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与信息工程学院EDA实验报告

合集下载

eda技术实验报告

eda技术实验报告

eda技术实验报告EDA技术实验报告引言EDA(Electronic Design Automation)技术是电子设计自动化的缩写,是现代电子设计中不可或缺的一环。

它通过计算机辅助设计,提高了电路设计的效率和质量。

本文将介绍EDA技术的背景、应用和实验结果。

背景随着电子产品的不断发展,电路设计变得越来越复杂,传统的手工设计已经无法满足需求。

EDA技术的出现填补了这一空白。

它利用计算机的强大计算能力和算法,帮助设计师完成电路设计、仿真、布局和验证等工作。

应用1. 电路设计EDA技术的核心应用是电路设计。

通过EDA工具,设计师可以绘制电路图、选择器件、进行参数设置等。

EDA工具还可以自动进行电路优化,提高电路性能。

2. 仿真验证在电路设计完成后,需要对电路进行仿真验证。

EDA技术可以提供准确的仿真结果,帮助设计师分析电路的性能和稳定性。

仿真验证可以帮助设计师发现潜在的问题,提前解决。

3. 物理布局物理布局是将电路逻辑转化为实际的物理结构。

EDA技术可以自动进行物理布局,优化电路的面积和功耗。

物理布局的好坏直接影响到电路的性能和可靠性。

4. 电路验证在电路设计完成后,需要进行电路验证,确保电路的正确性和可靠性。

EDA技术可以自动进行电路验证,提供准确的验证结果。

电路验证可以帮助设计师发现设计缺陷,提高电路的可靠性。

实验设计在本次实验中,我们选择了一款EDA工具进行实验。

首先,我们设计了一个简单的数字电路,包括与门和或门。

然后,利用EDA工具进行电路仿真和优化。

最后,对电路进行物理布局和验证。

实验结果通过实验,我们得到了以下结果:1. 仿真结果显示,设计的数字电路在不同输入条件下均能正确输出结果,验证了电路的正确性。

2. 通过优化算法,我们成功提高了电路的性能,减少了功耗和面积。

3. 物理布局结果显示,电路的布局紧凑,满足了设计要求。

4. 电路验证结果显示,电路的功能和性能均符合设计要求,验证了电路的可靠性。

EDA仿真实验报告

EDA仿真实验报告

EDA仿真实验报告院系:电信学院学号:姓名:实验四、组合逻辑电路仿真实验一、组合逻辑电路分析仿真实验A B CU1A 74LS00DU1B 74LS00DU1C 74LS00D U2A74LS10DU2B74LS10DFXLC1A B将所得真值表填入表格1A BCF逻辑功能0 0 0 0 实 现 A,B,C 的 异 或0 0 1 1 0 1 0 1 0 1 1 1 1 0 0 1 1 0 1 1 1 1 0 1 111最简逻辑函数表达式F= A ’C+AB ’+BC ’依据真值表和逻辑函数表达式分析该逻辑电路的逻辑功能二、 组合逻辑电路设计仿真实验设计一个燃油锅炉报警逻辑电路:燃油喷嘴处于开启状态时,如果锅炉水温或者烟道温度过高则发出报警信号。

