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构计算大全

合集下载

钢结构的计算方法

钢结构的计算方法

钢结构计算(我的计算方法,仅供参考)1、先算预埋件:以套计算以吨位计算:长度×该规格的理论重量2、钢柱:柱底板、节点板、牛腿并入钢柱,高强螺栓以套计算,理论重量×长度×榀数翼缘板=(钢柱顶标高-柱底板板底标高)*翼缘板宽度*翼缘板的理论重量腹板=(钢柱顶标高-柱底板板底标高)*(此腹板截面高度-两块翼缘板厚度)*腹板的理论重量3、钢梁:节点并入钢梁,高强螺栓以套计算4、檩条:C型:理论重量×(单根总长度+两端各加0.4)×根数Z型:理论重量×(各轴线段搭接+搭接长度)×根数檩托板计算,并入钢梁,普通螺栓以套计算具体详见节点图5、隅撑:长度=(钢梁的高度h+檩条的高度之和)×√2,理论重量×长度×个数包含节点板普通螺栓以套计算6、系杆:轴线间长度×理论重量,包含节点板普通螺栓以套计算7、拉条:直拉条=(檩条间距+两端各加50mm)×该规格的理论重量斜拉条=√(檩条间距的平方+水平距离的平方)×该规格的理论重量撑杆=檩条间距×该规格的理论重量普通螺母以套计算,一根拉条有两个螺母8、水平支撑:斜长=(开间长度a2+进深长度b2)的算数平方根,重量=长度×该规格的理论重量包含节点板普通螺栓以套计算9、柱间支撑:(同水平支撑)10、圆钢理论重量=0.00617*d2钢板理论重量=7.85*t角钢理论重量(kg/m)=0.00795* t*(2 b-t)或者可以查五金手册〕圆管理论重量(kg/m)=0.02466*壁厚*(钢管直径-壁厚)槽钢理论重量(kg/m) =(h+2b- 2t)*t*0.00785〕。

结构计算表

结构计算表

1.32 5.10 1.76 8.93
0.92 2.98 1.06 5.22
0.70 2.12 0.79 3.70
0.16 0.37 0.16 0.64
0.02 0.08 0.02 0.13
0.53 1.22 0.53 2.14
0.25 0.25
0.40 0.60 0.15 0.50 0.65 0.60 0.60 0.40 0.55 0.60 0.40 0.70 0.60
8.80 9.12 1.83 3.75 10.08 35.04 18.24 2.96 8.44 27.30 2.96 20.37 71.64
5.72 4.94 1.85 2.19 5.29 18.98 9.88 1.92 4.74 14.79 1.92 10.40 38.81
4.13 3.46 1.49 1.56 3.68 13.29 6.92 1.39 3.34 10.35 1.39 7.20 27.16
12.08 35.40 10.71 1.50 17.28 17.88 10.64 1.50 1.13 1.73 1.20 17.05 17.05 2.31 4.70 6.12 8.69 5.10
5.89 19.18 5.05 0.81 14.40 8.94 5.85 0.95 0.79 1.21 0.84 8.84 9.57 1.49 2.75 3.67 4.88 2.98
1.10 1.14 0.14 0.47 1.26 4.38 2.28 0.37 1.06 3.41 0.37 2.55 8.96
0.50 0.34 0.21 0.17 0.35 1.31 0.68 0.17 0.35 1.02 0.17 0.65 2.69
2.20 1.52 1.22 0.75 1.55 5.84 3.04 0.74 1.54 4.55 0.74 2.91 11.94

钢结构计算表

钢结构计算表

5 5.1
柱顶节点 边轴柱顶节点 柱顶 柱顶 柱顶加筋版 拼接板 64 t=12 t=12 t=10 -16*400*990 18*400*1000 t=10 t=10 t=10 Q345B Q345B 0.4*0.73 5 0.18*0.7 18*2 0.1*0.95 *2 0.4*0.99 *2 0.4*1*2 0.14*0.0 95*3 0.1*0.15 5*3 0.195*0. 195*4 Q345B Q345B 0.4*0.95 *2 0.4*0.97 *2 0.15*0.1 *2 0.11*0.1 65*2 0.195*0. 195*8 0.195*0. 2*8 0.294 0.258 0.190 0.792 0.080 0.040 0.047 0.152 64 64 64 4 60 4 60 64 64 64 64 4 60 4 60 64 94.2 94.2 78.5 125.6 141.3 78.5 78.5 78.5 Kg/m Kg/m Kg/m Kg/m2 Kg/m3 Kg/m2 Kg/m2 Kg/m2 1772.467 1558.324 954.560 397.901 678.240 12.529 219.015 764.150
2 2.1
柱顶节点 KFZ柱顶节点 连接钢板 8 t=10 74 H350*200*6* 8 t=8 Q345B 0.25*0.2 15 4.424 0.3*0.3 0.05375 4.424 0.09 8 74 8 8 74 8 78.5 40.851 62.8 14.9 Kg/m2 Kg/m Kg/m2 33.76 13373.63698 45.22
(三)
女儿墙墙柱 与KFZ上钢梁连 接板

