输血科质量与安全管理
输血科质量和安全管理制度

输血科质量和安全管理制度一、前言输血是一项紧要的医疗服务,也是一项具有肯定风险的医疗服务。
输血科质量和安全管理制度的建立是保证输血服务质量和安全的紧要保障。
本文将从输血服务的特点、质量和安全管理的目标、建立制度的内容和实施步骤等方面进行认真阐述,并供给有关的制度内容和实施指南,以供参考。
二、输血服务的特点输血服务具有以下特点,决议了其具有肯定的风险:1、治疗效果紧急性强,与时间和剂量有关。
2、输血液品种多,用途广泛,在使用过程中需要考虑病人的病情和输血液的适应症、不良反应等问题。
3、输血过程中需要秉承“同等安全、同等有效”的原则,严格掌控输血的品质、使用次数、剂量等。
4、输血服务是一个涉及多方面的活动,需要多部门的协作和搭配,如临床部门、输血科、检验科、药剂科、质控科等。
三、质量和安全管理的目标输血科的质量和安全管理目标,是为了保证输血服务的质量和安全,实在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订立完善的输血服务管理制度,包括输血准备、输血操作、不良反应处理、事故应急处理等方面,确保输血服务的规范和标准化。
2、对输血品质进行监控,适时发觉和处理品诘责题。
3、建立严格的病人输血信息管理制度,包括病人信息采集、病人身份辨别、输血历史记录等方面。
4、建立完善的供血者管理制度,包括供血者来源、器官捐献者筛选、采血操作、供血者信息管理等方面。
5、建立完善的输血不良反应和事故应急处理制度,适时处理输血不良反应和事故,保障病人的安全。
6、建立完善的病人安全保障制度,包括医护人员安全、病人隐私保护和医院管理安全等方面,保证输血服务的全面安全。
四、建立质量和安全管理制度的内容1、输血准备管理制度:包括病人身份识别、血液安全检测、血型鉴定、血液成分标示、血液复核等方面。
2、输血操作管理制度:包括输血前检查、输血过程监测、输血后察看等方面。
3、病人输血信息管理制度:包括病人信息采集、病人身份辨别、输血历史记录等方面。
4、供血者管理制度:包括供血者来源、器官捐献者筛选、采血操作、供血者信息管理等方面。
输血科质量和安全管理制度

输血科质量和安全管理制度一、总则为了加强输血科的管理,确保临床输血工作的质量和安全,根据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标准,结合我院实际情况,制定本制度。
二、组织机构1. 成立输血管理委员会,负责全院临床用血的监督管理工作。
2. 输血科(血库)负责血液的入库、储存、发放和管理工作。
三、血液管理1. 血液来源必须合法,不得非法自采自用血液。
2. 输血科(血库)应有专人负责血液的入库、储存、发放工作,并作好相应记录。
3. 血液的储存和运输应符合国家相关规定,确保血液质量。
4. 血液的发放应严格按照临床用血申请单进行,确保用血安全。
四、临床用血管理1. 执业医师严格掌握输血指征,科学合理使用血液,提倡成分输血。
2. 受血者或家属必须知情同意,在输血治疗同意书上签字后,方可输血。
3. 执业医师认真填写临床输血申请单,并由主治执业医师审核签字后,向输血科(血库)申请备血。
4. 输血科(血库)应有专人负责标本收集、处理、检测及输血前检查工作。
5. 输血科(血库)认真做好血型鉴定(包括ABO正反定型、Rh血型)和交叉配血工作,保证结果准确可靠。
6. 输血前由两名具有执业资格的医护人员做好七查、八对、九不用”工作。
七查”指:查血站名称及许可证号;献血者条形码号;献血者血型;血液品种;采血日期及效期;储存条件;输血器材质量。
八对”指:核对病人姓名、性别、年龄;病案号、住院号;床号;药物过敏史;输血史;输血前检查结果;输血治疗同意书。
