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杀菌技术

合集下载

纯化水系统消毒方法

纯化水系统消毒方法

纯化水系统消毒方法1. 消毒方法一:氯消毒氯消毒是常见的纯化水系统消毒方法之一。

通过向水系统中添加氯气或次氯酸钠溶液,可以有效杀灭水中的细菌、病毒和其他微生物。

2. 消毒方法一详细描述:氯消毒通常使用氯气或次氯酸钠进行。

通常,将适量的氯气或次氯酸钠溶液加入到水系统中,经过一定时间的接触,氯会与水中的微生物发生作用,有效地杀灭细菌、病毒和其他致病微生物,从而实现水的消毒目的。

3. 消毒方法二:臭氧消毒臭氧消毒是另一种常见的纯化水系统消毒方法,臭氧是一种强氧化性消毒剂,能有效地杀死水中的微生物。

4. 消毒方法二详细描述:臭氧消毒通过将臭氧气体注入水系统中,臭氧气体可以有效氧化并杀灭水中的细菌、病毒和其他微生物。

臭氧消毒还可以去除水中的异味和颜色,使得水更加清洁和安全。

5. 消毒方法三:紫外线消毒紫外线消毒是利用紫外线照射水中的微生物,破坏其核酸结构,以达到杀菌消毒的目的。

6. 消毒方法三详细描述:紫外线消毒是一种无化学添加剂的消毒方法,通过利用紫外线灯照射水流,使得紫外线能破坏微生物的DNA和RNA结构,从而使其失去生物活性,实现杀菌的目的。

7. 消毒方法四:臭氧氯复合消毒臭氧氯复合消毒是将臭氧气体和氯气联合应用于水处理消毒的方法,通过相互作用,增强杀菌效果。

8. 消毒方法四详细描述:臭氧氯复合消毒是将臭氧气体和氯气溶液相结合,同时注入到水系统中。

臭氧气体和氯气相互作用时,能够产生更强效的氧化作用,从而有效地杀灭水中的微生物,达到更彻底的消毒效果。

9. 消毒方法五:二氧化氯消毒二氧化氯是一种强效的氧化性消毒剂,具有广泛的杀菌、灭藻和去臭效果。

10. 消毒方法五详细描述:二氧化氯消毒是利用二氧化氯气体或溶液进行消毒的方法。

在水系统中加入适量的二氧化氯,能够快速有效地杀灭水中的微生物,包括细菌、病毒和其他有害微生物,同时具有去除异味、减少浑浊度的作用。

11. 消毒方法六:过滤消毒过滤消毒是通过物理隔离、吸附和截留的方式,将水中的微生物和杂质截留在过滤介质中,从而实现消毒目的。

电解水杀菌模块原理

电解水杀菌模块原理

电解水杀菌模块原理在电解水杀菌模块中,一般使用盐溶液作为电解液。

当电源施加电流到电解槽中的电极时,发生了两个关键的反应。

首先,电解槽中的氯离子(Cl-)在阳极上氧化生成次氯酸根离子(OCl-):2Cl-->Cl2+2e-Cl2+H2O->HClO+Cl-+H+其次,电解槽中的水分子在阴极上还原生成氢氧根离子(OH-)和氢气(H2):2H2O+2e-->H2+2OH-通过这两个反应,电解水杀菌模块可以生成次氯酸根离子和氢氧根离子。

