杠杆基础知识讲解
物理杠杆知识点

物理杠杆知识点物理中的杠杆是一个常见的机械手段,利用杠杆原理可以进行力的放大和力的转换。
以下是关于物理杠杆的一些基本知识点。
1. 杠杆的定义杠杆是一种用来放大力量的简单机械装置,由一个固定点(杠杆支点或杠杆轴)和两个力臂组成。
一般来说,一个力作用在支点的一侧,另一个力作用在另外一侧。
2. 杠杆原理杠杆原理是指在杠杆上,力的乘积(力乘臂长)在两边平衡。
杠杆原理可以表达为:力乘力臂的乘积相等。
3. 杠杆的类型根据支点在杠杆上的位置,通常有三种类型的杠杆:一级杠杆、二级杠杆和三级杠杆。
一级杠杆支点在中间位置,力作用在两端;二级杠杆力和支点都在一侧,力作用在另一侧;三级杠杆支点在一侧,力作用在另一侧。
4. 杠杆的平衡条件对于一个处于平衡状态的杠杆,力矩之和为零。
力矩是力作用在杠杆上的力臂与力之间的乘积。
平衡条件可以表示为:左力矩 = 右力矩。
5. 杠杆的力的放大在杠杆原理中,当杠杆的支点与力臂的长度比较小时,可以通过较小的力量产生较大的力矩。
利用力的乘积相等的原理,较大的力臂可以通过较小的力来平衡较小的力臂。
6. 力的转换杠杆可以用来转换力的方向。
当杠杆的支点与力臂的长度比较小时,施加的力在力臂上的乘积小于阻力在力臂上的乘积,导致力的方向反转。
7. 杠杆的机械优势杠杆除了可以放大力量和转换力的方向外,还可以提供机械优势。
机械优势是指在杠杆上,阻力臂的长度大于力臂的长度时,通过较小的力可以产生较大的阻力。
机械优势可以用阻力臂的长度与力臂的长度之比来表示。
8. 杠杆的数学原理杠杆原理可以用数学公式来表示:力1 ×力臂1 = 力2 ×力臂2其中,力1和力2代表作用在杠杆上的两个力,力臂1和力臂2代表力的作用点到支点的距离。
总结:物理杠杆是一种常见的机械装置,可以放大力量、转换力的方向和提供机械优势。
杠杆的平衡条件是左力矩等于右力矩。
杠杆可以通过力臂和力的乘积相等的原理来解释。
同时,杠杆的原理可以用数学公式来表示。
《杠杆》知识点

《杠杆》知识点第1节杠杆1.一根硬棒,在力的作用下能绕着固定点转动,这根硬棒就是杠杆。
支点——杠杆绕着转动的点;动力——使杠杆转动的力;阻力——阻碍杠杆转动的力;动力臂——从支点到动力作用线的距离;阻力臂——从支点到阻力作用线的距离。
当杠杆在动力和阻力作用下静止时,我们就说杠杆平衡了。
2.杠杆的平衡条件:动力×动力臂=阻力×阻力臂或F1L1=F2L23.杠杆的应用省力杠杆:L1>L2F1<F2省力费距离;费力杠杆:L1<L2F1>F2费力省距离;等臂杠杆:L1= L2F1= F2不省力、不省距离,能改变力的方向。
等臂杠杆的具体应用:天平。
许多称质量的秤,如杆秤、案秤,都是根据杠杆原理制成的。
第2节滑轮1.滑轮分定滑轮和动滑轮两种。
定滑轮在使用时,轴固定不动;动滑轮在使用时,轴随物体一起运动。
定滑轮实质是个等臂杠杆,故定滑轮不省力,但它可以改变力的方向;动滑轮实质是动力臂为阻力臂二倍的杠杆,故动滑轮能省一半力,但不能改变力的方向。
2.把定滑轮和动滑轮组合在一起,就组成滑轮组。
使用滑轮组时,滑轮组用几段绳子吊着重物,提起重物所用的力就是物体重的几分之一。
且物体升高“h”,则拉力作用点移动“nh”,其中“n”为绳子的段数。
绳子段数的判断:在动滑轮和定滑轮之间划一横线,只数连接在动滑轮上的绳子段数。
3.使用轮轴时,如果动力作用在轮上则能省力,如果动力作用在轴上,则能省距离。
