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质管理八大原则
品质管理八大原则

品质管理八大原则品质管理八大原则品质管理是现代企业运作的核心理念之一,它把产品质量、员工素质、管理效率、信誉影响等因素纳入了管理范围,旨在打造生产过程中始终如一的高品质产品和服务,并满足顾客对产品和服务的需求和期望。
品质管理的成功需要基于八大原则来实现,这是对品质管理的定义、控制、保证和改进的指导和基础。
以下是品质管理的八大原则:一、顾客至上顾客至上是品质管理的核心原则之一。
品质管理的目的是为顾客提供满意的产品和服务,满足他们的需求和期望。
因此,品质管理必须始终把顾客放在首位,以顾客需求为导向,不断改进产品和服务的质量,提高产品和服务的满意度,以获得顾客的信任和忠诚度。
二、全员参与品质管理应该是全员参与,各个层面的员工都应该参与品质管理的活动。
全员参与可以发挥员工的创新和才能,增强员工的责任感和自我价值感,同时也可以发现和解决问题。
整个企业都应该把品质管理作为一种文化,建立良好的沟通和协作机制,形成团队精神,共同实现企业的品质目标。
三、持续改进持续改进是品质管理的核心要素之一。
品质管理需要不断地审视和改进,不断地发现和处理问题,通过独立的检查和客户反馈,及时对产品和服务进行改进,提高产品和服务的质量和价值。
持续改进需要企业制定一套可操作的过程,运用各种工具和方法,确定相关指标,分析和解决问题,最终实现持续改进的目标。
四、用数据说话品质管理需要用数据来支撑,数据是决策和实践的重要依据。
品质管理需要在生产和服务过程中收集和分析数据,包括消费者需求、出现问题或故障的情况、缺陷率、员工反馈等。
通过数据分析和评估,及时找出问题,快速采取改进措施,提高产品和服务的品质水平。
五、预防为主预防为主是品质管理的一种方法,它强调通过预防措施来降低生产过程中的错误和缺陷。
预防为主是一种预判性的管理方法,通过对可能出现的问题和隐患等进行提前分析和控制,保证生产和服务过程的质量稳定和高效。
六、不断改进供应商的质量供应商的质量对于产品和服务的质量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品质管理必须从供应商入手,利用多种手段来管理和改进供应商的质量,例如建立厂商认证制度、进行供应商评估、规定质量标准、提供培训等。
质量管理八大原则

质量问题频发?先看看这8点你做到没不可避免,每位质量人都要面对质量问题的出现。
那么,我们该如何减少或者避免质量问题,需要做哪些工作?以下八个方面,供参考。
一、质量是由客户决定的产品到客户手中,无论标榜的是多么豪华的配备、性能是多么卓越、外观是多么的精美,但是,并不是客户所需要的,结果是淘汰一途。
因此,制造商的立场与观念:用“最适质量”取代“最佳质量”;而“最适质量”即是让客户感到“最满意的质量”。
1. 满足客户现在的需求:符合特定的规格功能好使用方便外观精美2. 保障客户未来的需求:经久耐用,不易发生故障安全可靠外在环境影响小为客户设想周到二、质量不是增加成本,而是可以降低成本人们一提到质量,首先就想到意味着成本的增加。
这是对质量认识的错误观念:提高质量就是要提高成本。
为什么?理由如下:对于制造业而言,不良率下降,成本就会下降:不需要花费检验、修正不良品的成本;没有不良品,节省材料更换、机器调整的费用;因不良品的减少而有更多生产机会;在不良率减少的情形下,可以改善生产的持续生产能力。
三、品质管理品质管理就是将产品质量的不稳定减到最低,甚至剔除。
品质管理是管理者为了达到部门的目标,所进行的一切活动。
1. 要从不稳定的产品质量抓起不稳定的因素来源于:人员、设备、材料、方法、环境等。
2. 重视品质管理基础标准化:标准化是管理不稳定质量出现不可或缺的准则,野蛮制造的“克星”。
(统一化、通用化、系列化、简便化)信息化:数据化可以说对偶发不稳定的管理最有效的办法。
所谓数据化,就是尽量将事情用数值表示。
质量教育:持续提高员工质量意识是企业永恒的主题,让员工第一次做对。
质量成本分析:预防成本、鉴定成本、故障成本。
质量缺陷分析:轻微缺陷、一般缺陷、严重缺陷、致命缺陷 、产品质量缺陷严重性分级。
设备管理:设备优化、设备保养。
四、“三按”和“三检”“三按”:要求员工按工艺、按图纸、按标准操作(上岗前培训及现场指导);要求检验员按工艺、按图纸、按标准检验;要求技术部编制工艺、绘制图纸、制定标准。
质量管理八大原则

王总:是啊,我们也有错,这次就麻烦你啦。
(一个星期后) 王总:李总,告诉你一个好消息,由于我们及时沟通,客户对我 们的货非常满意,并下了一个大订单,我们又要合作了。
16
总结
总结
总结
总结
请提意见!
