色彩构成明度九大调
色彩构成 明度

暖色系 冷色系
色相
明度
色彩明度是指色彩的亮度或明度。 颜色有深浅、明暗的变化。比如,深黄、中 黄、淡黄、柠檬黄等黄颜色在明度上就不一 样,紫红、深红、玫瑰红、大红、朱红、桔 红等红颜色在亮度上也不尽相同。这些颜色 在明暗、深浅上的不同变化,也就是色彩的 又一重要特征一一明度变化。
色彩的明度变化
最后的晚餐 / 马蒂亚斯· 格吕内瓦尔德 / 木板油彩
重庆交通大学 / 学生作品
重庆交通大学 / 杨美
重庆交通大学学生作品
上图是两张学生的教学指导作业,从色彩面积构 成上可以看出,是红色绿色的对比关系。视觉效 果刺激而又含蓄,对比强烈的同时又显得十分和 谐,属于成功的高纯度对比构成作业。
欣赏,分辨冷暖、同类色、补色关系和协调色的关系, 理解色彩的客观表现力。掌握色彩的冷暖对比、纯度 对比、面积对比以及色彩调和的基本规律。
图 1-5 三原色、间色
复色 三种或三种以上的颜色相混合所产生的色 彩称为复色。 补色 在色相环中直线距离最远的一对色彩是补 色,如红与绿、黄与紫、橙与蓝。
图 1-6 复色、补色
色彩三要素
色相 即色彩的相貌,赋予各个色彩的名称。如 黄、红、绿等。 明度 即色彩的明暗程度。一个色彩加入白色越 多明度就越高,加入黑色越多明度就越低。一般 明度标准分为九级左右。
一、不同色相之间的明度变化。如:白比黄 亮、黄比橙亮、橙比红亮、红比紫亮、紫比 黑亮;白、黄、橙、红、绿、蓝、紫、黑 二、在某种颜色中,加白色明度就会逐渐提 高,加黑色明度就会变暗
明度
颜色的明暗度、亮度、
明度可以分为9个等级。
(9
8
7)
孟塞尔色彩体系的明度范围

孟塞尔色彩体系的明度范围
孟塞尔色彩体系(Munsell color system)是一种定义颜色的色
彩体系,基于三个参数:颜色饱和度、颜色纯度和明度。
其中明度(Lightness)俗称“value”,测量颜色的亮度,代表着一个颜色的
深浅程度。
孟塞尔色彩体系的明度范围从0(黑)到10(白),考虑到眼睛
对亮度的感知,不同的明度范围代表了人眼对颜色的区别程度。
孟塞
尔色彩体系的明度范围依次划分出10个等级:0(黑)、1(黯淡)、2(暗灰)、3(轻灰)、4(中色灰)、5(浅灰)、6(半灰)、7
(丁香灰)、8(盐灰)、9(白)和10(白灰)。
值得注意的是,对于不同的颜色而言其明度差别也会有所不同,
如果是同一种色彩的不同深浅时,用一种颜色来标注一定的等级时,
人眼感知上要做出调整,才能把颜色调校到正确的数字值。
在孟塞尔
色彩体系中,每一个明度等级都有其特定的准确数字值,所以在使用
孟塞尔色彩体系定义颜色时,必须根据其定义的数字值准确去理解颜色。
色彩构成—第四讲(明度)

• 短调是相当于在9级明度色标中,三级以内的色组配合。 • 高短调——淡雅、温和、淡雅之美,象征女性
精品课件
高短调——淡雅、温和、淡雅之美,象征女性
精品课件
精品课件
中调是在9级明度色标中,间隔4级左右的色组配合。如黑与深 灰、黑与中灰、深灰与浅灰等,属于中凋的色组构成。中调组合具 有一定的层次感,也容易调和。如变化色相和纯度便可取得较为理 想的配色。
精品课件
精品课件
精品课件
精品课件
精品课件
低中调
精品课件
• 低短调——沉闷、忧郁缺乏生气
精品课件
只运用明度对比的实例
精品课件
精品课件
精品课件
精品课件
精品课件
精品课件
精品课件
精品课件
精品课件
精品课件
Hansol基金会(韩国)
天 创
精品课件
训练要点:选一色通过加白或加黑做明度九个明度调的色 标,以色标为基础做该色明度对比的九大调构成练习。 要 求: 准确表现色彩的明度对比关系 画面尺寸:20×20(CM),1张,手绘完成。
• (1) 高长调——积极、明快、强烈、醒目 • (2) 高短调——淡雅、温和、淡雅之美,象征女性 • (3) 中长调——明快、有利、阳刚之美象征男性 • (4) 中高短调——丰富、含蓄具有层次感 • (5) 中低短调——模糊、厚重具有神秘感 • (6) 中短调——沉着、含糊、暧昧 • (7) 低长调——强烈、明快、威严和沉重感 • (8) 低短调——沉闷、忧郁缺乏生气
精品课件
精品课件
如果运用以上低调、中调、 高调和短调、中调、长调6个因 素进行组合,可构成许多基于明度基调的配色。组合后的第 一字表示明度的基调,第二字表示明度对比的程度,如:高 长调是表示高明度基调、明度强对比的配色;低短调是表示 低明度基调、明度弱对比的配色。
明度调性

