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基因工程设计策略及操作流程2[可修改版ppt]

合集下载

高中生物第3章基因工程第2节基因工程的基本操作程序第1课时获取目的基因与构建基因表达载体课件新人教版

高中生物第3章基因工程第2节基因工程的基本操作程序第1课时获取目的基因与构建基因表达载体课件新人教版

(1)模板:均需要脱氧核苷酸单链作为模板
(2)原料:均为4种脱氧核苷酸
(3)酶:均需DNA聚合酶
(4)引物:都需要引物,使DNA聚合酶从引物开始进行互补链的
合成
2种引物的作用
【视角应用】
1.(2021山东聊城高二期中)下列有关PCR技术的叙述,错误的是( B ) A.PCR技术的原理是DNA半保留复制 B.变性过程中破坏的是磷酸二酯键 C.复性过程中引物与DNA模板链的结合是依靠碱基互补配对原则完成的 D.延伸过程中需要耐高温的DNA聚合酶、四种脱氧核苷酸等,无须添加ATP
(2)某同学设计的两组引物(只标注了部分碱基序列)都不合理(如下图),请 分别说明理由。
提示 第1组的引物Ⅰ和引物Ⅱ局部发生碱基互补配对而失效。第2组中引 物Ⅰ'自身折叠后会出现局部碱基互补配对而失效。 (3)如果PCR循环n次,则共需消耗多少对引物? 提示 共需消耗2n-1对引物。
【方法突破】
旁栏边角想一想 用PCR技术可以扩增mRNA吗? 提示 mRNA不可以直接扩增,需要将它逆转录成cDNA再进行扩增。
结论语句辨一辨 1.PCR反应中温度的周期性改变是为了DNA聚合酶催化不同的反应。
( ×) 2.用PCR方法扩增目的基因时不必知道基因的全部序列。( √ ) 3.PCR体系中一定要添加从受体细胞中提取的DNA聚合酶。( × ) 4.PCR过程中需要模板DNA和一个引物分子。( × )
3.下图1、2分别表示载体和目的基因及其上的限制酶的切割位点。
(1)据图分析,构建基因表达载体时,能否用限制酶SmaⅠ切割质粒?为什么? 提示 不能。因为SmaⅠ会破坏质粒的抗性基因。质粒上的抗性基因是标 记基因,便于重组DNA分子的筛选,若被破坏,无法进一步筛选。 (2)与只使用EcoRⅠ相比较,使用BamHⅠ和Hind Ⅲ两种限制酶同时处理质 粒、外源DNA的优点是什么? 提示 可以防止质粒和目的基因的自身环化以及目的基因与载体的反向连 接。

基因工程基本操作过程(ppt 31张)

基因工程基本操作过程(ppt 31张)
基因工程基本操作过程
目的基因与运载体结合
基因工程(genetic engineering)又称
基因拼接技术和DNA重组技术,是以分 子遗传学为理论基础,以分子生物学和 微生物学的现代方法为手段,将不同来 源的基因按预先设计的蓝图,在体外构 建杂种DNA分子,然后导入活细胞,以 改变生物原有的遗传特性、获得新品种、 生产新产品。基因工程技术为基因的结 构和功能的研究提供了有力的手段。 基因工程要素:包括外源DNA,载体分 子,工具酶和受体细胞等
三.基因与载体的连接 4种方法
载体DNA和目的基因DNA的连接,按DNA片
段末端性质不同,可有下述不同的连接方法:
① 粘性末端连接法
② 平端连接法 ③ 同聚物加尾连接法 ④ 人工接头连接法

