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历史上三位人物被尊为财神
李靖的故事

李靖的故事一、李靖基本介绍李靖,又称李天王,是中国古代神话中的民俗神仙,也被国家祀典祭祀,儒释道尊奉,封号高上神霄托塔天王、灵感天王、毗沙门下李天王、毗沙门天尊、本土北方天王。
其形象雅逸,持戟剑、托宝塔。
原本是财神,在藏传仍是财宝天王。
在唐宋国家祀典里,被军方祭祀为护军神、战神。
也是护国神、行旅神、丝绸之路的神、城隍神。
出现于《西游记》《南游记》《封神演义》等诸多古典文学与民间传说里。
乃殷夫人之夫,是甘露太子金吒、惠岸尊者木吒(木叉)、中坛元帅哪吒、李贞英之父,地涌夫人(金鼻白老鼠精)的义父。
在《西游记》之中,领命讨伐孙悟空时被加封为“降魔大元帅”。
手下神将为巨灵神、鱼肚将、药叉将、十万天兵等。
之后还曾相助唐僧师徒大战过独角兕大王(太上老君的青牛坐骑),领兵捉拿牛魔王、地涌夫人等妖怪。
在《封神演义》之中,是凡间陈塘关的镇关总兵,本是商朝纣王的四大关总兵之一,家住陈塘关李府,后反商伐纣,参与殷周大战,原为西昆仑度厄真人的弟子,后另拜燃灯道人为师,是阐教的老三代弟子。
修道成圣后,晋升仙班成为灵山护法神。
府邸是天庭的云楼宫(出自《西游记》)和昆沙宫(出自《南游记》)。
因其左手托有玲珑宝塔,故被称为“托塔天王”,为天庭三军总帅,与身边的幼子哪吒同为玉皇大帝座下的护驾大神、上阵父子兵。
原型是中国古代历史上同名的唐朝名将李靖,和东方及西域崇拜的军神“毗沙门天王”。
二、李靖概述李靖是天宫中的卫戍司令,所生三子一女及一义女,《西游记》认为长子金吒为灵山前部护法,二子木吒是南海观世音菩萨的首徒,三子哪吒在自己的帐下效力。
早年因与三子哪吒反目,如来佛祖(封神一书中改成了燃灯道人)赐他一座舍利子如意黄金宝塔,化解了父子前仇,所以称为托塔李天王,《封神演义》一书中提到,李靖肉身成圣后成为灵山护法神,并称为托塔天王。
托塔天王李靖的原型有两个,其中一个是南亚、西域、中国神话中崇拜的护法军神“毗沙门天王”,另外一个是中国古代历史上同名的唐朝名将结合演变而成的神话人物,传入中国之后受到中国文化和审美意识的影响而表现出了显著的中国文化特征:身穿铠甲,头戴金翅乌宝冠,左手托塔,右手持三叉戟。
中国古代神话人物

青 衣
第二十八页,共三十八页。
龙
•
在中国的神话与传说中,是一种传说中神
异动物,具有蛇身、蜥腿、凤爪、鹿角、鱼
鳞、鱼尾、口角有虎须、额下有珠的形象。
上下(shàngxià)数千年,龙已渗透了中国社
会的文化,除了在中华大地上传播承继外,
还被远渡海外的华人带到了世界各地,在世
界各国的华人居住区或中国城内,最多和最
ní),形如狮,喜烟好坐,倚立于香炉足上,随之
吞烟吐雾; 6.六子霸下又名赑屃(bi xi), 似龟有齿,喜欢负重,碑下龟是也; 7.七子
狴(bì’àn),形似虎好讼,狱门或官衙正堂两侧有
其像; 8.八子负屃(fu xì),身似龙,雅好斯 文,盘绕在石碑头顶(tóudǐng); 9.老九螭吻 (chī wěn),口润嗓粗而好吞,遂成殿脊两 端的吞脊兽,取其灭火消灾。
青 衣
第十四页,共三十八页。
广寒仙子(guǎng hán 嫦娥 xiān zǐ)
青 衣