九不用”指:未进行输血前检查的血液;未进行交叉配血的血液;未进行血型鉴定的血液;未进行储存、运输条件检查的血液;未进行有效期检查的血液;未进行输血器材质量检查的血液;未进行输血前知情同意的血液;未进行输血后监测的血液;其他不符合输血安全要求的血液。
五、输血科(血库)质量管理1. 输血科(血库)应建立完善的质量管理体系,确保血液质量。
2. 输血科(血库)应定期进行质量检查和内部审核,及时发现问题并整改。
2024年输血科质量和安全管理制度(三篇)

2024年输血科质量和安全管理制度1.为确保输血安全有效,输血科(血库)工作人员应具备较强的法制意识和风险意识,遵守一切规章制度和标准操作规程。
2.接收血液标本时,必须认真核对标本的姓名、性别、年龄、科室、床号、住院号,血型和临床诊断等。
检查血液标本是否有溶血、污染、血量不够等,不符合配血试验要求的标本拒收。
3.配血前必须对病人及献血者血型两次确认,必须作正反血型鉴定,无误后方可配血。
4.《临床输血申请单》上所填血型与标本管标示血型不符时,病人或家属对血型有异议时,立即通知临床科室重抽标本,复查血型,还有疑问时,立即床旁复查血型,再有疑问时,立即请示科主任处理。
5.配血中发现主、次侧有一侧凝集,一律不得发血,立即报告科主任,作进一步检查。
6.领血人必须是经过培训的医护人员,发血前必须核对受血者姓名、年龄、血型、住院号,科别、床号、临床诊断等,以及献血者血袋条码号、采血日期、效期、血液品种、血量等,双方核对无误后,签字认可。
7.如有群伤、需输血的病人太多,分轻重缓急配血,先配危重病人的血液,再配病情较轻病人的血液,并立即报告科主任请求援助。
8.输血科(血库)必须储备一定量的血液,保证应急用血。
9.认真做好输血前检查工作。
10.严格执行无菌操作规程,防止职业暴露的发生。
11.正确合理使用化学试剂(药品),有毒有害物品专人保管,防止事故发生。
12.正确处理医疗生物垃圾,防止交叉污染发生。
13.做好水、电、气防火防灾工作。
下班前必须关闭所有不用的仪器、空调等用电器,关好水、气管开关,并作好交接班记录。
14.定期检查通电线路,严防引发火灾,科室配备消防器材,强化消防意识,加强消防演练,人人警惕,消除隐患。
一旦发现火源应立即进行消防处理,并立即报告医院保卫处(科)和119。
2024年输血科质量和安全管理制度(二)____年输血科质量和安全管理制度引言:随着现代医疗技术的发展,输血作为一种重要的治疗手段在临床实践中得到广泛应用。
输血科质量和安全管理制度(三篇)

输血科质量和安全管理制度是为了确保输血工作的有效性、安全性和合规性而制定的一套管理规定。
以下是可能包含在输血科质量和安全管理制度中的内容:1. 质量管理体系:建立质量管理体系,以确保输血工作符合相关法律法规和标准要求。
2. 人员管理:包括员工招聘、培训、考核和督导,确保员工具备相关专业知识和技能。
3. 设备管理:建立设备采购、验收、维护和报废等管理程序,确保输血设备的正常运行和有效性。
4. 质量控制:建立质量控制措施,包括血液采集、储存、检测和输血等环节的质量控制,确保输血质量符合标准要求。
5. 风险管理:制定风险评估和管理程序,对可能存在的风险进行识别、评估和控制。
6. 不良事件管理:建立不良事件管理制度,包括事件报告、调查、分析和改进等环节,确保发现和纠正不良事件。
7. 文件记录管理:建立文件记录管理制度,包括文件编制、归档和保留等,确保文件记录的完整性和可追溯性。
8. 外部评审:定期进行内外部评审,以评估和改进输血科管理水平和质量。
以上只是一些可能的内容,具体的输血科质量和安全管理制度还需根据实际情况进行具体设计和制定。
输血科质量和安全管理制度(二)是指为确保输血过程中质量和安全的管理体系。
以下是一些可能包含在此管理制度中的要点:1. 输血科负责制定和实施质量和安全管理制度,包括制订相关政策和程序,确保工作的规范和标准。