客认可了、购买了,组织才能生存下 去;而组织又不可能强迫顾客认可和 购买,这样决定了组织应“以顾客为 关注焦点”,用优质的产品吸引顾客。
自觉地“以顾客为关注焦点”, 是组织立于不败之地的最根本的 指导思想。
需求的概念
• 需求
①“明示的”可以理解为是规定的要求。合同,标准,法规 ②“通常隐含的”是指组织、顾客和其他相关方的惯例或一般做 法,所考虑的需求或期望是不言而喻的。 例如:化妆品对顾客皮肤的保护性等。 ③“必须履行的”指法律法规要求的或强制性标准要求的。
顾客——接收产品的组织或个人。
例如:设计和生产汽车 如果只考虑驾驶员这一直接顾客,而不 考虑乘客这一最终使用者,汽车很可能出现 质量问题。
又例如:在生产过程中 如果不考虑“下一道过程”的“顾客”, 就可能给“下一道过程”增加很多麻烦,造 成管理纠纷,影响工作效率。
组织和顾客的关系
组织依存于顾客,组织的产品只有顾
如:对供应链来说,企业就是一个大过程, 但对企业内部来说,这个大过程可以依顺序细分 为若干子过程。 过程必须考虑增值
八大原则之五:
管理的系统方法
将相互关联的过程作为体 系来对待、理解和管理, 有助于组织提高实现目标 的有效性和效率。
八大原则之五:
管理的系统方法
系统论要求将任何一件事或任何一个要素,都
小马过河的启示
信息不畅 消息不灵 情况不明
复印质量差的因果图
品质八大原则

八大原则:原则一—以顾客为关注焦点原则二—领导作用原则三—全员参与原则四—过程方法原则五—管理的系统方法原则六—持续改进原则七—基于事实的决策方法原则八—与供方互利的关系原则一—以顾客为关注焦点调查,识别并理解顾客的需求和期望确保组织的目标与顾客的需求和期望相结合确保在整个组织内沟通顾客的需求和期望测量顾客的满意度并采取相应的措施兼顾顾客和其他相关方的利益原则二—领导作用考虑所有方的需求和期望为组织的未来描绘清晰的远景确定富有挑战性的目标在个层次上建立价值共享,公平公正和质量道德观念建立信任,消除忧虑为员工提供所需的资源、培训,并赋予其职责范围内的自主权原则三—全员参与让员工了解自身工作的重要性及在组织中的角色并就质量职责和有效性方面进行沟通使员工以主人翁的责任感去解决各种问题创造员工充分参与和良好的工作氛围,树立责任感,不逃避责任,而努力发挥个人的潜能使员工根据工作现状对比目标改进业绩采用过程监视、测量的方式评定工作状况实施改进原则四—过程方法系统的识别组织质量管理过程建立质量管理体系应系统的识别组织的所有过程策划各阶段过程及控制要求规定过程活动中的职责和权限识别过程之间的接口在质量管理体系运作中识别过程接口,进行内部沟通落实职责注重改进过程的质量原则五—管理的系统方法建立一种系统的和透明的管理体系建立质量管理体系提出的系统方法和逻辑步骤策划、管理组织的文件化体系要清晰理解组织内各个过程的相互关系过程模式要求开展质量管理体系的系统管理设定系统目标―系统资源配置―过程运作管理―开展系统的则量、分析、和改进活动。
原则六—持续改进在组织内使用一致的持续改进的方法利用质量方针、质量目标、审核结果、数据分析、纠正和预防措施以及管理评审实施持续改进,形成通用的改进渠道和方法。
为员工提供持续改进的方法和手段的培训员工能力培训,内部审核、数据分析、改进的确认和实施等方面的技能进行培训。
将产品、过程和体系目标作为改进和持续改进的方向。
品质管理八大原则

质量管理八大原则: ◎专注于顾客的组织◎ 领导力◎人员参与◎ 流程方式◎ 系统方式管理◎ 持续改进◎ 事实方式决策◎ 供货商互利关系应用这些原则可提供组织目标与策略目标的营运管理以及人力资源管理之潜在利益,八大原则的汇总及其应用(如下图表)质量管理原则ISO9001,9004版之应用质量管理应用(ISO9001)之外加原则1—专注于顾客的组织确保符合顾客既定之要求了解目前及将来顾客需求及期望,评组织依赖其顾客生存,所以要量顾客满意及采取行动. 了解目前及将来顾客的需求, 及努力超过顾客之期望. 原则2—领导力建立愿景,方向及共享价值,订定挑设定政策及可查证的目标,展战目标,及方策(策略)以达成之教开政策,提供各资源及建立提领导者建立组织一致的宗旨导,安置及授权给属下人员. 升质量的环境. 及方向,创造及维持内部环境使得其人员能全力参与以达成目标. 原则3—人员参与建立团队及个人的目标,运用人员之建立具备专业胜任能力,经训知识及经验以及经由训练促进其投练及合格之各阶人员,赋予明阶层的人员及要素之全部投入营运作业之决策以及过程之改善. 确权责. 入,使其技能应用在组织的利益上. 