哲学部分练习题(含答案)
哲学练习题一

哲学练习题一一、选择题(25个小题,每题2分,共50分)1、现实生活中,哲学往往被一些人忽视,“哲学不能带来钱”成了他们的思维定势。
一位著名哲学家揶揄地说:“当年马克思撰写《哲学的贫困》,如今则出现了‘贫困的哲学’。
”但事实证明一个轻视理论思维的民族是不会有光明的未来的。
这是因为A.哲学源于生活,高于生活,其任务就是揭示具体事物发展的规律B.哲学只是关于世界观的学说C.哲学是对人们实践活动的概括和总结D.哲学能够为人们的实践活动提供世界观和方法论的指导2、2009年7月22日,全球约有3亿人观测三百年一遇的日全食。
对于这次日全食的时间和最佳观测地点,许多天文机构及专家早有了精确的预报,与古时人们不能认识其现象与本质形成鲜明对比。
从哲学的基本问题看,这体现了()A.思维与存在的辩证关系问题B.思维与存在有没有同一性C.哲学是世界观与方法论的统一D.思维与存在何者为第一性3、下列观点属于主观唯心主义的有()①人的灵明决定天地万物②存在就是被感知③上帝创造世界④理生万物,理主动静,理在事先,事随理变⑤物是观念的集合⑥绝对精神决定万物的发展⑦心外无物,心外无理⑧生死有命,富贵在天A.①②④⑦B.②④⑤⑥C.①②⑤⑦D.②③⑥⑧4、马克思和黑格尔一样,认为世界是按照一个辩证法公式发展的,但是关于这种发展的原动力,他和黑格尔的意见完全不同。
黑格尔相信有一个叫“精神”的神秘实体,使人类历史发展下去。
在马克思看来,推进力不是精神而是物质。
然而,那是一种特别意义的物质,是人对物质的关系。
关于这段话的理解正确的是①马克思主义哲学中的辩证法与黑格尔的辩证法意见完全不同②马克思主义哲学继承了黑格尔辩证法的合理内核③黑格尔是一个主观唯心主义哲学家④人对物质的关系最重要的部分是人的生产方式A.①②B.①③C.②③D.②④5、甲乙同学对物质概念进行争论。
甲说:“物质是永恒的,不生不灭。
”乙说:“世界上任何事物都有其产生、发展和灭亡的过程,”对甲乙同学的说法正确的评价是()A.前者正确,后者错误。
生活与哲学第六课周末练习题(答案详析)

第六课 求索真理的历程二、知识结构三、易错易混知识点判断改错。
1、实践是人们改造主观世界的一切活动2、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是检验人们认识正确与否的唯一标准3、错误认识不是来源于实践,正确认识才来源于实践实践与认识的辩证关系 含义: 特点:实践是认识的基础12、3、 4、认识对实践有反作用 客观性:具体性: 条件性:真理的特点认识的反复性和无限性在实践中追求和发展真理求索真理的历程真理的含义4、实践既是一种客观活动,又是一种主观活动。
5、实践是人的活动,人的一切活动都是实践活动。
6、实践是认识的唯一途径,要获得知识就要亲自参加实践7、实践是社会性的活动,单个人的实践活动是不存在的。
8、获得真理是人类认识的根本目的。
9、真理是人们对事物本质规律的正确认识。
四、重点知识探究:实践是认识的基础——选做题[2011山东文综]“十二五”时期是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山东省委、省政府将进一步推进转方式调结构,努力实现富民强省新跨越。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为进一步推进转方式调结构,2010年10月,山东省委组织专家分赴全省17市进行了实地调研。
针对调研中发现的新问题,山东省委认真听取民主党派和群众的建议,深化了对转方式调结构的认识。
结合材料,运用实践与认识关系的知识,分析山东省委开展调研工作的合理性。
A组:1.下列活动中不属于实践活动的是( )A.张某对果树进行整枝修剪B.科学家进行科学实验C.文艺工作者到革命老区演出D.某同学认真思考数学题2、近年来,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实施绿色GDP已经深入人心,其目的就是要减少资源消耗,加强资源有效回收利用,发展再生资源。
核算GDP时,要考虑环境成本和生态成本。
这是人们在总结实践中的经验教训后作出的选择。
