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三化学上学期期末试题及答案

合集下载

完整版)初三化学上学期期末考试试卷及答案

完整版)初三化学上学期期末考试试卷及答案

完整版)初三化学上学期期末考试试卷及答案初三化学上学期期末考试试卷及答案班别姓名学号成绩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 O—16 C—12一、选择题(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把正确答案序号填入下表。

每小题2分,共40分)1.六月的校园,百花盛开,香远益清,阵阵花香,沁人心脾。

花香四溢的现象说明()A。

分子是不断运动的B。

分子是由原子组成的C。

分子具有一定的质量D。

分子之间有一定的间隔2.下列变化中,属于化学变化的是()A。

汽油挥发B。

矿石粉碎C。

蜡烛燃烧D。

铜丝弯曲3.下列物质在氧气中燃烧,火星四射,生成黑色固体的是()A。

镁条B。

红磷C。

木炭D。

铁丝4.地壳中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是()A。

OB。

SiC。

FeD。

Al5.下列物质中,属于混合物的是()A。

氧化铜B。

空气C。

氢气D。

氯化钾6.称量固体药品时,需要用到的仪器是()A。

托盘天平B。

玻璃棒C。

酒精灯D。

温度计7.在饮用水中添加含钙、镁、锌、硒的矿物质,可以改善人体营养,增强体质。

其中“钙、镁、锌、硒”是指() A。

分子B。

原子C。

离子D。

元素8.某同学做物质在氧气中燃烧的实验方法如下图所示,其中不合理的是()A。

木炭在氧气中燃烧B。

铁丝在氧气中燃烧C。

硫在氧气中燃烧D。

蜡烛在氧气中燃烧9.为形象展示水分解的微观过程,某同学制作了一些模型,表示相应的微观粒子。

其中表示水分解过程中不能再分的粒子是()A。

B。

C。

D。

10.右图是老师放置在实验桌上的三瓶无色气体,它们可能是H2、O2、CO2.下列关于这三种气体的鉴别方法中,不正确的是()A。

根据瓶③倒置,可判断瓶③存放的是H2B。

用带火星的木条放入①中,若复燃,则存放的是O2C。

用点燃的木条伸入②中,若火焰熄灭,则存放的是CO2D。

向②中加入少量蒸馏水,若变为红色,则存放的是CO211.下列关于稀有气体的叙述中,错误的是()A。

曾被称为惰性气体B。

都不能与其他物质发生化学反应C。

都是无色无味气体D。

初三上学期化学期末试卷及答案

初三上学期化学期末试卷及答案

初三上学期化学期末试卷及答案可能用到原子量:H-1 C-12 O-16 S-32 P-31 Ca-40 Fe-56 Cl-35.5 Al-27 Cu-64 Mg-24初三化学上学期期末试卷第Ⅰ卷(选择题,共40分)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本题共30分。

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1.下图所示的实验中,有化学变化发生的是()A。

干冰升华B。

CO2溶于水C。

石油的分馏D。

自制净水器净水2.用H2O2、KClO3、KMnO4三种物质都能制得氧气,说明这三种物质的组成中都含有()A。

氧元素B。

氧分子C。

氧原子D。

氧气3.钨是熔点最高的金属,广泛应用于拉制灯丝,有“光明使者”的美誉。

冶炼金属钨常用到白钨矿石。

其主要成分是钨酸钙(CaWO4),钨酸钙中钨(W)的化合价为()A。

-6B。

+4C。

+6D。

+74.下列各组气体中,仅用燃着的木条不能区分出来的是()A。

二氧化碳和氮气B。

氧气和空气C。

一氧化碳和二氧化碳D。

氢气和空气5.下列物质的用途是利用其化学性质的是()A。

稀有气体用于霓虹灯B。

金属铝制易拉罐C。

白炽灯中填充氮气D。

铜线制电缆6.下列物质中,其化学式或所属的物质类别不正确的是()A。

氯化钠,纯净物B。

硫酸,氧化物C。

五氧化二氮,化合物D。

氯气,单质7.某原子的结构示意图为:[图片],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该原子所含的质子数为1B。