次氯酸根离子具有强氧化性,可以破坏细菌和病毒细胞的膜结构,使其死亡。

氢氧根离子则具有高度碱性,可以破坏微生物的酸碱平衡,进一步加速其死亡。

此外,电解水杀菌模块还可以产生活性氧,如氢氧自由基(HO·)和过氧化氢(H2O2)。

这些活性氧物质可以通过氧化细菌和病毒细胞内的重要生物分子,如核酸和蛋白质,导致其失效和死亡。

电解水杀菌模块的杀菌效果取决于多个因素,包括电流强度、电解液浓度、电解时间和温度等。

一般来说,较高的电流强度和电解液浓度会增加杀菌效果,然而,过高的电流强度和电解液浓度可能会导致电极产生氯气,对人体和环境造成危害。

因此,在设计和使用电解水杀菌模块时需进行合理的参数选择。

需要注意的是,尽管电解水杀菌模块可以有效地杀菌,但它并不能彻底去除所有微生物和污染物。

因此,在实际应用中,电解水杀菌模块通常与其他水处理技术结合使用,以提高杀菌效果。

总结起来,电解水杀菌模块通过电解水产生的次氯酸根离子、氢氧根离子和活性氧物质来杀灭细菌、病毒和其他微生物。

它具有杀菌效果高、操作简便、无需添加化学杀菌剂和无二次污染等优点,因此在饮用水处理、游泳池水处理和医院等场所得到广泛应用。

纯化水uv杀菌的原理

纯化水uv杀菌的原理

纯化水uv杀菌的原理全文共四篇示例,供读者参考第一篇示例:纯化水UV杀菌原理在我们日常生活中,水是我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

