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子生成

合集下载

第8课 时间的脚印-八年级语文下册课文全解读

第8课 时间的脚印-八年级语文下册课文全解读

八年级下册第8课时间的脚印陶世龙学习目标1.掌握说明顺序中逻辑顺序。

2.明确说明对象,理清文章思路。

3.体会本文生动有趣的语言。

(重点)4.认识岩石记录时间的功能,培养学生的探索意识和科学精神。

(难点)文题解读说时间有脚印是拟人,把时间比成脚印是比喻,本文标题运用了拟人、比喻的修辞手法,使抽象的时间,具体化、形象化,更能吸引读者,使读者产生阅读的兴趣。

作者简介陶世龙(1929—),生于四川省安岳县。

1949年开始创作科普文章,主要从事自然科学与中国文化融合的研究。

参与主编了《科普创作》《科技写作》《科普创作概论》和《黄河文化》。

部分作品结集为《揭开大地的秘密》《地球的画像》和《时间的脚印》出版。

被中国科普作家协会评为“有突出成就的科普作家”。

写作背景课文主题本文通过介绍岩石记录时间的奇异功能以及认识这一功能所具有的重要意义,说明了自然界的一切随着时间的流逝而在改变着,人类社会也一样。

因此我们应该具有探索精神,用自己的知识和智慧去读懂大自然的记录,造福人类。

读读写写掸dǎn 踪迹zōng 烘烤hōng 腐蚀shí沙砾 lì山麓lù沟壑 hè龟裂jūn 帷幕wéi时间的脚印陶世龙时间伯伯,你是最伟大的旅行家,你从不犹豫你的脚步,你走过历史的每一个时代。

——高士其《时间伯伯》【文章开头引用高士其的话开头,一方面把时间拟人化,与主题照应,另一方面,通过引用,由生活时间引入地质时间,更切合读者生活实际,吸引读者。

】①时间一年一年地过去。

②时间是没有脚的,而人们却想出了许多法子记录下它的踪迹,用钟表、用日历……但是,在地球上还没有出现人的时候,或者在人还不知道记录时间的时候,到哪里去找寻时间的踪迹呢?③然而,时间仍然被记下来了。

在大自然中保存着许多种时间的记录,那躺在山野里的岩石,就是其中重要的一种。

每一厘米厚的岩层便代表着几十年到上百年的时间。

④在北京故宫,我们还可以看到一种古老的计时装置:铜壶滴漏——水从一个铜壶缓缓地滴进另一个铜壶,时间过去了,这个壶里的水空了,那个壶里的水却又多了起来。

时间的脚印课件(实用)

时间的脚印课件(实用)

(3)在粗糙_c_ā_o___的岩石上覆盖着的岩层,它里面的物质
颗粒却逐渐变细了。
(4)读懂这些记录要比认识甲骨文、钟鼎文或者楔___形文
字更困难些。
xiē
(5)古代动物走过的脚印和天旱时候泥土龟______裂的形
象……
jūn
结合语境,句中加线词语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
A.真的有“海枯石烂”的时候。 (海水干涸、石头粉碎。 形容历时久远。这里比喻坚定的意志永远不变。) B.空气和水中的酸类,腐蚀了岩石中的一部分物质。 (通过化学作用,使物体逐渐消损破坏。) C.黄河中下游河水变得浑浊。(含有杂质,不清洁、不新鲜。) D.古代动物走过的脚印和天旱时候泥土龟裂的形象…… (这里指裂开许多缝子。)
逻辑顺序
生动有趣
下列对句子的说明方法判断与分析不正确的一项 是( D )
A.如果大量的水结成了冰,形成冰河,它缓慢地移动着, 破坏作用就更大了,就好像一柄铁扫帚从地上扫过。(打比 方,形象生动地写出冰河对岩石的破坏作用之大。) B.根据计算,大约3000到10000年的时间,可以形成一米厚 的岩石。(列数字,具体准确地说明岩石形成的时间之久。) C.当然我们也不能忘掉人的作用。例如,在建筑兰新铁路 的时候,一个山头在几分钟内就被炸掉了,这相对地质作用 的速度可要快多了。(举例子,用具体的事实说明人对岩石 的破坏作用更大。) D.当然,读懂这些记录要比认识甲骨义、钟鼎文或者楔形 文字更困难些。(作比较,说明读懂岩石上的记录困难之大, 是基本不可能读懂的。)
根据计算,大约3000~10000年的时间,可以形成一 米厚的岩石。岩石在最初生成的时候,像书页一样平 卧着,一层层地叠在一起,最早形成的“躺”在最下 面。因为水面是平的,如果湖底也是水平的话,那么 从水中分离出来的沉淀物就也是水平地分布着的。

