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元化教学模式在药物分析教学中的实践——以维生素C的质量分析为例

合集下载

药物分析教学实践方案(3篇)

药物分析教学实践方案(3篇)

第1篇一、方案背景随着我国医药产业的快速发展,药物分析作为一门重要的学科,在药品研发、生产、质量控制等方面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为了提高学生的药物分析实践能力,培养适应社会需求的应用型人才,特制定本药物分析教学实践方案。

二、教学目标1. 理解药物分析的基本原理和方法,掌握药物分析的基本技能。

2. 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进行药品的质量控制,提高药品质量。

3. 培养学生的实验操作能力、观察能力、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4. 增强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团队协作精神。

三、实践内容1. 药物分析基本原理与实践(1)化学分析方法:滴定法、重量分析法、光谱分析法等。

(2)仪器分析方法: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高效液相色谱法、气相色谱法等。

(3)药物分析实验操作技能:样品前处理、仪器操作、数据处理等。

2. 药品质量检测与控制(1)药品质量标准与法规;(2)药品质量检测方法:含量测定、杂质检查、稳定性试验等;(3)药品质量不合格案例分析。

3. 药物分析新技术与应用(1)新型药物分析技术:质谱联用技术、色谱-质谱联用技术等;(2)药物分析在药品研发中的应用;(3)药物分析在药品生产中的应用。

四、实践方法1. 实验室教学(1)学生分组进行实验操作,教师巡回指导;(2)学生汇报实验结果,教师点评;(3)教师讲解实验原理、操作技巧及注意事项。

2. 案例分析(1)教师提供药品质量不合格案例分析,学生分组讨论;(2)学生总结分析案例中的问题及解决方案;(3)教师点评并总结。

3. 专题讲座(1)邀请药物分析领域的专家进行专题讲座;(2)学生与专家互动,解答疑问;(3)教师总结讲座内容,拓展学生知识面。

4. 实习实训(1)学生到药品生产企业、药品检验机构等实习;(2)学生在实习过程中,参与药品质量检测、分析等工作;(3)教师指导学生完成实习任务,总结实习经验。

五、实践评价1. 实验室操作技能评价:通过实验报告、实验操作考核等方式,评价学生的实验操作能力。

维生素C药物分析设计性实验综述

维生素C药物分析设计性实验综述

药物分析设计性实验综述维生素C及其制剂的含量测定2015 年4 月摘要:本文简要介绍了维生素C的结构、性质,详述了维生素C的鉴别及含量测定的方法,如滴定分析法,分光光度法,电极法,薄层色谱法和高效液相色谱法等,并讨论各种方法的优缺点。

关键词:维生素C;鉴别;含量测定;前言:维生素C作为维持机体正常生理功能的重要维生素之一,不仅广泛参与机体氧化、还原等复杂代谢过程,还能促进体内胶原蛋白和粘多糖的合成,增加机体抵抗力。

缺乏时可引起造血机制障碍、贫血、微血管壁通透性增加,脆性增强,容易出血等坏血病症状,故其对人体健康有着重要的意义.维生素C是一种酸性己糖衍生物,具有烯醇式己糖内酯立体结构,分D和L两种立体构型,但只有L型有生理功效。

维生素C具有较强的还原性,在一定条件下氧化型和还原型可以互变,两者均具有生物活性.其C2和C3位上两个相邻的烯醇式羟基极易解离而释放出H+,故维生素C虽然不含自由羧基,仍具有有机酸的性质。

维生素C呈无色无臭的片状结晶体,易溶于水,不溶于脂。

在酸性环境中稳定,遇空气中氧、热、光、碱性物质,特别是有氧化酶及痕量铜、铁等金属离子存在时可促进其破坏速度。

维生素c的剂型主要有片剂、颗粒剂、泡腾剂、注射剂等维生素C分子结构图1 鉴别鉴别方法有:与氧化剂反应、薄层色谱法、紫外光谱法、红外光谱法等,本综述只讲述其中具有代表性的两种。

