展开血战,一名船员惨死,尼德·兰也遭遇危险,幸为尼摩船长所救。
经过持续一刻钟的战斗,终于打败了章鱼。
这一情节表现了尼摩船长英勇顽强、不畏艰险、富有同情心的性格特征。
【解析】【分析】(1)此题非常简单,根据对《海底两万里》的人物的了解可知答案。
(2)根据对这部名著故事情节的积累分析和概括即可。
故答案为:⑴尼摩(船长)⑵“这次战斗”指的是“章鱼袭击”片段。
在大西洋,“鹦鹉螺号”遭到章鱼的袭击,被迫浮出海面,船上的人在尼摩船长的带领下,拿斧头刀叉与章鱼展开血战,一名船员惨死,尼德·兰也遭遇危险,幸为尼摩船长所救。
经过持续一刻钟的战斗,终于打败了章鱼。
这一情节表现了尼摩船长英勇顽强、不畏艰险、富有同情心的性格特征。
【点评】⑴本题考查对《海底两万里》人物和情节的熟悉程度,平时阅读这部小说时,要积累其中比较重要的人物和章节内容,这样就能轻而易举地答此类的题了。
⑵此题考查人物形象和故事情节的积累。
课本中“名著导读”所推荐的篇目都应该认真阅读,包括主要内容、故事情节,人物形象等都应该熟记,做题时,静下心来,按照题干要求,仔细回忆思考作答。
新部编人教版七年级 语文下册名著阅读专项训练含答案

新部编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下册名著阅读专项训练含答案一、部编七年级语文下册名著阅读1.圈点批注法是古人读书时常用的传统方法,小涵就用这种方法阅读《骆驼祥子》,当他读到下面这个片段时,在旁边作了如下批注。
(2)小涵在批注中提出了“拉车夫”作为书名有何好处的疑问,根据你对全书的阅读理解,帮他解答困惑。
【答案】(1)①二落:祥子辛苦攒的钱被孙侦探骗去。
②三起:虎妞以低价给祥子买了邻居二强子的车。
③三落:为了置办虎妞的丧事,祥子卖掉了车。
(2)①标题直接点出了祥子的职业。
②小说自始至终围绕祥子拉车展开故事情节。
③以此为题更能凸现劳动人民的贫苦生活与悲惨命运。
【解析】【分析】(1)《骆驼祥子》讲述的是中国北平城里的一个年轻好强、充满生命活力的人力车夫祥子三起三落的人生经历。
第一次,祥子渴望以自己的诚实劳动买一辆属于自己的车。
他用三年的时间省吃俭用,终于实现了理想,以拉散座的方式,成为自食其力的上等车夫。
但刚拉半年,连人带车就在兵荒马乱中被大兵抓去,祥子失去了洋车,只牵回三匹骆驼;第二次,祥子没有灰心,他依然倔强地从头开始,拉车攒钱,想再买一辆车,这次采用了以在杨家和曹家拉包月的方式。
可是,还没有等他再买上车,所有的积蓄又被孙侦探敲诈、洗劫一空,买车的梦想再次成泡影;第三次,祥子还是想再买辆车,结果用虎妞的钱买了一辆拉散座。
好景不长,因虎妞死于难产,他不得不卖掉人力车去料理丧事。
至此,他的人生理想彻底破灭了。
(2)祥子本身就是一个人力车夫,“拉车夫”直接点出了祥子的职业;小说自始至终围绕祥子拉车,描写了他三起三落的人生经历,“拉车夫”的书名概括了文章故事情节;“拉车夫”点明了祥子处于社会底层的身份,更能凸现劳动人民的贫苦生活与悲惨命运。
故答案为:⑴①二落:祥子辛苦攒的钱被孙侦探骗去。
②三起:虎妞以低价给祥子买了邻居二强子的车。
③三落:为了置办虎妞的丧事,祥子卖掉了车。
⑵①标题直接点出了祥子的职业。
②小说自始至终围绕祥子拉车展开故事情节。
部编初中七年级下学期语文名著阅读专项训练及答案(Word版)