普通混凝土的组成及作用

普通混凝土的组成及作用

普通混凝土的组成及作用普通混凝土的组成及作用,这可是个挺实在的话题,咱们就来聊聊吧。

首先啊,咱们得知道,混凝土这东西,它可不是凭空冒出来的,它是由好几种材料混合在一起,经过一定的工艺,才变成了咱们现在看到的这种硬邦邦、结实耐用的建筑材料。

这里面啊,最主要的成分就是水泥、砂子、石子和水。

听起来挺简单的吧,但它们的搭配和作用,那可是一门学问呢。

先说说水泥吧。

水泥啊,就像是混凝土里的“粘合剂”,它能把砂子、石子这些散碎的东西牢牢地粘在一起。

你想啊,要是没有了水泥,砂子和石子不就成了一盘散沙了吗?根本没法形成坚固的结构。

水泥的种类还不少呢,有普通的硅酸盐水泥、矿渣水泥、火山灰水泥等等,它们各有特点,适合用在不同的场合。

比如硅酸盐水泥,它的强度就比较高,适合用在需要承受很大重量的地方。

再来说说砂子。

砂子啊,就像是混凝土里的“填充剂”,它能把水泥和石子之间的空隙填满,让混凝土更加密实。

砂子的颗粒大小和形状也很重要哦,太粗了或者太细了都不行,得刚刚好才行。

要不然啊,混凝土的性能就会受到影响。

石子呢,就是混凝土里的“骨架”了。

你想啊,要是混凝土里没有石子,那它不就成了一摊软泥了吗?根本没法支撑起建筑物的重量。

石子的尺寸也有讲究呢,有大有小,得根据不同的需要来选择。

大的石子能增加混凝土的强度和稳定性,小的石子则能让混凝土更加细腻。

当然了,除了这些主要的成分之外,混凝土里还得加点水。

水啊,就像是混凝土里的“催化剂”,它能让水泥发生水化反应,生成一种叫做水化硅酸钙的胶体。

这种胶体啊,具有很强的粘结力,能把砂子和石子紧紧地粘在一起。

不过啊,水的量也不能太多或者太少,得刚刚好才行。

要不然啊,混凝土的性能就会大打折扣。

说完了混凝土的组成啊,咱们再来聊聊它的作用吧。

混凝土啊,它的作用可大了去了。

首先啊,它能承受很大的重量和压力,是建筑物的主要支撑材料。

你想啊,那些高楼大厦、桥梁道路啊,不都是靠混凝土来支撑的吗?其次啊,混凝土还能隔绝水分和空气,保护建筑物不受侵蚀。

试论大体积混凝土裂缝产生原因及预防措施

试论大体积混凝土裂缝产生原因及预防措施

试论大体积混凝土裂缝产生原因及预防措施【摘要】大体积混凝土由于体积庞大,表面积相对较小,浇筑混凝土后,水泥水化所产生的水化热不断积聚,致使混凝土内部与周围环境形成较大温差,导致混凝土产生裂缝。

但只要施工时采取科学有效的预防措施,温差裂缝是可以减少乃至消除的。

【关键词】大体积混凝土;温差裂缝;水泥水化热;加强养护1大体积混凝土裂缝产生原因及其危害1.1水泥水化热的影响混凝土在凝结硬化过程中由于水泥的水化作用,会放出一定的热量来,这种热量叫水化热。

在常用的梁、板、柱混凝土浇筑时,由于它们的体积一般都较小,因而所产生的温度应力也都小于混凝土的抗拉强度,不会使构件开裂。

而当浇筑一些体积较大的混凝土基础时,如大型设备基础、筏板基础、水库大坝、拦洪坝等,由于混凝土体积庞大,水泥水化产生的热量不可能从有限的表面很快散发出去,水化热的不断积聚,致使大体积混凝土内部产生相当高的温度,与周围环境气温形成较大的温差,使混凝土内部产生较大的温差应力;当温差应力超过混凝土的抗拉强度时,混凝土就会产生裂缝。