2. 确保所有输血过程符合相关法律法规和行业标准,包括血液采集、血型鉴定、病原体筛查、血库管理、输血反应监测等环节。
3. 设立管理部门或委员会,负责质量和安全管理工作,并设立相应工作程序和规范,明确责任和权限。
4. 对相关人员进行必要的培训,确保他们具备必要的技能和知识,能对各项操作进行正确的执行。
5. 建立一套完整的文档体系,包括标准操作规程、流程图、数据记录等,以便于监督和审查。
6. 进行规范的血液质量控制,包括定期的血液质量评价、标准品的使用和监测、设备的检修和维护等。
医院输血科质量管理制度

医院输血科质量管理制度1. 引言医院输血科质量管理制度是为了规范医院输血科的工作流程,提高输血质量,确保患者安全而制定的。
本文档旨在阐述医院输血科质量管理制度的相关内容。
2. 管理组织2.1 医院输血科组织架构•医院输血科设立一个负责输血工作的科室,设立专职或兼职医务人员。
•输血科设有科长,由医院领导任命,负责科室的管理和组织工作。
•输血科的医务人员要按照相关规定进行岗位职责分工,确保输血工作的顺利进行。
2.2 质量管理委员会•医院应设立质量管理委员会,负责制定与评估医院输血科质量管理制度。
•质量管理委员会由医院领导、科室主任和相关专家组成。
3. 质量管理制度3.1 质量方针和目标•医院输血科应制定质量方针,明确对输血工作质量的要求。
•输血科的质量目标应根据院内外相关要求进行设定,并定期进行评估和调整。
3.2 工作流程•输血科应制定详细的工作流程,包括献血者筛选、血液检测、血型鉴定、血品储存和输血过程等环节。
•工作流程要注重标准化操作,确保每一个环节的准确性和安全性。
3.3 人员培训•输血科应制定人员培训计划,确保医务人员具备相关专业知识和技能。
•培训内容包括输血知识的学习、操作技能的训练、安全意识的培养等。
3.4 设备管理•输血科应进行设备的管理和维护,并定期进行设备的校准和检验。
•设备使用前应进行验证,确保设备正常运行。
3.5 质量监测•输血科应建立质量监测体系,对输血工作进行监测和评估。
•监测内容包括输血病例的追踪、输入错误的发现和纠正等。
3.6 不良事件报告和处理•输血科应建立不良事件报告和处理制度,对输血过程中发生的不良事件进行登记和统计。
•不良事件发生后要及时报告和处理,采取相应的措施防止类似事件再次发生。
3.7 文件和记录管理•输血科应建立文件和记录管理制度,确保相关的文档和记录完整可靠。
•文件和记录要按要求进行分类、归档和保存。
4. 质量管理评估4.1 内部评估•输血科应定期进行内部评估,评估内容包括工作流程的执行情况、人员培训的效果、设备的管理和维护等。
输血管理质量存在的问题及整改措施

输血管理质量存在的问题及整改措施输血是临床治疗中不可或缺的一种治疗方式,它能够迅速补充患者体内的血液,改善患者的生理功能,挽救患者的生命。
然而,输血管理质量的优劣直接关系到患者的生命安全,因此,加强输血管理质量的整改,确保输血安全,是医院管理的重要任务。
本文将探讨。
一、输血管理质量存在的问题1. 输血前检查不全面输血前的检查是确保输血安全的重要环节。
然而,在实际操作中,部分医院在输血前检查方面存在不全面的问题。
例如,部分医院未对患者的血型、ABO血型、Rh血型等进行全面检查,导致输血过程中出现交叉配血不合的情况。
此外,部分医院未对患者的输血感染性疾病标志物进行检查,如乙肝、丙肝、艾滋病等,增加了输血感染的风险。
2. 输血记录不规范输血记录是追溯输血过程的重要依据。
然而,在实际操作中,部分医院在输血记录方面存在不规范的问题。
例如,部分医院的输血记录中未详细记录患者的输血时间、输血量、输血速度等信息,导致在发生输血不良反应时无法及时采取相应的措施。
