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新教材)新湘教版高中地理必修第一册同步课件:地球的演化

合集下载

【新教材】湘教版地理必修第一册 :第一章 第四节 地球的演化 课件

【新教材】湘教版地理必修第一册 :第一章 第四节 地球的演化 课件

26
探究一
探究二
当堂检测
2.大气层的演变 (1)原始大气:主要成分是二氧化碳、一氧化碳、甲烷和氨,缺少 氧气。 (2)现代大气:主要成分是氮气和氧气。 (3)演变原因:植物通过光合作用,吸收二氧化碳,释放氧气。因此 地球上生命的出现和演化与大气中氧气的增多密不可分。
3.生物的演化 科学家对全球各地的地层和古生物化石进行了对比研究,发现地 球演化呈现明显的阶段性。生物的演化呈现出从低级到高级、从 简单向复杂进化的特征。如下为不同地质年代的生物演化表:
提示:死亡后遗体迅速被沉积物掩埋,后来经石化而形成。
5
自主预习
自我检测
二、地球的演化史 地质年代:地壳中不同地质时代地层的具体形成时间和顺序。 根据地层顺序、生物演化阶段、地壳运动和岩石年龄等将地球 历史划分为冥古宙、太古宙、元古宙和显生宙。宙下分出代,代下 分出纪。 1.前寒武纪 (1)时间:古生代寒武纪以前,大约经历了40亿年。 (2)划分:冥古宙、太古宙、元古宙。 (3)冥古宙:初生地球阶段。
18
探究一
探究二
当堂检测
2.化石在地质学上有着重要的意义 (1)有些化石,其特征显著、延续时间较短而分布范围较广,并且 数量多而较易发现,常常可以作为划分对比地层的重要依据。这些 化石被称为标准化石。 (2)不同的生物或生物组合中,有些对生活环境、生存的自然地理 条件有较严格的要求。根据这些生物所形成的化石往往可以相当 准确地推断出当时各地的环境条件。这种化石被视为指相化石。 以上两种化石也可以笼统称为标志化石。 (3)在地层学中可以用来作为划分最小地层单位的生物带的依据 的化石称为带化石。 (4)有些化石延续时间很长,被称为持久化石,相关的生物叫作进 化缓慢型生物。
珊瑚等;中期,出现脊椎动物——鱼类;后期,演化成两栖类,动物从海

第1章 第4节 地球的演化 课件-湘教版(2019)必修一高中地理

第1章 第4节 地球的演化 课件-湘教版(2019)必修一高中地理
下面的结构图表示:
在掌握生物进化与环境演变简史中,应重点抓住以下几条线索:
(1)时间变化:前寒武纪→古生代→中生代→新生代。
(2)动物演化:动物孕育、萌芽和发展的初期阶段→海生无脊椎 动物时代→鱼类时代→两栖动物时代→爬行动物时代→哺乳 动物时代→人类时代。
(3)植物变化:海生藻类时代→陆上蕨类植物时代→裸子植物时 代→被子植物时代。
阶段
演化特点
环境变迁 地壳运动剧烈,晚期出现若干大片陆地
①海水中的□12 __生__命____活动明显增强; ②除出现
元古宙
生命发展 了单细胞生物外,还出现了藻类、海绵等低等的□13
_多__细__胞___生物
3.显生宙
(1)时间范围:□14 _寒__武__纪___以来的时期,包括古生代、中生代和新生
确的人地协调观。
体长十几米的蜥脚类恐龙正昂起长长的脖子,漫不经心地吞食 高处的树叶;个体较小的食草恐龙在草丛中咀嚼着低矮植物 的叶片;一只体长1米左右,身披绒毛,前肢很短而后肢较 长的兽脚类恐龙,甩动两条强劲有力的后腿,疾奔几步,追 上一只拼命逃跑的蜥蜴,将其一口吞下;身材很小的哺乳动 物捕食着各种昆虫……
的炭化作用等石化作用才能形成化石。
2.生物演化与化石应用 (1)运用序列法记忆灭绝的生物种类
(2)巧用化石判断地层
理论依据
生物总是从低级向高级、由简单向复杂不断进化的,而且演化 的过程又是不可逆的,即每一个生物种属在地球上只能出现一 次,灭绝之后就不再重复出现
一定种类的生物总同种属的化石群
(3)演化过程
阶段
演化特点
冥古宙 _初__生__地__球___阶段,地球经历了复杂而有序的发育与变化
①深浅多变的广阔海洋,没有宽广的大陆; ②岩浆