1.2水泥在硬化过程中由于游离水的不断蒸发,导致混凝土产生收缩变形和收缩应力;当收缩应力大于混凝土的抗拉强度时,也会使混凝土内部产生裂缝。

收缩应力和温差应力叠加的结果,必然会导致大体积混凝土内部产生许多不规则裂缝。

1.3施工技术的影响1.3.1混凝土浇筑方法不当。

大体积混凝土在浇筑时,由于工程量大,常采用搅拌站集中搅拌或商品混凝土和泵送技术。

在浇筑时如采用大面积满铺满灌的方法,尽管是从里到外、自左至右分层浇捣,也难以将大量积聚在大体积内的水化热很快排出,而是越积越多。

1.3.2混凝土组成材料性能、砂率及水灰比的影响。

1)水泥。

如选择硅酸盐水泥或普通硅酸盐水泥,由于水化热和收缩变形均较大,是造成大体积混凝土裂缝的首要因素。

2)石子。

石子是混凝土中的粗骨料,是混凝土构件中直接承重的。

在满足钢筋间距和泵送要求条件下,应尽量选用较大粒径石子;在石子外形上,碎石不规则和粗糙的外表可增加水泥凝胶对石子的粘结力,减少混凝土内部微裂缝的生成。

七彩课堂八年级下册语文第八课

七彩课堂八年级下册语文第八课

七彩课堂八年级下册语文第八课一、内容简介:本文是一篇科普作品。

主要任务是:介绍岩石记录时间的奇异功能。

目的是:说明认识岩石这一奇异功能所具有的重要意义、激发青少年探索自然奥秘的热情。

文章的题目《时间的脚印》,是从高土其《时间伯伯》一诗中引申借用来的。

其拟人化手法的运用,形象地说明了那些形形色色、大大小小的岩石中都潜藏着时间的踪影,以引起人们的探究欲望和阅读兴趣。

二、作者简介:陶世龙1929年4月出生于四川省安岳县。

1948年入北京大学地质系学习。

1951年到北京市团委机关工作,次年参与建立北京地质学院,历任教务处科长、副处长,学报副主编、编审,地质学史研究室主任,图书馆馆长等职。

1949年开始写作普及地质矿物知识的文章,之后,陆续发表科普小品及其它科普作品数百篇,部分结集《揭开大地的秘密》、《地球的画像》和《时间的脚印》出版。

被中国科普作家陶世龙协会评为有突出成就的科普作家。

1980年参加中国科协科普考察团赴美国考察,此后致力于科普创作事业,主要从事自然科学与中国文化的融合的研究。

参与主编了《科普创作》、《科技写作》、《科普创作概论》和《黄河文化》。

编辑出版了《中华文化纵横谈》。

三、学习方法:(1)关注说明内容;(2)关注生动说明;(3)关注说明方法和说明顺序。

四、思维导图:(1)文章从岩石可以记录时间写到岩石怎样记录时间;(2)最后写了读懂岩石记录的重大意义;(3)这种依据事物内在联系,逐层进行说明的顺序,就是逻辑顺序。

(4)逻辑顺序:按照事物或事理的内部联系或人们认识事物的过程来安排说明顺序,从原因到结果(从结果到原因)、从现象到本质、从主到次、从具体到概括、从个别到一般……都属于逻辑顺序。

五、原文及标注:《时间的脚印》时间伯伯,你是最伟大的旅行家,你从不犹豫你的脚步,你走过历史的每一个时代。

——高士其(1)时间一年一年地过去。

(2)时间是没有脚的,而人们却想出了许多法子记录下它的踪迹,用钟表、用日历……但是,在地球上还没有出现人的时候,或者在人还不知道记录时间的时候,到哪里去找寻时间的踪迹呢?(3)然而,时间仍然被记下来了。