(一)
吊车梁
DCL-1 上翼钢板 中间腹板 下翼钢板 梁端钢板 16 H800*12*400 *20*300*20 -400*20 -12 -300*20 t=12 t=10 梁中钢板 t=6 Q345B 0.4*7.96 6 0.76*7.9 66 0.3*7.96 6 0.812*0. 27*2 0.31*0.1 7 0.71*0.0 9*2*5 3.186 6.054 2.390 0.43848 0.0527 0.639 16 16 16 16 16 16 16 16 16 16 16 16 157 94.2 157 94.2 78.5 47.1 Kg/m2 Kg/m2 Kg/m2 Kg/m2 Kg/m2 Kg/m2 8004.237 9124.830 6003.178 660.877 66.191 481.550

钢结构重量计算(1)

钢结构重量计算(1)

目录一、钢柱 (1)1、GZ1(Q345B) (1)2、GZ2(Q345B) (1)3、GZ3(Q345B) (1)4、KFZ(Q345B) (2)二、钢梁 (2)1、GJ1 (2)2、GJ2 (3)3、钢梁3(GJ1标高7.500处) (3)4、钢梁3(GJ2标高7.500处) (3)三、系杆 (4)1、XG-1(Q235-B) (4)2、SC-1(Q235-B) (4)四、檩条 (4)1、LT1(Q345) (4)2、LT2(Q345) (4)五、拉条 (5)1、LG(Q235) (5)2、CG(Q235) (5)3、XLG(Q235) (5)4、YC(Q235) (5)六、墙面钢结构 (5)1、QT1(Q345-B) (5)2、QT2(Q345-B) (5)3、MZ(Q345-B) (6)4、ML(Q345-B) (6)5、CZ(Q345-B) (6)6、LT(Q235) (6)7、XLT(Q235) (6)8、CG(Q235) (7)9、墙面托架底板(Q235) (7)七、节点板 (7)1、节点板1-1 (7)2、节点板2-2 (7)3、节点板3-3 (7)4、节点板4-4 (8)5、节点板5-5 (8)6、节点板6-6 (8)7、节点板7-7 (8)8、节点板8-8 (8)9、节点板9-9 (9)10、节点板10-10 (9)11、节点板11-11,12-12,13-13 (9)12、门柱底板 (9)13、抗风柱与钢梁连接件 (10)14、女儿墙立柱托板 (10)一、钢柱1、GZ1(Q345B)数量14个,高度5.7m,截面H(250~450)*160*6*8,钢材密度7850kg/m3。

窄截面:H250*160*6*8,高250mm,宽160mm,腹板厚6mm,翼缘厚8mm,截面积250*160-(250-2*8)*(160-6)= 3964mm2;宽截面:H450*160*6*8,高450mm,宽160mm,腹板厚6mm,翼缘厚8mm,截面积450*160-(450-2*8)*(160-6)= 5164mm2;重量为:[5700*160*8+(250+450)*5700/2*6+√(450−250)2+57002*160*8]*7850/109=208.55kg 合计208.55*14=2919.7kg2、GZ2(Q345B)数量7个,高度7.8m,截面H250X120X6X8,钢材密度7850kg/m3。

常见的钢结构计算公式

常见的钢结构计算公式

常见的钢结构计算公式钢结构是一种使用钢材构筑的建筑结构,具有高强度、刚度和耐久性。

在进行钢结构设计时,一般需要运用一系列的计算公式和方法,以确保结构的安全性和稳定性。

下面将介绍一些常见的钢结构计算公式。

1.弹性极限计算公式:在静力设计中,钢材的弹性极限可以通过以下公式计算:Fy = Ag × fy其中,Fy为弹性极限力;Ag为截面的毛面积;fy为材料的屈服点。

2.构件稳定性计算公式:钢结构构件在承受压力时会发生稳定性问题,所以需要计算其稳定性能。

常用的公式有:Pu = Fcr × Ag其中,Pu为构件的压力力;Fcr为构件的临界强度;Ag为构件的截面积。

3.弯曲计算公式:钢结构常常承受弯曲力,采用以下公式计算弯曲强度:Mcr = π² × E × I / L²其中,Mcr为构件的临界弯矩;E为弹性模量;I为截面的抵抗矩;L为构件的长度。

