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的加减法PPT课件1
合集下载
幼儿园数学10的加减法PPT课件

目的
通过本课件的学习,使幼儿能够 熟练掌握10以内数的加减运算, 培养其初步的数学思维能力和解 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目标与要求
知识目标
掌握10以内数的加减运算方法,理解加减法 的含义。
能力目标
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培 养初步的数学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情感目标
激发幼儿对数学学习的兴趣和好奇心,培养 其积极的学习态度和自信心。
04
互动环节:课堂练习与游戏
课堂练习题目设计
设计涵盖10以内加减法各种组合的练习题, 包括进位、借位等情况。
将练习题按照难易程度进行分级,以适应不 同水平的学生。
引入生活实例,将抽象的数学运算与实际应 用场景相结合,提高题目的趣味性。
游戏化教学方式探讨
采用竞赛形式,如小 组或个人之间的速度 比赛,激发学生的求 胜欲望。
适用对象及课时安排
适用对象
适用于幼儿园阶段儿童,特别是大班 幼儿。
课时安排
建议本课件安排4个课时进行学习,每 个课时约30分钟。具体课时安排可根 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
02
数字10的加减法基础知识
数字10的组成与分解
数字10的组成
10可以表示为1和9、2和8、3和7、4和6、5和5的组合。
数字10的分解
加强家园合作,鼓励家长积极参 与幼儿的学习过程,共同促进幼 儿的进步与发展。
01
针对幼儿存在的问题与不足,制 定个性化的辅导计划,加强加减 法运算的练习和指导。
02
03
结合生活实际,引导幼儿将数学 知识应用到实际生活中,培养解 决问题的能力。
04
感谢您的观看
THANKS
幼儿园数学10的加减法 PPT课件
通过本课件的学习,使幼儿能够 熟练掌握10以内数的加减运算, 培养其初步的数学思维能力和解 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目标与要求
知识目标
掌握10以内数的加减运算方法,理解加减法 的含义。
能力目标
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培 养初步的数学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情感目标
激发幼儿对数学学习的兴趣和好奇心,培养 其积极的学习态度和自信心。
04
互动环节:课堂练习与游戏
课堂练习题目设计
设计涵盖10以内加减法各种组合的练习题, 包括进位、借位等情况。
将练习题按照难易程度进行分级,以适应不 同水平的学生。
引入生活实例,将抽象的数学运算与实际应 用场景相结合,提高题目的趣味性。
游戏化教学方式探讨
采用竞赛形式,如小 组或个人之间的速度 比赛,激发学生的求 胜欲望。
适用对象及课时安排
适用对象
适用于幼儿园阶段儿童,特别是大班 幼儿。
课时安排
建议本课件安排4个课时进行学习,每 个课时约30分钟。具体课时安排可根 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
02
数字10的加减法基础知识
数字10的组成与分解
数字10的组成
10可以表示为1和9、2和8、3和7、4和6、5和5的组合。
数字10的分解
加强家园合作,鼓励家长积极参 与幼儿的学习过程,共同促进幼 儿的进步与发展。
01
针对幼儿存在的问题与不足,制 定个性化的辅导计划,加强加减 法运算的练习和指导。
02
03
结合生活实际,引导幼儿将数学 知识应用到实际生活中,培养解 决问题的能力。
04
感谢您的观看
THANKS
幼儿园数学10的加减法 PPT课件
《10的加减法》10以内数的认识和加减法PPT课件

歌
四六四六,一起走,
五 五凑成一双手。
课后作业
1.从教材课后习题中选取; 2.从课时练中选取。
4 + 6 =10 10 - 4 = 6 6 + 4 =10 10 - 6 = 4
5 + 5 =10 10 - 5 = 5
10的组成
10
10
10
19
28
37
10
10
46
55
பைடு நூலகம்
计算方法:
可以用点数法,接着数法, 也可以用数的组成计算。 其中,用数的组成计算比 较方便。
计算10的减法算式的方法:
10的加减
10
46
4 +6=10 10- 6 = 4
6 + 4 =10 10- 4 = 6
1 + 9 =10 10 - 1 = 9 9 + 1 =10 10 - 9 = 1
2 + 8 =10 10 - 2 = 8 8 + 2 =10 10 - 8 = 2
3 + 7 =10 10 - 3 = 7 7 + 3 =10 10 - 7 = 3
西师大版 数学 一年级 上册
2 10以内数的认识和加减法(二)
10的加减法
-.
课前导入
看谁做的有对又快。
8-2= 6
5+4= 9
9-4= 5 4+3= 7 6+3= 9
6+3= 9 9-4= 5 6-3= 3
探究新知
7
3
7 + 3= 10 3 + 7 = 10
10
10 - 3= 7
3
10 - 3 = 7
10以内的加减法PPT课件

