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材料概论论文

合集下载

信息科学技术导论论文(合集五篇)

信息科学技术导论论文(合集五篇)

信息科学技术导论论文(合集五篇)第一篇:信息科学技术导论论文信息科学技术导论论文作者:学号:单位:指导老师:摘要:信息是21世纪的支柱,信息将取代物质和能量成为创造财富的重要来源。

我们身边无时无刻都充满了各种信息,正是这些信息,让我们了解了大千世界:国内外时事要闻、各种打折促销、我们想要了解的知识等。

在获取这些信息中,我们使用了很多信息设备,这些设备有的是传统媒介,有的是现代高科技产物。

信息科学技术让我们都生活在地球村之中,足不出户便知晓天下事。

本文介绍了我们日常生活中使用的信息设备和获取的信息,还详细地介绍了信息科学技术对我们的生活和学习产生的影响。

关键词:信息设备教育生活影响1.引言人类社会生活的改变,最终是由社会生产力所决定,当今社会科学技术的第一生产力作用日益凸现,信息科学技术作为现代先进科学技术体系中的前导要素,它所引发的社会信息化则将迅速改变社会的面貌、改变人们的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对社会生活产生巨大影响。

2.生活中的信息生活中充满了信息,当清晨的第一缕阳光撒在我们的脸上,我们看看表,知道了时间,然后拿出手机,看看新闻,了解下国内外发生的大事和各种新闻。

学习工作时看看书,或者坐在电脑前,利用互联网查询相关的资料,学习相关的课程。

在闲暇时,看电影、看电视、听音乐……信息充斥在我们的身边。

现在足不出户,我们就可以通过电视或电脑看到地球另一端发生的事:美国大选、海地地震、冰岛火山喷发等,还可以看到美丽的极光、可爱的北极熊、呆呆的企鹅……美国《商业周刊》这样描述一个普通美国家庭的生活:乔治无须去办公室,他的雇主可以通过计算机网络找到他,乔治悠然自得地收看第六终端的节目。

他的一个孩子在收看500个频道的有线教育电视节目。

他的另一个孩子正在准备人体解剖课程的考试,他轻轻敲打键盘,屏幕上出现了三维立体图案,显示出人体内部器官的运行情况。

他的妻子将一天的销售情况以及将要做的项目全部存入笔记本电脑中,然后,她下达指令,让电脑把办公室的电子信件以及备忘录统统存储起来。

信息材料小论文

信息材料小论文

大功率LED的研究进展班级:材料0901 学号:25 姓名:刘猛发光二极管(Lighting EmittingDiode,LEI)是利用半导体芯片作为发光材料,在半导体中通过载流子复合放出过剩能量而引起光子发射,直接发出红、黄、蓝、绿、青、橙、紫、白色的光。

L E D照明灯就是利用半导体固体发光器件作为光源制造出来的照明器。

作为备受全球瞩目的新一代光源,在节能减排和低碳经济概念的推动下,L ED因其具有使用寿命长、亮度高、高效节能、环保、可回收再利用等优点赢得了广阔的市场。

在中国经济面临着各种能源压力的同时,为实现低碳经济,政府已开始着手实施照明节能计划,并大力推广、普及节能光源的使用,一些单位也已开始限制白炽灯泡的使用。

白炽灯泡被禁用后,取而代之的光源有节能灯、冷阴极管、LED等。

如果同时考虑到对有害物质的限制,则LED照明将成为最佳选择。

经过30多年的发展,中国LED产业已初步形成了较为完整的产业链。

中国LED产业在经历了买器件、买芯片、买外延片之路后,目前已经实现了自主生产外延片和芯片。

现阶段,从事该产业的人数达5万多人,研究机构20多家,企业4000多家,其中上游企业50余家,封装企业1000余家,下游应用企业3000余家。

特别是2003年中国半导体照明工作小组的成立标志着政府对于LED在照明领域的发展寄予厚望,LED作为光源进入通用照明市场成为日后产业发展的核心。

在“国家半导体照明工程”的推动下,形成了上海、大连、南昌、厦门和深圳等国家半导体照明工程产业化基地。

长三角、珠三角、闽三角以及北方地区则成为中国LED产业发展的聚集地。

LED在我国的应用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应用一:显示屏是LED主要应用市场,全彩显示屏增势强劲。