广寒仙子嫦娥原是凡间的美女,后羿的 老婆。后羿射死了九个太阳后,到西王母 那里拿了两棵仙丹,准备和嫦娥一起升天 。嫦娥一天晚上,乘后羿不在,把这两颗 仙丹吃了下去,不一会儿,就向月亮飘去 。后羿十分气恼(qìnǎo),取出神箭,向她 射去。后被吴刚所救,嫦娥住在冷漠寂 静的广寒宫,吴刚则是一位伐木人,天天 在广寒宫外砍一棵桂花树。必须把桂花树 砍倒才准休息。而这棵桂花树永远也不会 倒,除非有贵人相助。
(chī 蚩尤,十分强悍。
蚩尤有八十一个兄
yóu)
弟,他们个个兽身人面,铜头铁臂猛无比。
他们擅长制造刀、弓弩等各种各样的兵器。
蚩尤常常带领他强大的部落,攻打别的部落。
有一次,蚩尤侵占了炎帝的地方,炎帝起兵
道教与民间财神信仰文化背景比较

·研究生论坛·道教与民间财神信仰文化背景之比较李小光本文以赵公明、范蠡、关羽为例,通过道教与民间的财神信仰之比较,认为道教的财神信仰中依然禀承着传统的文化影响,而民间的财神信仰则是通过以财神为中介的价值整合将民营的经济行为纳入传统的诸神信仰系统之中,使之具有普遍的合法性基础,这种合法性又以官府作为道德本源。
李小光,四川联合大学宗教学研究所硕士研究生。
在我国的诸神谱系中,财神无疑是最具特色的一个,这不仅在于它影响巨大,而更为重要的是,财神在其历史演变中,逐渐形成了一个庞大家族。
在道教中,赵公元帅普遍为人们接受,而在民间,另有诸如利市仙官,招财童子、金元总管等,近来广为流布的则以比干、范蠡、关羽等为最。
为什么相同的信仰却造成了不同的神祗?而在各种财神信仰的身上,又体现着什么样的文化及心理背景。
这就是本文所要考察的中心问题所在。
一、在道教所尊奉的神仙中,财神当首推赵公明赵公明的名字最早出现于东晋干宝的《搜神记》中,是上帝派往人间专门索取人性命的三将军之一。
其次见于梁代陶宏景的《真诰》,是“土下冢中”职掌五方之气的“五方诸神”之一,其神格依然是瘟鬼冥神之类。
根据史料,赵公明的神格、神职发生变化是在元代。
在元版《搜神广记》(秦子晋)“五瘟使者”及“赵元帅”条中,记载了两个不同的赵公明。
其一仍然是瘟鬼,而且是身着黑袍的秋天的瘟鬼。
而到了明版《列仙全传》中,赵公明的瘟神职能就更为具体,是专“行下痢”的八部鬼帅之一。
然而,《搜神广记》中的另一个赵公明却是正神、善神的形象:“元帅姓赵讳公明,中南山人也。
自秦时避世山中,精修至道,功行圆成…其位在乾,金水合气之象也。
其服色,头戴铁冠,手执铁鞭者,金遘水气也,面色黑而胡须者,北气也。
跨虎者,金象也。
故此水中金之义……而帅以金轮称,亦西方之象也……汉祖天师修炼大丹,龙神奏帝请威猛神吏为之守护。
由是元帅上奏玉旨,授正一玄坛元帅……天师飞升之后,永镇龙虎名山……故有龙虎玄坛实赏罚之一司……至如公讼冤抑,神能使之解释公平,买卖求财,公能使之宜利和合。
探究历史上十位'出将入相'的人物

探究历史上十位'出将入相'的人物我们常在京剧表演的舞台上,看见两扇门,一扇门横梁上出书写“出将”,另一扇门横梁上书写“入相”,寓意出则将军,入则丞相。
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有诸多出将入相的人物,这里列举十位人物,与各位一同探讨。
姜尚【商末周初】姜尚,吕氏,字子牙,也称吕尚,别号飞熊,齐国始祖。
杰出的韬略家、军事家、政治家,其所学贯通百家,被尊为“百家宗师”。
辅佐武王伐纣,开创周朝八百年江山。
其所著兵书《六韬》为历代兵家所推崇,姜子牙到齐国后,施行“因其俗,简其礼,通商工之业,便鱼盐之利”的治国方针,使齐国逐步成为大国,为后来齐国称霸列国奠定了基础。
(图)吕尚范蠡【春秋时期】范蠡,字少伯,春秋末著名的政治家、军事家、经济学家和道家学者。