为此,必须强化全民族的环保意识、节约意识。
这表明( )①实践是有意识有目的的能动性活动②意识的能动作用③价值观对人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具有促进作用④实践决定认识,认识反作用于实践A.①②③④ B.①③④ C.②③④ D.①②④3、古诗云:“眼处心生句自神,暗中摸索总非真。
哲学唯物辩证法练习题及答案

哲学唯物辩证法练习题一、下列各题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意的。
(每小题2份,共80分)1.在哈尔滨“东北虎林园”,牛虎相斗,虎败牛“手”。
<<人民日报>>以文字和图片形象地报道了这个事实。
人工喂虎,虎性退化终致“牛胜虎”事实的发生。
这一事实表明A.牛和虎是对立的统一B.事物矛盾着的双方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C.事物的因果联系是客观的D.只有在特定的范围内,量变达到一定程度才会引起质变2.“见贤思齐(齐:看齐),见不贤而内省(内省:自我反省,警惕)。
”这种修身之道包含的哲理有①意识能正确反映客观事物②内因是事物变化发展的根据③外因必须通过内因才能起任用④要具体分析一事物同周围其他事物的联系A.①②③④B.②③④C.②③D.①④3.下列观点体现辩证法与形而上学的分歧的是A.“世异则事异,事异则备变”与“道之大原出于天,天不变,道亦不变”B.“城门失火,殃及池鱼”与“人定胜天”C.“形存则神存,形谢则神灭”与“存在即被感知”D.“猫被创造出来是为了吃老鼠”与“老鼠被创造出来是为了给猫吃”4.“事物内部两个方面的对立只存在于它们的相互联系之中,它们的相互联系只存在于它们的相互对立之中。
”这是一种A.唯物主义观点B.唯心主义观点C.辩证法观点D.形面上学观点5.“看不到二十多年来精神文明建设的主流,就会丧失信心,是错误的;看不到问题的严重性和紧迫性.就会丧失警惕,是危险的。
”这一思想①坚持了两点论的观点②坚持了矛盾分析的方法③坚持了两点论和重点论统一的观点④坚持了认识和实践的辩证关系A.①②④B.③④c.①②③④D.①②③6.有人在办事以后说,这件事办得毫无结果。
“这件事”是否只有原因,而无结果?在你看来正确的是A.无结果,因为原因和结果没有必须联系B.有结果,因为相继出现的现象具有因果联系C. 有结果,因为有时办事情确实达不到自己的目的D.有结果,因为原因和结果不可分.有其因,必有其果7.“有无相生,难易相成,长短相较,高下相倾,音声相随。
马克思主义哲学练习题(DOC)

属于()A.不敢承认矛盾,回避矛盾B. 一点论C.分不清主流与支流的差异D. 一刀切我们应该以正确的态度对待矛盾,而不能回避矛盾。
答案应该选(2) “想”是认识活动,“做”是实践活动,“做”总是在意识指导下进行的,盲目的 实践活动是有的,这里所说的盲目是指1)某些地区以耗费大量资源和破坏生态环境为代价,换取经济一时发展的做法在哲学上【解析】经济发展和环境保护是矛盾的两个方面,既具有统一性,也具有斗争性,所以A 。
A.没有以正确的认识为指导的实践B.没有人的参与的活动C.没有实践目的、实践手段的活动D.没有一定理论作指导的活动【解析】考查实践和认识的关系。
实践决定认识,认识对实践具有反作用, 正确的认识促进实践,错误的认识阻碍实践,而如果不以正确的认识作指导, 则我们所做的实践就是盲目的。
故答案选Co(3) “善弈者,得势。
初学者,顾子而不谋势,得小利而失全盘”。
从哲学上看,“谋势”就是要()①坚持联系的观点,着眼全局看问题②坚持发展的观点, 预计事物发展的趋势③重视发挥主观能动性④想问题、办事情要从实际出发A.②③B.①②C.①②③D.①②③④【解析】考查辩证法的两大核心。
坚持联系和发展的观点,着眼全局,预测事物的走势,进而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把握事情的发展趋势。
所以答案选Db(4) “不观高崖,何以知颠坠之患 ?不临深渊,何以知没溺之患?不观巨海,何以知风波之患? ”下列对这一说法,理解正确的是 ()A.直接经验比间接经验重要B.实践是认识的来源C.感性认识真实可靠D. 一切从实际出发【解析】考查实践和认识的关系。