我国LED显示屏市场起步较早,市场上出现了一批具有很强实力的LED显示屏生产厂商。

目前LED显示屏已经广泛应用到车站、银行、证券、医院。

在LED 需求量上,LED显示屏仅次于LED指示灯名列第二,占到LED整体销量的23.1%。

材料概论论文

材料概论论文

材料概论论文材料是人类社会发展的重要基础,它的应用范围非常广泛,涉及到工业、建筑、交通、医疗等各个领域。

本文将从材料的定义、分类、性能及应用等方面进行概述,以期对材料有一个全面的了解。

首先,材料是指人类利用各种天然资源或人工合成的物质,通过加工、改造、组合等方式,使其具有一定性能和用途的产品。

材料可以分为金属材料、非金属材料和复合材料三大类。

其中,金属材料具有良好的导电导热性能和机械性能,可用于制造机械设备、建筑结构等;非金属材料包括塑料、橡胶、陶瓷等,具有轻质、绝缘、耐腐蚀等特点,广泛应用于日常生活和工业生产;复合材料是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的材料组合而成,具有综合性能优异的特点,被广泛应用于航空航天、汽车制造等领域。

其次,材料的性能是指材料在特定条件下所表现出的特性。

材料的性能包括力学性能、物理性能、化学性能、热性能等多个方面。

力学性能包括强度、硬度、韧性等,是衡量材料抗力和变形能力的重要指标;物理性能包括密度、导热导电性等,直接影响材料的使用效果;化学性能包括耐腐蚀性、稳定性等,决定了材料在特定环境下的稳定性;热性能包括热膨胀系数、导热系数等,是材料在高温或低温环境下的表现。

最后,材料的应用是指材料在工程实践中的具体运用。

不同的材料具有不同的特性,因此在不同的领域有着各自的应用。

例如,金属材料广泛应用于汽车制造、航空航天等领域;非金属材料则被用于塑料制品、建筑材料等方面;复合材料则在高科技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如航空航天领域的飞机结构、汽车制造领域的碳纤维零部件等。

综上所述,材料作为人类社会发展的基础,其定义、分类、性能及应用等方面都具有重要意义。

希望通过本文的概述,能够使读者对材料有一个全面的了解,为今后的学习和工作提供帮助。

信息技术方面的论文

信息技术方面的论文

信息技术方面的论文信息技术方面的论文个人想要写一篇关于信息技术方面的论文吗?那么都有哪些好的论文呢?下面是小编分享给大家的信息技术方面的论文,欢迎阅读。

摘要:从信息技术素养提升的角度来看,学生的学习过程起着决定性的作用。

由于课后知识的积累,学生在初中信息技术课堂上常常表现出松散的状态,要改变这一状态,除了纪律约束之外,另一条有效途径就是评价。

有效的评价在于从思维特点的角度寻找评价契机,这就需要教师对学生的学习过程进行关注与分析。

从时间维度来看,初中信息技术教学的有效评价有即时评价与延时评价两种。

关键词:信息技术;有效评价;即时评价;延时评价初中信息技术教学中,学生能够形成什么样的学科素养,既与教师的教学有关,也与学生的学习有关。

考虑到初中学生的认知特点,让学生有效地建构信息技术知识,是形成学科素养的重要保证。

那么如何才能让学生有效地建构信息技术知识呢?笔者发现有效的评价能够促进学生有效学习。

下面试对此作详细阐述。

一、评价对初中学生信息技术学习的重要性信息技术作为一门相对特殊的学科,由于常常没有考试形式的评价,也因为学生在生活中有太多的积累信息技术知识的机会,因此学生在真正的信息技术课堂上,并不容易真正进入学习状态,具体说有些知识生活中已经具备,譬如计算机的基本操作以及一般应用软件的使用等,这些知识既满足了课堂上信息技术学习的基本需要,同时又可以为新的知识的学习奠定基础;但同时学生又存在另一种认识,即因为没有考试压力,他们对新知识的学习往往表现出一种漫不经心,利用课堂时间玩游戏等在日常教学中并不罕见,与其说这是学习态度问题,倒不如说是因为评价不当引起的学习认识问题。

