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生不良视力原因分析及防治对策

合集下载

中小学生近视因素及预防与对策

中小学生近视因素及预防与对策

中小学生近视因素及预防与对策冯玮近年来,我国中小学生近视发生率呈上升趋势,并且随着年龄增长有明显增加。

党中央、国务院领导对儿童眼健康问题高度重视,习主席对青少年视力健康指示“共同呵护好孩子的眼睛,让他们拥有一个光明的未来”。

近日,国家卫健委妇幼司会同教育部体卫艺司、国家体育总局青少年体育司研究制定了《关于加强儿童青少年近视防控的指导意见》。

健康促进学校要求学校、社区和家庭需要建立良好的合作机制,使得健康促进机制有一个系统的外部环境,全面的监管、督促、提高学生健康的水平。

创建健康促进学校有一项重要的指标就是近视眼的防控。

因此,本文将结合近年来国内外的文献就中小学生近视成因以及对策分析进行研究。

近视是屈光不正的一种类型,指眼球在调节静止的状态下,来自5m以外的平行光线经过眼的屈光后,其焦点落在视网膜前,不能准确地在视网膜上形成清晰的像。

通过探讨中小学生近视形成的各种因素,可以有效预防中小学生近视的发生,降低近视的发生率;对于近视的防控具有重要意义。

1 中小学生近视发病率我国是近视发病率较高的国家,根据多年的学校体检的数据来看,青少年近视发病率高中生高于初中生,初中生高于小学生。

无锡和其它地方一样,近视发生率随着年龄增长有明显增加。

无锡一知名小学视力低下全校达53.11%;一年级视力低下是36.07%,六年级高达73.12%。

高中一般都高达90%左右。

2 中小学生近视形成的相关因素2.1 近视形成与户外活动的关系最近国内外流行病学研究表明,增加户外活动时间有助于预防近视,Jones-Jordan 等选取美国高校 835 名青少年作为研究对象,记录每周的户外活动时间,持续时间为 1 年,发现户外活动与近视形成呈负相关。

户外运动能促进眼部运动,减少集中用眼时间。

我们自己周围的小孩子也有这种例子,喜欢运动的孩子戴眼镜的少。

所以每天一定时候的户外活动有助于降低学生近视率,而且是越小越明显。

2.2 近视与遗传因素的关系有研究表明,近视的形成与父母的一方或双方有一定的遗传关系。

中小学生视力下降的影响因素、预防及治疗

中小学生视力下降的影响因素、预防及治疗

中小学生视力下降的影响因素、预防及治疗目前我国青少年中近视患病率已是世界上最高的国家之一。

在我国的中小学生中,绝大部分远视力下降的原因是由于近视,而非疾病。

连续五年的视力状况动态观察表明,中小学生远视力低下率总体呈上升趋势,随学习阶段的升高而上升,其远视力低下的程度也随着加重加深,高中生更为明显[1]。

远视力低下率虽不能完全等同近视患病率,但仍是估算近视患病率很有意义的资料[2]。

近视是指眼在调节静止状态下,平行光经眼屈光系统的折射后,聚焦在视网膜之前,即:远距离物体不能清晰地在视网膜上成像,这种屈光状态称为近视眼。

近视的分类方法较多,其中原发性近视分为单纯性与病理性。

青少年近视大多为单纯性近视。

近年来,青少年近视不仅发病年龄提前,发病率增高,而且发病后呈进展趋势,已经成为严重的公共卫生问题。

作为眼科工作者,向社会和家长宣传普及近视眼形成的影响因素,预防及治疗方法,减少中小学生视力下降的比例,具有义不容辞的责任。

1.近视眼形成的主要原因1.1遗传因素:大量研究表明遗传因素与近视的发生有明显关系,近视组的家族史比率明显高于正常组[3]。

近视有一定遗传性,主要指高度近视,度数在600屈光度以上者,而轻中度近视遗传性不明显[4]。

1.2近距离工作学习:1.2.1不良的读写习惯。

近视形成的第一步也是比较关键的一点,就是近距离用眼的调节疲劳。

正确的读写距离应为30cm,20-30cm为较近距离,10-20cm为近距离,小于10cm为超近距离。

调查发现青少年视力下降率与读写距离呈反比关系,读写距离在30cm以上者近视率最低,超近距离读写者视力下降率能高达31.9%-78.9%[5]。

而现在的青少年从幼儿时期就过早的开始读书、写字,但幼儿老师对他们的姿势没有足够重视,养成了不正确的读写姿势,进入小学,继续不正确的读写姿势,随着课业的加重,有的近距离伏案读书,有的歪头斜身写字,甚至有些躺着看书学习,这些坏习惯导致了视疲劳,形成假性近视,时间长了逐渐过度为真性近视。

