概念及关系
第二章 概念间的关系、限制与概括

B .规定的语词定义:对新出现的语词赋予涵 义或对原有的语词赋予新的涵义,也称约定定义 (stipulative definition) 例如:① “非典”就是指非典型性肺炎。 ② 本法所称的以上、以下、以内,包括 本数。 (《 刑法 》 第 95 条 ) ③ 民法所称的“以上”、“以下”、 “以内”、“届满”,包括本数;所称的“不 满”、“以外”,不包括本数。( 《 民法通 则 》 第 155 条) ④ “王老五”就是指未婚男子。
• 相容关系:是指两个概念的外延至少有一部 分重合的关系。根据外延重合的多少,相 容关系又可以分为同一关系、真包含关系、 真包含于关系和交叉关系四种。 • 不相容关系:是指两个概念的外延没有任何 一部分重合的关系。不相容关系也可以称 为全异关系,它可分为矛盾关系和反对关 系两种。
一、全同关系
• 全同关系也叫做同一关系, 它是指外延完全重合的两个 概念之间的关系。
• 中国→山东省→菏泽市→牡丹区。
• 第二,具有全同关系、交叉关系、全异关系的 概念都不能限制,否则就会犯“不当限制”的 逻辑错误。
如:亚洲最大国家→中国; 少数民族人士→中共党员;
• 第三,单独概念不能进行限制。限制的极限。
• 有的限制是通过加限制词实现的,有的是 通过种概念直接替换属概念。 • 如:学生-小学生;法律-宪法 • 并不是所有加限制词就是限制。
• 再如:① 盒饭就是装在盒子里论份出售的饭。 实质定义 / 普通定义 ② 本办法所指的盒饭是指集中加工、分装、 分送供应的盒装菜肴和主食。”(沪卫卫监 [2003]14 号 《 上海市盒饭卫生管理办法 》 第 2 条第 2 款) 实质定义 / 专门定义(法 律定义) ③ “盒饭”是指 2005 年湖南电视台“超级 女声”何洁的 fans (“盒”谐音“何”, “饭”谐音“ fans ”)。语词定义(规定的语 词定义) / 专门定义
概念与概念之间的逻辑关系

概念与概念之间的逻辑关系
概念与概念之间的逻辑关系可以分为以下几种:
1. 同一关系(Identity):指的是两个或多个概念表示相同的事物或现象,它们可以互换使用,表示同样的意义。
2. 组成关系(Composition):指的是一个概念由另一个或多个概念组成,其中一个概念是整体,其他是部分。
整体的概念包含部分概念所具有的所有特征。
3. 包含关系(Inclusion):指的是一个概念包含另一个或多个概念,包含概念具有被包含概念所具有的所有特征,同时还具有其他特征。
4. 交叉关系(Intersection):指的是两个或多个概念共同具有的特征,两个或多个概念的交集。
5. 排斥关系(Contradiction):指的是两个或多个概念具有相互排斥的特征,它们不能同时存在或互相排斥。
6. 反向关系(Inverse):指的是两个概念具有相反的特征,一个概念的存在意味着另一个概念的不存在,反之亦然。
这些逻辑关系可以帮助我们理解概念之间的相互关系,利用它们可以进行逻辑推理和概念的分类、组织和分析。
如何准确区分概念及概念间的关系

如何准确区分概念及概念间的关系要准确区分概念及概念间的关系,我们需要了解概念的定义、特征、分类和关联等方面的知识。
下面我将从以下几个方面来回答这个问题:一、概念的含义及特征:1. 定义:概念是人们对于具有相似特征或性质的事物的心智概括。
概念是人们认识和理解世界的基本单位,是将事物归类、概括和理解的重要工具。
2. 特征:概念具有抽象性、一般性和反映事物本质的特征。
抽象性指概念是对一类事物的概括,不涉及具体个体;一般性指概念是最基本、最普遍的事物特征,具有通用性;反映事物本质是指概念能够准确表达事物的内在属性和本质特征。
二、概念间的关系:1. 属性关系:一个概念可以具有一些共同的属性,通过这些属性可以将不同的概念进行区分。
例如,"鸟"和"哺乳动物"这两个概念的共同属性是"有生命",而它们的差异属性则是"有羽毛"和"有毛发"。
2. 分类关系:概念之间可以进行分类,将具有相似属性和特征的事物归为一类。
例如,"猫"、"狗"和"老虎"这三个概念都属于"哺乳动物"这个更广泛的分类概念。
3. 嵌套关系:概念之间可以存在嵌套关系,即一个概念可以包含另一个更具体的概念。
例如,"动物"是一个更广泛的概念,而"猫"是"动物"这个概念的一个嵌套概念。
4. 关联关系:概念之间可以存在关联关系,即一个概念与其他概念之间存在联系。
例如,"大象"和"非洲"这两个概念之间存在地理关联,因为大象主要生活在非洲地区。