该原子属于金属元素的原子C。

该原子属于非金属元素的原子D。

该原子的核外电子数为68.中国科学家以二氧化碳和金属钠为原料,在一定条件下制得了金刚石,化学方程式为:470℃,80MPa,3CO2+4Na→xR+C(金刚石),则x、R 为A。

1、Na2CO3B。

2、Na2CO3C。

4、Na2CO3D。

2、Na2O29.下列化学方程式书写正确的是()A。

HgO△→Hg+O2↑B。

H2O+CO2→HCO3C。

Mg+2HCl→MgCl2+H2↑D。

2Fe2O3+3C→4Fe+3CO211.如图形象地表示某反应前后反应物与生成物分子及其数目的变化,其中," "表示A、B、C三种不同的分子。

初三化学上册期末化学试题(含答案)

初三化学上册期末化学试题(含答案)

上册期末化学试题(含答案)一、九年级化学上册选择题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12g 碳和80g 的氧气充分反应生成92g二氧化碳B.用酚酞试液无法区分稀盐酸和食盐水C.加热Ca(OH)2的饱和溶液,溶质的质量分数保持不变D.加热一定量高锰酸钾固体制氧气,剩余固体中钾元素的质量分数保持不变2.“分子机器”是指在分子尺寸上制造的一类分子器件,其长短仅相当于l纳米左右(1纳米=10-9米)。

它的驱动方式是通过外部刺激(如电能、光照等)使分子结构发生改变,从而对外做功。

下列关于分子机器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肉眼能直接观察到分子机器B.分子机器驱动过程中,发生了化学变化C.分子机器的驱动不需要能量D.分子机器“发动机”驱动方式与普通发动机相同3.在反应X + 2Y → M + 2N中,已知M和N的摩尔质量之比为,当1.6g X与Y完全反应后,生成4.4g M。

则在此反应中Y和N的质量之比为A.B.C.D.4.下列问题的研究中,没有利用....对比实验思想方法的是()A.研究空气中氧气含量B.比较金属活动性C.研究燃烧的条件D.研究二氧化碳与水反应5.蜡烛(足量)在如图甲图密闭装置内燃烧至熄灭,用仪器测出这一过程中瓶内氧气含量的变化,如图乙所示。

下列判断正确的是()A.蜡烛熄灭后瓶内只剩二氧化碳气体B.蜡烛熄灭时并没有消耗装置内所有的氧气C.蜡烛燃烧前装置内只有氧气D.蜡烛燃烧能将密闭装置中的氧气耗尽6.将过氧化氢溶液平均分成两等份a和b,只向b中加入少量二氧化锰,另一份微微加热。

则放出氧气的质量(m)与反应时间(t)的关系的图象正确的是()A.B.C.D.7.小希设计如图的实验,并完成下列的操作步骤:①未点燃酒精灯,观察白磷未燃烧②点燃酒精灯片刻,观察到白磷燃烧③熄灭酒精灯,冷却到室温,观察到水位上升到刻度 1 处④点燃酒精灯,剩余的白磷不燃烧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酒精灯加热铜丝,白磷燃烧,铜丝变黑,可见白磷的金属活动性比铜强B.操作②中除了观察到白磷燃烧,铜丝也变黑,会使“空气中氧气含量”的测定的结果大于 1/5C.对比①②中的现象,说明可燃物燃烧需要氧气D.对比②④中的现象,说明可燃物燃烧需要氧气8.通过下列实验操作和现象能得出相应结论的是实验操作现象结论A 把带火星的木条插入某瓶无色气体中木条熄灭该瓶中气体一定是二氧化碳B 向收集满CO2的软塑料瓶中加入约三分之一体积的水,旋紧瓶盖,振荡塑料瓶变瘪CO2能溶于水C 将白磷浸没在热水中,再向热水中的白磷通入氧气通氧气前白磷不燃烧,通氧气后白磷燃烧温度是燃烧需要的条件之一D 点燃某气体,在火焰上方罩一个冷而干燥的烧杯烧杯内壁有无色液滴产生该气体是CH4A.A B.B C.C D.D9.学习化学的一种方法是推理,以下推理正确的是()A.氧化物一定含氧元素,则含氧元素的化合物一定是氧化物。