此外,部分医院的输血记录中未详细记录输血前后的患者生命体征变化,无法对输血效果进行评估。
3. 输血不良反应处理不及时输血不良反应是输血过程中常见的问题,如过敏反应、发热反应、溶血反应等。
然而,在实际操作中,部分医院在输血不良反应处理方面存在不及时的问题。
例如,部分医院在发生输血不良反应时,未能立即停止输血,导致不良反应进一步加重。
此外,部分医院在输血不良反应发生后,未能及时进行相应的处理,如使用抗过敏药物、抗炎药物等,影响了患者的康复。
4. 输血科人员素质参差不齐输血科是医院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工作人员的素质直接影响到输血管理质量。
然而,在实际操作中,部分医院的输血科人员素质参差不齐。
例如,部分医院的输血科工作人员缺乏专业的输血知识,导致在输血过程中出现操作失误。
此外,部分医院的输血科工作人员缺乏良好的沟通技巧,无法与患者及其家属进行有效的沟通,影响了患者的满意度。
输血科质量与安全管理总结

输血科质量与安全管理总结一、引言输血是一项重要的医疗技术,广泛应用于临床各个科室。
输血科质量与安全管理是保证输血过程及输血产品的安全与有效性的关键。
本文将结合实际工作情况,从质量管理、安全管理、风险管理和持续改进等方面进行总结,为输血科质量与安全管理提供指导。
二、质量管理1.质量控制体系建立和完善质量控制体系是输血科质量管理的基础。
必须确保输血科所有的操作符合国家相关法律法规和规范性文件的要求。
通过规范操作流程、制定标准作业程序、建立文件控制系统、确保设备和试剂的有效性、培训医务人员等措施来确保输血科质量控制体系的有效运行。
2.质量监控定期进行质量监控是保证输血科质量的重要手段。
必须建立完善的质量监控指标体系,包括采血前的病人身份和血液标本核对、输血用血制品的核对、设备和试剂的质量控制、输血后的不良反应监测等。
定期统计并分析监控数据,及时采取措施进行纠正,不断改进。
3.质量评估与质量改进定期进行质量评估,并结合评估结果进行质量改进。
评估内容包括设备和试剂的质量、操作规范、培训效果等。
根据评估结果制定改进方案,及时进行改进,提高整体质量。
三、安全管理1.感染控制输血过程中的感染控制是确保输血安全的重要环节。
必须建立健全的感染控制制度,包括严格执行手卫生和消毒制度,遵循无菌操作要求,确保输血器材的清洁和消毒。
同时,要提高医务人员的感染控制意识,加强岗前培训和定期培训。
2.不良反应监测与应对输血过程中可能发生不良反应,及时监测并采取应对措施是保证输血安全的重要任务。
要建立健全的不良反应监测制度,包括监测记录、及时上报和通报等。
同时,要加强对医务人员的培训,提高对不良反应的识别和处理能力。
3.输血品质监控输血品质是保证输血安全的关键。
要建立依法依规进行输血品质监控的制度和机制,包括输血品质监测、质量评估和定期报告等。
同时,要推动输血品质标准的制定和更新,提高输血品质。
四、风险管理1.风险评估对输血科的风险进行全面、系统的评估,识别潜在风险,制定合理措施进行控制和预防。
输血科安全管理制度

输血科安全管理制度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确保输血工作的安全、科学、规范进行,保障患者的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订立本管理制度。
第二条本管理制度适用于本医院输血科的全部工作人员和相关人员。
第三条输血科是承当输血护理工作的专业科室,负责输血工作的监督、管理和执行。
第四条输血科应依照国家和地方卫生行政部门的相关法规和规定进行操作,严格遵从相关标准和规范。
第二章组织机构第五条输血科的组织机构包含科室主任、副主任、护士长、技术人员等。