中小学生视力下降的原因分析以及对策探究

中小学生视力下降的原因分析以及对策探究

中小学生视力下降的原因分析以及对策探究随着科技的发展和社会生活的改变,中小学生的视力问题成为一个越来越普遍的现象。

据统计,我国中小学生的视力不良率呈逐年上升之势,已经成为一种趋势。

视力问题不仅影响了学生的学习和生活质量,还可能对其未来的健康产生不良影响。

进一步了解中小学生视力下降的原因,并采取相应对策是非常必要的。

本文将分析中小学生视力下降的原因,并探究相应的对策。

1. 长时间使用电子设备随着电子产品的普及,中小学生长时间使用手机、平板电脑等电子设备已经成为常态。

这些电子设备的屏幕较小,且会散发出有害蓝光,长时间使用会导致视力疲劳、干涩等问题,严重影响视力健康。

2. 阅读姿势不正确由于大多数中小学生学习时常常对着书本低头,导致颈椎和眼睛受到不良影响。

尤其是在不规范的阅读环境下,很容易导致近视的产生。

3. 缺乏户外活动中小学生学习负担重、户外活动时间不足,也是导致视力下降的原因之一。

户外活动不仅可以丰富学生的视觉感受,还可以有效缓解长时间用眼的疲劳。

4. 饮食习惯不良中小学生对零食的偏爱,导致营养摄入不均衡,眼部所需的营养物质摄入不足,是导致视力下降的一个重要原因。

5. 遗传因素家族遗传因素也是中小学生视力下降的一个重要原因。

如果家中有近视、弱视等遗传病史,中小学生自身患上视力问题的概率也较高。

二、中小学生视力下降的对策探究1. 合理安排使用电子设备的时间学校和家长应当合理安排学生使用电子设备的时间,不要过度依赖电子产品,尤其是在晚上对着屏幕的时间应当限制,以免影响视力健康。

2. 规范学生阅读姿势学校应当重视学生的阅读姿势,规范学生的阅读环境,让学生始终保持良好的阅读习惯,减少对眼睛的刺激。

3. 加强户外活动学校应当着力加强体育课和户外活动的时间安排,鼓励学生进行户外活动,丰富视觉感受,缓解用眼疲劳。

4. 加强营养教育学校和家长应当加强对学生的营养教育,倡导健康饮食,少吃油腻食品和零食,保证学生摄入足够的营养物质。

青少年近视防控存在问题及对策建议(一)

青少年近视防控存在问题及对策建议(一)

青少年近视防控存在问题及对策建议(一)青少年近视防控存在问题及对策建议问题的出现随着科技的发展,青少年每天面对手机、电脑等电子产品的时间越来越长,长时间的近距离用眼不仅会导致近视,还会出现眼疲劳、头痛等问题。