科粤版化学初三上学期期末试卷及答案指导(2024年)

科粤版化学初三上学期期末试卷及答案指导(2024年)

2024年科粤版化学初三上学期期末模拟试卷(答案在后面)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有12小题,每小题3分,共36分)1、下列关于化学元素和化合物的描述,正确的是:A、氧气是由氧分子(O2)构成的单质。

B、水是由一氧化氢分子(H2O)构成的化合物。

C、铁是由原子直接构成的固态非金属单质。

D、二氧化碳是由二氧化碳分子(CO2)构成的非金属单质。

2、在以下实验操作中,哪一项操作是正确的?A、在称量氢氧化钠时,应该直接用手拿取,因为氢氧化钠对人体无害。

B、在制取氧气的过程中,如果没有收集到氧气,应该重新加热反应物,直至收集到氧气。

C、在实验中使用玻璃棒时,应当使用洗洁精和清水彻底清洗。

D、在实验中,若试管内的液体加热沸腾,应该立即用冷水冲洗试管,以防止试管破裂。

3、下列哪种物质在常温下是气体?A. 水 (H₂O)B. 二氧化碳 (CO₂)C. 铁 (Fe)D. 钠 (Na)4、关于原子结构的说法,哪一项是正确的?A. 原子核由质子和电子组成B. 质子和中子的质量几乎相等C. 电子位于原子核内部D. 原子的质量主要集中在电子上5、下列关于元素周期表的叙述中,正确的是:A、元素周期表中,原子序数越大,原子半径越小。

B、在同一周期内,从左到右,元素的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碱性逐渐增强。

C、同一主族元素,从上到下,金属性逐渐增强。

D、元素周期表中,金属元素都位于左下角。

6、下列物质中,属于酸的是:A、NaOHB、H2OC、CO2D、HClO47、7、下列物质中,属于氧化物的是()。

A. KClO3B. H2OC. CuOD. NaOH8、8、常温下,把铁钉放在下列试剂中,最不易生成铁锈的是()。

A. 水B. 氢氧化钠溶液C. 醋酸D. 盐酸9、题目:下列物质中,不属于酸的是:A. 盐酸B. 氢氧化钠C. 硫酸D. 碳酸 10、题目:在一定条件下,下列哪种反应类型属于置换反应:A. 2H2O → 2H2 + O2B. CaCO3 → CaO + CO2C. 2Na + 2HCl → 2NaCl + H2D. 2KCl → 2K + Cl211、下列物质中,哪一种在常温下是气体?A. 水 (H₂O)B. 钠 (Na)C. 氧气 (O₂)D. 铁 (Fe)12、下列哪个反应属于置换反应?A. H₂ + Cl₂ → 2HClB. CaCO₃ → CaO + CO₂↑C. Zn + CuSO₄ → ZnSO₄ + CuD. 2H₂O₂ → 2H₂O + O₂↑二、多项选择题(本大题有3小题,每小题3分,共9分)1、下列关于物质的组成和结构的说法正确的是:A、所有物质都是由元素组成的B、分子是构成物质的最小粒子C、原子是由质子、中子和电子组成的D、同种元素的所有原子具有相同的质子数2、下列实验操作或现象中,符合化学反应特点的是:A、将铁钉放入硫酸铜溶液中,铁钉表面出现红色物质B、将食盐溶于水,溶液温度明显升高C、将氧气通过铜网,铜网颜色变红D、将酒精灯点燃,火焰呈蓝色3、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初三化学上册期末化学试题(含答案)

初三化学上册期末化学试题(含答案)

上册期末化学试题(含答案)一、九年级化学上册选择题1.某化合物由碳、氢两种元素组成,且碳、氢元素质量比为12:1,该化合物的化学式量为26,则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A.该化合物的化学式为C2H2B.该化合物中碳元素的质量分数为92.3%C.3.9g该化合物在空气中完全燃烧可生成13.2g二氧化碳D.5.2g该化合物与6.9g酒精(C2H5OH)含有等质量的碳元素2.“分子机器”是指在分子尺寸上制造的一类分子器件,其长短仅相当于l纳米左右(1纳米=10-9米)。