使用斜面时,斜面高度一定时,斜面越长就会越省力。
第3节机械效率1.有用功:对人们有用的功,有用功是必须要做的功。
例:提升重物W有用=Gh。
额外功:并非我们需要但又不得不做的功。
例:用滑轮组提升重物W额=G动h(G动:表示动滑轮重)。
总功:有用功加额外功的和叫做总功。
即动力总共所做的功。
W总=W有用+W额,W总=Fs2.有用功跟总功的比值叫机械效率。
用W总表示总功,W有用表示有用功,η表示机械效率:η=W有用W总提高机械效率的方法:减小机械自重、减小机件间的摩擦。
杠杆知识点总结大全

杠杆知识点总结大全一、杠杆的定义和作用1.1 定义杠杆是指借用外部资金来增加投资规模,以期望获得更高的投资回报。
通过借贷来放大投资收益或者亏损的一种金融操作方式。
1.2 作用杠杆可以帮助投资者放大投资回报,提高利润率,同时也增加了投资风险。
适当的杠杆操作可以在市场行情好的时候获得更高的收益,但是在市场行情不好的时候也容易面临更大的亏损。
二、杠杆的类型2.1 财务杠杆指公司通过借入外部资金而非发行股份的方式来扩大业务规模,增加投资收益。
也称为债务杠杆。
2.2 操作杠杆指投资者利用保证金交易、期货或期权等金融工具来放大投资回报的一种投资操作方式。
也称为金融杠杆。
2.3 经营杠杆指公司通过提高销售收入、降低成本以及利用已有资源和技术来放大企业价值和盈利。
三、杠杆效应3.1 正面效应杠杆可以放大收益率,帮助投资者在市场行情好的时候获得更高的投资回报。
通过借贷来扩大规模,提高企业或者个人的效益。
3.2 负面效应杠杆也增加了投资风险,当市场行情不好的时候容易面临更大的亏损。
过度的杠杆操作可能导致债务违约,带来财务风险。
四、杠杆交易的风险4.1 放大风险使用杠杆可以放大投资收益,但是同时也会放大投资风险,一旦市场行情出现波动或者逆转,可能导致更大的亏损。
4.2 利息成本借入外部资金需要支付利息成本,利息支出会减少实际获得的投资收益。
4.3 杠杆爆仓如果投资者的保证金不足以覆盖亏损,可能会引起爆仓,导致投资者的全部资金亏损。
4.4 杠杆调整市场行情发生变化时,杠杆比例需要进行调整,但是投资者可能因为过度贪婪或者恐惧而无法及时调整,从而造成更大的损失。
五、杠杆交易的常见工具5.1 保证金交易保证金交易是指投资者利用杠杆原理,通过预付一定的保证金来买卖金融产品,从而放大投资收益。
5.2 期货期货是一种标准化合约,通过买卖合约来进行投资交易,也可以通过杠杆原理放大投资回报。
5.3 期权期权是指投资者购买或者出售的是对标的资产在未来某个时点的买卖权利,也可以通过杠杆原理放大投资回报。
杠杆知识点总结笔记

杠杆知识点总结笔记一、杠杆的概念和作用1. 杠杆的概念杠杆,是指借助外力或外力系统,通过在一个支点上施加不同方向的力或力矩,来实现原运动的改变或者原来无法得到的运动。
在经济学中,杠杆是指借助外部资源来壮大企业的规模或者增加企业获利的能力的一种手段。
2. 杠杆的作用杠杆可以用来放大投资回报,但同时也会放大风险。
通过使用杠杆,投资者可以用较少的资金来控制更大的资产,从而获取更高的收益。
但如果市场走势不利,杠杆也会放大损失。
因此,使用杠杆需要谨慎,并且需要有良好的风险管理能力。
二、杠杆的类型1. 财务杠杆财务杠杆是指企业通过债务融资来扩大投资规模,从而放大投资回报的一种杠杆方式。
财务杠杆包括负债资本比率、固定支出的资金、利息负担等内容。
2. 经营杠杆经营杠杆是指企业通过改变生产规模、经营范围和运营方式等,来降低固定成本比例,从而放大利润的一种杠杆方式。
