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初中地理七级上册地形图的判读优质课件3
合集下载
人教版初中地理七年级上册第一章第4节地形图的判读 课件(共17张PPT)

等高线绘法和基本特征
陡坡
缓坡
❖(1)同线等高 (2)等高距全图一致
等高线 等高线 。 密集 稀疏 ❖(3)等高线均为闭合曲线,一般 不相交、不重合(陡崖除外)
❖(4)等高线密集坡度。陡,等高线稀疏坡度缓。
讲授
1、认识山体部位。请同学们用拳头的形状来对应山体五种 基本形态。
环节四
等高线地形图的运用
中的哪条合理,其原因是: 线路⑤,沿等高线修路,坡度缓,工程量小
。
•G •H
(5)工程问题: C、古寺②拟从G、H点引水,从哪点引合理,
其原因是: G点合理,该点位于古寺的上游,水能顺流而下。
① ②
⑤
④③
(6)农业问题
a、①、②两地,哪地适合开垦耕地?原因是 ②地,坡度缓,靠近水源
b、③、④、⑤适宜发展的农业分别是 B
这座古是 ① 。
(填数码)
(2)C处的地形是 山顶 ,该处的海拔高度为900多米。
(3)小明和小畅想要享受“漂流探险”的乐趣, 你认为支流a和b,哪条会更刺激?为什么?
(4)工程问题: a、在图中D处拟建—水坝,其原因是:
该处是盆地的狭窄出口处,修水坝蓄水量 大,工程量小
F•
④⑤
E•
(5)工程问题: b、计划在E、F之间修一条路,选线路④、⑤
①山地的迎风坡降水多,背风坡降水少。 ②海拔每升高100米,气温下降0.6℃。 ③河流的流向是由海拔高的地方流向低的 地方(河流的流向也可以判断流域内地势 的高低),等高线密集河流速度快,反之 相反。等高线重叠的位置有河流,该处会 出现瀑布。
环节四
等高线地形图的运用
④水坝坝址的选择,位于盆地(或河流) 的狭窄出口处,利于蓄水,工程量小,节 省成本。
人教版初中地理七年级上册地形图的判读课件3[1]
![人教版初中地理七年级上册地形图的判读课件3[1]](https://img.taocdn.com/s3/m/97139e7aff00bed5b8f31d2c.png)
过关斩将(2)
1、写出上图中字母代表的地形形态的名称:
A 山顶 C 山脊 D 山谷 E 鞍部 F 陡崖
人教版初中地理七年级上册地形图的 判读课 件3
人教版初中地理七年级上册地形图的 判读课 件3
2、判断下列等高线图所代表的山 地的各部分的名称。
山顶 A 300米 200米
200 100
D 陡崖
鞍部 C
陡坡
缓坡
等高线密集
等高线稀疏
人教版初中地理七年级上册地形图的 判读课 件3
人教版初中地理七年级上册地形图的 判读课 件3
过关斩将(1)
乙
甲
甲乙哪条登山路线省力些?为什么? 甲省力。 因为甲路线上的等高线稀疏,是缓坡。
人教版初中地理七年级上册地形图的 判读课 件3
人教版初中地理七年级上册地形图的 判读课 件3
D
E
人教版初中地理七年级上册地形图的 判读课 件3
等高线图与地形图对比
等高 线密 集坡 度陡
同一条等高线上各处海拔相同。p25
人教版初中地理七年级上册地形图的 判读课 件3
人教版初中地理七年级上册地形图的 判读课 件3
6、等高线的稀疏
与坡度的关系
结论:等高线密集,坡度越
山顶 陡等高线越疏,坡度越缓
第四节 地形图的判读
第一课时 等高线地形图
教学目标:
了解海拔和相对高度的区别,会 估算海拔和相对高度
学会在等高线地形图上判读山坡 的陡缓,识别山峰、山脊、山谷、 鞍部、陡崖等不同的山体部位
1、海拔与相对高度:
(1)海拔:地面某个地点高出
海平面的垂直距离。
(2)相对高度:某个地点高出另 一个地点的垂直距离。
人教版初中地理七年级上册地形图的 判读课 件3
1、写出上图中字母代表的地形形态的名称:
A 山顶 C 山脊 D 山谷 E 鞍部 F 陡崖
人教版初中地理七年级上册地形图的 判读课 件3
人教版初中地理七年级上册地形图的 判读课 件3
2、判断下列等高线图所代表的山 地的各部分的名称。
山顶 A 300米 200米
200 100
D 陡崖
鞍部 C
陡坡
缓坡
等高线密集
等高线稀疏
人教版初中地理七年级上册地形图的 判读课 件3
人教版初中地理七年级上册地形图的 判读课 件3
过关斩将(1)
乙
甲
甲乙哪条登山路线省力些?为什么? 甲省力。 因为甲路线上的等高线稀疏,是缓坡。
人教版初中地理七年级上册地形图的 判读课 件3
人教版初中地理七年级上册地形图的 判读课 件3
D
E
人教版初中地理七年级上册地形图的 判读课 件3