它的驱动方式是通过外部刺激(如电能、光照等)使分子结构发生改变,从而对外做功。

下列关于分子机器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肉眼能直接观察到分子机器B.分子机器驱动过程中,发生了化学变化C.分子机器的驱动不需要能量D.分子机器“发动机”驱动方式与普通发动机相同3.把一定质量的a、b、c、d四种物质放入一密闭容器中,在一定条件下反应一段时间后,测得反应后各物质的质量如下。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物质a b c d反应前的质量(g) 6.4 3.2 4.0 2.8反应后的质量(g) 5.2x7.2 2.8A.x=2B.d是催化剂,加快反应速率C.c不是化合物D.反应前后原子的数目不变4.下列实验设计合理的是()A.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B.探究燃烧的条件C.验证质量守恒定律D.氧气验满5.下列叙述与对应的坐标图表示正确的是()A.向硝酸钾的饱和溶液中加入氯化钠B.将相同质量的Zn粉和Mg粉分别加入足量的稀盐酸中C.水的电解D.盐酸和氯化铁混合溶液中加入过量的氢氧化钠溶液6.下列图像能正确反映对应的实验操作的是()A.加热氯酸钾和二氧化锰的混合物制取氧气B.一定量的红磷在密封容器中燃烧C.向一定质量的二氧化锰中加入过氧化氢溶液D.碳和氧化铜的固体混合物在高温条件下反应7.下列实验不可行或不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选项实验目的实验方法A区分氯化钠溶液、高锰酸钾溶液观察溶液的颜色B除去CO2中少量的CO点燃C除去CO中少量的CO2通过足量灼热的炭层D 焊接金属时所用燃料乙炔(化学式C2H2)充分燃烧时的产物检验在火焰上方罩上干冷的烧杯,一段时间后迅速倒转烧杯并加入澄清石灰水A.A B.B C.C D.D8.某校学习小组利用石灰石与稀盐酸反应,收集并测定 CO2的体积(如图所示)。

初三化学上册期末化学试题(含答案)

初三化学上册期末化学试题(含答案)

上册期末化学试题(含答案)一、九年级化学上册选择题1.某露置于空气中的CaO固体,测得其中Ca元素质量分数为50%,取10g该CaO固体样品,向其中加入足量稀盐酸使其完全溶解。

正确的说法是( )A.加入稀盐酸后一定没有气泡产生B.该CaO样品的成分可能是CaO和Ca(OH)2C.生成CaCl2的质量为11.1gD.该CaO样品的成分可能是Ca(OH)2和CaCO32.已知反应前后分子变化的微观示意图如下所示。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此反应中有三种氧化物B.此反应中反应物的质量比是1:2C.该反应是置换反应D.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和个数都不变3.W、X、Y、Z四种物质在一定条件下充分反应后,测得反应前后各物质的质量如下:物质W X Y Z反应前质量g222340反应后质量g240待测16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该反应中生成X的质量为40g B.W在反应中可能是催化剂C.该反应属于分解反应D.该反应中Y全部参加反应4.推理是学习化学的一种重要方法,以下推理合理的是()A.组成CO和CO2的元素相同,它们的分子构成不同,所以它们的化学性质不同B.煤既是燃料,也是重要的化工原料,所以煤对人类有利而无害C.同种化合物中,金属元素显正价,非金属元素一定显负价D.一定条件下,碳和一氧化碳都能夺取氧化铜中的氧,都具有氧化性5.下表中,除去物质所含杂质的方法正确的是物质所含杂质除去杂质的方法A CO2CO通入氧气点燃B Cu粉C粉在空气中灼烧C NaCl KNO3冷却热饱和溶液结晶A.A B.B C.C D.D6.下表列出了除去物质中少量杂质的方法,其中错误的是A.A B.B C.C D.D7.除去下列物质中的少量杂质,实验方案不能达到除杂目的的是A.A B.B C.C D.D8.将2.8 g铁粉放入一定量的硫酸与硫酸铜的混合溶液中,三者恰好完全反应,除去其中的不溶物,再将所得的溶液蒸干,最后可得固体( )A.3.2 g B.7.6 g C.8.0 g D.15.2 g9.能正确反映相关实验过程中量的变化的图像是A.A B.B C.C D.D10.完全燃烧2. 8g某有机物,生成8. 8gCO2和3. 6gH2O。