(一)粘性末端DNA片段的连接
1. 同一限制酶切位点连接: 由同一限制性核酸内切酶切割的不同DNA片段具有完 全相同的末端。只要酶切割产生单链突出的粘性末端 和酶切位点附近的DNA序列不影响连接 .在连接酶的 作用下即可形成重组DNA分子. 上述方法的缺点:由限制酶产生的具有粘性末端的载 体DNA分子,在连接反应中常发生自我环化作用,并 在连接酶的作用下重新变成稳定的共价闭合环状结构。 解决方法:用细菌的碱性磷酸酶预先处理线性的载体 DNA分子,去除其5‘末端的磷酸基。
但方法较繁,需要λ核酸外切酶、S1核酶、末端转
移酶等协同作用 。
同聚物接尾法实际上是一种人工粘性末端连
接法。
优点:通过DNA加尾,既可以使两个具平末端
的DNA片段进行连接,也可以使具平末端的 DNA片段与粘性末端的DNA片段进行连接。
缺点:只对质粒载体有效;质粒和cDNA上的
同聚物长度难以控制相等,影响克隆效率;用 其转化宿主菌的效率依不同菌株而有较大差异。

基因工程操作程序-ppt

基因工程操作程序-ppt
基因工程的基本操作程序
精选ppt
1
补:原核细胞的基因结构
非编码区 编码区上游
启动子
编码区
非编码区
编码区下游 终止子
与RNA聚合酶结合位点
RNA聚合酶能够识别调控序列中的结合位点,
并与其结合。
转录开始后,RNA聚合酶沿DNA分子移动,并
以DNA分子的一条链为模板合成RNA。
转录完毕后,RNA链释放出来,紧接着RNA聚
合酶也从DNA模板链上脱落下来。
精选ppt
2
原核 细胞
的 基因 结构
编码区 :能转录相应的信使RNA,能 编码蛋白质
非编码区
①不能转录为信使RNA,不能 编码蛋白质。
②有调控遗传信息表达的核 苷酸序列,在该序列中, 最重要的是位于编码区上 游的RNA聚合酶结合位点。
启动子

精选ppt
3
补:真核细胞的基因结构
38
练习
4)有关基因工程的叙述正确的是 ( D )
A、限制酶只在获得目的基因时才用 B、重组质粒的形成在细胞内完成 C、质粒都可作为运载体 D、蛋白质的结构可为合成目的基因提供 资料
精选ppt
39
练习
5)基因工程是在DNA分子水平上进行设计
施工的。在基因操作的基本步骤中,不进行
碱基互补配对的步骤是
P15思考精与选pp探t 究
35
练习
1)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C )
A、所有的限制酶只能识别一种特定的核苷 酸序列
B、质粒是基因工程中唯一的运载体
C、运载体必须具备的条件之一是:具有多 个限制酶切点,以便与外源基因连接
D、基因控制的性状都能在后代表现出来
精选ppt

基因工程的操作过程ppt62页

基因工程的操作过程ppt62页
需的目的基因呢?
便于在不知道目的基因核苷酸序列的情况下,因的有关信息。如:根据基因的核苷酸序列 基因的功能 基因在染色体上的位置 基因的转录产物mRNA 基因翻译产物蛋白质等特性
1.下列关于基因结构的认识中,正确的是 ( )A.大豆基因中内含子是能够编码蛋白质的序列B.乳酸菌与酵母菌基因结构中都存在外显子和内含子C.大肠杆菌基因与RNA聚合酶结合位点位于编码区的下游D.水稻细胞基因的编码区中存在非编码序列2.(多选)原核细胞与真核细胞基因结构的共同特点是 ( )A.编码区都有能编码蛋白质的序列B.编码区都是连续的C.非编码区都能调控遗传信息的表达D.非编码区都有RNA聚合酶结合的位点
①不能转录为信使RNA,不能 编码蛋白质。
:能转录相应的信使RNA,能 编码蛋白质
编码区
非编码区
原核细胞的 基因结构
②有调控遗传信息表达的核 苷酸序列,在该序列中, 最重要的是位于编码区上 游的RNA聚合酶结合位点。
非编码区
非编码区
编码区
编码区上游
编码区下游
启动子
终止子
编码区
与RNA聚合酶结合位点
内含子
外显子
能够编码蛋白质的序列叫做外显子
不能够编码蛋白质的序列叫做内含子
启动子
终止子
编码区上游
编码区下游
内含子:
外显子:
补充:2.真核细胞的基因结构
真核细胞的 基因结构
编码区
非编码区
外显子:能编码蛋白质的序列内含子:不能编码蛋白质的序列
:有调控作用的核苷酸序列, 包括位于编码区上游的RNA 聚合酶结合位点等。
感谢您的下载观看
非编码序列:
包括非编码区和内含子
原核细胞