低中调是大面积的冷色,配上小面积的 中性色加上明度、纯度的变化的色彩搭 配方案。
中中调是大面积的中性色积的中性色配上小面积的中性色加上明度纯度的变化的彩搭配方案
高中调是大面积的 暖色,配上小面积 的中性色加上明度、 纯度的变化的色彩 搭配方案。
高短调是大面积的 暖色,配上小面积 的冷色加上明度、 纯度的变化的色彩 搭配方案。
高长调是大面积的 暖色,配上小面积 的暖色加上明度、 纯度的变化的色彩 搭配方案。
中长调是大面 积的中性色, 配上小面积的 暖色加上明度、 纯度的变化的 色彩搭配方案。
中中调是大面 积的中性色, 配上小面积的 中性色加上明 度、纯度的变 化的色彩搭配 方案。
中短调是大面积的中性色,配上小面积 的冷色加上明度、纯度的变化的色彩搭 配方案。
低短调是大面积的冷色,配上小面积的 冷色加上明度、纯度的变化的色彩搭配 方案。 低长调是大面积的冷色,配上小面积的 暖色加上明度、纯度的变化的色彩搭配 方案。
对比与调和--设计作品赏析

特点:柔和、模糊、光感弱、体感差、节奏感弱, 显示高雅、平稳。
2021/6/16
明度标尺
10 高
明9
度
色 阶
8
7
中6 明 度5 色 阶4
3
低
明 度
2
色 阶
1
0
31
第三讲 色彩构成的设计理论〉色彩对比〉明度对比
2021/6/16
营造不同的色彩氛围,制造不同的色彩感觉。
返回
2021/6/16
21
第三讲 色彩构成的设计理论〉色彩对比〉明度对比
特点:清爽、 明亮、阳光感 强,引发欢快、 轻松、健康的 感觉,也可带 来软弱、苍白 的想象。
2021/6/16
明度标尺
10 高
明9
度
色 阶
8
7
中6 明 度5 色 阶4
3
低
明 度
2
色 阶
17
第三讲 色彩构成的设计理论〉色彩对比〉色相对比
2021/6/16
18
第三讲 色彩构成的设计理论〉色彩对比〉色相对比
2021/6/16
19
第三讲 色彩构成的设计理论〉色彩对比〉色相对比
2021/6/16
20
第三讲 色彩构成的设计理论〉色彩对比〉色相对比
通过不同的色相关系的组合,形成不同的色相对比,
2021/6/16
2
第三讲 色彩构成的设计理论〉色彩对比〉色相对比
2021/6/16
3
第三讲 色彩构成的设计理论〉色彩对比〉色相对比
2021/6/16
4
第三讲 色彩构成的设计理论〉色彩对比〉色相对比
基本配色-色相环详解

对比与调和也称变化与统一,这是绘画中获得美的色彩效果的一条重要原则。
如果画面色彩对比杂乱,失去调和统一的关系,在视觉上会产生失去稳定的不安定感,使人烦躁不悦;相反,缺乏对比因素的调和,也会使人觉得单调乏味,不能发挥色彩的感染力。
对比与调和,是色彩运用中非常普遍而重要的原则。
要掌握对比与调和的色彩规律,首先应了解对比与调和的概念和含义、对比或调和的表现方式和规律。
对比与调和也称变化与统一,这是绘画中获得美的色彩效果的一条重要原则。
如果画面色彩对比杂乱,失去调和统一的关系,在视觉上会产生失去稳定的不安定感,使人烦躁不悦;相反,缺乏对比因素的调和,也会使人觉得单调乏味,不能发挥色彩的感染力。
对比与调和,是色彩运用中非常普遍而重要的原则。
要掌握对比与调和的色彩规律,首先应了解对比与调和的概念和含义、对比或调和的表现方式和规律。
1.对比对比意味着色彩的差别,差别越大,对比越强,相反就越弱。
所以在色彩关系上,有强对比与弱对比的区分。
如红与绿、蓝与橙、黄与紫三组补色,是最强的对比色。
在他们之中,逐步调入等量的白色,那就会在提高它们明度的同时,减弱其纯度,成为带粉的红绿、黄紫、橙蓝,形成弱对比。
如加入等量的黑色,也就会减弱其明度和纯度,形成弱对比。
在对比中,减弱一个色的纯度或明度,使它失去原来色相的个性,两色对比程度会减弱,以至趋于调和状态。
色彩的对比因素,主要有下述几个方面。
色相对比色相对比是利用各色相的差别而形成的对比。
色相对比的强弱可以用色相环上的度数来表示。
同类色相对比临近色相对比对比色相对比互补色相对比第一种简单对比方法是:色相距离在色环中15°以内的对比,一般看作同色相即不同明度与不同纯度的对比,因为距离15°的色相属于较难区分的色相。
这样的色相对比称为同类色相对比,是最弱的色相对比。
色相间在15°以上至45°左右的对比,称为邻近色相对比,或近似色相对比,这是较弱的色相对比。
色彩构成方法