1.1与硝酸银反应::除维生素C钙、维生素C钠、维生素注射液、维生素C银翘片,其余制剂均可用此方法.1。

1。

1原理维生素C与硝酸银发生氧化还原反应,产生黑色金属银沉淀1.1。

2方法取维生素C 0。

2 g,加水10 mL溶解。

取该溶液5 mL,加硝酸银试液0.5 mL,即生成金属银的黑色沉淀。

1。

2与二氯靛酚钠反应:除维生素C注射液和维生素C钠制剂,其余均可用此方法。

1.2.1原理2,6-二氯靛酚是一种染料,其氧化型在酸性介质中呈玫瑰红色,在碱性介质中显蓝色,与维生素C反应后生成还原型无色的酚亚胺。

多元化教学模式在内科学教学的实践

多元化教学模式在内科学教学的实践

多元化教学模式在内科学教学的实践随着当今社会的发展和医学的不断进步,高等医学教育面临着全新的挑战,不同层次差异和多元化背景的学生也向高校教学提出了更多的要求,同时医患关系日益紧张的大环境和不断扩大的医学生源也使得可供教学病例资源受到极大的限制。

因此,传统单一的课堂教学模式和以教师引导和讲授为主的教学方法已经不能满足日益增长和变化的学生学习需求,医学教学改革势在必行。

在高等教育信息化逐步深入的大背景下,我国《教育信息化“十三五”规划》指出,要大力推进“#络学习空间人人通”、建立“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混合式教学模式,202X 年美国发布的《新媒体联盟地平线报告》(高等教育版)中指出,“混合式教学的广泛应用将是未来一至两年内极有可能影响高等教育变革的短期趋势之一”。

这预示着未来#络学习空间的教学应用将更加普遍,创新的混合式教学法将不断产生。

在线教学与课堂教学优势互补的混合式教学方法已经成为大家共同关注的问题。

“混合式教学”(blendedlearning,B-Learning)是由斯密斯与艾勒特将传统学习理念与E-learning纯技术学习理念相结合提出的一种新的教学方法。

混合式教学是对#络教学和传统教室教学两种教学方式的混合,通过两者的优势结合以其克服传统教学方式的不足。

既发挥教师引导、启发、监控教学过程的主导作用,又充分体现学生作为学习过程主体的主动性与创造性。

二者互补,获得最佳学习效果。

而随着互联#的普及,在线教育在近几年得到了飞速的发展,大规模在线开放课程(MassiveOpenOnlineCourse,MOOC)、小规模限制性在线课程(SmallPrivateOnlineCourse,SPOC)、翻转课堂和混合式教学等教学模式应运而生,不少专家指出,基于SPOC的教学模式可以更好地促进大学课堂教学[1 -2 ]。