原则4—流程方式明确鉴定内外部顾客及供货商之制建立,管制及维持书面的制程程(过程),重点在于运用过程活动中(过程).当管理有关资源及活动以流之资源,有效领导人员,使用设备,方程方式管理,更能有效达成期法及材料等. 望之结果. 原则5---系统方式的管鉴定系统的整套制程(过程)明了其建立及维持合适及有效的书理相互之依存关系,将组织的目标与各面质量系统. 制程(各程)目标的相连结,并评量关鉴别、明了及管理相关的流程键目标之成果. 给予目标以改进组织的效率及效果. 原则6---持续改进藉由管理审查,内外部稽核及设定实际及具挑战性的改进,提供资纠正预防措施,持续改进质量源及人力,工具,机会以及激励贡献持续改进是组织永续目标系统的有效性. 于制程之持续改进. 原则7---事实方式的决质量系统之管理决策及行动决策及行动乃根据分析数据及信息,策及根据适时数据及信息之分增进生产力及降浪费及重修,致力于析,如从稽核报告,矫正措施,降低成本提升绩效及市场占有率等有效决策及根据数据及信息不合格品,顾客抱怨及其它信皆藉由使用合适的管理工具及统计之分析. 息而来. 技术. 原则8---互利的供货商关系适切鉴定分包商应达成的书建立策略联盟或伙伴关系以确保迅面要求,审查及其绩效以管制速反应投入与界定要求如联合开发与供货商相互依存共荣的关其提供产品及服务之质量. 及改进产品,制程及系统,建立互信,系,可强化双方共创价值的能尊重及对顾客满意之承诺以及持续力. 的改进.第一章:八大质量管理原则: 第一節性质八大质量管理原则是在总结质量管理实践经验的基础上用高度概括的语言表述的最基础、最通用的一般规律,是组织领导做好质量管理工作必须遵循的准则. 第二章:八大质量管理原则产生的背景早在1995年,ISO/TC176在策划2000版ISO9000系列标准时,就准备针对组织管理者编制一套有关质量管理的文件,其中最重要的就是质量管理原则,为此,在ISO/TC176的SC2下专门成立了一个工作组(WG15),征集世界上最受尊敬的一批质量管理专家的意见,在此基础上编写了《质量管理原则及其应用》.这样,八大质量原则在2000版ISO9000系列标准草案(CDI)发表前两年就提前占领了“思想市场”,为2000版新标准奠定了一个理论基础. 第二節八大质量管理原则的作用综上所述,八大质量管理原则在上前至少有三方面的作用1、指导组织的执行经理(主管)完善本组织的质量管理. 2、指导ISO/TC176编制2000版ISO9000系列标准. 3、指导审核员、咨询人员和从事质量管理的人员学习、理解和掌握2000版标准. 第三節八大质量管理原则介绍一、原则1:以顾客为中心组织依存于其顾客,因此,组织应了解顾客当前的和未来的需求,满足顾客要求并争取超越顾客的期望. 结合12条基本原理的第一条,“质量管理体系理论基础和说明”本原则用于质量管理体系时,可以作如下的解释: 组织的目标是提供顾客满意的产品,顾客的需求和期望应以产品规范等形式表现为顾客要求,不论顾客的要求是以合同形式或以非合同形式出现,顾客总是产品可接受与否的最终决定者,为此组织应分析顾客要求,确定为达到顾客要求所必需的过程,并使其受控,由于顾客要求和期望是不断变化的,组织要使顾客满意就必须持续改进它的产品、体系和过程,也可以说顾客需求的变化是持续改进的动力. 1、组织实施本原则的主要利益: 1>、通过对市场机遇的快速灵活反应而提高市场占有率,增加收入. 2>、以诚待客可以吸引新顾客,招来回头客. 2、组织实施本原则时一般要采取的主要措施: 1>、了解顾客的需求和期望. 2>、确保组织的目标与顾客的需求和期望联系起来. 3>、确保顾客的需求和期望在整个组织中得到沟通,并采取满足要求的措施. 4>、测量顾客满意度并针对测量结果采取措施.5>、处理好与顾客的关系. 6>、确保兼顾顾客和相关方的利益. 二、原则2:领导作用领导者将本组织的宗旨、方向和内部环境统一起来,并创造使员工能够充分参与实现组织目标的环境. 本原则如用于质量管理体系,则结合12条基本原理中的第六条“最高管理者在质量管理体系中的作用”可以做如下说明:领导,即最高管理者,具有决策和领导一个组织的关键作用,为了营造一个良好的环境,最高管理者应建立质量方针和质量目标,确保关注顾客要求,确保实施适宜的过程以满足顾客的要求并实现质量目标,确保建立和实施一个有效的质量管理体系,确保应有的资源,并随时将组织运行的结果与目标比较,根据情况决定实现质量方针、目标的措施,决定改进的措施,在领导作风上还要做到透明、务实和以身作则. 