第六条输血科科室主任负责全面监督和管理输血工作,负责订立和实施输血工作计划。
第七条输血科护士长负责具体的输血工作,组织和引导护理人员进行输血操作,并进行必需的技术培训和考核。
第八条输血科技术人员负责输血设备的维护和管理,搭配护理人员进行输血操作。
第九条输血科设立输血委员会,由相关科室专家构成,负责订立输血相关的制度、规范和指南,并进行定期评估和改进。
第三章输血操作规范第十条输血科全部工作人员必需熟识并严格执行输血工作的操作规范,包含但不限于以下内容:1.输血前的患者营养情形和血液检查;2.输血的准备工作,包含输血设备的准备和术前交接;3.输血操作的要求,包含穿刺技巧和输血速度的掌控;4.输血后的察看和护理措施;5.输血并发症的防备和处理。
第十一条输血操作必需严格依照操作规范进行,操作人员应经过系统培训并持有相应操作证书。
第十二条输血科应配备充分数量的护理人员和技术人员,确保输血操作的质量和安全。
第十三条输血操作过程中,应严格遵从无菌操作原则,确保输血设备和输血器具的干净。
第十四条输血操作结束后,应将输血设备彻底清洗和消毒,除去污染,确保下次使用的安全。
第四章输血设备管理第十五条输血科技术人员应对输血设备进行定期的维护和检查,确保其功能正常,并做好相应的记录。
第十六条输血设备应依照规定的要求进行清洁和消毒,确保设备的安全和卫生。
第十七条新购进的输血设备应进行验收,经检测合格后方可投入使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输血科2018年6月医疗质量与安全管理一、2018年6月临床用血情况通报与述评统计时间段 2018-06-01 00:00:00至2018-06-30 23:59:59换规则进行计算1、2018年6月与2017年6月用血数据比较时间2017年6月2018年6月人次195 235 少白细胞悬浮红细胞343.5 407.5血浆37.5 67血小板7 18冷沉淀123.5 175.75全血0 0用血合计511.5 668.25报表说明:红细胞、冷沉淀、血浆血量单位为U,血小板血量单位为治疗量,血液制品按照对应血站的转换规则进行计算分析与述评:统计我院临床科室2018年6月临床用血总量为668.25U,与2017年6月511.5相比增长30.6%;用血人次环比增长20.5%。
具体情况为:悬浮红细胞407.5U,与2017年6月343.5U比较增长18.6%;血浆67U,与2017年6月37.5U比较增长78.7%;机采血小板18治疗量,与2017年6月7治疗量比较增长157.1%;冷沉淀175.75U,与2017年6月123.5U比较增长42.3%;全血用量0U。
用血临床科室涉及20个。
上述数据显示,成分输血比率为100%。
本月用血人次及临床用血总量环比均出现了较大幅度的增长,与我院广泛开展的“调结构控成本提质量”活动增加了住院病人有关。
血浆用量环比增长78.7%,机采血小板环比增长157.1%,这与2017年同期的基数较少有关, 2017年6月血浆用量仅37.5U,2017年6月机采血小板用量仅7治疗量。
总体来看我院2018年6月合理用血情况较好,成分输血已形成良好格局。
2、2018年6月用血总量(U)前五名科室3、2018年6月红细胞用量(U)前五名科室4、2018年6月血浆用量(U)前五名科室5、2018年6月冷沉淀凝血因子用量(U)前五名科室6、2018年6月血小板用量(治疗量)前五名科室7、2018年6月大量用血情况二、2018年6月临床科室质量指标及分析1、《输血治疗知情同意书》签署率92.7%2018年6月我科检查临床用血科室病历数据,用血科室《输血治疗知情同意书》共签署109份,101份合格。
从图2-1看,《输血治疗知情同意书》签署率92.7%,未达标。
