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些儿童聪明过人
描写儿童聪明的四字词语

描写儿童聪明的四字词语聪明伶俐[cōng míng líng lì]生词本基本释义详细释义聪明:智力发达,天资高。
伶俐:灵活、乖巧。
形容小孩头脑机灵,活泼且乖巧。
出处明·冯梦龙《醒世恒言·卖油郎独占花魁》:“你是聪明伶俐的人;也须识些轻重。
”例句1. 他从小就~,深得家人的宠爱。
近反义词近义词聪明智慧人小鬼大冰雪聪明百伶百俐聪明伶俐点头会意见经识经见精识精精明能干精明强干伶俐乖巧伶牙俐齿巧捷万端千伶百俐手疾眼快手急眼快四清六活别具慧眼百伶百俐辨日炎凉冰雪聪明聪明绝世聪明伶俐聪明一世聪明正直大巧若拙福慧双修好汉不吃眼前亏慧心妙舌慧心巧思好行小慧绝顶聪明精明能干精明强干绝圣弃智敬谢不敏谨谢不敏锦心绣肠口齿伶俐兰质蕙心目达耳通敏而好学卖乖弄俏冥顽不灵明昭昏蒙弄巧成拙弄巧反拙偶变投隙巧妇难为无米之炊七行俱下千虑一失七窍玲珑识时务者为俊杰时势造英雄上智下愚投机取巧剔透玲珑万物之灵小时了了秀外慧中小黠大痴右手画圆,左手画方颖悟绝伦颖悟绝人予智予雄抓乖卖俏抓乖弄俏自作聪明足智多谋词语已和权威书籍校对,敬请采纳!(切勿复制)。
聪明伶俐点头会意见经识经见精识精精明能干精明强干伶俐乖巧伶牙俐齿巧捷万端千伶百俐手疾眼快手急眼快四清六活别具慧眼百伶百俐辨日炎凉冰雪聪明聪明绝世聪明伶俐聪明一世聪明正直大巧若拙福慧双修好汉不吃眼前亏慧心妙舌慧心巧思好行小慧绝顶聪明精明能干精明强干绝圣弃智敬谢不敏谨谢不敏锦心绣肠口齿伶俐兰质蕙心目达耳通敏而好学卖乖弄俏冥顽不灵明昭昏蒙弄巧成拙弄巧反拙偶变投隙巧妇难为无米之炊七行俱下千虑一失七窍玲珑识时务者为俊杰时势造英雄上智下愚投机取巧剔透玲珑万物之灵小时了了秀外慧中小黠大痴右手画圆,左手画方颖悟绝伦颖悟绝人予智予雄抓乖卖俏抓乖弄俏自作聪明足智多谋冰雪聪明、聪明伶俐、足智多谋、秀外慧中、福慧双修、口齿伶俐、聪明一世、抓乖弄俏、心灵手巧、精明强干、大巧若拙、敏而好学、颖悟绝伦、慧心巧思、聪明才智、七窍玲珑、慧心妙舌、大智若愚、目达耳通、见经识经、见精识精、千伶百俐、智勇双全、神机妙算1、冰雪聪明:比喻人聪明非凡。
【儿童故事】曹冲称象

【儿童故事】曹冲称象曹冲称象从前,有个叫曹操的大将军,他有一个聪明伶俐的儿子,名叫曹冲。
曹冲从小就聪明过人,机智灵巧。
他喜欢和大象玩耍,每天都去动物园和大象玩。
一天,曹操对曹冲说:“我的儿子,你已经长大了,应该学会分辨事物的轻重缓急,学会认清真假。
”曹冲点点头,他知道父亲是在对他进行考验。
接着,曹操又对曹冲说:“孩子,我给你一个任务,你要认真完成,不可马虎。
”曹冲急忙问:“父亲,您要我做什么?”曹冲点点头,接着就跑到了动物园。
他来到大象的旁边,对大象说:“大象哥哥,我爸爸要我考验你,看看你是不是真的会称重。
”大象听到曹冲的话,眨了眨眼睛,然后伸出鼻子轻轻地摸了摸曹冲。
“看来你很聪明呢!”大象开心地说。
曹冲被大象的举动搞得一头雾水,他着急地说:“大象哥哥,你有没有听清楚?我问你会不会称重呢?”大象哈哈大笑道:“小朋友,不要急。
我当然会称重啦!”曹冲有些不相信,他说:“如果你真会称重,那就来称一下这颗芝麻吧。
”大象点点头,小心翼翼地用鼻子拿起了一颗芝麻,放到称上去称了一下,然后说:“这颗芝麻有三两的重量。
”曹冲听到这里,非常吃惊,他原以为大象只是在说笑。