实践决定认识,实践是认识的来源。
所以答案选 B.⑸资本主义利息的本质是()A.剩余价值的特殊转化形式B.利润的特殊转化形式C.银行利润的来源D.借货资本【解析】考查平均利润。
利息是剩余价值的特殊转化形式。
所以答案选A o1.马克思主义哲学区别于一切旧哲学的最主要、最显著的特征是( A 阶级性B 、革命性C 、实践性D 科学性2. 马克思主义哲学产生的最主要的自然科学基础是(机械力学B地质学和胚胎学C动植物生理学和有机化学细胞学说、能量守恒和转化定律、生物进化论3. 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的对象是(关于自然、社会和思维发展的一般规律B自然界发展的一般规律理论思维发展的一般律D社会历史发展的一般律4. 马克思主义哲学和具体科学的关系是(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的关系B、整体和部分的关系般和个别的关系D、理论和实际的关系5. 现代科技革命的成果对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影响是(使马克思主义哲学越来越不适应现时代B深化和拓展了马克思主义哲学宇宙观证明马克思主义哲学是绝对真理的体系D对马克思主义哲学时基本原理作了否证6. 学习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根本方法是(从个别到一般的方法B、向社会实践学习的方法理论联系实际的方法D逻辑推理的方法7. 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的精髓是(对立统一规律B实事求是C能动的革命的反映论D为人民服务马克思主义哲学对唯心主义哲学的科学态度是(坚决批判、彻底否认B、避而远之,不闻不问弃其槽粕、取其精华D有用则取之,无用则舍之9. 现代西方哲学人本主义思潮发端于(黑格尔B、尼采、叔本华C萨特D费尔巴哈10•马克思主义哲学按其本性来说是(A运动的、发展的B、批判的、革命的C、科学的、真理的D 实践的、客观的11•马克思主义在中国传播最早的代表人物是(A李大钊B、陈独秀C毛泽东D周恩来二、多项选择题1. 现代西方哲学从思想倾向上可分为两大思潮,它们分别是(CD客观唯心主义C人本主义D科学主义E、非理性主义2. 下列各项属于马克思主义哲学实现的革命变革的表现的有(BDE提出阶级斗争的观点B、确立了科学实践观C实现了唯物论和认识论的结合实现了唯物论和辩证法的结合E实现了唯物主义的自然观与唯物主义的历史观的结合3. 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产生是人类认识史上的伟大变革,因为它(ABE结束了“科学之科学”的哲学时代B、实现了唯物主义和辩证法的统一建立了绝对真理的理论体系D使哲学发展到顶峰E建立了唯物史观的理论体系4. 当今科技发展的新成果,对马克思主义哲学产生的主要影响有(AC证实、充实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哲学B使马克思主义哲学越来越不适应现时代C 深化和拓展了马克思主义哲学宇宙观D 否证了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原理马克思主义哲学未发生任何变化唯意志主义 B 、实证主义 C 马赫主义 D 、存在主义 E 逻辑实证主义毛泽东思想E 、邓小平理论揭露其错误的本质 B 、揭示其产生的根源 C 全盘抛弃 批判的吸取其合理的因素E 与其融为一体是人类优秀文化成果的总汇 B 、是以实践为基础的唯物论和辩证法的统一是唯物主义的自然观和唯物主义的历史观的统一 是关于自然、社会和思维发展的最一般规律的科学是高居于具体科学之上的“科学之科学” 一、单项选择题(每题所给选项中只有一个是正确答案。
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练习题第二章

