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语文带上她的眼睛教案

合集下载

部编版初中七年级下册语文《带上她的眼睛》教案范文

部编版初中七年级下册语文《带上她的眼睛》教案范文

部编版初中七年级下册语文《带上她的眼睛》教案范文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1.1理解课文主要内容,把握故事情节。

1.2分析人物形象,理解“带上她的眼睛”的含义。

1.3学习课文中的描写方法和语言特色。

2.过程与方法:2.1通过自主学习、合作交流,提高阅读理解能力。

2.2培养学生观察、思考、表达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3.1感受课文所传达的关爱、尊重和珍惜生命的价值。

3.2培养学生热爱生活、关爱他人的品质。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教学重点:1.1理解课文内容,把握故事情节。

1.2分析人物形象,理解“带上她的眼睛”的含义。

2.教学难点:1.1理解课文中的象征手法。

1.2领悟课文所传达的关爱、尊重和珍惜生命的价值。

三、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1.1教师简要介绍课文背景及作者。

1.2提问:同学们,你们在生活中有没有经历过因为关爱他人而发生的感人故事?请简要分享。

2.自主阅读1.1学生自主阅读课文,理解故事情节。

1.2教师提问,检查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

3.分析人物形象1.1教师引导学生分析课文中的主要人物形象。

4.理解“带上她的眼睛”的含义1.1教师引导学生理解“带上她的眼睛”的含义。

5.学习课文描写方法和语言特色1.1教师引导学生学习课文中的描写方法和语言特色。

1.2学生举例说明,教师点评。

6.情感体验与价值观教育1.1教师引导学生感受课文所传达的关爱、尊重和珍惜生命的价值。

7.小结与作业1.2布置作业:写一篇关于关爱他人的作文。

四、板书设计课题:带上她的眼睛1.故事情节2.人物形象3.“带上她的眼睛”的含义4.描写方法和语言特色5.情感体验与价值观五、课后反思1.本节课通过引导学生自主阅读、分析人物形象、理解课文含义,使学生更好地理解了关爱他人的重要性。

2.教学过程中,注意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培养他们的观察、思考、表达的能力。

3.在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教育方面,注重引导学生感受关爱他人的美好,培养他们热爱生活、关爱他人的品质。

初中语文带上她的眼睛教案

初中语文带上她的眼睛教案

初中语文《带上她的眼睛》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理解课文《带上她的眼睛》的主要内容,把握人物形象和故事情节。

(2)能够分析课文中的修辞手法和表达技巧。

(3)提高阅读理解能力,能够正确理解课文中的难点和重点。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自主学习、合作学习和探究学习,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

(2)通过分析课文中的描写方法和语言特色,培养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

(3)通过讨论和交流,培养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和思维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对文学作品的兴趣和爱好,提高学生的文学素养。

(2)引导学生关注人物的情感和心灵世界,培养学生的同理心和人文关怀。

(3)培养学生珍惜亲情和友情,懂得关爱他人的美好品质。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1)理解课文《带上她的眼睛》的主要内容,把握人物形象和故事情节。

(2)分析课文中的修辞手法和表达技巧。

(3)提高阅读理解能力,能够正确理解课文中的难点和重点。

2. 教学难点:(1)课文中的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的理解和运用。

(2)对课文中的深层次含义和主题思想的把握。

1. 导入新课:(1)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关注课文《带上她的眼睛》。

(2)提问:“她的眼睛”指的是谁的eyes?Why does the writer want to "wear her eyes"?2. 自主学习:(1)让学生自主阅读课文,理解故事情节和人物形象。

(2)学生分享自己的阅读理解和感受。

3. 合作学习:(1)分组讨论课文中的修辞手法和表达技巧。

(2)各小组汇报讨论成果,进行交流和分享。

4. 探究学习:(1)引导学生深入思考课文的深层次含义和主题思想。

(2)学生进行小组讨论,提出自己的观点和看法。

5. 课堂小结:(1)教师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和成果。

(2)强调课文中的重点和难点,提醒学生加强理解和记忆。

四、课后作业1. 复习课文《带上她的眼睛》,巩固所学内容。

部编版七年级下册语文第23课《带上她的眼睛》课文原文、知识点及教案

部编版七年级下册语文第23课《带上她的眼睛》课文原文、知识点及教案

【导语】⼈类使⽤地层飞船深⼊地球内部进⾏探险,⼀艘地层飞船在航⾏中失事,下沉到地⼼,船上只剩下⼀名年轻的⼥领航员,她只能在封闭的地⼼度过余⽣,这是刘慈欣获奖⼩说《带上她的眼睛》⾥演绎的故事。

