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ecture5-1consumption theory I(微观经济学-东南大学,周勤)
合集下载
微观经济学第4讲-效用理论(消费者行为理论)

0 Q*
消费者剩 余
P*
消费者实际支付
反需求函数: P=P(Q)
19
Q*
例题
假定消费者的效用函数为U=q0.5+3M,其中q为某 商品的消费量,M为收入。 求:(1)该消费者的需求函数 (2)该消费者的反需求函数 (3)当p=1/12,q=4时的消费者剩余 解答:(1)MU=əU/əq=0.5q-0.5 货币的边际效用为λ =əU/əM=3 消费者均衡条件:为MU/p= λ ,有 0.5q-0.5 / p =3,需求函数为q = 1/36p2
C
对正常商品而言,收入效应和替代效应的 作用方向是相同的。此处,X商品价格上 涨,该二效应都减少了X商品的消费。
收入效应
5
18 替代效应
52
正常商品的收入效应和替代效应
分析说明
53
普通低劣品的替代效应和收入效应
X商品价格上升,E0’变为E1’,X 消费从X1减少至X2 可分为两个部分:
E0’-S’:替代效应,X消费从X1 减少至X3
Y dY MRS XY lim x 0 X dX (无差异曲线斜率的绝对值)
举例:
31
边际替代率的例子
无差异曲线的斜率的绝对值是递减的,也就是说 X商品对Y商品的边际替代率是递减的。
32
为什么边际替代率是递减的?
MRSXY= -ΔY /ΔX 分析:随着商品X的数量增加,其边际效用 递减。与此同时,Y商品消费的数量随之减 少,Y商品消费越少,其边际效用就越大。 这样,放弃的Y也变少。
PXQX+PYQY = M 即2×3+1×6 = 12
13
证明
MAX : U U ( X , Y ) 约束:PXX PYY M 构造拉格朗日函数: U [M ( PXX PYY )] L L L U 令 0,即 PX 0,即MUX PX X X X L L U 令 0,即 PY 0,即MUY PY Y Y Y L L 0,即 M ( PXX PYY ) 0 MUX MUY 可得, (货币的边际效用) PX PY
消费者剩 余
P*
消费者实际支付
反需求函数: P=P(Q)
19
Q*
例题
假定消费者的效用函数为U=q0.5+3M,其中q为某 商品的消费量,M为收入。 求:(1)该消费者的需求函数 (2)该消费者的反需求函数 (3)当p=1/12,q=4时的消费者剩余 解答:(1)MU=əU/əq=0.5q-0.5 货币的边际效用为λ =əU/əM=3 消费者均衡条件:为MU/p= λ ,有 0.5q-0.5 / p =3,需求函数为q = 1/36p2
C
对正常商品而言,收入效应和替代效应的 作用方向是相同的。此处,X商品价格上 涨,该二效应都减少了X商品的消费。
收入效应
5
18 替代效应
52
正常商品的收入效应和替代效应
分析说明
53
普通低劣品的替代效应和收入效应
X商品价格上升,E0’变为E1’,X 消费从X1减少至X2 可分为两个部分:
E0’-S’:替代效应,X消费从X1 减少至X3
Y dY MRS XY lim x 0 X dX (无差异曲线斜率的绝对值)
举例:
31
边际替代率的例子
无差异曲线的斜率的绝对值是递减的,也就是说 X商品对Y商品的边际替代率是递减的。
32
为什么边际替代率是递减的?