1、组织实施本原则的主要利益: 1>、员工能够理解组织的目标并动员起来去实现这些目标. 2>、所有的活动能以一种统一的方式加以评价、协调和实施. 3>、用范例引导以促进持续的改进. 2、组织实施本原则时一般要采取的主要措施: 1>、考虑所有相关方的需求,相关方包括:顾客、所有者、员工、供货商、当地小区和整个社会. 2>、为组织勾画一个清晰的远景. 3>、设定富有挑战性的目标. 4>、在组织各级创造并坚持一种共同的价值观,并树立职业道德榜样. 5>、建立信任,消除忧虑. 6>、为员工提供所需的资源,培训及在职责范围内的自主权. 7>、激发、鼓励并承认员工的贡献.三、原则3:全员参与: 各级人员是组织之本,只有他们的充分参与,才能使他们的才干为组织带来最大的利益. 全体员工是每个组织基础,组织的质量管理不仅需要最高管理者的正确领导,还有赖于全员的参与,所以要对员工进行质量意识、职业道德、以顾客为中心的意识教育和敬业精神的教育,还要激发他们的积极性和现任感. 1、组织实施本原则的主要利益: 1>、使全体员工动员起来积极参与,努力工作,实现承诺. 2>、员工感到他们对自己的业绩负有责任,有一种主人翁的责任感. 3>、使员工渴望参与持续改进并作出页献. 2、实施本原则一般要采取的主要措施: 1>、使员工了解他们贡献的重要性和在组织中的作用. 2>、识别影响他们工作的制约条件,如果突破了这些制约的条件,改善了客观/主观条件,业绩能改进. 3>、在解决问题时,应让员工做主并主动承担解决问题的责任. 4>、针对每个人自己的目标,评价其业绩. 5>、积极寻找机会来提高员工的能力、知识和经验. 6>、自由地分享知识和经验. 四、原则4:过程方法: 将相关的资源和活动作为过程进行管理,可以更高效地得到期望的结果,任何利用资源将输入转化为输出的活动都可看作是一个过程,系统地识别和管理组织内所使用的过程,特别是这些过程之间的相互作用,称为“过程方法”,过程方法的原则不仅适用于某些简单的过程,也适用于由许多过程构成的过程网络,在应用于质量重体系时,结合质量管理体系12条基本原理的第4条2000版ISO9000系列标准为质量管理体系建立了一个过程模式,描述其相互关系,并以顾客或相关方要求为输入,提供给顾客的产品为输出,测定顾客或相关方满意度作为信息反馈来说明产品实现过程,并通过持续改进,完成PDCA 循环,使质量管理体系不断提高和发展. 1、组织实施本原则的主要利益: 1>、组织有效地使用资源,使组织具有降低成本并缩短周期的能力. 2>、可获得改进的一致的和可预测的结果. 3>、可集中注意改进的机会并按其优先次序进行改进. 2、实施本原则一般要采取的主要措施: 1>、利用已形成的方法确定为取得所期望的结果所必需的关键活动. 2>、为管理关键活动规定明确的职责和义务. 3>、了解并测量关键活动的能力. 4>、规定在组织内各职能部门之间关键活动的接口. 5>、管理上应注意一些改进关键活动的因素,如资源、方法和器材等. 6>、评价风险、后果及对顾客、供货商及其它相关方的影响. 五、原则5:管理的系统方法: 针对设定的目标、识别、理解并管理一个由相互关联的过程所组成的体系,有助于提高组织的有效性和效率. 甚么是系统? 30年代美籍奥地利理论生物学家冯.贝塔朗菲首次指出:“相互作用的许多要素的综合体就是系统”的概念.60年代系统工程兴起,我国著名的科学家钱学森就是这方面的权威,他曾说“把极其复杂的研究对象称为系统,既相互作用和相互依赖的若干组成部份结合成具有特定功能的有机整体,而这个系统本身又是它所从属的更大系统的组成部份”2000版ISO9000系列标准对系统的定义是“相互关联或相互作用的一组要素”,这里的要素就是整体的各个组成部份,结合12条基本原理的第3条,本原则在质量管理体系中应用时,就成为“质量管理体系方法”,在ISO9000:2000的3.3节中列出了建立和实施质量管理体系的13个步骤,包括:确定顾客的需求和期望;建立质量方针和质量目标;确定过程和职责;确定过程有效性的测量方法并用来测定现行过程的有效性;防止不合格;寻找改进机会;确定改进方向;实施改进;监控改进效果;评价结果;评审改进措施和确定后续措施等. 这种建立和实施质量管理体系的方法,既可用于新建体系的建立也可用于现有体系的改进,此方法的实施可在三方面受益:一是提供对过程能力及产品可靠性的信任;二是为持续改进打好基础;三是导致顾客满意,最终结果是组织获得成功.1、组织实施本原则的主要利益: 1>、使各过程彼此协调一致,能最好地取得所期望的结果. 