混凝土早期龄期的水化原理

混凝土早期龄期的水化原理

混凝土早期龄期的水化原理一、前言混凝土是一种常见的建筑材料,其主要成分为水泥、砂、石子等。

在混凝土制作过程中,水泥与水发生化学反应,生成水化产物,形成混凝土的强度。

这个过程被称为水泥的水化反应。

混凝土的早期龄期是指混凝土的初次硬化到28天内的时间段,这段时间对混凝土的强度和耐久性有很大的影响。

本文将详细介绍混凝土早期龄期的水化原理。

二、混凝土水化反应的基本过程混凝土中的水化反应主要是指水泥与水发生化学反应,生成水化产物的过程。

水化反应是一个复杂的过程,涉及多种化学反应和物理过程。

混凝土中水化反应的基本过程可分为以下三个阶段:1. 溶解阶段水泥与水混合后,水泥中的主要化学物质开始溶解于水中。

这个过程主要涉及水泥中的硅酸盐、铝酸盐、钙酸盐等物质。

在溶解阶段,水泥中的化学物质开始与水中的氢氧根离子结合,生成一些离子化物质,如:硅酸和氢氧化钙等。

2. 凝胶阶段在溶解阶段之后,水泥中的物质会逐渐开始形成胶体物质,这个过程被称为凝胶阶段。

在凝胶阶段,水泥中的硅酸盐和铝酸盐会与钙离子相互作用,生成一些胶体物质,如:水化硅酸钙、水化铝酸钙等。

这些胶体物质会逐渐聚集在一起,形成一些细小的结晶体。

3. 结晶阶段在凝胶阶段之后,水泥中的胶体物质会逐渐转变为一些较大的结晶体,这个过程被称为结晶阶段。

在结晶阶段,水泥中的硅酸盐、铝酸盐和钙酸盐等物质开始形成一些大的结晶体,这些结晶体会逐渐增长,形成水泥石体系。

三、混凝土早期龄期的水化特性混凝土早期的龄期是指混凝土的初次硬化到28天内的时间段。

在这段时间内,混凝土的强度和耐久性会不断增强。

混凝土早期龄期的水化特性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 水化反应速率在混凝土的早期龄期内,水化反应速率非常快。

这是因为混凝土中的水化反应是一个自催化的过程,即反应产物可以促进反应的进行。

在混凝土的早期龄期内,水泥中的水化产物会逐渐聚集在一起,形成一些细小的结晶体,这些结晶体会不断增大,从而促进水化反应的进行。

混凝土中碳化现象的原因分析

混凝土中碳化现象的原因分析

混凝土中碳化现象的原因分析一、引言混凝土是建筑工程中广泛使用的一种材料,由于其强度高、耐久性好、施工方便等优点,被广泛应用于建筑结构、道路桥梁等领域。

然而,混凝土也存在一些缺陷,如碳化现象。

本文将从混凝土的组成、碳化现象的定义、影响因素等方面入手,对混凝土中碳化现象的原因进行详细分析。

二、混凝土的组成混凝土是由水泥、砂、石子等材料按一定比例混合而成的一种复合材料。

其中,水泥是混凝土中最主要的成分,它与水反应产生水化产物,使混凝土凝固成型。

砂和石子则是混凝土中的骨架材料,它们的作用是提供支撑力和强度。

同时,混凝土中还可以掺加一些添加剂,如膨胀剂、缓凝剂、减水剂等,以改善混凝土的性能。

三、碳化现象的定义混凝土中碳化现象是指混凝土中的水泥石体中的碳酸盐在环境中与二氧化碳反应,生成碳酸钙和水的过程。

这个过程会使混凝土中的水泥石体中的碱性物质逐渐被中和,从而降低混凝土的碱度,导致混凝土结构的耐久性降低。

四、碳化现象的影响因素混凝土中碳化现象的影响因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1、气候条件混凝土中碳化现象的速度与环境中的二氧化碳浓度、温度和湿度等气候条件有关。

在高温、高湿度、高二氧化碳浓度的环境中,混凝土中的碳化现象会更加严重。

2、混凝土的配合比混凝土中不同的配合比会影响混凝土中的水泥石体中的残留碱性物质含量,从而影响混凝土的耐久性。

一般来说,水泥用量越大,混凝土中的碳化现象越严重。

3、混凝土的品种不同种类的混凝土中的水泥石体成分不同,从而影响混凝土中的碳化现象。

例如,硅酸盐水泥中的碳化速度比普通硅酸盐水泥慢。

4、混凝土的密实度混凝土中的密实度越高,混凝土中的碳化现象越慢。

因为密实的混凝土中的水泥石体与外界的接触面积较小,碳化反应速度也相应较慢。

五、碳化现象的原理混凝土中碳化现象的原理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1、反应方程式混凝土中的碳化反应是一个酸碱中和反应,其反应方程式为:Ca(OH)2 + CO2 → CaCO3 + H2O其中,Ca(OH)2是混凝土中的水化钙,CO2是外界的二氧化碳,CaCO3是混凝土中生成的碳酸钙,H2O是生成的水。