也因此,笔者以为在初中信息技术教学中,要加强有效评价的研究与实施,通过评价让学生真正进入到信息技术学习的状态中来。

根据观察与研究,可以发现初中学生对评价是非常敏感的,教师的评价往往能够对他们有积极的引导作用,因此教师要善于利用这一特点,通过有效的.评价将学生引入到信息技术学习的“正途”上来。

电子信息材料论文

电子信息材料论文

电子信息材料报告半导体材料我们的电脑里面CPU正是利用的里面集成的晶体管的开关特性实现它的数字化,而晶体管的生产必须使用半导体材料。

半导体可做成两种不同特性的材料并结合一起后形成叫做PN结的器件,这种器件具有很多的特有的物理特征和化学特征与电的特性之间的转换,如力-电,温度-电等,从而可作成一些传感器和转换器,如你的显示器是电转为光,你的红外遥控器是光转为电,所谓新能源的光伏电池也是如此。

此外,因为电压与电流的非线性和PN结可实现用小来控制大的作用,只要给一个很弱的控制电流就能想让它成导体就是导体,想让它是绝缘体就是绝缘体,你电脑里的元件就是利用此实现数据处理的。

半导体材料是电导率在10~10欧/厘米之间的材料。

在一般情况下,半导体电导率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这与金属导体恰好相反。

凡具有上述两种特征的材料都可归入半导体材料的范围。

半导体材料是最重要最有影响的功能材料之一,它在微电子领域具有独占的地位,同时又是光电子领域的主要材料。

一、半导体材料的发展历程半导体材料从发现到发展,从使用到创新,拥有这一段长久的历史。

宰二十世纪初,就曾出现过点接触矿石检波器。

1930年,氧化亚铜整流器制造成功并得到广泛应用,是半导体材料开始受到重视。

1947年锗点接触三极管制成,成为半导体的研究成果的重大突破。

50年代末,薄膜生长激素的开发和集成电路的发明,是的微电子技术得到进一步发展。

60年代,砷化镓材料制成半导体激光器,固溶体半导体此阿里奥在红外线方面的研究发展,半导体材料的应用得到扩展。

1969年超晶格概念的提出和超晶格量子阱的研制成功,是的半导体器件的设计与制造从杂志工程发展到能带工程,将半导体材料的研究和应用推向了一个新的领域。

90年代以来随着移动通信技术的飞速发展,砷化镓和磷化烟等半导体材料成为焦点,用于制作高速高频大功率激发光电子器件等;近些年,新型半导体材料的研究得到突破,以氮化镓为代表的先进半导体材料开始体现出超强优越性,被称为IT产业的新发动机。

信息材料绪论完整版

信息材料绪论完整版

信息材料绪论HEN system office room 【HEN16H-HENS2AHENS8Q8-HENH1688】第一章信息材料概论信息技术:主要包括传感技术、通信技术、计算机技术和控制技术、存储技术、传输技术及显示技术。

现代信息技术是以微电子技术和光电子技术为基础,以计算机与通信技术为核心,对各种信息进行收集、储存、处理、传递和显示的高技术群。

信息材料就是指与现代信息技术相关的,用于信息的收集、储存、处理、传递和显示的材料。

其是信息技术的基础和先导。

按功能分类,信息材料可分为:1.信息检测和传感材料——指用于信息传感器和探测器的一类对外界信息敏感的材料。

2.信息传输材料——信息定向传输中,用于传输各种携带信息的电磁波的材料,以及为了保证信息传输的质量,对核心传输介质所加以保护的材料。

3.信息存储和显示材料——存储材料指用于记录和存储信息的材料;显示材料指能将各种形式的信息作用于人的视觉而使人感知的材料。

4.信息运算和处理材料——能对加载有信息的信号加以变换或处理,以实现降低信息率或者方便提取有用信息的材料。

信息材料的应用范围十分的广泛:民用器件有:半导体红外器件,电荷耦合器件,半导体激光器件,微波毫米波器件,存储显示器件,集成电路等。

它们可以应用于通信,广播电视设备,工业自动化设备,办公自动化设备,家用电子和光电子器件,医用诊断治疗设备和生物技术用器件,科学研究用实验仪器,水文、地质监测和气象预测预报系统,各种公共场所的电子或光电子器件及其各种集成电路器件。