他急忙赶回家去,告诉了曹操大将军。
曹操本来并不相信大象会称重,但是在曹冲的一再强调下,他决定亲自验证一下。
“好,我明天就带你去动物园,看看这只大象到底是真是假。
”大象高兴地点点头,然后接受了曹操的考验。
曹操把一根小竹杆递给了大象,让它称一下。
大象小心翼翼地把竹杆放到了称上,称了一下后,说:“这根竹杆有十斤的重量。
”曹操和曹冲听了之后都非常吃惊,他们觉得大象真的很神奇。
曹操兑现了他的承诺,将大象送给了皇上。
大象成了皇上的宠物,宫里的小朋友们也经常去找大象玩,大象过上了幸福的生活。
从那天起,曹操对曹冲更加器重,他深知孩子的机智和聪明,他也更加明白了孩子的天真与真诚。
曹操对曹冲说:“孩子,父亲以前总是认为你年幼无知,但是你这次的表现告诉我,孩子,你的确是很有才智的。
红军小兵红色经典中的儿童英雄

红军小兵红色经典中的儿童英雄在中国革命的历史中,有很多令人敬佩的英雄人物,其中不乏一些儿童英雄。
作为红军小兵,他们年幼却胸怀大志,奋勇参加革命战斗,立下赫赫战功,为革命事业做出了巨大贡献。
以下将介绍红军小兵红色经典中的一些儿童英雄。
一、龙云霖——《红色娘子军》中的小英雄《红色娘子军》是一部描述红军小儿童参加抗日战斗的经典电影。
而其中的主人公之一,龙云霖,就是一个儿童英雄的代表。
龙云霖是一个年仅13岁的少年,像很多其他的红军小兵一样,他对祖国的抗战事业充满热爱和责任感。
尽管年幼,但龙云霖并没有害怕艰险,他毅然决然地加入了红军,并参与了多次战斗。
在一次战斗中,龙云霖以其勇敢和智慧,成功解救了被敌人抓捕的红军战士,展现出了儿童英雄的风采。
二、小萝卜头——《红色娘子军》中的小斗士除了龙云霖,还有一个儿童英雄在《红色娘子军》中崭露头角,他就是小萝卜头。
小萝卜头是一个暗中执行任务的侦察员,他年仅12岁,却拥有成人般的机智和勇敢。
在电影中,小萝卜头通过调查敌人情报,成功地为红军指挥员提供了宝贵的信息。
他的行动不仅得到了大家的赞赏,也为红军赢得了一次重要的胜利。
小萝卜头的勇敢和智慧,与其他儿童英雄一样,彰显了红军小兵的战斗精神和智慧。
三、刘牧之——《红岩》中的勇敢学生战士《红岩》是一部以红军小兵为主题的优秀电影,其中的主人公刘牧之就是一个年少的儿童英雄。
刘牧之是一个热爱祖国的学生,他在革命洪流中成长,成为了一名红军小兵。
他以自己的智慧和勇气,在革命战斗中屡建战功。
刘牧之的奋斗和牺牲,成为了红军小兵中的一枚闪亮的星星,也为中国的解放事业做出了积极贡献。
四、小寡妇——《小兵张嘎》中的无畏战士《小兵张嘎》是一部描写红军小兵张嘎的优秀作品,其中的小寡妇也是一位令人敬佩的儿童英雄。
小寡妇通过偷袭和智谋,多次成功地破坏了敌人的防御,为红军的胜利立下了赫赫战功。
她勇敢无畏、聪明过人,以自己的行动告诉了大家,儿童也能像成人一样为祖国的解放事业奋勇战斗,成为真正的英雄。
【儿童故事】曹冲称象

【儿童故事】曹冲称象曹冲是一个聪明的小男孩,他的父亲是曹操,是一个大将军。
曹冲从小就聪明过人,能力出众。
有一天,曹冲父亲曹操宴请了一些朋友来家里做客,这时一只大象也出现在了宴会上。
大家围着大象兴奋地议论着,觉得大象非常厉害。
曹冲看着大家的兴奋神情,心生一计。
他走到大象面前,想着如何证明自己的聪明才智。
于是,他向大家提议:“我来向大家证明,我能够称出这头大象有多重!”众人听到这个提议,觉得很有趣,纷纷表示同意。
曹冲开始计划如何称象。