等高线图与地形图对比
等高 线密 集坡 度陡
同一条等高线上各处海拔相同。p25
人教版初中地理七年级上册地形图的 判读课 件3
人教版初中地理七年级上册地形图的 判读课 件3
6、等高线的稀疏
与坡度的关系
结论:等高线密集,坡度越
山顶 陡等高线越疏,坡度越缓
第四节 地形图的判读
第一课时 等高线地形图
教学目标:
了解海拔和相对高度的区别,会 估算海拔和相对高度
学会在等高线地形图上判读山坡 的陡缓,识别山峰、山脊、山谷、 鞍部、陡崖等不同的山体部位
1、海拔与相对高度:
(1)海拔:地面某个地点高出
海平面的垂直距离。
(2)相对高度:某个地点高出另 一个地点的垂直距离。
人教版初中地理七年级上册地形图的 判读课 件3
人教版地理七年级上册第一章第四 节 地形图的判读(共30张PPT)

地形图的判读
1
课前三分钟
1、观察这几张图片,看看像不像等 高线? 2、看抗日战争剧《炮神》视频片段
2
第一课时——等高线地形图
教学目标
1.估算海拔与相对高度等。 2.判读坡度的陡缓。 3.在等高线地形图上,识别山峰(山顶)、山脊、
山谷、陡崖地形部位。
3
海拔
地面某个地点高出
的垂直距离。
相对高度 某个地点高出另一地点的垂直距离。
23
2.读图7“福建省某地等高线地形图”,回答问题。
(1)图中山顶海拔范围在_________ (2)甲村在乙村的_________ (3)A、B两地中,适宜栽种柑橘树的是____地,适 宜栽种水稻的是______地。(填字母) (4)该地有一条小河沿山谷流下,向东南注入海洋, 请在图中画出这条河。
思考:峰珠穆朗玛峰的海拔高度是8844米,我国吐鲁番盆地的平 均海拔-155米,那么两地的相对高度是_8_9_9__9__米。
4
等高线—— 海拔高度相同的点的连线 等深线—— 海洋中深度相同的各点的连线
100
100
100
200 100
100
200
200 200 100
100
100
5
等高线的绘制
6
24
3.读长沙市某地等高线示意图,回答。
(1)丁村位于丙村的
(方向)。
(2)如果对该地区的坡地开发利用不当,容易引发山地灾害,
这种灾害主要表现为
。
(3)如果在甲村和乙村之间修建一条公路,应选择 (①或②)
线。理由是
。
(4)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要途径之一是加快小城镇发展,
图中甲、乙、丙、丁四个村庄最有利于发展成为小城镇的是
1
课前三分钟
1、观察这几张图片,看看像不像等 高线? 2、看抗日战争剧《炮神》视频片段
2
第一课时——等高线地形图
教学目标
1.估算海拔与相对高度等。 2.判读坡度的陡缓。 3.在等高线地形图上,识别山峰(山顶)、山脊、
山谷、陡崖地形部位。
3
海拔
地面某个地点高出
的垂直距离。
相对高度 某个地点高出另一地点的垂直距离。
23
2.读图7“福建省某地等高线地形图”,回答问题。
(1)图中山顶海拔范围在_________ (2)甲村在乙村的_________ (3)A、B两地中,适宜栽种柑橘树的是____地,适 宜栽种水稻的是______地。(填字母) (4)该地有一条小河沿山谷流下,向东南注入海洋, 请在图中画出这条河。
思考:峰珠穆朗玛峰的海拔高度是8844米,我国吐鲁番盆地的平 均海拔-155米,那么两地的相对高度是_8_9_9__9__米。
4
等高线—— 海拔高度相同的点的连线 等深线—— 海洋中深度相同的各点的连线
100
100
100
200 100
100
200
200 200 100
100
100
5
等高线的绘制
6
24
3.读长沙市某地等高线示意图,回答。
(1)丁村位于丙村的
(方向)。
(2)如果对该地区的坡地开发利用不当,容易引发山地灾害,
这种灾害主要表现为
。
(3)如果在甲村和乙村之间修建一条公路,应选择 (①或②)
线。理由是
。
(4)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要途径之一是加快小城镇发展,
图中甲、乙、丙、丁四个村庄最有利于发展成为小城镇的是
《初中地理: 地形图的判读》优质课课件

面积较大,外陡内缓
山地:海拔在500米以上,
地势起伏大
盆地:四周高,中间低
最高的高原——青藏高原 最大的高原——巴西高原 最高的山脉——喜马拉雅山脉 最长的山脉——安第斯山脉 最大的盆地——刚果盆地 最大的平原——亚马孙平原
大陆架
大陆坡
海沟
大洋中 脊
新知四 地形剖面图
. .. ...