以下是为⼤家精⼼整理的内容,欢迎⼤家阅读。

部编版七年级下册语⽂第23课《带上她的眼睛》课⽂原⽂ 我要去度假,主任让我再带⼀双眼睛去。

主任递给我⼀双眼睛,指指前⾯的⼤屏幕,把眼睛的主⼈介绍给我,是⼀个好像刚毕业的⼩姑娘,在肥⼤的太空服中,她显得很娇⼩,她⾯前有⼀⽀失重中的铅笔飘在空中。

我问她想去哪⾥。

这个决定对她来说似乎很艰难,她的双⼿在太空服的⼿套⾥,握在胸前,双眼半闭着,似乎认为地球在我们这次短暂的旅⾏后就要爆炸了,我不由得笑出声来。

“那就去我们起航前去过的地⽅吧!”她说。

这是⾼⼭与草原的交接处,⼤草原从我⾯前⼀直延伸到天边,背后的群⼭覆盖着暗绿⾊的森林,⼏座⼭顶还有银⾊的雪冠。

我掏出她的眼睛戴上。

所谓眼睛就是⼀副传感眼镜,当你戴上它时,你所看到的⼀切图像由超⾼频信息波发射出去,可以被远⽅的另⼀个戴同样传感眼镜的⼈接收到,于是他就能看到你所看到的⼀切,就像你带着他的眼睛⼀样;它还能通过采集戴着它的⼈的脑电波,把触觉和味觉⼀同发射出去。

现在,每个长时间在太空中⼯作的宇航员在地球上都有了另⼀双眼睛,由这⾥真正能去度假的幸运⼉带上这双眼睛,让⾝处外太空的那个思乡者分享他的快乐。

“这⾥真好!”她轻柔的声⾳从她的眼睛中传出来,“我现在就像从很深很深的⽔底冲出来呼吸到空⽓,我太怕封闭了。

” 我从眼睛中真的听到她在做深呼吸,我说:“可你现在并不封闭,同你周围的太空⽐起来,这草原太⼩了。

” 她沉默了,似乎连呼吸都停⽌了,但⼏秒钟后,她突然惊叫:“呀,花⼉,有花啊!上次我来时没有的!” 是的,⼴阔的草原上到处点缀着星星点点的⼩花。

“能近些看看那朵花吗?”她问。

我蹲下来看。

“呀,真美耶!能闻闻她吗?不,别拔下她!”我只好趴到地上闻,⼀缕淡淡的清⾹,“啊,我也闻到了,真像⼀⾸隐隐传来的⼩夜曲呢……” 我在草原上⽆⽬标地漫步,很快来到⼀条隐没在草丛中的⼩溪旁。

初中语文《带上她的眼睛》教案

初中语文《带上她的眼睛》教案
发展:草原旅行我与她感受迥异。
高潮:她因落日六号出事被困地心。
结局:我能感受她的歌声与话语。
教学过程及内容
二次备课
一、导入新课:
眼睛是心灵的窗户。不管如何,时刻让你的眼睛探索到这个世界的美好才是最佳选择,我们就应该时刻带好自己的眼睛用它们去捕捉每一个美的瞬间。不要让它们消沉下去,失去对美好世界的探索。回眸2016,中国科幻小说界最吸引眼球的作品就是这部《三体》,说到《三体》,就一定要提到作者——刘慈欣,下面我们一起来学习他的这篇有关“眼睛”的文章。
课题
23.带上她的眼睛
课时
1课时
授课时间
教学目标
1.了解作者,积累相关语言。
2.学习与运用浏览的方法,提取文章主要信息,理清结构,基本理解文意
教学重难点
学习与运用浏览的方法,提取文章主要信息,理清结构,基本理解文意
教学方法、准备
圈点勾画法(预学)、朗读法、自主合作探究
板书设计
23、带上她的眼睛
开端:我带上她的读的过程中,校正读音,积累语言:
豪爽( )阴沉( )人迹罕至( )延伸( )覆盖( )吝啬( )浮躁( )变幻( )气势磅薄( )
旋律( )陶醉( )时隐时现( )笼罩( )凝固( )全息( )
炽热( )压抑( )
折磨( )天涯海角( )
四、感知内容
指导学生理解课文的结构
学法指导:理解文章整体结构,要注意通过文章的结构特色、文中提示思路的词语或句子加以理解。小说的一般结构方式为开端、发展、高潮、结局。
二、二、明确学习目标
1.了解作者,积累相关语言。
2.学习与运用浏览的方法,提取文章主要信息,理清结构,基本理解文意 第一步,浏览课文。
方法指导:浏览,粗略地看一遍。浏览一般是略观大意,它与精读相辅相成。