初三化学上册期末化学试题(含答案)

初三化学上册期末化学试题(含答案)

上册期末化学试题(含答案)一、九年级化学上册选择题1.下列对部分化学知识的归纳完全正确的一组是( ) A 化学与生活B 化学与环境①生活中常用加热煮沸的方法软化硬水 ②干冰用于人工降雨 ①焚烧植物秸秆不会造成空气污染 ②PM2.5是造成雾霾天气的元凶之一 C 化学与安全D 认识微观粒子①在室内放一盆水,可防止煤气中毒 ②夜间发现煤气泄漏开灯寻找泄漏源①花香四溢说明分子不停地运动 ②氧气被压缩后体积缩小说明分子很小A .AB .BC .CD .D2.硅(Si )是信息技术的关键材料,工业上制取粗硅的化学方程式为:2SiO +2CSi+2CO 高温,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硅元素在地壳中的含量比氧元素多B .该反应的基本类型为置换反应C .在此反应中硅元素的化合价升高D .该反应体现了碳的可燃性3.下列实验设计合理的是( )A .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B .探究燃烧的条件C .验证质量守恒定律D .氧气验满4.实验是进行科学探究的重要手段,实验方案的设计是实验成功的基本保证。

下列实验方法设计不合理的是( )选项实验目的实验方法A检验一瓶气体是否为氧气将带火星的木条伸入瓶中B鉴别空气和氧气将燃着的木炭放入集气瓶中C鉴别食盐和白糖观察颜色进行区别D验证浓度对反应的影响将燃着的木条分别伸入氧气和空气中A.A B.B C.C D.D5.铜元素有多种氧化物,如CuO、Cu2O。

称取14.4g仅含Cu、O两种元素的固体样品、采用如下图装置实验(夹持装置省略)。

测得实验前后装置B增重4.4g。

查资料可知:碱石灰由NaOH和CaO组成,其作用是吸收H2O和CO2。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装置B的作用是吸收反应生成的H2O和CO2B.若缺少装置C,则实验所得Cu、O个数比偏高C.根据实验数据进行计算,可以确定该固体为Cu2OD.实验开始前应先关闭K2,打开K1,让CO通一段时间6.生活中处处有化学,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市场上销售的矿泉水中的“镁、碘”指的是单质B.气体受热膨胀是因为温度升高,气体分子变大C.组成H2O、H2O2的元素种类相同,所以它们的化学性质相同D.洗洁精洗去餐具上的油污属于乳化作用7.科学研究发现:金星大气层的成分之一是三氧化二碳(C2O3),实验证明三氧化二碳的化学性质与一氧化碳相似。

初三化学上册期末化学试题(含答案)

初三化学上册期末化学试题(含答案)