他首先叫来仆人,拿来了一根绳子,并开始测量大象的身高,然后将绳子抛到了一边。
接着,曹冲拿出天平,并要求仆人将大象放在天平的一端。
天平并不能完全称量大象的重量,只能半称。
曹冲用一根细绳子将天平的另一端系在旁边的柱子上。
他观察天平的倾斜角度,然后用木块逐渐加在天平的另一端,直到天平平衡为止。
曹冲按照每个木块的重量记录下来,然后加起来。
这样,曹冲就算出了大象的大致重量。
曹冲将结果告诉了众人,大家非常惊讶。
他们为曹冲的聪明才智鼓掌叫好。
曹冲的父亲曹操也非常欣慰,他为自己这个聪明的儿子感到骄傲。
从那以后,曹冲在众人心中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大家都对他的智慧和聪明佩服不已。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聪明才智是无处不在的,只要我们用心观察,努力思考,同样可以发现自己的潜力。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优势和闪光点,只要努力发展和利用,就能成为身边的一颗明星。
我们要学习曹冲的聪明才智,勇于表现自己的优点,展示自己的潜能。
不管在哪个领域,只要我们付出努力,都能取得成功。
让宝宝聪明过人的7秘诀

为了孩子将来能聪明过人,一些父母从孕期开始就做好了充分准备;孩子出生后,营养补充更为丰富。
可是,就算孩子把这些东西全吃下去,能保证孩子一定聪明吗?爱子之心虽无可厚非,但有些做法不仅不科学,而且也不够全面。
养育一个聪明孩子是项“综合工程”,父母们该注意哪些问题呢?1、准妈多吃新鲜疏菜和水果不要以为准妈妈在孕期多吃肉食就一定对胎儿有好处。
研究证明,多吃肉食的孕妇所生的新生儿,大脑皮层的沟回较少,这是因为胎儿肥胖,大脑皮层平滑,使沟回紧紧靠在一起的原故。
而以植物性饮食为主的孕妇所生的新生儿虽然比普通新生儿要小一些,但骨骼和身体各部分的结构非常结实,大脑皮层沟回褶皱也更加粗犷。
2、母乳喂养的孩子智商高英国剑桥大学营养专家对300名7-8岁的儿童做了智商测验,发现吃母乳长大的儿童智商比吃乳品的孩子多10分。
奥秘在于:母乳中含有多种可促进儿童大脑发育的活性物质,特别是一种叫做牛磺酸的特殊氨基酸。
与牛奶相比较,母乳中牛磺酸的含量高出10倍多。
3、不可忽略的早餐英国剑桥大学营养专家对300名7-8岁的儿童做了智商测验,发现吃母乳长大的儿童智商比吃乳品的孩子多10分。
奥秘在于:母乳中含有多种可促进儿童大脑发育的活性物质,特别是一种叫做牛磺酸的特殊氨基酸。
与牛奶相比较,母乳中牛磺酸的含量高出10倍多。
4、睡眠也是个重要因素法国科学家发现:孩子的学习成绩与睡眠时间长短关系密切。
凡睡眠少于8小时者,61%的人功课较差,勉强达到平均分数线者仅占39%,无一人名列前茅;而每晚睡眠10小时者,76%中等,11%成绩优良,只有13%功课较差。
5、运动能帮助提高智力美国一位于博士的研究显示:凡坚持每天持续20分钟的跑步、健美操等运动的学生,其学习成绩明显优于那些疏于运动者。
6、给孩子多吃“补脑食品”大脑细胞在代谢过程中需要大量的蛋白质来更新,注意膳食中蛋白质的质和量,就能提高脑细胞的活力。
营养学家提倡:理想的动、植物蛋白质比例为1:2。
超常儿童特殊教育的案例(3篇)

第1篇一、背景介绍小明,一个聪明过人的孩子,从小展现出超常的智力。