三、准确区分概念及概念间的关系的方法:1. 研究概念的定义和特征:了解一个概念的定义和特征是准确区分概念的基础。
通过深入研究概念,了解它们的本质属性和共同特征,可以更好地进行区分。
人际关系的基本概念

人际关系的基本概念
人际关系是指人与人之间的联系、互动和交往。
它是社会的基本组成部分,影响着个体的生活和发展。
人际关系的基本概念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互动性:人际关系是基于人与人之间的相互作用和相互影响。
在互动过程中,人们通过言语、行为、表情等方式进行交流和沟通。
2. 相互依赖:人际关系中的个体相互依赖,彼此需要对方的支持、关心和帮助。
每个个体的行为和决策都受到其他人的影响和制约。
3. 双向性:人际关系是双向的,包括给予和接受的过程。
人们既需要倾听和理解他人,也需要被他人倾听和理解。
4. 多样性:人际关系的形式和内容多种多样,包括家庭关系、朋友关系、恋爱关系、同事关系等。
每种关系都有自己独特的特点和规则。
5. 变动性:人际关系是动态变化的,随着时间的推移和环境的变化,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也会发生变化。
人们需要不断调整和适应关系中的变化。
6. 影响力:人际关系对个体的行为和心理状态产生重要影响。
良好的人际关系能够提供支持和安全感,促进个体的发展和幸福感。
人际关系的好坏直接影响着个体的生活质量和幸福感。
良好的人际关系能够带来支持、安慰和帮助,促进个体的成长和发展。
不良的人际关系则可能导致冲突、孤独和压力,影响个体的身心健康。
因此,建立和维护良好的人际关系对于个体的幸福和成功至关重要。
概念间的关系

概念间的关系概念间存在着各种各样的关系,普通逻辑只从外延方面来研究概念间的关系,即概念外延有无重合的关系。
了解和掌握概念外延间的关系,有助于明确概念和准确地使用概念。
根据两个概念外延间有无重合部分,把两个概念间的关系分为相容关系和不相容关系两大类。
一、相容关系相容关系是指两个概念的外延至少有部分重合的关系。
在相容关系中,又根据两个概念的外延重合部分大小的不同,把相容关系又分为全同关系、真包含关系、真包含于关系、交叉关系四种。
(一)全同关系全同关系是指两个概念的外延全部重合的关系,又叫做同一关系。
例如,“等边三角形”与“等角三角形”、“北京”与“中华人民共和国的首都”这两组概念分别为全同关系。
具有全同关系的概念反映的事物对象是完全相同的,即它们的外延是完全重合的,但它们的内涵却不尽相同,因为它们是从不同的角度和不同的方面反映相同的对象的。
例如,“等边三角形”与“等角三角形”这两个概念具有全同关系,它们的外延完全重合,但它们的内涵却不同。
前者是从三条边相等来反映正三角形的,后者是从三内角相等来反映正三角形的。
我们正是利用这一逻辑特性,从不同方面来加深对相同对象的认识的。
应该指出,具有全同关系的两个概念与表达同一概念的两个语词是完全不同的。
表达同一概念的两个语词不仅外延完全相同,而且内涵也完全相同,例如,“世界观”与“宇宙观”,它们只不过是同一概念的两种不同的文字表达而已。
具有全同关系的概念在思维中是可以代替使用的,而并不违反逻辑。
普通逻辑通常采用欧拉图直观地表示概念间的关系。
欧拉图是18世纪的瑞士逻辑学家欧拉(Leonhard Euler,1707—1783年)用圆圈来表示概念间外延关系的一种图解,又称为圆圈图。
具有全同关系的两个概念a与b可直观地用欧拉图表示为:这个欧拉图表明:所有的a都是b,并且所有的b都是a。
(二)真包含关系真包含关系是指一个概念的部分外延与另一概念的全部外延相重合的关系,又叫做属种关系。
人际关系概念

人际关系概念
人际关系是指个体之间相互联系和相互作用的社会关系。
这种关系可以存在于家庭、社交、工作等各个领域,对于个体的生活和发展都具有重要的影响。
人际关系的概念涉及到以下几个方面:
1、相互依存:人际关系意味着个体之间存在相互依存的关系,彼此相互影响、相互支持或相互制约。
人们在社会生活中需要与他人交往,从而满足自身的情感、社会和心理需求。
2、沟通和互动:人际关系的建立和维护离不开有效的沟通和积极的互动。
良好的人际关系需要双方能够真诚地表达自己、倾听对方的想法,并在相互之间建立信任和理解。
3、社会支持:人际关系可以为个体提供各种形式的支持,包括情感上的支持、实质性的帮助以及信息分享等。
这些支持可以增强个体的适应能力和心理健康。