地理湘教版(2019)必修一1.4地球的形成与演化(共41张ppt)

地理湘教版(2019)必修一1.4地球的形成与演化(共41张ppt)
第一单元 从宇宙看地球
第二节 地球的形成与演化
地球诞生已有46亿年之久,一直以来,人类对地球形 成和演化的研究乐此不疲。
科学家是通过地层和化石来推测地球的形成和演化的。
学习目标
1、结合实例,了解地层和化石在研究地球演化中的作用。
2、根据地质年代表说出主要地质年代的大致时间和主要事件,了解 地球的演化简史。
古生代 ——远古生物时代
5.41亿年前
古生代
2.52 亿年前
①古生代:地壳发生剧烈变动,中后期陆地面积大大增加;早 期海生无脊椎动物繁盛,中期出现脊椎动物,后期两栖类动物 出现;中后期陆地出现大片植物,特别是蕨类植物 繁生;后期 是重要的造煤时期;末期,发生了地球历史上最大的灭绝事件。
显生宙指寒武纪以来的时期。显生宙依次划分为古生代、中生代和新生代。
(二)地质年代表 ( 二 ) 地 质 年 代 表
用来描述地球历史事件发生早 晚或先后顺序的时间单位,叫 地质年代。 根据地质年代先后顺序,把地 球历史上的重大地质事件编成 时间顺序表,叫作地质年代表。
2.前寒武纪 (1)时间范围:古生代寒武纪以前,大约经历了40亿年的时间。 (2)阶段划分:按早晚顺序划分为冥古宙、太古宙、元古宙。
A.古生代 B.中生代
C.元古代
D.新生代
3.随着环境变迁,生物在不断演化。新生代时期生物发展阶段进入( B)
A.爬行动物时代
B.哺乳动物时代
C.海生藻类时代
D.裸子植物时代
二、地球的形成与演化简史
1、原始地球:地球起源于46亿年前 原始太阳星云,逐渐演化形成地球。
地球形成初期温度很 高,表面覆盖岩浆
3、大气圈:广泛发生 的火山喷发,释放出水 蒸气和二氧化碳等气体, 形成原始大气圈。

高中地理湘教版(2019)必修一1.4地球的演化(共27张ppt)

高中地理湘教版(2019)必修一1.4地球的演化(共27张ppt)
期是重要的造煤时期
2.演化历程
(2)显生宙
• 陆地面积空前扩大,环太平洋地 带地壳运动剧烈,形成高大山系
中生代
2.演化历程
(2)显生宙
中生代
• 爬行动物盛行,恐龙繁生,出现始祖鸟。裸子植物迅速发展,苏铁纲、 银杏纲、松杉纲等植物为主要代表;末期,恐龙灭绝。
• 形成丰富的金属矿产,也是一个重要的造煤期。
确定地层顺序和地质年代的方法
(3)根据化石确定地层顺序和地质年代













二、地球的演化史
1.地质年代
(1)概念:地壳中不同地质时代地层的具体形成时间和顺序。 (2)具体划分:按宙、代、纪等时间单位进行编年。
地球的演化史
2.演化历程
(1)前寒武纪 ①时间:指古生代寒武纪以前的时期,大约经历了40亿年。 ②划分:按照早晚顺序,依次为冥古宙、太古宙、元古宙。
生物进化与环境演变简史
③植物变化:海生藻类时代→陆上孢子植物时代→裸子植物时代→被子植 物时代。
课堂 小结
③矿产形成
地质史上重要的成矿时期
说明
前寒武纪 铁矿成矿期
大量的铁等矿藏出现在这一时期的地层中
古生代后期 和中生代
中生代和新 生代
煤炭成矿期
煤炭是地质历史上的森林被埋藏到地下深处,经过复杂的转化 过程形成的。古生代中后期蕨类植物繁生,中生代裸子植物繁 荣,陆地上出现了大片郁郁葱葱的森林,其中有一部分受地壳 运动的影响,被埋藏到地下形成了煤炭
2.演化历程
(2)显生宙
• 发生大规模的造山运动,形成 现代地貌格局及海陆分布
新生代