第二章认识的本质及其规律一、单项选择题1.实践是认识的来源说明〔〕A .只要参加、实践活动就能获得正确认识C .一切认识归根到底都是从实践中获得的B .每个人的认识都直接来源于实践D .书本上的常识不是从实践中得来的2.当代,自然科学的开展日新月异,新的科研成果层出不穷。
这是由〔A .科学家的聪明才智决定的〕B .正确的科技政策决定的C .环境和资源状。
况决定的D .出产实践的需要决定的3 .认识的本质是〔〕A .主体对客体的能动反映B .主体对客体的直不雅反映C .认识是主体头脑中固有的D.认识是绝对不雅念在头脑中的显现4 .感性认识的形式是〔A .概念、判断、推理C.阐发和综合〕B .感觉、知觉、表象.总结和概括D5.理性认识的形式是〔A .感觉、知觉、表象C.概念、判断、推理〕B .感觉、阐发、$合D 、识记、联想、判断6 .一个完整的认识过程需要颠末两次飞跃。
以下各项属于第二次飞跃的是〔〕A.查询拜访研究,了解情况C .精心安排,制定方案7.一个认识的完整过程是〔B .深入思考,形成理论D .执行方案,付诸实践〕A .感性认识一理性认识一感性认识B .实践—认识一实践C .认识一实践一认识D .概念一判断一推理8. 整个人类的认识是〔A .有限与无限的统一C .感性与理性的统一〕B .理论与实践的统一D .正确与错误的统一9 .两条底子对立的认识路线是〔〕A .可知论与不成知论B .唯物辩证法与形而上学C .唯物论的反映论与唯心论的认识论D .能动的反映论与被动的反映论10 .驳倒不成知论最有力的论据是〔〕A .指出物质是可以通过感觉感知的B .指出感性认识可以上升到理性认识C .指出人的认识可以透过现象揭示本质D .指出社会实践可以证明人能够正确认识客不雅世界11.认识主体和认识客体之间最底子的关系是〔A. 改造与被改造的实践关系B. 反映与被反映的的关系C. 彼此依存的关系〕D.彼此作用的关系12.有人认为,只有写到书本上的理论才是真实可靠的,掉臂实际情况,死搬书本上的教条,这在认识论上犯了〔〕A.类似旧唯物主义认识论的错误B.类似唯心主义先验论的错误了C .类似唯理论的错D.类似经验论的错误13 .有人认为,只有感性经验才是可靠的,抽象的理论是不成靠的,这在认识论上犯了〔〕A .唯理论的错误C .形而上学的错误B .经验论的错误D .主不雅唯心主义的错误14.真理和谬误的区别在于〔〕A .真理是绝对的,谬误是相对的B .真理是不变的,谬误是可变的C .真理来源于实践,谬误是主不雅自生的D .真理是对事物的正确反映,谬误是对事物的歪曲反映15 .任何科学理论都不克不及穷尽真理,而只能在实践中不竭斥地认识真理的道路。
高中英语哲学词汇练习题50题(带答案)

高中英语哲学词汇练习题50题(带答案)1.The study of wisdom and knowledge is known as _____.A.philosophyB.psychologyC.sociologyD.economics答案解析:A 选项“philosophy”是哲学的意思;B 选项“psychology”是心理学;C 选项“sociology”是社会学;D 选项“economics”是经济学。
题干中提到研究智慧和知识,这与哲学的定义相符,所以答案是A。
2.One who studies the nature of reality is called a _____.A.metaphysicianB.logicianC.epistemologistD.ethicist答案解析:A 选项“metaphysician”是形而上学者,研究现实的本质;B 选项“logician”是逻辑学家;C 选项“epistemologist”是认识论者;D 选项“ethicist”是伦理学家。
题干中提到研究现实的本质,所以答案是A。
3.The branch of philosophy that deals with beauty is _____.A.aestheticsB.politicsC.anthropologyD.geography答案解析:A 选项“aesthetics”是美学,处理美的问题;B 选项“politics”是政治;C 选项“anthropology”是人类学;D 选项“geography”是地理。