上册期末化学试题(含答案)一、九年级化学上册选择题1.除去一氧化碳中混有的少量二氧化碳,应该采用的方法是()A.把混合气体点燃B.把混合气体通过澄清的石灰水C.混合气体通过灼热氧化铜粉末D.把混合气体由一个容器倾入另一个容器中2.在一定条件下,在一个密闭容器内发生某反应,测得反应过程中各物质的质量如下表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该反应是化合反应,d可能是催化剂B.a、b两种物质中元素种类一定与c物质中元素种类相同C.b物质可能是单质D.反应后a物质的质量为3g3.下表中,除去物质所含杂质的方法正确的是A.A B.B C.C D.D4.下表列出了除去物质中少量杂质的方法,其中错误的是B CO2O2将气体通过灼热的铜网C Cu Zn加入过量的稀盐酸,过滤,洗涤,干燥D FeCl2溶液CuCl2加入过量的铁粉,过滤A.A B.B C.C D.D5.下列四个图像分别表示四个化学兴趣小组活动中的数据及处理情况,其中正确的是A.高温煅烧一定质量的石灰石B.加热一定质量的高锰酸钾固体C.相同质量的铁粉和锌粉分别加入到足量的稀硫酸中D.向一定质量的过氧化氢溶液加入二氧化锰固体6.下列图像对应的关系正确的是A.表示水通电分解产生的气体质量m与反应时间t的关系B.表示两份完全相同的双氧水在有无MnO2的情况下,产生O2的质量m与反应时间t的关系C.表示硫在密闭容器内燃烧,容器内物质的总质量m与反应时间t的关系D.表示加热一定质量的氯酸钾和二氧化锰混合物,产生氧气的质量m与时间t的关系7.图中表示一定量的木炭和氧化铜固体混合物受热过程中,某变量随加热时间的变化趋势,其中纵坐标表示()A.固体的质量 B.固体中氧化铜的质量 C.二氧化碳的质量 D.固体中铜元素的质量分数8.下列物质鉴别方法,错误的是A.用水鉴别生石灰和石灰石 B.用MnO2鉴别蒸馏水和双氧水C.用燃着的木条鉴别H2和CH4 D.用澄清石灰水鉴别CO和CO29.下列一些事实用微观粒子的知识解释错误的是()选项事实解释A墙内开花墙外可闻到花香分子在不断运动B水结冰后体积变大水分子体积变大C金刚石和石墨的物理性质不同碳原子的排列方式不同D CO和CO2的化学性质不同两种物质的分子结构不同A.A B.B C.C D.D10.纯净物甲是一种可再生绿色能源。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九年级化学 考生注意:本卷包括I卷和II卷,考试时间100分钟,满分80分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 H 1 C 12 N 14 O 16 Mg 24 Fe 56 Zn 65

Ⅰ 卷 分)30(选择题共一、选择题(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请将符合题意的选

项填写在机读卡。每小题1分,共30个小题。) 1.下列属于物理变化的是 .葡萄酿酒.蛋糕发霉 D.炸药爆炸 B.干冰升华 CA2.地壳中含量最多的非金属元素是 A.铁 B.铝 C.氧 D.硅 3.决定元素种类的是 A.质子数B.中子数 C.电子数D.最外层电子数 4.下图为国家颁布的“城市生活垃圾分类标志”,易拉罐和废弃的塑料瓶属于

.有害垃圾.其它垃圾 D.厨余垃圾A B.可回收垃圾 C 所运送的气体是天然气,其主要成分是西气东输”5.“ .CHH C.CO D.AO B.422BaSO,“X”.光透视常用钡餐作造影剂。钡餐的主要成分为硫酸钡,其化学式是BaSO644 属于 .氧化物 D .单质 B.混合物 C.化合物A 不属于合金的是7.下列物质... .青铜.不锈钢 D.生铁A.氧化铁 B C 8.氧气广泛用于炼钢、焊接或切割金属等,这些应用所利用的是 氧气的密度比空气略大 A.氧气不易溶于水 B. D.C.氧气是无色、无味的气体氧气与某些物质反应能放出大量的热1 / 10 9.下图所示的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A.倾倒液体 B.点燃酒精灯 C.取固体颗粒 D.读取液体体积 10.10 mL酒精和10 mL水混合后体积小于20 mL,其现象说明 A.分子间有间隔 B.分子在不断运动 C.分子可以分成原子 D.分子的体积很小 11.北京是一座缺水城市。作为北京市民我们在生产、生活中不仅要节约用水,也要防止水被污染。下列做法应该摒弃的是 ..A.用盆接水洗菜 B.使用含磷洗衣粉 C.更换节水型马桶 D.使用透水砖铺设人行便道 12.下列物质的用途中,没有利用其化学性质的是 ..A.铜丝做导线B.氮气做食品保鲜剂 C.点燃方法鉴别纯毛织物D.天然气作清洁燃料 13.下列物质中,含有氢分子的是 A.HO B.HO C.H D.HSO4 2222214.下列反应或作用中,不产生二氧化碳的是 ...A.蜡烛燃烧 B.使用泡沫灭火器灭火 C.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铁 D.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 15.下列实验现象描述与事实不符合的是 ...A.镁与稀盐酸反应产生气体,放出热量 B.木炭在氧气中燃烧,发出白光,有黑色固体生成 C.水通电一段时间后,正极与负极产生的气体体积比约为1:2 D.将铁钉放在硫酸铜溶液中,铁钉上有红色固体附着,一段时间后,蓝色溶液逐渐变为浅绿色