加之现代生活的节奏快,学生的学习负担逐年增加,精神压力也越来越大,因此青少年近视成为现代社会中不可忽视的问题。

缺乏科学防控青少年近视防控方面存在诸多问题,如学校缺乏科学的运动及眼保健操课程,知识普及不够等,这些都导致学生对近视的认识不足,缺少相应的防控知识。

科学防控建议为了更好地预防青少年近视,我们可以从以下方面着手:1.加强学生运动量,学校应将体育课纳入日常课程,设置合理的户外活动和运动时间。

2.开设眼保健操课程,学校可以邀请专业人员授课,让学生学会如何放松眼部肌肉,预防近视的发生。

3.增加近视防控知识普及,学校可以定期开展近视防控知识讲座,宣传眼保健知识,增强学生的预防意识。

4.限制使用电子产品时间,学校和家长应该共同监督学生的使用电子产品时间,保证学生的视力健康。

总结青少年近视防控已成为现代社会亟需解决的问题,我们应该采取科学的措施进行防控,让学生养成良好的生活和学习习惯,保持健康的视力。

5.系统化眼保健培训,学校应该为教师和保健员提供眼保健知识培训,让他们掌握科学的眼保健知识,将知识传递给学生。

6.检查配镜制度,学校应该建立学生视力健康档案,对学生进行视力检查,及时了解眼部情况,并根据需要及时配发眼镜。

7.加强学生的自我管理,学校和家长应该共同引导学生,让他们认识到眼部健康的重要性,并养成定期进行眼保健的好习惯。

以上这些都是青少年近视防控的有效对策,只有把这些方面做好,才能更好地保护学生的视力健康,让他们更好地成长。

儿童青少年视力健康问题的预防与干预策略

儿童青少年视力健康问题的预防与干预策略

儿童青少年视力健康问题的预防与干预策略在当今社会,儿童青少年的视力健康问题日益凸显,成为了家长和社会广泛关注的焦点。

近视、远视、散光等视力问题不仅影响孩子们的学习和生活质量,还可能对他们的未来发展产生长期的影响。

因此,采取有效的预防与干预策略显得尤为重要。

首先,我们来了解一下影响儿童青少年视力健康的主要因素。

电子设备的过度使用是一个重要的原因。

如今,孩子们过早地接触手机、平板电脑、电视等电子设备,长时间盯着屏幕,眼睛得不到充分的休息。

此外,不良的用眼习惯也是一大“元凶”。

比如,看书、写字时姿势不正确,眼睛距离书本太近;在光线过强或过弱的环境下阅读和学习;连续用眼时间过长,不注意劳逸结合等等。

学习压力大也是不可忽视的因素。

为了应对繁重的学业,孩子们长时间伏案学习,眼睛长时间处于紧张状态,容易导致视力下降。

遗传因素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视力健康。

如果父母双方或一方近视,孩子近视的概率相对较高。

那么,针对这些问题,我们应该如何预防呢?培养良好的用眼习惯是关键。

孩子们在读书、写字时,要保持正确的姿势,眼睛距离书本约 33 厘米,胸部距离桌子一拳,握笔的手指距离笔尖一寸。

同时,要控制用眼时间,每学习 30 到 40 分钟,就应该停下来,眺望远方或者闭目休息 5 到 10 分钟。

创造良好的用眼环境也非常重要。

室内的光线要适中,既不能太亮也不能太暗。

读书、写字时,应使用台灯和顶灯双重照明,以减少眼睛的疲劳。

合理控制电子设备的使用时间是必不可少的。

家长应该限制孩子使用电子设备的时长,规定每天的使用时间,并严格监督执行。

同时,要引导孩子选择适合的内容,避免沉迷于游戏和不良信息。

增加户外活动时间对于保护视力有着积极的作用。

研究表明,每天户外活动2 小时以上,可以有效预防近视的发生和发展。

户外活动时,孩子们的眼睛可以充分接受自然光的刺激,有助于调节眼睛的功能。

均衡的饮食对于视力健康也起着重要的支持作用。

要让孩子多吃富含维生素 A、C、E 和叶黄素等营养物质的食物,如胡萝卜、菠菜、橙子、蓝莓等。

中小学生视力下降的原因分析以及对策探究

中小学生视力下降的原因分析以及对策探究

中小学生视力下降的原因分析以及对策探究随着现代科技的日益发展,我们的生活已不再是那么单调,许多新型电子产品与互联网应运而生,带给我们便利的同时也隐含着一些危险,其中之一便是日益普遍的视力下降问题。

在学校尤为常见,这也引起了许多家长与教育专家的关注。

本文将对该问题进行剖析,探讨其原因与对策。

一、原因分析1. 电子屏幕的过度使用如今,智能手机、平板电脑等电子设备的普及已经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