基因工程第三章2Junfinalversion

基因工程第三章2Junfinalversion
基因工程第三章2Junfinalversion
基因工程第三章2Junfinalversion
2. λ噬菌体的改造
➢ 切除非必需区段(重组基因簇):1/3 非必需区段 ➢ 切除必需的的RE识别位点,在非必需区引入合适的
RE识别位点 ➢ 引入适当的选择标记基因以便重组子的筛选 ➢ 建立重组λDNA分子的体外包装系统,通过无意义
• 有多克隆位点,即可用作插入型又可用作取代 型
基因工程第三章2Junfinalversion
l-DNA载体的构建:缩短长度 插入型载体
载体长度 37 kb
插入位点
体外包装
插入片段大小: 0 - 14 kb
(51 – 37)
插入片段 体外包装
基因工程第三章2Junfinalversion
•插入型载体的筛
• 人为将λ噬菌体基因组分为3个区域:
–左侧区:自基因A到基因J,包含外壳蛋白的 全部编码基因。
–中间区:介于基因J和基因N之间,这个区又 称为非必需区,与噬菌斑形成无关,被外源 DNA片断取代后,并不影响噬菌体的生命活动。 中间区包含重组基因和整合切割基因。
–右侧区:位于N基因的右侧,包含全部的主要 调节基因及复制基因和裂解基因。
基因工程第三章2Junfinalversion
2. λ噬菌体的改造
3) 引入无义突变
–琥珀型突变(sup)是指由CAG(Gln)向UAG
(stop)的突变。大肠杆菌的某些菌株含有 特异性的校正基因,其编码产物校正tRNA能 专一性地纠正这一突变。
–将野生型λDNA上D和E两个头部包装蛋白的 基 因 中 的 CAG 密 码 子 突 变 成 UAG 。 当 这 种 λ DNA进入一般的大肠杆菌菌株后,不能合成 有活性的头部蛋白,也就不能被包装和裂解 细菌,这样就可以阻止有害重组体的生物污 染及扩散,而基因工程实验中使用的受体则 是具有琥珀型突变体校正功能的菌株。

基因工程的基本操作程序ppt

基因工程的基本操作程序ppt

提高农作物产量。
转基因作物的研发
02
利用基因工程技术,可以培育出转基因作物,提高作物的抗逆
性、产量和品质。
精准农业的实施
03
通过基因工程技术,可以实现精准农业,根据作物生长情况调
整种植方案,提高农业生产效率。
THANKS FOR WATCHING
感谢您的观看
重组DNA鉴定
通过分子生物学技术(如 DNA测序、PCR等)对阳 性克隆进行鉴定,确保目 的基因正确插入。
目的基因表达
在筛选出的阳性克隆中, 目的基因得以表达,可以 通过相应的表型或生物活 性进行验证。
基因工程的实验操作注意事项
实验安全
由于涉及重组DNA操作,实验过 程中需采取严格的安全措施,如 使用限制性内切酶、DNA连接酶
血等。
肿瘤的基因治疗
利用基因工程技术,可以设计针 对肿瘤的基因疗法,通过调节肿 瘤细胞的生长和凋亡来治疗肿瘤。
基因疫苗的研发
利用基因工程技术,可以设计和 生产针对传染病和癌症的基因疫 苗,提高疫苗的安全性和有效性。
基因工程在农业领域的应用前景
抗虫抗病作物的培育
01
通过基因工程技术,可以培育出抗虫抗病作物,减少农药使用,
来了更多的福祉。
基因工程的应用领域
农业领域
通过基因工程改良作物品质、 抗虫抗病、提高产量等,提高
农业生产效率。
工业领域
利用基因工程生产高纯度药物 、生物材料等,降低生产成本 ,提高产品质量。
医学领域
通过基因工程治疗遗传性疾病 、恶性肿瘤等疾病,提高治愈 率,延长寿命。
环保领域
利用基因工程降解污染物、净 化环境等,保护生态环境。
将转基因受精卵移植到代孕母体中,进行胚 胎发育。