因此,本文章结合近年来SPOC及混合式教学在国内外医学教学开展应用的情况,探讨SPOC基础下的混合式教学模式在高校临床内科学医学教学中的应用模式及前景。

课内课外多元化VC++课程教学改革实践

课内课外多元化VC++课程教学改革实践

课内课外多元化VC课程教学 [摘要]计算机程序设计语言作为计算机应用基础已成为各类高等院校各种专业培养方案中的重要内容,其中C系列程序设计语言在理工科专业学生计算机应用基本能力培养中受到普遍重视。科技大学VC课程教学小组根据本校计算机基础教育的实际情况,以学生掌握VC程序设计的基本方法与基本技能为基准,同时结合省计算机程序设计语言等级考试的基本要求,提出了基于多元化模式的VC课程教学思想,并从课程计划、课程教学、实验教学、辅助教学、课程评价、教材建设等各个环节进行了有益的与探索,取得良好效果.本文介绍基于多元化模式课程教学的基本思想与方法,并对该思想在VC课程建设各个环节的运用以及所取得的成效进行总结。 [关键词]VC程序设计 课程建设 多元化模式 教学ﻭ 一、引言 作为计算机应用基础,计算机程序设计语言已成为各类高等院校各种专业培养方案中的重要内容.在诸多的计算机程序设计语言中,C语言系列受到普遍关注,其中,Visual C是在1995年由微软开发并推向市场.由于Visual C在编译器和综合环境方面的领先优势,一经推出便获得市场好评。随后,Visual C一路高歌猛进由最初的1。0版升级至6.0版,并最终为网络时代的C#,可谓计算机程序设计语言的典范.Visual C作为功能的可视化应用程序设计语言,已成为计算机界公认的优秀应用开发工具,她不仅使得开发Windows应用程序变得容易,而且还是各种系统软件、应用软件、网络软件、游戏软件等开发的良好平台。目前,许多包括国内外大在内的企事业单位在招募人员时,都把Visual C编程与作为考核被招募人员计算机应用能力的一个重要方面。因此,我国许多高等院校的理工科专业均开设了VC程序设计语言课程,并以此作为学生计算机应用基本能力培养的主要方面。 为了有效地开展VC程序设计语言的课程教学,许多高校相关课题与教学组结合本校的实际情况,从课程计划安排、课程目标确定、课程内容选择,教学方法与教学手段运用,教学评价实施等各方面,对VC课程教学进行了有益的与探索,在不同程度上取得成效。例如,将负反馈教学原理运用于课程教学,及时发现和解决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出现的问题,以提高教学效果;采用实例教学法,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自主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从分析学生的认知现状入手,充分利用现代教学手段,解决VC课程教学出现的种种困难;从学生综合能力培养角度出发,注重实用性教学,采用实例教学和现场编程等方法,同时融入工程化思想,引导学生写好程序,等等.ﻭ 科技大学十分重视计算机基础教育,设立专项基金支持计算机基础课程的教学。学校计算机基础部VC课程教学小组根据本校计算机基础教育的实际情况,以学生掌握VC程序设计的基本方法与基本技能为基准,同时,结合省计算机程序设计语言等级考试的基本要求,提出了基于多元化模式的VC课程教学思想,并从课程计划、课程教学、实验教学、辅助教学、课程评价、教材建设等各个环节进行了有益的与探索,取得良好效果.本文介绍基了多元化模式课程教学的基本思想与方法,并对该思想在VC课程建设各个环节的运用以及所取得的成效进行总结。ﻭ 二、多元化VC课程教学ﻭ 我校Visual C程序设计语言课程以Visual C6.0为蓝本实施教学,为更好地开展Visual C程序设计语言课程的教学与,我们引入多元化思想,在课程教学各个环节实施方面进行,其特点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ﻭ 1。课程教学目标多元化ﻭ 通常,VC课程教学的目的是让学生全面了解和掌握Visual C程序设计语言的基本概念、基本方法和基本技巧,为进一步开发应用打下良好基础。除了一般意义上的VC课程教学外,省每年举行两次计算机等级考试,其中VC为二级考试内容之一,参加对象为省内高等院校完成了VC课程学习的学生。考试结束后,根据参加考试学生的平均成绩对高校进行排名,这一举措在无形中使得计算机等级考试成为衡量高校计算机基础教学水平的一种标准,因而各高等院校对次十分重视。虽然一般意义上的VC课程教学与等级考试在教学内容上可以实现有机的统一,但是在课程教学目标的制定、教学的组织、教学方法与教学手段的运用、课程教学评价等方面却存在一定差异。如果说VC课程教学的目的是让学生掌握VC程序设计的基本知识与基本技能,那么,等级考试则更加注重学生对VC基本概念在细节方面的理解与;如果说VC课程教学旨在培养学生的算法意识,使其在整体上了解和掌握VC程序设计的基本方法,通过练习与,编程能力不断提高并能最终解决实际问题,那么等级考试更看重的是学生阅读程序的能力,同时能发现其部的错误并加以改正。前者以素质教育为主,后者或多或少带有成份,但我们认为两者都十分重要。