《带上她的眼睛》教案 (公开课)2022年部编版语文精品

《带上她的眼睛》教案 (公开课)2022年部编版语文精品

《带上她的眼睛》说课稿一、说教材:《带上她的眼睛》是人教版部编语文教材七年级下册第六单元的一篇自读课文,这是一篇新课文,也是刘慈欣的作品首次入选初中语文教材,是初中阶段接触的第一篇科幻小说。

本单元前两篇是关于探险的文章,是真实发生的故事,而本文是发生于未来的科幻。

本文之所以吸引人,一个很重要的因素就是作者擅长埋伏笔,众多的伏笔让本文的结尾出人意料之外却又在情理之中。

二、说学情现在的学生大多对科幻小说比较感兴趣,学生的学习热情很高,特别是对科幻中奇异的场景、丰富奇特的想象很干兴趣。

但是深入思考,学生热衷的是自由阅读,是对故事情节的猎奇,只是了解大概罢了,这是一种消遣式的浅阅读;而课堂阅读教学那么要深入挖掘,是有着明确的学习目标的文本解读。

三、说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限时阅读,学会有目的的快速浏览长文的能力。

学会用批注法、“学习单〞及助学单探究研习独立完成学习任务。

过程与方法:自主阅读,以“平静〞一词立骨,理解震撼心灵的人物精神;探究伏笔手法的精妙,了解引人入胜的构思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大胆猜测,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培养学生阅读较长科幻小说的能力,并从课内的有限阅读走向无限的课外阅读。

四、说重难点:教学重点:以“平静〞一词立骨,理解科幻小说中的人性美,促使学生深层次理解文章的主题。

教学难点:找出伏笔和照应并理解其作用,易混点在于伏笔与铺垫。

五、说教学过程〔一〕导入:一是勾连所学两篇探险文章内容,引导学生区别探险与科幻的异同,二是尊重学生的阅读心里直奔科幻中震撼心灵的内容的解读。

〔二〕自主选择“学习单〞,并探究研习:1、请根据自己的兴趣选择一个“学习单〞独立学习,勾画批注。

根据教学目标设计三个有难易层次的“学习单〞,便于各层次的学生能够“一课一得〞。

2、分享“学习单〞的学习成果:同学们认真倾听,质疑提问解疑。

“学习单3-3”内容简单,意在关注科幻中的科学真实,并激发学生探究未知的兴趣。

“学习单3-1”教师引导学生找出全文的核心词“平静〞,以“平静〞一词立骨,根据学生“震撼心灵〞的理由抓关键词句、标点等,联系人物的处境层层追问,层层解疑,巧妙勾连古诗词,理解人物小姑娘“大英雄〞的人性光辉。

第24课《带上她的眼睛》教学设计2023-2024学年统编版语文七年级下册

第24课《带上她的眼睛》教学设计2023-2024学年统编版语文七年级下册

初中语文七下《带上她的眼睛》课标解读《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22年版)明确提出语文课程的理念是立足于学生的核心素养发展,充分发挥语文课程育人功能;构建语文学习任务群,注重课程的阶段性与发展性;突出课程内容的时代性和典范性,加强课程内容整合。

