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见的钢结构计算公式

合集下载

钢结构计算规则

钢结构计算规则

钢结构计算规则G =(2K*B+k*b)L*7850式中:G --型材重量,kgK --边板宽度,mB --边板厚度,mk --腹板宽度,mb --腹板厚度,mL --型材长度,m钢材计算公式1、圆钢每m重量=0.00617×直径×直径 2、方钢每m重量=0.00786×边宽×边宽3、六角钢每m重量=0.0068×对边直径×对边直径4、八角钢每m重量=0.0065×直径×直径5、螺纹钢每m重量=0.00617×直径×直径6、等边角钢每m重量=边宽×边厚×0.0157、扁钢每m重量=0.00785×厚度×宽度8、无缝钢管每m重量=0.02466×壁厚×(外径-壁厚) 9、电焊钢每m重量=无缝钢管10、钢板每?重量=7.85×厚度11、黄铜管:每米重量=0.02670*壁厚*(外径-壁厚) 12、紫铜管:每米重量=0.02796*壁厚*(外径-壁厚) 13、铝花纹板:每平方米重量=2.96*厚度14、有色金属比重:紫铜板8.9黄铜板8.5锌板7.2铅板11.3715、有色金属板材的计算公式为:每平方米重量=比重*厚度方管: 每米重量=(边长+边长)×2×厚×0.00785 不等边角钢每米重量=0.00785×边厚(长边宽+短边宽--边厚) 工字钢每米重量=0.00785×腰厚[高+f(腿宽-腰厚)] 槽钢每米重量=0.00785×腰厚[高+e(腿宽-腰厚)]H型钢(公斤/米)(H高度,B宽度,t1腹板厚度,t2翼缘厚度)类别型号 H*B(mm) t1(mm) t2(mm) 理论重量 HW 200*200 200*200 8 12 50.5200*204 12 12 56.7250*250 250*250 9 14 72.4250*255 14 14 82.2300*300 294*302 12 12 85300*300 10 15 94.5300*305 15 15 106350*350 344*348 10 16 115350*350 12 19 137400*400 388*402 15 15 141394*398 11 18 147400*400 13 21 172400*408 21 21 197414*405 18 28 233428*407 20 35 284458*417 30 50 415498*342 45 70 605HM 150*100 148*100 6 9 21.4 200*150 194*150 6 9 31.2 250*175 244*175 7 11 44.1 300*200 294*200 8 12 57.3 350*250 340*250 9 14 79.7 400*300 390*300 10 16 107 450*300 440*300 11 18 124 500*300 482*300 11 15 115 488*300 11 18 129600*300 582*300 12 17 137 588*300 12 20 151594*302 14 23 175HN 100*50 100*50 5 7 9.54 125*60 125*60 6 8 13.3150*75 150*75 5 7 14.3175*90 175*90 5 8 18.2200*100 198*99 4.5 7 18.5 200*100 5.5 8 21.7250*125 248*124 5 8 25.8 250*125 6 9 29.7300*150 298*149 5.5 8 32.6 300*150 6.5 9 37.3350*175 346*174 6 9 41.8 350*175 7 11 50400*150 400*150 8 13 55.8400*200 396*199 7 11 56.7400*200 8 13 66450*150 450*150 9 14 65.5450*200 446*199 8 12 66.7450*200 9 14 76.5500*150 500*150 10 16 77.1500*200 496*199 9 14 79.5500*200 10 16 89.6506*201 11 19 103600*200 596*199 10 15 95.1600*200 11 17 106606*201 12 20 120700*300 692*300 13 20 166700*300 13 24 185800*300 792*300 14 22 191800*300 14 26 210900*300 890*299 15 23 213900*300 16 28 243912*302 18 34 286工字钢产品介绍:工字钢也称钢梁(英文名称 I Beam),是截面为工字形的长条钢材。