军用半导体红外器件有:侦察的车载、舰载、机载或单兵手持式热像仪,空中侦察的红外扫描仪、红外热像仪、低空和中空光电传感器,多元双波侧面红外探测器。

军用电荷耦合器件主要有:空间遥感的大面阵CCD,自动导航系统的CCD跟踪器,侦察电子伏击等的CCD摄像机,以及单兵的夜视仪,扫描器,瞄准器等。

军用半导体激光器件:坦克飞机等的连续波调制半导体激光器,各种枪械的瞄准器,激光预警器,卫星对接系统、空间会合和高速干道测距以及常规兵器自动目标识别、修正系统的激光雷达等。

信息材料论文

信息材料论文

电子信息材料---磁性材料班级:指导老师:姓名:学号:目录一、引言 (3)二、磁性材料的定义 (4)三、磁性材料的分类 (4)3.1永磁材料 (4)3.2.软磁材料 (5)3.3矩磁材料和磁记录材料 (6)3.4旋磁材料 (6)四、磁性材料的实际应用与发展 (6)4.1磁性液体的应用 (6)4.2、平板扬声器结构与原理 (7)4.3平板扬声器应用与特点分析 (8)五、市场分析和前景 (9)5.1中国磁性产品市场变化 (9)5.2磁性材料市场前景 (10)六.对课程的认识总结 (10)【参考文献】 (10)【摘要】磁性材料最开始在中国被发现并应用于中国四大发明中的指南针上,随后历经多年的发展,磁性材料已经广泛的应用在我们的生活之中,也与信息化、自动化、机电一体化、国防、国民经济的方方面面紧密相关。

本文综述了对磁性材料的认识,磁性材料的分类与相关概况,磁性材料的基本特性,磁性材料的机理与生产工艺,实际应用以及发展前景等。

【关键字】电子信息材料磁性材料分类应用发展前景一、引言在电子信息材料中新型电子元器件用材料主要向小型化、片式化方向发展。

磁性材料、电子陶瓷材料、压电晶体管材料、绿色电池和材料、信息传感材料和高性能封装材料等将成为发展的重点。

本篇将围绕磁性材料展开进一步的学习。

中国是世界上最先发现物质磁性现象和应用磁性材料的国家。

早在战国时期就有关于天然磁性材料(如磁铁矿)的记载。

11世纪就发明了制造人工永磁材料的方法。

1086年梦溪笔谈》记载了指南针的制作和使用。

1099~1102年有指南针用于航海的记述,同时还发现了地磁偏角的现象。

近代,电力工业的发展促进了金属磁性材料——硅钢片(Si-Fe合金)的研制。

永磁金属从19世纪的碳钢发展到后来的稀土永磁合金,性能提高二百多倍。

20世纪40年代,荷兰J.L.斯诺伊克发明电阻率高、高频特性好的铁氧体软磁材料,接着又出现了价格低廉的永磁铁氧体。

5年代初,随着电子计算机的发展,美籍华人王安首先使用矩磁合金元件作为计算机的内存储器,不久被矩磁铁氧体记忆磁芯取代。

信息科学概论课程论文

信息科学概论课程论文

信息科学概论课程论文信息科学概论是信息与计算科学类专业的一门基础课。

课程的目的与任务是通过各种教学环节,使学生掌握信息科学理论中最基础的知识、了解当前信息科学的现状和发展趋势。

通过综合介绍信息工程的典型领域和相关的基本问题、基本理论、基本原理与基本方法,使学生对信息工程所涉及的内容,对“信息技术本质上是数学技术”等有一个简明而深入的理解,从而增强应用数学理论解决信息工程问题的能力和培养从事相关交叉学科的创新研究能力, 为以后进一步深入学习专业知识,从事专业工作和科学研究奠定良好的基础。

我们生活在信息社会,信息是一切工作的基础,也是人们生活是不可缺少的组成部份。

没有信息尤如是瞎子、聋子,无法判断。

可以说没有那一个人,那一个单位能离开信息而存在。

信息科学已成为一门新兴的独立学科。

我学的是工商管理专业,将来主要从事管理方面的工作。

所以,对于信息的需求将越来越多,其准确性要求也越来越高,那么,我们将如何对信息的接收、传播、储存、共享等进行较全面的处理,这对个人能力有很高的要求。

1.信息的接收、提取、采集、传播、储存、共享1)人具有非常发达完美的信息系统,我们每时每刻都在自动地接收来自自身和外部的各种信息。

我们每天看到的、听到的、闻到的、尝到的、摸到的不知有多少,由于我们的大脑有自动过滤功能,所以我们实际记住的信息很少,只有给我们以强列刺激的信息才会在大脑留下印象。