2>、增强了把注意力集中于关键过程的能力. 3>、能向关键的相关方提供对组织的有效性和效率的信任.2、实施本原则一般要采取的主要措施: 1>、建立一个体系,使之以最高效的方法实现组织的目标. 2>、了解体系内部诸过程的内在依赖关系. 3>、关注并确定在体系内部特定过程应如何动作. 4>、通过测量和评价,持续地改进体系. 六、原则6:持续改进: 持续改进是组织的一个永恒的目标. 所谓质量改进就是质量管理中致力于提高有效性和效率的那一部份,当质量改进是渐进的并且组织积极寻求改进机会时,就称之为持续的质量改进或持续改进,质量管理如逆水行舟不进则退,因此持续改进是企业质量管理中一个永恒的主题. 持续改进实际上是对顾客日益增长的需求和期望的积极反应,它可以确保质量管理体系的动态进化. 结合12条基本原理的第9条,我们可以做如下说明: 在质量管理体系中,改进产品质量、过程及体系有效性和效率的提高持续改进应包括:了解现状;建立目标;寻找、评价和实施解决办法;测量、验证和分析结果;把更改纳入文件等活动. 1、组织实施本原则的主要利益: 1>、通过组织能力的提高而增强竞争优势. 2>、提高对改进的机会快速反应的灵活性.2、实施本原则一般要采取的主要措施: 1>、在整个组织内采用始终如一的方法来推行持续改进. 2>、对员工提供关于持续改进的方法和工具的培训. 3>、使产品、过程和体系的持续改进成为组织内每个人的目标. 4>、为跟踪持续改进规定指导和测量的目标. 5>、承认改进的结果,并对有功人员通报表扬和奖励. 七、原则7:基于事实的决策方法: 对数据和信息的逻辑分析或直觉判断是有效决策的基础. 各级领导的职责之一就是决策,所谓决策就是针对预期目标,在一定约束条件下,从诸方案中选取一个付诸实施,达不到目标的决策就是失策,决策需要领导者的科学态度,科学分析方法和大胆决断,结合质量管理体系12条基本原理的第10条“统计技术的应用”来说明本原则时,我们可以作如下的阐述: 在对信息和资料作科学分析时,统计技术是最重要的工具之一,统计技术可以用来测量、分析和说明产品和过程的变化,并将其形成模型,甚至在数据有限的情况下,也可以实现,这种数据的分析有助于更好理解变化的性质、程度和原因,从而有助于解决、甚至防止变化引起的问题,并促进持续改进,也就是说统计技术可以为持续改进的决策提供依据. 1、组织实施本原则的主要利益: 1>、能提供有信息根据的决策. 2>、增强通过实际历史证实过去决策的有效性的能力. 3>、增强对各种意见和决策进行评审、质疑和更改的能力. 2、实施本原则一般要采取的主要措施: 1>、明确规定收集信息的种类、渠道和职责. 2>、通过分析,确保数据和信息足够准确和可靠. 3>、数据能为需要者得到. 4>、根据事实的分析、过去的经验和直觉判断作出决策并采取行动. 八、原则8:互利互惠的供货商关系: 通过互利互惠的关系,增强组织及其供货商创造价值的能力. 供货商提供的产品构成组织向顾客提供顾客满意的产品,具有重要意义,对供货商不能只讲控制,不讲合作和互利互惠,特别对关键供货商,更要建立互利互惠关系,这对组织和供货商双方者是有利的. 1、组织实施本原则的主要利益: 1>、增强供需双方创造价值的能力. 2>、增强对变化莫测的市场作出联合一致反应的灵活性和速度. 3>、成本和资源的最优化. 2、实施本原则一般要采取的主要措施: 1>、识别并选择关键供货商. 2>、在建立与供货商的关系时,既要考虑眼前利益,又要考虑长远利益. 3>、与关键伙伴共享专门技术和资源. 4>、创造一个通畅清晰和公开的沟通渠道. 5>、确定联合改进活动. 6>、激发、鼓励和承认供货商的改进及其成果. 综上所述,如果质量管理体系能充分利用这八大原则并能贯彻执行,则所有相关方都可以受益. ● 顾客及使用者可以获得符合要求的、可靠的、需要时可获得的、可维护的产品. ● 组织的员工可以获得较好的工作条件,增加对工作的满意程度、改善劳动安全及健康, 改进道德和提高就业的稳定性. ● 所有者及投资者可以获得较高的投资回报率,改进企业经营效果,提高市场占有率和增加利润. ● 供货商及合作伙伴可以获得稳定的业务、提高增长率及建立互相理解的良好的合作关系. ● 社会可以贯彻法律法规要求,改善居民的健康和安全,减少对环境的不良影响并增加社会安全. 以上是八大质量管理原则的介绍,从中看出这八大原则包括了一个组织的领导者应具有的关注重点、思想方法、工作方法和领导作风以及处理内外各种关系的正确态度,其意义已超出了质量管理的范围,它也可以为总的管理原则提供一种正确的思路. 决策实施的四个阶段: 1、找出指定决策的理由、原因. 2、找出可能的行动方案. 3、对付诸的行动方案进行评价和选择. 4、对已实施过的决策进行评价。