经营杠杆包括经营成本的固定性、规模经济、利润杠杆等内容。
3. 定价杠杆定价杠杆是指企业通过调整产品价格来影响销售收入和利润水平,从而放大盈利的一种杠杆方式。
定价杠杆包括产品弹性、市场定位、价格灵活性等内容。
三、杠杆的应用1. 投资杠杆投资杠杆是指投资者通过借贷来增加自己的投资规模,从而放大投资回报的过程。
投资杠杆在股票、期货、外汇等金融市场中应用广泛,但需要注意市场风险和信用风险。
2. 企业杠杆企业杠杆是指企业通过财务、经营、定价等方式来实现利润的放大效应,从而提高企业竞争力和盈利能力。
企业杠杆的强弱对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和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影响。
3. 杠杆管理杠杆管理是指企业或个人为了控制风险和提高效益,在使用杠杆的过程中进行的一系列风险管理、资产配置、财务管理等措施的总称。
杠杆管理对于投资者和企业来说都是非常重要的,可以降低风险,提高盈利。
四、杠杆的风险与控制1. 杠杆的风险a. 市场风险:当市场走势与预期不符时,杠杆会放大投资损失。
b. 杠杆率过高:过高的杠杆率会增加企业财务杠杆效应,增加偿债能力的风险。
八年级物理杠杆知识点梳理

八年级物理杠杆知识点梳理在物理学的基础知识中,杠杆是一个重要的概念,它被应用于很多领域,包括机械工程、建筑、航天等。
在八年级的物理学习中,学生需要掌握杠杆的基本概念和运用方法,下面是一些关于杠杆的知识点的梳理。
一、杠杆的概念杠杆是由一个支点和两端的物体组成的简单机械,其作用是用小的力来移动大的物体。
支点是杠杆的中心点,位于两端的物体被称为杠杆的臂,根据支点的位置,可以分为三种不同类型的杠杆:第一类杠杆、第二类杠杆和第三类杠杆。
二、第一类杠杆第一类杠杆的支点位于物体的中间,如图1所示。
当一个力被施加到杠杆的一侧时,会在另一侧产生一等量反向的力。
这种杠杆可以用来改变力的方向,但不能用来改变力的大小。
图1:第一类杠杆三、第二类杠杆第二类杠杆的支点在一个物体的一端,而另一个物体被放在支点的另一端,如图2所示。
当一个力施加在第二个物体的另一端时,它会产生一个力矩,使第一个物体绕支点旋转。
这种杠杆可以用来增加力的大小,但不能用来改变力的方向。
图2:第二类杠杆四、第三类杠杆第三类杠杆的支点在一个物体的一端,而另一个物体被放在支点的另一端,如图3所示。
当一个力施加在第一个物体的另一端时,它会产生一个力矩,使第一个物体绕支点旋转。
这种杠杆可以用来改变力的方向和大小。
图3:第三类杠杆五、杠杆的力矩力的力矩是一个物体绕支点旋转的能力,它可以通过乘以力的大小和臂的长度来计算。
杠杆的力矩也可以通过将力的力矩相加来计算,例如,在图2中,第一个物体产生一个力矩M1,第二个物体产生一个力矩M2,它们可以相加得到杠杆的总力矩M=M1+M2。
六、杠杆的应用杠杆在现实生活中有很多应用,例如,门是一个第一类杠杆,锤子是一个第二类杠杆,剪刀和钳子是第三类杠杆。
我们可以使用杠杆来方便地移动大的物体,因为杠杆可以允许我们使用小的力来控制大的物体。
另外,杠杆还可以被应用于医疗设备、车辆设计和飞机建造等领域。
在八年级的物理学习中,杠杆是一个重要的概念,学生需要掌握杠杆的基本概念和应用方法。
杠杆(基础) 知识讲解