水中可能含有各种细菌、病毒和其他微生物,对我们的健康造成威胁。

为了保证我们饮用水的安全性,我们通常会采取一系列的净水措施。

使用UV杀菌技术是一种非常有效的方式。

UV(紫外线)杀菌技术是一种物理性的杀菌方法,通过利用UV-C 波长的紫外线照射水体,破坏细菌、病毒和其他微生物的核酸分子,导致其死亡,从而达到杀菌的目的。

UV-C波长在200-280纳米范围内,是一种短波长的高能紫外线,具有很强的消毒杀菌能力。

UV-C紫外线可以穿透微生物的细胞壁和细胞膜,进入到细胞内部,照射到细菌和病毒的核酸(DNA和RNA)上。

UV-C紫外线会直接破坏核酸的碱基对,导致核酸链的断裂和损伤,细菌和病毒的遗传信息无法正常复制和转录,从而导致微生物死亡。

UV杀菌技术具有许多优点。

UV杀菌是一种物理方法,不会在水中产生任何化学物质,对水的成分没有影响,能够保持水的原始味道和质量。

UV杀菌过程不需要添加任何化学药剂,不会产生任何副产物,也不会对环境造成二次污染,是一种非常环保的杀菌技术。

UV杀菌过程可以快速高效地杀灭各类微生物,具有杀菌效果可靠、稳定等特点。

UV杀菌技术也存在一些局限性。

UV-C紫外线对细菌和病毒的杀灭效果受到水质、水温、水深等因素的影响,需要根据不同的情况进行调节和控制。

UV杀菌技术只能杀灭水中的细菌、病毒和其他微生物,对水中的化学污染物无法起作用。

UV杀菌设备本身需要定期维护和清洁,光源也需要定期更换,维护成本较高。

UV杀菌技术是一种非常有效的净水方法,能够高效地杀灭水中的细菌、病毒和其他微生物,确保我们饮用水的安全性。

在使用UV杀菌设备时,我们需要注意维护设备,确保设备正常运行。

UV杀菌技术也需要与其他净水技术结合使用,以更好地净化水质,保障我们的健康。

希望大家能够充分了解UV杀菌技术的原理和特点,选择适合自己的净水设备,保障家人的健康和安全。

水处理技术中紫外线的杀菌机理研究

水处理技术中紫外线的杀菌机理研究

水处理技术中紫外线的杀菌机理研究紫外线(ultraviolet, UV)是一种能量较高的电磁辐射,波长范围从10纳米到400纳米。

在水处理技术中,紫外线被广泛应用于杀灭水中的细菌、病毒和其他微生物。

本文将探讨紫外线杀菌的机理,并介绍紫外线在水处理中的应用。

紫外线杀菌机理主要分为直接破坏细菌的核酸和间接杀菌两种方式。

首先,紫外线可以直接破坏细菌和病毒的DNA和RNA分子。

细菌和病毒的遗传物质DNA和RNA是它们生存和繁殖的基础,它们的复制和转录需要特定的酶来完成。

而紫外线能够破坏DNA和RNA链的结构,导致它们无法被复制和修复。

具体来说,紫外线通过吸收细菌和病毒DNA和RNA分子中的肽键中的能量,将其变为电子能量,从而破坏链中的氢键和酶的反应位点。

这样一来,DNA和RNA的结构就被破坏,无法进行持续的复制和转录,进而导致细菌和病毒死亡。

其次,紫外线还可以通过间接杀菌机理来杀灭细菌和病毒。

当紫外线照射到水中时,水分子会吸收紫外线的能量,产生自由基和其他活性氧物质,如羟基自由基(OH-)、超氧自由基(O2-)、过氧化氢(H2O2)等。

这些活性氧物质具有强氧化性,能够直接破坏细菌和病毒的细胞壁和膜,导致其死亡。

此外,活性氧物质还可以损伤细胞内部的蛋白质和酶,破坏其正常功能,从而导致细菌和病毒死亡。

紫外线在水处理中的应用主要是通过紫外线灯来实现。

紫外线灯发出的紫外线照射到水中,杀灭其中的微生物。

紫外线灯有不同的波长和功率,波长通常在254纳米处,这是细菌和病毒最容易吸收的波长。

而功率则取决于水处理系统的流量和所需的杀菌效果。

一般情况下,细菌和病毒在紫外线照射下的死亡效果可以达到99.9%以上。

紫外线在水处理中的应用有许多优点。

首先,紫外线无需添加化学药剂,避免了化学残留物对水质的污染。