MRSXY= -ΔY /ΔX 分析:随着商品X的数量增加,其边际效用 递减。与此同时,Y商品消费的数量随之减 少,Y商品消费越少,其边际效用就越大。 这样,放弃的Y也变少。
PXQX+PYQY = M 即2×3+1×6 = 12
13
证明
MAX : U U ( X , Y ) 约束:PXX PYY M 构造拉格朗日函数: U [M ( PXX PYY )] L L L U 令 0,即 PX 0,即MUX PX X X X L L U 令 0,即 PY 0,即MUY PY Y Y Y L L 0,即 M ( PXX PYY ) 0 MUX MUY 可得, (货币的边际效用) PX PY
《微观经济学》第三章--消费者行为理论PPT课件

需求量之间关系的曲线,也称收入 需求曲线。
42
1、恩格尔曲线
(1)恩格尔曲 线的推导
43
(2)恩格尔曲线的形状
44
2、恩格尔定律和恩格尔系数
(1)恩格尔定律 收人水平越低的家庭,用于购买食品
的支出占其全部消费支出的比例就越大, 随着人们收入水平的提高,人们用于食 品的支出在全部消费支出中的比例会逐 步下降。
PX
PY
4< 0 10 20 2< 6 10 20
0< 5 10 20 2 4 10 20 4> 3 10 20
0> 2 10 20
总效用
5 18 26 29 27 2120
五、边际效用递减规律与 需求定理
消费者为购买一定量某物品所愿意付出的货 币价格取决于他从这一定量物品中所获得的 效用。
随着消费者购买的某物品数量的增加,该物 品给消费者所带来的边际效用是递减的
25
2、边际替代率递减规律
变动情况
ΔX
ΔY
MRSXY
a—b
5
b—c
5
c—d
5
d—e
5
e—f
5
12
2.4
5
1
3
0.6
2
0.4
1
0.2
边际替代率递减的原因是,随着X商品的增加, 它的边际效用在递减;随着Y商品的减少,它的 边际效用在递增。这样,每增加一定数量的X商 品,所能代替的Y商品的数量就越来越少。
P1 Q1 P2 Q2 Pn Qn M
MU1 MU2 MUn
P1
P2
Pn
(1) (2)
10
四、消费者均衡
1、消费者均衡的条件(以消费两种商品为例)
42
1、恩格尔曲线
(1)恩格尔曲 线的推导
43
(2)恩格尔曲线的形状
44
2、恩格尔定律和恩格尔系数
(1)恩格尔定律 收人水平越低的家庭,用于购买食品
的支出占其全部消费支出的比例就越大, 随着人们收入水平的提高,人们用于食 品的支出在全部消费支出中的比例会逐 步下降。
PX
PY
4< 0 10 20 2< 6 10 20
0< 5 10 20 2 4 10 20 4> 3 10 20
0> 2 10 20
总效用
5 18 26 29 27 2120
五、边际效用递减规律与 需求定理
消费者为购买一定量某物品所愿意付出的货 币价格取决于他从这一定量物品中所获得的 效用。
随着消费者购买的某物品数量的增加,该物 品给消费者所带来的边际效用是递减的
25
2、边际替代率递减规律
变动情况
ΔX
ΔY
MRSXY
a—b
5
b—c
5
c—d
5
d—e
5
e—f
5
12
2.4
5
1
3
0.6
2
0.4
1
0.2
边际替代率递减的原因是,随着X商品的增加, 它的边际效用在递减;随着Y商品的减少,它的 边际效用在递增。这样,每增加一定数量的X商 品,所能代替的Y商品的数量就越来越少。
P1 Q1 P2 Q2 Pn Qn M
MU1 MU2 MUn
P1
P2
Pn
(1) (2)
10
四、消费者均衡
1、消费者均衡的条件(以消费两种商品为例)
微观经济学(5)消费者理论.ppt

P3
B1 B2 A
BC
0 X1 X2 X3
B3
X1
需求曲线
X1
1、消费者收入增加,则
A、消费者的无差异曲线外移 B、将购买更多的各种商品 C、消费者的预算线外移 D、购买更多的低档商品
47
2、预算线斜率发生变化的原 因是
A、消费者购买了更多的消费组合 B、消费品的相对价格变化 C、消费者的收入上升 D、消费品的绝对价格变化
25
26
整个市场的消费者剩余
P
需求曲线以下和价格以上的面积
A
衡量市场的消费者剩余。
消费者剩余
B
市场价格 P0
总的购买成本
需求
O
Q0
Q
27
4. 无差异曲线分析法
无差异曲线及其特点 边际替代率及边际替代率递减 预算约束线 消费者均衡 消费者均衡的变动
28
消费组合和偏好
消费组合:两种或两种以上消费品及消费数量 组合A:1斤苹果、2斤香蕉 组合B:2斤苹果、1斤香蕉
第5讲 需求和消费者行为
1. 选择和效用理论 2. 等边际法则 3.替代效应和收入效应 4.消费者剩余 5.无差异曲线分析法
1
1.选择和效用理论