辅佐勾践灭掉吴国,实现霸业。
后急流勇退,遨游于七十二峰之间。
后定居于定陶。
期间三次经商成巨富,三散家财,自号陶朱公。
被后人称之为'财神'(图)范蠡吴起【战国时期】吴起,中国战国初期军事家、政治家、改革家,兵家代表人物。
辅佐楚悼王,实施的变法改革,使原本“贫国弱兵”的楚国变得国力强盛,其所著《吴子兵法》在中国古代军事典籍中占有重要地位,与孙武所著的《孙子兵法》合称为《孙吴兵法》。
宋徽宗时追尊吴起为广宗伯,位列宋武庙七十二将之一。
(图)吴起周勃【西汉时期】周勃,西汉开国将领、宰相。
随刘邦起兵反秦,在进取关中时,击赵贲,败章平,围章邯,屡建战功。
以军功拜为将军,赐爵武威侯。
后因讨平韩信叛乱有功,升为太尉。
刘邦曾说,'安刘者,必勃也'刘邦死后,吕后专权,吕后死后,周勃与陈平等合谋智夺吕禄军权,一举剪灭吕氏朋党,拥立文帝,后官至右丞相。
(图)周勃曹操【三国时期】曹操,字孟德,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文学家,三国时期曹魏政权的奠基人。
东汉末年,天下大乱。
曹操领兵征战四方,剿灭诸多割据势力,统一北方。
并在北方施行屯田制,兴修水利,发展生产,使遭到破坏的社会生产开始恢复。
李鸿章简介李鸿章简介

李鸿章简介-李鸿章简介李鸿章简介李鸿章一、个人简介中文名:李鸿章别名:李二先生国籍:清朝安徽合肥东乡(今瑶海区)磨出生地:店出生日期:逝世日期:代表作品:《李文忠公全集》李鸿章,本名章桐,字渐甫,号少荃,晚年自号仪叟,别号省心,谥文忠,安徽合肥人。
中国清朝末期重臣,洋务运动的主要倡导者之一,淮军创始人和统帅。
官至直隶总督兼北洋通商大臣,授文华殿大学士,在日本首相伊藤博文的眼中,被视为大清帝国中唯一有能耐可和世界列强一争长短之人。
二、个人生平1823 年2月15日出生于合肥县1843 年庐州府学被选为优贡1844 年第一次科考落榜1847 年考中进士,选入翰林院任庶吉士1858 年入曾国藩幕府襄办营务1860 年统带淮扬水师1862年被任命署理江苏巡抚,次年二月又兼署通商大臣,“从此隆隆直上”,开始了他在晚清政治舞台上纵横捭阖的四十年。
1864 年剿灭太平天国,镇压了捻军,加封为协办大学士,保住了即将崩溃的清王朝,被誉为“中兴名臣”。
1870年继曾国藩出任直隶总督,后又兼北洋通商大臣授文华殿大学士,成为唯一一位在清朝担任此要职的汉族人。
1871 年七月二十九日代表中国与日本签订了《中日修好条规》,这是一个双方平等互惠的条约,但李鸿章从签约过程日本人的姿态中,看出日本“日后必为中国肘腋之患”。
1872年加授武英殿大学士的汉族人。
同年,创办轮船招商局。
1874年与秘鲁签订了《中秘通商条约》;1875与英国签订了《中英烟台条约》。
1884年四月十七日与法国代表福禄诺签订了《李福协定》,同年与法国代表巴德诺签订了《中法会订越南条约》,1885年,和伊藤博文订立了《中日天津会议专条》,1895年二十三日《马关条约》签字1901年七月二十五日代表清廷签署了《辛丑条约》,赔款4亿5千万同年九月二十七日去世,临终时“双目犹炯炯不瞑”,带着无尽的遗憾,走完了他78岁的人生历程。
三、人物评析1 我的观点首先,李鸿章无法也不能承担晚清对外交往失败的悲剧后果。
历史赵公明如何从一个“瘟神”变成“财神”

历史赵公明如何从一个“瘟神”变成“财神”>说起财神,相信大家脑海中浮现出的映像应该是锦衣玉带,手捧元宝,满面红光的一位胖大叔,他的天庭官方名称是财帛星君。