题干中提到处理美的学科是美学,所以答案是A。
4.The concept of right and wrong is the subject matter of _____.A.ethicsB.logicC.astronomyD.biology答案解析:A 选项“ethics”是伦理学,研究对与错的概念;B 选项“logic”是逻辑;C 选项“astronomy”是天文学;D 选项“biology”是生物学。
大学数学哲学考试练习题及答案141

大学数学哲学考试练习题及答案11.[单选题]微积分中判别函数极值的“二阶导数准则”是法国数学家( )首先提出的。
A)费马;B)笛卡尔;C)帕斯卡;D)柯西答案:A解析:2.[单选题]拓扑学的第一个定理是瑞士数学家欧拉给出的,这个定理使我们看到了几何问题的一种更内涵的性质:即只要是在不致造成图形各部分断裂和折叠的变形下,这些性质依然被保留着。
我们称图形的这种性质为拓扑性质。
它可以比较严格地描述为“几何图形在一对一的( )变换下不变的性质”。
A)双方连续;B)一致连续;C)绝对连续;D)左右连续答案:A解析:3.[单选题]欧几里德《原本》的第7,8,9三卷讲的是初等数论,其中,在第9卷中有一个著名的( )基本定理:任何大于一的整数都能以一种且本质上仅有一种方法表示成素数的乘积。
A)算术;B)代数;C)几何;D)分析答案:A解析:4.[单选题]1482年,欧几里德的《原本》以印刷本的形式在( )出版,这是西方最早印刷的数学书。
在这之后到19世纪末,《原本》的印刷本用各种文字出了一千版以上。
从来没有一本科学读物象《原本》那样长期成为广大学子传颂的读物,它流传之广,影响之大,仅次于基督教的《圣经》。
A)威尼斯;B)雅典;C)巴黎;D)伦敦答案:A解析:点就描出一条曲线.这种曲线后来称为“阿基米德( )”。
A)螺线;B)双螺线;C)纽线;D)双纽线答案:A解析:6.[单选题]唐朝的( )先生整理了包括《九章算术》等在内的十部算经,被称为“算经十书”。
A)李淳风;B)秦九韶;C)杨辉;D)李治答案:A解析:7.[单选题]罗马计数法中有( )个基本符号,表示1,5,10,50,100等数字,其他数字由这些基本符号的组合表示。
A)7;B)6;C)8;D)9答案:A解析:8.[单选题]也许十六世纪最壮观的数学成就是意大利数学家们发现的( )方程的代数解法,从而拉开了近代数学的大幕。
A)三次和四次;B)二次和三次;C)一次和二次;D)四次和五次答案:A解析:9.[单选题]《孙子算经》的成书年代不十分清楚,它被公认为我国第( )部最古老的算书。
《哲学概论》答案

《哲学概论》练习题一参考答案一、简答题1.哲学史的发展表明,哲学的主题、内容和表达形式都没有固定的标准,哲学思想和理论从来没有绝对的规定和固定的模式。
哲学的个性具有深刻的人性根据。
哲学的个性源于人的个性。
哲学作为人的自我意识,一向以时代性的内容、民族性的形式和个性化的风格理解和把握人类性的问题。
2.首先,君子乐天知命,积极进取。
其次,君子坦荡率真。
再次,君子宽容和善。
最后,君子具有中庸之德。
3.哲学就是人的自我意识,它对世界的、自然的、历史的全部看法,最终所关注的不过是怎样理解人,人怎样才能成为人的问题。
所以人是哲学的真实的主题与核心内容,哲学的要旨就是要探索人之为人的奥秘。
哲学的实质就是人性观,不同的人,从不同的角度、以不同的方式去看待人性,就构成了不同个性的哲学。
超越物化的“世界观”、也超越抽象的“人性论”,通过具体的人、实践中的人去看人性,是我们所追求的哲学个性。
人性从其生成性上看,没有固定的模式,历史上的各个民族,在体现和发展人性的时候都是有个性的,都是按着各自的特点去实现人与神、人与自然、人与人的关系,从而表现出不同个性的哲学。
哲学的个性是在人类创造的思想活动中生成的,创造性活动是区别于他人又超越自我的活动,哲学从来就没有固定不变的标准模式和普遍适用的绝对真理。
人的个性和哲学的个性,不仅仅是它的独立性;“自我”的绝对化不等于哲学的个性。
哲学的个性存在于人的丰富性、社会性、传统性、历史性之中。