2 / 10 下列微粒符号中,对“2”的含义理解正确的是16. 表示2个镁元素A.2Mg 表示2个一氧化 碳分子B.2CO 2+ 表示Zn的化合价为+2价 .CZn D. 2 4 +6 表示核外电子数为2个 17.下列关于CO和CO说法正确的是 2A.都能溶于水B.都能燃烧、放热 C.都是无毒气体D.都可由碳与氧气反应制得 18.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使用催化剂可提高生成物的产率 B.常用自来水冲洗自行车可防止生锈 C.稀有气体的化学性质不活泼,可做灯泡保护气 D.空气的污染物有可吸入颗粒物、二氧化硫、二氧化碳和二氧化氮等 19.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原子间没有间隔 B.原子是不能再分的最小微粒 C.原子可构成分子,但不能直接构成物质 D.化学变化中原子的种类和个数都不变 20.下列做法正确的是 A.焚烧塑料制品B.预防骨质疏松应该补充钙 C.甲醛浸泡水产品 D.煤气泄漏立即打开油烟机排气 21.核能的合理利用一直是国际关注热点。已知某种核原料的原子,其原子核内含有2 个中子和1个质子。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该原子的核电荷数为3 B.该原子属于氢元素 C.该原子的电子总数为2 D.该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为1 22.下列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书写正确的是

A.碳酸的不稳定 HCO CO+ HO 22 23

Al +OAlO .铝在氧气中燃烧B 2322 2 CO+ 3HOC.乙醇在空气中燃烧 CHOH + 3O2

5 222D.铜与硝酸银溶液反应 Cu + AgNO CuNO+ Ag 3 3 3 / 10

的错误23.右图是一幅贴在加油站的宣传广告。围绕这幅广告画下列说法.. 是 M汁可用作汽车燃料A.玉 M等植物为原料可制乙醇燃料B.用玉 .在汽油中加入适量乙醇可作汽车燃料C .乙醇汽油可节省化石燃料,减少汽车尾气的排放D 一步实现的是24.下列物质间的转化不能..O C.CO CaCO H.O DA.CO.CO CaCO HCO B3222 2233-和Cl两种粒子的说法不.已知氯原子的结构示意图为下列关于25Cl +17 .8 7 2 正确的是 ..A.它们的质子数相同 B.它们的核外电子数不相同 C.它们的电子层数不相同 D.它们都是构成物质的粒子 26.右图是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的实验装置。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 A.反应后燃烧匙中的红磷完全消失 B.进入瓶中水的体积约为氧气的体积 C.钟罩内气体压强的减小导致水面上升 D.反应结束后需冷却至室温再观察钟罩内的液面高度 27.下图为某反应的部分微观示意图,其中不同的球代表不同种原子。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4 X .该反应属于置换反应A 3个原子分子中有.B1个X1:1 .反应物中分子的个数比为C

.D的化合价在反应前后未改变 4 / 10 28.通过化学式“CO”获得的信息正确的是 2①表示二氧化碳这种物质 ②表示1个二氧化碳分子 ③二氧化碳属于氧化物 ④二氧化碳相对分子质量为44 ⑤二氧化碳中碳元素的化合价为+2价 ⑥二氧化碳由碳元素和氧元素组成⑦二氧化碳中碳、氧元素的质量比为3:8 ⑧1个二氧化碳分子由1个碳原子和1个氧分子构成 A.①②③④⑥⑦ B.①③④⑤⑥⑦ C.①②③④⑦⑧ D.①②④⑥⑦⑧ 29.有X、Y、Z三种金属,小刚对它们的金属活动性进行了比较,结果如下表所示:能反应的记为“√”,不能反应的记为“—”,无标记的表示未做该实验。则它们的金属活动性顺序为

Z > Y>X A.Z X 参加反应的物质 Y Y > Z > X B. √ 溶液X(NO)23Y > X >Z .C Z(NO√ 溶液) 23X > Y > Z .D 稀盐酸√—

。已知一3:38的相对分子质量比为,2 D的相对分子质量为CA2A+3B==C+3D 30.中和 恰好完全反应,生成和定量的AB34.2gC的相对分子质量为B,则和0.6gD C63 36.5 BA.. 294 D.98 .