各地店铺多有供奉,南方尤甚,随处可见。
其实在中国古代的神话传说里不止这一位财神,今天要讲的是正牌财神——赵公明。
但事实上,与满脸笑容,大富大贵之相的胖大叔财神相反,赵公明“面如黑炭,胡须四张”简直换身衣服就能演钟馗了。
其实,在成为财神之前他是钟馗的消灭目标。
他位列八部鬼帅,领鬼施人间以痢疾,暴杀万民,活脱脱就是一个凶神恶煞。
现今被称为财神的他那时的称号竟然是瘟神。
然而,他到底为什么能成为财神呢?这就多亏了姜太公了。
武王克殷时,殷商节节失利,步步败退,战事吃紧。
闻仲太师想起峨眉山罗浮洞的截教高手赵公明,亲自请他出山,护殷灭周。
张天师在青城山炼丹时曾收他为徒,让其护卫丹室,张陵丹成,他分得几粒仙丹,功力大涨,故而来到战场之上连挫周朝阐教几名高手,扬了一把威风。
但他再武艺精湛、法力高强也没有用,因为周武灭商乃是天数,姜子牙手下不知道有多少能人异士,你闻仲太师可以请高手出山,难道我姜子牙不可以请吗。
赵公明最终被姜子牙请来的陆压真人所杀,他用生命告诉我们毛爷爷说的“人定胜天”是错的,我一个金乌转世,拜过天师,吃过仙丹的半仙半妖都不行,更何况人了。
赵公元帅死后,姜太公封了他一个“金龙如意正一龙虎玄坛真君”,看到这,大家可能会奇怪,不是说赵公明是“财神”吗?其实他手下有“招宝天尊萧升”、“纳珍天尊曹宝”、“招财使者陈九公”、“利市仙官姚少司”四位神仙,这四位从名字就能听出来,他们专司迎祥纳福、商贾买卖。
所以说,既然主管是赵公明,部下是四位负责财富的神仙,那赵公明自然就是财神啦,不仅是财神,还要加上“正一”两个字,表明只有我才是正牌财神,唯一的财神,其他的财神都是西贝货。
那为什么姜子牙让他担任财神呢?因为人家有钱啊,人家的居住地是峨眉山罗浮洞,峨眉山啊,听名字就知道一定有很多神仙很多法宝的好吗。
赵公元帅财神形象与民间传说的源头

赵公元帅财神形象与民间传说的源头本文考证研究武财神赵公明的形象形成及故里传说渊源,认为历史上赵公明实有其人,是陕西省周至县枣林村人,从三方面探讨了其成为神祗的历程:首先,是人物形象与神话传说的源头;第二,传说与现实的契合;第三,诗词、古籍与戏剧中的赵公明。
无论是传说还是历史的遗留都指向了周至县枣林村,而枣林村及其周围的历史、人文、地理乃至当地的传说都印证了这一点。
标签:财神赵公明:故里遗址;传说;戏剧在信仰颇具实用色彩的中国民间,渴望衣食无忧、生活富足的民众向来重视财神,因此财神也是中国神谱中最为复杂和多样的神祗之一。
在财神谱系中,赵公明作为中华财神之首颇为引人注意。
元本《新编连相搜神广记》载:赵元帅,姓赵讳公明,终南山人也。
其服色:头戴铁冠,手执铁鞭者,金遘水气也;面色黑而胡须者,北气也;跨虎者,金象也。
驱雷役电,呼风唤雨,除瘟剪疟,保病禳灾,元帅之功莫大焉。
至如讼冤伸抑,公能使之解释,公平买卖求财公能使之宜利和合。
赵公明作为中华武财神之首,其人物形象的诞生有着极其深厚的历史背景和民俗依据,并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华夏财富文化的核心和精华。
一、人物形象与神话传说的源头中国地域宽广,文化历来为多源头,关于财神爷赵公明的传说亦是如此。
赵公明成就财神形象虽较晚,但是,作为中国财神体系中重要的一员,赵公明的形象应该有历史中真实人物的影子。