地球的演化 课件 高一上学期地理湘教版(2019)必修第一册

地球的演化 课件 高一上学期地理湘教版(2019)必修第一册
强调它的时代概念。
根据地层组成物质的性质和化石特征,可以追溯地层沉积时 的环境特征。
• 红色岩层指示氧化环境
• 珊瑚环境指示清澈温暖的 浅海环境
• 氧化环境是地表氧化还 原环境类型之一,指富
含游离氧和其他强氧化 剂,氧化还原电位(Eh) 比较高的环境。
教材P30活动
1辽宁南部近8 000—1 000年来, 气候由冷变暖,由干到湿。
1.按由老到新的年代顺序,下列排序正确的是( B) A.蕨类植物—被子植物—裸子植物 B.三叶虫—鱼类—恐龙 C.新生代—中生代—古生代 D.哺乳动物—爬行动物—两栖动物 2.人类出现于(D ) A.太古宙B.古生代 C.中生代 D.新生代
【课堂小结】

前 寒 武 纪
原核生物出现,缓慢进化 出真核生物和多细胞生物
太古宙
元古宙
(1)地球上是一片深浅多变的广阔 海洋,没有宽广的大陆。 (2)岩浆活动剧烈,火山喷发频繁, 太古宙是形成铁矿的重要时代。 (3)太古宙中期出现最原始的生物。
(1)现在陆地的位置任大部分被 海洋占据;晚期,出现了若干大 片陆地。 (2)地壳运动剧烈。 (3)从单细胞到多细胞,从原核 生物到真核生物,标志着地球进 入了一个生命大发展阶段。
晚古生代:脊椎动物发展,出现 两栖类、爬行动物、裸子植物
地球的 演化历

早古生代:海洋无脊椎动物繁盛, 出现低等陆生植物
古生代中期鱼类复原图
中生代
海陆变化:陆地面积空前扩大 地壳运动:环太平洋地带地壳运动剧烈,形成高 大山系,也带来了丰富的金属矿产 动物变化:爬行动物盛行,后来空中出现了始祖 鸟,爬行动物的一支开始向鸟类发展 植物变化:裸子植物迅速发展,苏铁纲,银杏纲, 松杉纲等植物是主要的代表植物 矿产:中生代也是一个重要的造煤时期 生物灭绝:末期恐龙从地球上突然销声匿迹,海 洋中50%以上的无脊椎动物种类灭绝

1.4 地球的演化-高一地理课件(湘教版2019必修第一册)

1.4 地球的演化-高一地理课件(湘教版2019必修第一册)
地质年代表:将按时代早晚顺序把 地质年代进行编年形成地质年代表。
宙>代>纪
显生宙顺口溜:
新生包含四新古,中生白垩侏罗三, 古生二叠石炭泥,志留奥陶寒武纪。
前寒武纪
指古生代寒武纪以前的时期,大约 经历了40亿年。 按时间早晚顺序,前寒武纪依次划 分为冥古宙、太古宙、元古宙。
前寒武纪
地球上是一片深浅多变的广阔海洋,没有宽广的大陆。岩浆活
显生宙
海陆分布:
中后期,陆地面积大大增加,欧亚大陆和北美大陆的雏 形基本形成,我国东北、华北抬升成陆地。
地壳活动:
古 地壳发生剧烈变动的时期,许多地方反复上升和下沉。
生 代
生物演化: 早期,海生无脊椎动物空间繁盛(三叶虫、珊瑚);
中期,出现了脊椎动物(鱼类);后期,两栖类。
中后期,蕨类植物繁盛。
年代特点: 后期,重要的造煤期;地球史上最大的灭绝事件。
研究意 人类利用地层中保存下来的化石,通过分析来确定地层的时 义 代和顺序
三叶虫化石
大羽羊齿化石
古生代地层
恐龙化石 中生代地层
地层的特点
具有明显的层理构造,一般情况下,岩层上部新下部老;
学 常含有化石