购物结算
在购物时,我们需要计算购买商品的 总价,这就需要用到加法;如果我们 有优惠券或者需要退换商品,就需要 用到减法。
时间计算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经常需要计算时 间,比如计算从一个地点到另一个地 点需要多长时间,这就需要用到加法 和减法。
统计数量
在统计数量时,我们需要将各个部分 的数量加起来得到总数,这就需要用 到加法;如果需要从总数中减去一部 分数量,就需要用到减法。
数字大小比较与排序方法
学习比较两个数字的大小关系, 如3比2大,2比3小等。
掌握按照大小顺序排列多个数字 的方法,如从小到大或从大到小
排序。
理解数字在数轴上的位置关系, 明确左右方向代表数值增减。
相邻数、相反数概念引入
01
学习相邻数的概念,理 解一个数与它前后两个 数之间的关系。
02
掌握10以内各个数字的 相邻数,如2的相邻数是 1和3等。
加减法可以应用于各种实际问 题中,通过解决问题可以帮助 孩子培养解决问题的能力和数
学应用意识。
02 10以内数字认识与顺序
CHAPTER
0-9数字认识及书写规范
认识0-9每个数字的 外形特征,如0像鸡 蛋,1像铅笔等。
通过描红、临摹等方 式进行练习,逐渐掌 握数字的书写技巧。
学习正确的书写姿势 和笔画顺序,注意数 字的高度、宽度和倾 斜度。
• 挑战题1:计算9-4+2=?并在1分钟内完成。 • 解答提示:这道题目的关键在于快速准确地完成加减法混合运算。学生可以先将9-4计算出来得到5,然后再加
上2得到7。注意运算顺序和速度。 • 挑战题2:用加减法混合运算计算出8,你可以使用数字2、3、4和5,每个数字只能用一次。 • 解答提示:这道题目的答案不唯一,学生可以尝试不同的组合和运算顺序来得到结果。例如,可以先计算4+3
10以内的加减法ppt课件

日常生活中的加减法问题
总结词
除了购物和时间计算,10以内加减法还广泛应用于日常生活 中的其他方面。
详细描述
例如,孩子们可能需要计算玩具的组合、分配食物给家人或 朋友等。通过学习10以内的加减法,他们能够更好地解决这 些日常生活中的问题,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05
10以内加减法易错题解析
Chapter
详细描述
例如,计算17-8时,可以将17拆分成10+7,先计 算10-8=2,再计算2+7=9,得出结果。
借十法
总结词
当被减数小于减数时,从10借一个 单位给被减数,使得被减数变为较大 的数,再按照正常的减法计算。
详细描述
例如,计算3-6时,由于3小于6,所 以从10借一个单位给3,变为13-6=7 。
加减法的混合运算
01
02
03
定义
在一个算式中同时出现加 法和减法的运算。
规则
加减法的混合运算应遵循 先加后减的顺序,即同级 运算应从左到右依次进行 。
例子
如计算 5 - 2 + 3,应先进 行加法运算,即 5 - 2 + 3 = (5 + 3) - 2 = 8 - 2 = 6 。
02
10以内加减法运算技巧
Chapter
凑十法
总结词
通过将较小的数拆分成两个数之 和,使得其中一个数接近10,便 于计算。
详细描述
例如,计算8+9时,可以将9拆分 成2+7,这样8+2=10,再计算 10+7=17,得出结果。
破十法
总结词
将较大的数拆分成一个较小的数和一个10的倍数之 和,先计算10的倍数,再计算较小的数。
幼儿园10以内的加减法ppt课件

讲解与演示
加法讲解与演示
通过PPT演示,用具体的图像和声音 解释加法的含义和操作方法,帮助孩 子们理解加法的概念。
减法讲解与演示
同样地,通过PPT演示,解释减法的 含义和操作方法,帮助孩子们理解减 法的概念。
互动游戏环节
加法游戏
设计一些与加法相关的互动游戏,如“找朋友”游戏,孩子们可以通过游戏加 深对加法的理解。
幼儿完成练习情况展示
掌握10以内加减法的基本概念
01
通过PPT课件,幼儿可以直观地了解10以内加减法的基本概念
和运算规则。
能够准确进行运算
02
通过大量的练习,幼儿能够逐渐掌握10以内加减法的运算技巧
,并能够准确进行运算。
能够在生活中运用加减法
03
PPT课件设计了与生活相关的场景,帮助幼儿理解加减法在生活
在日常生活中,加减法运算是非常常 见的,比如购物、计算时间等,因此 幼儿掌握10以内的加减法可以为将来 的学习和生活打下良好的基础。
教学目的
帮助幼儿理解加减法的概念和 意义,掌握10以内的加减法运 算方法。
提高幼儿的数学思维和计算能 力,培养其解决问题的能力和 自信心。
通过有趣的课件和活动,激发 幼儿对数学的兴趣和好奇心, 提高其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
减法游戏
设计一些与减法相关的互动游戏,如“分水果”游戏,孩子们可以通过游戏加 深对减法的理解。
实例练习环节
加法练习
通过PPT展示一些简单的加法题目,让孩子们进行练习,巩固所学的加法知识。
减法练习
同样地,通过PPT展示一些简单的减法题目,让孩子们进行练习,巩固所学的减 法知识。
05 教学成果展示
CHAPTER
02 教学内容
《10以内加减法》PPT课件 (共10张PPT)