基因工程的基本操作程序教学完整ppt课件

基因工程的基本操作程序教学完整ppt课件

44
课堂练习
2、下列属于获取目的基因的方法的是( D技术 ⑤利用DNA转录 ⑥人工合成 A.①②③⑤ B.①②⑤⑥ C.①②③④ D.①②④⑥
精选ppt课件2021
45
课堂练习
3、有关基因工程的叙述正确的是 ( D)
A、限制酶只在获得目的基因时才用 B、重组质粒的形成在细胞内完成 C、质粒都可作为运载体 D、蛋白质的结构可为合成目的基因提供 资料
精选ppt课件2021
46
课堂练习
4、基因工程是在DNA分子水平上进行设计施
工的。在基因操作的基本步骤中,不进行碱基
互补配对的步骤是
( )C
A、人工合成目的基因
B、目的基因与运载体结合
能终止mRNA的转录。
标记基因:鉴别受体细胞中是否含有目的基因,从
而将有目的基因的细胞筛选出来。
精选ppt课件2021
23
思考:载体与表达载体的异同
相同点:都有标记基因和复制原点。 不同点:表达载体在载体基础上增加了目
的基因、启动子、终止子三部分 结构。
精选ppt课件2021
24
基因表达载体的构建过程
3 前提: 已知目的基因的一段核苷酸序列
精选ppt课件2021
12
aP、CDRNA技变术性的(操90℃作-过95程℃):
双链DNA模板在热作用下,
_氢__键__断裂,形成_单__链__D_N_A_
b、退火(复性55℃-65℃): 系统温度降低,引物与DNA模
板结合,形成局部__双__链____。
c、延伸(70℃-75℃):在 Taq酶的作用下,合成与模板
Ti质粒上的T-DNA可以转移 到受体细胞,并整合到受体 细胞染色体的DNA上。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末端加连杆的连接
• 连杆又叫衔接物(linker),是指用化学法合 成的由10-12个核苷酸组成,具有一个或数 个限制性酶识别位点的寡核苷酸片段。
• 将连杆加在待连接的DNA分子的末端,然
后用在连杆中具有识别位点的限制性内切
酶处理,即可得到具有互补黏性末端的两 种DNA片段,再在DNA连接酶作用下实现 连接。
• 置换式可用两种限制性内切酶或是在载体 上有两个识别序列的一种限制性内切酶处 理载体,载体被切成大小不等的两个片段, 把外源DNA与载体大片段连接,即置换了 载体中原有的小片段,形成重组DNA分子。
• 形成重组DNA的实质就是催化外源DNA与 载体DNA间高效地形成3′,5′-磷酸二酯键, 连接方式有很多种,具体使用时要根据外 源DNA与载体DNA末端的性质选择合适的 方法,以保证连接效率。
• 待连接的DNA片段末端加上长度约10-40个 核苷酸的互补的同聚物尾巴后,在T4 DNA 连接酶的作用下形成重组DNA分子,重组 DNA分子中有缺口的部分可待其转入受体 细胞后,利用受体细胞中的DNA聚合酶和 DNA连接酶将缺口填补起来。
能把任何片 段连接起来
不能把插 入片段再 切下来
片段末端同聚物加尾法
• 一个为平末端和一个为黏性末端的DNA片 段之间的连接,也可以两个平末端DNA片 段间的连接。需要末端转移酶(terminal transforase)催化,在酶的作用下按照 5′→3′方向将四种脱氧核苷酸分子的任意一 种依次添加到DNA片段的3′-OH末端,形成 同聚物poly(dC)或poly(dG)或poly(dT)或 poly(dA)。
充分混匀后,16℃过夜连接
• 连接效率的检测可用琼脂糖凝胶电泳法, 以载体酶切片段、外源DNA酶切片段为对 照,若只出现两条与对照带相同的条带, 表明连接反应失败;若出现一系列新带, 表明发生连接。
• 为了保证连接效率,减少连接过程中的副 产物,连接时要注意以下几点:接反应中 外源DNA片段和载体DNA片段的浓度、防 止载体自身环化、产生两种重组DNA分子。
• 如果把由两种不同限制性内切酶切割产生 的平末端DNA片段进行连接,得到的连接 产物就丧失了原有的识别序列。