哲学的个性只有在人类化、世界化中才能存在,个性化的哲学形态既是独特的也是丰富的。
4.《中庸》中认为,孔子的“仁道”是“中庸之道”。
“中”有两层含义,一层是指“其中”之“中”,“中道”即“道”在天地万物之中,所以“道也者,不可须臾离也。
可离,非道也。
”另一层含义是指“中和”之“中”,也即不偏不倚的“中”。
“仁道”既平常又高远,“极高明而道中庸”。
《中庸》还认为“仁道”的特点是“诚”。
《大学》把孔子之道分解为“三纲领”,即“明明德,亲民,止于至善。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同步检测一、选择题(在下列各题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意的。
每小题2分,共50分)1.有关专家分析了互联网对青少年负面影响的三个主要方面:黄毒侵害、上网成瘾、陷入虚幻。
某地一名曾经是“学习标兵”的初三学生,因沉迷网络游戏无法自拔,留下两份遗书后服毒身亡。
针对这种情况,一些家长建议对学生不应该开放互联网。
这种看法……()A.没有坚持用矛盾的分析方法看问题B.没有分清事物的主流和非主流C.没有坚持用一分为二的观点看问题D.没有分清事物的重点和非重点答案: A解析:本题以互联网使用上存在的问题为背景材料,考查矛盾、矛盾主次方面、一分为二方面的知识。
一些家长建议对学生不应该开放互联网的错误在于A、B、C三项,其中B、C两项不如A项全面,故A 项是最佳答案。
D项讲的是主次矛盾,与试题的内容不相吻合。
2.中共中央总书记胡锦涛在中共中央政治局集体学习时指出:“经济建设是国防建设的基本依托,经济建设搞不上去,国防建设就无从谈起。
国防实力是综合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国防建设搞不上去,经济建设的安全环境就难以保障。
”这体现了()①事物既对立又统一②事物是普遍联系的③主次矛盾的相互关系④用全面的观点看问题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①②③④答案: D解析:本题以胡锦涛关于经济建设和国防建设关系的论述为背景材料,考查学生运用哲学观点说明现实问题的能力。
经济建设和国防建设是密切联系的,是既对立又统一的关系,也体现了用全面的观点看问题,故题肢①②④正确。
经济建设是中心、是关键,是抓主要矛盾的体现,但也不能忽视国防建设这一次要矛盾,故题肢③也正确。
1、在实践的多种形式中,最基本的实践形式是( A )A.生产实践B.处理社会关系的实践C.科学实验D.教育艺术活动3、对于自己拥有珍贵的东西,我们往往“不识庐山真面目”,有时候需要通过别人的评价,才能真正地认识它。
这说明:( D )①本质隐藏在事物内部,仅靠个人是不可把握的②只有摆脱自身感性经验的限制,才能真正地认识事物③只有从他人的评价出发,才能客观全面地看问题④只有坚持唯物辩证法,才能如实地反映事物的本来面目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3、常言道:“满招损,谦受益。
”“虚心使人进步,骄傲使人落后。
”这两句话共同反映了唯物论中的原理( B )A.人们对客观事物的反映是有差别的B.人的意识具有能动作用C.事物是变化发展的D.意识对事物发展起决定作用3.“村子富不富,关键在干部。
”这说明在认识和解决复杂问题时()A.要坚持党的领导和社会主义道路B.要充分发挥共产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C.要着重把握矛盾的主要方面,善于分清主流和支流D.要首先抓住主要矛盾,要善于抓中心答案: D解析:引语中“关键”是指主要矛盾,而不是指矛盾的主要方面。
它和指导语“在认识和解决复杂问题时”联系在一起,决定了D项是符合题意的最佳选项。
4.“我们嘲笑别人的缺陷,却不知道这些缺陷也在我们内心嘲笑着我们自己。
”这蕴涵的哲学道理是 ()A.矛盾双方是相互依赖和相互影响的B.矛盾双方可以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C.矛盾双方的地位是不平等的D.矛盾双方各具有不同的特点解析:嘲笑别人转为嘲笑自己,体现了矛盾的转化,故B项正确。