课余时间,许多学生选择看电视或玩游戏来放松心情。

加之线上教育的呼声持续高涨,电子屏幕上的教学也愈加普遍。

然而,这些电子屏幕辐射强,直接减弱了眼睛对长时间工作的耐受力,长期使用电子屏幕不仅会使眼睛变得疲劳,而且会损伤视网膜的感光细胞,引起眼部疾病。

2. 学习姿势的不当进入学习生涯后,学生将面临更为严谨的学习体系,而学校大多都安排了统一的桌椅以及课桌,但这些桌椅课桌往往无法满足学生的个体差异与需求。

因此,若学生长时间保持错位的姿势,会给眼部和腰椎带来不可逆的后悔。

学生追求得分,专注时间过长,也加剧了这一问题的发生。

3. 护眼意识的缺乏对于中小学生来说,眼睛承载了诸多重要的任务,如读书、记笔记与进行各种游戏,然而,却很少有人会去保护自己的眼睛。

过多地眯眼、挤眼与长时间盯着小字体的书籍,都会使眼部疲劳甚至近视度数上升。

孩子之间的相互模仿也使该问题愈加普遍,护眼意识的缺乏更为明显。

二、对策探究1. 合理利用电子设备事物本身并无善恶,关键在于人们如何使用。

对于电子设备的使用,我们应该有适当的限制策略,在使用前留有足够时间来调整眼部状态;尝试将目光移开,让眼睛放松,并在合适的时段进行休息。

同时,尽可能将屏幕打开至合适的亮度与色温来缓解眼部的酸涩与疲劳。

为避免因学习姿势不当带来的身体损伤,学生应尽量调整好自己的坐姿,使神经系统保持放松状态。

同时,学校也应尽可能为学生提供人体工学椅及调节桌面高度等设备,以适应不同的身体情况,照顾到每位学生。

健康调研报告范文青少年近视问题的原因与防治建议

健康调研报告范文青少年近视问题的原因与防治建议

健康调研报告范文青少年近视问题的原因与防治建议报告正文:健康调研报告青少年近视问题的原因与防治建议近年来,青少年近视问题日益严重,给他们的健康和学习带来了巨大的负担。

为了深入了解青少年近视问题的原因,并提出有效的防治建议,我们进行了一项关于该问题的调研。

本报告将介绍调研结果,并就此问题提出一些建议。

一、问题背景近视是一种常见的眼科问题,特别是在青少年群体中。

调查数据显示,近视的患病率在青少年中逐年上升。

这不仅给他们的视力带来了风险,还可能影响他们的学业成绩和身心健康。

二、原因分析青少年近视问题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以下是我们对导致近视的一些主要因素的分析:1. 长时间近距离用眼: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越来越多的青少年长时间盯着电子设备的屏幕,如手机、平板电脑等。

这种长时间的近距离用眼导致眼球过度用力,加剧了近视的发生。

2. 学习压力过大:现代社会的教育竞争激烈,学生面临着巨大的学习压力。

长时间的学习和繁重的作业负担导致青少年缺乏户外活动的时间,眼睛得不到足够的休息,容易造成视力问题。

3. 长期缺乏户外活动:户外活动可以提供远视距离,有利于眼球调节功能的发展。

然而,现代社会的青少年大部分时间都用于室内学习和娱乐活动,缺乏户外运动的机会,这增加了近视的发生率。

4. 遗传因素:近视在一定程度上是遗传的。

如果父母本身有近视问题,子女患近视的风险也会增加。

三、防治建议针对青少年近视问题,我们提出以下几点防治建议:1. 控制近距离用眼时间:青少年在使用电子设备时,应进行适度的时间控制,每30分钟要进行一次远眺,休息几分钟。

此外,家长应该监督孩子的用眼时间,并鼓励他们多参加户外活动,以减轻眼睛疲劳。

2. 增加户外活动时间:每天安排适量的户外活动时间,让眼睛得到充分休息。

学校和家庭都应该重视提供户外运动的机会,如组织学生进行体育活动或参观户外景点等。

3. 保持良好的用眼姿势:学生在课堂上要保持正确的坐姿,避免低头姿势,以减轻眼睛疲劳。

中小学生普遍存在的近视问题及解决方法

中小学生普遍存在的近视问题及解决方法

中小学生普遍存在的近视问题及解决方法近视问题与解决方法中小学生普遍存在的近视问题,已经引起了社会的广泛关注。

随着现代科技的迅速发展,越来越多的学生沉迷于电子设备和课业的负担过重,使得视力问题逐渐恶化。

因此,如何解决中小学生近视问题,成为了亟待解决的问题。

本文将就中小学生近视问题进行原因分析,并提出一些建议和方法来缓解和解决这一问题。

一、近视问题的原因分析1.1 近距离用眼过度中小学生上课时长时间盯着黑板或书本,通过近距离用眼来完成任务,导致视力疲劳和近视的加重。

1.2 长时间使用电子产品电子产品已经成为中小学生生活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长时间盯着电子屏幕不仅会导致眼睛的屈光不正,还会损害视神经,导致视力下降。