4.疲劳强度计算公式:钢结构在长期使用过程中可能出现疲劳破坏,需要计算其疲劳强度。

一般采用以下公式:S=K×Fs×Fc×Fi×S′其中,S为构件的疲劳强度;K为系数;Fs为构件的应力范围;Fc为理论疲劳强度调整系数;Fi为不同种类的载荷影响系数;S′为基本疲劳强度。

5.刚度计算公式:刚度是钢结构抵抗外力和变形的能力,可以通过以下公式计算:k=(4×E×I)/L其中,k为构件的刚度;E为弹性模量;I为截面的抵抗矩;L为构件的长度。

6.连接的计算公式:钢结构的连接通常通过螺栓、焊接等方式实现。

连接的承载能力可以通过以下公式计算:Rn=φ×An×Fv其中,Rn为连接的承载能力;φ为安全系数;An为焊接或螺栓连接的有效截面积;Fv为连接的剪切力。

这些是钢结构设计中一些常见的计算公式,但实际计算中还应考虑不同情景和特点,以及遵从相关的设计规范和标准。

结构力学公式大全(完整资料).doc

结构力学公式大全(完整资料).doc

【最新整理,下载后即可编辑】结构力学公式大全1、常用截面几何与力学特征表注:1.I称为截面对主轴(形心轴)的截面惯性矩(mm4)。

基本计算公式如下:2.W称为截面抵抗矩(mm3),它表示截面抵抗弯曲变形能力的大小,基本计算公式如下:3.i称截面回转半径(mm),其基本计算公式如下:4.上列各式中,A为截面面积(mm2),y为截面边缘到主轴(形心轴)的距离(mm),I为对主轴(形心轴)的惯性矩。

5.上列各项几何及力学特征,主要用于验算构件截面的承载力和刚度。

2、单跨梁的内力及变形表2.1 简支梁的反力、剪力、弯矩、挠度2.2 悬臂梁的反力、剪力、弯矩和挠度2.3 一端简支另一端固定梁的反力、剪力、弯矩和挠度2.4 两端固定梁的反力、剪力、弯矩和挠度2.5 外伸梁的反力、剪力、弯矩和挠度3.等截面连续梁的内力及变形表3.1 二跨等跨梁的内力和挠度系数注:1.在均布荷载作用下:M=表中系数×ql2;V=表中系数×ql;。

2.在集中荷载作用下:M=表中系数×Fl;V=表中系数×F;。

[例1] 已知二跨等跨梁l=5m,均布荷载q=11.76kN/m,每跨各有一集中荷载F=29.4kN,求中间支座的最大弯矩和剪力。

[解] MB支=(-0.125×11.76×52)+(-0.188×29.4×5)=(-36.75)+(-27.64)=-64.39kN·mVB左=(-0.625×11.76×5)+(-0.688×29.4)=(-36.75)+(-20.23)=-56.98kN[例2] 已知三跨等跨梁l=6m,均布荷载q=11.76kN/m,求边跨最大跨中弯矩。

[解] M1=0.080×11.76×62=33.87kN·m。

3.2 三跨等跨梁的内力和挠度系数注:1.在均布荷载作用下:M=表中系数×ql2;V=表中系数×ql;。

结构设计荷载计算范例

结构设计荷载计算范例

楼面恒载计算10厚水泥砂浆面层: 0.01X20=0.2 KN/m220厚水泥砂浆找平层: 0.02X20=0.4 KN/m2现浇楼板(120厚): 0.12(0.13)25=3.0 KN/m2混合砂浆平顶: 0.02X17=0.34 KN/m2合计: 3.94 KN/m2设计取值:4.5 KN/m2屋面恒载计算平屋面(建筑找坡):50厚C30细石混凝土: 0.05X25=1.25 KN/m2SBS防水卷材: 0.1 KN/m220厚水泥砂浆找平层: 0.02X20=0.4 KN/m230厚复合发泡水泥板: 0.03X4=0.12 KN/m220厚水泥砂浆找平层: 0.02X20=0.4 KN/m2找坡: 1.0 KN/m2现浇楼板120厚: 0.12X25=3.0KN/m2混合砂浆平顶: 0.012X17=0.21 KN/m2合计: 6.48 KN/m2设计取值:7.5 KN/m2填充墙荷载计算外墙外墙涂料: 0.05KN/m25厚聚合物抗裂砂浆 0.05*17=0.85 KN/m 30厚复合发泡水泥板 0.03*2.2=0.066 KN/m200厚A5.0砂加气混凝土砌块: 0.20X6.5=1.3 KN/m220厚水泥水泥石灰砂浆: 0.02X17=0.34 KN/m2合计: 2.61 KN/m2设计取值:3.5 KN/m2内墙20厚水泥水泥石灰砂浆: 0.02X17=0.34 KN/m2蒸压粉煤灰加气混凝土砌块(200厚及100厚): 0.20(0.10)X6.5=1.3(0.65) KN/m2 20厚水泥水泥石灰砂浆: 0.02X17=0.34 KN/m2合计: 1.98 (1.33) KN/m2设计取值:2.5(1.8) KN/m2本工程为框架结构,楼梯参与整体计算。