然而,随着年纪的增长,他在学校的学习和生活中遇到了许多困难。
为了帮助小明发挥他的潜能,学校为他提供了特殊教育服务。
本文将详细讲述小明在接受特殊教育过程中的成长经历。
二、小明的困境1. 学习困难:小明在课堂上表现出色,但他的学习速度远远超过同龄人。
这导致他在课堂上感到无聊,注意力难以集中。
此外,小明在学习过程中容易忽略细节,导致考试成绩不稳定。
2. 沟通障碍:小明在表达自己观点时,往往言辞不清,让人难以理解。
这使得他在与同学、老师交流时遇到困难,甚至影响到他与家人的关系。
3. 情绪波动:由于小明在学习上遇到困难,他时常表现出焦虑、自卑等情绪。
这些情绪使得他在面对挑战时容易退缩,影响他的自信心。
三、特殊教育方案1. 个性化教学:针对小明的特点,学校为他制定了个性化的教学方案。
老师通过调整教学内容、方法和进度,让小明在课堂上始终保持兴趣和动力。
2. 情绪管理:学校为小明提供了心理辅导,帮助他学会调整情绪,提高心理素质。
同时,老师鼓励小明多参加集体活动,培养他的团队协作能力。
3. 沟通技巧培训:学校邀请专业讲师为小明进行沟通技巧培训,让他学会用清晰、准确的语言表达自己的想法。
4. 家庭支持:学校与小明的家长保持密切沟通,共同关注小明的成长。
家长在家庭中为小明创造一个温馨、和谐的环境,鼓励他克服困难。
四、小明的成长历程1. 学习成绩提升:在特殊教育的帮助下,小明逐渐适应了学校生活。
他的学习成绩稳步提升,尤其在数学、物理等学科方面表现出色。
2. 情绪稳定:经过心理辅导和情绪管理训练,小明的情绪波动逐渐减少。
他变得更加自信,敢于面对挑战。
3. 沟通能力增强:在沟通技巧培训的帮助下,小明学会了如何用清晰、准确的语言表达自己。
他与同学、老师的交流更加顺畅,人际关系得到改善。
4. 自我价值感提升:小明在成长过程中,逐渐认识到自己的优点和潜力。
他学会了欣赏自己,为自己设定更高的目标。
小学生认知的主要特点

小学生认知的主要特点(一)感知、注意、记忆的特点。
小学生从笼统、不精确地感知事物的整体渐渐发展到能够较精确地感知事物的各部分,并能发现事物的主要特征及事物各部分间的相互关系。
小学生的注意力不稳定、不持久,且常与兴趣密切相关。
小学生的记忆最初仍以无意识记、具体形象识记和机械识记为主。
(二)想象、思维的特点。
小学生的想象从形象片断、模糊向着越来越能正确、完整地反映现实的方向发展。
低年级的小学生,想象具有模仿、简单再现和直观、具体的特点,到中高年级,他们对具体形象的依赖性会越来越小,创造想象开始发展起来。
小学生的思维从以具体形象思维为主要形式逐步向以抽象逻辑思维为主要形式过渡,但他们的抽象逻辑思维在很大程度上仍是直接与感性经验相联系的,具有很大成分的具体形象性。
(三)情感的特点。
随着年龄的增长,小学生的情感也逐渐变得更加稳定,丰富、深刻了。
低年级小学生虽已能初步控制自己的情感,但还常有不稳定的现象。
到了小学高年级,他们的情感更为稳定,自我尊重,希望获得他人尊重的需要日益强烈,道德情感也初步发展起来。
(四)意志的特点。
小学生的身体各器官、系统都生长发育得很快,他们精力旺盛、活泼好动,但同时因为他们的自制力还不强,意志力较差,所以遇事很容易冲动,意志活动的自觉性和持久性都比较差,在完成某一任务时,常是靠外部的压力,而不是靠自觉的行动。
(五)性格的特点。
小学生的自我意识在不断发展,自我评价的能力也不断有所增长。