需 不同时代的地层一般含有不同的化石,相同时代的地层往往保存着相
要 加
同或近似的化石。因此,根据地层中保存的化石,来确定地层的时代
显生宙
海陆分布:
陆地面积空前扩大。
地壳活动:
环太平洋地带地壳运动剧烈,形成高大山系。
中 生
生物演化:
代 爬行动物盛行(恐龙);爬行动物一支向鸟类发展
(始祖鸟);裸子植物迅速发展(苏铁纲、银杏纲、
松山纲)。
年代特点:
重要的造煤期;恐龙灭绝,50%以上的无脊椎动物种类 灭绝。

高中地理湘教版(2019)必修一1.4地球的演化(共37张ppt).ppt

高中地理湘教版(2019)必修一1.4地球的演化(共37张ppt).ppt
➢第 四 纪 出 现 了 人 类 , 这是生物演化史上的 重大飞跃。
原始人类
➢ 第四纪进入地质历史上最新 的一次大冰期,称为第四纪 大冰期。第四纪大冰期来临 时,气候变冷,陆地上冰川 覆盖面积增大,海面下降100 多米,许多大陆架变成了大 陆间人和动物来往的通道。
总结:
生物进化是一个复杂的过程
由简单到复杂 由海生到陆生 由低级到高级
古生代末期,发生了地球历史上最大的 灭绝事件,60%以上的海生无脊椎动物 种类灭绝了,脊椎动物中的原始鱼类和 古老的两栖类也全部灭绝,蕨类植物明 显衰退。
2.中生代
➢陆地面积空前扩大。环 太平洋地带地壳运动剧 烈,形成高大山系,也 带来了丰富的金属矿产。
银杏 中生代也是一个重要的造煤时期
裸子植物迅速发展
活动
AETINIT Y
材料:植物孢粉是植物在繁殖期间撤出的孢子和花粉的总称。当孢粉离开 母体撒落在地面,就会被一层层地掩埋在土层或泥炭层中。孢粉数量巨大 (例如,一棵山毛榉树一年可撒出4亿粒花粉),在与空气隔绝的情况下, 一部分孢粉可长期存留下来。因而,可根据孢粉的形态来判别母体植物的 种属,这成为推测地质时期植被及其相应气候的依据。
A.温暖广阔的浅海环境 B.寒冷干燥的寒带荒漠 C.湿热茂密的森林地区 D.河湖众多的温带平原
A 3.科学研究发现,青藏高原上有腕足动物化石( )
A.说明青藏高原在地质历史时期曾经是海洋 B.通过该化石不能确定海洋的地质年代 C.通过该化石可以确定青藏高原的海拔高度 D.通过该化石可以确定青藏高原的地层厚度
湿
大家发现没有?
第四纪以来,绝大多数时间的气候比现在寒冷,但从 整个地质时期来看,绝大多数时间的气候比现在温暖。
观察这些规律有什么意义呢?