4.躬自厚而薄责于人,则远怨矣。 ——《论语》
译:干活抢重的,有过失主动承担主要责任是“躬自厚”,对别人多谅解多宽容,是“薄责于人”,这样的话,就不会互相怨恨。
5.君子成人之美,不成人之恶。小人反是。 ——《论语》
译:君子总是从善良的或有利于他人的愿望出发,全心全意促使别人实现良好的意愿和正当的要求,不会用冷酷的眼光看世界。或是唯恐天下不乱,不会在别人有失败
译:自己不想要的(痛苦、灾难、祸事……),就不要把它强加到别人身上去。
8.当仁,不让于师。 ——《论语》
译:遇到应该做的好事,不能犹豫不决,即使老师在一旁,也应该抢着去做。后发展为成语“当仁不让”。
9.君子欲讷于言而敏于行。 ——《论语》
译:君子不会夸夸其谈,做起事来却敏捷灵巧。
10.二人同心,其利断金;同心之言,其臭如兰。 ——《周易》
15.毋意,毋必,毋固,毋我。 ——《论语》
译:讲事实,不凭空猜测;遇事不专断,不任性,可行则行;行事要灵活,不死板;凡事不以“我”为中心,不自以为是,与周围的人群策群力,共同完成任务。
16.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论语》
译:三个人在一起,其中必有某人在某方面是值得我学习的,那他就可当我的老师。我选取他的优点来学习,对他的缺点和不足,我会引以为戒,有则改之。
幼儿园大班数学课件
10以内数的加减法
看图列算式
5+ 3 = 8
9
2+6
3+4 7
8
4+5
7
6
10
3+3
5+2
8+2
想一想:
PPT模板:/moban/ PPT背景:/beijing/ PPT下载:/xiazai/ 资料下载:/ziliao/ 试卷下载:/shiti/ PPT论坛: 语文课件:/kejian/yuw en/ 英语课件:/kejian/ying yu/ 科学课件:/kejian/kexu e/ 化学课件:/kejian/huaxue/ 地理课件:/kejian/dili/
数学10以内加减法(ppt课件)

减法运算方法
数数法
通过数数的方式计算被减数和减数的差,例如计算5-2, 可以从5开始倒数2个数得到3。
平十法
当被减数和减数的个位数相同时,可以将被减数和减数同 时减去相同的数得到差。例如计算15-7,可以将15和7同 时减去5得到10和2的差8。
破十法
当被减数是10的倍数时,可以将被减数拆成10和另一个 数相加的形式,再减去减数。例如计算12-5,可以将12 拆成10+2,然后计算10-5+2得到7。
03 加法的性质
交换律,结合律。
10以内加法表
10以内加法表如下
| :--: | :--: | :--: | :--: | :--: | :--: | :--: | :--: | :--: | :--: |
| 加数 | 1 | 2 | 3 | 4 | 5 | 6 |7|8|9|
10以内加法表
|1|2|3|4|5|6| 7 | 8 | 9 | 10 |
|
| 9 |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通过观察加法表,可 以发现一些规律,如 每列的数都是等差数 列,每行的和都相等
。
加法运算方法
01
数数法
通过数数的方式计算两个数的和,适合较小的数。
02
组成法
通过已知的数的组成来计算两个数的和,适合较大的数。如:计算7+5
结合生活实际,探索加减 法在更大范围内的应用, 培养数学应用意识。
鼓励孩子多进行口算、心 算等练习,提高数学思维 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THANKS
感谢观看
|3|4|5|6|7|8| 9 | 10 | 11 | 12 |
|2|3|4|5|6|7| 8 | 9 | 10 | 11 |
一年级上册数学二10的加减法课件(共15张PPT) 青岛版

10个板栗,同桌俩人吃,可以怎么分?
活动一:涂色表示分法,并记录下来。
10个板栗,同桌俩人吃,可以怎么分? 活动二:填表格表示分法,并记录下来。
9
8
1
2
7
6
5
3
4
5
同桌共享10个栗子,在规定的时间内品板栗。 活动一:边品边数,品一品板栗的味道,写出吃掉的板栗个数。
我吃了 个板栗,同桌吃了 个板栗。
同桌共享10个板栗,在规定的时间内品板栗。 活动一:同桌合作,说一说你俩一共吃的个数。
我吃了 个板栗,同桌吃了 个板栗,我们一共吃了 个板栗。
列出算式,表述其意义。 活动二:根据同桌俩分别吃的个数,列出四道算式,并说出其意义。8 10
活动一:涂色表示分法,并记录下来。
10个板栗,同桌俩人吃,可以怎么分? 活动二:填表格表示分法,并记录下来。
9
8
1
2
7
6
5
3
4
5
同桌共享10个栗子,在规定的时间内品板栗。 活动一:边品边数,品一品板栗的味道,写出吃掉的板栗个数。
我吃了 个板栗,同桌吃了 个板栗。
同桌共享10个板栗,在规定的时间内品板栗。 活动一:同桌合作,说一说你俩一共吃的个数。
我吃了 个板栗,同桌吃了 个板栗,我们一共吃了 个板栗。
列出算式,表述其意义。 活动二:根据同桌俩分别吃的个数,列出四道算式,并说出其意义。8 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