50 Ⅱ卷(非选择题共分)5 / 10

题 号 一 二 三 四 分总 分得

26分)二、填空题(共 分)化学知识在生活中到处可见。31.(6 得

分 )合理搭配饮食是我们的健康理念。比如早餐搭配:牛奶、面包、(1 黄油、水果等,其中含 有的营养素有油脂、糖类、蛋白质、维生素、无机盐和等。 (2)下图所示生活用品中,属于有机合成材料的是(填字母)。

C.含腈纶的服装B.A.聚四氯乙烯做内衬的不粘锅羊毛地毯)目前使用的能源多为化石燃料,如天然气、石油和。由于化石燃料属于不可再生(3资源、燃烧的产物有污染,所以人们正在利用和开发新的能源,如氢能、和太阳能等。氢能是理想的清洁能源,科学家正研究使用太阳能发电的方法将水分解得到氢气,该化 学方程式为。推广使用太阳能是利用了太阳能(填字母)的特点。 D. 可转变成电能、热能清洁能源取之不尽 B. C.不可再生能源A.

分)水是生命的源泉,也是不可缺少的资源。32.(4 得分 (1) 下列物质中属于纯净物的是(填字母)。 .水蒸汽.矿泉水 DBA.汽水.蒸馏水 C 2()右图为活性炭净水器示意图。活性炭的作用是。)是新一代)自来水厂净水过程中需加消毒剂。二氧化氯(ClO(32工业上常用氯酸钠饮用水的消毒剂,其中氯元素的化合价为。)与稀盐酸反应制取二氧化氯气体,其产物还有氯气NaClO

(3 Cl)、氯化钠和水。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 得分 分)金属与人类生活、生产密不可分。.(336 6 / 10 (1)我国多使用铁锅炒菜,这是利用了铁的性质;专家建议市民多食用动物肝脏、芹菜等食物,这些食物富含铁,可减少缺铁性贫血疾病的发生,这里的“铁”是指(填字母)。 A.原子 B.元素 C.单质 (2)清末铝制艺术品至今保存完好,艺术品未被锈蚀的主要原因是(填字母)。

A.铝不易被氧化 B.铝的金属活动性比较弱 C.铝表面的氧化膜具有保护作用两、B1为金属与过量盐酸反应的关系图,其中A(3)图 条直线分别代表镁、铁、锌三种金属中的两种。 与盐酸反 应的化学A代表的是(填元素符号);写出B① 图1 方程式。 与盐酸放入烧杯中,称得它们的总质量为②将上述的金属A克。请你在坐标系(图M克,反应结束后再称量其质量为N 2)中画出反应过程中氯元素质量分数的变化曲线。 图2

分)下表是部分元素的有关信息。请根据表中的信息回34.(4 得分 答问题: 元素名称及符号 钠Na 镁Mg 硫S Cl 氯 溴Br

最外层电子数 1 2 6 7 7

常见 化合价 最高正价 +1 +2 +6 +7 +7

负价 无 无 -2 -1 -1

)从上表中可以看出元素的化合价与最外层电子数存在着关联,其中的关联是:(1 最高正价、 非金属的负价) ((2)化学性质相似的元素是填元素符号7 / 10

)溴化亚铁的化学式是(3 都是初中化学已学过的常见物质,、GE、FDA、B、C、、635.(分) 得分“”表示为红色粉末。它们之间的关系如右下图所示(图中 已知 F 部分产物及反应条件未标出)。物质间存在转化关系, )推断物质的化学式:(1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