钢结构计算公式汇总

钢结构计算公式汇总

折算应力验算公式
12312 1.1ftw
.
三。单个螺栓承载力设计值汇总表1
螺栓种类 受力状态 受剪
普通螺栓
受拉
兼受剪拉
计算公式
Nvb
nv
d2
4
fvb
Ncbd tfcb
N
b t
de2
4
ftb
2
2
N N
v b
v
N N
t b
t
1
备注
取二者较小 值,长列螺 栓折减
Nv Ncb
.
三。单个螺栓承载力设计值汇总表2
兼受剪拉
计算公式
备注
Nvb
nv
d2
4
fvb
Ncbd tfcb
取二者较小值,当 剪切面在螺纹处时
Nvb
nv
de2
4
fvb
N
b t
d
2 e
4
ftb
2
2
N N
v b
v
N N
t b
t
1
Nv Ncb /1.2
.
四。轴心受压构件
1)强度计算
Nf
An
(42)
An——构件的净截面面积
.
2) 刚度计算
fv
.
局部承压强度
c
F
twlz
f
复杂应力强度
eq2c 2c3 21f
.
2)刚度计算
w[w]
式中:w—由荷载的标准值所产生的最大挠度; [w]—规范规定的受弯构件的容许挠度。
.
3)整体稳定
规范采用的形式: M x f
bW x
b
432yW 2Ax0h

钢结构梁斜口计算公式

钢结构梁斜口计算公式

钢结构梁斜口计算公式1.梁斜口尺寸计算公式:梁斜口的尺寸:H'=H-hB'=B-2*L其中,H'为斜口后梁的有效高度,B'为斜口后梁的有效宽度。

2.梁斜口内力计算公式:(1)弯矩计算公式:梁斜口处的弯矩是描述梁上的受力情况的重要参数。

弯矩的大小与斜口的尺寸、斜口处的轴力和剪力有关。

它可以通过如下公式计算:M=F*h*(H-h/2)/H'其中,M为梁斜口处的弯矩,F为斜口处的轴力。

(2)剪力计算公式:梁斜口处的剪力计算可以使用以下公式:V=F*(H-h/2)/H'其中,V为梁斜口处的剪力。

(3)轴向力计算公式:梁斜口处的轴向力计算可以使用以下公式:N=F*h/H'其中,N为梁斜口处的轴向力。

3.梁斜口承载力计算公式:(1)弯曲承载力计算公式:梁斜口的弯曲承载力可以通过以下公式计算:Mmax = (fy * W) / y其中,Mmax为梁斜口的最大弯矩,fy为梁材料的屈服强度,W为梁断面的抵抗矩形矩,y为梁的中和轴到受拉纤维的距离。

(2)剪切承载力计算公式:梁斜口的剪切承载力可以通过以下公式计算:Vmax = fy * Av / √3其中,Vmax为梁斜口的最大剪力,fy为梁材料的屈服强度,Av为梁断面的剪切面积。

(3)轴向承载力计算公式:梁斜口的轴向承载力可以通过以下公式计算:Nmax = fA * An其中,Nmax为梁斜口的最大轴向力,fA为梁材料的抗拉强度,An为梁断面的净截面积。

以上是钢结构梁斜口计算的一些常用公式,通过这些公式能够确保梁斜口的设计和计算能够满足结构的要求,保证梁斜口在使用过程中的安全性和稳定性。

在实际工程中,还需根据具体情况和设计标准进行进一步的计算和评估。

钢结构连接计算公式总汇

钢结构连接计算公式总汇

钢结构连接计算公式总汇1:钢结构连接计算公式总汇本旨在提供钢结构连接计算公式的总汇,以便工程师在进行钢结构计算设计时能够准确、高效地进行连接设计。

以下是各类常用的钢结构连接计算公式详细细化。

1. 强度计算公式1.1 焊缝强度计算公式在焊缝连接设计中,可以使用以下强度计算公式:σ = k1 × k2 × k3 × α × A其中,σ为焊缝的强度;k1为材料强度的修正系数;k2为焊缝形状的修正系数;k3为焊缝质量的修正系数;α为焊缝强度的系数;A为焊缝的有效截面积。

1.2 螺栓强度计算公式在螺栓连接设计中,可以使用以下强度计算公式:σ = k1 × k2 × α × A其中,σ为螺栓的强度;k1为材料强度的修正系数;k2为螺栓形状的修正系数;α为螺栓强度的系数;A为螺栓的有效截面积。