其次,紫外线不会改变水的味道、颜色和气味。

此外,紫外线处理过程简单、高效,可以适用于不同规模和流量的水处理系统。

然而,紫外线也有一些限制。

过热水 灭菌 原理

过热水 灭菌 原理

过热水灭菌原理过热水灭菌是一种常见的杀菌方法,通过将水加热到超过100摄氏度的高温状态,并保持一定时间,来消灭其中的微生物。

这种方法被广泛应用于食品加工、医疗器械消毒以及实验室操作等领域。

灭菌原理过热水灭菌的原理基于以下几个关键点:1.高温:过热水灭菌要求将水加热到超过100摄氏度,通常在110-121摄氏度之间。

这样的高温能够有效杀死绝大部分微生物,包括细菌、真菌和病毒等。

2.时间:除了高温外,过热水灭菌还需要保持一定时间。

这是因为不同类型的微生物对高温的抵抗能力不同,有些微生物可能需要更长时间才能被完全杀死。

3.破坏细胞结构:高温会导致微生物体内蛋白质变性、核酸断裂和膜脂溶解等现象,从而破坏其细胞结构和功能。

这些破坏使得微生物无法进行正常的代谢和生长,最终导致其死亡。

4.灭活酶活性:高温还能够灭活微生物体内的酶活性。

许多微生物依赖于酶来完成各种代谢过程,如呼吸、合成和降解等。

通过灭活这些酶,高温可以阻断微生物的代谢过程,从而达到杀菌的效果。

过热水灭菌操作过热水灭菌通常包括以下几个步骤:1.准备工作:首先,需要选择合适的容器来承载水和待处理的物品。

容器应具备耐高温、密封性好的特点,以确保灭菌效果。

2.加水:将适量的水加入容器中。

需要注意的是,加入过多的水可能会导致加热时间延长,并增加能源消耗。

3.加热:将容器中的水加热到所需温度。

可以使用各种加热设备,如电磁加热板、蒸汽锅等。

在加热过程中,需要不断搅拌水体,以确保温度均匀分布。

4.保温:在达到所需温度后,需要保持一定时间。

这个时间取决于待处理物品的性质和大小,以及所要求的灭菌效果。

5.冷却:灭菌结束后,需要将容器中的水冷却至安全温度。

可以使用自然冷却或加入冷水等方法来加快冷却速度。

过热水灭菌的应用过热水灭菌被广泛应用于不同领域:1.食品加工:过热水灭菌可用于食品加工中,特别是涉及高风险食品(如肉类、鱼类、蛋制品等)的处理。

通过使用过热水进行杀菌,可以有效杀死其中潜在存在的致病微生物,保证食品的安全性。

饮用水杀菌消毒技术浅谈

饮用水杀菌消毒技术浅谈
, 。
3

杀菌消 毒 新 方 法



1

前言
, , ,
目前地 面 水普 遍 受 到污染 据报 道 在 饮 用 水 中人 们 已 发现 7 5 6 种有机物 其 中 2 0
种 致 癌物 2 3 种 可 疑致癌物 1 8 种促 癌 物 和 5 6 种致 突 变物 … 饮 用 水 中微 量 有机污 染物 有 卤代 烃 腐 殖 质 与腐殖 酸 六 六 六 与 五 氯 苯 酚 等 ; 微 生 物 有大 肠 杆 菌 噬 菌体 藻类 细 菌与真 菌等 在供水 系统 中 为 了 保 证 用 户安 全 用 水 使水 质 符 合 细 菌学 标 准 防 止 通过 供水 管 网 传播 传 染 病 饮 用 水 杀 菌 消毒 是 必 不 可 少 的 项 措 施 水 的 杀 菌消毒 方法有 很 多 常规 的主 要 有氯消 毒 二 氧化 氯 消 毒 臭 氧消毒 紫外 线 消 毒 等 ; 目 前 新 型 的 消毒 处 理 技 术 还 包 括 了 二 氧化 钛 光 催化 等 离子 体 组 合 工 艺 等 下 面对 这 几 种 饮 用 水杀菌 消毒方 法 进 行 简单 介 绍
维普资讯
饮用水 杀菌消毒技 术浅 谈
张轶 朱颖红 1 浙 江 工 商 大 学环 境 科 学 与 工 程 学 院 2 杭 州 中建 工 程 设 计 咨 询 有 限 公 司
、 、
能 力 ; 水 中悬浮 物对其 有较 大 影 响 细 菌 还 存在 复 活 现 象等
、 、



