杠杆(基础)责编:武霞【学习目标】1、知道什么是杠杆及杠杆五要素;2、会画杠杆的力臂;3、理解杠杆的平衡条件及应用,会判断省力杠杆和费力杠杆。
【要点梳理】要点一、杠杆一根硬棒,在力的作用下能绕着固定点O转动,这根硬棒就是杠杆。
杠杆可以是直的硬棒,如撬棒等;也可以是弯的,如羊角锤。
要点诠释:1、杠杆的五要素支点:杠杆可以绕其转动的点O。
动力:使杠杆转动的力F1。
阻力:阻碍杠杆转动的力F2。
动力臂:从支点O到动力F1作用线的距离L1。
阻力臂:从支点到O阻力F2作用线的距离L2。
2、杠杆的力臂(高清课堂《杠杆》392029杠杆)力臂的画法:(1)明确支点,用O表示(2)通过力的作用点沿力的方向画一条直线(3)过支点O作该力的作用线的垂线(4)用两头带箭头的线段标示出支点到力的作用线的垂线段,写上相应的字母L1(或L2)要点二、杠杆平衡条件杠杆在动力和阻力的作用下保持静止或匀速转动,我们就说杠杆平衡了。
要点诠释:1、杠杆的平衡条件是动力×动力臂=阻力×阻力臂,或写为:F1L1= F2L2注意:这个平衡条件就是阿基米德发现的杠杆原理。
杠杆的平衡不是单独由力或力臂决定的,而是由它们的乘积来决定的。
2、杠杆分类:(1)省力杠杆:L1>L2,F1<F2。
这类杠杆的特点是动力臂L1大于阻力臂L2,平衡时动力F1小于阻力F2,即用较小的动力就可以克服较大的阻力。
但是实际工作是动力移动的距离却比阻力移动的距离大,即要费距离。
如撬起重物的撬棒,开启瓶盖的起子、铡草用的铡刀等,都属于这一类杠杆。
(2)费力杠杆:L1<L2,F1>F2。
这类杠杆的特点是动力臂L1小于阻力臂L2,平衡时动力F1大于阻力F2,即要用较大的动力才能克服阻力完成工作,但它的优点是杠杆工作时,动力移动较小的距离就能使阻力移动较大的距离。
使工作方便,也就是省了距离。
如缝纫机踏板、挖土的铁锨、大扫帚、夹煤块的火钳,这些杠杆都是费力杠杆。
杠杆知识点归纳

杠杆知识点归纳杠杆是一种常见的财务工具,它可以提高投资回报率,但也存在较高的风险,因此投资者在使用杠杆时需要谨慎。
本文将梳理杠杆的相关知识点,包括杠杆的种类、计算公式、使用方法以及存在的风险和注意事项等方面。
一、杠杆的种类杠杆的种类主要分为三类:财务杠杆、操作杠杆和市场杠杆。
1.财务杠杆财务杠杆是指企业用借款增加固定资产投资所带来的杠杆效应。
它主要通过借款扩大企业的经营规模,以期提高企业的盈利水平。
财务杠杆的计算公式是:财务杠杆=资产总额/股东权益,也可以表示为:财务杠杆=1/股东权益率。
2.操作杠杆操作杠杆是指企业经营活动的杠杆效应,它主要通过提高生产效率、降低生产成本等方式来增加企业的利润。
操作杠杆的计算公式是:操作杠杆=销售收入变动率/利润总额变动率。
3.市场杠杆市场杠杆是指投资者利用杠杆工具进行投资的杠杆效应。
市场杠杆可以通过借款购买股票或期货等金融产品来实现,以期获得更高的投资回报率。
市场杠杆的计算公式是:杠杆资金/自有资金。
二、杠杆的计算公式杠杆的计算公式有多种,常用的有四种:1.财务杠杆:资产总额/股东权益2.经营杠杆:销售收入变动率/利润总额变动率3.市场杠杆:杠杆资金/自有资金4.总杠杆:利润总额变动率/股东权益变动率以上四个公式分别代表了不同种类的杠杆效应,通过计算可以了解企业或投资者使用杠杆的效果,有助于投资决策。
三、杠杆的使用方法杠杆的使用方法主要包括借贷杠杆和衍生品杠杆两种方式。
1.借贷杠杆借贷杠杆是指通过借款或者发行债券等方式来增加企业或个人的资金规模,以期在投资或经营中获得更高的回报率。