2. 刚度计算公式2.1 焊缝刚度计算公式焊缝连接的刚度计算可以使用以下公式:k = k1 × k2 × k3 × α × E × I / L 其中,k为焊缝的刚度;k1为材料刚度的修正系数;k2为焊缝形状的修正系数;k3为焊缝质量的修正系数;α为焊缝刚度的系数;E为材料的弹性模量;I为焊缝截面惯性矩;L为焊缝的长度。

2.2 螺栓刚度计算公式螺栓连接的刚度计算可以使用以下公式:k = k1 × k2 × α × E × A / L其中,k为螺栓的刚度;k1为材料刚度的修正系数;k2为螺栓形状的修正系数;α为螺栓刚度的系数;E为材料的弹性模量;A为螺栓的截面积;L为螺栓的长度。

附件:1. 强度计算公式表格2. 刚度计算公式表格法律名词及注释:1. 材料强度的修正系数:根据不同材料的特性,经过实验和理论分析得出的修正系数,用于修正材料在实际工程中的强度。

2. 焊缝形状的修正系数:根据焊缝的形状特征,经过实验和理论分析得出的修正系数,用于修正焊缝在实际工程中的强度。

各类钢材计算公式

各类钢材计算公式

各类钢材计算公式在工业生产和建筑领域中,钢材是最常用的材料之一、对于不同类型的钢材,在计算和设计过程中需要使用相应的公式。

下面是一些常见的钢材计算公式。

1.引伸强度计算公式:钢材的引伸强度是指在拉伸过程中材料能够承受的最大拉力。

根据钢材的截面积(A)和拉断时的载荷(F)可用以下公式计算钢材的引伸强度(S): S=F/A2.抗弯强度计算公式:在梁和柱等构件的设计中,抗弯强度是一个重要的参数。