在发展型学习任务群中的文学阅读与创意表达中,旨在引导学生在语文实践活动中,通过整体感知、联想想象,感受文学语言和形象的独特魅力,获得个性化的审美体验;了解文学作品的基本特点,欣赏和评价语言文字作品,提高审美品位;观察、感受自然与社会,表达自己独特的体验与思考,尝试创作文学作品。

部编版教材的这篇选文《带上她的眼睛》充分体现了课标中的时代性和典范性,其中出色的叙事手法、奇妙的想象力以及其中作者对于科学和现实人性的思考都能让学生在阅读中感受到科幻作品的魅力,教学中应围绕学习任务群构建。

教材分析刘慈欣先生 1999 年首次以短篇小说《带上她的眼睛》获得中国科幻银河奖一等奖。

1999 年至2006年连续获中国科幻银河奖。

统编版教材把刘慈欣的科幻小说安排在七年级下册,《带上她的眼睛》是本单元的自读课文,是一篇科幻小说,作者的想象奇妙又合理。

全文通过对小姑娘这一人物形象的塑造,赞美了人类探索未知世界的崇高精神。

作者善于设置悬念和伏笔,制造了“出乎意料,情理之中”的效果。

刘慈欣的科幻是慈悲的,不仅满足于内容想象的恢弘、笔法写作的讲究,真正打动人心的更多的是小说透露出的作者的思考和悲天悯人的情怀。

科幻所构建起来的世界,不仅让我们有了一个全新的角度去审视人类的命运、地球的命运、宇宙的命运,也让我们在无数可能性里探索生命的意义、文明的本质、道德的诘问。

《带上她的眼睛》是目前统编教材中唯一的科幻小说。

科幻小说在各版本语文教材中并不多见,之前人教版教材中有一篇科幻小说——星新一的《喂—出来》,但该文未入选统编教材。

所以,从文本体式看,《带上她的眼睛》在整套教材中就具有了唯一性。

这决定了其在教材、课程中的特殊地位。

初中语文带上她的眼睛教案

初中语文带上她的眼睛教案

初中语文《带上她的眼睛》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理解课文《带上她的眼睛》的主要内容,把握作者的写作意图。

(2)能够分析课文中的修辞手法和表达技巧。

(3)能够运用课文中的句式和词汇进行口语表达和写作。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的方式,提高学生对课文的理解和分析能力。

(2)通过模仿、创编的方式,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热爱生活、关爱他人的情感。

(2)引导学生正确对待挫折,勇敢面对生活。

二、教学重点:1. 理解课文《带上她的眼睛》的主要内容,把握作者的写作意图。

2. 分析课文中的修辞手法和表达技巧。

三、教学难点:1. 理解课文中的抽象概念和深层次的意义。

2. 运用课文中的句式和词汇进行口语表达和写作。

四、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引导学生回顾上节课的学习内容,为新课的学习做好铺垫。

(2)通过问题引导,激发学生对课文的好奇心,提高学习兴趣。

2. 自主学习:(1)让学生自主阅读课文,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

(2)让学生找出课文中的关键词语和句子,进行标注和解释。

3. 合作探讨:(1)分组让学生进行合作探讨,分享对课文的理解和感悟。

(2)引导学生深入分析课文中的修辞手法和表达技巧。

4. 课堂讲解:(1)针对学生的理解难点,进行详细的讲解和分析。

(2)通过例句和练习,让学生掌握课文中的句式和词汇。

5. 课堂练习:(1)让学生进行口头练习,运用课文中的句式和词汇进行表达。

(2)让学生进行写作练习,运用课文中的句式和词汇进行创作。

(2)引导学生进行拓展学习,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

五、课后作业:1. 复习课文《带上她的眼睛》,巩固所学内容。

3. 预习下节课的学习内容,做好学习准备。

六、教学评价:1. 课堂表现评价: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提问回答情况,以及小组合作中的表现,了解学生的学习状态和效果。

2. 作业评价:检查学生的课后作业,包括读后感质量和预习情况,评估学生的学习效果和自主学习能力。

初中语文带上她的眼睛教案

初中语文带上她的眼睛教案

初中语文《带上她的眼睛》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理解课文《带上她的眼睛》的主要内容,体会作者的情感。

