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2019】黠鼠赋 苏轼阅读附答案-范文模板 (2页)

合集下载

黠鼠赋原文和译文

黠鼠赋原文和译文

黠鼠赋原文和译文黠鼠赋原文和译文《黠鼠赋》描写了一只狡猾的老鼠(黠鼠)利用人的疏忽而逃脱的情节。

麻雀虽小,五脏俱全,文中既有儒家“刺时刺事”的内涵,又有道家“万物有灵,草木有本心”的气韵。

故事本身,读后也能令人感慨万千,最有智慧的人类,尽管可以“役万物而君之”,却难免被狡猾的老鼠所欺骗,原因全在做事时是否精神专一。

专一则事成,疏忽则事败。

寓意深刻,发人深省。

以下是黠鼠赋原文和译文,欢迎阅读。

黠鼠赋宋代:苏轼苏子夜坐,有鼠方啮。

拊床而止之,既止复作。

使童子烛之,有橐中空。

嘐嘐聱聱,声在橐中。

曰:“噫!此鼠之见闭而不得去者也。

”发而视之,寂无所有,举烛而索,中有死鼠。

童子惊曰:“是方啮也,而遽死也?向为何声,岂其鬼耶?”覆而出之,堕地乃走,虽有敏者,莫措其手。

苏子叹曰:“异哉,是鼠之黠也!闭于橐中,橐坚而不可穴也。

故不啮而啮,以声致人;不死而死,以形求脱也。

吾闻有生,莫智于人。

扰龙伐蛟,登龟狩麟,役万物而君之,卒见使于一鼠,堕此虫之计中,惊脱兔于处女,乌在其为智也?”坐而假寐,私念其故。

若有告余者,曰:“汝为多学而识之,望道而未见也,不一于汝而二于物,故一鼠之啮而为之变也。

人能碎千金之璧而不能无失声于破釜,能搏猛虎不能无变色于蜂虿,此不一之患也。

言出于汝而忘之耶!”余俛而笑,仰而觉。

使童子执笔,记余之作。

译文苏子在夜里坐着,有只老鼠在咬(东西)。

苏子拍击床板,声音就停止了,停止了又响起一次。

(苏子)命令童子拿蜡烛照床下,有一个空的袋子,老鼠咬东西的声音从里面发出。

童子说“啊,这只老鼠被关住就不能离开了。

”(童子)打开袋子来看里面,里面静悄悄的什么声音也没有。

(童子)举起蜡烛来搜索,发现袋子中有一只死老鼠,童子惊讶地说:“老鼠刚才是在叫的,怎么会突然死了呢?那刚才是什么声音,难道是鬼吗?”(童子)把袋子翻过来倒出老鼠,老鼠一落地就逃走了,就是再敏捷的人也措手不及。