水处理技术中电解法对微生物的杀菌机理研究

水处理技术中电解法对微生物的杀菌机理研究

水处理技术中电解法对微生物的杀菌机理研究电解法是水处理技术中一种常见的杀菌方法。

它利用电解池中的电场和化学反应来消除水中的微生物。

电解法的杀菌机理主要包括直接电解、电解产生氧化还原反应和电解生成活性氧三个方面。

直接电解是指电解法中直接通过电解池的电场作用产生的电流,通过电解的方式破坏微生物的细胞膜结构,从而达到杀菌的目的。

当电流通过水中的微生物时,会产生电导效应,导致微生物细胞内外的电位差增大,细胞膜的脂质双层被电解致破坏,细胞的正常功能受到破坏,最终导致微生物死亡。

电解产生氧化还原反应是指电解法中电解池中的阴极和阳极的电化学反应产生的氧化还原物质,对微生物起到杀菌作用。

阳极处的氧化反应产生的氧气和氯气具有一定的杀菌活性。

氯气能够进入微生物细胞内部,破坏微生物细胞膜上的脂质结构,进而导致微生物死亡。

氧气也能够通过产生过氧化物和活性氧离子等方式引起微生物细胞的氧化反应,使微生物蛋白质、核酸和细胞膜受到氧化破坏。

电解生成活性氧是指电解法中电解产生的活性氧分子对微生物起到杀菌作用。

活性氧可以通过电解水产生过氧化氢、臭氧和超氧阴离子等形式存在。

这些活性氧分子能够进入微生物细胞内部,进行氧化反应,破坏微生物细胞内的生物大分子结构,从而抑制微生物的正常代谢,并导致微生物的死亡。

电解法对微生物的杀菌机理的研究主要集中在研究电解对微生物细胞膜的作用以及电解产生氧化还原反应和活性氧在微生物杀菌过程中的作用。

近年来,随着电化学技术的不断发展,研究者们利用现代电化学中的纳米材料和电极材料,对电解法进行了深入研究。

研究发现,纳米材料能够增加电解反应的表面积,提高电解反应的效率,从而增强电解法对微生物的杀菌效果。

另外,研究还发现,电解法不仅对细菌、病毒等简单微生物有杀菌作用,对一些耐受强氧化剂的微生物也能起到一定的抑制作用。

总的来说,电解法通过直接电解、电解产生氧化还原反应和电解生成活性氧等方式来杀菌微生物。

了解电解法对微生物的杀菌机理,对优化电解法的工艺参数和提高电解法的杀菌效果具有重要意义。

水的杀菌方法

水的杀菌方法

水的杀菌方法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水杀菌方法:
1.煮沸:将水煮沸至100℃,并保持煮沸状态5分钟以上,这可以杀死大多数病原体,包括细菌、病毒和寄生虫等。

这是最常见的杀菌方法,也是最便宜、最有效的方法之一。

2.过滤:使用过滤器过滤水,可去除水中的杂质和细菌等。

但是,滤器无法去除病毒,因此需要使用其他方法。

3.紫外线辐射:使用紫外线灯辐射水,可杀死大多数细菌和病毒,但不能去除污染物。

4.氯消毒:将适量的氯添加到水中,可以有效杀死大多数病原体。

但氯也有一定的毒性,因此使用时需要注意浓度和使用时间。

5.臭氧消毒:将臭氧气体通过水中,可杀死大多数病原体和污染物。

但是,臭氧也具有一定的毒性,需要小心使用。

6.电解消毒:将电流通过水中,可产生一种杀菌剂,可有效杀死病原体。

但是,需要特殊的设备和专业的操作技能。

7.过氧化氢灭菌:通过向水中加入过氧化氢,可以杀死水中的病毒和细菌,并可有效降解水中的有机物质。

8.碳酸氢钠灭菌:通过将碳酸氢钠稀释溶液加入水中,可有效杀死水中的病毒和细螨。

需要注意的是,以上方法只能杀死大多数病原体,但不能保证完全杀死所有病原体。

同时,在使用这些方法时,也需要注意安全问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水杀菌技术
天然矿泉水厂建厂要求、矿泉水引水工艺、曝气工艺、过滤和消毒工艺、充气工艺、灌装工艺、洗瓶工艺、矿泉水工艺流程及其生产线、矿泉水检验与卫生管理、矿泉水的品质控制、日本矿泉水的生产工艺、矿泉水生产过程中的质量控制和措施
一、方法
1、本方法是不添加杀菌剂,而且有良好保存性的无菌矿泉水生产方法。