效用:人们从物品的消费中得到的满 足程度。
消费者选择行为:效用最大化,即 选择自己最偏好的消费品组合。
2
总效用和边际效用
总效用:从一定数量的商品的消费中 所得到的总的满足程度。
I
或
X2
P1 P2
I X1 P2
斜率= P1
P2
D
30
X1
X1
I P1
消费者均衡
42
消费者均衡的变化
B1 B2 A
BC
0 X1 X2 X3
B3
X1
需求曲线
X1
1、消费者收入增加,则
A、消费者的无差异曲线外移 B、将购买更多的各种商品 C、消费者的预算线外移 D、购买更多的低档商品
47
2、预算线斜率发生变化的原 因是
A、消费者购买了更多的消费组合 B、消费品的相对价格变化 C、消费者的收入上升 D、消费品的绝对价格变化
25
26
整个市场的消费者剩余
P
需求曲线以下和价格以上的面积
A
衡量市场的消费者剩余。
消费者剩余
B
市场价格 P0
总的购买成本
需求
O
Q0
Q
27
4. 无差异曲线分析法
无差异曲线及其特点 边际替代率及边际替代率递减 预算约束线 消费者均衡 消费者均衡的变动
28
消费组合和偏好
消费组合:两种或两种以上消费品及消费数量 组合A:1斤苹果、2斤香蕉 组合B:2斤苹果、1斤香蕉
第5讲 需求和消费者行为
1. 选择和效用理论 2. 等边际法则 3.替代效应和收入效应 4.消费者剩余 5.无差异曲线分析法
1
1.选择和效用理论
效用:人们从物品的消费中得到的满 足程度。
消费者选择行为:效用最大化,即 选择自己最偏好的消费品组合。
2
总效用和边际效用
总效用:从一定数量的商品的消费中 所得到的总的满足程度。
I
或
X2
P1 P2
I X1 P2
斜率= P1
P2
D
30
X1
X1
I P1
消费者均衡
42
消费者均衡的变化
微观经济学课件◇----第三章:消费者行为理论 (PowerPoint课件)

X , MUX
②代数形式: dMU X dU2 (X) 0; dU(X) 0
dX
dX 2
dX
③几何形式: MUX MU(X)
0 TUX
0
6
X
U(X)
6
X
二、消费者偏好与无差异曲线
1、消费者偏好的假定
(1)偏好的唯一性
(2)偏好的可传递性 A B, B C A C
PE
0
PX
SE IE
<0 >0
且SE>IE PE 0
M’
E1
U2
E3
N1
0 X1 X2 X3
(I) P1
U1 N’
N2
IX () P2
低档品的价格效应分解
Y(其他商品)
PX
S E: I E:
X1X3 X3X2
>0
<0 且SE<IE
PE
0
M
E2
M’
E1
U2
MU X MU Y
X Y
, MU X , MU Y
X
, MRS XY
(2)边际替代率递减规律
为维持效用水平不变,随着一种商品消费量的连续 增加,消费者为得到每一单位该商品所愿意放弃的 另一种商品的消费量会越来越少。
X , MRSXY ; X , MRSXY (Y , MRSYX ; Y , MRSYX )
(1)斜率为负
(2.5,20) U4 Y D E(4,20)
(2)离原点越远的无差异曲 15
线代表的效用水平越高
高级微观经济学讲义 (1)

5.Relationship
• Hicks demand and expenditure function:
h(p, u ) p e(p, u )
2 – D p h(p, u ) D p e(p, u ) is s.n.s.d.
• Hicks and Walras demand:
3.Utility maximization
• Consumer’s problem (UMP):
max u ( x)
x0
s.t.
x B(p.w)
• The solutions x(p.w) are called Walras’ Demand Correspondence, or function if it’s single point.
3.Utility maximization
• Properties of x(p.w)
– HD0 – Satisfied Walras’ Law – If % are concave, x(p.w) are concave too, if % are strictly concave, x(p.w) is single point.
– % is local non-satiation: x X, and >0 there is a y, that y-x ,and y x
• proposition3: % is strong monotone, then it’s monotone; % is monotone, it’s local non-satiation.