若干取石子问题

若干取石子问题

若⼲取⽯⼦问题⼏道取⽯⼦游戏【前⾔】取⽯⼦游戏是⼀类经典的博弈问题,也是博弈问题SG函数的基础所在。

⽽它也具有⼀般博弈题的思维难度较⼤、编程量⼩等特点,因此在⽐赛时的得分情况往往呈现出两边倒的情况。

⽽其游戏的结论却经常是浅显易懂但⼜难以捉摸的,往往在⽐赛结束后,经过别⼈的⼏句话就使⼈恍然⼤悟。

本⽂将对⼏道取⽯⼦的游戏进⾏讨论,并分析思维的过程,希望读者能从中获益。

⾸先我们先来回顾⼀下最原始的取⽯⼦游戏。

即:有N堆⽯⼦,每次可以从任意⼀堆中取出若⼲⽯⼦,不能不取,两⼈轮流⾏动,最先⽆⽯⼦可取的⼈输。

⽽解决此题的⽅法便是把这N堆⽯⼦的个数进⾏异或操作,得到的值为0即为先⼿必败,否则先⼿必胜。

关于这⼀问题可以参考相关⽂献。

但仅仅靠这个模型并不能满⾜我们的要求,⾯对⼀些进⾏过变形的题⽬需要我们灵活运⽤。

下⾯我们先来看⼀个例题。

【例题1】POIXVI Stage I Pebbles题⽬⼤意:有N堆⽯⼦,开始时⽯⼦个数为A1,A2…A N。

(从左到右编号)并满⾜A1≤A2≤…≤A N,即⽯⼦个数为⾮递减数列。

两⼈轮流取⽯⼦,每次可以在任意⼀堆中取任意多个,不能不取,并且必须保证每次取完后的⽯⼦个数仍为⾮递减。

最先不能取的输。

问题分析:很显然,这道题在普通的取⽯⼦游戏上加了⼀个限制,即必须保持⽯⼦数为⾮递减数列。

这样我们便不能直接⽤原来的性质,⽽状态数也⾮常⼤,只能考虑通过⼀步步分析把问题转化。

⾸先,我们先来研究⼀些简单的情况:显然N=1时先⼿必胜。

⽽N=2时,可以发现当A1= A2时,先⼿必败,因为此时先⼿不能取A2的⽯⼦,只能在A1中取x个⽯⼦。

⽽后⼿者只需跟随先⼿者,同样在A2中取出x个即可满⾜保持A1’= A2’。

当A1< A2时,则先⼿可以从A2中取⾛A2- A1个⽯⼦。

因此先⼿必胜。

经过这个简单的分析,我们可以感觉到,由于要保证⾮递减的性质,在相邻的两堆中,可能经常会有类似N=2时的博弈发⽣。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粒径(mm)
分计重量分计%累计%标准要求分计重量分计%累计%标准要求理论合成国标分计重量分计%累计%标准要求
31.51051.51.50-101.10-500.000.00-5
26.5182826.3927.919.51022.552.6
1900.00.000472568.2296.167.315-45114428.6031.215-45
1600.000.000-102333.3699.585-10082.661915.4846.6
9.5165443.1143.1130-60320.46100.082.970-90148837.2083.870-90
4.75194350.6493.7585-10010.01100.095-10098.190-10062115.5399.490-100
2.361203.1396.8795-10010.01100.099.195-100120.3099.795-100
底1163.0299.9010.01100.0150.38
总重量3837精确0.1精确16926精确0.1精确1精确14000精确0.1精确1
最少用量190063006300
6925

山东石子2014.8.23

---------
理论合成5-31.5mm
实际合成5-31.5
5-16mm16-31.5mm
30%70%

0
10
20
30
40
50
60
70
80
90
100
31.5199.54.75
理论合成

上限
下限

0
10
20
30
40
50
60
70
80
90
100
31.5199.54.752.36
实际合成

上限
下限
实际数值
31.51.10.0
1967.331.2
9.582.983.8
4.7598.199.4
2.3699.199.7

下限
实际数值
4018
2295

4.752.36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