随着年龄和见识的增长,他们已不再完全依靠教师的评价来估计自己,而是能够把自己与别人的行为加以对照,独立地做出评价。
因而在小学阶段进行有效的教育,使学生形成良好的性格是非常重要的。
评论(2)|小学生认知发展的特点作者:佚名文章来源:转载点击数:更新时间:2012-7-25小学生认知发展的特点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教程编写组认知是一种心理活动或心理过程,是属于智能或智慧方面的心理过程。
简言之,认知是人对客观世界的认识活动。
超常儿童教育案例分析(3篇)

第1篇一、案例背景小明,男,10岁,就读于我国某知名小学五年级。
从小,小明就表现出与众不同的聪明才智,尤其是在数学和逻辑思维方面。
在同龄人中,他的数学成绩一直名列前茅,经常参加各类数学竞赛并获奖。
然而,随着年龄的增长,小明在班级中的表现逐渐变得与众不同,开始出现一些教育问题。
二、案例描述1. 学习方面小明对数学有极高的天赋,但在语文、英语等科目上却表现平平。
他认为这些科目没有挑战性,学习兴趣不高。
此外,小明在做作业时常常表现出急躁情绪,喜欢走捷径,对基础知识掌握不够扎实。
2. 交往方面小明在班级中的人际关系较为紧张。
他性格孤僻,不太愿意与他人交往,容易产生隔阂。
在与同学相处时,他常常表现出高傲和自负,不愿接受他人的意见。
这导致他在班级中的朋友很少,人际关系逐渐恶化。
3. 情绪方面小明情绪波动较大,容易受到外界环境的影响。
在学习、生活等方面遇到挫折时,他容易产生焦虑、沮丧等负面情绪。
同时,小明在家庭中与父母的关系也较为紧张,经常发生争吵。
三、案例分析1. 教育问题(1)学科发展不平衡:小明在数学方面具有优势,但在其他学科上表现平平,导致学科发展不平衡。
这种不平衡使得小明在学习过程中容易产生厌学情绪,影响整体学习成绩。
(2)人际关系问题:小明在班级中人际关系紧张,容易产生心理压力。
这主要源于他的高傲和自负,以及对他人意见的不接受。
(3)情绪问题:小明情绪波动较大,容易受到外界环境的影响。
这导致他在学习、生活等方面遇到挫折时,难以调整心态,影响身心健康。
2. 教育对策(1)关注学科发展平衡:针对小明学科发展不平衡的问题,教师应关注其弱势学科,制定相应的教学计划。
在教学中,注重培养小明的学习兴趣,提高其弱势学科成绩。
(2)加强人际交往能力培养:针对小明的人际关系问题,教师应注重培养其沟通、合作能力。
在班级活动中,鼓励小明积极参与,与他人建立良好关系。
(3)情绪管理教育:针对小明的情绪问题,教师应关注其心理变化,及时给予关心和指导。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智力超常儿童的主要点智力超常儿童是指智商在140以上的儿童,他们的智力发展远远地超过一般同龄儿童的水平。
智力超常儿童在认知、情绪、意志、人格特征等方面都有一些不同于正常儿童之处,这类儿童在认知方面主要具有以下特点。
在感知觉方面,智力超常儿童的观察敏锐、全面、细微而准确。
表现为他们不易受表面现象和一些枝节信息所迷惑、干扰,善于抓住构成事物本质的、关键的因素,定向迅速而准确,因此他们常常能发现一般儿童很难发现的问题。
如在数学上超常的儿童面对一道数学题(不是太复杂的问题),很快就能看出题目的结构与类型。
在注意方面,智力超常儿童的注意集中、稳定、善于分配。