日期病人姓名住院号病区医生输血知情同意书不合格原因2018-06-05 ---- ---- 骨三科---- 谈话医师未签名,患者亲属未注明关系2018-06-11 ---- ---- 泌儿外科---- 谈话医师未签名,未签时间,患者签名未具体到分钟2018-06-12 ---- ---- 消化内科---- 患者未签名2018-06-14 ---- ---- 消化内科---- 谈话医师未签名2018-06-14 ---- ---- 骨一科---- 患者亲属未注明关系2018-06-19 ---- ---- 骨三科---- 患者亲属签字时间早于谈话医师2018-06-25 ---- ---- 普外二病区---- 谈话医师未签名,时间与患者签字相同2018-06-26 ---- ---- 消化内科---- 患者亲属未注明关系原因分析:输血治疗知情同意书不合格原因有谈话医生未签名,未签时间,患者未签名,患者签名未具体到分钟,患者亲属签名未注明关系,时间未精确到时分,患者亲属签字时间早于谈话医师,患者亲属签字时间与患者签字相同。
改进措施:加强医务人员对《执业医师法》、《医疗事故处理条例》及《临床输血技术规范》等法律、法规的学习,增强法制观念,提高法律意识,提高医务人员对输血治疗知情同意书的认知,学习对输血治疗知情同意书的规范化填写。
医务部及输血科进行督导。
2、用血适应症合格率100%2018年6月临床科室用血235人次,符合用血适应症235人次。
从图2-2看,用血适应症合格率100%,达标。
3、输血申请单审核合格率96.6%2018年6月输血申请单审共235份,合格的输血申请单227份。
从图2-3看,输血申请单合格率96.6%,未达标。
2018年6月不合格输血申请单及原因日期病人姓名住院号病区医生输血申请单不合格原因2018-06-02 ---- ---- 心内科---- 审核医师未签名2018-06-02 ---- ---- 烧伤美容整形科---- 护士未签名2018-06-06 ---- ---- 神经外科---- 护士未签名2018-06-11 ---- ---- 泌儿外科---- 医师未签名2018-06-14 ---- ---- 神经外科---- 审核医师未签名2018-06-14 ---- ---- 肾病内科---- 审核医师未签名2018-06-18 ---- ---- 骨一科---- 审核医师未签名2018-06-20 ---- ---- 烧伤美容整形科---- 护士未签名原因分析:输血申请单审核不合格原因有审核医师未签名,无医生签名,无护士签名。
改进措施:加强医务人员对《执业医师法》、《医疗事故处理条例》及《临床输血技术规范》等法律、法规的学习,增强法制观念,提高法律意识,提高医务人员对临床输血申请单的认知,对输血制度强化学习。
医务部及输血科进行督导。
4、大量用血报批审核率100%2018年6月我院大量用血4例,报批审核4例。
从图2-4看,大量用血报批审核率100%,达标。
5、输血前检测率100%2018年6月我院输血人数为109人,其中109人有输血前检测结果。
从图2-5看,输血前检测率100%,达标。
6、输血治疗病程记录完整率69.8%2018年6月我院输血235人次,其中164人次输血治疗病程记录完整。
从图2-6看,输血治疗病程记录完整率69.8%,未达标。
从科别看,重症医学科、老年病科、肿瘤科、普外三病区、神经内科一病区及产科的输血治疗病程记录完整率均为100%,烧伤美容整形科、骨三科、骨二科排名靠后。
原因分析:无输血后评价,无输血过程记录。
改进措施:加强对输血制度的学习,提高对病程记录等病历文书的法律意义认知。
医务部及输血科进行督导。
7、输血不良反应回报率100%2018年6月我院输血235人次,其中234人次回报无输血不良反应,1人次回报有输血不良反应,输血不良反应回报率100%。