4、影响和塑造:人际关系对于个体的态度、行为和价值观具有深远的影响,同时也是个体自我认知和身份建构的重要来源。
5、规范和冲突:人际关系中存在各种规范和期望,同时也可能产生冲突和矛盾。
如何处理人际关系中的冲突,是人际关系研究的一个重要课题。
利润问题概念及相关等量关系

利润问题概念及相关等量关系
利润是企业经营活动中所获得的净利润。
通常来说,利润是通过将企业总收入减去总成本计算得出的。
利润是企业经营状况的重要指标,反映了企业的盈利能力和经营效益。
在利润问题中,还有一些相关的等量关系:
1. 收入-成本=利润:这是利润的基本等量关系公式,收入减去成本等于利润。
2. 利润率=利润/收入:利润率是指企业每单位收入中所获得的利润。
利润率的高低可以反映企业的盈利能力和效益水平。
3. 利润增长率=(本期利润-上期利润)/上期利润:利润增长率可以反映企业盈利情况的变化程度,是评估企业经营状况的重要指标。
4. 边际利润=单位产品价格-单位产品成本:边际利润指的是每售出一单位产品所获得的额外利润,可以帮助企业做出决策,确定最佳生产和销售策略。
这些等量关系在利润问题中都有重要的应用价值,可以帮助企业管理者更好地理解和分析企业的盈利状况,并做出相应的经营决策。
逻辑学的概念判断推理的关系

逻辑学的概念判断推理的关系
逻辑学是一门探讨正确思维、推理和判断的学科。
其中,概念、判断和推理是逻辑学的三个重要组成部分,它们之间有着密切的关系。
概念是逻辑学的基础,是对现实世界的客观事物、现象、关系等的抽象概括。
概念的形成是通过对一系列具有共同属性的事物进行归纳而得到的。
在逻辑学中,概念是研究判断和推理的基础,因为判断和推理都需要使用概念。
判断是对现实世界的事物或现象作出肯定或否定的陈述。
判断可以由概念组成,也可以由简单的主语和谓语组成。
判断一般有真假之分,需要通过逻辑推理来判断其真假。
推理是根据已知的前提来得出结论的过程。
逻辑推理有许多方式,比如演绎推理、归纳推理、类比推理等。
在逻辑学中,推理是通过对概念和判断的运用来得出结论的过程。
综上所述,概念、判断和推理是逻辑学中三个重要的概念,它们之间存在密切的联系。
在逻辑学中,通过理解它们之间的关系,可以更好地进行正确的思维、判断和推理。
- 1 -。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核心概念及其相互关系
1、宪法
宪法的基本原则:我国是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国家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
组成:我国现行宪法除序言外,设有第一章总纲,第二章公民的基本权利和义务,第三章国家机构,第四章国旗、国歌、国徽、首都,共四章一百三十八条。
基本内容:宪法规定了我国的国家性质、根本制度、根本任务、公民的基本权利和义务、国家机构的组织及其职权等国家生活中的最根本、最重要的问题,涉及政治、经济、文化和社会生活等各个方面。
2、公民权利
基本内容:宪法规定的政治权利与人身自由,以及广泛的社会经济与文化教育权利。
政治权利包括选举权和被选举权、政治自由和监督权等;
人身自由包括人身自由不受侵犯,人格尊严不受侵犯,住宅不受侵犯,通信自由和通信秘密受法律保护。
社会经济与文化教育权利。
社会经济权利:主要有财产权、劳动权、物质帮助权;文化教育权利:主要有受教育权、文化权利;我国公民还享有平等权、宗教信仰自由等权利,妇女、儿童和残疾人等特定人群的权利。
3、公民义务
基本义务有:①遵守宪法法律。
②维护国家利益。
③依法服兵役和参加民兵组织。
④依法纳税。
⑤我国宪法还规定了公民应履行的其他义务,包括劳动的义务、受教育的义务、夫妻双方实行计划生育的义务、父母抚养教育未成年子女的义务和成年子女赡养扶助父母的义务等。
4、基本经济制度
内容:以坚持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
这是由我国的社会主义性质和初级阶段国情决定。
公有制经济包括国有经济、集体经济以及混合所有制经济中的国有成分和集体成分。
国有经济是生产资料属于全体人民共同所有的一种经济形式。
是我国国民经济的主导力量。
集体经济是生产资料属于一部分劳动者共同所有的一种经济形式。
是公有制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
非公经济包括个体经济、私营经济、外资等。