表现为他们能长时间全神贯注地从事紧张的学习或其他活动,其注意力不易被无关刺激所干扰,同时又能根据活动的需要合理地分配注意力。
在记忆方面,智力超常儿童记忆力强。
表现为他们善于把机械识记和理解识记结合起来进行记忆,因此他们的记忆准确、迅速、保持时间长,能根据需要准确无误地对记忆材料进行回忆和再现。
在思维方面,智力超常儿童思维敏捷、条理清楚,分析概括能力强,有独立性和创造性。
表现为他们善于透过纷繁复杂的现象发现事物的本质,抓住问题的关键,不迷信教师和书本,常常有自己独立的见解,喜欢用新的方法解决问题。
此外,智力超常儿童通常还具有丰富的想象力、强烈的求知欲、广泛的兴趣、强烈的好胜心和顽强的意志力等心理特征。
(二)智力超常儿童的教育智力超常儿童虽然只是小学儿童中极少的一部分,但他们却有与其他儿童不同的特点,教师应了解其特点,然后针对其特殊性进行恰当的教育,以便使他们的潜力得到充分的发展。
小学中的智力超常儿童是遗传、环境和教育综合作用的结果。
他们在将来能否继续“超常”,成为一流的人才,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他们能否受到良好的教育。
我国对于超常儿童的学校教育主要采取以下几种方式。
1.加快进度根据学生智力发展的情况和学习的具体情况,可以让这些儿童尽早受到与其智力发展水平相适应的教育。
加快进度以加速升级为原则,主要可采用提早入学和跳级等方式进行。
在实际教育中,如果经测试发现某一4岁儿童的智力超常,则可提早让其进入小学学习。
在小学教育过程中,如果发现学习的内容已远远落后于某一儿童智力的发展状况,则可让其跳级,直接进入更高年级学习。
2.丰富课程内容丰富课程内容也称充实课程。
这种教育方式是把智力超常儿童放到原来的班级里学习,这种方式可使儿童没有脱离同伴而感到不适应的感觉,但是应给他们增加额外的学习任务,以满足其发展的需要。
值得大家注意的是,虽然充实课程活动能够吸引儿童的特点通常是活泼的教学形式、配合儿童感兴趣的学习内容和课外活动的新鲜感,但是若活动的目标不清,缺乏严谨的活动设计和学习效果的评估,充实就变成“充塞”,只能充实儿童的学习时间表而不是他们学习能力的提高,只是流于为活动而活动的层次。
因此,教师必须从学习内容、进度、任务、要求等方面为智力超常儿童提供特别的设计,让具有不同智力特点的儿童都感受到课程的挑战性,都有机会最大限度地发展自己的潜能。
具体来说,要求教师给这些儿童进行单独辅导,充实课程的广度(即扩充学习的领域,补充课程范围以外的内容)和难度(即在既定的课程范围内,给智力超常儿童提出更高的要求),以便使其潜力得到充分的开发和培养,促进其智力水平的进一步提高。
3.抽离式教育这种教育方式是智力超常儿童平时不离开原来的班级,但每周要利用部分时间(例如每周一天)让智力超常儿童离开自己的班级,与那些具有同样智力水平的同伴一起活动。
活动内容既可以是在资源教室中开展自主学习,也可以是在某些方面接受深入的培养,如参加领导才能训练、科学探索活动、艺术活动等。
4.设置特殊班级这种教育方式是为特殊儿童设置独立的班级,将他们挑选出来进行专门教育,这种教育要求根据各个特殊儿童的特点来为他们设计教学,更好地使教学适应其发展的需要。
1978年3月,中国科技大学为超常儿童教育创办了少年班;20世纪80年代,北京大学、西安交通大学等相继开办了超常儿童实验班;1984 年,天津实验小学建立了我国第一个小学超常儿童实验班;1985年,北京八中建立了中学超常教育实验班。