VC课程教学不仅要让学生掌握应有的知识和技能,而且要让更多地学生能够通过等级考试,这无疑对课程教学目标的设定提出了更高要求,即既要考虑一般意义上的课程教学,又要兼顾到等级考试。此外,由于学校在学位授予方面对等级考试没有硬性要求,有些学生不参加等级考试。对这部分学生,允许他们放弃一些非计划内教学环节的学习,在成绩评定上另行标准.如此做法,不仅从整体上能有效地组织和开展课程教学,而且也较好地体现了“以人为本”、“因材施教”的教育理念。 2.课时计划多元化ﻭ 由于课程教学目标同时考虑课程自身以及等级考试等多方面的要求,因此需要一定数量的课时来支持。根据课程教学目标的要求,我们对省内一些高校VC课程的建设和教学实施情况作了调查,并采取了课内与课外相结合的培养策略。即除了课程计划内学时外,增加一定数量的计划外学时作为补充,同时对各个学时段按功能进行分解。课程教学总学时为120学时,其中计划内学时为96学时,主要用于课程知识与课程试验教学;计划外学时为24学时,主要用于阶段性测试和强化训练。各学时段的教学内容、教学目的、授课时间安排见.其特点主要表现为:在课时计划编排过程中,我们不仅考虑课程目标要求,也考虑到了等级考试的要求;不仅考虑了平时学生学习情况的及时反馈,也考虑到了学生从课程学习到备战等级考试的连贯性。 3.成绩综合评定多元化ﻭ 为了让学生能够以积极的态度完成各个课时段的学习,我们将课程总成绩按各个课时段的功能进行了分解,了多元化成绩评定办法.该办法既考虑了参加计划外课时学习的学生,也考虑到了不参加计划外课时学习的学生;既要求学生重视课程学习,又鼓励学生积极参加等级考试.为了让学生能够利用假期时间认真复习,积极备考,进一步巩固所学知识,我们将学生课程最终评定放在第二学期计划外强化练习与测试完成之后。学生课程学习成绩包括以下几个方面:ﻭ (1)VC程序设计语言课程总成绩由课程学习成绩和课程实验成绩构成.其中,课程学习成绩占课程总成绩的60%,课程实验成绩占课程总成绩的40%. (2)课程学习成绩由课程考试成绩和平时成绩构成,其中,课程考试成绩占课程学习成绩的80%,平时成绩占课程学习成绩的20%。课程考试由学校统一组织,试卷由学校教务部门在试卷库中随即抽取.课程考试课程考试成绩.ﻭ (3)学生的平时成绩由教师根据学生平时的学习情况评定。参加阶段性测试的学生在4次测试中以最好一次的成绩纳入平时成绩的计算. (4)课程实验成绩在第二学期产生.参加模拟上机考试的学生以4次上机模拟测试中最好一次的成绩计为课程实验成绩。未参加模拟上机考试的学生以上机模拟测试(必须参加)的成绩计为课程实验成绩。ﻭ (5)经折算后,学生的课程学习成绩和课程实验成绩必须同时分别大于36分和24分方能合格。不合格者,其成绩大于等于50分时,以50分计,小于50分时,以实际分计。 (6)凡通过省“VC程序设计语言”计算机二级等级考试的学生,其考试成绩可充抵VC程序设计语言课程学习成绩,具体办法按学校教务处有关文件规定的办法执行。ﻭ 三、多元化课程管理ﻭ 在高校中,任何一门课程的教学与建设都不只是教师和学生的事情,需要学校以及相关部门大力支持,对全校性开设的基础课程更是如此。在我校进行的VC课程中,由于采用课外计划外课时,要求学生根据自身的需要,本着志愿的原则交纳一定费用,主要用于阶段性测试和上机强化训练的成本支出与教师课外教学工作量补贴;在学生课程成绩过程中采用跨学期最终评定,成绩的录入又需得到教务考试中心和成绩管理部门的支持;为了让学生了解课程的意义和具体实施办法,更好地做到有目的、有计划的学习,我们编写了《VC程序设计语言》学习手册,要求班主任在开课之前组织学生学习等等。这些措施与办法的采用,使得课程教学的实施与课程管理呈现出多元化特点,主要表现在:课程教学组负责制定课程教学大纲、教学计划、统一教案、题库建设、教材建设、课程建设等课程建设任务,并具体组织实施课程教学、阶段性测试、强化训练、辅导答疑、阅卷分析等工作;教务处考试中心负责学生成绩管理、课程试卷库管理、阶段性测试和课程统考教室安排等;校财务部门负责计划外收费管理;校区学生管理办公室负责组织班主任搞好课前对学生的工作,并协助任课教师组织学生开展模拟实训.各部门协调统一的课程教学多元化管理,保证了课程教学各个环节有条不紊地进行,为提高课程教学质量提供了有利保障. 四、结束语 前面,我们介绍了我校VC课程教学的一些具有一定特色的做法.此外,课程建设的其他环节也在逐步进行。如题库的建设与维护、课程站的建设与维护、集体阅卷分析和集体备课、为课程主讲教师配备助教强化辅导环节等等,为了适应课程教学目标的要求,VC课程教学组还编写并出版了教材和习题集.经过3年多的教学,VC课程取得明显成效。在严格实行考教分离的情况下,学生课程考试的及格率明显提高,补考与重修率大幅度下降;省VC等级考试通过率由原先的20%左右上升到50%左右,学校在省内VC等级考试排名也由过去的30名以下上升到15名左右,在今年春季的VC等级考试中,我校主校区学生考试平均成绩排名位居全省第7位。更为重要的是,通过课程,大大提高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教师的工作热情,增进了教师与学生、教师与教师以及学校部门之间的交流,教风和学风