钢材的抗弯强度取决于材料的特性和构件的几何形状。

通常使用以下公式计算钢材的抗弯强度(M):M=σ*S其中,M为弯矩,σ为应力,S为截面模量。

3.剪切强度计算公式:在设计螺栓、链接件和剪力墙等结构中,剪切强度是一个重要的指标。

钢材的剪切强度可通过以下公式计算:τ=V/A其中,τ为剪切应力,V为剪力,A为截面积。

4.承载能力计算公式:承载能力是指在不超过材料规定强度和极限状态的情况下,钢材能够承受的最大荷载。

根据强度理论和承载能力的定义,可以使用以下公式计算钢材的承载能力(P):P=σ*A其中,σ为材料的屈服应力,A为截面积。

5.热胀冷缩计算公式:温度变化会导致钢材发生热胀冷缩。

钢材的线膨胀系数可以通过以下公式计算:ΔL=α*L*ΔT其中,ΔL为变形量,α为线膨胀系数,L为初始长度,ΔT为温度变化量。

6.钢材重量计算公式:在购买和运输钢材时,其重量是一个重要的参数。

钢材的重量可以使用以下公式计算:W=V*ρ其中,W为重量,V为体积,ρ为钢材的密度。

7.弹性模量计算公式:弹性模量是一个衡量材料刚度的参数,也称为杨氏模量。

钢材的弹性模量可以通过以下公式计算:E=σ/ε其中,E为弹性模量,σ为应力,ε为应变。

以上只是一些常见的钢材计算公式,不同类型的钢材可能有不同的计算公式。

在应用这些公式时,还需要根据具体的材料特性、工程需求和设计标准进行调整和验证。

钢结构计算公式大全

钢结构计算公式大全

钢结构计算公式大全1.弹性模量计算公式:弹性模量(E)=应力(σ)/应变(ε)2.杨氏模量计算公式:杨氏模量(E)=弹性模量(E)/(1+泊松比(ν))3.截面惯性矩计算公式:截面惯性矩(I)=钢材密度(ρ)×面积(A)×斜边平方(B^2+H^2)/124.截面面积计算公式:截面面积(A)=宽度(B)×高度(H)5.截面扭转常数计算公式:截面扭转常数(J)=钢材密度(ρ)×面积(A)×(B^2+H^2)/46.截面俯仰半径计算公式:截面俯仰半径(r)=平均弯曲半径(R)^2×面积(A)/(4×截面惯性矩(I))7.截面抵抗矩计算公式:截面抵抗矩(W)=截面惯性矩(I)×钢材密度(ρ)/28.截面抵抗系数计算公式:截面抵抗系数(Z)=截面抵抗矩(W)/高度(H)9.截面塑性模量计算公式:截面塑性模量(ZP)=(2×截面抵抗系数(Z)×高度(H))/(钢材密度(ρ)×宽度(B))10.截面极限承载力计算公式:截面极限承载力(Pu) = 截面抵抗系数(Z) × 强度设计值(fu)11.轴心受压疲劳强度计算公式:轴心受压疲劳强度(σf) = (0.707 × 强度设计值(fu)) / 安全系数(γm)12.截面受弯强度计算公式:截面受弯强度(Mp) = 截面抵抗矩(W) × 强度设计值(fy) / 安全系数(γm)13.吊孔极限载荷计算公式:吊孔极限载荷(Pf)=吊孔抗剪极限载荷(Ps)×安全系数(γf)14.钢管撑杆计算公式:撑杆的承载力(Pc)=钢材密度(ρ)×0.25×(外径(Do)^4-内径(Di)^4)/(安全系数(γm)×安全系数(γb))15.螺栓计算公式:螺栓的承载力(P)=钢材密度(ρ)×断面面积(A)×屈服点标称应力(σd)/安全系数(γf)以上仅列举了一些常见的钢结构计算公式,实际应用中还要考虑具体的工程条件和要求。

钢结构材料构件的理论计算公式.doc

钢结构材料构件的理论计算公式.doc

钢结构材料构件的理论计算公式东莞联新钢结构公司分享;各种钢材理论重量计算方法:在钢结构工程中需要认识钢材理论计算才能知道建材的应用知识。

1、角钢:每米重量(公斤)=0.00785×(边宽+边宽-边厚)×边厚2、圆钢:每米重量(公斤)=0.00617×直径×直径(注:螺纹钢和圆钢相同)3、扁钢:每米重量(公斤)=0.00785×厚度×边宽4、管材:每米重量(公斤)=0.02466×壁厚×(外径-壁厚)5、板材:每米重量(公斤)=0.785×厚度6、有色金属的板材的计算公式为:每平方米重量(公斤)=比重*厚度7、各种有色金属的比重如下:紫铜板8.9 黄铜板8.5 锌板7.2 铅板11.37 铝板2.88、铝花纹板:每平方米重量(公斤)=2.96*厚度9、紫铜管:每米重量(公斤)=0.02796*壁厚*(外径-壁厚)10、黄铜管:每米重量(公斤)=0.02670*壁厚*(外径-壁厚)11、方钢每m重量=0.00786×边宽×边宽12、六角钢每m重量=0.0068×对边直径×对边直径13、八角钢每m重量=0.0065×直径×直径14、等边角钢每m重量=边宽×边厚×0.01515、无缝钢管每m重量=0.02466×壁厚×(外径-壁厚)16、电焊钢每m重量=无缝钢管17、钢板每㎡重量=7.85×厚度18、铝花纹板:每平方米重量=2.96*厚度19、方管: 每米重量=(边长+边长)×2×厚×0.0078520、不等边角钢每米重量=0.00785×边厚(长边宽+短边宽--边厚)21、工字钢每米重量=0.00785×腰厚[高+f(腿宽-腰厚)22、槽钢每米重量=0.00785×腰厚[高+e(腿宽-腰厚)。