同时我们的大脑还具有自动删除功能,对我们无关紧要、长期不用的信息会自动删除。

而且这种删除是逐渐的过程,先是淡化,最终才是完全忘记。

所以我们对正在淡忘信息有时可以通过回忆找回。

被动接收的信息大多是无效信息,人的大脑必须随时过滤和删除无效信息,才能保证有效储存空间。

2)人们当然不能满足于被动接收的信息,因此就主动地去捕捉、采集信息。

一开始人类只能靠自身的条件在活动的范围内亲身去看、听、摸、尝、闻。

例如中医传统用“望、闻、问、切”来提取信息,没有相当的经验很难做出正确的判断。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信息材料概论论文
B09070507 雷雨婷
信息材料按功能分,主要有以下几类:1.信息探测材料对电、磁、光、声、热辐射、压力变化或化学物质敏感的材料属于此类,可用来制成传感器,用于各种探测系统,如电磁敏感材料、光敏材料、压电材料等。

这些材料有陶瓷、半导体和有机高分子化合物等多种。

2.信息传输材料主要是光导纤维,简称光纤。

它重量轻、占空间小、抗电磁干扰、通信保密性强,可以制成光缆以取代电缆,是一种很有发展前途的信息传输材料。

3信息储材料包括:磁存储材料,主要是金属磁粉和钡铁氧体磁粉,用于计算机存;光存储材料,有磁光记录材料、相变光盘材料等,用于外存;铁电介质存储材料,用于动态随机存取存储器;半导体动态存储材料,目前以硅为主,用于内存。

4.信息传输材料是指用于各种通信器件的一些能够用来传递信息的材料,如通信电缆材料、光纤通信材料、微波通信材料和GSM蜂窝移动通信材料等,利用这些材料构建的综合通信网络,已成为国家信息基础设施的支柱。

下面主要介绍一下电子信息材料。

电子信息材料是指在微电子、光电子技术和新型元器件基础产品领域中所用的材料,主要包括单晶硅为代表的半导体微电子材料;激光晶体为代表的光电子材料;介质陶瓷和热敏陶瓷为代表的电子陶瓷材料;钕铁硼(NdFeB)永磁材料为代表的磁性材料;光纤通信材料;磁存储和光盘存储为主的数据存储材料;压电晶体与薄膜材料;贮氢材料和锂离子嵌入材料为代表的绿色电池材料等。

这些基础材料及其产品支撑着通信、计算机、信息家电与网络技术等现代信息产业的发展。

电子信息材料是有机电子材料不无机电子材料以及作为电子工业产品、半导体工业产品辅劣材料使用的化合物不化工材料的总称。

电子材料作为一个独立品种,其历史尚不足30年。

60年代以前,在电子材料隶属于化学试剂中的高纯试剂、
特定品种、新型材料等。

60 年代以后,随着电子工业的迅速发展,高性能电子产品不断涌现,对电子材料中杂质的含量以及材料的电磁性能等,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于此同时,严品的需求量也大大增加,从而导致电子材料发展成为一个独立的门类。

电子信息材料的总体发展趋势是向着大尺寸、高均匀性、高完整性、以及薄膜化、多功能化和集成化方向发展。

当前的研究热点和技术前沿包括柔性晶体管、光子晶体、SiC、GaN、ZnSe等宽带半导体材料为代表的第三代半导体材料、有机显示材料以及各种纳米电子材料等。

电子材料的出现和发展,可以促进具有特殊性能元器件的产生和发展,从而推劢电子工业的前程。

如锗、硅半导体材料的研制成功,产生了新兴的半导体技术,使电子产品走上了晶体管化、小型化的道路。

随着硅材料纯度的提高以及光刻胶、特种气体、高纯试剂、封装材料等电子化工材料的发展,近十多年来相继出现集成电路、大规模集成电路相超大规模集成电路。

从玻璃电子管到晶体管到集成电路,再到超大规模集成电路,电子器件的更新已经历了四代。

计算机从需要占几个房间的机器系列发展到今天在桌上放置的微型计算机,电视机几个人拾的到今天可挂在路上及故在手丼上的微型电视机,变化之快是人们过去所不曾料到的。

特别是近年来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一方面,电子设备和元件等在微型化、高可靠、多功能、节能、价廉等方面取得了一次又一次的进展。