5、根本政治制度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内容包括国家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人民通过民主选举选出代表,组成各级人民代表大会作为国家权力机关;由人民代表大会产生国家行政机关、审判机关、检察机关,这些国家机关依法行使各自的职权,并对人民代表大会负责,受人民代表大会监督;实行民主集中制,重大问题经人民代表大会充分讨论,遵循少数服从多数原则,民主决定。
6、基本政治制度
①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
坚持中国共产党领导、多党派合作,坚持中国共产党执政、多党派参政。
基本方针:长期共存、互相监督、肝胆相照、荣辱与共。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的重要机构,是中国人民爱国统一战线组织。
工作主题:团结和民主。
职能:履行政治协商、民主监督和参政议政的职能。
②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③基层群众自治制度:城市的居民委员会和农村的村民委员会
7、国家权力机关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是我国权力机关。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是最高国家权力机关,代表全国人民统一行使国家权力,在整个国家机关体系中居于最高地位。
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是地方国家权力机关。
它是本行政区域内人民行使国家权力的机关。
人民代表大会有立法权、决定权、任免权、监督权。
人大代表依照宪法和法律赋予本级人民代表大会的各项职权,参加行使国家权力,有权依法审议各项议案和报告、表决各项决定、提出议案和质询案。
8、国家行政机关
人民政府主要管理经济、教育、科学、文化、卫生、体育事业、城乡建设事业和财政、民政、公安、民族事务、司法行政、监察、计划生育等行政工作。
国务院,即中央人民政府,是我国最高行政机关,统一领导地方各级人民政府。
依法行政。
(1)从行政机关何行使职权必须严格遵照宪法和法律。
行政机关要坚持法定职责必须为、法无授权不可为,勇于负责、敢于担当,坚决纠正不作为、乱作为,坚决克服懒政、怠政。
(2)建设责任政府。
为了防止工作人员出现履职不力、监管缺失、失职渎职、徇私枉法等问题,必须加强对行政权的监督和制约,切实做到有权必有责,用权受监督,权责要对等,失责要追究,侵权要赔偿。
9、国家司法机关
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法院、地方各级法院和专门人民法院。
基本职权:审理刑事、民事和行政案件。
行使审判权,惩办犯罪分子,解决民事和行政纠纷。
人民检察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地方各级人民检察院和专门人民检察院。
基本职权:对国家机关及其工作人员违反行为实行监督,对犯罪行为提起国家公诉,保护公民合法权益。
工作原则。
独立:不受行政机关、个人和团体干涉。
平等:法律面前人人平等。
维护公平正义。
10、自由
自由主要指人们在法律规定的范围内,依照自己意志活动的权利。
自由在法律上的体现,就是我们享有的和正当行使的各项权利。
11、平等
在法律意义上,平等具有两层含义:一是同等情况同等对待,比如男女同工同酬、一次选举一人一票等;二是不同情况差别对待,比如老人、儿童、孕妇、残疾人在乘坐公共交通工具时应获得优先权和得到特殊关照。
12、公正
通常指人们基于一定标准或原则,处理事情合情合理、不偏不倚的态度或行为方式。
包括权利公平、规则公平、机会公平等。
权利公平,要求每个人依法平等参与社会活动;规则公平,要求每个人受到行为规范的约束;机会公平,要求社会为每个人提供同等的发展机会和条件。
二、核心概念间的相互关系
1、宪法与人民、公民
①宪法规定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性质,国家权力属于人民。
②基本经济制度保障人民是生产资料所有者。
③根本政治制度保障人民通过人民代表大会行使国家权力。
④宪法尊重和保障人民享有广泛权利和自由。