湘教版必修1第一章 地球的演化ppt

湘教版必修1第一章 地球的演化ppt

地球的演化史
——The evolution of the earth
……
……
Hale Waihona Puke 地球历史与地质年代表 Representation of e-history and geological years
• 科学家对全球各地的地层和古生物化 石进行了对比研究,发现地球演化呈
现明显的阶段性
• 根据地层顺序、生物演化阶段、地壳 运动、岩石年龄等,科学家把漫长的
01
• 地层是具有时间顺序的层状岩石 • 地层是地壳上部呈带状展布的层状岩石或堆积物。一般先沉积的层在下,后
沉积的层在上;在沉积岩的形成过程中,有些生物的遗体或遗迹会在沉积物 中保存下来,形成化石,所以同一时代的地层往往含有相同或者相似的化石,
可以说地层是记录地球历史的“书页”。
……
……
地球岩层(沉积岩)与地球历史 Earth strata and earth history
01
• 沉积岩有明显层理,代表类岩石包括石灰岩、砂岩、页岩等
• 沉积岩可能含有化石,所含有的矿产占全部世界80%
……
……
化石研究与古地球环境 Fossil study and Paleo environment
02
• 生物总是从低级向高级、从简单向复杂进化的,因此,越古老的地层含有
越低级、越简单生物的化石。例如:含三叶虫、大羽羊齿化石的,为 古生代地层;含恐龙化石的,为中生代化石。
地球历史按照宙、代、纪等时间单位, 进行系统性地编年,这就是地质年代 表。
03
前寒武纪
Precambrian period
……
……
前寒武纪是自地球诞生到距今5.41亿年的漫长时期,包括 了冥古宙、太古宙和元古宙,约占地球历史的90% 在此期间,地球的大气层、海洋和陆地慢慢形成,地球也 从一个毫无生机的星球变成多种原始生命的家园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③出现了始__祖 ___鸟__ 纲等植物是主 以上的_无__脊__椎__
要代表植物 动物种类灭绝
(3)新生代:
造山运动 海陆格局
发生一次规
模巨大的造 山运动,形 成现代高山
现代地貌格局 及__海___陆__分__布___ 形成
气候特点
生物演变
①_哺__乳__动物和_被__子__
第四纪大冰 植物大发展; 期,气候_变__冷__ ②出现了灵长类;
答案:B
3.下列地质年代中不属于中生代的是
A.三叠纪
B.侏罗纪
C.二叠纪
D.白垩纪
解析:二叠纪属于古生代。
答案:C
()
问题探究二 地球的演化历程是怎样的重难考点 [思考探究]
燕子石,又叫多福石,学名叫三叶虫 化石。在其形成进程中,三叶虫的一部分 形成化石,这一部分化石头鞍弯曲如弓, 两弓刺大于身一倍,两弓如翼而融为一体, 身小如雨燕而得名,石玩者又称它为“飞上天石”。
①深浅多变的广阔海洋,没有宽广的大陆; 地质环境 ②_岩__浆__活动剧烈,火山喷发频繁;
太古宙
③是形成铁矿的重要时代
生物பைடு நூலகம்化
①早期:没有生命现象; ②中期:出现最原始的生物
环境变迁 地壳运动剧烈,晚期出现若干大片_陆__地__
元古宙
生命发展
①海水中的生命活动明显_加__强__ ; ②出现了_藻__类__、海绵等低等的多细胞生物
第四节 地球的演化
新课标要求:运用地质年代表等资料,简要描述地球的演化过程。
[自读教材·填要点] 一、地层和化石 1.地层 (1)概念:地壳上部呈带状展布的层状岩石或堆积物。 (2)意义:地层是记录地球历史的“书页”。
2.化石 (1)概念:在地层中保存有不同时代的生物遗体或遗迹,这 是 环境变化 的物质凭证。 (2)类型:①多数是古生物的遗体;②少数是古生物活动的 遗迹。 (3)特征:不同时代的地层一般含有 不同 的化石,而相同时 代的地层往往保存着相同 或近似 的化石。 (4)作用:①确定地层的 时代 和 顺序 ;②追溯地层沉积时 的 环境特征 。
(三)显生宙 1.时段:指寒武纪以来的时期。 2.生物特征:生物逐渐向较 高级 的发展阶段进化,动物已 具有外壳和清晰的骨骼结构。
3.演化过程 (1)古生代:
地质环境 变迁
早期 中期
生物进化 中后期
末期
部分鱼类逐渐