部编初中七年级下学期语文名著阅读专项训练及答案(Word版)一、部编七年级语文下册名著阅读1.阅读《骆驼祥子》选段,完成题目。
祥子的脸通红,手哆嗦着,拍出九十六块钱来:“我要这辆车!”铺主打算挤到个整数,说了不知多少话,把他的车拉出去又拉进来,支开棚子,又放下,按按喇叭,每一个动作都伴着一大串最好的形容词;最后还在钢轮条上踢了两脚,“听听声儿吧,铃铛似的!拉去吧,你就是把车拉碎了,要是钢条软了一根,你拿回来,把它摔在我脸上!一百块,少一分咱们吹!”样子把钱又数了一追:“我要这辆车,九十六!”铺主知道是遇见了一个死心眼的人,看看钱,看看祥子,叹了口气:“交个朋友,车算你的了。
保六个月,除非你把大箱碰碎,我都白给修理。
保单,拿着!”(1)结合选段中的相关语句,简要分析样子的性格。
(2)小说结尾写道:“祥子还在那文化之城,可是变成了走兽。
一点也不是他自己的过错。
你认同这种说法吗?结合整部小说,谈谈你的观点,并用具体情节支撑你的观点。
【答案】(1)示例1:选段通过“脸通红”“手哆嗦”等细节写出了祥子买车时的激动、急迫,表现了祥子朴实(内向、老实)的性格。
示例2:选段通过祥子“我要这辆年”两句重复的语言,表现了祥子坚定(执拗、朴实、死心眼)的性格。
(2)示例1:同意。
老实、健壮、坚忍的祥子最终沦为麻木、倒、狡猾、自暴自奔的“走兽原因主要有两个方面:黑暗的社会是造成祥子悲剧人生的主要原因(车被大兵抢走了,买车的钱被孙侦探敲诈去了,他的希望次次破灭)。
他人的影响也是造成悲剧的另一个原因(虎妞的难产死亡,小福子的自杀)。
示例2:不同意。
“一点也不是他自己的过错”这话太绝对,祥子自身的性格局限(双重性、堕落性、劣根性)也是悲剧人生的一个因素,例如他完全可以带小福子过上安定的生活,但他怕小福子一家拖累自己,没有答应小福子的请求,造成小福子失去最后的希望。
他的性格局限对他的人生悲剧造成了不可忽视的影响。
【解析】【分析】⑴起初,祥子是一个纯朴、善良、为人正直并追求独立的人。
部编初中七年级 下册语文 名著阅读训练试题及答案(Word版)

部编初中七年级下册语文名著阅读训练试题及答案(Word版)一、部编七年级语文下册名著阅读1.圈点批注法是古人读书时常用的传统方法,小涵就用这种方法阅读《骆驼祥子》,当他读到下面这个片段时,在旁边作了如下批注。
(2)小涵在批注中提出了“拉车夫”作为书名有何好处的疑问,根据你对全书的阅读理解,帮他解答困惑。
【答案】(1)①二落:祥子辛苦攒的钱被孙侦探骗去。
②三起:虎妞以低价给祥子买了邻居二强子的车。
③三落:为了置办虎妞的丧事,祥子卖掉了车。
(2)①标题直接点出了祥子的职业。
②小说自始至终围绕祥子拉车展开故事情节。
③以此为题更能凸现劳动人民的贫苦生活与悲惨命运。
【解析】【分析】(1)《骆驼祥子》讲述的是中国北平城里的一个年轻好强、充满生命活力的人力车夫祥子三起三落的人生经历。
第一次,祥子渴望以自己的诚实劳动买一辆属于自己的车。
他用三年的时间省吃俭用,终于实现了理想,以拉散座的方式,成为自食其力的上等车夫。
但刚拉半年,连人带车就在兵荒马乱中被大兵抓去,祥子失去了洋车,只牵回三匹骆驼;第二次,祥子没有灰心,他依然倔强地从头开始,拉车攒钱,想再买一辆车,这次采用了以在杨家和曹家拉包月的方式。
可是,还没有等他再买上车,所有的积蓄又被孙侦探敲诈、洗劫一空,买车的梦想再次成泡影;第三次,祥子还是想再买辆车,结果用虎妞的钱买了一辆拉散座。