1、 根据实际问题,进行逻辑抽象,确定输入变量和输出变量,并进行逻辑赋值。

2、 在逻辑转换仪上列真值表并求出最简表达式。

3、 利用真值表求得逻辑电路图。

4、 验证逻辑是否正确。

①油嘴状态:1开启0关闭 报警信号:1报警0不报警 锅炉水温:1高0低 烟道温度:1高0低真值表Y(报警信号) A(油嘴状态) B(锅炉水温) C(烟道温度)0 1 0 01 1 0 11 1 1 01 1 1 10 0 XX②③三、常用组合逻辑电路部件功能测试仿真实验1、编码器逻辑功能仿真实验U174LS148DA09A17A26GS 14D313D41D52D212D111D010D74D63EI5EO15J1Key = A J2Key = B J3Key = C J4Key = D J5Key = E J6Key = F J7Key = G J8Key = HVCC5V集成8线-3线优先编码器真值表:输入 输出 0 1 2 3 4 5 6 7 A2 A1 A0 X X X X X X X 0 0 0 0 X X X X X X 0 1 0 0 1 X X X X X 0 1 1 0 1 0 X X X X 0 1 1 1 0 1 1 X X X 0 1 1 1 1 1 0 0 X X 0 1 1 1 1 1 1 0 1 X 0 1 1 1 1 1 1 1 1 0 0 1 1 1 1 1 1 1 1 1 1 11111111111分析验证集成8线-3线优先编码器的逻辑功能2、译码器逻辑功能仿真实验 2.1 3-8译码器逻辑功能仿真XWG1RT X O X XO O 0161531XLA1C Q T1FVCC 5VAB C Y0Y1Y2Y3Y4Y5Y6Y774LS138DY015Y114Y213Y312Y411Y510Y69Y77A 1B 2C 3G16~G2A 4~G2B5字产生信号发生器 逻辑显示器 (1)真值表输入 输出G1 G2A+G2B A B C Y 0’ Y 1’ Y 2’ Y 3’ Y 4’ Y 5’ Y 6’ Y 7’ 0 X 1 1 1 1 1 1 1 1X 1 0 0 0 0 0 0 0 0X X X X X X 0 0 0 0 0 1 0 1 0 0 1 1 1 0 0 1 0 1 1 1 0 1 1 1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0 1 1 1 1 1 1 1 1 0 1 1 1 1 1 1 1 1 0 1 1 1 1 1 1 1 1 0 1 1 1 1 1 1 1 1 0 1 1 1 1 1 1 1 1 0 1 1 1 1 1 1 1 1 0 1 1 1 1 1 1 1 1 0(2)逻辑分析仪工作波形分析验证集成3-8译码器的逻辑功能2.2七段显示译码器逻辑功能仿真XWG1RT X O X XO O 0161531AB C D 4511BD_5VDA 7DB 1DC 2DD 6OA 13OD 10OE 9OF 15OC 11OB 12OG14~EL 5~BI 4~LT3VCC 5V470¡Á7U1A B C D E F GCK真值表输入输出 D C B A OA OB OC OD OE OF OG 数码显示的数字0 0 0 0 1 1 1 1 1 1 0 0 0 0 0 1 0 1 1 0 0 0 0 1 0 0 1 0 1 1 0 1 1 0 1 2 0 0 1 1 1 1 1 1 0 0 1 3 0 1 0 0 0 1 1 0 0 1 1 4 0 1 0 1 1 0 1 1 0 1 1 5 0 1 1 0 0 0 1 1 1 1 1 6 0 1 1 1 1 1 1 0 0 0 0 7 1 0 0 0 1 1 1 1 1 1 1 8 1 0 0 11 1 1 1 0 0 193、数据选择器逻辑功能仿真实验YJ1Key = CVCC5VJ2Key = B J3Key = ACBAU174LS151D~W6D04D13D22D31D415D514D613D712A 11C 9B 10Y 5~G7真值表输入输出 输入 输出 C B A F C B A F 0 0 0 0 1 0 0 0 0 0 1 1 1 0 1 1 0 1 0 1 1 1 0 0 0 11111分析验证8选1数据选择器74LS151D 的逻辑功能实验五、时序逻辑电路仿真实验实验目的:1、掌握常用触发器的逻辑功能和时序特性。

eda技术实验报告

eda技术实验报告

EDA技术实验报告1. 背景介绍EDA(Exploratory Data Analysis)是指探索性数据分析,是数据科学和机器学习中一项重要的任务。

通过EDA技术,我们可以对数据集进行可视化和统计分析,从而深入了解数据的特征和结构,为后续的数据处理和建模提供指导。

2. 实验目的本实验旨在通过使用EDA技术来分析一个给定的数据集,并从中获取有价值的信息。

通过实践,我们将深入了解EDA技术的应用和优势。

3. 实验步骤步骤1:导入数据首先,我们需要将实验所需的数据导入到Python的数据分析库中。

我们可以使用pandas库读取数据集,并将其存储为DataFrame对象,以便后续的分析和处理。

import pandas as pd# 读取数据集data = pd.read_csv('data.csv')步骤2:数据概览在进行数据分析之前,我们先要对数据进行整体的了解。

我们可以通过以下几个步骤来获取数据的概览信息:1.查看数据的前几行,了解数据的结构和格式。

data.head()2.查看数据的基本统计信息,包括均值、标准差、最小值、最大值等。

data.describe()3.检查数据中是否存在缺失值或异常值。

data.isnull().sum()步骤3:数据可视化EDA技术的核心之一是数据可视化。

通过可视化数据,我们可以更直观地理解数据的分布和关系。

下面是几种常用的数据可视化方法:1.直方图:用于展示数值型数据的分布情况,可以帮助我们了解数据的集中趋势和离散程度。

data['column'].plot.hist()2.散点图:用于展示两个数值型变量之间的关系,可以帮助我们发现数据的相关性。

data.plot.scatter(x='column1', y='column2')3.条形图:用于展示类别型数据的分布情况,可以帮助我们比较不同类别之间的差异。