钢结构计算公式-大全

钢结构计算公式-大全

钢结构计算公式汇总第一章:钢结构连接计算公式总汇 一.焊接连接1.对接焊缝连接(1) 钢板or w v w wt w w wc w t w f tl Vf t l N t l M f f t l N ≤=≤+=≤=5.16,/2τσσ (2) 工字形钢wt eq wv w w wtwwv w w w t ww f f t I VS f I h Mf t I VS f A N W M 1.1322121011010≤+=≤=≤=≤=≤+=τσστστσ2.角焊缝连接(1) 侧焊缝 (N)w f w f f f l h N ≤=∑)7.0/(τ (2) 端焊缝 (N)w f w f f f f l h N ≤=∑)7.0/(βτ (3) 斜焊缝 (Nx, Ny) 3/sin 1/1)7.0/(2θββτθθ-=≤=∑f w f w f f f f l h N(4) 围焊缝(N )w f w f f f f l h N ≤=∑)7.0/(βτ (5) 角钢围焊缝 (N))7.02/(2/)7.02/(2/23221311w f f f w f w f f f w f f N k b h l h f N k b h l h ⨯=+⨯=+ββor)7.02/(2/)7.02/(2/231311w f f f w f f f w f f N k b h f N k b h l h ⨯=⨯=+ββ(6) 角焊缝(M, N, V )f A M fAz I My /=σ f B M fBz I My /=σ f C M fCz I My /=σ f D M fDz I My /=σfwVfwyf N fz A V A N //==τσw f Vfwyf M CDz N fz w fV fwyfM fCzNfzw ff M fBz N fz wf f M fAz N fz f ff f ≤++≤++≤+≤+222222/)(/)(/)(/)(τβσστβσσβσσβσσ(7) 角焊缝 (Fx, Fy, T)w ff Ffy T fAy F fx T fAx fy F fy fx F fx fpA T fAy fp A T fAx f A F A F I Tx I Ty yx yx≤+++====222/)()(////βττττττττ二.螺栓连接1.普通螺栓连接(1) 抗剪螺栓7.0)150/(1.1),min()4/(01min2≥-==⋅⋅==∑d l N N Nf t d N f d n N b cb v b v bc b c bv v b v βπA) 螺栓群 (N)ft d n b N A N N N n n b v ≤-===)/(//01minσB) 螺栓群(F x ,F y ,T )min222222)()()/()/(//b v T ix F ix T iy Fiy i i i i T ix i i i T iy x F ix y Fiy N N N N N N y x Ty N y x Tx N nF N nF N x y x y ≤+++=+=+===∑∑∑∑(2) 抗拉螺栓b t e b t f d N )4/(2π=A) 螺栓群(N )b t N N n /= B) 螺栓群 (M)∑≤''=b t i N y y M N )/(211 C) 螺栓群 (M+N)////2min min 2max max ≥-=≤+=∑∑i bt i y Ney n N N N y Ney n N Nif N min <0 thenb t i N y y e N N ≤'''=∑211/ (3) 同时抗拉剪螺栓b cv b t t b v v NN N N N N ≤≤+1)/()/(222.高强螺栓连接(1) 摩擦型高强度螺栓净截面验算fA n n N A N fA N n n ≤-='=≤=/)/5.01(//1σσA) 抗剪b vf b v NN n P n N /9.0==μB) 抗拉(N)b tb t NN n P N /8.0==(M) b t i N y My N ≤=∑211/ (M+N) b t i N y My n N N ≤+=∑21max //C) 同时抗拉剪(N x +N y ) 1////≤+==b t t b v v x t y v N N N N nN N nN N(M+N) 1////1211≤+==∑b t t b v v i t v N N N N y My N nV NOr1//0//1≤+=<==∑=b t t b v v ti ti ni ti t v N N N N N thenN ifnN N nV N(2) 承压型高强度螺栓净截面f t d n b N A N n ≤-==])/[(/01σ A) 抗剪min21min 221/),,min(9.03.1)4/(b v b c b v b v b v bc b c v b v b v v b v N N n N N N N f td N Pn N f d n N ==⋅⋅=⨯==∑μπB) 抗拉N )b tb t NN n P N /8.0==M+N) b t i N n N y My N ≤+=∑//21maxC) 同时抗拉剪(M+N+V ) 3.1////3.1//2.1/1)()(///11212211≤+==≤+≤≤++==∑∑=b t t b v v ni ti t v b t t b v v b c v btt bvv i t v N N N N nN N n V N or N N N N N N N N N N n N y My N nV N2-5 钢结构计算2-5-1 钢结构计算用表为保证承重结构的承载能力和防止在一定条件下出现脆性破坏,应根据结构的重要性、荷载特征、结构形式、应力状态、连接方法、钢材厚度和工作环境等因素综合考虑,选用合适的钢材牌号和材性。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5 钢结构计算2-5-1 钢结构计算用表为保证承重结构的承载能力和防止在一定条件下出现脆性破坏,应根据结构的重要性、荷载特征、结构形式、应力状态、连接方法、钢材厚度和工作环境等因素综合考虑,选用合适的钢材牌号和材性。