课堂练习
【点拨】相对高度是指地面某个地点高出另一个地点 的垂直距离,即两个地点之间的高度差。图中甲、乙 两地的相对高度是800米-500米=300米。
读某山地等高线地形图(图1-4-5),回答3~4题。
3. 图中“ ”所在的部位表示( B )
A. 山谷
B. 山峰
C. 山脊 D. 陡崖
4. 图中虚线表示的四条登山线路,坡度最缓的是( C ) A. ①线路 B. ②线路 C. ③线路 D. ④线路
为什么?
D容易攀登, 因为D处等高线稀疏,坡度缓
山体部位的判读
山峰:等高线闭合,数值从中间 向四周逐渐降低
适合观景,视野开阔
山脊:等高线的弯曲部分 向低处凸出
一般是河流分水岭
山体部位的判读
山谷:等高线的弯曲部分 向高处凸出
可能发育河流
陡崖:等高线重叠 适合攀岩、蹦极,可能有瀑布
山体部位的判读
鞍部
6. 可以更直观地表示地面上沿某一方向地势的起伏和坡
度陡缓的是( C )
A. 等高线地形图
B. 分层设色地形图
C. 地形剖面图
D. 地形素描图
归纳新知
地形图的 判读
等高线地形图
基本概念 坡度陡缓的等高线特点 山体的五种部位
分层设色地形图
绘制和作用 陆地表面五种地形类型
山地:海拔在500米以上,
地势起伏大
盆地:四周高,中间低
最高的高原——青藏高原 最大的高原——巴西高原 最高的山脉——喜马拉雅山脉 最长的山脉——安第斯山脉 最大的盆地——刚果盆地 最大的平原——亚马孙平原
大陆架
大陆坡
海沟
大洋中 脊
新知四 地形剖面图
. .. ...
课堂练习
【点拨】相对高度是指地面某个地点高出另一个地点 的垂直距离,即两个地点之间的高度差。图中甲、乙 两地的相对高度是800米-500米=300米。
读某山地等高线地形图(图1-4-5),回答3~4题。
3. 图中“ ”所在的部位表示( B )
A. 山谷
B. 山峰
C. 山脊 D. 陡崖
4. 图中虚线表示的四条登山线路,坡度最缓的是( C ) A. ①线路 B. ②线路 C. ③线路 D. ④线路
为什么?
D容易攀登, 因为D处等高线稀疏,坡度缓
山体部位的判读
山峰:等高线闭合,数值从中间 向四周逐渐降低
适合观景,视野开阔
山脊:等高线的弯曲部分 向低处凸出
一般是河流分水岭
山体部位的判读
山谷:等高线的弯曲部分 向高处凸出
可能发育河流
陡崖:等高线重叠 适合攀岩、蹦极,可能有瀑布
山体部位的判读
鞍部
6. 可以更直观地表示地面上沿某一方向地势的起伏和坡
度陡缓的是( C )
A. 等高线地形图
B. 分层设色地形图
C. 地形剖面图
D. 地形素描图
归纳新知
地形图的 判读
等高线地形图
基本概念 坡度陡缓的等高线特点 山体的五种部位
分层设色地形图
绘制和作用 陆地表面五种地形类型
人教版初中地理七年级上册第一章第4节地形图的判读 课件(共24张PPT)

同一幅图上,相邻等高线之间的相对高度
(高差)相等。
二、学会绘制简单的等高线地形图
二、学会绘制简单的等高线地形图
四、等高线地形图有哪些特点?