EDA实验报告(12份).pdf

EDA实验报告(12份).pdf

实验一组合电路的设计1. 实验目的:熟悉MAX + plus II 的VHDL 文本设计流程全过程,学习简单组合电路的设计、多层次电路设计、仿真和硬件测试。

2. 实验内容:设计一个2选1多路选择器,并进行仿真测试,给出仿真波形。

3. 实验程序如下:library ieee;use ieee.std_logic_1164.all; entity mux21a isport(a,b,s:in std_logic;y:out std_logic); end entity mux21a; architecture one of mux21a is beginy<=a when s='0' else b ; end architecture one ;4. 仿真波形(如图1-1所示)图1-1 2选1多路选择器仿真波形5. 试验总结:从仿真波形可以看出此2选1多路选择器是当s为低电平时,y输出为b, 当s为高电平时,y输出为a(y<=a when s='0' else b ;),完成2路选择输出。

实验二时序电路的设计1. 实验目的:熟悉MAX + plus II VHDL文本设计过程,学习简单的时序电路设计、仿真和测试。

2. 实验验内容:设计一个锁存器,并进行仿真测试,给出仿真波形。

3. 实验程序如下:library ieee;use ieee.std_logic_1164.all;entity suocun7 isport(clk: in std_logic;en: in std_logic;D: in std_logic_vector(7 downto 0);B:out std_logic_vector(7 downto 0)); end suocun7;architecture one of suocun7 issignal K: std_logic_vector(7 downto 0); beginprocess(clk,en,D)beginif clk'event and clk='1' thenif en ='0'thenK<=D;end if;end if;end process;B<=K;end one;4.仿真波形(如图2-1所示)图2-1 8位锁存器仿真波形此程序完成的是一个8位锁存器,当时钟上升沿到来(clk'event and clk='1')、使能端为低电平(en ='0')时,输出为时钟上升沿时的前一个数,从仿真波形看,实现了此功能。

EDA实验报告

EDA实验报告

EDA实验报告一、实验目的本实验旨在通过使用EDA(数据探索性分析)技术,进一步了解和分析所研究数据的特征、分布、关系以及可能存在的异常值等,从而为后续的数据建模和决策提供更加准确的依据。

二、实验步骤1. 数据收集与加载从数据源中获取所需数据集,并使用相应的数据加载工具将数据集导入到实验环境中。

多种数据源包括文件、数据库、API请求等方式均可。

2. 数据检查与预处理对导入的数据进行初步检查,包括数据类型、缺失值、异常值等方面的处理。

根据具体需求,对缺失值可以进行填充或删除操作,对异常值可以通过替换、删除或者修复的方式进行处理。

3. 数据探索性分析a) 描述性统计分析对各个变量进行描述性统计,包括计算均值、中位数、标准差等指标,以直观地了解数据的分布和变异程度。

b) 单变量分析对每个变量进行分析和探索,绘制直方图、箱线图、概率密度图等,以帮助我们了解变量的分布情况、异常值等。

c) 多变量分析使用散点图、柱状图、热力图等方式,对不同变量之间的关系进行分析。

可以通过相关性分析、协方差矩阵等方法来探索变量之间的线性关系。

4. 结果可视化在数据分析过程中,可以使用适当的可视化方法将分析结果直观地展示出来,如绘制折线图、散点图、热力图等。

可视化可以更好地理解数据的特征和趋势。

5. 异常检测与处理在探索性分析过程中,发现异常值后,需要进一步分析和决定如何处理它们。

可以采用剔除、修复等方式,使得数据能够更加符合实际情况。

6. 相关性分析对于关键变量之间的相互关系,可以使用相关性分析等统计方法来衡量它们的相关程度。

这可以帮助我们理解变量之间的影响和作用,以及它们与问题或目标变量之间的关系。

三、实验结果通过对所研究数据集的EDA实验,我们得出以下结论:1. 数据集的缺失值情况较为严重,需要进行适当的处理,以避免因缺失数据引起的结果不准确或失真的问题。

2. 变量A和变量B之间存在较强的正相关关系,即当A增加时,B 也会相应地增加;变量C则与变量A和B之间的关系较弱。

EDA实验报告完结版

EDA实验报告完结版

EDA实验报告完结版一、实验目的本次 EDA 实验的主要目的是通过实际操作和设计,深入理解和掌握电子设计自动化(EDA)技术的基本原理和应用。

具体而言,包括熟悉 EDA 工具的使用方法,学会运用硬件描述语言(HDL)进行逻辑电路的设计与描述,以及通过综合、仿真和实现等流程,将设计转化为实际的硬件电路,并对其性能进行评估和优化。