1.3 学习压力大中小学生需要面对繁重的学业压力,为了追求好成绩,他们经常熬夜学习,缺乏充足的睡眠。

长期以往,不仅身体疲惫,还会引发视力问题。

1.4 环境因素照明灯光过暗或过亮、书写的字体过小、书桌椅子不符合人体工程学等因素也会对学生的视力产生一定的影响。

二、解决方法为了解决中小学生普遍存在的近视问题,我们应该采取以下措施:2.1 视力保健操中小学生在课间休息时间,可以进行一些简单的视力保健操来缓解眼部疲劳。

例如:闭眼互按法、眼球上下左右运动等。

2.2 控制用眼时间中小学生在上课期间,可以通过控制用眼时间来减轻近视的程度。

每45分钟左右休息一次,远离电子屏幕,寻找远处的视觉点,让眼睛得到放松。

2.3 调整学习环境学习环境的调整对缓解和预防近视非常重要。

保持光线明亮、书写字体适中、书桌椅子符合人体工程学,都对保护学生的视力有积极的影响。

2.4 提倡户外运动户外运动是非常有效的预防近视的方法之一。

中小学生应该每天都进行一定时间的户外活动,让眼睛注视远方,同时还能舒缓学习和压力带来的疲劳感。

2.5 合理调整学习时间和负担中小学生的学业负担过重,容易造成视力下降。

学校和家长应该合理安排学习时间,减轻学生的负担,让他们有足够的时间来休息和娱乐。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小学生不良视力原因分析及防治对策
云南省普洱市宁洱县疾病预防控制中心665199
【摘要】目的通过对本县中小学生视力状况调查,分析学生影响视力因素,提出防治对策;方法于2015年9月~12月对我县中小学生采用问卷调查法和视力检查法,按照分层整群随机抽样的原则,获得有效样本9640人,对其数据
进行分析总结;结果该组资料显示,视力不良率为56.63%,视力低下检出率随着年龄增长而增加,女生高于男生,遗传、用眼时间过长,体育锻炼不足是引起视力下降的重要原因。

结论中小学生视力下降问题日益严重,必须引起高度重视,各级政府、学校、家长和全社会应共同努力,重视青少年视觉发育的问题,为进一步科学防治视力不良的发生创造条件,采取有效的防治措施,保护学生视力。

【关键词】中小学生视力低下影响因素
良好的视力是儿童少年顺利的进行阅读,书写以及各项活动的先决条件,中小学生的视力不良一直是学校卫生工作的难点,也是一大社会问题。

视力不良的主要表现形式是青少年单纯性近视。

近年来,我国已经成为世界首位的近视大国。

国内外对中小学生视力不良的流行病学研究主要采用横断面调查,观测指标是患病率[1-2]。

为了解我县中小学生视
力状况,笔者对2015年9月~12月进行的中小学生视力状
况问卷调查和视力检查的数据进行分析,掌握其发病影响因素,为进一步科学防治视力不良的发生提供科学依据,更好地指导学校开展防治工作,现汇报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对象:资料来源于我县2015年9月~12月进行的小学4~6年级及高中1~3年级的中小学生健康体检中的视力测试值及问卷调查表。

1.2方法:
1.2.1 问卷调查:自行设计调查问卷,内容有:用眼时
间长(阅读或上网时间≥3小时/日)、学习姿势(坐姿、握笔、近距离阅读等)、生活习惯(饮食、睡眠、运动等)、家族史(父母是否近视)。