(2)能够把握课文的结构,分析课文中的修辞手法。

(3)提高学生的朗读和表达能力。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自主学习、合作学习的方式,提高学生对课文的理解和分析能力。

(2)通过朗读、讨论等方式,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和思维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对科学的热爱和追求,激发学生对未知世界的探索欲望。

(2)培养学生关爱他人、珍惜生命的情感。

二、教学重点1. 理解课文《带上她的眼睛》的主要内容,体会作者的情感。

2. 分析课文中的修辞手法和结构。

三、教学难点1. 理解课文中的科学概念和作者的想象空间。

2. 把握课文中的人物情感和生命价值观。

四、教学准备1. 课文《带上她的眼睛》的文本。

2. 多媒体教学设备。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教师简要介绍课文《带上她的眼睛》的作者及其背景。

(2)提问:同学们,你们听说过“虚拟现实”技术吗?今天我们将要学习一篇与虚拟现实有关的科幻小说《带上她的眼睛》,让我们一起去领略科幻世界的奇妙。

2. 自主学习(1)学生自主阅读课文,理解故事情节。

(2)学生思考:课文中的“我”为什么想带上她的眼睛?带上的过程中发生了什么?3. 合作学习(1)学生分组讨论,分析课文中的修辞手法和结构。

4. 课堂讲解(1)教师讲解课文中的科学概念和作者的想象空间。

(2)教师引导学生体会课文中的情感,讨论课文所表达的生命价值观。

5. 课堂练习(1)学生朗读课文,体会作者的情感。

(2)学生回答课后问题,巩固所学内容。

6. 课堂小结7. 作业布置(1)学生回家后,请父母帮助理解课文《带上她的眼睛》的内容。

(2)预习下一节课的内容。

8. 板书设计《带上她的眼睛》作者:__主要情节:__修辞手法:__生命价值观:__六、教学拓展1. 引导学生探讨科幻小说中的科学想象与现实技术的关联,如虚拟现实技术的现状和发展前景。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初中语文带上她的眼睛教案
下面是为大家准备好以下的内容,希望对你们有所帮助,初中语文带上她的眼睛教案一
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了解与认识科幻小说文体。

掌握其一般特点。

2、过程与方法:通过课外阅读以及与同学交流的方式积累相关知识。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接触并学习对未知事物充满探索与求知的精神。

教学重点:掌握科幻小说这种文体的一般特点,体会*主人公丰富的思想感情。

教学难点:体会*多样的表现手法。

教学方法:自主、合作、探究
教课课时:1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出示有关科幻题材的图片:同学们,相信你们或多或少从各种渠道了解到一些科幻方面的知识,有没有人愿意向大家分享你所获取的知识呢,很好,今天,老师就带着大家来学习作家刘慈欣的科幻小说《带上她的眼睛》,看看他笔下的科幻又有着怎样神奇的魅力。

夯实基础
字词过关
点缀(zhuì?) ?漫步(màn)迟钝(dùn) 闲暇(xiá) 凸现(tū)
拍摄(shè)合拢(lǒng) 吟唱(yín) 心有灵犀(xī)人口蔚蓝(wèi) 词语解释
(1)点缀:加以衬托或装饰,使原有事物更加美好。

(2)漫步:没有目的,悠闲走动。

(3)迟钝:思想、感官、行动等反应慢,不灵敏。

(4)闲暇:泛指闲空;没有事的时候。

(5)凸现:突出地呈现出来。

(6)蔚蓝:像晴朗天空的颜色。

(7)合拢:包围,围拢;合在一起,闭合;收拢,汇集。

(8)吟唱:吟咏歌唱。

(9)不期而至:事先没有约定而意外到来。

(10)心有灵犀:灵犀:旧说犀牛是灵兽,它的角中有白纹如线,贯通两端,感应灵异。

指双方心意相通,对于彼此的意蕴都心领神会。

比喻恋爱着的双方心心相印。

现多比喻双方对彼此的心思都能心领神会。

(11)天涯海角:形容极远的地方,或相隔极远。

(二)作者简介
刘慈欣,男,汉族,1963年6月出生,1985年10月参加工作,山西阳泉人,本科学历,高级工程师,科幻作家,中国作协会员,山西省作协会员,阳泉市作协副主席,中国科幻小说代表作家之一。