二、实验环境本次实验所使用的 EDA 工具为_____,该工具提供了丰富的功能模块和强大的设计支持,包括原理图编辑、HDL 代码编写、综合、仿真和下载等。

实验所使用的硬件平台为_____开发板,其具备多种接口和资源,便于对设计的电路进行实际验证和测试。

三、实验内容1、基本逻辑门电路的设计与实现使用 HDL 语言(如 Verilog 或 VHDL)设计常见的基本逻辑门电路,如与门、或门、非门等。

通过编写代码,对逻辑门的输入输出关系进行描述,并进行综合和仿真,验证设计的正确性。

2、组合逻辑电路的设计与实现设计并实现较为复杂的组合逻辑电路,如加法器、减法器、编码器、译码器等。

运用 HDL 语言描述电路的功能,进行综合和仿真,确保电路在各种输入情况下的输出结果符合预期。

3、时序逻辑电路的设计与实现设计常见的时序逻辑电路,如计数器、寄存器、移位寄存器等。

在设计过程中,考虑时钟信号、同步复位和异步复位等因素,通过仿真验证时序逻辑的正确性,并对电路的性能进行分析。

4、有限状态机(FSM)的设计与实现设计一个有限状态机,实现特定的功能,如交通信号灯控制器、数字密码锁等。

明确状态转移条件和输出逻辑,通过编写 HDL 代码实现状态机,并进行综合和仿真,验证其功能的准确性。

5、综合与优化对设计的电路进行综合,生成门级网表,并通过优化工具对电路进行面积、速度等方面的优化,以满足特定的设计要求。

6、硬件实现与测试将综合后的设计下载到硬件开发板上,通过实际的输入输出信号,对电路的功能进行测试和验证。

观察电路在实际运行中的表现,对出现的问题进行分析和解决。

EDA实验报告(绝对有用)

EDA实验报告(绝对有用)

EDA实验报告(绝对有用)本次实验主要针对数据分析中的探索性数据分析(Exploratory Data Analysis, EDA)进行了深入学习和实践。

EDA是一种针对数据集中每个变量和变量之间关系的视觉和统计方法的分析方法,它旨在识别有趣的模式、特征和异常,这些信息有助于之后的建模和分析。

在实验中,我们采用了Python编程语言进行数据分析。

我们利用了NumPy、Pandas、Matplotlib、Seaborn等库进行计算、数据处理、数据可视化等操作。

我们选取了Titanic 号乘客的数据集进行实验,该数据集包含了乘客的个人信息、船票信息、生还情况等信息。

该数据集是一个经典的数据集,经常被用来进行数据分析和建模。

实验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了数据探索。

首先,我们对数据集的整体情况进行了概述。

我们利用head()和sample()函数查看了数据集的前5和5个随机样本,了解了数据集的变量的类型和取值范围。

然后,我们通过describe()函数来对数据集进行统计摘要分析,包括每个变量的均值、标准差、最小值、最大值等,从而对数据集的分布情况进行了把握。

接着,我们利用info()函数查看了数据集中的缺失值和数据类型,进一步了解了数据清洗的工作量。

在了解了数据整体情况之后,我们进一步对数据集的不同变量进行了探索。

我们先对生还情况(“Survived”)进行了统计分析,以了解不同乘客的生还率分布情况。

我们利用pie()和countplot()函数分别使用饼图和直方图来展示了不同生还情况的比例和数量。

我们发现,生还乘客和死亡乘客的比例为38.4%和61.6%。

接着,我们对乘客的性别(“Sex”)进行了分析,以确定男女乘客的生还率差异情况。

我们利用countplot()函数来展示男女乘客的数量和生还率情况,发现女性乘客的生还率比男性高得多。

这进一步证明了Titanic号上的“女士优先”政策。

我们还分析了乘客的舱位等级(“Pclass”)和年龄(“Age”)等变量,以确定这些因素与生还率的关系。

eda实验报告

eda实验报告

eda实验报告EDA(Exploratory Data Analysis)是一种常用的数据分析方法,通过对数据集进行可视化、统计和计算,来揭示数据中的潜在规律和趋势。

下面是一份关于EDA实验的报告,总字数700字。

实验目的:1. 熟悉EDA方法和流程;2. 分析数据集的特征和表现;3. 发现数据集中的异常和趋势。

实验过程:1. 数据收集与预处理本次实验使用的数据集是关于某公司销售数据的报告。

首先,收集了公司销售数据,并进行了数据清洗与预处理,包括去除重复数据、处理缺失值和异常值等。

2. 数据可视化通过绘制直方图、散点图和箱线图等可视化图表,分析如下几个方面:(1)销售额分布情况:绘制直方图分析销售额的分布情况,观察是否存在明显的集中趋势或异常值。