2.From preferences to utility
• Convexity: x upper contour sets are convex.
微观经济学第三讲 消费者理论II

其次,假设 MRS12 < P1/P2 。不失一般性的,令 MRS12 = 1,P1/P2=5。这时,在效 用不变的前提下,增加一单位商品 1 消费者所愿意放弃的商品 2 的数量小于在市 场上需要放弃的数量——消费者需要用五单位的商品 2 换得一单位商品 1,而他 只愿意放弃一单位的商品 2,所以如果增加商品 1 的数量,必然会降低效用。那 如果减少商品 1 的数量呢? 一单位商品 1 在市场上可以换来五单位的商品 2, 而消费者只需要增加一单位的商品 2 就可以保持效用不变,所以多出来的四单位 商品 2 会使效用增加。因此,消费者会持续的用商品 1 换取商品 2,直至 MRS12 提 高到等于 P1/P2 为止。
(2)从代价角度去理解
MRS12 可以理解为消费者用商品 2 表示商品 1 的心理价格,或者说,是商品 1 在 消费者内心中的价值,P1/P2 是市场上用商品 2 表示商品 1 的(相对)价格。市
场价格是给定的,消费者会通过比较商品的心理价格和市场价格来决定是购买还 是出售。如果消费者认为商品所值(心理价格)大于其市场价格,即 MRS12 > P1/P2, 那么,他会选择增加持有。如,消费者认为商品 1 价值五单位的商品 2,但在市 场上只需付出一单位的商品 2 就可换得,所以通过交换,消费者相当于多赚了四 单位的商品 2,效用会相应增加。同理,如果消费者认为商品所值(心理价格) 小于其市场价格,即 MRS12 < P1/P2 ,那么,他会选择减少持有。如,消费者认为 一单位商品 1 就值一单位的商品 2,但是市场上却愿意为之出价五单位的商品 2, 那么,卖出商品 1 显然是划算的,因为可以多得到四单位的商品 2。简言之,与 我们内心对商品的评估相比,市场价格低则买入,市场价格高则卖出,买卖交易 直到商品的内心所值和市场价格价格相等为止,即,MRS12=P1/P2。
(2)从代价角度去理解
MRS12 可以理解为消费者用商品 2 表示商品 1 的心理价格,或者说,是商品 1 在 消费者内心中的价值,P1/P2 是市场上用商品 2 表示商品 1 的(相对)价格。市
场价格是给定的,消费者会通过比较商品的心理价格和市场价格来决定是购买还 是出售。如果消费者认为商品所值(心理价格)大于其市场价格,即 MRS12 > P1/P2, 那么,他会选择增加持有。如,消费者认为商品 1 价值五单位的商品 2,但在市 场上只需付出一单位的商品 2 就可换得,所以通过交换,消费者相当于多赚了四 单位的商品 2,效用会相应增加。同理,如果消费者认为商品所值(心理价格) 小于其市场价格,即 MRS12 < P1/P2 ,那么,他会选择减少持有。如,消费者认为 一单位商品 1 就值一单位的商品 2,但是市场上却愿意为之出价五单位的商品 2, 那么,卖出商品 1 显然是划算的,因为可以多得到四单位的商品 2。简言之,与 我们内心对商品的评估相比,市场价格低则买入,市场价格高则卖出,买卖交易 直到商品的内心所值和市场价格价格相等为止,即,MRS12=P1/P2。
微观经济学 消费者行为理论 课件

130
60 45 35 30 27
30
40 50 60 70 80
120
80 63 50 44 40
50
55 60 70 80 90
120
90 83 70 60 54
25
无差异曲线
X2
140 A 120 100 80 60 B 40 C D 20
.. . . . .. . .. . . . . ... . I
B C 4 5
0 1 2 3 (a)
Q
(b) 17
图2-3 消费者剩余
果珍饮料的消费者剩余表
支付意愿 (元) 5
4 3 2 1
消费数量 (杯) 1
2 3 4 5
市场价格 (元) 1
1 1 1 1
消费者剩 余(元) 4
3 2 1 0
18
P A
消费者 剩余
B
P0
O
Q0
Q
19
第二节
序数效用分析
一、序数效用论的假设 二、无差异曲线 三、预算约束线 四、消费者均衡 五、收入与价格变化对消费者均衡的影响
条件: MU1 MU2 P1 = P2 = λ
(等边际原则)
MU1 MU2 MU1 MU2 若 P1 > P2 ,则增加对商品1的购买量,直至 P1 = P2 MU2 MU1 MU1 MU2 若 > P ,则增加对商品2的购买量,直至 = P P2 1 P2 1 MU1 MU1 > λ ,则增加对商品1的购买量,直至 = λ 若 P1 P1