• 如果将由同一种限制性内切酶产生的平末 端DNA片段进行连接,得到的连接产物仍 保留原有的识别序列或是出现一个新的识 别序列。
平末端片段的连接
(3)末端修饰后的连接
①片段末端同聚物加尾法:
载体去磷酸化
双酶切法
(2)平末端的连接
5’端与3’端并列靠近的时间太短,不容易 被连接酶连接。
T4 DNA连接酶虽然能连接平末端,但 效率很低,只有粘性末端的1%。
5’ P3’ HO-
-OH 3’ 5’ P-P 5’ 3’ HO-
5’ P3’ HO-
-OH 3’ -P 5’ -OH 3’ -P 5’
EcoR I linker:
GGAATTCC CCTTAAGG
• 这种方法适合于具有平末端的两种DNA片 段,或是具有平末端和黏性末端的两种 DNA片段,也适用于非互补黏性末端的两 种DNA片段的连接。
末端加连杆
(5)DNA接头 (adapter)连接 法 1978年康内尔大学的吴瑞教授发明。
① adapter
一头平末端、另一头粘性末端(某种酶 切位点序列)。
BamHI adapter
5‘p-GATCCCGG-OH3’ GGCC-p5’
② adapter的作用
用T4DNA连接酶连到DNA分子的两 端,直接成为人工粘性末端。
P-P
Blunt-ended DNA
5’p-GATCCCGG-OH3’ HO-GGCC-p5’
第三章 基因工程设 计策略及操作流程2
3.4.1 基因的体外连接重组
• 含目的基因的外源DNA在体外通过限制性 内切酶和DNA连接酶的作用与载体连接, 获得重组DNA的过程,称为基因的体外连 接重组。
• 基因的体外重组有两种方式:插入式和置 换式。
基因体外重组的类型
• 插入式是用一种限制性内切酶消化载体, 在载体上此酶只有一个识别序列,实现外 源片段插入载体的切口;
ligase nick
C 载体与载体的连接
连接体系
20 μL的互补黏性末端连接反应体系为: 2 μL T4 DNA连接酶缓冲液或E. coli DNA连 接酶缓冲液 5 μL外源DNA片段 5 μL载体DNA片段 1 μL T4 DNA连接酶或E. coli DNA连接酶 其它用ddH2O补齐
• 将重组分子导入受体细胞的方法有很多种, 如转化、转染、显微注射和电穿孔等多种 方式,在转移重组分子时根据受体细胞的 区别选择合适的导入方法。
• 一般原核细胞和低等真核细胞作受体时主 要用转化和转染法,而高等动植物的真核 细胞作受体时主要用显微注射和电穿孔法。
感受态制备过程
②黏性末端修饰为平末端
• 适用于两个DNA片段末端为非互补黏性末 端的情况,也可用于一个片段为平末端另 一片段为黏性末端的情况。
• 将黏性末端改为平末端需要在核酸外切酶 Ⅶ(exonuclease Ⅶ,ExoⅦ)的作用下, 将双链DNA片段的5′或3′端突出部分的单链 断裂,使黏性末端的DNA片段变为平末端。
DNA连接酶
(1)互补黏性末端的连接
• 互补黏性末端的产生是由于外源DNA和载 体DNA用同一种限制性内切酶切割或是用 两种同尾酶切割,但用同尾酶切割后产生 的重组DNA分子丧失了原有的两种限制性 内切酶的识别序列。
黏性末端的连接
A两段DNA的连接
依靠粘性末端
B DNA片断与载体的连接
依靠粘性末端
BamHI adapter
5‘p-GATCCCGGGGCC-
-CCGG -GGCCCTAG-P5’
CCGG
5‘p-GATCCCGG-
GGCCCTAG-P5’
GGCC-
接头自我连接
CCGGGATCCCGG-OH GGCCCTAGGGCC-P5’
3.4.2 重组分子的转移
• 重组分子构建完成后,必须导入到合适的 受体细胞,才能实现复制、扩增和表达。 受体细胞又称为宿主细胞,是指能够摄取 外源DNA并使其稳定维持的细胞。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