A、C、D三项均不符合题意。
5.《三国演义》中,孔明出师之前向留守荆州的关羽明确分析了时势,要“南和东吴,北拒曹操”,而关羽却“南打东吴,北拒曹操”,最终“大意”失荆州。
从哲学上看,关羽()A.没有分清主次矛盾B.没有分清矛盾的主次方面C.犯了教条主义的错误D.失荆州具有偶然性解析:办事情要善于分清主次矛盾。
关羽“南打东吴,北拒曹操”,是办事情不分主次的表现,故选A项。
6、种瓜得瓜种豆得豆说明的是(A )A内因是事物发展变化的根据B外因是事物发展变化的条件C外因通过内因起作用6.挫折既是人生路上的“绊脚石”,又是前进路上的“垫脚石”。
这种看法()A.是全面看问题的辩证观点B.正确发挥了人的主观能动性C.说明意识能反作用于物质D.说明量变会引起质变7.“说经济形势,首先要看农业。
我国目前农村经济形势可以用‘开局良好’来概括,其主要标志是夏粮总产量超过历史最高水平。
……当前喜中有忧,自然灾害影响较重,棉花生产滑坡,乡镇企业不尽如人意等。
”对这段话评价正确的有()①坚持了两点论、两分法②坚持了两点论,但没有坚持重点论③坚持了两点论和重点论的统一④坚持了全面的观点,克服了片面的观点⑤是善于发现和揭露矛盾的表现A.①②③④B.②③④⑤C.①②④⑤D.①③④⑤8.下列看法中,最能够体现矛盾的“统一”的是()A.积劳成疾B.声东击西C.量体裁衣D.居安思危9.近年来,党中央加大反腐败力度,一批党的高级领导干部受到党纪政纪处分,有的还被移送司法机关追究刑事责任。
党中央领导的反腐败斗争,得到了广大党员和人民群众的拥护,增强了社会各界的信心。
反腐败的哲学依据主要是 ()A.物质决定意识,意识对物质有反作用B.理论依赖于实践,又反作用于实践C.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D.矛盾的主次方面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10.“全面展开,突出重点,标本兼治,重在治本”是当前整顿市场经济秩序的重要措施。
它蕴涵的哲理是 ()A.矛盾有主次之分,要坚持两点论和重点论的统一B.矛盾双方有主次之分,要坚持两点论和重点论的统一C.事物是不断变化发展的D.价值观对人们认识、改造世界具有导向作用答案: D解析:对全党来讲,保持党的先进性才能得民心,而是否是一个先进的党,对党的性质的判定要看主要方面,不能因为存在个别腐败现象就否定了党的先进性。
但是矛盾主次方面会在一定条件下发生转化,一旦发生转化,就会扭转党的性质,丧失群众基础,所以才要反腐败,故D项正确。
A、B、C三项都不符合题意。
11.华夏大地多次遭受扬沙或沙尘暴的袭击,沙尘来自内蒙古的荒漠戈壁和河北的沙丘群。
成因与北方地区大旱以及全年冷空气和温带气旋活动频繁有关,但更重要的是我国沙漠化土地的面积在不断扩展。
这表明()①人们在开发和利用自然资源时不能违背客观规律②事物是普遍联系的③坚持用全面的观点看问题④规律具有客观性,人们有时是无能为力的A.①②③④B.③④C.①②④[DW]D.①②③答案: D解析:解答此类组合式选择题可用排除法,将错误的题肢排除,即可得到正确答案。
此题中,题肢④是错误的,对沙尘暴成因的分析体现了题肢①②③,故选D项。
5、.物质的客观实在性是指( B)A.物质的具体形态都是客观存在的B.它是不依赖于人的意识而客观存在的C.物质是永恒不变的2.下列关于物质、运动、规律的关系表述正确的有(C)A物质是运动的,但运动不是都有规律的B运动是物质存在的方式,规律是物质的本质属性C运动的主体是物质,物质运动是有规律的6、由于缺水,人们的节水意识普遍增强。
这说明 ( C)A、人的意识不仅能反映事物的现象,而且能反映事物的本质B、意识不仅能反映客观事物,而且能够反作用于客观事物C、意识的内容来自客观事物,并随客观存在的变化而变化D、承认自然界的客观存在,是人正确处理人与自然关系的基本前提7、针对我国的水资源状况,我国决定实施南水北调工程,这体现的哲理是 (B )A、人是自然环境的产物,应顺应自然,服从自然B、物质决定意识,一切从实际出发C、物质决定意识,意识对物质具有能动的反作用D、意识是对客观事物的正确反映8、近些年来,内蒙占、河北等地过度放牧,盲目开垦,滥挖药材成风,致使草场退化,土地沙化加剧,水土流失严重。