苏子叹了口气说:“真是奇怪啊,这是老鼠的狡猾!(老鼠)被关在袋子里,袋子很坚固、老鼠不能够咬破的。

黠鼠赋原文及翻译

黠鼠赋原文及翻译

黠鼠赋原文及翻译黠鼠赋原文及翻译黠鼠赋描写了一只狡猾的老鼠(黠鼠)利用人的疏忽而逃脱的情节,是一个文人意趣很浓的小故事。

下面为大家准备了黠鼠赋原文及翻译,欢迎大家阅读!黠鼠赋原文及翻译【原文】苏子夜坐,有鼠方啮。

拊床而止之,既止复作。

使童子烛之,有橐中空。

嘐嘐聱聱,声在橐中。

曰:“噫!此鼠之见闭而不得去者也。

”发而视之,寂无所有,举烛而索,中有死鼠。

童子惊曰:“是方啮也,而遽死也?向为何声,岂其鬼耶?”覆而出之,堕地乃走,虽有敏者,莫措其手。

苏子叹曰:“异哉,是鼠之黠也!闭于橐中,橐坚而不可穴也。

故不啮而啮,以声致人;不死而死,以形求脱也。

吾闻有生,莫智于人。

扰龙伐蛟,登龟狩麟,役万物而君之,卒见使于一鼠,堕此虫之计中,惊脱兔于处女,乌在其为智也?”坐而假寐,私念其故。

若有告余者,曰:“汝为多学而识之,望道而未见也,不一于汝而二于物,故一鼠之啮而为之变也。

人能碎千金之璧而不能无失声於破釜,能搏猛虎不能无变色於蜂虿,此不一之患也。

言出於汝而忘之耶!”余俛而笑,仰而觉。

使童子执笔,记余之作。

【译文】苏子在晚上坐着,有一只鼠正在咬东西。

他拍床制止老鼠咬东西,声音已经停止了,又发出老鼠咬物的声音。

他让童子用烛火照床下,有一个空的袋子。

鼠咬物的声音从袋子里发出。

童子说“啊!这只老鼠被关闭在里面因而不能够离开。

”童子打开袋子看里面,寂静得好像什么都没有,童子拿起蜡烛寻找,袋子里有一只死老鼠。

童子惊讶地说:“这刚刚还在咬东西,却立刻死了?刚才是什么声音,难道那是鼠的鬼魂吗?”童子把袋子翻过来倒出老鼠,老鼠一落地就逃跑了,即使有敏捷的人,也措手不及。

苏子感叹说:“这只老鼠真狡猾,让人奇怪!老鼠被关闭在袋子里,袋子坚韧因而老鼠不能够咬洞的。

因此在咬不穿的情况下装作咬袋子,用声音招引人。

在没有死的时候却装死,用装死的外表求得逃脱。

我听说有生物,没有比人智慧的了。

人能驯服神龙刺杀蛟龙、捉取乌龟狩猎麒麟,役使万物,统治他们,最后被一只老鼠利役使。

黠鼠赋复习资料

黠鼠赋复习资料

【课内文言复习题集】《黠鼠赋》一、课文相关文学常识1.作者:苏轼,字子瞻,号东坡居士,北宋文学家。

和父苏洵、弟苏辙并称“三苏”,且同位于唐宋八大家之列。

课内我们还学过他的作品:《记承天夜游》(文)、《饮湖上初晴后雨》(诗)、《江城子•密州出猎》(词)。

2.作品:“赋”是古代的一种文体。

我们学过的其他文体有“记”、“说”、“铭”。

二、课文分析1.主旨:本文通过记叙一只老鼠利用人的疏忽诈死得以逃脱的故事,提醒世人不要自以为是,被假象所蒙蔽;告诫世人做事应当一心一意,专心致志,才能成功。

2.表达方式:第①段记叙和描写,第②段议论。

三、习题A套阅读《黠鼠赋》全文,完成练习(语段略,共计8分)1.本文的作者是宋朝的,本学期我们还学过他的散文。

(2分)2.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注意加点词语的含义:(3分)是方啮也,而.遽死也?3.下列四组句子中,全都能说明“鼠之黠”的一组是()(3分)①向为何声,岂其鬼耶? ②发而视之,寂无所有。

③是方啮也,而遽死也?④覆而出之,堕地乃走。

A.①③B.②④C.①④D.②③【答案】1.苏轼;《记承天夜游》。

2.这老鼠刚才还在咬东西(发出叫声),可是(怎么)立即就死了?(关键字:是、方、啮、而、遽)3.BB套阅读《黠鼠赋》全文,完成练习(语段略,共计8分)1.本文的作者是(姓名),他的号是。

(2分)2.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注意加点词的含义(3分)覆而出之.,堕地乃走,虽有敏者,莫措其手。

3.下列对文意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覆而出之,堕地乃走,虽有敏者,莫措其手”表现了老鼠的狡猾,也表现出童子的困惑与措手不及。

B.“鼠之黠”与“人之智”的较量形成了一种反讽和自省的效果,表明人不如老鼠聪明。

C.作者选取了一件生活中的小事,写了一只狡黠的老鼠装死骗人而逃脱的故事,并从中引申出发人深省的道理。

D.这篇文章告诉我们,只有做事专心致志,一心一意,才能成功。

【答案】1.苏轼;东坡居士。

六年级下册语文试题-小升初文言文阅读练习(7)(含答案)全国通用

六年级下册语文试题-小升初文言文阅读练习(7)(含答案)全国通用

小升初文言文阅读练习黠xiá鼠1 苏子夜坐,有鼠方啮niè。

抚床而止之。

既而复作。

2 使童子烛之,有橐tuó中空,嘐jiāo嘐聱áo聱,声在橐tuó中。

3 曰:“嘻xī!此鼠之见闭而不得去者也。

”4 发而视之,寂无所有,举烛而索,中有死鼠。

5 童子惊曰:“是方啮也,而遽jù死耶?向为何声,岂有鬼耶?”覆fù而出之,堕地乃走。

方:______ 啮:______ 抚:______ 烛:______橐:_______ 嘻:______ 见:______ 发:______遽:______ 向:_____ 覆:_____ 堕:_____粤yuè令好谀yú1 粤西有令性悦谀。