好景不长,因虎妞死于难产,他不得不卖掉人力车去料理丧事。
至此,他的人生理想彻底破灭了。
(2)祥子本身就是一个人力车夫,“拉车夫”直接点出了祥子的职业;小说自始至终围绕祥子拉车,描写了他三起三落的人生经历,“拉车夫”的书名概括了文章故事情节;“拉车夫”点明了祥子处于社会底层的身份,更能凸现劳动人民的贫苦生活与悲惨命运。
故答案为:⑴①二落:祥子辛苦攒的钱被孙侦探骗去。
②三起:虎妞以低价给祥子买了邻居二强子的车。
③三落:为了置办虎妞的丧事,祥子卖掉了车。
⑵①标题直接点出了祥子的职业。
②小说自始至终围绕祥子拉车展开故事情节。
新七年级 语文下册名著阅读专项训练及解析

新七年级语文下册名著阅读专项训练及解析一、部编七年级语文下册名著阅读1.圈点批注法是古人读书时常用的传统方法,小涵就用这种方法阅读《骆驼祥子》,当他读到下面这个片段时,在旁边作了如下批注。
(2)小涵在批注中提出了“拉车夫”作为书名有何好处的疑问,根据你对全书的阅读理解,帮他解答困惑。
【答案】(1)①二落:祥子辛苦攒的钱被孙侦探骗去。
②三起:虎妞以低价给祥子买了邻居二强子的车。
③三落:为了置办虎妞的丧事,祥子卖掉了车。
(2)①标题直接点出了祥子的职业。
②小说自始至终围绕祥子拉车展开故事情节。
③以此为题更能凸现劳动人民的贫苦生活与悲惨命运。
【解析】【分析】(1)《骆驼祥子》讲述的是中国北平城里的一个年轻好强、充满生命活力的人力车夫祥子三起三落的人生经历。
第一次,祥子渴望以自己的诚实劳动买一辆属于自己的车。
他用三年的时间省吃俭用,终于实现了理想,以拉散座的方式,成为自食其力的上等车夫。
但刚拉半年,连人带车就在兵荒马乱中被大兵抓去,祥子失去了洋车,只牵回三匹骆驼;第二次,祥子没有灰心,他依然倔强地从头开始,拉车攒钱,想再买一辆车,这次采用了以在杨家和曹家拉包月的方式。
可是,还没有等他再买上车,所有的积蓄又被孙侦探敲诈、洗劫一空,买车的梦想再次成泡影;第三次,祥子还是想再买辆车,结果用虎妞的钱买了一辆拉散座。
好景不长,因虎妞死于难产,他不得不卖掉人力车去料理丧事。
至此,他的人生理想彻底破灭了。
(2)祥子本身就是一个人力车夫,“拉车夫”直接点出了祥子的职业;小说自始至终围绕祥子拉车,描写了他三起三落的人生经历,“拉车夫”的书名概括了文章故事情节;“拉车夫”点明了祥子处于社会底层的身份,更能凸现劳动人民的贫苦生活与悲惨命运。
故答案为:⑴①二落:祥子辛苦攒的钱被孙侦探骗去。
②三起:虎妞以低价给祥子买了邻居二强子的车。
③三落:为了置办虎妞的丧事,祥子卖掉了车。
⑵①标题直接点出了祥子的职业。
②小说自始至终围绕祥子拉车展开故事情节。
部编初中七年级下学期语文名著阅读专项训练含答案(Word版)

部编初中七年级下学期语文名著阅读专项训练含答案(Word版)一、部编七年级语文下册名著阅读1.阅读下面语段,回答问题。
尼摩船长走在前面,他的同伴在后面距离好几步跟随着我们。
康塞尔和我,彼此紧挨着,好像我们可以通过我们的金属外壳交谈似的。
我不再感到我的衣服,我的鞋底,我的空气箱的沉重了,也不觉得这厚厚的圆球的分量,我的脑袋在圆球中间摇来晃去,像杏仁在它的核中滚动一般。
(1)选文出自世界文学名著《________》。