同时,后起的神话人物,很大程度上都会有早期人物形象的影子,即便如《封神榜》之类神魔小说,其人物都有历史真实的痕迹,在民间都有相关的传说作为支撑,赵公明概莫例外。
目前,关于赵公明的民间传说故事和历史遗迹,在山东琅琊、四川青城、浙江姑苏、陕西周至都有遗留。
关于赵公明的事迹虽说法纷纭,但大家都承认,赵公明是终南山人,至清代无名氏写的传奇小说《黄河阵》,更直指赵公明出生于陕西周至枣林村,因此,清朝乾隆十四年编修的《周至县志》采信此说。
枣林村所属周至县马召镇地处县城南10公里处,镇区东濒黑河,西靠沙河,南依秦岭,北连平原,是山、水、滩、塬,兼有的乡镇,是举世瞩目的黑河水库所在地。
关羽简介

关羽简介篇一:关羽简介关羽简介人物简介:关羽(?-220)本字长生,后改字云长,故又称关云长。
河东解(今山西运城)人。
东汉末年名将,刘备起兵时,关羽跟随刘备,忠心不二,深受刘备信任。
刘备、诸葛亮等入蜀,关羽镇守荆州,刘备夺取汉中后,关羽乘势北伐曹魏,曾水淹七军、擒于禁、斩庞德、威震华夏,吓得曹操差点迁都躲避,但是东吴偷袭荆州,关羽兵败被害。
关羽去世后,逐渐被神化,被民间尊为“关公”;历代朝廷多有褒封,清代奉为“忠义神武灵佑仁勇威显关圣大帝”,崇为“武圣”,与“文圣” 孔子齐名。
《三国演义》尊其为“五虎上将”之首,毛宗岗称其为“《演义》三绝”之“义绝”。
人物生平:(一)水淹七军,威震华夏建安二十四年(219年),刘备称汉中王,封关羽为前将军,假节钺。
同年关羽进攻荆州北部樊城,曹操派大将于禁率七军(约三万多)援救,时大雨导致汉水暴涨,于禁所率领的七军都被大水困住,将士纷纷往高处避水,而关羽看准时机,乘势坐大船进行攻击,史称“水淹七军”。
曹操外姓第一将于禁因为穷迫,于是向关羽投降,庞德则被关羽所获,因不向关羽投降而被关羽处斩,关羽还进一步围困曹军大将曹仁于樊城,并另派遣军队包围襄阳。
曹操指派的荆州刺史胡修、南乡郡太守傅方都投降了关羽。
当时曹操治郡下许多义军早已受关羽遥控,更有许多叛乱都想引关羽为援,吓得曹操差点迁都躲避关羽的锋芒,史书记载:关羽威震华夏。
(二)追随刘备,深受信任早年因犯事逃离家乡至幽州涿郡。
中平元年(184年),汉室宗亲刘备在涿县组织起了一支义勇军参与扑灭黄巾军的战争,关羽与张飞同在其中。
刘备辗转担任许多官职后,投奔昔日同窗公孙瓒,被封为平原国相,任关羽、张飞为别部司马,分统部曲。
三人情同兄弟,常一起同床而睡,当刘备坐下时,关、张二人更不辞辛劳随身守护。
兴平元年(194年),曹操攻打陶谦,欲夺取徐州,陶谦求救于刘备,刘备和关羽率千余人前往救援,曹操兵退后,在陶谦等人的再三相让下,刘备领徐州牧。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国历史上三位人物被尊为财神
在民间,除了赵公明外,另有三位历史人物被尊为财神:
一是商纣王的叔父比干,他忠耿正直,反对纣王暴虐荒淫,被纣王开膛取心,即著名的“比干剖心”故事。
民间传说他没了“私心”,所以办事公道。
二是范蠡,他本是春秋时期越王勾践的谋臣,使“美人计”,助勾践灭吴复国,完成霸业。
但他意识到越王“可与共患难而不可共处乐”,于是隐姓埋名,四海经商,最后定居陶邑(今山东定陶县),人称“陶朱公”。
他经商发过大财,又尽散其财。
三是关羽,本是三国时蜀国大将。
小说《三国演义》中,他身陷曹营,不为金银、美女、利禄所动,最后“挂印封金”而去;明清时期,他被视为忠义千秋、威力无比的“伏魔大帝”、“关圣帝君”。
近代商家,将上述三人分别尊为“文财神”(范蠡、比干)、“武财神”(关羽)。