借贷杠杆存在较高的风险,因为债务需要按时偿还,如果经营出现问题,可能会导致企业破产或个人破产。
2.衍生品杠杆衍生品杠杆是指利用金融衍生品如期货、期权等进行投资,以期获得更高的投资回报率。
衍生品杠杆的风险也比较高,因为交易过程中可能存在对手风险和杠杆倍数过高导致的风险。
四、杠杆的风险和注意事项杠杆的使用需要谨慎,因为它存在一定的风险。
物理初二杠杆知识点归纳总结

物理初二杠杆知识点归纳总结杠杆是物理学中的一个重要概念,它是指由杠杆框架支撑的一个刚性物体。
在物理学中,我们研究了杠杆的原理和应用,下面将对物理初二杠杆相关的知识点进行归纳总结。
一、杠杆的概念杠杆是由支点、力臂和力组成的刚性物体,通过施加与支点垂直方向的力来使它产生转动。
支点是杠杆上的一个点,力臂是力所施加的点到支点之间的距离,力是作用在杠杆上的外力。
二、杠杆的原理1. 杠杆的平衡条件当杠杆处于平衡状态时,力矩的和等于零,即左边力矩之和等于右边力矩之和。
力矩可以通过公式计算:力矩 = 力 ×力臂。
平衡条件为ΣM=0。
2. 杠杆的力臂比力臂是力所施加的点到支点之间的距离,力臂的大小决定了杠杆的机械优势。
力臂越大,杠杆的机械优势越大;力臂越小,杠杆的机械优势越小。
机械优势可以通过力臂比计算:力臂比 = 力臂1 / 力臂2。
三、杠杆的分类1. 一级杠杆一级杠杆是指支点位于力的一侧,力臂和力处于同一直线上。
一级杠杆的特点是力臂比为1:1,即力臂相等,力的方向和大小相同。
2. 二级杠杆二级杠杆是指支点和力不在同一直线上,力矩不为零。
二级杠杆的特点是力臂比不等于1:1,力的方向和大小相同。
3. 三级杠杆三级杠杆是指支点位于力的一侧,力臂和力不处于同一直线上。
三级杠杆的特点是力臂比为1:1,即力臂相等,力的方向和大小相反。
四、杠杆的应用1. 力的放大杠杆能够将小力放大为较大力,通过调整力臂的长度来实现力的放大。
这种原理在诸如螺丝刀、开罐器等工具中得到应用。
2. 节省力量杠杆也可以用来节省力量,通过调整力臂的长度来减小施加力的大小。
这种原理在拔河比赛时使用。
3. 平衡物体杠杆的平衡条件可以用来平衡物体,通过调整施加力的位置和大小来实现物体的平衡。
这种原理在天平和秤杆中得到应用。
五、其他杠杆相关的概念1. 力矩力矩是用来描述力的转动效果的物理量,它等于力对支点产生的力臂乘积,力矩的单位是牛顿·米(Nm)。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基础)杠杆责编:武霞【学习目标】
1、知道什么是杠杆及杠杆五要素;
2、会画杠杆的力臂;
3、理解杠杆的平衡条件及应用,会判断省力杠杆和费力杠杆。
【要点梳理】
要点一、杠杆
一根硬棒,在力的作用下能绕着固定点O转动,这根硬棒就是杠杆。
杠杆可以是直的硬棒,如撬棒等;也可以是弯的,如羊角锤。
要点诠释:
1、杠杆的五要素
支点:杠杆可以绕其转动的点O。
动力:使杠杆转动的力F。
1阻力:阻碍杠杆转动的力F。
2动力臂:从支点O到动力F作用线的距离L。
11阻力臂:从支点到O阻力F作用线的距离L。
222、杠杆的力臂(高清课堂《杠杆》392029杠杆)
力臂的画法:
(1)明确支点,用O表示
(2)通过力的作用点沿力的方向画一条直线
(3)过支点O作该力的作用线的垂线
(4)用两头带箭头的线段标示出支点到力的作用线的垂线段,写上相应的字母L(或L)
21
要点二、杠杆平衡条件.
.