承重结构的钢材宜采用Q235钢、Q345钢、Q390钢和Q420钢,其质量应分别符合现行国家标准《碳素结构钢》GB/T 700和《低合金高强度结构钢》GB/T 1591的规定。

当采用其他牌号的钢材时,尚应符合相应有关标准的规定和要求。

对Q235钢宜选用镇静钢或半镇静钢。

承重结构的钢材应具有抗拉强度、伸长率、屈服强度和硫、磷含量的合格保证,对焊接结构尚应具有碳含量的合格保证。

焊接承重结构以及重要的非焊接承重结构的钢材还应具有冷弯试验的合格保证。

对于需要验算疲劳的焊接结构的钢材,应具有常温冲击韧性的合格保证。

当结构工作温度等于或低于0℃但高于-20℃时,Q235钢和Q345钢应具有0℃C冲击韧性的合格保证;对Q390钢和Q420钢应具有-20℃冲击韧性的合格保证。

当结构工作温度等于或低于-20℃时,对Q235钢和Q345钢应具有-20℃冲击韧性的合格保证;对Q390钢和Q420钢应具有-40℃冲击韧性的合格保证。

对于需要验算疲劳的非焊接结构的钢材亦应具有常温冲击韧性的合格保证,当结构工作温度等于或低于-20℃时,对Q235钢和Q345钢应具有0℃冲击韧性的合格保证;对Q390钢和Q420钢应具有-20℃冲击韧性的合格保证。

当焊接承重结构为防止钢材的层状撕裂而采用Z向钢时,其材质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厚度方向性能钢板》GB/T 5313的规定。

钢材的强度设计值(材料强度的标准值除以抗力分项系数),应根据钢材厚度或直径按表2-77采用。

钢铸件的强度设计值应按表2-78采用。

连接的强度设计值应按表2-79至表2-81采用。

钢材的强度设计值(N/mm2)表2-77注:表中厚度系指计算点的钢材厚度,对轴心受力构件系指截面中较厚板件的厚度。

钢铸件的强度设计值(N/mm2)表2-78表2-79焊缝的强度设计值(N/mm2)注:1.自动焊和半自动焊所采用的焊丝和焊剂,应保证其熔敷金属的力学性能不低于现行国家标准《碳素钢埋弧焊用焊剂》GB/T 5293和《低合金钢埋弧焊用焊剂》GB/T 12470中相关的规定;2.焊缝质量等级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钢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 50205的规定。

其中厚度小于8mm钢材的对接焊缝,不宜用超声波探伤确定焊缝质量等级;3.对接焊缝抗弯受压区强度设计值取f c w,抗弯受拉区强度设计值取f t w。

螺栓连接的强度设计值(N/mm2)表2-80注:1.A级螺栓用于d≤24mm和l≤10d或l≤150mm(按较小值)的螺栓;B级螺栓用于d >24mm或l>10d或l>150mm(按较小值)的螺栓。

d为公称直径,l为螺杆公称长度;2.A、B级螺栓孔的精度和孔壁表面粗糙度,C级螺栓孔的允许偏差和孔壁表面粗糙度,均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钢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 50205的要求。

铆钉连接的强度设计值(N/mm2)表2-81注:1.属于下列情况者为I类孔:1)在装配好的构件上按设计孔径钻成的孔;2)在单个零件和构件上按设计孔径分别用钻模钻成的孔;3)在单个零件上先钻成或冲成较小的孔径,然后在装配好的构件上再扩钻至设计孔径的孔。