目前,全国范围已有几十所学校建立了各种类型的超常儿童实验班。
据有关资料介绍,进入各级实验班的儿童都必须经过一定的测试和选拔(如智商测试),然后才能进入这些特殊儿童教育实验班学习。
学校会根据其智力特点进行专门的教学设计,以便使教育能与其特长相符合,使其潜能得到充分的发挥,为国家培养出一流的人才。
对超常儿童的培养应注重早期发现与培养,并针对每个超常儿童的特殊性因势利导、因人而异地进行教育,注意在培养和发展其智力和学业能力的同时,使其养成良好的道德品质、优良的个性心理品质以及对环境与社会良好的适应能力,促进其身心获得全面协调的发展。
智力超常儿童的特点与教育超常儿童是指智力发展大大超过同年龄水平的儿童。
在心理学中,一般把智商(IQ)在120以上的儿童,或在音乐、绘画、诗歌、戏剧、体育等方面有突出表现的儿童,称为某方面的超常儿童。
(一)超常儿童心理发展的特点根据国外和我国心理学界近几年对超常儿童智力发展的研究,超常儿童有多种类型的表现。
有的幼年大量识字,三四岁已掌握汉字2000余个,能津津有味地阅读儿童读物;有的五岁开始写作,文笔通顺生动;有的数学才华早露,四五岁已掌握了加减乘除的混合运算;有的擅长外语,七岁时就掌握了英语常用词汇 3000个以上,可以阅读英文读物,并能自如地与外宾进行英语会话;有的是小画家、小歌手,有的擅长书法……有的智力高于同龄发展水平二岁以上,有的高于同龄水平四五岁以上。
尽管超常儿童心理发展类型和程度上都不一样,然而,在不同年龄的超常儿童中,也还是有一些共同的心理特点的,主要是:1.有旺盛的求知欲和广泛而强烈的兴趣这是超常儿童极为鲜明的一个特点。
他们很早就表现好奇心,爱追根究底,从小就有学习知识的浓厚兴趣。
求知欲和认识兴趣是促进一个人从事学习或活动的推动力,有了强烈的求知欲和浓厚的认识兴趣,人们就会千方百计、不畏艰难地去探究科学世界的奥秘。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兴趣和求知欲是成就的前提。
我国的一些超常儿童也都有浓厚的认识兴趣和探究的好奇心。
有的还在会说话之前就贪婪地看小人书,持久地玩积木,会说话之后,总是无休止地问大人“这是什么?” “那是什么?”有的四岁上小学一年级,学了《一粒种子》,回家就把三粒黄豆种在花盆里,观察发芽情况;有的学了《我是什么》,就用杯子装着水,放在火上煮沸,观察汽化现象,直到化完为止;学了《保护牙齿》,就把鸡蛋放进醋里试试等等,开始用实验来探索事物发展变化的奥秘。
许多超常儿童,学校的课程满足不了他们旺盛的求知欲,就翻阅爸爸妈妈的医学、历史、地理等书,如饥似渴,无所不看,看书时着了迷,表现了好学、好问、好看的突出特点。
有的对大自然也是兴趣盎然,常爱观察小昆虫、小动物如何生活,并收集一些花、叶制作标本等等。
一些已进入高中或大学的超常儿童,也还继续保持着这种广泛的兴趣。
2.有敏锐的观察力和高度集中的注意力超常儿童注意既广,又能高度集中,特别是对他们感兴趣的事情,往往专心致志,高度集中注意二三小时,甚至精彩的电视也不能使他们分心。
只有善于观察,才能慧眼非凡,心灵开窍。
善观察者可以见常人所未见,不善观察者,入宝山亦视而不见。
善于观察是和高度集中的注意力紧密联系的,如果观察事物时注意力分散,东张西望,则难以看出事物的真相。
从大脑皮层活动来说,注意力集中就是在大脑皮层上形成优势兴奋中心,因而这时感知的事物印象特别清晰,易于理解,并且学得快,记得牢。