(2)尼摩船长等人散步的地点是()A.雪山上B.太空中C.海底D.船上(3)说说小说中的灵魂人物尼摩船长是个怎样的人。
【答案】(1)海底两万里(2)C(3)示例1:尼摩船长逃避人类,蛰居海底,而又隐隐约约和陆地上的某些人有一种特殊联系。
他富有同情心,性格阴郁、知识渊博、带有浪漫、神秘色彩,是一个非常吸引人的人物。
示例2:尼摩船长是一位不明国籍的神秘人物,是杰出的建筑师、工程师、航海家和学者。
他身材高大,目光犀利,有着哲人般的沉静,蔑视人类社会的法规。
他勇敢刚毅,有着超人的智慧,乐观自信,富有同情心,崇尚自由独立,是一名富有正义感、反对压迫的战士。
【解析】【分析】(1)根据文段中“尼摩船长、康塞尔”等人名可知选自《海底两万里》。
(2)此题考查学生对名著知识的掌握情况。
由文段中“我不再感到我的衣服,我的鞋底,我的空气箱的沉重了,也不觉得这厚厚的圆球的分量”可以分析,尼摩船长等人散步的地点是海底,因为有水的浮力。
故选C。
(3)本题考查对名著人物形象的分析。
尼摩是个有正义感的反抗英雄,他对民族压迫和殖民主义极端痛恨,向往民主与自由。
这个知识渊博的工程师,遇事头脑冷静,沉着而又机智。
表面看来,尼摩艇长似乎是个与世隔绝的心如死灰的隐士,然而从他内心深处迸发出的炽热的感情,表明他是一个时刻关注着世界政治风云的科学战士。
尼摩艇长所渴望的不是金钱和财富,而是人身的自由和幸福。
结合作品内容分析,尼摩船长很勇敢、沉着冷静,在印度人遇到危险时,他毫不犹豫地选择了同鲨鱼搏斗;在与鲨鱼的搏斗中,毫不慌乱,冷静地选择进攻的时机;“尼摩船长首先关心的事是要救活这个不幸的采珠人”,他富有爱心,关爱被压迫国家的人民;他愿意用自己的生去换取印度人的生命,有牺牲精神。
七年级 下学期语文名著阅读专项训练(Word版)

七年级下学期语文名著阅读专项训练(Word版)一、部编七年级语文下册名著阅读1.阅读下面文段,完成后面的问题。
唐僧大惊道:“悟空,这个人才死了,怎么就化作一堆骷髅?”行者道:“他是个潜灵作怪的僵尸,被我打杀,他就现了本相。
他那脊梁上有一行字,叫做‘白骨夫人’。
”唐僧倒也信了;怎禁那八戒旁边唆嘴道:“师父,他的手重把人打死,只怕你念那话儿,故意变化这个模样,掩你的眼泪哩!”唐僧果然耳软,又信了他,随复念起。
行者禁不得疼痛,跪于路旁,只叫“莫念!莫念!”唐僧道:“猴头,还有甚说话!出家人行善。
你在这荒郊野外,一连打死三人,倘到城市之中,人烟凑集之所,撞出大祸,教我怎的脱身?你回去罢!”行者道:“师父错怪了我也。
这厮分明是个妖魔,他实有心害你。
我打死他,替你除了害,你却不认得,反信了那呆子,屡次逐我。
”(1)上文是《西游记》第27回的节选,作者是________朝代________。
该回目讲述了一个精彩的故事,这个故事叫________。
(2)根据文段中的对话描写,说说唐僧有怎样的性格特征。
【答案】(1)吴承恩;明代;三打白骨精(2)唐僧不辨妖魔,不辨是非,耳根子软(立场不坚定)。
【解析】【分析】(1)《西游记》是中国古典四大名著之一,由明代文学家吴承恩编写而成。
此书描写的是孙悟空、猪八戒、沙悟净保护唐僧西天取经的传奇故事。
从文中重点词语“白骨夫人”推断,该回目的故事名字叫“三打白骨精”。
(2)人物性格分析的题目应该首先从人物的语言、动作、心理、肖像和其它侧面的描写中指出人物的性格,然后结合文章的内容进行分析,即列举文中反映该性格特征的事例。