每布一政,群下交口赞誉,令乃欢。

2 一隶欲阿ē其意,故从旁与人偶语曰:“凡居民上者,咸喜人谀。

唯阿ā主不然,视人誉蔑miè如耳。

”3 其令耳之,亟jí召隶前,抚膺yīng高蹈,嘉赏不已,曰:“嘻!知余心者唯汝,良隶也!”自是昵nì之有加。

悦:_______ 谀:_________ 乃:______ 阿:______偶语:______ 咸:______ 蔑miè如:______亟:_____ 膺:______ 已:______ 昵:______黠xiá猱náo1 兽有猱,小而善缘,利爪zhǎo 。

虎首痒yǎng,辄zhé使猱爬搔sāo之。

2 久而成穴,虎殊快,不觉也。

3 猱徐取其脑啖dàn之,而以其余奉虎。

虎谓其忠,益爱近之。

4 久之,虎脑空,痛发,迹猱,猱则已走避高木。

虎跳踉liáng大吼,乃死。

缘:______ 辄:______ 殊:______ 啖:______奉:_______ 谓:______ 益:______ 迹:______踉:______乌鸦喜谀yú1 粤yuè西桂林,近有荒村,多树木,上多栖qī乌鸦。

苏轼《黠鼠赋》阅读练习及答案

苏轼《黠鼠赋》阅读练习及答案

苏轼《黠鼠赋》阅读练习及答案二、文言文阅读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黠鼠赋苏轼苏午夜坐,有鼠方啮。

拊床而止之,既止复作。

使童子烛之,有橐中空,嘐嘐聱聱,声在橐中。

曰:“噫!此鼠之见闭而不得去者也。

”发而视之,寂无全部,举烛而索,中有死鼠。

童子惊曰:“是方啮也,而遽死也?向为何声,岂其鬼耶?”覆而出之,堕地乃走,虽有敏者,莫措其手。

苏子叹曰:“异哉,是鼠之黠也!闭于橐中,橐坚而不可穴也。

故不啮而啮,以声致人;不死而死,以形求脱也。

吾闻有生,莫智于人。

扰龙伐蛟,登龟狩麟,役万物而君之,卒见使于一鼠,堕此虫之计中,惊脱兔于处女,乌在其为智也?”坐而假寐,私念其故。

假设有告余者,曰:“汝为多学而识之望道而未见也不一于汝而二于物故一鼠之啮而为之变也人能碎千金之璧而不能无失声于破釜能搏猛虎不能无变色于蜂虿此不一之患也。

言出于汝而忘之耶!”余俛而笑,仰而觉。

使童子执笔,记余之作。

6.对以下句中加点词语的说明,不正确的一项为哪一项〔〕①拊床而止之拊:拍②使童子烛之烛:火烛③有橐中空橐:袋子④此鼠之见闭而不得去者也见:看见⑤向为何声向:刚才⑥登龟狩麟登:捉取⑦乌在其为智也?乌:何,哪里⑧余俛而笑俛:同“俯”,低头A.①③B.②④C.⑤⑦D.⑥⑧7.以下对文意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为哪一项〔〕A.本文讲解并描述了狡猾的老鼠利用人的疏忽而乘机脱逃的的故事。

B.本文中“鼠之黠”表现在其用声音引人留意,装死以逃脱。

C.本文说明最有聪慧的人类被老鼠欺诈的缘由全在心善新奇。

D.本文告知我们做事应一心一意,用心致志才能胜利的道理。

8.用斜线〔/〕给文中画线部分断句。

汝为多学而识之望道而未见也不一于汝而二于物故一鼠之啮而为之变也人能碎千金之璧而不能无失声于破釜能搏猛虎不能无变色于蜂虿此不一之患也。

9.本篇是苏轼少年时代写的一篇咏物赋,洋溢着深厚的情趣,又渗透着深永的哲理。

“趣幽旨深”,蓄理在中,耐人寻味。

请结合文章相关内容作详细分析。

黠鼠赋文言文翻译及原文注释

黠鼠赋文言文翻译及原文注释

黠鼠赋文言文翻译及原文注释黠鼠赋文言文翻译(黠鼠文言文翻译及注释)本文是一篇理趣兼胜的寓言小赋,选取一桩生活小事,写了一只狡猾的老鼠乘人不避而逃脱的故事,说明了最有智慧的人类,尽管可以“役万物而君之”,却难免被狡猾的老鼠所欺骗,原因全在人们不将自身与自然万物合一,而游於外物。