多元化课程考核方式改革研究与实践——以“食品安全检验技术”课程为例

多元化课程考核方式改革研究与实践——以“食品安全检验技术”课程为例

第3期(总第548期)2022年3

农产品加工Farm Products Processing

No.3Mar.

文章编号:1671-9646(2022)03b-0116-02

多元化课程考核方式改革研究与实践—以“

食品安全检验技术”课程为例

郭瑞,朱效兵

,付华,

石晶红

(河套学院农学系,

内蒙古巴彦淖尔

015000)

摘要:结合“食品安全检验技术”的教学实际情况,对该课程传统考核模式进行改革和实践,建立的多元化考核方

式能够系统和准确地反映学生掌握知识的情况,同时增强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主观能动性,提高教学质量。

关键词:考核方式;改革;实践

食品安全检验技术

中图分类号:G640 文献标志码:A doi: 10.16693/j.cnki.l671-9646(X).2022.03.064

Research and Practice of Diversified Course Assessment Methods

:

Taking Food Safety Inspection Technology as

an

Example

GUO Rui, ZHU Xiaobing, FU Hua,

SHI Jinghong

(Department of

Agriculture, Hetao College, Bayannaoer, Inner Mongolia 015000, China)

Abstract: According to the actual teaching situation of Food Safety Inspection Technology, the traditional assessment mode of

this course was reformed. The diversified assessment method of the course could reflect

the student'mastery of knowledge sys­

基于CDIO_理念的高职药学专业实验课程改革探究——以分析化学实验课混合式教学为例

基于CDIO_理念的高职药学专业实验课程改革探究——以分析化学实验课混合式教学为例

教学创新新进行设计,模块化设计分析化学实验基础知识、分析天平称量练习、滴定分析基本操作练习、滴定液的配制与标定、药用氢氧化钠的含量测定、食醋总酸量的测定、维生素C的含量测定、过氧化氢的含量测定、水的总硬度测定、高锰酸钾吸收曲线的绘制等内容,将其分为基础教学模块、实践提升模块及综合能力模块。

从而既保证实训项目的开展,又对接专业理论,实现学习内容的整合,做到在有限的条件下,更精准地设计实训内容,使学习难度由易到难、层层递进,使学生从最初的体验实训向最后的自主设计实训转变,体现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理念。

1.基础教学模块该模块的教学主要以入门基本练习为主,目标是使学生明确分析化学实训室安全规范要求以及学会分析仪器的基本操作,夯实学生基础实验技能。

这部分的实验课内容主要包含3个项目:分析化学实验基础知识、分析天平称量练习、滴定分析基本操作练习。

教学计划中将这些实验内容安排在分析化学课程实验课的前期,让学生体验分析化学实训,激发学生对分析化学实训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基本操作能力和规范操作习惯,为后续自主探索学习奠定基础。