从图上你读出了哪些信息?你还想获得哪些信息?
把这些线圈画到平面上,从而得到等线地形图。
把海拔相等的各点连成的线,就是等高线。
4、 同一条等高线上各点海拔高度相等
等高闭合
等高线地形图
第一课时 等高线地形图的绘制
第一页,共24页。
陆地表面这些高低起伏的地 形,怎样在平面图上表现出来呢?
第二页,共24页。
地形素描图
第三页,共24页。
还 想 获从 得图 哪上 些你 信读 息出 ?了
哪 些 信 息 ? 你
等高线地形图
第一课时 等高线地形图的绘制
第一课时 等高线地形图的绘制 第二课时 等高线地形图的判读
③投影(俯视) ④绘制 2、从山顶往下看,每条等高线都是闭合的曲线,海拔高度不同,线圈的长短也不等。
2、估算山顶高度可能是:A、268m
把这些线圈画到平面上,从而得到等线地形图。
F
G
H
M
N
A
B
C
D
E
一、理解等高线及等高线地形图含义
将高度增加5cm,同理再扎上一排洞,每排洞高度必须相等,依此直至山顶。
坡缓线疏
坡陡线密
2、从山顶往下看,每条等高线都是闭合的曲线,
海拔高度不同,线圈的长短也不等。
高
度
不
等 高
同
闭线 合圈
不
等
第十六页,共24页。
海3、拔从高度山不顶同往,下线看圈,的每长条短等也高不线等都。是闭合的曲等 高线, 闭 合 高 度 不
人教版初中地理七年级上册第一章第4节地形图的判读 课件(共38张PPT)

1
2
3
1.高原 4.盆地
5
2.山地 3.丘陵 5.平原
4
YOUR SITE HERE
五种地形与等高线
1、山地:等高线闭合,数值内高外低。 海拔大于500米,相对高度大于100米。 2、丘陵:等高线闭合,数值内高外低。 海拔小于500米,相对高度小于100米。 3、盆地:等高线闭合,数值内低外高。
4、平原:海拔一般低于200米。
等高线:陆地上海拔相同各点的连线。 避开含沙量大的河流,以免造成航道淤塞。
着上不同颜色的地图。 (4)分层设色地形图:在不同的等高线间,着上不同颜色的地图。
13.若乙坡植被受破坏成为荒坡,则对其合理的开发整治措施是 A.放牧山羊 鞍部:相邻两个山顶之间,呈马鞍形的部位。 C、EF处的坡度比CD处陡
等判高断线 图中地(形。类型5的)名称:地形剖面图:表示地表沿某一条线 方向上地势起伏状况的垂直断面图。 避开含沙量大的河流,以免造成航道淤塞。
山脊:一组等高线从高处向低处凸出; 平原宜发展种植业,山区宜发展林业、牧业。 一般应在地面开阔平坦靠近水源,交通比较便利,具有污染环境的工厂的上风向和上水源。 由于纬线的长度随纬度的升高而缩短,因此,跨经(纬)度相同的地图,纬度越高,所表示的范围越小。
360N 900E (2001年全国卷文综试题)某山区的一所学校,拟组织学生对附近公路的交通流量进行调查。
山体 的不 同部 位
山顶
鞍部
山谷
缓坡
陡坡
YOUR SITE HERE
➢根据等高线来判断地形
等陡高线 密坡集
等高距:50米
A
陡E 崖 山顶
低
山
F G
谷
山脊C 低
高 B高
地形图的判读优质课件人教版七级地理上册

A.399 米
B.499 米
C.599 米
D.501 米
2.乙处遇到泥石流,逃生的最佳路线是④
第1章 第4节 地形图的判读 课件-人教版七年级地理上册
第1章 第4节 地形图的判读 课件-人教版七年级地理上册
3.从图中获取的一些信息,正确的是( D ) A.该地区是丘陵地形,周村主要位于鞍部 B.A 点位于山脊,B 点位于山谷 C.周村的居民和刘村的居民可以拿望远镜相互瞭望 D.该图的等高距是 100 米
第一章 地球和地图
第四节 地形图的判读
学习导航
课程标准
学习目标
1上 山 估 度 2种. ., 谷 算 主。在在识海 要,地等判别拔 的形高读山与 地图线坡峰相 形上地的、对 类识形陡山高 型别图缓脊。五,、1地 2缓 3山 4原. . . .形 峰 、;能懂 能 在图 、 盆(够重得 够 地山上 地在点利 在 形脊估 五等)用 等 图、算 种高等 高 上山高 地线高 线 识谷度 形地线 地 别、; 。形和 形 山鞍(图重高 图 地部上点度 上 、、判)表 判 丘陡读在 断 陵崖山各 坡 、;顶种 度 平(重、类 的 原盆难型 陡 、地点的 高、)