如“唐僧果然耳软,又信了他,随复念起”“猴头,还有甚说话!出家人行善。
你在这荒郊野外,一连打死三人,倘到城市之中,人烟凑集之所,撞出大祸,教我怎的脱身?你回去罢”等描写即可分析出唐僧是一个不辨妖魔,不辨是非,耳根子软的僧人。
故答案为:⑴吴承恩;明代;三打白骨精;⑵唐僧不辨妖魔,不辨是非,耳根子软(立场不坚定)。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初中语文名著阅读专题训练试题j一、填空题。
(每空1分,共40分)1、鲁迅先生回忆自己青少年时期生活经历的一部散文集是《朝花夕拾》,《藤野先生》是其中的一篇。
这篇散文记叙了作者在日本仙台(地名)学医的生活,其中匿名信事件和看电影事件令他感受到国人的麻木,这使他作出了弃医从文的选择。
2、《水浒传》的作者是___施耐庵 _。
该书中英雄人物性格各不相同,但在“义”这一点上却是相同的。
武松怒杀潘金莲、醉打蒋门神,是“义”;晁盖劫取生辰纲是“义”;宋江私放晁盖是“义”;鲁智深拳打镇关西(其它合适也可)也是“义”。
此书中与《三国演义》中诸葛亮齐名的人是吴用,绰号智多星。
3、《繁星·春水》作者是冰心 ,原名谢婉莹 ,福建长乐人。
这本书大致包括三个方面的内容: 母爱、童真、自然。
4、格列佛先后游历了小人国(利立浦特),大人国(布罗卜丁奈格)、勒皮他(飞岛国)、和慧骃国四个国家。
5、祥子三次买车又三次失去,第一次失车是因为被宪兵抢去,第二次失车是因为被孙侦探搜刮去,第三次失车是因为为置办虎妞丧事而被迫卖掉。
6、《名人传》是19世纪末20世纪初法国作家罗曼·罗兰创作的传记作品,它包括《贝多芬传》、《米开朗琪罗传》、《托尔斯泰传》三部传记。
7、《生命的意义》作者是苏联(国)作家。
奥斯特洛夫斯基(名),文中的主人公是保尔·柯察金8、《二十四孝图》中,子路负米、敦巨埋儿、老莱娱亲(写出其中两个即可)等都是孝道故事的名称。
鲁迅针对这些孝道故事做了分析,揭示了封建孝道的虚伪和残酷。
9、古典名著中有很多“三”的故事,《三国演义》中的“三英战吕布”、“桃园三结义”,《西游记》中的“三打白骨精”、“三借芭蕉扇”、《水浒传》“施恩三入死牢”、“宋公明三打祝家庄”、“宋江三败高太尉(高俅)”,《红楼梦》中“刘姥姥三进荣国府”等,都家喻户晓。
10、孙悟空第一个师傅是__菩提祖师_,它的兵器原是大禹治水的定海神针 ,又唤如意金箍棒 ,大闹天宫后被如来佛祖压在五行xíng山,后皈依佛门,唐僧为他取名孙1、关关雎鸠,在河之洲, 窈窕淑女,君子好逑;。
(《诗经》)2、几处早莺争暖树, 谁家新燕啄春泥。
(白居易《钱塘湖春行》)3、感时花溅泪, 恨别鸟惊心。
(杜甫《春望》)4、力尽不知热, 但惜夏日长。
(白居易《观刈麦》)5、商女不知亡国恨, 隔江犹唱《后庭花》。
(杜牧《泊秦淮》)6、人生自古谁无死, 留取丹心照汗青。
(文天祥《过零丁洋》)7、塞下秋来风景异, 衡阳雁去无留意。
(范仲淹《渔家傲》)8、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
(杜牧《赤壁》)9、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
(龚自珍《己亥杂诗》)10、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