杠杆在动力和阻力的作用下保持静止或匀速转动,我们就说杠杆平衡了。
要点诠释:
1、杠杆的平衡条件是
动力×动力臂=阻力×阻力臂,或写为:FL= FL2112注意:这个平衡条件就是阿基米德发现的杠杆原理。
杠杆的平衡不是单独由力或力臂决定的,而是由它们的乘积来决定的。
2、杠杆分类:
(1)省力杠杆:L>L,F<F。
2211这类杠杆的特点是动力臂L大于阻力臂L,平衡时动力F小于阻力F,即用较小的动力就可以克2121服较大的阻力。
但是实际工作是动力移动的距离却比阻力移动的距离大,即要费距离。
如撬起重物的撬棒,开启瓶盖的起子、铡草用的铡刀等,都属于这一类杠杆。
(2)费力杠杆:L<L,F>F。
2121这类杠杆的特点是动力臂L小于阻力臂L,平衡时动力F大于阻力F,即要用较大的动力才能克2121服阻力完成工作,但它的优点是杠杆工作时,动力移动较小的距离就能使阻力移动较大的距离。
使工作方便,也就是省了距离。
如缝纫机踏板、挖土的铁锨、大扫帚、夹煤块的火钳,这些杠杆都是费力杠杆。
(3)等臂杠杆:L=L,F=F。
2112这类杠杆的动力臂L等于阻力臂L,平衡时动力F等于阻力F,工作时既不省力也不费力,如天2112平、定滑轮就是等臂杠杆。
列表如下:
杠杆种类构造特点应用举例
缺点优点
省力L>L 钳子、起子费距离省力杠杆21费力LL 费力杠杆<省距离钓鱼杆、理发剪刀21 =LL 改变力的方向等臂杠杆天平、翘翘板21注意:没有既省力、又省距离的杠杆。
【典型例题】
类型一、杠杆的概念及力臂
)1、下列关于杠杆的知识说法正确的是(A、力臂必须与杠杆垂直
、动力臂与阻力臂一定在支点的同一侧 B 、力臂是从支点到力的作用点的距离 C 、动力臂应与动力作用线垂直D
D
【答案】
力臂是指从支点到力的作用线的距离,力对杠杆的转动效果不仅与力的大小有关,还与支【解析】
点到作用线的垂直距离有关,支点到动力作用线的距离叫动力臂,支点到阻力作用线的距离叫阻力臂。
“作点到线的距离”本题考查的杠杆力臂的基础知识点。
做力臂实际上就是数学课中【总结升华】数学里的“点”在物理中就是杠杆的“支点”,“线”就是“力的作用线”。
所做的垂线段就是杠杆的力臂。
举一反三:【变式】关于力臂,下列说法不准确的是().
.
A 力臂一定在杠杆上
B 支点到动力的作用线的距离叫动力臂
C 支点到阻力的作用线的距离叫阻力臂D力的作用线通过支点,这个力的力臂为零
【答案】A
2、如图所示,轻质杠杆的支点在O点,在杠杆A点用力F竖直向上拉。
请画出拉力F的力11臂和作用在杠杆上阻力F的示意图。
2
【答案】如图所示
【解析】杠杆A点用力F竖直向上拉,那么F就是动力,物体的重力G就是阻力F。
211【总结升华】画力臂的步骤:首先在杠杆的示意图上,确定支点O,再从支点O向力的作用线作垂线,画出垂足,则支点到垂足的距离就是力臂。
力臂用虚线表示,支点到垂足用大括号勾出,并用字母L表示是动力臂。
注意力臂是从支点到力的作用线的垂直距离,不要错误地理解为从支点到力的作用点1的距离。
举一反三:
【变式】如图所示,杠杆AO在力F、F的作用下处于静止状态,L是力F的力臂,在图中画出1121力F。
1
【答案】.
.