品质管理的8个原则

八项质量管理原则为了成功地领导和运作一个组织,需要采用一种系统和透明的方式进行管理。
针对所有相关方的需求,实施并保持持续改进其业绩的管理体系,使组织获得成功。
组织为实现质量目标,应遵循以下八项质量管理原则。
原则1:以顾客为中心组织依存于其顾客。
因此,组织应理解顾客当前的和未来的需求,满足顾客要求并争取超越顾客期望。
1、组织实施本原则的主要利益2、组织实施本原则时一般要采取的主要措施3、本原则在标准中的体现原则2:领导作用领导将本组织的宗旨、方向和内部环境统一起来,并创造使员工能够充分参与实现组织目标的环境。
1、组织实施本原则的主要利益2、组织实施本原则时一般要采取的主要措施 3、本原则在标准中的体现原则3:全员参与各级人员是组织之本。
只有他们的充分参与,才能使他们的才干为组织带来最大的收益。
1、织实施本原则的主要利益2、组织实施本原则时一般要采取的主要措施 3、本原则在标准中的体现原则4:过程方法将相关的资源和活动作为过程进行管理,可以更高效地得到期望的结果。
过程方法的原则不仅适用于某些较简单的过程,也适用于由许多过程构成的过程网络。
在应用于质量管理体系时,2000版ISO9000族标准建立了一个过程模式。
此模式把管理职责、资源管理、产品实现、测量、分析与改进作为体系的四大主要过程,描述其相互关系,并以顾客要求为输入,提供给顾客的产品为输出,通过信息反馈来测定的顾客满意度,评价质量管理体系的业绩。
1、实施本原则的主要利益2、组织实施本原则时一般要采取的主要措施 3、本原则在标准中的体现原则5:管理的系统方法针对设定的目标,识别、理解并管理一个由相互关连的过程所组成的体系,有助于提高组织的有效性和效率。
ISO/DIS9000的3.3列出了建立和实施质量管理体系的十三个步骤:1、实施本原则的主要利益2、组织实施本原则时一般要采取的主要措施3、本原则在标准中的体现原则6:持续改进持续改进是组织的一个永恒的目标。
质量管理八大原则

八大原则之五:
管理的系统方法
将相互关联的过程作为体 系来对待、理解和管理, 有助于组织提高实现目标 的有效性和效率。
八大原则之五:
管理的系统方法
系统论要求将任何一件事或任何一个要素,都
看作是一个系统的组成部分。
TQM正是在系统论的基础上逐步发展起来的。 没有系统思想,你就无法理解TQM,也无法理
解ISO9000族标准,更无法使组织的质量管理
体系建立起来并有效运行。
八大原则之五: 管理的系统方法
1 、任何的组织必须有追求,即 设立目标。设定质量方针和目标
管理的系统方法要求
2 、目标有赖于组织同仁的支 持和努力,所以必须把目标分 解到部门,甚至个人。
管理的系统方法要求
3 、 定出目标的完成期限
实施措施:
1.识别并选择重要供方; 2.在建立与供方的关系时,既要考虑眼前利益,又要 考虑长远利益; 3.与重要供方共享专门技术、信息和资源; 4.创造一个通畅和公开的沟通渠道,及时解决问题; 5.确定联合改进活动; 6.激发、鼓励和承认供方的改进及其成果。
王总:李总,你们最近原材料品质不太好,不达标 李总:你们的订单价格压得太低了,我都没利润,这价格买不到 好的原材料 王总:那不行啊,这价格你质量也得保证啊 李总:那我没办法做了,都没钱赚,还合作什么
总结
总结
电刷9-12月成品抽检累计排列图
5 4 4 3 3 3 75% 63% 2 88% 81% 80% 4 100% 94% 100% 100% 100% 100% 100% 100% 120%
不 良 次 数
3 2 2 1 1 0 缺角 抽到次数 累计占比 4 25% 长度尺 寸不良 3 44% 25% 44%
全面质量管理的实施原则?

全面质量管理的实施原则?全面质量管理的实施八大原则:1. 以顾客为中心。
2.领导的作用。
3.全员参与。
4. 过程方法。
5.系统管理。
6. 持续改进。
7.以事实为基础。
8. 互利的供方关系二、试述全面质量管理的概念原则及主要成效全面质量管理,即TQM(Total Quality Management)就是指一个组织以质量为中心,以全员参与为基础,目的在于通过顾客满意和本组织所有成员及社会受益而达到长期成功的管理途径。
在全面质量管理中,质量这个概念和全部管理目标的实现有关。