地壳剧烈变 动:反复上 升和下沉→ _欧__亚__大陆和 _形北__基美__本大形陆成雏
海___生__无__ _脊__椎__动 物空前 繁盛
出现了 脊椎动 物——
_鱼__类__
演化为_两__栖__类;60%以上的_海__生__
动物从______ _无___脊__椎__动物种类
向海_洋____发陆展地; 后期是重要的
灭和绝古,老原的始_两___栖_鱼___类_类_
造煤时期
全部灭绝,蕨类 植物明显衰退
[探究] 我国地质和古生物科技工作者,曾多次在喜马拉雅山 山坡上找到珊瑚化石,请由此推测喜马拉雅山地区的古地理环境。
提示:很久以前喜马拉雅山地区曾为温暖浅海环境,后来由 于地壳的运动,海洋变为陆地。
[系统认知] 1.古生物成为化石的形成条件 (1)生物本身必须具有硬壳、骨骼等不易遭受氧化或腐烂的硬 体部分。 (2)生物死后其尸体必须尽快地被沉积物所掩埋,以免氧化腐 烂或遭受其他破坏。 (3)掩埋后的生物遗体必须经过长时间的填充,置换或升溜等 石化作用才能形成化石。
陆地上_____植物繁生
时间
(2)中生代:
环境演变
动物演变
植物演变 中生代末期
陆地面积空前 _扩__大__; _环__太__ _平__洋__地带地壳 运动剧烈,形成 高大山系,也
带来了丰富的
金属矿产
裸子 _____植物迅速
①_恐__龙__突然销
①_爬__行__动物盛行; 发展,苏铁纲、声匿迹;
②恐龙繁生; 银杏纲、松杉 ②海洋中50%
[集训冲关]
1.化石常存在于下列哪类岩石中
()
A.沉积岩
B.岩浆岩
C.变质岩
D.花岗岩
解析:化石是在沉积岩的形成过程中,有些生物的遗体或遗
迹在沉积物中保存下来的。
答案:A
2.科学家对全球各地的地层和古生物化石进行对比研究,发现
地球演化呈现明显的
()
A.整体性
B.阶段性
C.差异性
D.区域性
解析:研究不同地层及其所包含的化石,发现不同时期主要 生命形式的特点及其变化不同,说明地球演化呈现明显的阶 段性。
③出现了_人__类__
[知识勾连·成体系]
问题探究一 如何识别地层和化石基础考点 [思考探究]
珊瑚礁是指珊瑚群体死后其遗骸构成的岩体,珊瑚礁的主体 是由珊瑚虫组成的,珊瑚虫是海洋中的一种腔肠动物,在生长过 程中能吸收海水中的钙和二氧化碳,然后分泌出石灰石,变为自 己生存的外壳。这些石灰石经过以后的压实、石化,形成岛屿和 礁石,也就是珊瑚礁。珊瑚一般要生长在水温 22~30 ℃且有一 定盐度的海水中,同时其光合作用还要求有充分的光照。
方 掌握化石出现的顺序和生物演化的规律,确定地层的新 法 老关系和相对应的地质年代
(3)借助化石推测地理环境: 在一定的环境中,生活着一定的生物群,在生物体上会留下 自然的烙印。这样,利用生物化石可以恢复生物的生活时代和古 地理环境。例如:在温暖广阔的浅海环境中,可以形成由珊瑚礁 组成的石灰岩;在湿热的森林茂密地区,可以形成有丰富植物化 石的含煤地层等。
二、地球的演化史 (一)地质年代 1.概念:地壳中不同地质时代地层的具体形成时间和顺序。 2.划分依据:地层顺序、生物演化阶段、地壳运动和岩石 年龄。 3.划分单位: 宙 →代→ 纪 。
(二)前寒武纪 1.时间:指古生代寒武纪以前的时期,大约经历了40亿年。 2.演化过程
阶段
演化特点
冥古宙 _初__生__地 ___球__阶段,地球经历了复杂而有序的发育与变化
[问题设计] 1.从“区域认知”的角度分析三叶虫生活的地理环境特征 及在地球上灭绝的时间。 提示:三叶虫生活在早古生代温暖的海水里。在地球上灭绝 的时间是古生代末期。 2.运用“综合思维”分析形成燕子石的岩层属于哪类岩 石?在其形成过程中,地球表层的发展主要有哪些过程? 提示:沉积岩。在燕子石形成的过程中,地球表层经历了地 层的沉降和沉积过程。
2.生物演化与化石应用 (1)运用序列法记忆灭绝的生物种类:
(2)巧用化石判断地层:
生物总是从低级到高级、由简单到复杂不断进化的,而
理 论
且演化的过程又是不可逆的,即每一个生物种属在地球 上只能出现一次,灭绝之后就不再重复出现

据 一定种类的生物总是埋藏在一定时代的地层里,而不同
时代的地层里往往含有不同种属的化石群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