另一方面,电子元器件的高功能、微型化等,又反过来对电子材料提出更高的、新的要求,促进电子材料工业的迅速发展。

例如,近年来发展起来的激光技术、光纤技术等,正是电子器件高功能、微型化发展的必然结果。

硅作为最重要的电子信息材料之一,在当前的应用相当广泛,他不仅是半导体集成电路,半导体器件和硅太阳能电池的基础材料,而且用半导体制作的电子器件和产品已经大范围的进入到人们的生活,人们的家用电器中所用到的电子器件
80%以上与案件都离不开硅材料。

锗是稀有元素,地壳中的含量较少,由于锗的特有性质,使得它的应用主要集中与制作各种二极管,三极管等。

而以锗制作的其他钱江如探测器,也具有着许多的优点,广泛的应用于多个领域。

硅对于信息技术和半导体工业的发展有着极大的促进作用。

拉瓦锡首次发现硅是在1787年,发现其存在于岩石中。

然而在1800年,戴维将其错认为一种化合物。

1811年,盖-吕萨克和Thénard可能已经通过将单质钾和四氟化硅混合加热的方法制备了不纯的无定形硅。

1823年,硅首次作为一种元素被贝采利乌斯发现,并于一年后提炼出了无定形硅,其方法与盖-吕萨克使用的方法大致相同。

他随后还用反复清洗的方法将单质硅提纯。

单晶硅作为半导体器件的核心材料,大大地促进了信息技术的革命。

20世自纪中叶以来,单晶硅随着半导体工业的需要而迅速发展。

1996年全球半导体产到业销售额达到1410亿美元,而其中单晶硅材料的销售达到74亿美元。

中国消耗的大部分集成电路及其硅片主要依赖进口。

但我国科技人员正迎头赶上,于1998 年成功地制造出了12英寸单晶硅,标志着我国单晶硅生产进入了新的发展时期。

从提高硅集成电路成品率,降低成本看,增大直拉硅(CZ,Si)单晶的直径和减小微缺陷的密度仍是今后CZ,Si发展的总趋势。

目前直径为8英寸 (200mm)的Si 单晶已实现大规模工业生产,基于直径为12英寸(300mm)硅片的集成电路(IC…s)技术正处在由实验室向工业生产转变中。

目前300mm,0.18μ m工艺的硅ULSI生产线已经投入生产,300mm,0.13μm工艺生产线也将在2003年完成评估。

18英寸重达414公斤的硅单晶和18英寸的硅园片已在实验室研制成功,直径27英寸硅单晶研制也正在积极筹划中。

从进一步提高硅IC…S的速度和集成度看,研制适合于硅深亚微米乃至纳米工艺所需的大直径硅外延片会成为硅材料发展的主流。

另外,SOI材料,包括智能剥离(Smart cut)和SIMOX材料等也发展很快。

目前,直径8英寸的硅外延片和SOI材料已研制成功,更大尺寸的片材也在开发中。

理论分析指出30nm左右将是硅MOS集成电路线宽的“极限”尺寸。

这不仅是指量子尺寸效应对现有器件特性影响所带来的物理限制和光刻技术的限制问题,更重要的是将受硅、SiO2自身性质的限制。

尽管人们正在积极寻找高K介电绝缘材料(如用Si3N4等来替代SiO2),低K介电互连材料,用Cu代替Al引线以及采用系统集成芯片技术等来提高ULSI的集成度、运算速度和功能,但硅将最终难以满足人类不断的对更大信息量需求。

为此,人们除寻求基于全新原理的量子计算和DNA生物计算等之外,还把目光放在以GaAs、InP为基的化合物半导体材料,特别是二维超晶格、量子阱,一维量子线与零维量子点材料和可与硅平面工艺兼容GeSi合金材料等,这也是目前半导体材料研发的重点。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