2.实践提升模块该模块主要依据分析化学课程中对滴定分析内容的类型划分,以化学反应为基础,在考虑实训的基础上兼顾后续药物分析等课程的需要。

因此,教学团队在内容的选择上,既安排了具有兼顾验证性的实验也安排了创新性实验,以保证学生掌握重要的知识点。

此部分的内容主要包含6个项目:在滴定分析的基础上增加了药用氢氧化钠的含量测定、食醋总酸量的测定、维生素C的含量测定、过氧化氢的含量测定、水的总硬度测定、高锰酸钾吸收曲线的绘制等内容。

此部分主要为分析化学课程实验课中期的教学内容。

在开展基础模块理论教学之后再开展实践能力教学,目的是培养学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使学生养成良好的实验操作习惯,明确分析岗位的任务,养成严谨求真的工作作风。

3.综合能力模块本模块主要是以学生自主探究方式开展,强调职业素养与创新精神,重视学生综合能力的提升,对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要求较高。

多元化教学模式在药理学实验教学中的应用

多元化教学模式在药理学实验教学中的应用

多元化教学模式在药理学实验教学中的应用药理学是研究药物作用的科学,它涵盖了基础药理学和临床药理学,是现代药物学的重要支柱。

药理学实验教学在药物学教学中占有重要地位,发挥着起着重要的作用。

但传统教学方式有些弊端,仅仅注重讲授,学生接受知识缺乏积极性,活跃性较低,学习效果不显著。

因此,探索新的教学模式,引进多元化教学模式,来激发学生学习积极性,提高学习效果,更好地实现药理学实验教学的目的,成为当前一个值得探讨的话题。

多元化教学模式是指在课堂教学中采用多种不同形式的教学方式,充分发挥不同类型教学方式的优势,将抽象的知识和技能真正转化为学习者实际运用的技能。

在药理学实验教学中,可采用主题讲座、案例分析、课堂实验、实习和讨论等多种形式,实现在不同情境中思考问题、解决问题和完成项目,提高学习效果。

首先,有利于拓宽学生的学习视野,增强其自身实践能力。

传统的教学方法只把实验室实验放在前面,缺少实践指导,关注的是对知识的讲解,上课时强调平坦地让学生接受知识,考虑不到学生在实际实验中是否得到提高。

而多元化教学模式采用多种课堂实验操作与案例分析,可为学生提供指导性训练,注重药理学实验中具体操作实施步骤,更有助于拓展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

其次,它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

采用多元化教学模式,可以让学生从容应对各种形式的教学,实践性较强的课堂实验操作和案例分析可以增强学生的发现精神和创新精神,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获取更多的新知识和能力,从而达到提高学生学习质量,提高学习成效的目的。

再者,它有利于强化实验技能操作。

药理学实验所要求的技能操作比较复杂,但传统教学模式只集中在理论介绍和知识学习上,认识受限于教师的讲解,很容易受到技巧的熟悉程度的局限性。

因此,采用多元化教学模式可以充分利用课堂实验操作和案例分析等多种形式,通过反复操作,让学生迅速掌握实验技能操作,并将实践知识和理论知识有机结合,有效提升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分析能力。

综上所述,多元化教学模式在药理学实验教学中有重要作用,可以拓宽学生的学习视野,增强其自身实践能力,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创新性,也可以强化学生的实验技能操作能力,从而提高学生的学习质量,提高学习成效。

实践教学多元化(3篇)

实践教学多元化(3篇)

第1篇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高等教育也迎来了前所未有的机遇与挑战。

实践教学作为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培养适应社会需求的高素质人才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

近年来,我国高等教育实践教学改革不断深入,实践教学模式逐渐多元化,为培养创新型人才开辟了新路径。

一、实践教学多元化的内涵实践教学多元化是指在教育教学过程中,以学生为主体,以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创新能力和综合素质为目标,通过多种形式、多种途径、多种手段,实现实践教学活动的多样化、个性化、特色化。