(李商隐《夜雨寄北》)11、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陆游《游山西村》)12、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杜甫《望岳》)13、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
(李商隐《无题》)14、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李白《行路难》)三、选择题。
(每题1分,共15分)1、“无常”这个“鬼而人,理而情”的形象受到民众的喜爱,主要原因是:(D )A、形象好看B、活泼诙谐C、能勾摄恶人魂魄D、公正的裁判是在阴间( 鲁迅在《无常》一文中,通过对无常的描述,指出“公正的裁判是在阴间”,以讽刺当时社会上的“正人君子”之流。
)2、“这是一个高大身材,长头发,眼球白多黑少的人,看人总像在渺视”。
这段文字描写的是:( B )A、孔乙己B、范爱农C、藤野先生D、寿镜吾老先生3、《朝花夕拾》中,阿长的性格给我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下列哪一个不是阿长的性格特点( C )A、迷信B、不拘小节C、马虎D、朴实4、《童年》中两个舅舅互相斗争的主要原因是( A )A、都想得到父亲的财产B、为了照顾阿辽沙C、格里高里的挑唆D、为了阿辽沙的舅妈5、下面哪项不是《格列佛游记》中拉格多大科学院的研究( C )A、从黄瓜里提取阳光B、把粪便还原为食物C、用牛耕地D、将冰煅烧成火药6、《鲁滨孙漂流记》中为什么叫黑人为星期五?( A )A、因为他是星期五被救的B、因为他长得像星期五C、随便叫的D、这是他本身的名字7、下列选项中不是格列佛在大人国遇到的麻烦是( C )A、遭到两只老鼠的攻击B、到集市上耍把戏供人欣赏C、被人指控犯有叛国罪,逃往不来夫斯库D、在箱里被鹰叼走8、下列故事情节中,不是鲁滨孙经历的一项是( D )A、从巴西到非洲贩卖黑奴的途中,他遇到了很大的风暴,被刮到荒岛上幸存下来。
B、他从叛变的船员手中解救了落难的船长,并随船长返回了英国。
C、他到非州去贩卖小玩意儿和零碎货赚了一笔钱,这使他发财的欲望更强烈了。
D、航海遭遇风暴后,他游到岸边沉沉睡去,醒来时发现自己被捆住。
9、《钢铁是怎样炼成的》中,保尔是在谁的影响下走向革命道路?( C )A、阿维尔巴赫教授B、巴扎诺娃C、朱赫莱D、母亲10、保尔的妻子是:( C )A、娃莲B、冬妮娅C、达雅D、丽达11、在乌鸡国中害死国王、霸占王位的妖怪,是哪路神仙的坐骑?( A )A、文殊菩萨B、普贤菩萨C、观音菩萨D、地藏王菩萨12、下列不是对高尔基《童年》中外祖父卡希林形象描述的一项是( D )A、大义灭亲B、唯利是图C、寡情薄意D、凶恶残暴13、曾经火并王伦的人物是( D )A、吴用B、武松C、李逵D、林冲14、哪一件不是教皇尤里乌斯二世强迫米开朗琪罗做的( D )A、绘西斯廷教堂的拱顶B、在洛尼亚为教皇建一尊青铜巨雕C、为教皇建造一座陵寝D、修造圣•洛朗教堂的面墙15、贝多芬献给恋爱对象朱莉埃塔的作品是( A )A、《月光奏鸣曲》B、《英雄》C、《第九交响曲》D、《田园交响曲》是针对“正人君子”的攻击引发的,嘲讽了他们散布的“流言”,表述了对猫“尽情折磨”弱者、“到处噑叫”、时而“一副媚态”等特性的憎恶;追忆童年时救养的一只可爱的隐鼠遭到摧残的经历和感受。