人们历来都在寻找甘甜可口的水,将各地有名气的水装入容器大量出售一般情况下,矿泉水取水和装瓶不在同一个地方,抽出的水放在水罐中。

从取水到装瓶这段时间内,细菌有可能繁殖滋生。

以前防止细菌的繁殖,都是在抽出的水中添加氟,这样将损害矿泉水的天然风味,同时残留的氟可能生成有害物质。

有人建议,在添加氟的情况下,可用活性炭进行再处理,但同样会影响矿泉水的天然风味。

所以,需要研究一种方法,既能有效的防止矿泉水从取水到装瓶这段时间内细菌的繁殖,又不须添加氟等杀菌剂。

2、将矿泉水抽出后,在12摄氏度以下冷却,或者在冷却的同时,用孔径0.45微米的滤膜过滤,然后再进行灭菌处理,在无菌条件下装入容器。

从底下抽出的矿泉水的温度一般在15---17摄氏度左右。

由于天然矿泉水来源的不同或在抽水过程中空气的混入等原因,使水中含有各种细菌。

根据本方法,抽出的矿泉水要冷却到12摄氏度以下,若能冷却到10摄氏度以下更好,冷却到5摄氏度以下更显著。

冷却是为了防止矿泉水滋生细菌。

其次,上述条件作为在该温度下矿泉水不冻结的条件。

矿泉水被从底下抽出后最好尽快的强制冷却。

冷却时可采用平板式冷却机进行冷却。

其次,按照本方法,最好将抽出的水用0.45微米的膜过滤,以除去矿泉水中存在的革兰氏阴性菌或不溶解物。

这样在灭菌处理前,能将有害微生物除去是最理想的。

所以,在冷却处理的同时,用滤膜进行过滤。

在用膜进行过滤时,最好保持工作压力1.0---2.0公斤,水流量5---12升/分,过滤的矿泉水的温度,必须维持在上述的范围。

膜可以使用市场上出售的微孔滤膜。

矿泉水在经过上述冷却处理和过滤后,在一定时间继续保持低温条件,再用常规方法进行灭菌处理,达到完全灭绝矿泉水中的杂菌,如使用高温加热灭菌方法。

要保持矿泉水的味道不变,须采用精密过滤的方法,可用孔径0.22微米以下的滤膜进行精密过滤。

这种方法可有效除去存在于矿泉水中的全部细菌,又能使矿泉水不变质并保持原味,从而达到与高温杀菌同样的灭菌效果。

3、下面通过实例加以说明:
实例一
从井水中抽出的矿泉水,用滤布过滤将异物除去后,用平板式冷却机冷却至5摄氏度。

经过上述冷却处理的矿泉水再用孔径0.45微米的滤膜进行精密过滤。

经过上述处理的矿泉水,用水槽车运送到装瓶工厂,存于该厂的贮水罐内,水抽出后到进入贮水罐这段时间内,以及在贮水罐内,水温仍要保持在12摄氏度以下。

矿泉水贮藏十二小时,用活性炭处理,通过孔径0.22微米的滤膜精密过滤,在100等级以下的净化无菌条件下,装入用合成树脂制成的瓶子中并加以密封,于
是就成为瓶装灭菌矿泉水了。

这样的矿泉水在常温下保存了十八个月。

饮用在常温下保存了十二个月的矿泉水,发现仍保持原有的风味。

实例二
从井中抽出的矿泉水,用滤布过滤将异物除去之后,用平板式冷却机冷却至5摄氏度。

将水放在贮水罐内,在矿泉水从抽出到存入水罐这段时间,以及在罐内贮存期间,使矿泉水水温仍保持在10摄氏度以下。

在贮水罐内贮藏约四个小时后,将矿泉水用活性炭处理,之后加热到85 摄氏度,装入合成树脂瓶内密封,并将容器上下颠倒,保持30秒,于是得到瓶装灭菌矿泉水。

这样的矿泉水可在常温下保存十八个月,饮用在常温下保存了十二个月的矿泉水,发现仍保持原有风味。

二、方法
瓶装矿泉水的生产方法:将0.01---5ppm臭氧溶解于矿泉水中,之后充添入容器内并密封。

矿泉水中含有钾、钙、钠、铁、磷、锌等元素的硬水,与一般饮用水的软水不同。

由于不进行添加氟的杀菌过程,所以矿泉水比软水的味道好。

根据食品法规定,矿泉水的杀菌方法有:以85摄氏度加热30分钟杀菌,或者采用与此效果相同的其它方法,有的也不需要杀菌。

在需要进行杀菌,制成灌装密封矿泉水产品时,通常采用加热灌装方法,以满足上述加热灭菌条件。

在许多情况下,矿泉水往往不经过滤处理而直接装入容器,所以常常含有有机物,使水有异味、臭味。

造成异味、臭味的的这种矿物质破坏了矿泉水原有的风味,降低其作为饮料水的价值。

即使进行了加热消毒,也未能除去造成异味、臭味的物质,从而未能解决这一问题。

本方法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方法,消除矿泉水中含有的异味、臭味等物质,生产出能保持良好风味的矿泉水的方法。