(a)
QBd =fB(p) Q
0 10 20 30
0 10 20 30
0 10 20 30 40 50
(b)
西方经济学微观效用理论消费者行为理论

以商品x旳价格下降为例阐明
替代效应不变化效用水平 收入效应变化效用水平
宏微观经济学
假设X商品旳价格
下降,Y商品价格
不变,则对X商品
旳需求量增长,
其中,X 1X 3为替 代效应,X 3X 2为 收入效应
宏微观经济学
正常商品旳价格效应 =替代效应+收入效应 =X1X2=X1X3+X3X2
正常商品旳替代效应同价格 成反方向变化,收入效应同价格成反方
恩格尔系数= 食品支出变动的百分比 收入支出变动的百分比
宏微观经济学
恩格尔系数
恩格尔系数 • 30%下列
30%-40% 40%-50% 50%-60% 60%以上
生活水平 最富裕 富裕
小康水平 勉强度日 绝对贫困
宏微观经济学
历年来我国城乡居民旳恩格尔系数
年份
1957 1964 1981 1990 1997
宏微观经济学
消费
当工资增长时
工资
劳动力供 给曲线
收入效应
替代效应
闲暇小时
劳动供给小时数
a.对提升工资旳反应是享有更少旳闲暇
工资水平比较低时,其替代效应>收入效应
宏微观经济学
消费
工资
劳动力供 给曲线
替代效应
闲暇小时
收入效应
劳动供给小时数
b.对提升工资旳反应是享有更多旳闲暇
工资水平比较高时,其替代效应<收入效应
概念: 公式:
MRS xy
Y X
宏微观经济学
MRS递减规律
原因: MRS
递减
总效用不变 边际效用递减
公式: X • MU x Y • MU y
Y MU x X MU y
MRSxy
替代效应不变化效用水平 收入效应变化效用水平
宏微观经济学
假设X商品旳价格
下降,Y商品价格
不变,则对X商品
旳需求量增长,
其中,X 1X 3为替 代效应,X 3X 2为 收入效应
宏微观经济学
正常商品旳价格效应 =替代效应+收入效应 =X1X2=X1X3+X3X2
正常商品旳替代效应同价格 成反方向变化,收入效应同价格成反方
恩格尔系数= 食品支出变动的百分比 收入支出变动的百分比
宏微观经济学
恩格尔系数
恩格尔系数 • 30%下列
30%-40% 40%-50% 50%-60% 60%以上
生活水平 最富裕 富裕
小康水平 勉强度日 绝对贫困
宏微观经济学
历年来我国城乡居民旳恩格尔系数
年份
1957 1964 1981 1990 1997
宏微观经济学
消费
当工资增长时
工资
劳动力供 给曲线
收入效应
替代效应
闲暇小时
劳动供给小时数
a.对提升工资旳反应是享有更少旳闲暇
工资水平比较低时,其替代效应>收入效应
宏微观经济学
消费
工资
劳动力供 给曲线
替代效应
闲暇小时
收入效应
劳动供给小时数
b.对提升工资旳反应是享有更多旳闲暇
工资水平比较高时,其替代效应<收入效应
概念: 公式:
MRS xy
Y X
宏微观经济学
MRS递减规律
原因: MRS
递减
总效用不变 边际效用递减
公式: X • MU x Y • MU y
Y MU x X MU y
MRSxy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Giffen good: xl (p, w) / pl 0
See the fig.
xn ( p , w ) pn
x1 ( p , w ) pn
4.Demand function
Cournot
Aggregation: if Walrasian demand function x(p,w) is HD0 and satisfied Walras Law , then:
5.WA and demand law
Proposition5: x(p,w) satisfied only if: (p p) [x(p, w) x(p, w)] 0
WA if and and when
x(p, w) x(p, w) , (p p) [x(p, w) x(p, w)] 0
p x(p, w) w,if p x(p, w) w and x(p, w) x(p, w)
See the fig
demand function x(p,w) satisfied WA if for any (p, w) and (p, w) we have: .