2、宪法与国家机关
①一切权力属于人民,人民民主选举产生国家权力机关,国家权力机关产生国家机构。
由谁产生,对谁负责;实行民主集中制。
(即根本政治制度内容)
②权力受监督和制约:1、受宪法和法律制约,严格按照程序行使权利,滥用职权受问责;2、受人民监督,权力由人民授予,公职人员应树立责任意识,有权不能任性。
③宪法和法律还规定了国家权力行使的程序,要求国家权力必须严格按照法定的途径和方式行使。
凡不按法定程序行使权力的行为,都是违法行为。
3、权利与义务关系(等同于自由与法律之间的关系)
二者关系:①公民的权利与义务相互依存、相互促进。
权利的实现需要义务的履行,义务的履行促进权利的实现。
公民权利的充分实现,可以激发公民的主人翁意识,调动其履行义务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自觉承担对国家和社
会的责任。
反过来,公民自觉履行义务,促进国家发展和社会进步,又为其权利的实现提供和创造了更好的条件。
②公民既是合法权利的享有者,又是法定义务的承担者。
我国宪法规定,任何公民享有宪法和法律规定的权利,同时必须履行宪法和法律规定的义务。
③公民的某些权利同时也是义务。
坚持二者统一做法:任何公民既不能只享受权利而不承担义务,也不应只承担义务而不享受权利。
我们不仅要增强权利意识,依法行使权利,而且要增强义务观念,自觉履行法定的义务。
4、公有制经济与非公经济
①公有制经济:①对于国有经济,国家保障国有经济的巩固和发展。
②对于集体经济,国家保护城乡集体经济组织的合法的权利和利益,鼓励、指导和帮助集体经济的发展。
②非公有制经济:国家保护个体经济、私营经济等非公有制经济的合法的权利和利益,鼓励、支持、引导非公有制经济的发展,激发非公有制经济活力和创造力。
③在我国,公有制经济与非公有制经济都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基础。
5、如何坚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①人大制度的优越性。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建立以来,不断得到巩固和发展,展现出蓬勃生机活力。
实践充分证明,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符合中国国情和实际、体现社会主义国家性质、保证人民当家作主、保障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好制度。
②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有机统一的根本政治制度安排。
坚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必须毫不动摇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通过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使党的主张通过法定程序成为国家意志;必须保证和发展人民当家作主,支持和保证人民通过人民代表大会行使国家权力,扩大人民民主,健全民主制度,丰富民主形式,拓宽民主渠道;必须全面推进依法治国,通过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弘扬社会主义法治精神,实现国家各项工作法治化;必须坚持民主集中制,人民代表大会统一行使国家权力,国家机关既有合理分工又有相互协调,保证国家统一高效组织推进各项事业。
6、权力机关与其它国家机关
①国家权力机关是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
国家行政机关、审判机关和检察机关都由本级人民代表大会产生,对它负责,受它监督。
②国家行政机关是国家权力机关的执行机关,负责贯彻执行国家权力机关通过的有关法律、决议和决定。
各级人民政府对本级人民代表大会负责并报告工作;县级以上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在本级人民代表大会闭会期间,对本级人大常委会负责并报告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