2.在单个零件上一次冲成或不用钻模钻成设计孔径的孔属于II类孔。

计算下列情况的结构构件或连接时,上述强度设计值应乘以相应的折减系数:1.单面连接的单角钢1)按轴心受力计算强度和连接0.85;2)按轴心受压计算稳定性等边角钢0.6+0.0015δ,但不大于1.0:短边相连的不等边角钢0.5+0.0025δ,但不大于1.0;长边相连的不等边角钢0.70;几为长细比,对中间无连接的单角钢压杆,应按最小回转半径计算,当δ<20时,取δ=20;2.无垫板的单面施焊对接焊缝0.85;3.施工条件较差的高空安装焊缝和铆钉连接0.90;4.沉头和半沉头铆钉连接0.80。

注:当几种情况同时存在时,其折减系数应连乘。

钢材和钢铸件的物理性能指标见表2-82。

钢材和钢铸件的物理性能指标表2-82吊车梁、楼盖梁、屋盖梁、工作平台梁以及墙架构件的挠度不宜超过表2-83所列的容许值。

受弯构件挠度允许值表2-83注:1.l为受弯构件的跨度(对悬臂梁和伸臂梁为悬伸长度的2倍)。

]为全部荷载标准值产生的挠度(如有起拱应减去拱度)允许值;2.[νT]为可变荷载标准值产生的挠度允许值。

[νQ框架结构的水平位移允许值:在风荷载标准值作用下框架柱顶水平位移和层间相对位移不宜超过下列数值。

1.无桥式吊车的单层框架的柱顶位移H/1502.有桥式吊车的单层框架的柱顶位移H/4003.多层框架的柱顶位移H/5004.多层框架的层间相对位移h/400H为自基础顶面至柱顶的总高度;h为层高。

注:1.对室内装修要求较高的民用建筑多层框架结构,层间相对位移宜适当减小。

无墙壁的多层框架结构,层间相对位移可适当放宽。

2.对轻型框架结构的柱顶水平位移和层间位移均可适当放宽。

桁架弦杆和单系腹杆的计算长度见表2-84。

桁架弦杆和单系腹杆的计算长度l0表2-84注:1.l为构件的几何长度(节点中心间距离);l1为桁架弦杆侧向支承点之间的距离。

2.斜平面系指与桁架平面斜交的平面,适用于构件截面两主轴均不在桁架平面内的单角钢腹杆和双角钢十字形截面腹杆。

3.无节点板的腹杆计算长度在任意平面内均取其等于几何长度(钢管结构除外)。

受拉构件的允许长细比见表2-85。

受压构件的允许长细比见表2-86。

受拉构件的允许长细比表2-85注:1.承受静力荷载的结构中,可仅计算受拉构件在竖向平面内的长细比。

2.在直接或间接承受动力荷载的结构中,单角钢受拉构件长细比的计算方法与表2-86注2相同。

3.中、重级工作制吊车桁架下弦杆的长细比不宜超过200。

4.在设有夹钳或刚性料耙等硬钩吊车的厂房中,支撑(表中第2项除外)的长细比不宜超过300。

5.受拉构件在永久荷载与风荷载组合作用下受压时,其长细比不宜超过250。

6.跨度等于或大于60m的桁架,其受拉弦杆和腹杆的长细比不宜超过300(承受静力荷载或间接承受动力荷载)或250(直接承受动力荷载)。

受压构件的允许长细比表2-86注:1.桁架(包括空间桁架)的受压腹杆,当其内力等于或小于承载能力的50%时,允许长细比值可取为200。

2.计算单角钢受压构件的长细比时,应采用角钢的最小回转半径,但在计算交叉杆件平面外的长细比时,可采用与角钢肢边平行轴的回转半径。

3.跨度等于或大于60m的桁架,其受压弦杆和端压杆的允许长细比值宜取为100,其他受压腹杆可取为150(承受静力荷载或间接承受动力荷载)或120(直接承受动力荷载)。