除上述几位外,民间供奉的财神还有财帛星君,也称“增福财神”,其绘像经常与“福”、“禄”、“寿”三星和喜神列在一起,合起来为福、禄、寿、财、喜。
财帛星君脸白发长,手捧一个宝盆,“招财进宝”四字由此而来。
一般人家春节必悬挂此图于正厅,祈求财运、福运。
还有一些地域色彩很浓的财神,如旧时扬州邗沟大王庙,供奉吴王夫差和汉代吴王刘濞。
夫差开邗沟,刘濞“煮盐东海,铸钱铜山”,对扬州历史开发做过贡献。
所以也被当地人当财神供奉。
五显财神信仰则流行于江西德兴婪源一带。
兄弟五人封号首字皆为“显”,故称“五显财神”。
生前劫富济贫,死后仍惩恶扬善,保佑穷苦百姓。
北京安定门外有五显财神庙。
在各路财神中,名气最大的是赵公元帅赵公明。
民间所供赵公明财神像皆顶盔直至元代成书明代略有增纂的《道藏·搜神记》和《三教搜神大全》,始称赵公明为财神。
《三教搜神大全》卷三云:“赵元帅,姓赵讳公明,钟(终)南山人也。
自秦时避世山中,精修至道。
后在道教神话中成为张陵修炼仙丹的守护神,玉皇授以正一玄坛元帅之称,并成为掌赏罚诉讼、保病禳灾之神,买卖求财,使
之宜利。
故被民间视为财神。
其像黑面浓须,头戴铁冠,手执铁鞭,身跨黑虎,故又称黑虎玄坛。
”
不过,赵公明成为财神的初期,知名度并不高,他是靠明代通俗小说《封神演义》的大肆渲染描绘,才成为一位家喻户晓的人物的。
在《封神演义》中,赵公明原本是峨眉山罗浮洞中的一位仙人,被商纣王的太师闻仲请去助商抗周。
赵公明法力无边,曾把姜子牙集团打得落花流水,后经姜子牙的师父元始天尊出手,才灭掉了赵公明。
姜子牙灭商后,在封神台上大封诸神,也封给赵公明一个神位:金龙如意正一龙虎玄坛真君。
他的职责是率领部下四位正神,迎祥纳福,追逃捕亡。
赵公明的职守为“迎祥纳福”,他的部下为“招宝”、“纳珍”、“招财”、“利市”(招宝天尊萧升,纳珍天尊曹宝,招财使者陈九公,利市仙官姚迩益),统管人间一切财富。
赵公明成了名副其实的财神,正是从这时开始的。
赵公明由凶神发展为财神,并非是偶然的,它反映了中国古代的民族文化心理。
古代中国人历来以农为本,以商为末,就连造神,也挑选有劣迹的神去充当财神,这恐怕多少反映了中国传统文化对“财”“利”的轻视。
加上封建社会流行无商不奸的俗念,上层社会认为经商者的地位低贱,财神爷也自然就门庭冷落。
及至明代中期,资本主义开始萌芽,言利不再为人耻笑。
商品经济长足发展,财神爷的地位也就随之大大提高。
而且,经商本身带有较大的冒险性,商人们也需要求助于神灵的“帮助”,使精神有所依托,这才是财神爷大受追捧的真正原因。
真是造化弄人。
赵公明这个具有很大法力的“瘟神”,起初被安排成毫无社会地位的财神,后又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被时代的大潮推上了万民拥戴、顶礼膜拜的宝座。
不但财神赵公明大受欢迎,连他的两位助理“招财”和“进宝”也得到供奉。
善良淳朴的老百姓们千方百计地“收买”财神,请他赐自己财富或赚钱的好运气。
在许多地方农家的墙上常常可看到这样幽默的财神年画:印刷精美赵公元帅像,他坐骑黑虎下仍堆着金元宝,背景却是影印的美元、欧元……
一种文化心理造就一种文化,古人因为重农抑商而选择了瘟神作为财神,这也是情理当中,但是,现在的财神已经拥有了更多的意义,更多的成为了一种文化象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