所以有人说,注意力和观察力是学习的门户,注意力集中,善于全面而深入地进行观察,就等于打开了智慧的天窗。
一般儿童注意力集中的时间不长,对事物观察不稳定,而智力超常的儿童则能较长时间地注意某一事物或某一活动。
我国现代小画家四岁的亚妮和七岁的阿西,能画出栩栩如生、千姿百态的小猴子和小猫咪,重要原因之一,就是他们在和猴子、小猫“交朋友”、玩耍的过程中,进行了细致入微的观察、观摩,甚至无数次对着镜子模仿、想象。
这与他们的注意力异常集中而稳定是分不开的。
3.有较强的记忆力智力超常儿童不仅机械记忆力出众,有意识记和意义识记也超出一般,常常是过目不忘,一读成诵。
湖北武汉市的赵安,两岁半开始识字,三岁时就识1767 个字。
邝亚南六岁时能把妈妈挂在墙上的化学元素周期表纵横背诵。
有的超常儿童记一个十七位数字,即81276354453672189,善于从数字间的关系去找规律,寻找记忆方法,如上面的十七位数字,他发现有两个规律:每相邻的两位数的和是九;去掉末尾九,数列正好成对称形式。
这样就把机械记忆与意义记忆结合起来了。
这种善于寻找有效的记忆方法,在超常儿童中不是个别的。
4.进取心强,有突出的探索精神和顽强的意志超常儿童一般进取心都比较强,他们自信,爱与人比。
比学习,别人会的自己也要学会;比下棋、比游泳……处处不甘落后。
他们都有一股倔劲,想要学什么,干什么,就非学会干好不可。
强烈的探究反射是深入学习的保证,它和求知欲、广泛的兴趣是密不可分的。
强烈的探究精神是超常儿童的一个突出特点,他们什么事情都想了解,都爱问个究竟,找找它的奥秘,非要“打破沙锅璺(问)到底”,不仅好问,而且好摆弄。
小宁铂看了《赤脚医生手册》、《小草药手册》和《十万个为什么》,总喜欢把书上看到的问题亲自试一试。
书上说睡觉时脚心受凉就会头痛,他晚上睡觉就故意把被子踢开,第二天果然感冒了;书上说吃了生蚕豆会中毒,他就跑到菜园里去剥了三颗生蚕豆,偷偷地吃了下去,然后躺在床上等中毒。
可是过了许久,还不见动静。
他就跑去问爷爷,“书上真胡闹……”爷爷生气地说:“胡闹?你才胡闹呢!幸亏吃得少,要是中了毒怎么办?”在超常儿童前进的道路上,不是没有任何困难的,有的生活条件很差,学习环境嘈杂;有的碰上疾病或其他意外等,但是他们却善于排除各种干扰,坚持学习或锻炼,表现了坚毅的顽强的个性品质。
“天才是勤奋”,“天才是毅力”,凡是有成就的“神童”,无不具有异乎寻常的毅力,离开了勤奋和毅力,任何天才都将夭折,都将一事无成。
5.思维敏捷,理解力强,有独创性智力超常儿童从小思维就比较活跃、敏捷。
他们敢想别人所未想,善于发现问题,敢于问一些谁也没问过的怪问题。
能进行抽象推理,领悟事物之间复杂的关系,并富有创造精神。
湖南师院李仲涟等同志在《对超常儿童李小茜的调查和追踪研究》一文中指出,李小茜在类比推理和创造思维上有着一些同年龄常态儿童所不及的特点。
比如,要求将火柴棒摆出的式子114 3=45,移动其中一根火柴棒,使两边相等。
李小茜很快就将114中的一根火柴移到了后面。
即14 31=45。
主试问:“你怎么知道?”她说:“这边(指等号右边)只有45,那边(指等号的左边)有114,当然要把它减小,移个1就小了100,把它放在3后面,使3变成31,加起来就是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