上述事实说明 (C )①事物之间存在着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的关系②任何事物总是无条件地与其周围的事物联系着③事物的因果联系是客观的、普遍的④一定的原因必然引起一定的结果A、①②③④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10、在我国现阶段,生产资料所有制结构是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
虽然个体经济、私营经济、外资经济都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但我国经济仍然是社会主义性质的经济。
这种观点符合以下哲学道理 (B )A、事物性质是由主要矛盾规定的B、事物性质是由矛盾的主要方面规定的C、矛盾双方依据一定条件相互转化D、物质与意识的辨证关系11、“与善人居,如入芝兰之室,久而不闻其香;与恶人居,如入鲍鱼之肆,久而不闻其臭。
”这段话在哲学上给我们的启示是 (D )A、事物的发展是内外因共同作用的结果B、对内因,要给以充分的重视C、外因通过内因起作用D、对外因,要作一分二的分析有一人的春联上下联是:“天高翼高鸿鹄意;地大心大志士情。
”横批“年年奋进。
”一个心志不高的人,一个没有远大目标的人,连一张蓝图也没有的人,是不可能创造辉煌业绩的。
据此回答1 6~l 8题。
16、春联是强调人的 (A )A、主观能动性B、本能适应活动C、想象能力D、思维膨式17、一个人制定自己的奋斗目标必须 (A )①从实际出发②尊重客观规律③用正确的认识作指导④用科学思维方法,正确看待客观形势A、①②③④B、①②C、③④D、②④18、从哲学角度看,这副春联好在 (C )A、承认了矛盾的普遍性和客观性B、承认了认识既是感性的,又是理性的C、承认认识的发展具有无限性和上升性,富于进取和永不自满的精神D、说明认识的根本任务在于透过现象抓本质19、“造烛为照明,求知为运用。
学而不用,如同耕地不播种,终无收获”。
这一论断是在强调 ( B)A、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B、实践是认识的目的C、认识的唯一来源是实践D、认识对实践具有促进作用据《人民日报》报道:渤海是我国的内海,近年来,随着沿海经济快速发展,环海地区对污水排放管理不力,渤海几乎成了“排污池”。
近几年,渤海平均每年都要发生20多次赤潮,每次赤潮都会造成大量海洋生物死亡。
为控制渤海海域污染,津、冀、辽、鲁四省市联手在四地区禁集、禁用含磷洗涤品,首先是以控制陆源污染为重点以恢复和改善海洋环境。
据此完成13~14题。
13.由于污水排放,导致渤海赤潮现象的发生,以致造成大量海洋生物死亡。
这表明()A.事物之间存在着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的关系B.有了对后果的科学预见,才能正确指导自己的行动C.只有具有全局观念和整体观念,立足整体,才能实现最优目标D.整体与部分有着严格的界限,搞好了局部,也就搞好了整体答案: A解析:此题以社会关注的环境问题作为背景,从不同角度来考查学生对基础知识的掌握及运用。
题干中排放污水导致赤潮,赤潮的发生又造成大量海洋生物死亡,这体现了事物间存在着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的关系,即体现了联系的观点,故A项正确。
题中并未涉及对人们行为的指导作用,也没有提及这一地区环境的改善对全国环境改善的作用,故B、C两项不符合题意要求,不能入选。
D项本身说法错误。
14.治理污染的过程中,四省市首先以控制陆源污染为重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