单层厂房阶形柱计算长度的折减系数见表2-87。

单层厂房阶形柱计算长度的折减系数表2-87注:有横梁的露天结构(如落锤车间等),其折减系数可采用0.9。

摩擦型高强度螺栓中摩擦面抗滑移系数见表2-88。

一个高强度螺栓的预拉力见表2-89。

摩擦面的抗滑移系数μ表2-88一个高强度螺栓的预拉力P(kN)表2-89螺栓或铆钉的允许距离见表2-90。

螺栓或铆钉的最大、最小允许距离表2-90注:1.d0为螺栓或铆钉的孔径,t为外层较薄板件的厚度。

2.钢板边缘与刚性构件(如角钢、槽钢等)相连的螺栓或铆钉的最大间距,可按中间排的数值采用。

常见型钢及其组合截面的回转半径的近似值见表2-91。

常见型钢及其组合截面的回转半径的近似值表表2-91圆形钢管规格及截面特征见表2-92。

圆形钢管规格及截面特征表表2-92注:I——毛截面惯性矩;W——毛截面抵抗矩;i——回转半径;I k——抗扭惯性矩;Z——截面重心到边缘距离。

2-5-2 钢结构计算公式1.构件的强度和稳定性计算公式(表2-93)强度和稳定性计算表表2-932.连接计算公式(表2-94)连接计算公式表2-942-5-3 钢管结构计算1.适用于不直接承受动力荷载,在节点处直接焊接的钢管桁架结构。

钢管外径与壁厚之比,不应超过100(yf 234)。

轴心受压方管或矩形管的最大外缘尺寸与壁厚之比,不应超40yf 234。

2.钢管节点的构造应符合下列要求:(1)主管外径应大于支管外径,主管壁厚不应小于支管壁厚。

在支管与主管连接处不得将支管穿入主管内。

(2)主管和支管或两支管轴线之间的夹角θi 不宜小于30°。

(3)支管与主管的连接节点处,应尽可能避免偏心。

(4)支管与主管的连接焊缝,应沿全周连续焊接并平滑过渡。

(5)支管端部宜用自动切管机切割,支管壁厚小于6mm 时可不切坡口。

3.支管与主管的连接可沿全周用角焊缝,也可部分用角焊缝、部分用对接焊缝,支管管壁与主管管壁之间的夹角大于或等于120°的区域宜用对接焊缝或带坡口的角焊缝。

角焊缝的焊脚尺寸h f 不宜大于支管壁厚的两倍。

4.支管与主管的连接焊缝为全周角焊缝,按下式计算,但取βf =1:w f f we f f l h Nβσ≤=角焊缝的有效厚度he ,当支管轴心受力时取0.7h f 。

角焊缝的计算长度l w ,按下列公式计算:(1)在圆管结构中取支管与主管相交线长度:式中 d 、d i ——主管和支管外径;θi ——主管轴线与支管轴线的夹角。

(2)在矩形管结构中,支管与主管交线的计算长度,对于有间隙的K 形和N 形节点:对于T 、Y 、X 形节点iiw h l θsin 2=式中 h i 、b i ——分别为支管的截面高度和宽度。

5.为保证节点处主管的强度,支管的轴心力不得大于表2-95规定的承载力设计值:支管轴心力的承载力设计值 表2-95圆管结构的节点形式见图2-2。

图2-2 圆管结构的节点形式(a)X形节点;(b)T形和Y形受拉节点;(c)T形和Y形受压节点;(d)K形节点;(e)TT形节点;(f)KK形节点2-5-4 钢与混凝土组合梁计算组合梁为由混凝土翼板与钢梁通过抗剪连接件组成。

翼板可用现浇混凝土板,并可用混凝土叠合板或压型钢板。

钢与混凝土组合梁计算见表2-96。

混凝土翼板的计算宽度(图2-3)b e为:b=b0+b1+b2e式中b0——板托顶部的宽度,当α<45°时按α=45°计算板托顶部的宽度;当无板托时,取钢梁上翼缘的宽度;b、b2——梁外侧和内侧的翼板计算宽度,各取梁跨度l的1/6和翼板厚度h c1的6倍中1的较小值。

图2-3 混凝土翼板的计算宽度1-混凝土翼板;2-板托;3-钢梁钢与混凝土组合梁计算表2-96。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