特点1.它具有全面性,控制产品质量的各个环节,各个阶段;2.是全过程的质量管理;3.是全员御指参与的质量管理;4.是全社会参与的质量管理。
内涵:是以质量管理为中心,以全员参与为基础,目的在于通过让顾客满意和本组织所有者、员工、供方、合作伙伴或社会等相关方受益而使组织达到长期成功的一种管理途径。
所谓全面管理,就是进行全过程的管理、全企业的管理和全员的管理。
1.全过程的管理物拆凳全面质量管理要求对产品生产过程进行全面控制。
2.全企业管理全企业管理的一个重要特点,是强调质量管理工作不局限于质量管理部门,要求企业所属各单位、各部门罩旅都要参与质量管理工作,共同对产品质量负责。
3.全员管理全面质量管理要求把质量控制工作落实到每一名员工,让每一名员工都关心产品质量。
三、全面质量管理包括哪些基本内容全面质量管理过程的全面性,决定了全面质量管理的内容应当包括设计过程、制造过程、辅助过程、使用过程等四个过程的质量管理。
1、设计过程质量管理的内容产品设计过程的质量管理是全面质量管理的首要环节。
这里所指设计过程,包括着市场调查、产品设计、工艺准备、试制和鉴定等过程(即产品正式投产前的全部技术准备过程)。
主要工作内容包括通过市场调查研究,根据用户要求、科技情报与企业的经营目标,制定产品质量目标;组织有销售、使用、科研、设计、工艺、制度和质管等多部门参加的审查和验证,确定适合的设计方案;保证技术文件的质量;做好标准化的审查工作;督促遵守设计试制的工作程序,等等2、制造过程的质量管理的内容制造过程,是指对产品直接进行加工的过程。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品质管理原则(Quality management principles)•Customer focused organization以顾客为中心
•Leadership领导作用
•Involvement of people全员参与
•Process approach过程方法
•System approach to management系统管理
•Continual improvement持续改进
•Factual approach to decision making依据事实决策
•Mutually beneficial supplier relationships互利的供应商关系
Customer - Focused Organisation
原则一------以客户为中心
•Understanding customer needs and expectations 理解客户的需求和期望•Communicating these needs and expectations throughout the organisation 将这些需求和期望在全组织内进行传递沟通
•Measuring customer satisfaction and acting on results 测量客户满意度并以依此而改进
原则二------领导(Leadership)
•Being proactive & leading by example 以身作则
•Establishing a clear vision of the organisation’s future建立组织未来的清晰远景规划( 品质政策)
•Providing people with required resources and freedom to act with responsibility and accountability 为员工提供所需资源涉及责任和权力•Educating, training and coaching people 教育,培训和示范
•Setting challenging goals and targets 设定具有挑战性的目标
•Implementing strategy to achieve these goals and targets 达成这些目标的实施策略
原则三------Involvement of People全员参与
•Accept ownership and responsibility to solve problems 接受解决问题的责任
•Actively seek opportunities to make improvements 积极寻求改进的机会•Actively seek opportunities to enhance their competencies, knowledge and experience 积极寻求提高员工能力,知识和经验的机会