黠鼠赋朝代:宋朝|:苏轼苏子夜坐,有鼠方啮。

拊床而止之,既止复作。

使童子烛之,有橐中空。

嘐嘐聱聱,声在橐中。

曰:“噫!此鼠之见闭而不得去者也。

”发而视之,寂无所有,举烛而索,中有死鼠。

童子惊曰:“是方啮也,而遽死也?向为何声,岂其鬼耶?”覆而出之,堕地乃走,虽有敏者,莫措其手。

苏子叹曰:“异哉,是鼠之黠也!闭于橐中,橐坚而不可穴也。

故不啮而啮,以声致人;不死而死,以形求脱也。

吾闻有生,莫智于人。

扰龙伐蛟,登龟狩麟,役万物而君之,卒见使于一鼠,堕此虫之计中,惊脱兔于处女,乌在其为智也?”坐而假寐,私念其故。

若有告余者,曰:“汝为多学而识之,望道而未见也,不一于汝而二于物,故一鼠之啮而为之变也。

人能碎千金之璧而不能无失声于破釜,能搏猛虎不能无变色于蜂虿,此不一之患也。

言出于汝而忘之耶!”余俛而笑,仰而觉。

使童子执笔,记余之作。

注释夜:在夜里黠:狡猾。

方:正在啮:咬。

拊:拍。

止:制止。

既:一会儿。

止:停止。

复:再、又。

作:出现。

使:派遣、让。

烛:用烛火照,这里作动词用。

橐:袋子。

嘐嘐聱聱:这里是形容老鼠咬物的声音。

见闭:被关闭。

见:被。

发:打开。

寂:寂静。

索:寻找。

是:这。

方:刚刚。

遽:立刻,就。

向:刚才。

为:是。

岂:难道。

覆:倾倒。

堕:落,掉。

走:逃跑。

虽:即使。

是:这。

穴:咬洞,这里作动词用。

致:招引。

扰龙伐蛟:扰,驯服。

伐,击,刺杀。

此处指“擒”登:捉取。

登龟,以龟壳占卜。

君:统治,这里作动词用。

见使:被役使。

脱兔于处女:起初像处女一样沉静(使敌方不做防备)然后像逃跑的兔子一样突然行动,使对方来不及出击,这里指老鼠从静到动的突变。

第49课《黠鼠赋》翻译及练习(沪教版五四制初一下)

第49课《黠鼠赋》翻译及练习(沪教版五四制初一下)

第49课《黠鼠赋》翻译及练习(沪教版五四制初一下)苏子夜坐,有鼠方啮。

拊床而止之,既止复作。

使童子烛之,有橐中空,嘐嘐聱聱,声在橐中。

曰:〝嘻!此鼠之见闭而不得去者也。

〞发而视之,寂无所有,举烛而索,中有死鼠。

童子惊曰:〝是方啮也,而遽死耶?向为何声,岂其鬼耶?〞覆而出之,堕地乃走,虽有敏者,莫措其手。

苏子叹曰:〝异哉!是鼠之黠也。

闭于橐中,橐坚而不可穴也。

故不啮而啮,以声致人;不死而死,以形求脱也。

吾闻有生,莫智于人。

扰龙伐蛟,登龟狩麟,役万物而君之,卒见使于一鼠;堕此虫之计中,惊脱兔于处女,乌在其为智也。

〞坐而假寐,私念其故。

假设有告余者曰:〝汝惟多学而识之,望道而未见也。

不一于汝,而二于物,故一鼠之啮而为之变也。

人能碎千金之璧,不能无失声于破釜;能搏猛虎,不能无变色于蜂虿:此不一之患也。

言出于汝,而忘之耶?〞余俯而笑,仰而觉。

使童子执笔,记余之作。

【作者简介】苏轼〔1037~1101〕,字子瞻,号东坡居士,缢号文忠,北宋眉山人。

是闻名的文学家,唐宋散文八大伙儿之一,与其父苏洵,弟苏辙并称〝三苏〞。

他学识渊博,多才多艺,在书法、绘画、诗词、散文各方面都有专门高造诣。

他与蔡襄、黄庭坚、米芾合称〝书法宋四家〞;善画竹木怪石,其画论,书论也有卓见。

是北宋继欧阳修之后的文坛领导,散文与欧阳修齐名;诗歌与黄庭坚齐名;他的词气概磅礴,风格豪爽,一改词的婉约,与南宋辛弃疾并称〝苏辛〞,共为豪爽派词人。

嘉祐二年(1057)进士,任福昌县主簿、大理评事、签书凤翔府节度判官,召直史馆。

神宗元丰二年(1079)知湖州时,以讪谤系御史台狱,三年贬黄州团练使,筑室于东坡,自号东坡居士。

后量移诸州。

哲宗元祐元年(1086)还朝,为中书舍人,翰林学士。

知制诰。

九年,又被劾奏讥斥先朝,远贬惠州、儋州,元符三年(1100),始被召北归,卒于常州。

著有«东坡全集»一百十五卷,今存。

本文即选自«东坡全集»【注释】1.选自«东坡全集»,黠:狡猾。

2023-2024春学期七年级语文下学期开学摸底金卷(北京专用)(考试版)