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 实践形式多元化:包括实验教学、实习实训、社会调查、科技竞赛、创新创业等。

2. 实践途径多元化:包括校内实践教学、校外实践教学、产学研合作、国际合作等。

3. 实践手段多元化:包括传统实践教学手段、现代信息技术手段、虚拟仿真技术手段等。

4. 实践评价多元化:包括过程评价、结果评价、综合评价等。

二、实践教学多元化的意义1. 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实践教学多元化有助于学生将理论知识与实践技能相结合,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创新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2. 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实践教学多元化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精神、沟通能力、领导能力等综合素质。

3. 促进教育公平:实践教学多元化有助于缩小不同地区、不同学校、不同专业之间的实践教学差距,实现教育公平。

4. 提升教育教学质量:实践教学多元化有助于优化教育教学体系,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三、实践教学多元化的实施策略1. 优化实践教学课程体系:根据人才培养目标和社会需求,合理设置实践教学课程,实现理论与实践相结合。

2. 加强实践教学师资队伍建设:培养一批具有丰富实践经验和较高教学水平的实践教学师资队伍。

3. 创新实践教学形式:结合专业特点,开展多样化的实践教学活动,如项目式教学、案例教学、情景模拟等。

4. 拓展实践教学途径:加强校企合作,建立产学研一体化实践教学基地,为学生提供更多实践机会。

5. 运用现代信息技术手段:利用虚拟仿真技术、网络教学平台等,提高实践教学效果。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直 没有 人 对 这 一 广 告 产 生 过 怀 疑 。 但是 , 两 名 女
中学 生在 一 次 实验 中意 外 发 现 。利 宾 纳 黑 醋 栗 饮
料 中的维生素 c含量微乎其微 ,几乎 检测不到 。 最后 , 葛兰素史克被罚 1 6 美元 [ 。市场上也有许 多饮料添加 了维生素 C 。其是否也存在着含量不 合格的问题 ? 用什么方法可 以检测? 引起 了学生 的 讨论热情 . 进 而顺 利进入维生 素 c的含 量i 贝 0 定方
素 c的质量 分析 ” 为例 , 探讨 多元化 教 学模 式
在教 学 中 的实 践 应 用 。
2 “ 直观 法” 教 学 模 式 的 使 用
人 们 是 在 感 觉 的基 础 上 认 识 世 界 的 ,教 师在 教 学 中应 通 过 外 部 的感 觉 来 教授 一 切பைடு நூலகம்知 识 ,如果 某 种 东 西 能 够 同 时 用好 几 种 感 官 去 接 受 ,就 应 当 用 多 种感 官 去 接受 它 [ 4 ] 。 药 物分 析 中 的鉴别 反 应 的 现 象 和分 析 方 法 的操 作 较 为 抽 象 ,单 靠 语 言 和 文

课堂教 学与改 革 ・
5 5
多元化 教 学模 式 在药 物 分析 教 学 中的实 践
— —
以维 生素 C的质量分 析为例
梁 可 张 新 忠 王 璐
( 广 东省 惠 州 卫 生职 业技 术 学院 ,广 东 惠 州 5 1 6 0 2 5 )
[ 摘 要 ] 本 文针 对 药物分析 的课 程特 点和高职 药学学生的 学 习现状 , 以维生素 c的质 量分析 为例 , 探 讨
学方式 。具 体做法是 以课 本教学 内容为依 据 , 教 师将
具体的教学内容问题化 , 通过设置问题 , 对教学程序
和 内容不 断展开和 推进 。教师可 在药物分析教 学 中
运用问题导学法 , 学生参与 陛强, 思考多, 能使学生主
论, 引导学 生从 个别到一般 , 从具体 到抽象 , 在 实 际 案 例 中 进 一 步 理 解 和 掌 握 课 程 原 理 的 一 种 教
扬说 。 维 生 素 c的含 量 是 橙 子 的 4倍 。长 期 以来 ,