•Freely share knowledge and experience in teams and groups 在团体内自已分享知识和经验
原则四------Process Approach 过程方法
•Define Processes needed to achieve desired results 定义需要取得期望结果的过程
•Identify & Measure Inputs & Outputs 鉴别和量测输入和输出
•Evaluate risk, consequence and impact on customers 评估风险,结果和对客户的影响
•Establish responsibility, authority and accountability for managing processes 建立管理过程的职责和权限
•Consider methods, training, resources, etc to achieve desired result 考量达到期望结果的方法,培训和资源
原则五------System Approach管理的系统方法
把为达到既定目标而鉴别、掌握和管理相关过程作为一个系统来提高组织效率和有效性。
木桶效應
---最短的一只木板決定總量
原则六------Continual Improvement 持续改进
•Products, Processes & Systems 产品,过程和体系
•Incremental & Breakthrough Concepts 循序渐进和突破式的概念
•Periodic Assessment against established Criteria 定期按所设定准则去评审•Efficiency & Effectiveness of processes 过程的效率和效益
•Promote prevention-based activities 推广基于预防的活动
Provide training on continual improvement tools 提供持续改进工具的培训•Establish measures & goals to guide & track improvements 建立量测和目标来引导和追踪持续改善
Factual Approach to Decision-Making
原则七------基于事实的决策方法
•Measuring & Collecting Data & Information 量测和收集数据和信息
•Ensure accurate, reliable & accessible 确保其准确,可靠和能获得
•Analyse data and information 分析数据和信息
•Understand value of Statistical Techniques 理解统计技术的价值
•Make Decisions and Take Actions on results of analysis 按照分析的结果做决策和采取行动
Mutually Beneficial Supplier Relationships
原则八与供方互利的关系
•Identify and Select key suppliers 鉴别和选择主要供应商
•Create clear and open communications 创造坦率开放的沟通
•Initiate joint development and improvement of products and processes 联合发展和改善产品及过程
•Establish joint understanding of customers’needs 建立对客户要求的一致理解
•Share information and future plans 分享信息和未来计划
质量(Quality)
质量------指产品、体系或过程的一组固有特性满足要求的程度
注:“要求”的定义——明示的、通常隐含的或必须履行的需求或期望。
自定义------品质即是满足客人要求程度的一种意识上的感受。
管理——指挥和控制组织的协调的活动。
质量管理——在质量方面指挥和控制组织的协调活动。
质量管理体系定义——在质量方面指挥和控制组织的管理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