2023-2024春学期七年级语文下学期开学摸底金卷(北京专用)(考试版)

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下学期开学摸底考(北京专用)语文(考试时间:150分钟试卷满分:100分)一、基础·运用(共13分)走入初中,同学们感受到学习生活的丰富多彩。

这学期的社会大课堂实践活动主要是“重阳赏菊花”和“参观国家博物馆”。

10月4日重阳节后,同学们来到北海公园参观菊花展,记述了自己的所见所闻,请阅读材料,完成小题。

①走进主展区北海阐福寺,人们霎时会被眼前的各色菊花深深吸引。

那丛丛簇簇的菊花随风摇摆,像亭亭玉(丽、立)的少女翩翩起舞,无比(娇、骄)媚。

阐福寺院内共设(制、置)14间展棚,集中展示了一千余盆利用短日照技术调控花期的各种菊花。

②前院及周边还散布着悬崖菊、多头菊、并蒂.菊等。

特别是并蒂菊,五六朵菊花并列生长在一条茎.上。

③它们的朝向不同,花朵紧紧贴在一起,像姊妹永不分离一样,令人瞪目结舌。

悬崖菊、塔菊、球菊、多头菊也相映成趣;有的全部盛开,争奇斗艳,毫不吝啬地展现它们的魅力;有的好似在和游人捉迷藏,在花叶的荫蔽下匿.笑,憨态可掬;④还有的含苞(待、侍)放,好像在贮.蓄力量,想早些看看这五彩缤纷的世界……1.文段中加点字读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2分)A.并蒂(dì)茎(jīng)匿(nì)笑贮(zhù)蓄B.并蒂(tì)茎(jìng)匿(nì)笑贮(chǔ)蓄C.并蒂(tì)茎(jìng)匿(ní)笑贮(zhù)蓄D.并蒂(dì)茎(jīng)匿(ní)笑贮(chǔ)蓄2. 检查文段,结合内容和词语意思,文中加粗词语选择错误的一项是()(2分)A.因为形容花姿态美好挺拔,所以“亭亭玉立”正确。

B.因为表现花朵娇艳、美丽、多姿,所以“娇媚”正确。

C.因为寺院内设立、提供展棚,所以“设制”正确。

D.因为花朵还未开放,所以“含苞待放”正确。

3. 划线句成语使用有误,修改正确的一项是()(2分)A.光彩夺目B.赞叹不已C.神清气爽D.目瞪口呆在参观国家博物馆前,同学们找到很多资料并进行分享。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最新2019】黠鼠赋苏轼阅读附答案-范文模板
本文部分内容来自网络整理,本司不为其真实性负责,如有异议或侵权请及时联系,本司将立即删除!
== 本文为word格式,下载后可方便编辑和修改! ==
黠鼠赋苏轼阅读附答案
黠鼠赋
苏轼
苏子夜坐,有鼠方啮。

拊床而止之,既止复作。

使童子烛之,有橐①中空,嘐
嘐聱聱②,声在橐中。

曰:“嘻!此鼠之见闭而不得去者也。

”发而视之,寂
无所有。

举烛而索,中有死鼠。

童子惊曰:“是方啮也,而遽死耶?向为何声,岂其鬼耶?”覆而出之,堕地乃走,虽有敏者,莫措其手。

苏子叹曰:“异哉!是鼠之黠也。

闭于橐中,橐坚而不可穴也。

故不啮而啮,
以声致人;不死而死,以形求脱也。

吾闻有生,莫智于人。

扰龙伐蛟,登龟狩麟,役万物而君之,卒见使于一鼠;堕此虫之计中,惊脱兔于处女,乌在其为
智也?”
坐而假寐,私念其故。

若有告余者曰:“汝惟多学而识之,望道而未见也。


一于汝,而二于物,故一鼠之啮而为之变也。

人能碎千金之璧,不能无失声于
破釜;能搏猛虎,不能无变色于蜂虿:此不一之患也。

言出于汝,而忘之耶?”余俯而笑,仰而觉。

使童子执笔,记余之作。

(选自《苏东坡全集》)
【注】①橐tuó:一种口袋。

②嘐jiāo嘐聱áo 聱:象声词,老鼠咬物的声音
5.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向为何声向:刚才
B.橐坚而不可穴也穴:咬洞
C.役万物而君之君:统治
D.若有告余者曰若:如果
6.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都相同的一组是()(3分)
A.。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