代表作有长篇小说《超新星纪元》、《球状闪电》、《三体》三部曲等,中短篇小说《流浪地球》、《乡村教师》、《朝闻道》、《全频带阻塞干扰》等。

其中《三体》三部曲被普遍认为是中国科幻文学的里程碑之作,将中国科幻推上了世界的高度。

(三)背景介绍
这是科幻小说作家刘慈欣创作的一部科幻小说,这部小说曾荣获1999年第十一届中国科幻银河奖一等奖,小说以其生动奇幻的内容、浓烈深重的情感、朴实简晰的笔法,在科幻小说中熠熠生辉。

初中语文带上她的眼睛教案二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1.自读课文,预习字词;
2.概括内容,梳理故事情节;
【过程与方法】
1. 体会*伏笔手法运用的精妙;
2.抓住文中的描写,分析人物形象。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感知人物形象,感悟人性的伟大。

导语设计
《三体》系列长篇科幻小说大家读过吗?
对,回眸20XX年,中国科幻小说界最吸引眼球的作品就是这部《三体》。

作品讲述了地球人类文明和三体文明的信息交流、生死搏杀及两个文明在宇宙中的兴衰历程。

说到《三体》,就一定要提到作者——谁啊
对,它的作者是刘慈欣。

今天就让我们一道走进他的另一篇科幻小说《带上她的眼睛》,来感受科幻小说中科学与幻想交相辉映的无穷魅力……
学习过程
目标导学一:检查预习,介绍作者。

1. 认读理解文中出现的生字词。

点缀漫步迟钝闲暇凸现拍摄蔚蓝合拢吟唱孤零零不期而至心有灵犀天涯海角
2.请大家上网查阅资料,用最简洁的语言介绍刘慈欣。

?
刘慈欣是著名的科幻作家,他创作的主要作品有《地球往事三部曲》《球状闪电》《超新星纪元》。

20XX年8月23日,《三体》获得第73届雨果奖最佳长篇小说奖——这是亚洲人首次获得有?科幻界诺贝尔文学奖?之称
的雨果奖。

复旦大学中文系教授严锋评论称,刘慈欣?凭一己之力将中国科幻文学提升至世界级水平?。

目标导学二:解读标题,概括情节。

1. 同学们已经认真预习过课文,现在请看标题——“带上她的眼睛”,你能设计几个怎样的问题来考考同学们
示例:
(1)带上她的眼睛去干嘛?
带上她的眼睛去度假。

(2)为什么要带上她的眼睛?
因为她是“落日六号”的领航员,飞船在地心出了事故,所以她被困在了地心。

所以带上小女孩的眼睛最后一次领略地球表面的风光。

2. 谁能将刚才同学们的回答连贯起来,写成一段话,来概括全文的主要内容
我觉得这篇课文主要讲的是“落日六号”地航飞船失事了,领航员小姑娘被困在了地心,再也无法看见地面世界,所以主任让我带上她的眼睛去度假。

师小结:因为?落日六号?地航飞船失事,小姑娘被困地心。

为了让小姑娘最后看看这美丽的世界,所以主任安排我带上她的眼睛去度假。

目标导学三:深入体会,伏笔运用。

概括完课文之后,我们进一步深入文本,仔细品味,相信你会收获更多的精彩。

*曾获得1999年度第11届银河奖一等奖,其能够获奖的一个重要因素就是构思的巧妙。

?
1.教师举例。

在第2段中有这样一句话:“是一个好像刚毕业的小姑娘”。

初读时我也没在意,但读到第43段时,有这样一句话:“飞船上的生命循环系统还可以运行50年至80年,她将在这不到10立方米的地心世界里度过自己的余生。

”?读到这里,我的心被深深地震撼了!刚刚毕业的小姑娘,花季才刚刚开始啊,就被终身囚禁,太惨了!心痛之余,情不自禁地把刚才的感受作为旁批写了下来。

此时,我深刻体会到了“一个好像刚毕业的小姑娘”这句话的深意。

在*中,开头的那句“是一个好像刚毕业的小姑娘”是为后文所作的提示或暗示,这样的表现手法叫什么?
这种表现手法叫伏笔。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