钢结构计算公式大全

钢结构计算公式大全

钢结构计算公式大全1.弹性模量计算公式:弹性模量(E)=应力(σ)/应变(ε)2.杨氏模量计算公式:杨氏模量(E)=弹性模量(E)/(1+泊松比(ν))3.截面惯性矩计算公式:截面惯性矩(I)=钢材密度(ρ)×面积(A)×斜边平方(B^2+H^2)/124.截面面积计算公式:截面面积(A)=宽度(B)×高度(H)5.截面扭转常数计算公式:截面扭转常数(J)=钢材密度(ρ)×面积(A)×(B^2+H^2)/46.截面俯仰半径计算公式:截面俯仰半径(r)=平均弯曲半径(R)^2×面积(A)/(4×截面惯性矩(I))7.截面抵抗矩计算公式:截面抵抗矩(W)=截面惯性矩(I)×钢材密度(ρ)/28.截面抵抗系数计算公式:截面抵抗系数(Z)=截面抵抗矩(W)/高度(H)9.截面塑性模量计算公式:截面塑性模量(ZP)=(2×截面抵抗系数(Z)×高度(H))/(钢材密度(ρ)×宽度(B))10.截面极限承载力计算公式:截面极限承载力(Pu) = 截面抵抗系数(Z) × 强度设计值(fu)11.轴心受压疲劳强度计算公式:轴心受压疲劳强度(σf) = (0.707 × 强度设计值(fu)) / 安全系数(γm)12.截面受弯强度计算公式:截面受弯强度(Mp) = 截面抵抗矩(W) × 强度设计值(fy) / 安全系数(γm)13.吊孔极限载荷计算公式:吊孔极限载荷(Pf)=吊孔抗剪极限载荷(Ps)×安全系数(γf)14.钢管撑杆计算公式:撑杆的承载力(Pc)=钢材密度(ρ)×0.25×(外径(Do)^4-内径(Di)^4)/(安全系数(γm)×安全系数(γb))15.螺栓计算公式:螺栓的承载力(P)=钢材密度(ρ)×断面面积(A)×屈服点标称应力(σd)/安全系数(γf)以上仅列举了一些常见的钢结构计算公式,实际应用中还要考虑具体的工程条件和要求。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回目录
灌注桩单桩竖向承载力计算
根据桩径按内插法计算工程桩桩身配筋率(0.30%~0.65%)0.360%
工程桩桩身最小配筋值1811.29
φ12根数(As=113)17纵筋间距135
φ14根数(As=154)12纵筋间距191
φ16根数(As=201)10纵筋间距229
φ18根数(As=254)8纵筋间距287
试桩桩身最小配筋As=[Quk-0.65*fc*Ap*(1-3%)]/fy=2786.92(mm2)
φ16根数(As=201)14.00纵筋间距163.73
φ18根数(As=254)11.00纵筋间距208.38
φ20根数(As=314)9.00纵筋间距254.69
φ22根数(As=381)8.00纵筋间距286.53
φ25根数(As=491) 6.00纵筋间距382.03
锚桩兼做工程桩时单桩抗拔承载力
Rd'=(λ*∑Qsik)/γs + Gp=582.95
λ为抗拔承载力系数,一般取0.5~0.6
γs为桩的抗拔承载力分项系数,取1.6
Gp为桩的自重,地下水以下扣除浮力,浮力分项系数1.2Gp=(25-10*1.2)*Ap*∑lsi=77.76kN
锚桩桩身最小配筋As'=Rd'/fy=1943.16(mm2)
φ16根数(As=201)10.00纵筋间距229.22
φ18根数(As=254)8.00纵筋间距286.53
φ20根数(As=314)7.00纵筋间距327.46
φ22根数(As=381) 6.00纵筋间距382.03φ25根数(As=491) 4.00纵筋间距573.05。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