表现了对弱小者的同情和对暴虐者的憎恨。
出自《朝花夕拾》2、《琐记》、《藤野先生》、《范爱农》三篇作品,记述了作者离开家乡到南京、日本求学和回国后的一段经历。
(对)3、唐僧这一人物取材于唐代的一位著名高僧玄奘,他曾六次东渡日本。
(错)玄奘不是东渡日本是去天竺求佛,就是现在的汉传佛教。
东渡日本的是唐后期僧人鉴真他比玄奘晚了一百多年时间。
鉴真还是著名的医学家。
在日本很受尊敬,是日本佛教南山律宗的开山祖师。
4(错)因南海观世音菩萨出面才免于死罪,被贬到蛇盘山等待唐僧取经。
之后又误吃唐僧所骑的白马,被菩萨点化,变身为白龙马,皈依佛门,载乘唐僧上西天取经,最终修成正果,被升为八部天龙广力菩萨。
5、(错)出自《呐喊》6、达到目的。
(错)7、飞岛国的人是用蜘蛛来织丝的。
(对)8、小人国皇帝在打败敌国后授予格列佛的称号是那达克。
(对)9、《童年》是高尔基以自身经历为原形创作的自传体小说三步曲中的第一部,这部小说生动地再现了苏联下层人民的生活状况。
(错)是高尔基以自身经历为原型创作的自传体小说三部曲中的第一部(其他两部分别为《在人间》、《我的大学》)。
讲述了阿廖沙(高尔基的乳名)三岁到十岁这一时期的童年生活,生动地再现了19世纪七八十年代前苏联下层人民的生活状况,写出了高尔基对苦难的认识,对社会人生的独特见解,字里行间涌动着一股生生不息的热望与坚强。
10、冬妮娅天真、淳朴、醉心于爱情,最后由小资产阶级小姐完全变成时代落伍者和寄生虫。
(对)五、简答题1、形象:八戒性格温和,憨厚单纯,力气大、作战勇敢,但又好吃懒做,爱占小便宜,贪图女色,经常被妖怪的美色所迷,难分敌我。
他对师兄的话言听计从,对师父忠心耿耿,为唐僧西天取经立下汗马功劳,是个被人们喜爱同情的喜剧人物。
具体事例略。
(能结合具体事例谈其两点即可)2、例:人物形象上,《格列佛游记》中格列佛每漂流到一个地方,必然去认识那里社会种种形式的政治生活,作者假借格列佛来曲折反映当时的英国现实;《鲁滨孙漂流记》中,作者主要赞扬了主人公的那种在恶劣环境下坚强生存、改善生活、与天斗的一种强大的精神。
主题思想上,《鲁滨孙漂流记》通过笔下鲁滨孙进化的结果,终于承认与赞扬了英国现存文明,而斯威夫特笔下的格列佛却完全否定了笛福所肯定的那些所谓文明的东西,从而表达了对当时英国虚伪文明的愤懑情绪。
写作手法上,《格列佛游记》主要运用了童话的形式并加入了夸张、讽刺的手法,而《鲁滨孙漂流记》主要运用了写实手法。
(答出其中一点即可)3、先是高衙内戏林冲之妻,被林冲喝退后又定毒计,将林妻骗至路家,林妻抵死不从,林冲闻信赶来,将路家砸得粉碎。
后来高太尉命林冲携刀往来比试,结果误入白虎节堂被判刺配沧州。
途中,两公人在野猪林内欲害林冲,幸为鲁智深所救。
到沧州后管草料场,高俅为除后患派陆谦追踪而至,设毒计火烧草料场,所幸林冲躲过此劫,杀掉陆谦,得柴进引荐雪夜上梁山。
(能抓住林冲被逼情节即可)4、保尔个性倔强,不畏困难,勇敢坚强,意志坚定,对共产主义事业抱着坚定不移的信念。
具体事例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