门相关专业学科 ,综合性强 ,内容琐碎繁杂而枯 燥, 不容易记忆 和掌握 , 而高职学生难 以把握药物 分析 的学科特点和规律 ,普遍认为学科难度较大
而对 其有 抵触 心理 , 缺乏学 习兴 趣 , 且 多 数 学 生 的学 习 策 略 匮 乏 。 缺 乏 良好 的 学 习 行 为 。 因此 , 如
法 教 学
何 消 除学生 的学 习 障碍 ,激发 学生 的 学 习积极 性, 全 面提高 药物分 析 的教学 质量 , 是 教 师需要 认 真研究 的问题 。 笔者在 多年的教学实践 中对药 物 分 析 教 学 进 行 了一 系 列 的改 革 , 采 取 多 元 化 教
学模 式 . 取 得 了 良好 的 效 果 。下 面 , 笔者 以“ 维 生
学方法 [ 。教 师 可 在 药 物 分 析 的教 学 中选 取 一 些 有 针 对 性 的 、贴 近 生 活 的经 典 案 例 结 合 教 学 内容
1 “ 趣味导 入法” 教 学模式 的使用
对枯燥 的药物分析而言 , 提高教学效果首要任 务 是 激 发学 生 的学 习兴 趣 .引 发 学 生 学 习 的主 动 性。 这样才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具体做法是 : 在 授课时 , 教师经常穿插讲述药物的发展历史 、 临床 使用案例以及古今 中外药学史的名人轶事。 在维生素 c新课 引人 时 ,教师先讲述几百年 前 的西 方 ,长期 在 海上 航 行 的水 手 经 常 遭 受 坏 血
多元化教 学模 式在药物分析教 学过 程 中的实践应 用 , 提 高 学生的 专业素质和 综合素质 , 从 而达 到优 化课 堂教 学
质 量 的 目的 。
[ 关键 词 ] 药物 分析 多元化教 学模式
教 学改革
药物分析 是一 门研究 药品及其制 剂 的组成 、 理化性质 、 真伪鉴别 、 纯度检查及其有效成分 的含 量 测 定 等 内容 的 实践 性 学 科 ,是 药 学 专 业 的一 门
硝 酸银 和二 氯 靛 酚 钠 鉴 别 反 应 的 操 作 过 程 与 现 象
可以通过图片来讲解 ; 维 c的含量测定方法 ( 碘量 法) 通过 F l a s h动画给学生展示 , 给学 生直观 的印 象. 激 发 学 生 学 习 的 主 动性 , 有 助 于 理 解 和 掌 握 理
论知识 , 提 高 了教 学 效 率 和质 量 。
事。 之后 , 教师再讲述维生素 c除了治疗坏血病之
5 6
广东职 业技术 教育 与研 究
2 0 1 4 年 第 3期
3 “ 案例 法” 教 学模式 的使用
案 例 教 学 法 是 指 教 师 在 课 堂 上 通 过 典 型 案 例 的解 剖 分 析 , 组织 学生有 针对性地进 行研究讨
病 折 磨 。但 是 , 奇 怪 的是 只要 船 只 靠 岸 , 这 种 疾 病 很 快 就不 治 而 愈 ,从 而 导致 维 生 素 c被 发 现 的故
字难 以表达与理解 ,教师可以考虑利用现代化 的 多媒体技术 , 以 图 文并 茂 、 生 动 形 象 的模 式 进 行 教 学, 增强 了学 生对 知 识 的 直观 感 受 。如 维 生素 c的
主 要 专 业 课 程 .也 是 我 国药 学 各 类 职 业 资 格 考 试 的必 考 课 程 之 一 …。药 物分 析课 程 特 点 是 涉 及 多
外, 还能抗病毒增强免疫力 , 从 而有预防感 冒的新 作用 , 使学生对维生素 c产生非常浓 厚的兴趣 。 在 讲 解 维 生 素 C的含 量 测 定 之 前 ,教 师 可 先 播放一则 “ 两名女孩扳倒一家大公 司” 的短片 : 葛 兰 素史 克公 司 的产 品利 宾 纳 黑 醋 栗 饮 料 广 告 中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