为达到上述目的制成密闭容器装矿泉水,要在矿泉水中添加0.01---5ppm的臭氧使之溶解,之后再将矿泉水装入容器中密封。

具有很强氧化能力的臭氧,使这种异味、臭味物质氧化,其结果使不良的异味、臭味消失。

由于矿泉水的类型不同,异味、臭味的含量不同,从而在矿泉水内添加臭氧的浓度也不一样。

即使异臭物质含量比较少的矿泉水,如果臭氧量添加不足0.01ppm,矿泉水的风味就不会改善。

对于异臭物质含量比较多的矿泉水,即使臭氧的浓度已超过一定量,也不能再改善矿泉水的风味。

臭氧是一种危险的物质,如果添加大量的臭氧,相应的会给处理工作带来麻烦,所以应该避免臭氧的浓度超过限量值。

为了向矿泉水中添加臭氧并使之溶解,用臭氧发生装置制造臭氧,用起泡法注入矿泉水。

臭氧对微生物有很强的杀菌力,所以在矿泉水中可以充分杀灭其中的卫生物。

因此可以省略以前为了杀菌而加热瓶装的工序,在常温下就可以瓶装了。

三、方法
以往对装矿泉水用的PET等制成的塑料瓶,用过氧化氢水等杀菌剂将瓶子内外进行杀菌处理,杀菌剂会残留在瓶子上,有害饮水者的健康。

为了解决这些问题,
提出了各种办法,其中有干燥方法,即将附在瓶子上的残留物清洗除去;再一种方法,在喷杀菌剂之后,喷洒清洗液,其缺点是杀菌剂不好清除,工作过程很复杂。

本方法的工作流程是:将塑料瓶和瓶盖分别在特定条件下,进行湿热和热加工处理,将经过孔径0.22微米以下滤膜过滤的矿泉水,在100等级的灭菌条件下瓶装,即可有效的解决上述问题。

首先,将瓶子和瓶盖分别在相当于70摄氏度保持10秒的条件下,进行湿热加热杀菌。

所谓相当于70摄氏度温度下保持10秒钟的条件,可由下式得出:
logy=1-(x-70)/10
式中的x为瓶子和瓶盖内壁的温度,y为保持时间。

一般说来,塑料瓶和瓶盖的耐热温度较底,若在这样的杀菌条件下,它们不变形又能有效的杀菌,这样是理想的。

其次,若杀菌温度达不到70摄氏度,或者相当于在此温度下,保持不了10秒的条件下,则不能达到充分的灭菌效果。

进行瓶子的湿热杀菌的具体方法是:将PET瓶瓶口向下放置,将注热水的瓶嘴从瓶口插入瓶内喷到瓶底的内壁上,然后热水顺着侧壁,再从瓶口流出,这样使瓶子内壁的温度升至杀菌温度。

在将热水喷入瓶内时,要注意使注热水喷嘴的前端不要接触从瓶底流向侧壁再流下来的热水,使注热水喷嘴的前端避免受到污染,而且能保证热水的给定热量在热水从瓶底向侧壁流动过程中可有效利用,使之达到杀菌温度。

瓶盖的灭菌,可以采用同样的注热水洗内壁的方法,也可通过热水使其接触蒸汽或热风的方法。

例如金属瓶盖,应使其接触蒸汽,使它在3---15秒通过温度95---1000摄氏度的蒸汽管以达到杀菌的目的。

为了进一步提高杀菌效率,在用热水使瓶子和盖子的内壁温度达到杀菌温度的同时,将瓶子知盖子的外壁也加热.,从瓶子的上方和左右方向喷淋热水效果较好,用这种方法容易控制温度,在保持瓶子不变形这一点上,比用蒸汽和风好.对瓶盖出可用同样方法。

在不用热水而用蒸汽的场合,可用0.2-0.5kg/cm2(计示压力)的蒸汽,喷射瓶子的外壁3-15秒。

在使用热风的场合,可使用80-100°C的热风喷射瓶子的外壁3-15秒种。

本方法的水处理和灌装内容参见《日本瓶装矿泉水的生法》。

水源(水质的好坏很重要)→石英砂过滤器过滤→活性炭过滤器过滤→精密过滤器过滤(多层过滤网组成的)→臭氧消毒→矿泉水。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