从图2-7看,达标。
8、成分输血率100%2018年6月我院临床用血总量为668.25U,其中悬浮红细胞407.5U,血浆67U,机采血小板18治疗量,冷沉淀175.75U,全血0 U。
从图2-8看,成分输血率100%,达标。
9、自体输血率26.1%2018年6月手术室异体红细胞用量为103U,回收式自体输血9例,储存式自体输血0例,自体血共计36.3U。
从图2-9看,自体输血率26.1%,比目标值25%高1.1个百分点,达标。
三、2018年6月输血科质量指标及分析1、检测报告准确率100%2018年6月输血科发出1700份血型报告,235份输血相容性检测报告,均准确无误。
从图3-1看,检测报告准确率100%,达标。
2、血液的出入库记录完整率100%2018年6月输血科共入库643袋血液,出库621袋血液,均记录完整。
从图3-2看,血液的出入库记录完整率100%,达标。
3、血液有效期内使用率99.2%2018年6月向临床共发出668.25U血液,均在有效期内使用。
2018年6月报废冷沉淀凝血因子1.75U, 报废AB型、RhD阳性红细胞1U, 报废RhD阴性红细胞2.5 U,在有效期内未使用血液共5.25U。
从图3-3看,血液有效期内使用率99.2%,未达标。
原因分析:冷沉淀凝血因子1.75U是由于有絮状物而报废;AB型、RhD阳性红细胞1U是为了用血安全储备最低量1U,连续10余天临床没有需求,并且在有效期还剩7天时与血站沟通调剂,其它医院这7天也无需求而报废;RhD阴性红细胞由于孕产妇预约后未使用过期报废。
改进措施:对由于孕产妇预约后未使用的RhD阴性红细胞及临近有效期的血液,积极的与血站沟通调配血液使用。
4、室内质控完成率100%2018年6月共完成60份室内质控血型,60份室内质控不规则抗体筛检,120份室内质控凝聚胺交叉配血。
从图3-4看,2018年6月输血科室内质控完成率100%,达标。
5、室间质评结果准确率2018年6月共完成5份室间质评正定型,5份室间质评反定型,5份室间质评RhD血型,5份室间质评凝聚胺交叉配血,结果均准确。
从图3-5看,2018年6月输血科室间质评结果准确率100%,达标。
6、检测试剂及耗材合格率100%2018年6月输血科未入库检测试剂及耗材。
7、冷链监控完成率100%2018年6月输血科2台储红细胞冰箱、2台储血浆、冷沉淀凝血因子冰箱每日24小时不间断温度监控,接收中心血站血液53次,血液院内运输235次,温度均在要求范围。
从图3-7看,2018年6月输血科冷链监控完成率100%,达标。
8、设备受检率100%2018年6月输血科处于正常使用的设备共23台,受检23台。
从图3-8看,2018年6月输血科设备受检率100%,达标。
9、储血冰箱消毒、细菌监测完成率100%2018年6月输血科消毒冰箱8次,细菌监测1次。
从图3-9看,2018年6月输血科储血冰箱消毒、细菌监测完成率100%,达标。
10、服务满意度100%2018年6月输血科发出1700份血型报告,235份输血相容性检测报告,均准确无误,临床满意。
咨询报销血费1次,患者满意。
从图3-10看,2018年6月输血科服务满意度100%,达标。
四、输血不良反应分析2018年6月输血不良反应基本情况时间输血例数发生输血反应例数输血反应率6月235 1 0.4%1、本月发生发热反应1例,过敏反应0例。
本月输血反应率为0.4%。
2、本月无溶血性及细菌污染性输血反应发生,无输血传染病的报告。
3、从以上数据说明,2018年6月我院输血安全呈现良好的态势。
五、不良事件分析本月无不良事件上报。
六、专业培训培训日期培训主题6月19日职业暴露的上报、处理及预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