(2)销售额与时间的关系:绘制时间序列图,观察销售额随时间的变化趋势。

(3)不同产品类别的销售情况:绘制柱状图比较不同产品类别的销售额,从而分析各类别产品的市场表现。

(4)销售额与其他因素的关系:绘制散点图分析销售额与其他因素(如广告费用、产品价格等)之间的关系,发现潜在的规律。

3. 数据统计与计算通过对数据集进行统计和计算,揭示数据集中的特征和规律,如:(1)平均销售额:计算销售额的平均值,以了解公司销售的平均水平。

(2)销售额的标准差:计算销售额的标准差,以评估销售额的波动性和不稳定性。

(3)销售额的趋势:使用回归分析等方法,拟合销售额与时间的关系,从而预测未来的销售趋势。

实验结果:通过数据可视化和统计计算,我们获得了以下一些结果:1. 销售额的分布呈正偏态,大部分销售额集中在较低水平,但也存在一些异常值;2. 销售额随时间呈现出上升的趋势,说明公司的销售业绩在逐渐提升;3. 不同产品类别的销售额差异较大,其中某些类别的销售额明显高于其他类别;4. 销售额与广告费用和产品价格之间存在一定的正相关关系,即投入更多的广告费用和提高产品价格可以带来更高的销售额。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电子与信息工程学院
微机原理实验报告
实验项目:乘法
姓名:陶建敏
学号:201308002107
班级:通信1301班
一、实验目的
1.领会汇编语言的编程思想;
2.掌握汇编语言的指令,加深乘法指令和循环指令的用法;
3.学会DOS功能的调用
二:实验原理
本实验设计AB两个数相乘。

巧妙地运用了数学中的乘法原理,将B的低位和A的最低位相乘得到的数的低位存到AL中,这个数的进位存到AH中,再用B的低位和A的次低位相乘,得到一个数,这个数的低位和上一次的进位相加。

循环此过程直到到B与A的最高位相乘结束并与上一次结果的进位相加,得到最后的结果
三:实验程序
DA TA SEGMENT //定义数据段
A D
B ‘5’,‘6’//定义被乘数
B DB 7 //定义乘数
M DB 3DUP(0) //定义3位字节存储单元
S DB ‘65*7=$’//输出公式
DA TA ENDS
STACK SEGMENT //定义堆栈段
STACK ENDS
CODE SEGMENT //定义代码段
ASSUME CS:CODE,DA TA ,SS:STACK , ES:DATA
START: MOV AX,DATA
MOV DS,AX //给DS赋初值
MOV ES,AX
CLD
MOV SI,OFFSET A
MOV DL,OFFSET M
MOV CX,02
AND B,0FH
MOV BYTE PTR[DI],0
MOV AL,[SI]
LODSB
AND AL,0FH
MUL B
AAM
ADD AL,[DI]
AAA
MOV [DI],AL
INC DI
STOSB
MOV [DI],AH
INC SI
LOOP L1
MOV DX,OFFSET S
MOV AH,9
INT 21H
MOV CX,03
MOV DL,[DI]
ADD DL,30H
MOV AH,02H
INT 21H
DEC DI
LOOP L2
MOV AX,4CH
INT 21H
CODE ENDS
END START
四:实验总结及体会
从汇编语言的编程思路上来看,汇编的编程思路一般是基于最基础的原理,易理解,这样就会产生较清晰的编程思路,但是在编程上还是有些吃力。

一方面与自身编程经历少有关外,还有一方面就是没有很系统地掌握这门计算机语言,对计算机内部运行机制的理解还不到位,感觉很简单,却不知道从何下手,知道如何实现部分功能,却不能系统地联系起来,可以说,只能写程序段,不熟悉怎么写程序。

此次实验最大的收获就是了解并学习了DOS 功能。

这是我们上课没有涉及到的,感觉很新鲜,觉得这是汇编很关键的地方,可以大大减轻用户的编程负担,使用起来也很简单方便。

有了这些调用这些DOS功能号可使编写的程序简单,易读,代码紧凑,调试也方便。

而且,我们可以利用DOS的这些功能实现更便捷更广泛的功能。

例如,我们可以适当修改程序,增加一个键盘输入字符并显示的功能号,使得我们可以从键盘输入两个十进制数来实现这两个数的乘积,而不是每次要计算就要修改DARA1和DATA2中的数。

另外,此程序对溢出的结果无法显示,那么,我们可以修改程序,判断乘数被乘数的范围,如果溢出,屏幕显示的因溢出引起的错误。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