学习环境(光线及照明)、用眼卫生等。

参加调查的学生均意识清楚、具备一定的表达能力,问卷由学生独立填写完成,调查问卷发放20分钟收回,共发
放调查问卷9642份,回收9640份。

回收率99.98%。

1.2.2视力测试:参加视力测试人员要求经验丰富,或者具备眼科主治医师资格的医务人员,诊断结果可靠。

在调查前由疾控中心统一培训。

视力检测检测距离为标准5米,双眼视力分别检测,视力表悬挂高度与检查方法均按常规进行,左右眼分别记录。

评估标准:视力不良的诊断标准参照我国通用的标准:采用国际视力表检查,单眼裸眼视力≤4.9(0.8)
则确定为视力不良。

1.3 统计分析
采用EpiInfo6.0软件进行逻辑性检错,并采用SAS8.0软件进行数据处理,以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检测结果9640学生,视力低下5459人,视力不良率为56.63%,;其中男学生视力不良率41.12%(2245/5459),女学生视力不良率58.87(3214/5459),差异显著(P<0.05);小学、初中、高中学生的视力不良率分别为22.04%
(562/2550)、57.43%(1943/3383)、79.69%(2954/3707),显示随着年级的上升,视力不良率呈增长趋势。

2.2 问卷调查结果父母均不近视而学生近视的人数为1762,占30.62%,父母一方或双方都近视的学生近视数3697,占67.72%,存在显著性差异;连续用眼时间≥3小时/日近视人数3301人,占60.47%,连续用眼小于1小时的近视数为2158人,占39.53%,存在显著性差异;每天锻炼时间超过1小时的人患近视的1831人,占3
3.54%,而不锻炼或者锻炼小于1小时的患近视3628人,占66.45%,存在显著性差异。

3 讨论
本次对中小学生进行视力测试及问卷调查,结果显示,我县中小学生视力不良率为56.63%,随年级的上升,视力不良率呈增长趋势,高中达79.69%,分析可能因学生随着年级
的提升,学习量的增加使用眼强度增加,最终导致眼疲劳,加大视力不良的发生率。

提示尽早开展学生近视防治工作已经成为学校教育卫生工作的迫切任务[3]。

中小学生近视患病率存在性别差异,女性高于男性,与有关报道一致[4],可能是因为男生平均体育运动时间高于女生,二者间用眼强度不同所致。

遗传因素也是学生近视发生发展的影响因素之一[5]。

父母一方或双方高度近视则增加孩子20%的近视发病几率。

所以,对父母近视的学生更应该注意防范。

每天连续用眼如看电视、电脑或玩游戏机、手机等时间过长也是近视发生的危险因素,而体育锻炼时间长是对视力的保护因素。

学习环境和不良的读写习惯与近视的发生有关已经被许多研究所
证实[6],提示老师、家长要督促学生注意调节用眼时间,督促改变不良姿势,注意中途休息调节以免视觉长时间疲劳。

有研究发现,8至12岁的儿童期是最容易患近视的时期,因此各学校应该加强视力保护[7],加强室外活动并注意用眼卫生是预防视力低下的有效手段。

总之,中小学生视力下降问题日益严重,形势比较严峻,必须引起高度重视,各级政府、学校、家长和全社会应共同努力,重视青少年视觉发育的问题,为进一步科学防治视力不良的发生创造条件,
参考文献:
[1]余友德,李小斌.进贤县两所中学学生近视现状分析及
干预策略研究[J]实用临床医学,2005,6(1):117-119
[2]高玮,孙建森,郭灵.连云港市中小学视力现状及影响因素调查[J]国际眼科杂志,2011,11(4):631-632.
[3]石一宁,方严.在校学生(7-18岁)近视状态的流行病学研究[J].眼科杂志,2006.14(1):78-81.
[4]候乐荣,张艺宏,秦??.我国青少年体质健康现状分析[J].四川体育科学,2010(1):102-104.
[5]楮仁远,瞿小妹.建立儿童屈光发育档案是预防近视的基本基础[J]中华眼科杂志,2009,45(7):577-579.
[6]李艳萍.青少年视力低下的影响因素研究进展[J].中国校医.2002,16(1):578-579.
[7]杨漾,洪茯园,彭宁宁,周国耀.上海市7~22岁学生视力状况及影响因素分析[J].中国学校卫生.2012(05)。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