第1章 第4节 地形图的判读 课件-人教版七年级地理上册
4.读图填出山体不同部位的等高线形态。
第1章 第4节 地形图的判读 课件-人教版七年级地理上册
第1章 第4节 地形图的判读 课件-人教版七年级地理上册
图序号 山体部位名称
等高线的特征
① 山顶
从数值看,等高线中间 高 四周低 (高、低)
② 山脊
第1章 第4节 地形图的判读 课件-人教版七年级地理上册
第1章 第4节 地形图的判读 课件-人教版七年级地理上册
地形图的判读 优质课件—人教版七级地理上册ppt

地形图的判读 优质课件—人教版七级地理上册ppt
地形图的判读 优质课件—人教版七级地理上册ppt
8.图中点 A 的海拔可能是( B ) A.小于 260 米 B.260~280 米之间 C.240~260 米之间 D.大于 260 米
地形图的判读 优质课件—人教版七级地理上册ppt
地形图的判读 优质课件—人教版七级地理上册ppt
考点二 分层设色地形图和地形剖面图 13.右图所示区域中央部位的地形可能是( B )
A.平原 C.盆地
地形图的判读 优质课件—人教版七级地理上册ppt
B.山地 D.丘陵
地形图的判读 优质课件—人教版七级地理上册ppt
读等高线地形图及景观图,完成 14~15 题。
地形图的判读 优质课件—人教版七级地理上册ppt
地形图的判读 优质课件—人教版七级地理上册ppt
二、综合题 16.(2020·中山期末考)某中学地理兴趣小组到 学校附近开展野外考察活动,下图是考察区域的等 高线地形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地形图的判读 优质课件—人教版七级地理上册ppt
地形图的判读 优质课件—人教版七级地理上册ppt
(1)判断地形部位:C 处是___山_脊____,D 处是 __鞍_部_____。
3.根据形状判断山的部位的地形类型:山顶、 山脊(低凸)、山谷(高凸)、鞍部、陡崖(重叠)。
山顶:中间 __高____;四 周__低____
山脊:等 高线弯曲 部分向 __低__处____ 凸出
山谷:等高 线弯曲部分 向__高__处____ 凸出,山谷 容易发育 __河__流____
鞍部:两个 陡崖:等
3.在山区修建公路,图 2 中陡坡段增加“之” 字状弯曲,主要原因是( D )
地形图的判读 优质课件—人教版七级地理上册ppt
8.图中点 A 的海拔可能是( B ) A.小于 260 米 B.260~280 米之间 C.240~260 米之间 D.大于 260 米
地形图的判读 优质课件—人教版七级地理上册ppt
地形图的判读 优质课件—人教版七级地理上册ppt
考点二 分层设色地形图和地形剖面图 13.右图所示区域中央部位的地形可能是( B )
A.平原 C.盆地
地形图的判读 优质课件—人教版七级地理上册ppt
B.山地 D.丘陵
地形图的判读 优质课件—人教版七级地理上册ppt
读等高线地形图及景观图,完成 14~15 题。
地形图的判读 优质课件—人教版七级地理上册ppt
地形图的判读 优质课件—人教版七级地理上册ppt
二、综合题 16.(2020·中山期末考)某中学地理兴趣小组到 学校附近开展野外考察活动,下图是考察区域的等 高线地形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地形图的判读 优质课件—人教版七级地理上册ppt
地形图的判读 优质课件—人教版七级地理上册ppt
(1)判断地形部位:C 处是___山_脊____,D 处是 __鞍_部_____。
3.根据形状判断山的部位的地形类型:山顶、 山脊(低凸)、山谷(高凸)、鞍部、陡崖(重叠)。
山顶:中间 __高____;四 周__低____
山脊:等 高线弯曲 部分向 __低__处____ 凸出
山谷:等高 线弯曲部分 向__高__处____ 凸出,山谷 容易发育 __河__流____
鞍部:两个 陡崖:等
3.在山区修建公路,图 2 中陡坡段增加“之” 字状弯曲,主要原因是( 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