For
x x(p, w) and p 0, w 0
(we will prove them next lecture)
4.Demand function
We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lth
effects:
Engel function: given price p ,function over wealth x(p, w) Wealth expansion path:
It’s reflexive:x X, x % x It’s transitive: x, y, z X,if x % y and y % z, then x % z
1.Preference
Propersition1:
if % is rational, then:
is reflexive and transitive and symmetric If x y % z, then x z
Prop.5
indicates, p x 0, or dp dx 0 that’s called “demand law ”, or “compensation demand law ”.
5.WA and demand law
Slutsky
matrix (substitution matrix)
x y x % y, but not y % x x y x % y,and y % x
An indifference relation “ ”:
1.Preference
Definition:
preference % on X is rational if:
It’s complete: x, y X,either x % y or y % x, or both
pDp x(p, w) x(p, w)T 0T
Engel
Aggregation: if Walrasian demand function x(p,w) satisfied Walras Law, then:
pDw x(p, w) 1
5.WA and demand law
Walrasian
Ep {x(p, w) : w 0}
Wealth effects:
(p , w) x1 w x2 (p , w) Dw x(p, w) w x (p , w) n w
4.Demand function
Wealth
is irreflexive and transitive
2.The rule of choice
We
can only observe what a man choice under a certain constrain. Is the man’s preference rational when we observed several choice of him? Or if his preference was rational, what rules will his choice take?
Choice
2.The rule of choice
Definition:
for (B , C (., % )), we say “rational preference % rationalization C (.) ( B , C (., % )) satisfied WA Propersition3: if and B contain all subsets of X that is ternary and less than ternary.
2.The rule of choice
Weak
Axiom of Revealed Preference (WARP or WA) : if x C ( B) for certainB B , and x, y B for B B and x, y B , y C( B) then must x C ( B) Revealed Preference “ % ”:
x % y B B , x, y B, and x C ( B)
2.The rule of choice
set C ( B, % ) {x B : x % y, y B} Proposition2: if % are rational, then choice construct (B , C (., % )) satisfied WA. Prop.2 indicate that if the decision-maker have rational preference, than his choice satisfied WA. Is his preference rational if his choice is observed satisfy WA?
effects
S (p, w) ( slk (p, w))nn
Substitution
slk (p, w) xl (p, w) xl (p, w) xk (p, w) pk w
S (p, w) is
n.s.d Giffen good is necessary inferior good.
example: X={x,y,z}, B ={{x,y},{y,z},{x,z}}, C({x,y})={x},C({y,z})={y},C({x,z})={z},(B , C(.)) satisfied WARP, but there is no rationalization preference relation over it.
See the fig
4.Demand function
Price
effects:
Supply curve: xl {x(p, w) : p l pl } Price effects:
(p, w) x1 p1 D p x(p, w) xn (p , w) p1
Advanced Economics
(lecture 5: consumption theory I)
Zhou Qin
Preference and Choice
Content:
Preference and rationality The rule of choice Budget Demand function WA and demanded law
petive budget
n p Consumption set X and it’s price
with the wealth w>0. Definition: Walras (competive) budget set
B(p, w) {x n : p x w}
effects:
Commodity l is normal goods if xl (p, w) / w 0 Commodity l is inferior goods if xl (p, w) / w 0 The demand is normal if xl (p, w) / w 0 l 1, n
2.The rule of choice
Choice
construct: a choice under certain
budget: (B , C(.))
Budget set: B X and B and B B ,B is a budget family, represented a limited list of all possible choice under certain system, nature, technology and other social environments that the decision-maker must take. Choice rule: C ( B) B,for B B , C (.) maybe contain more than one elements.
Proposition4:
if X is concave, then is B(p, w)
4.Demand function
any p and w are strictly positive, the corresponding demand set x(p,w) are nonempty, if x(p,w) is single point, we call it the Walrasian( Marshallian) demand function. x(p,w) is homogenous of degree zero and satisfied Walras’ law. That is px=w for al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