类型二、杠杆的平衡条件
小明在做“研究杠杆平衡条件”实验时进行了如下实验步骤:把杠杆的中点支在支架上;把钩3、分别填入并用尺量出它们的力臂,码挂在杠杆的两边,改变钩码的位置使杠杆平衡;记下两边钩码的重量,求出各次实验的动力乘以动力臂和阻力乘以阻力,做三次实验;实验数据的表格内;改变力和力臂的数值臂的数值。
:个步骤是骤一个重要的步,这掉小(1)请你指出明在哪一步前漏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处应该挂____个钩码如果实验中所用钩码质量都相同,在如图所示的杠杆(2)由此实验结果可知:B 才能使杠杆平衡。
从数据上不难看出:第_____次实验数据是错误的。
(3)小明记录了如下表的数据,(m) 阻力臂L(m) 动力臂L阻力F(N) F实验次数动力(N) 21120.02 4 1 2 0.04
0.09 2 6 0.06 4
0.04
4
3
6
0.03
【答案】(1)调节平衡螺母,使杠杆达到水平平衡。
(2) 4(3)3
【解析】题目简单回顾了杠杆平衡条件的实验过程。
验证杠杆平衡条件的实验第一步与天平使用类似就是调节成水平平衡,这也是本题第一问的答案。
而为什么要调节成水平平衡也是本实验的一个知识要点。
答案是动力、阻力都是竖直向下与水平杠杆垂直,此时杠杆的长度即为力臂长度。
【总结升华】
知道杠杆的平衡条件是:动力×动力臂=阻力×阻力臂;FL= FL,利用公式解决问题。
22 1 1
举一反三:
【变式】在探究杠杆平衡条件的实验时,实验前发现杠杆左端低,右端高,为使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应将平衡螺母向(选填“左”或“右”)调节;实验时,在A点悬挂两个总重为1N 的钩码,在B点用弹簧测力计竖直向下拉(如图所示),使杠杆在水平位置再次平衡,则拉力应为N,此时杠杆.
.
属于杠杆。
0.8,省力。
【答案】右,
)图所示的四种情景中,所使用的杠杆属于费力杠杆的是(例4、(高清课堂《杠杆》3920297)
核桃夹棒撬食品夹羊角锤A C D B
D
【答案】
判断杠杆省力还是费力,关键是比较动力臂和阻力臂的大小。
在分析一个杠杆时,要首先【解析】确定出杠杆的支点、动力、阻力、动力臂与阻力臂,并画出示意图,图要画得规范,力和力臂尽量按实是和A、BC是省力杠杆,D际比例画,建立直观图景,便于判定。
通过这样的方法,我们可以知道,费力杠杆。
当然由于实际图形中确定支点、动力、阻力、动力臂、阻力臂比较困难,建议同学们还是熟记一些常见的省力杠杆、费力杠杆的例子。
该题考查了学生对物理模型的抽
象、分析能力,判断杠杆的类型可结合生活经验和动【总结升华】力臂与阻力臂的大小关系来判断。
举一反三:滨州中考)根据工作需要选择合适的工具是劳动者的基本技能.要剪断铁丝等较硬的物?【变式】(2015 )体,下图中的4种剪刀应选择
(
..B C.D
A.
D 【答案】
,50cm,它的力臂是加在道钉撬长柄上的力为5、如图所示,用道钉撬来撬铁路枕木上的道钉,180N 10cm,则道钉对道钉撬的阻力是多大?阻力臂长是
【答案与解析】10cm
=L180NF已知:=,50cm,L=121.
.
求:F 2解:∵FL=FL,21 1 2
∴F=F L/L=180N×50cm/10cm=900N,21 1 2答:阻力为900N。
【总结升华】对公式FL=FL,单位可作如下统一:21 1 2
①F、F单位必须用N;12②L、L单位只要一致即可,不必换算成m。
12
举一反三:
【变式】有一个动力臂、阻力臂之比为5:2的杠杆,当阻力为500N时,动力多大?
【答案与解析】
已知L:L=5:2,F=500N 122求F1解:∵FL=FL,21 2 1
∴F=FL/L=500N×2/5=200N 12 21答:动力为200N。
6、(2015?贵港模拟)如图所示,O为杠杆的支点,第一次杠杆在重物G和力F的作用下处1于水平位置平衡,如果第二次杠杆在重物G和力F的作用下仍在图中位置保持平衡,则下列关系中正2确的是()
A.B.C.D.F>F F<F G>F>F F=F 11221221【答案】C
【解析】第一次杠杆在重物G和力F的作用下处于水平位置平衡时,F的力臂为O到F作用点的111杆长L,重力G和重力的力臂L,由杠杆平衡条件可得:F?L=G?L,又由图可知:L<L,则F>12211112G;当第二次杠杆在重物G和力F的作用下时,F的力臂为O到F作用点的杆长为L′,1222由图知力臂L′<L,为使杠杆仍在图中位置保持平衡,因重力G和重力的力臂L均无发生变化,又F2112力臂L′变小,故F>F;由上分析可知,C正确,A、B、D错误。
112【总结升华】本题支点、重力和重力的力臂均无发生变化,变化的是F的力臂,故能正确找出两力的力臂,即可利用杠杆平衡条件求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