低长调:对比主色调为低明度的、五度差以上的对比, 感觉是低沉的、具有爆发性的。
低中调:对比主色调为低明度的、三至五度差的对比, 感觉是苦闷的、寂寞的。
低短调:对比主色调为低明度的、三度差以内的对比, 感觉是忧郁的、死寂的、模糊不清的。
《十四朵向日葵》是“向日 葵系列”中最成功的作品。画中 的向日葵极富有生命力,整幅作 品在色彩上明度较高。如图所示, 突出向日葵的圆形母题,将画面 色彩整合为一组从浅到深的黄色 等差明度变化,保持了原作色彩 亮丽夺目的风格。
如图:是利用空间混 合的方法,将原作品中的 色彩分解为几种色彩的短 线组合,远看仍能第一眼 让人感受到凡·高《十四朵 向日葵》的色彩魅力
• 明度色彩 基调
•
指以一种主色与其他的色的组合、搭配。所形
成的画面色彩关系,即色彩的总的倾向性。
• 高调、中调、低调
根据明度色标将明度分为九级:一度为最低,九度为最高。
明度在一至三度的色彩称为 — 低调 明度在四至六度的色彩称为 — 中调 明度在七至九度的色彩称为 — 高调
• 分别以低明度色彩(低明度色彩在画面面积上占绝对优势 ,即面积为60%左右)为主构成低明度基调,以中明度色 彩为主构成中明度基调,以高明度色彩为主构成高明度基 调的效果。
高中调:对比主色调为高明度的、三至五度差的对比, 感觉是明快的、活泼的。
高低调:对比主色调为高明度的、三度差以内的对比, 感觉是优雅的、女性化的、朦胧的。
中长调:对比主色调为中明度的、五度差以上的对比, 感觉是强力度的、男性化的。
中中调:对比主色调为中明度的、三至五度差的对比, 感觉是含蓄的、丰富的、朦胧的。
《色彩构成》课程教学大纲

《色彩构成》课程教学大纲课程代码:21900112课型:职业素质课学时:总共64学时。
其中讲授12学时,实验(实训)52学时考核方式:考试实训场地:画室、实训基地二、学时分配一、课程概述色彩构成作为设计教育的基础课程,要求学生了解色彩在物理、生理、心理及美学方面的知识。
通过系统的作业训练,使学生将理性的色彩知识融入感性的色彩设计实际中,培养学生对色彩的感觉由个人的直觉升华到更宽广、更科学的色彩审美境界,最终达到在各种专业性的设计中能够灵活运用色彩构成的理论和方法进行符合功能和审美的色彩设计,并能融会贯通在自己的设计作品中。
三、教学内容教学目的:色彩构成是一门设计基础课程,作为设计色彩视觉语言表达的一种基础训练,本课程是为培养学生认识和把握色彩规律、提高学生对色彩的审美感受和设计能力而开设的必修课。
通过本课程的教学使学生对色彩的物理特性、生理特性、色彩的混合、色彩的要素与色彩主体,以及色彩的对比调和规律有较系统的了解认识,掌握色彩构成的基本理论、原则、方法、学会用色彩构成规律培养色彩的审美自觉性,并能将其融会贯通于自己的设计之中。
主要内容:(一)讲授部分第一单元色彩的物理理论1、色彩产生的原理2、色彩的表示方式第二单元色彩的分类与特性1、色彩的分类2、色彩的基本属性3、色彩的混合第三单元色彩与心理1、色彩的视知觉现象2、色彩的情感与思维第四单元色彩的构成1、色彩的对比构成2、色彩的调和构成3、色彩的调性构成4、色彩的采集重构第五单元色彩构成在设计中的功能1、广告设计中的色彩功能2、包装设计中的色彩功能3、产品造型设计的色彩功能4、室内环境设计中的色彩功能5、服装设计中的色彩功能(二)实验(实训)本课程实验(实训)教学内容见本课程实验(实训)教学大纲。
四、建议教材(或自编教材)与教学参考书教? 材:《色彩构成》王力强文红编著重庆大学出版社参考书:《色彩艺术》(瑞士)约翰内斯.伊顿著杜定宇译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五、考核与评价本课程的考核形式为分为讲授部分考核和实践环节考核,两者成绩之和为本课程最终成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